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市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竞赛

目录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基础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四、空气和废气监测基础

五、金属类监测基础

六、有机物监测基础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错)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35、汽油车尾气中HC浓度比柴油车低。(错)

36、柴油车排放的NOx明显大于汽油车。(错)

37、《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规定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二级标准限值为1.5mg/m3,某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测定结果分别为参考点0.18mg/m3,其余测点为1.26、0.88、1.28、1.69mg/m3,扣除参考点值后的平均值为1.10mg/m3,测定值小于1.5mg/m3,故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未超标。(错)

38、水泥厂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时进行。(错)

39、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面水域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功能区。(对)

40、标准符号GB与GB/T含义相同。(错)

41、根据捕集的烟尘量和抽取的烟气量就可求出烟气中的烟尘浓度。(对)

42、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及颗粒物等。(对)

43、火电厂SO2的允许排放量是与它的烟囱高度、当地风速的控制系数p值成正比关系。(对)

44、锅炉烟尘排放与锅炉负荷有关,当锅炉负荷增加(特别是接近满负荷时)或负荷突然改变时,烟尘的排放量常常随之减少。(错)

45、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处理设施后或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46、对SO2的排放主要取决于燃煤的含硫量。(对)

4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烟气林格曼黑度为一类区I级,二类区2级,三类区3级。(错)

48、实测的工业炉窑的烟(粉)尘、有害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规定的掺风系数或过量空气系数时的数值,而熔炼炉和铁矿烧结炉按实测浓度计。(对)

4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和二类污染物都应在排污单位排放口布点采样。(错)

50、机动车流量每小时在100辆以上的道路,适用交通干线道路标准。(对)

5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错)

52、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工业污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对)

53、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标准状况是以温度、压力为0℃,101.32kPa时的体积为依据的。(对)

54、季平均值的定义是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对)

55、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镍、总氰化物、苯胺类都是第一类污染物。(错)

5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对)

57、在监测油烟排放浓度时,应将实测排放浓度折算为基准风两量时的排放浓度。(对)

58、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及颗粒物等。(对)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

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5、蒸馏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

6、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

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9、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

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

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

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