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资偏低 资料

延伸阅读

阅读一:《女硕士“诉苦帖”引关注,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第一农经网,2013年03月05日。

“年薪5万,低于农民伯伯,叫我这个中文硕士情何以堪。”近日,武大校园BBS上的一则关于“女硕士年薪5万”的“诉苦帖”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走访招聘会现场发现,不少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的岗位,工资不如“学历不限”的岗位。招聘会现场,不少大学生感慨“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历优势是否还存在?

大专以上的,工资不如“学历不限”的

3月3日,虽说是星期天,但洛阳市人才市场人头攒动,一点儿都不显得冷清。22岁的王煊是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今年6月毕业。一大早,她就跑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王煊想找一份和专业相关的行政类工作,可转了一圈儿后,她觉得“很受伤”。

“文员工资太低了,还要求工作经验。”王煊无奈地说,文员的工资一般在1300元~1500元,而一些销售、技术类岗位学历只要求中专,甚至学历不限,工资却能拿到2000元以上。王煊说,前年6月份,她从河南检察官学院毕业,学历是专科,怀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她通过专升本考入洛阳师范学院,可临近毕业,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大学5年下来,学费加生活费,花了将近10万元钱,如果找个工作,一个月才1000元多点,那就太赔本了。”王煊说,现在她特别羡慕那些初中毕业就去学技术的同学,免了上大学的花费不说,工作经验也有了,“我有一个同学,中专生,现在是公司技术主管,工资4000多元,我呢,大学生,待业青年。”

王煊的“遭遇”不是个例。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文员、人事等要求专科以上学历的岗位工资都在1800元以下,而部分饭店服务员的工资已达到2000元。采访中,不少大学生感慨“工资不如农民工”。

决定工资的不是学历是市场

高学历为何拿不到高工资?在现场,针对王煊的现象,记者咨询了一家正在招聘的企业。

该公司的招聘广告中写道:销售代表要求:中专以上学历,工作经验不限,月薪3500元以上;人事专员要求:大专以上学历,2年以上工作经验,月薪1500元。

“文员一般要从事招聘、文字等工作,所以对学历要求高,但文员的工作轻松稳定,所以工资比其他岗位低些。”该公司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给每个人发多少钱,主要看工作人员对公司的贡献值,销售代表是直接给公司创造利润的,

而且整天风里来雨里去,很辛苦。

“工资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学历,大学生的工资为什么一定要比农民工、服务员的工资高呢?”社会学者、洛阳师范学院教授安锋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有些技术工却比较紧缺。

对于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市场“拥挤”的现状,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目前高校没有自主招生权,想多招一个或少招一个都不行,核心问题就是高度计划的招生和完全市场化的就业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他建议,要给高校自主权,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招生规模,核定高校招生规模,在规模的限制下,由高校自主确定招生数量。

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两者悬殊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但从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工作强度来说,大学生享受到的“软性条件”是农民工无法比拟的。昨日,记者采访了两个农民工和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对比。

农民工:从白天干到晚上,四处打游击

月薪:最高7000元

昨天中午,定鼎路立交桥附近的一建筑工地上,60岁的杨红庄正在干活儿。杨红庄是伊川县吕店乡人,已经在这个工地干了两年多。“到八月就完工了,到时候再找别的活儿,反正不能闲着。”杨红庄说,工作不稳定,四处打游击,是最让他担忧的,更别说社会保险了。

昨天气温较高,杨红庄穿着一件薄毛衣,一双看不清颜色的球鞋上满是泥土。杨红庄说,他的工作是做好工地的安全防范和其他杂活,“我们这边工种不同,工资也不一样,最高的一个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吧。我的活儿轻松,一个月也就3000元钱。”

记者看到,杨红庄的手上有冻伤的印记。“去年冬天冷,以前手上冻的旧伤又复发了,不碍事,都习惯了。”杨红庄说,他们每天都是天亮工作,天黑收工,住的地方离工地不远,是施工方给租的房子,“大通铺,一个屋子住好几个人。平时下班没事做,大家就聊聊天,打个扑克。”

大学生:有双休、有保险,小白领日子挺“滋润”

月薪:1800元

同杨红庄相比,大学毕业一年的90后女孩刘婷婷的生活很“滋润”。

毕业后,婷婷应聘到洛阳一家企业,工资不到两千元,可婷婷却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有滋有味。“我和闺蜜租了个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一定会出去吃几顿好的,看几场电影,逛逛街。”

“到了月底,钱不够用了,就刷信用卡,现在工作压力这么大,就应该适当享受生活。”婷婷说,最让她满意的是公司的人性化管理,“我们签了合同后,公

司会为我们解决三金问题,最好的一点是可以双休,周末可以睡懒觉,白天上班也不累。”

和不少同龄人一样,婷婷用的是一款流行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上网,了解最新的资讯,和朋友联系也方便,微信、微博、QQ,齐全得很,网购也方便。”

高级人才“吃香”,最高年薪50万

既然部分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学历优势是否依然明显?

记者了解到,在基础行业、小型企业中,学历并不是用人的第一要素,而在中高端岗位、大企业中,学历和经验同样重要,甚至没有那份学历,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

前几日,洛阳市针对中高级人才举行专场招聘会,其中多数企业提供岗位年薪达5万元以上,最高年薪达50万元,并为教授级高工或博士学历者提供市区住房一套,多数岗位要求学历本科以上,并要求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目前,我们单位一般业务人才不缺,缺的是行业带头人、高端人才。”4日,记者采访了洛阳隆华传热(300263,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赵部长,该企业打出的招聘岗位包括技术研发工程师、管道设计工程师、大区经理、项目经理、董事长助理等职位,其中,董事长助理一职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5年以上大型工业企业管理经验,提供年薪15万元~50万元;工程师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提供年薪10万元~30万元,教授级高工或博士学历者提供市区住房一套。“因为人才不好招,所以我们打出了相对优厚的条件。”

反观社会上很多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例子,为什么企业会说高级人才难招呢?赵部长表示,一方面许多高学历的人才更倾向于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一方面行业内高端人才多选择大专院校、科研所等单位,企业很缺乏高端人才。

安锋说:“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永远不过时,大学生没有经验,底薪低很正常,但大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大学生、研究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只是局部现象,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研究生的工资还是要高于农民工。”

高校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

大学生应放低姿态

大学生毕业难找工作、待遇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是否应该更加市场化?记者采访了社会学者、洛阳师范学院教授安锋。

安锋说,曾经国内一高校设置高尔夫专业,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既然市场有需求,高校就应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也有人认为,大学有科研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如果完全跟着市场转,就失去了大学的严肃性。“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不能市场需要厨师,高校也转而大量培养厨师,但高校应该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大学生实践的锻炼。”

“从部分农民工工资高的事实中,大学生应该明白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在校期间,在学习好专业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考一些应用类的证书。”

安锋说,从年薪5万元女硕士发帖诉苦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眼光过高的心态,建议大学生放低姿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其实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都要不断学习,也就是说"学力"永远要比"学历"重要。”

阅读二:摘自《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廉思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奋斗在“大学村落”

初春,柳色青青。

早上七点,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走在河堤上,步履匆忙,队伍颇为壮观。他们赶着奔向写字间或者是大学的教室,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怀揣梦想奋斗在北京城。通向大路的河堤是他们每日的必经之路,见证了他们离开大学后在北京工作、学习的生活。

这里是他们的“大学村落”,位于北四环外、八达岭高速以西,二里庄。有着美丽名字的小月河是条时常有臭味的水沟,整夯的河堤西边是这些年轻人的落脚地。河边曾经发生过命案,学生们流传着一对殉情男女不同版本的故事。

小月河主营学生公寓的物业公司有八家左右,每栋二三层的楼结构大同小异,与大学宿舍类似,一楼住男生、二楼以上住女生,顶层有自习教室。昏暗的通道两边是紧闭的房门,走进房间,二十平方米左右,墙壁斑驳,三张高低铺占据墙角,桌子、床头堆着一摞摞的司法考试辅导丛书、GRE词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辅导书等。床底下、柜子顶上放着大小不一的箱子。地上堆放着塑料盆、垃圾桶等杂物。入住只需要登记身份证号,住宿长短所需而定,住的时间越长越便宜,半年1500元一个床位。由于流动性大,每年的9月要租到这样的一个床位并不容易。

住在这里的年轻人都来自外地,没有北京户口,大多在北京各类中小企业或者小型外企驻京办事处工作,不工作的则是在准备法硕、注会等热门考试。人员

流动频繁,有的住了三年,有的刚来一个月,“性价比高”是他们选择这里的一致理由。租费便宜,房间里有空调、电视,免交水费、电费,如果要接入网络再交80元/月,大部分人拒绝了网络。“这样才能更安心地学习,而且附近的网吧上网很便宜的。”只要一个电话,每份不超过五元的面条、盖饭直接送到房间。改善伙食的话,他们会到河边散布着各种口味的小饭馆,流行的烤翅、麻辣烫最受欢迎。沿河的地摊上小贩出售各种各样的东西,用他们的话说“应有尽有”。

在北京,他们拥有的很少,站着是两个脚印大小的地方,躺下是一张小小的床。然而他们每个人都乐观、积极,相互鼓励着,坚持着“高低铺”的日子,追寻心中的梦想。

城市的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人的命运捉摸不定。“大学村落”的年轻人游离在城市和大学的边缘,在他们青春弥漫的气息背后,是无知无畏还是精打细算,并不能简单下定论。他们会笑着告诉我,王宝强曾经就住在附近的某个公寓,却不愿多说自己在寻觅的东西,只谈现在正在做什么,比如备考、工作、跳槽……

网友看蚁族问题(来自凤凰网:《蚁族在现实中寻出路》)

阅读三:摘自《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杨继绳,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南方周末》2009年3月19日报道,石家庄女大学生刘伟,因毕业找不到工作,自杀身亡。刘伟父亲是农民,举债为她上学。她父亲也知道毕业后有可能找不到工作,但还是想“赌一把”。她每个月生活费只有两百元。她本来是一个坚强的孩子,她在日记中写道:“我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我不应该拒绝贫困,相反,应当感谢它,它让我由一个懦弱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女生。”她知道家里供她上学不容易,她在日记中写道:“因为我上大学,家里只好让弟弟辍学。我欠弟弟很多,以后再偿还给他。”为此,她一进入大学,就为找工作担忧。为此,她参加了一次又一次应聘,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她在日记里写道:“我是一个失败的人,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这样的错误。明知道家里穷得叮当响,不去打工挣钱,还偏偏选择了上大学。”她最后一篇日记只有6个字:“为什么这么难”

据多家网络媒体报道,2010年3月22日下午13时50分左右,北京邮电的大型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某在校本部主楼高坠身亡。吴某属硕博连读,死前留下了一份遗书,摘要如下:

这个世界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我在这里再怎么折腾也激不起半点涟漪。所有的努力都被既得利益集团踩在脚下,所有的奋斗都面临着举步维艰。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最终下了这样的决心。世俗的炎凉,尘世的丑恶,恶心的嘴脸,可恶的压力,你们都随风去吧。

我可怜的让我万般不舍的妈妈,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我此刻一想到你苍苍的白发,粗糙的双手,一年大部分的饭菜只有馒头就咸菜,一件蓝色的夹克穿了那么多年,每年过年都是那一件,我都会心痛得要死。儿子不孝,没能让您的付出得到回报,这么多年您一个人含辛茹苦供我一直读到北邮的博士啊。。。。。。曾经,我所有对您的承诺,都没有办法履行了,对不起,对不起。儿子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自从离开老家以来,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让您也能来北京吃一次烤鸭,看看天安门和故宫,住上楼房,坐上小车,不用再为了我去捡垃圾、拾破烂,

不用再去给人家工地上做法赚钱瞧人家白眼。。。。。。可是,这么多年了,我什么都没有给您,我甚至连您一直想要却舍不得买的假牙伴侣都没能给您买到,每当晚上躺在床上想到您每顿饭都在用那戴不牢的假牙痛苦地折磨着干涩的馒头,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

我太没用了。现在知识太没用了。有用的只是金钱和权势,有用的只是关系和背景。现在要凭正直的才华去出人头地,太难太难了。我也曾试着找过工作,但是没有人用我。我对这个世界彻底地绝望了。绝望了,绝望了!。。。。。。。永别了,妈妈!

阅读四:摘自《父阻止女儿上大学引热议,网友叹读书无用论是误导》,中国青年报,2013年9月5日。

日前,家住成都市槐树店路的玲玲,收到了本科录取通知书。但她的上学路却被自己的父亲堵住了。父亲算了一笔账:读4年书花8万元,如果打工至少挣8万元,捡垃圾都比读书强。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成都商报》9月2日报道)。随着这一事件被媒体广泛传播,社会舆论中掀起了新一轮对“读书有用还是没用”的讨论。

一名搜狐网友说,当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现实问题,不少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所以会有人对“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产生怀疑。

“为什么一出现孩子厌学或父母阻碍孩子上学之类的新闻,‘读书无用论’就总会被搬出来说事?”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提出疑问。他指出,把个案情况轻易上升为对当下读书无用的判断显然没有道理。当下,绝大多数人都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获得了上升渠道。简单说“读书无用”,是对公众的误导。

新浪网友“海鱼”认为,不能因为就业压力大就否定读书和大学教育的价值。即使只讨论就业,大学文凭也是不少好的用人单位设置的第一道门槛。“网络上读书无用的言论夹杂着各种复杂的情绪因素,有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却可能耽误了某个孩子的一生。”

“上大学就是为了今后好赚钱吗?”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随礼不吃饭”发帖说,大学应该是锤炼一个人品格、人格的熔炉,也是锻炼一个人能力、素质的平台。人有了知识,对社会和事物的判断自然就不会一样。社会是进步的,人也是需要知识洗涤灵魂的。这个社会上,不是有了钱就是富足,有时有钱无识,更是一种悲哀。

腾讯微博网友“betty”也抱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大学中学习和锻炼的逻辑思维、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不是短期就能看到效果的,但却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让大学承担全部教育责任,帮助人们达成所有理想并不公平。”

搜狐网友“万水千山5200”说,期望大学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是人之常情,可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下滑、课程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降低是难以回避的事实。如何提升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信心,需要政府、学校以及全社会认真思考。

“上大学有没有收获也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凤凰网友“llmcl”指出,如今不少大学生上课睡觉,晚上熬夜打游戏,毕业找不到工作却埋怨学校不行、高度教育不力。大学文凭早就已经不再是“铁饭碗”。若还把靠上大学当成一劳永逸的办法,忽视自己的努力,最终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阅读五:《王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回不去家乡是悲剧》,大洋网,2011年3月8日。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中国文化要在农民身上体现”

她认为,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因为我们的地理环境包括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决定我们就是一个农业国家。既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就要保护我们中国的文化。”她认为中国的文化也要在农村广大老百姓身上体现,只有他们在农村生存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民族传承的载体,“他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她认为,城镇化不要匆匆忙忙把大山上的老百姓搬到平原,把牧区的搬到郊区,然后把郊区的搬进城。“在搬迁的过程里,我们是把每一种文化的发源地都给断了,然后换一种生存方法强迫他生存。”她认为,快速的城镇化,会导致“我们只剩下北京上海了,所有地方都是这个样”。

她表示,中国文化的延伸,农民也是一种传承,“我们不能说它是一味的落后,大家应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农村,你们不知道田头上那个八九十岁的老头比我们有文化多了!人家坐在田里面,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收成好不好。我们有这个本事吗?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对文化的看待,不是说我们拿哪种文凭来论事。”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

在小组发言上,她更是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在会后记者就此采访她时,她表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

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也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而且你看看现在,咱们花了多少钱供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是要很大费用的,往往一个家有一个大学生就返贫了。”她还说,供完了大学生进城以后,就不回农村了。

她还表示,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自己不愿回农村。“在城市里呢,蜗居在北京或者蜗居在他读书的地方,可是蜗居后,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像这么高的房价,什么时候买得起?好了,这样他自己这一代牺牲了,将来他还得有他的第二代,到那个时候,他可能才适应这个城市。”王平认为,农村的孩子如果读的是中专或是高中的话,他就会回到农村。“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她解释说,自己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不要鼓励包括城里人在内,人人都一定要去读大学;也不是要鼓励农村人都进城才叫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