关于油藏的相渗曲线的以及含水饱和度曲线交点求法

关于油藏的相渗曲线的以及含水饱和度曲线交点求法
关于油藏的相渗曲线的以及含水饱和度曲线交点求法

关于油藏的相渗曲线的以及含水饱和度曲线交点求法

小熊维尼

在油藏的期末复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明明很正常的fw-Sw曲线,想当然的会以为直接对它求导,然后求得斜率相等的点就行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往往给出的是点的数据,就是测井数据。那么我们怎么来精确地求得那个交点值呢,以下给出一种数值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前期准备:

你必须得有mathematical,matlab或者maple,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计算能力有信心,那也行的。

步骤:

1,我们从Excel表格中读取数据(以下我以传姐的数据为例)

2,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插值(三次艾米尔特插值的精度就可以了),画出插值函数,即:

这就是经过插值之后的fw-Sw曲线了,既然我们有了函数表达式,那么后面的步骤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

3,但是事情往往没这么简单,你可能会想:“对啊,我略懂mathematical或者matlab 我知道切点的斜率和切线的斜率相等,而且切线过(0.32,0)这个点,这个还不好求吗?不就是一个Solve命令嘛。”如果你真要这么想,我只能表示呵呵了。可以明确表示常规的解方程命令在这里都不起作用。原因是你的曲线是插值分段函数,虽然你看起来就像一条完整的曲线一样。

4,穷则思变,我们采用的是牛顿切线法或者割线法,这是一种线性收敛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这道题的要求够了。在mathematical下命令是FindRoot,matlab我就不知道了(求教)。本质上牛顿切线法是一种迭代方法,也就是说必须给出迭代初始点

以上是mathematical下的FindRoot函数的调用格式,和普通解方程的格式一致,看看

下面的例子就明白了

5,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得到交点的x数值了带入插值函数(就是上面的函数可以求得y值了。这样就可以把切线完美的表达出来了(两个点了)。如下图:

以下是传姐同学的数据,大家可以先仿照做一遍,看看自己做对没有:

艾宾浩斯记忆法记忆曲线表

艾宾浩斯记忆法记忆曲 线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 以上的8个周期应用于背词法,作为一个大的背词的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单词的效率 背单词就找个小本子窄窄的那种,每页中间对折左边英文右边中文,每天背100个,分5组每组20个,每一个看过留下读音和拼写的印象,基本上5~8分钟一组,全部5组大概看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然后再从第一组再看,每天一百个新的,看过的按记忆周期在第2、4、7、15天重新复习,基本每天进行的300~400个单词,新旧加起来,5.注意事项: a)每天连续背诵2个list,并完成复习任务; b)复习永远比记新词重要,要反复高频率的复习,复习,再复习; c)一天都不能间断,坚持挺过这15天,之后每天都要花大约1小时复习; 6.时间表(*号之后表示复习内容)

第2天list3→4*list1→2*list3→4 第3天list5→6*list3→4*list5→6 第4天list7→8*list1→2*list5→6*list7→8 第5天list9→10*list3→4*list7→8*list9→10 第6天list11→12*list5→6*list9→10*list11→12 第7天list13→14*list7→8*list11→12*list13→14 第8天list15→16*list1→2*list9→10*list13→14*list15→16 第9天list17→18*list3→4*list11→12*list15→16*list17→18第10天list19→20*list5→6*list13→14*list17→18*list19→20第11天list21→22*list7→8*list15→16*list19→20*list21→22第12天list23→24*list9→10*list17→18*list21→22*list23→24第13天*list11→12*list19→20*list23→24 第14天*list13→14*list21→22 第15天*list1→2*list15→16*list23→24 第16天*list3→4*list17→18 第17天*list5→6*list19→20 第18天*list7→8*list21→22 第19天*list9→10*list23→24 第20天*list11→12 第21天*list13→14 第22天*list15→16 第23天*list17→18

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不确定度(检验检疫)

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分析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一、前言 对测试方法制定不确定度评估程序是ISO/IEC 17025对实验室的要求[1],也是检验工作的需要。由ISO 等7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2]采用当前国际通行的观点和方法,使涉及测量的技术领域和部门可以用统一的准则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表示和比较,满足了不同学科之间交往的需要[3]。采用《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对测试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也是检验工作同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 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是仪器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类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射光谱仪、分光光度计、气相(液相)色谱仪等。这类分析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都有相似的来源,可概括为仪器精密度、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及溶液制备过程中带来的不确定度等。因此,可用相似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评估。本文以ICP-AES 法测定钢铁中磷为例,推导了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法测定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了计算过程所需的各参数的采集和计算方法,评估了标准不确定度、自由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的数值。 二、测定过程和数学模型 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测定方法,利用被测物质相应的信号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溶液(即标准溶液)的信号强度,回归出浓度-信号强度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得到被测定溶液信号强度相应的浓度。计算过程的数学模型如下: 用y i 和y t 分别表示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的信号线强度,以x i 和x t 分别表示第i 个标准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的浓度,i=1~n ,n 表示标准溶液个数,则: y a bx t t =+ (1) 其中, b x x y y x x i i i n i i n = ---==∑∑()() () 1 2 1 (2) a y bx =- (3) (1)式也可表示成: x y a b t t = - (4)

关于油藏的相渗曲线的以及含水饱和度曲线交点求法

关于油藏的相渗曲线的以及含水饱和度曲线交点求法 小熊维尼 在油藏的期末复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明明很正常的fw-Sw曲线,想当然的会以为直接对它求导,然后求得斜率相等的点就行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往往给出的是点的数据,就是测井数据。那么我们怎么来精确地求得那个交点值呢,以下给出一种数值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前期准备: 你必须得有mathematical,matlab或者maple,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计算能力有信心,那也行的。 步骤: 1,我们从Excel表格中读取数据(以下我以传姐的数据为例) 2,对导入的数据进行插值(三次艾米尔特插值的精度就可以了),画出插值函数,即: 这就是经过插值之后的fw-Sw曲线了,既然我们有了函数表达式,那么后面的步骤我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 3,但是事情往往没这么简单,你可能会想:“对啊,我略懂mathematical或者matlab 我知道切点的斜率和切线的斜率相等,而且切线过(0.32,0)这个点,这个还不好求吗?不就是一个Solve命令嘛。”如果你真要这么想,我只能表示呵呵了。可以明确表示常规的解方程命令在这里都不起作用。原因是你的曲线是插值分段函数,虽然你看起来就像一条完整的曲线一样。 4,穷则思变,我们采用的是牛顿切线法或者割线法,这是一种线性收敛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这道题的要求够了。在mathematical下命令是FindRoot,matlab我就不知道了(求教)。本质上牛顿切线法是一种迭代方法,也就是说必须给出迭代初始点 以上是mathematical下的FindRoot函数的调用格式,和普通解方程的格式一致,看看

分析化学中的标准曲线

分析化学中的标准曲线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通常情况下的标准工作曲线是一条直线。 标准曲线的横坐标(X)表示可以精确测量的变量(如标准溶液的浓度),称为普通变量,纵坐标(Y)表示仪器的响应值(也称测量值,如吸光度、电极电位等),称为随机变量。当X 取值为X1, X2,…… Xn 时,仪器测得的Y 值分别为Y1, Y2, …… Yn。将这些测量点Xi, Yi 描绘在坐标系中,用直尺绘出一条表示X 与Y 之间的直线线性关系,这就是常用的标准曲线法。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标准物质,它的含量范围应包括试祥中被测物质的含量,标准曲线不能任意延长。用作绘制标准曲线的绘图纸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标度以及实验点的大小均不能太大或太小,应能近似地反映测量的精度。 由于误差不能完全避免,实验点完全落在工作曲线的的情况是极少的,尤其是在误差较大时,实验点比较分散,它们通常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凭直觉很难判断怎样才能使所连接的直线对于所有实验点来说误差是最小的,目前较好的方法是对实验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随机现象中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数理统计方法称为回归分析,当自变量只有一个或X 与Y 在坐标图上的变化轨迹近似一直线时,称为一元线性回归。 2.6.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确定回归直线的原则是使它与所有测量数据的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极小值,设回归直线方法为 (2-15) 式中a 表示截距,b 表示斜率。 假设Xi 和Yi (i=1,2,3,……,n)是变量X 和Y 的一组测量数据。对于每一个Xi 值,在直线( )上都有一个确定的 值。但 值与X 轴上Xi 处的实际测定值Yi 是不相等的, 与Yi 之差为: (2-16) 上式表示 与直线()的偏离程度,即直线的误差程度。如果全部n 个测定引起的总偏差用 表示,则偏差平方和s 为 (2-17) 在所有直线中,偏差平方和s 最小的一条直线就是回归直线,即这条直线的斜率b 和截距a 应使s 值达到最小,这种要使所有数据的偏差平方和达到最小的求回归直线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根据数学分析的极值原理,要使s 达到最小,对式(2-17)中的a 、b 分别求偏微分后得到

[VIP专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方法一、 遗忘规律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6天后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 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我们在复习功课时,有时感觉碰到的好像是新知识似的,这就是因为复习的间隔太长了的缘故。今后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 睡前醒后——记忆的黄金时段 睡前的这段时间内可主要用来复习白天或以前学过的内容,对于24小时以内接触过的信息,根据艾滨浩斯遗忘规律可知能保持34%的记忆,这时稍加复时间间隔记忆量刚刚记忆完毕100% 20分钟后58.2%1小时后44.2%8-9小时后35.8%1天后33.7%2天后27.8%6天后25.4%一个月后21.1%

习便可恢复记忆,更由于不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识记忆材料易储存,会由短时 记忆转入长期记忆。另外根据研究,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刚接 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真的是很宝贵。 早晨起床后,由于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新内容或再复习一遍昨晚 复习过的内容,则整个上午都会记忆犹新。所以说睡前醒后这段时间千万不要 浪费,如能充分利用,可收事半功倍之功。 复习、温故——古老而又实用的记忆诀窍 “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些话语我们都很熟悉,的确, 复习是记忆之母,我们巩固所识记过的材料的最好方法就是复习! 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建立起来的神经通路如果不畅 通,则原来大脑中保留的痕迹就会逐渐消失,而复习就是对大脑中的痕迹进行 再刺激,及时复习就是在第一次痕迹未完全消失时,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第三 次重复刺激,重复刺激次数越多,痕迹越深;重复越及时,费时越少,费力越 小,记忆效果越好。 骨架和细微 骨架支柱的内容不容易遗忘,细微直接容易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要学会列提纲、总结大意去记忆。要从宏观上把握所学内 容的框架、结构、条理及大体意义。 有无意义 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不容易遗忘,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应理解地记忆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果所记的内容没有什么 意义,那也可以创造性的赋予其意义。 兴趣爱好 对有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内容不易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要培养所记忆的内容的兴趣。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 容,学习这些知识对我有哪些好处呢? 内容和时间 一次记忆同类的内容过多、过久时容易发生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要注意文理学科交替学习、不同学科交替学习。因为不同 学科遗忘规律的知识由大脑不同的部位主管,所以学科交替学习就可以使大脑 的各个部位得到及时修整。

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的怎么运用

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的怎么运用 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的具体形式 复习自测 1、及时复习,可以抓住记忆的最好时机;经常自测,可以弄清哪些知识没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容易混淆、有误差,以便马上核实校正。 2、及时复习和经常自测,可以培养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的大不一样。如果经常运用自我测验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必然会胸有成竹,临阵不慌。 定期复习 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定个复习与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①日测:每晚上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②周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换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绝不拖欠。③单元测验:一个单元学完了,可以自测一下这个单元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完有什么收获,从而及时消化,巩固记忆。④全书测验:一本书学完后,可以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在单元测的基础上,全书测就问题不大了。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挑选那些重要内容先进行。

随时测验 即指随时随地测验自己。这种方法用来学外语是行之有效的。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5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5个相应的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自测的方法有两种:①朗读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外语念汉语,看汉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时,翻过来看一看,再认一下。②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是很难记牢的,况且不练书写便无法进行笔译。可以看卡片上的汉语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来。但是,很多场合是不允许四平八稳坐着写的,怎么办呢?建议你试一试下面的方法:在礼堂听报告、开大会前、在公共汽车站、在商店排队时,可以用手指朝下在空中写。不带卡片也可以随时自测,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中默念一下。这样既利用了点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持之以恒。 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的方法 背诵方法: 1.初记单词时需要记忆的内容: a)单词外观;b)单词的中文释义;c)单词的记忆法 2.每个list的具体背诵过程(每个list按12页,每页10个单词计): a)背完一页(大约5分钟),立即返回该页第一个单词开始复习(大约几十秒)

实用标准曲线不确定度地分析报告

标准曲线不确定度的分析 曹涛 (深圳市通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02) 摘要:本文阐述了标准曲线不确定度分析的通用方法,讲解了标准曲线不确定度的分析步骤和方法。并且通过检测过程中经典的几个项目的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实例分析,来论证影响不确定度分析的因素;通过实验数据证明:参与标准曲线的点的个数和样品测定的次数越多,标准不确定度越小;并且样品测定的结果越靠近标准曲线的重点,标准不确定度越小;标准曲线的线性越好,斜率越高,标准不确定度越好; 关键词:标准曲线,不确定度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曹涛(1987-06-04),男,汉族,陕西省汉中市,中山大学本科毕业,研究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农兽药残留的检测分析;E-mail:vitcy@https://www.360docs.net/doc/0e12622921.html, Analysis of Standard Curve’s Uncertainty Cao Tao (Shenzhen Total-Test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518102)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a general method of the analysis of standard curve’s uncertainty and explains the steps of the analysis of standard curve’s uncertainty. Prove the effect of the factors of uncertainty analysis through the testing process in classical several items of standard curves of uncertainty analysis.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Improving the test’s times of the standard curve and sample can make the standard’s uncertainty small. And The results of sample are more close to the center of the standard curve, the standard’s uncertainty is smaller. The standard curve is linear in the better, and the slope is higher, the standard uncertainty can be smaller. Key word: the standard curve. uncertainty 前言:仪器分析中线性回归标准曲线测定方法,利用被测物质相应的信号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关系,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溶液(即标准溶液)的信号强度,通过最小二乘法将响应值和浓度的对应的线性关系拟合成一条直线,再根据未知样品的响应值推算出对应的浓度;然而测得的所有点未必全部都落在标准曲线上(除非线性相关系数r=1),因此得到的标准曲线本身具备相应的不确定性,而通过标准曲线去计算得到的浓度值就不可避免的具备不确定性,而且这个不确定性往往是整个实验不确定度的最大来源;因此对标准曲线计算不确定度非常有必要; 1 标准曲线不确定度分析的概念和计算 1.1 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忽略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的引入

标准曲线绘制

标准曲线绘制 calfstone 任何科学实践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在这个意义上讲,经验有时候是一种误导。在寻求某个困扰自己的问题答案的时候,我提倡用理论支撑的观点来表达自己和说服自己。任何的盲从和权威都是不可取的。标准曲线的做法问题也是如此。 1、标准曲线的本质。标准曲线是标准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跟仪器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标准曲线的目的是推导待测物质的理化属性。如果有不需要标准曲线的方法,比如绝对校正,我想大家都会高兴。 2、标准曲线的适用性。这是做标准曲线的重要前提,这个问题实际很简单,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样品的仪器响应能否用我们所建立的标准曲线来推导其理化属性?答案建立在仪器响应的特异性和标准系列和样品的匹配性上面。一方面我们总是力求仪器的响应对于标准和样品是一视同仁;同时我们也要求我的样本跟标准基体匹配。所以最好的标准是基体匹配标准,最好的标准曲线是工作曲线。这样,我们也很好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分析要求标准曲线和样品同批测定(除非经过实验,标准曲线的变化不大),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做大批量检测的时候要插入QC检验样本,以考察仪器的稳定性。即使在任何信息未知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做我们的分析测试的(要不,我们都失业了),因为大家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做,要错大家一起错;同时也因为我们相信伴随科学的进步,我们所测试的结果的准确性就越接近真理。 3、简单的标准曲线----单点校正。对于分析成本高的测试,单点校正是不得以的选择。现在应用最多的是色谱分析,很多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都采用单点校正,实际是建立在色谱分析的高选择性上面:我们的空白一般都很小,我们的线性一般都很好。在有这么多验前概率的支撑下,色谱分析中大量的单点校正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但单点校正要丢失很多的信息量,这个信息量就是不确定度。 4、标准曲线的点的分布。从不确定度理论推算样本的不确定度时,有二个重要的结论:一、标准曲线的重心点处,所查出来的样品不确定度最小。二、标准的点数越多,样品的不确定度越小。基于这两个结论的标准曲线的做法应该是:在样品浓度的附近尽量的多布标准点。点做多做少,点分布如何,影响的是标准曲线所查出来的样品的理化属性的不确定度。好的测量应该是不确定度小的测量,这在判断样品的结果是否超标或符合限值的时候至关重要。 bingfan56 国标方法的话一般是五个点(不包括零浓度); 一般以检出限的5~10倍为第一个点,以后根据1倍(或接近一倍)递增,最高浓度是最低浓度的10~20倍为宜。当然,要根据仪器的灵敏度来调整。 一般方法要求线性大于0.99,其实〉0.99是判断是否为线性相关的一个标准,实际应用中线性〉0.999才是比较理想的。线性在0.99到0.999之间的监测结果只用接近最高浓度一半(中间浓度)的位置才比较准确,如果线性大于0.999的话,在整个线性范围内都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如果检测的线性不好,可以减少标准的覆盖范围,将标准的浓度调整到待测样品浓度附近,这样结果也是非常准确的。例如,样品的浓度约20ppb,但在0~50ppb范围建立标准曲线,但线性非常不理想,这时可以将标准范围调整到15~25ppb之间,作五个标准。 loacao 1.范围:如前面的朋友们所说不能跨度太大,因为标准曲线的高浓度延长线通常是曲线,那样定量会不准。最小点当然可以从LOQ开始。

标准曲线

1、标准曲线的本质 分析检测中的标准曲线是指一系列已知含量(浓度/量)的物质与仪器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数学处理就是曲线方程,图形表示就是标准曲线(图1)。 标准曲线的目的是可以根据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物质的含量。当我们得到一系列已知含量的物质的响应后,就会去建立函数关系,数学上称曲线拟合,由于直线最为简单,所以常常用直线方程加以拟合,当然会用到多项式拟合等其他方式。 标准曲线的核心问题要解决: 1、能找到确切浓度的标准物质或标准品。 2、标准系列和待测物质一定要有相同和一致的基体,因为样品基体可能会干扰仪器的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样品的前处理实际就是提供标准和样品同样的基体环境,尽量祛除干扰基体。 所以最好的标准系列应该是样品基体匹配的标准系列。而方法建立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基体干扰的问题,推荐用标准加入曲线和Youden曲线分别考察样品基体所带来的乘积性干扰和加和性干扰。 标准加入曲线就是在样品中加入一系列标准,然后考察该标准加入曲线和标准曲线斜率的统计学差异,若有差异需考虑用标准加入法定量;而Youden曲线就是对样品做一系列稀释,然后用稀释倍数如1/10,1/5,1/2,1对仪器响应做曲线,考察该Youden曲线的截距与0的差别,若有差别则提示有加和性干扰,此时测定值要减去该截距才是真实值。 只有解决了标准曲线与样品基体的匹配问题,我们的定量才可靠。 内标法和替代物的使用则是为了解决仪器和前处理的影响问题。

2、标准曲线的做法 按《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推荐: 1、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应覆盖正常操作条件下的被测量范围; 2、标准样品的组分尽量与被测样品组分一致; 3、标准样品的浓度值应等距离的分布在被测量范围; 4、标准样品的个数至少应有3个浓度; 5、每个标准点至少重复2次,这个重复是指从稀释开始;如果国家标准有相应的浓度系列推荐,尽量按国家标准,如果你要偷懒,比如我要减少标准点,至少要有理论标准支撑,比如至少要3个浓度。 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线性校准,因为线性方程最为简洁。 3、标准曲线的检验 标准曲线的检验是实际操作中最大的难点,也是工作中误区和争议最多的话题,比如GB/T 就将标准曲线的检验分为:精密度检验,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但并未出示具体的检验方法。

标准曲线的作法

标准曲线的作法

标准曲线的作法 (1)标准液浓度的选择:在制备标准曲线时,标准液浓度选择一般应能包括待测样品的可能变异最低与最高值,一般可选择5种浓度。浓度差距最好是成 倍增加或等级增加,并应与被测液同样条件下显色测定。 (2)标准液的测定:在比色时,读取光密度至少读2-3次,求其平均值,以 减少仪器不稳定而产生的误差。 (3)标准曲线图的绘制:一般常用的是光密度一浓度标准曲线。 ①用普通方格纸作图。图纸最好是正方形(长:宽=l:1)或长方形(长:宽=3 : 2),以横轴为浓度,纵轴为光密度,一般浓度的全距占用了多少格,光密度的全距也应占用相同的格数。 在适当范围内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求其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 以浓度位置向上延长,光密度位置向右延长、交点即为此座标标点。然后,将 各座标点和原点联成一条线,若符合Lambert-Beer氏定律,则系通过原点的 直线。 ②若各点不在一直线,则可通过原点,尽可能使直线通过更多点,使不在 直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地分布在直线的两边。 ③标准曲线绘制完毕以后,应在座标纸上注明实验项目的名称,所使用比 色计的型号和仪器编号、滤光片号码或单色光波长以及绘制的日期、室温。 ④绘制标准曲线:一般应作二次或三次以上的平行测定,重复性良好曲线 方可应用。 ⑤绘制好的标准曲线只能供以后在相同条件下操作测定相同物质时使用。 当更换仪器、移动仪器位置、调换试剂及室温有明显改变时,标准曲线需重新 绘制。 ⑥标准曲线横坐标的标度:从标准液的含量换算成待测液的浓度。 1.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方法,用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浓度直读法。如为多通道仪器,可用内标法定量。在这些方法中,标准曲线法是最基本的定量方法。 1.5.1 标准曲线法 前面已经指出,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 一、 圆曲线 圆曲线要素:α---------------曲线转向角 R---------------曲线半径 根据α及R 可以求出以下要素: T----------------切线长 L----------------曲线长 E----------------外矢距 q----------------切曲差(两切线长与曲线全长之差) 各要素的计算公式为: ??=180π αR L (弧长) )12(sec -=αR E (sec α=cos α的倒数) 圆曲线主点里程:ZY=J D -T QZ=ZY +L /2 或 QZ=JD -q /2 YZ=QZ +L /2 或 YZ=JD +T -q JD=QZ +q /2(校核用) 1、基本知识 ◆ 里程:由线路起点算起,沿线路中线到该中线桩的距离。 ◆ 表示方法:DK26+284.56。 “+”号前为公里数,即26km ,“+”后为米数,即284.56m 。

CK ——表示初测导线的里程。 DK ——表示定测中线的里程。 K——表示竣工后的连续里程。 铁路和公路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2、曲线点坐标计算(偏角法或弦切角法) 已知条件:起点、终点及各交点的坐标。 1)计算ZY、YZ点坐标 通用公式: 2)计算曲线点坐标 ①计算坐标方位角 i 点为曲线上任意一点。 li 为i 点与ZY点里程之差。 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弦切角 弦的方位角 当曲线左转时用“-”,右转时用“+”。 ②计算弦长

③计算曲线点坐标 此时的已知数据为: ZY(x ZY,y ZY)、 ZY- i、C。 根据坐标正算原理: 切线支距法这种方法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则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距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 利用坐标平移和旋转,该点在大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式中:α为ZY(YZ)点沿线路前进方向的切线方位角。当起点为ZY 时,“±”取“+”,X0=X(ZY), Y0=Y(ZY),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 i=-y i代入;当起点为YZ时,“±”取“-”,X0=X(YZ), Y0=Y(YZ),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 i=-y i代入; 注: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2、切线性质圆的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相垂直 3、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上的圆周角 4、弧长公式 由L/πR=n°/180°得L=n°πR/ 180°=nπR/180 二、缓和曲线(回旋线) 缓和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类: A: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基本形)------切线长、ls1与ls2都相等。B: 非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切线长、ls1与ls2都不相等

艾宾浩斯记忆法记忆曲线表

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 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 第四个记忆周期是 1天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 2天 第六个记忆周期是 4天 第七个记忆周期是 7天 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 以上的8个周期应用于背词法,作为一个大的背词的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单词的效率 背单词就找个小本子窄窄的那种,每页中间对折左边英文右边中文,每天背100个,分5组每组20个,每一个看过留下读音和拼写的印象,基本上5~8分钟一组,全部5组大概看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然后再从第一组再看,每天一百个新的,看过的按记忆周期在第2、4、7、15天重新复习,基本每天进行的300~400个单词,新旧加起来, 5.注意事项: a) 每天连续背诵2个list,并完成复习任务; b) 复习永远比记新词重要,要反复高频率的复习,复习,再复习; c) 一天都不能间断,坚持挺过这15天,之后每天都要花大约1小时复习; 6.时间表(*号之后表示复习内容) 第1天list1→2 *list1→2 第2天list3→4 *list1→2 *list3→4 第3天list5→6 *list3→4 *list5→6 第4天list7→8 *list1→2 *list5→6 *list7→8 第5天list9→10 *list3→4 *list7→8 *list9→10 第6天list11→12 *list5→6 *list9→10 *list11→12 第7天list13→14 *list7→8 *list11→12 *list13→14 第8天list15→16 *list1→2 *list9→10 *list13→14 *list15→16 第9天list17→18 *list3→4 *list11→12 *list15→16 *list17→18第10天list19→20 *list5→6 *list13→14 *list17→18 *list19→20第11天list21→22 *list7→8 *list15→16 *list19→20 *list21→22

EDTA法测定水泥或石灰剂量标准曲线确定的实施细则

EDTA法测定水泥或石灰剂量标准曲线确定的实施细则3.22.1概述: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根据所消耗的EDTA二钠的毫升数可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其所对应的水泥或石灰剂量,如工地实际水泥剂量较大,素集料和低剂量水泥试样可不做,而直接用较高的剂量做试验,但应有两种剂量大于以及两种剂量小于实际用量。配置的氯化铵溶液最好当天用完,以免影响精度。 3.22.2 取样:取工地用石灰和集料,风干后过2.0mm 或2.5mm筛,用烘干或酒精法测其含水量。 3.22.3 混合料计算: a.干混合料质量=300/(1+最佳含水量) b.干土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石灰或水泥剂量) c.干石灰或水泥质量=干混合料质量-干土质量 d.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土的风干含水量) e.湿石灰质量=干石灰×(1+石灰的风干含水量) f.石灰或水泥土中应加入的水=300-湿土质量-湿石灰质量或水泥质量 3.22.4 准备5种试样,每种2个样品: (1)1种:称2份300g集料(细粒土可减为100g),其含水量应为工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水量。 (2)2种:准备2份水泥剂量为2%的水泥或石灰土混合料

试样,每份重300g,其含水量应为工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水量。 (3)3种、4种、5种:各准备2份水泥或石灰剂量为4%、6%、8%的水泥或石灰土混合料试样,每份均重300g,其含水量应为工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水量。 3.22.5 制作方法: 3.22.5.1取一搪瓷杯,加600ml10%氯化铵溶液(100g 混合料加200ml),用不锈钢搅拌棒搅拌3min(每分钟搅110~120次)。细粒土可用1000ml带塞三角瓶,用手振荡3min。沉淀4min(若4min后得到浑浊液,则增加沉淀时间,直至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记录所需时间),然后将上部清液移至300ml烧杯内搅匀。 3.22.5.2用移液管取上层(液面下1~2mm)悬浮液10ml 放入200ml三角瓶内,用量筒取50ml1.8%NaOH(内含三乙醇胺)倒入三角瓶,此时溶液PH值为12.5~13.0,然后加入钙红指示剂摇匀溶液呈玫瑰红色,用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到纯蓝色为终点,记录EDTA二钠消耗量(以ml计,读至0.1ml)。 3.22.5.3 其他试样用同样方法进行试验,记录各自EDTA二钠消耗量。 3.22.6精度要求: 以同一水泥或石灰剂量混合料消耗EDTA二钠毫升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以水泥或水泥剂量(%)为横坐标制图。两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知识遗忘速度曲线是学习必备知识

2011年04月07日 08:23:4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知识遗忘速度曲线是学习必备知识 复习巩固是记忆之母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

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

通过逐桩坐标计算曲线要素完整版

通过逐桩坐标计算曲线 要素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通过逐桩坐标表推算曲线要素(CAD篇) 摘要:现在从事工程行业的都流行使用AutoCAD进行绘制图形,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个绘图工具来绘制线路曲线要素,本文将讲解如何通过设计院提供的逐桩坐标表推算未知曲线要素。 关键词:AutoCAD技巧曲线要素 说明:AutoCAD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交互菜单或命令行方式便可以进行各种操作。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很快地学会使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的各种应用和开发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如何提高CAD速率? 通常在开始绘图的时候一些人由于对工具命令不熟悉直接使用工具栏等查找命令,这样对制图的效率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绘图的速率缓慢,提高制图的方法需要掌握CAD的快捷命令,孰能生巧的记住,然后择优选用其中的一些常用的绘图命令,把繁琐的长命令转化为简单的命令使用,其次需要多练习绘图的方式与方法才会提高绘图水平。 推算原理: 通过逐桩坐标表(含曲线五大桩)然后利用生成展点命令在AutoCAD中进行坐标展点,再通过工具或命令绘制进行查询曲线长、切线长、外失距、交点坐标、交点里程、曲线半径、方位角、转角等。 准备工作: 1、逐桩坐标表X、Y(含曲线五大桩) 2、AutoCAD绘图软件 演示版本为:AutoCAD 2007

示例文件:某高速铁路逐桩坐标表 演示范围:DK07+~DK12+(由于该交点属于大转角则演示明显) 操作流程:坐标展点→绘制半径→绘制切线长→查询→查询转角→查询交点坐标→查询交点里程→查询外失距→绘制缓和曲线。(请注意逐桩坐标表中所提供的ZH、HY、QZ、YH、HZ等说明) 准备操作如下: 1、打开“逐桩坐标表”并复制(里程桩号、坐标X、坐标Y)数据到“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的“交点法正算”表格中,效果图如下: 逐桩坐标表见(本文附件)下载地址附后! 2、在“曲线坐标计算程序VBA ”的“交点法正算”表中“点击生成展点”然后点击“复制数据”按钮,再打开AutoCAD在命令行中输入pline按回车键,并在命令行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图示如下: 3、展点完毕后删除起始点那根长线段(该线段属于展点命令的起始端位置,该线段无用可以直接删除),然后在命令行中输入zoom按回车键再选择E按回车键,图示如下: 绘图操作准备: 1、基本设置:点击AutoCAD顶部工具栏中的“格式”→“标注样式”(或 输入命令d)→“修改”→主单位精度选择“”→角度标注:单位格式选择“度/分/秒”,精度选择“0d’””→确定→设为当前。 2、在命令行中输入:se按回车键,然后弹出草图设置面板→选择“全部清除”→在“圆心”上面打勾→确定。 绘制曲线半径: 半径:在圆中,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先找到HY 位置,点击顶部工具栏中的“绘图”→“圆弧”→“三点”然后在HY 圆心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图示如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记忆的方法-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记忆的方法|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你想知道怎么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记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遗忘曲线复习记忆的方法。 遗忘曲线复习记忆的运用——遗忘曲线复习点的确定 1. 第一个记忆周期:5分钟 2. 第二个记忆周期:30分钟 3. 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4. 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 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 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 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 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以上的8个周期应用于背词法,作为一个大的背词的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单词的效率 背单词就找个小本子窄窄的那种,每页中间对折左边英文右边中文,每天背100个,分5组每组20个,每一个看过留下读音和拼写的印象,基本上5~8分钟一组,全部5组大概看30分钟,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然后再从第一组再看,每天一百个新的,看过的按记忆周期在第2、4、7、15天重新复习,基本每天进行的300~400个

单词记忆。遗忘曲线复习记忆的运用——遗忘曲线背诵方法 1. 初记单词时需要记忆的内容: a)单词外观,b) 单词的中文释义,c) 单词的记忆法 2. 每个list的具体背诵过程(每个list按12页,每页10个单词计): a) 背完一页(大约5分钟),立即返回该页第一个单词开始复习(大约几十秒) b) 按上面方法背完1~6页(大约在30分钟),回到第1页开始复习(两三分钟) c) 按上面同样方法背完7~12页,一个list结束 d) 相当于每个list被分为12个小的单元,每个小的单元自成一个复习系统;每6个小单元组成一个大单元,2个大单元各自成为一个复习系统。背一个list总共需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遗忘曲线复习记忆的运用——遗忘曲线复习过程 a) 复习方法:遮住中文释义,尽力回忆该单词的意思,几遍下来都记不住的单词可以做记号重点记忆。 b) 复习一个list所需的时间为20分钟以内 c) 当天的list最好在中午之前背完,大约12小时之后(最好睡觉前)复习当天所背的list d) 在其后的1,2,4,7,15天后分别复习当日所背的list e)复习的原则 时间间隔:30秒 1分钟 5分钟 30分钟 1小时 8小时 1天 2

计算相渗曲线的新方法_甲型水驱曲线法

计算相渗曲线的新方法———甲型水驱曲线法 阎静华1 许 寻1 杜永波2 (11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1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摘 要 应用甲型水驱特征曲线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比乙型水驱特征曲线计算更稳定、结果更可靠的优点。因此,对初期未做室内相对渗透率曲线实验的油田(或区块)来说,用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可以拟合出一条实际相对渗透率曲线。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相对渗透曲线 水油比 相对渗透率曲线资料是油藏工程和油藏数值模拟工程计算工作中的重要参数。在缺乏该资料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其他资料来求得该资料,并且保证求得资料的可靠性,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其中介绍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用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代替乙型水驱特征曲线,来拟合油水两相相渗曲线。对于多数油田来说,文献[1]所采用的水油比波动较大,求出的 a 、 b 值误差也较大;而甲型水驱特征曲线采用的 是累积油和累积水的概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对于构造及井况较复杂的断块油藏来说尤其重要,它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1 公式推导 Ξ 111 求a 、b 值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为: lg Q w =a 1+b 1Q o (1)乙型水驱特征曲线为: lg R wo =a +bQ o (2)据文献[2]: a =a 1+lg (2.303 b 1) (3)因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斜率相等,故 b =b 1 (4) 对于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组累积产水量 Q w 和累积产油量Q o 与之对应,所以对应数个时 间段,就有数组Q w 和Q o 与之对应。将这数组Q w 和Q o 代入式(1),应用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出a 1、 b 1的值,然后将其代入式(3)、(4)求出a 、b 值。 1.2 求A 、B 、C 、 K ro K rw 、S w 据文献[1],可得 A =e 21303 a - bN S wi 1-S wi (5) B = 2.33bN 1-S wi (6) C =ρw μo B o ρo μ w B w (7) K ro K rw =C A e -BS w (8) S w =1 B ln ( R wo A )(9) 1.3 求α、m 、n 据文献[1],依下式求α、m 、n 。 y =α+m x 1-nx 2(10)式中 y =lg K ro K rw (11) x 1=lg 1-S or -S w 1-S or -S wi (12) x 2=lg S w -S wi 1-S wi -S or (13) 通过二元一次回归可计算出、m 、n 。1.4 求K rw (S or )、K ro 、K rw 据文献[1],最大含水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为: 8 32001年1月 断 块油气田 FAUL T -BLOCK OIL &GAS FIELD 第8卷第1期 Ξ 收稿日期 2000-05-15 第一作者简介 阎静华,女,1973年生,助理工程师, 199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油藏工程专业,现在中原油田 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从事油田开发工作,地址(457001):河南省濮阳市,电话:(0393)48160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