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后卫师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000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之作《绝命后卫师》10月17日晚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这部拍摄于长汀的革命题材电视剧播出以来,不仅在闽西苏区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老红军及老红军、革命先辈的家属和后代,也对此剧十分关注。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聘才网。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看了《绝命后卫师》,我被著名编剧钱林森、导演董亚春对剧中奇特的人物关系设置,造成的传奇故事结构,几组传奇人物奇特命运走向形成的戏剧悬念深深地吸引。

比如,国民党军方面的主角,二十七军军长李云杰妻子的养母(姑妈),竟然是红军方面的主角,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的母亲。国民党军方面会知晓吗?以博古、李德为首的“极左路线”会发现吗?如果陈树湘与李云杰相见,冲突会怎样推进呢;赖老石头与赖娇娇的父子关系则一个是家中的独苗,为了传宗接代要把男孩当女孩养、男孩女性化的性格与军队男子汉形象产生反差,赖娇娇在俞老师的教育下渴望追求“生活的理想,是为追求理想的生活”的对比;李满玉为了能与丈夫一起参加长征干脆女扮男妆,在一个充满男

人野性的战争环境中什么事不会发生呢?

还有,剧中和生活中完全真实的红三十四师100团团长韩伟将军,他当年在闽西战斗、征兵、与龙岩红坊的姑娘恋爱成婚生子,成为了闽西人民的女婿,后来他又带领闽西子弟兵参加长征、血战湘江,弹尽粮绝后他在三个长汀籍、两个永定籍战士的保护下一起跳崖,那五个战士都牺牲了,他是幸存者,后来成为开国中将。他的故事钱林森、董亚春又会怎样呈现呢?还有项南书记的父亲、1925年入党、闽西最早的中共党员、我上海党中央特科中“英雄无语”的项与年,著名的女红军,长汀县第一任女县委书记李坚贞等这些闽西人民熟悉的人物又会怎样演释出多姿多彩的故事呢?

这些年来,一些影视剧编导对客家文化十分感兴趣,认为它有地方特色,纷纷把镜头对准土楼、古民居和客家的一些民俗风情。但由于那些剧中人物与这些客家文化事象并没有血脉相连的关系,对人物的语言特点、行为性格的形成、对剧情的发展推动毫无关系,民俗风情也就成为贴上去的标签。而《绝命后卫师》就表现得十分真实可信:如赖娇娇的女式小辫,颈部带摇铃的银项圈,一个活脱脱的闽西客家独苗男孩当女儿养的特征,与他一些女儿状的动作形成的性格浑然一体;作为军事主官的陈树湘师长要做决断,而作为党内一把手的政委程翠林要提出不同意见,两个人从平常的小磕小碰发展到拍桌子大吵……一下就把两个血性真实的军

政一把手推到了观众的面前。

好看的电视剧,主要角色的真实、可信是前几集能否抓住观众不换频道的关键,接下来就要朝主要人物的可亲、可爱和可恨的地方发展了。《绝命后卫师》做到了。我被钱林森、董亚春两位大家“摁”在了电视机跟前,这是成功的开始。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看《绝命后卫师》,看当年闽西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来投中国共产党的赞成票”,深感光荣与自豪,深感责任之重大。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身为闽西红土地上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铭记先烈遗志,不忘红土初心,做合格党员,当红土先锋,对党忠诚、为民服务、为党做事。

坚定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闽西是思想建党的发源地,我们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好传统、好精神、好作风,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要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带头执行《准则》和《条例》,切实践行“四讲四有”。心中

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宣传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在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对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敢于亮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今年,龙岩各主流媒体纷纷开设专题专栏,挖掘身边“最美共产党员”。这些先进典型无一不是一心为民的优秀党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启示我们:做合格党员、当红土先锋,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工作导向,理论宣讲要深入基层,让老百姓在田间地头都能听到党的理论和政策;新闻报道要更接地气,让笔头镜头话筒对准基层、对准群众;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丰盛的精神食粮。

勇担当勤干事。行胜于言,“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宣传工作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担负着宣传动员群众、激励人民奋进的重要使命。宣传系统的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勤于干事,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龙岩提供不竭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

适应互联网大潮,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让闽西好声音、好故事更好地传播传唱;要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发挥闽西优势,打造红色品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做合格党员、当红土先锋永远在路上。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把合格党员的字样鲜明地写在胸前党徽上、写在闽西高高飘扬的党旗上。

绝命后卫师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000字《绝命后卫师》反映的闽西子弟的长征精神非常宝贵,长征时期闽西子弟勇于牺牲自己,担当后卫师,新时代的闽西也要做好经济发展的‘后卫师’!”11月5日,在龙岩市驻上海联络处举行的驻沪老红军、革命先烈后代座谈会上,红军后代、上海市原政协常委,上海市浦东新区原政协主席、上海闽西联谊会会长李佳能兴奋地发言。

李佳能的老家在长汀县河田,小叔公李珍林是红军烈士,父亲李时御是长征失散老红军。李时御出生于1919年,土地革命时期加入少年先锋队。

有一次,红四军在河田镇上的大坪里组织群众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李时御在革命激情的鼓动下参加了红军。长征途中,他在贵州的一次战斗中受伤与部队失散,后来辗转回到家乡,一直隐藏身份。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一直不愿意讲参加长征的经历,他觉得对党,对革命的奉献不够,身边那些为红军长征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他参加长征这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落实。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李时御,充分肯定他在长征中的贡献,让他享受了失散老红军的待遇,一直到XX年去世。

李佳能退休后心系闽西老家,关心闽西子弟在上海的发展情况,《绝命后卫师》播出后,他非常关注,几乎每天晚上都等在电视机前看这部电视连续剧。

他对电视剧中闽西儿女在长征中不畏艰辛、勇于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事迹大加赞扬,认为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长征时期闽西儿女对革命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做出的巨大贡献。

“《绝命后卫师》的播出是闽西的一件大事,回顾这80年的变迁,绝命后卫师的光辉事迹对每一个闽西人都有深远的影响。”李佳能深有感触地对记者如是说。

他认为,闽西客家从北方迁徙过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闽江流域,上千年的迁徙才有了今天的客家人,这迁徙的路程就是一种漫长的征途,本身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征。所以闽西客家人的血液里就传承了这种不畏路途艰辛的骨气与团结一致、不分你我的亲情,这样的骨气与亲情融入到军队当中,为后来红军时代建立绝命后卫师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李佳能说,长征精神应该从苏区在闽西建立后树立起来的,长征精神不仅为长征做出贡献,在建国后闽西建设发展上也起到重大作用,无论是建立红军,还是国家建设,我们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今后的闽西老去建设中,应该多一些对红色根源地的品牌诉求,把我们的红色思想、素质作风发扬光大,红色思想最本质的特点就是闽西人民的忠诚和朴素,不计较任何名利,党叫干啥就干啥,想想看,“绝命后卫”意味着什么?就是放弃自己的生命来完成党给的任务!

当谈及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时,李佳能信心满怀:闽西子弟在红军长征中牺牲了那么多人,但多年来,闽西人民对党和国家没有任何的诉求。

今天,龙岩的交通区位优势已经确立,是闽粤赣三地的交通枢纽,高铁高速网络逐渐完善,到北京上海完全达到朝发夕至,龙岩有这样深厚的红色底蕴,在如今红色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龙岩的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相结合的旅游体系建设将会更上一层楼,进而带动龙岩经济的快速腾飞。作为沿海一线“后卫”的龙岩,长征精神一定能在闽西土地上发扬光大,做好国家新时代的“后卫师”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