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最全面习题库考试必备

建筑环境学最全面习题库考试必备
建筑环境学最全面习题库考试必备

《建筑环境学》题库子夜木须染整理

《建筑环境学》题库——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巢居和穴居。

3、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

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4、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地球绕太阳逆时针旋转是公转,其轨道平面为66.5度。

2、赤纬是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为23.5~-23.5度之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3、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4、真太阳时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

5、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6、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理经度15度。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度为零时区,向东分12时区,向西也分为12时区。

7、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8、当地时间12时的时角为0,前后每隔1小时,增加15度。

9、北京时间等于世界时加上8小时

10、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常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示。

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12、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13、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纬度(观察点所在位置)。

14、太阳常数一般取I0=1353 W/㎡。

15、大气透明度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一般取为0.65~0.75。

16、对于北京来说,法向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7、对于郑州来说,水平面上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8、对于龙湖来说,南向表面冬季所接受的总辐射能量为最大。

19、对于中原工学院的南苑来说,垂直平面(东西向)夏季接受的总辐射照度为最大。

20、风向在陆地上常用16个方位来表示。

21、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行进的距离,以m/s来表示。

22、在气象台上,一般以所测距地面10m高处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察数据。

23、气温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24、气温的日较差是指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25、我国各地的日较差一般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6、气温的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

27、日温度波动影响只有1.5m。

28、地层原始温度与土壤表面年平均温度基本相等

29、我国已测得的恒温层深度在15~30米之间,温度在10~23℃之间。

30、空气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来表示。

31、中国大陆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32、相对湿度一般是内陆干燥地区冬季高于夏季。

33、相对湿度华北、东北地区春季最低。

34、江南等地的相对湿度各地年变化较小。

35、绝对湿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

36、一天中绝对湿度比较稳定。

37、降水量是指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或渗漏流失而积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一般以mm表示。

38、降水时间指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常用h或min来表示。

39、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其等级以24h的总量来划分。

40、城市气候的特点是:风场与远郊不同、热岛现象、云量不同。

41、城市风场特点是风向改变、平均风速低于远郊的来流风速、风场对局部小气候有显著的影响。

42、热岛强度会随气象条件和人为因素不同出现明显的非周期变化。

43、热岛强度的气象条件包括有风速、云量、太阳直接辐射。

44、热岛强度的人为因素包括有空调散热量、车流量。

45、日照标准一般由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来衡量

46、我国民用住宅设计标准规定的最低日照标准是:冬至日底层住宅内满窗日照时间≮1h。

47、日照质量由日照时间的积累和每小时的日照面积组成。

48、建筑对日照的要求的根据是建筑的使用性质、当地的气候条件。

49、建筑物的阴影和建筑物自身阴影在墙面上的遮蔽情况与建筑物的平面体形、建筑物高度、建筑朝向有关。50、从日照角度,正方形和长方形如果朝向为东南和西南,是最好的朝向和体形。

5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5个分区,目的在于使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能方针。

52、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主要指标是累年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度,辅助指标是累年日平均温度<=5度和>=25度的天数。

53、建筑气候区分为七个一级区,适用于一般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其划分的主要指标是一月七月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辅助指标是年降水量、累年日平均温度<=5度和>=25度的天数。54、建筑气候区二级区划分的主要指标是:一月七月平均温度、冻土性质、最大风速、年降水量。

55、柯本的全球气候区划分把全球分为六个气候区:赤道潮湿性气候区(A)、干燥性气候区(B)、湿润性温和型气候区(C)、湿润性冷温型气候区(D)、极地气候区(E)、山地气候区(H),中国有湿润性温和型气候区、湿润性冷温型气候区、干燥性气候区、山地气候区。

56、斯欧克来的全球气候区根据: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因素,把全球分为四个气候区:湿热气候区、干热气候区、温和气候区和寒冷气候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比较感性和主观,比较粗略。

第三章建筑热湿环境

1、内扰含有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2、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包括有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进入室内。

3、外扰和内扰对室内环境的作用形式包括有对流换热、导热和辐射。

4、得热量是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房间的总热量。

5、得热量与外扰之间存在衰减与延迟的关系

6、任一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和未必等于同一时间的瞬时冷负荷。

7、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房间的构造、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和热源的特性。

8、变换法求解围护结构的不稳定传热过程,需要经历三个步骤:边界条件的离散或分解、求对单元扰量的响应和把对单元扰量的响应进行叠加和叠加积分求和。

9、积分变换法常用的两种方法是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

10、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典型区别是:边界条件的离散方法不同、是否考虑了房间内蓄热的影响、外窗日射冷负荷的计算。

第四章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1、代谢率是人体在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速率。

2、人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代谢率高的器官温度较高。

3、一般说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表层温度下降;情绪上升时,表层温度上升;人体出汗之后,表层温度下降。

4、深层温度比较稳定。其平均值为体温。

5、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重要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6、临床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建筑环境学》题库

7、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常用四点模型法测量。通过测试人体胸部、上臂、大腿、小腿处皮肤温度,按照权系数0.3、0.3、0.2、0.2进行加权平均。

8、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的形式包括有对流、辐射、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有衣服热阻、环境空气温度、皮肤蒸发和呼吸散湿、空气流速、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9、一般来说,人体的衣服热阻越大,则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越小;环境与人体温差越大,则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越大;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越高,人体热感越强。

10、平均辐射温度是指一个假设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间的辐射热交换量。

11、操作温度反映了环境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综合作用。

12、对于典型的室内空气环境LR一般取16.5。

13、1clo定义为:在21℃空气温度、空气流速超过

0.05m/s、相对湿度不超过50%的环境中静坐者感到舒适需要的服装热阻。

14、椅子对热阻的影响是:将增加0.15clo以下的热阻。具体值取决于椅子与人体接触的面积。

15、服装吸收了汗液后,热阻降低,会使人凉快。

16、基础代谢率是:未进早餐前,保持清醒静卧半小时,室温条件维持在18~25°C之间测定的代谢率。

17、人静坐时的代谢率为1met(58.2W/m2 )。

18、在空调负荷计算时,机械效率常看作0。

19、人体的皮肤蒸发散热量与环境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皮肤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服装的潜热换热热阻等三个因素有关。

20、体温调节主要是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21、人体体温的调节方法包括有调节皮肤表层的血流量、调节排汗量、提高产热量等。

22、热感觉是人体对周围环境是“冷”还是“热”的主观描述。

23、影响人类热感觉的因素有:冷热刺激的存在、刺激的延续时间、原有的热状态、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环境温度。

24、调查对环境的热感觉的简写为:TSV。《建筑环境学》题库

25、贝氏标度的特点是热感觉与热舒适合二为一,也即其主要缺点。26、ASHRAE七级热感觉标度的优点是精确指出了热感觉。

27、热舒适是表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状态,简写为TCV,其影响因素包括:冷热刺激的存在、刺激的延续时间、原有的热状态、皮肤温度、核心温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垂直温差、吹风感、辐射不均匀性、其他因素等。

28、预测平均评价(简写为PMV)是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偏离程度的热负荷,得出的一个代表同一环境下绝大多数人热感觉的概念,采用7级分度。它适用于稳态热环境中的人体热舒适评价。

29、预测不满意百分比(简写为PPD)表示人群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比。

30、当室内热环境处于最佳的热舒适状态时,仍有5%的人不满意,因此ISO7730对PMV-PPD的推荐值在-0.5~+0.5。

31、有效温度ET是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的综合指标。它的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它的缺陷是过高地估计了湿度在低温下对凉爽和舒适状态的影响。

32、新有效温度ET ﹡是同样着装和活动的人,在某环境中的冷热感于在相对湿度为50%空气环境中冷热感相等,

则后者所处环境中的空气干球温度就是前者的ET ﹡。它的数值上等于:对0.6clo服装、静坐在流速为0.15m/s 空气中的人,进行热舒适实验,并采用相对湿度为50%的空气温度作为与其冷热感相同环境中的等效温度而得出的。它的优点在于改变了有效温度过高的估计了湿度在低温下,对凉爽和舒适状态的影响,把皮肤湿润度的概念引进来。该指标适用于着装轻薄、活动量小、风速低的环境。

33、标准有效温度SET﹡是身着标准热阻服装的人,在相对湿度为50%,空气静止不动,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的等温环境下,若与他在实际环境中和实际服装热阻条件下的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湿润度相同时,则必将具有相同的热损失,这个温度就是上述实际环境的SET ﹡。该指标是目前最通用的指标。它是在有效温度ET ﹡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衣服热阻。它以人体生理反应模型为基础,由人体传热的物理过程分析得出,不同于以往的仅从主观评价由经验推导得出的有效温度指标,故被成为是合理的导出指标。

34、从冷或热环境中突变到中性环境时,则会出现热感觉短时间的“超前”,即所感觉到的冷热感指标比稳定时要更低。35、做脑力工作的能力在有效温度高于33度以上开始下降。

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

1、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

2、对室内空气品质纯客观的定义是把室内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3、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颁布的<<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的定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4、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5、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6、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从性质上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7、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空气中的年平均浓度大约为0.005~0.01mg/m3 ,一般不超过0.03mg/m3。

8、《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9、《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10、VOC是(美国环境署)除了CO、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氨等一些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之外的含碳化合物。

11、VOC总称VOCs,以TVOC表示其总量。其中《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0.5mg/m3,II类民用建筑≤0.6mg/m3。

12、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收到的全部环境辐射中的55%以上。

13、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14、每立方米空气中氡平均浓度增加100贝克,肺癌发病率可增高19%至31%。15、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16、氡致肺癌的发病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

17、《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氡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200Bq/m3,I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400Bq/m3

18、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源头治理、通新风稀释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

19、物理性吸附的主要吸附剂有:活性炭、人造沸石、分子筛。

20、浸泽高锰酸钾的氧化铝对NO、SO2、甲醛、H2S的去除效果较好。

21、表征过滤器的主要指标有:过滤效率、压力损失和容尘量。

22、颗粒物浓度表示方法:计质浓度和计量浓度。

23、氧化铝对NO2和甲苯去除效果比较好。

24、病态建筑综合症没有明显的发病原因,只是和某一特定建筑相关的一类症状的总称。

25、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其中可能涉及到40多个相关因素。

26、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原因很大可能性有:低通风率、空调、工作压力过大或对工作不满意、过敏或哮喘患者。27、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地毯、办公室人员过多、使用显示器、女性等原因。

28、病因建筑综合症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包括心理和生理因素。《建筑环境学》题库

29、建筑相关疾病和病态建筑综合症不同之处有:病因可查、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对策、离开建筑,疾病不会消失、康复时间较长,而且需远离建筑、不需要对他同室人健康进行调查、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30、建筑相关疾病和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同之处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随室内人员密度增加而增大。31、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MCS)是患者通常以低于正常剂量对某些化学物质产生对抗效应,对某些食物会产生抵触心理。

32、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的特征是:改进和避免可疑化学物质后,症状会消除或减轻,但再次的暴露会引发症状的重视、病人通常没有其他明显的异常客观表现。

33、暴露评价指对暴露人群中发生或预期将发生的人体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34、暴露水平评价通常包括主观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和体症、效应生物标志、相关疾病发生率。

35、可感阈值是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不定义区别开来的气味浓度。

36、可识别阈值(比可感阈值高2~5倍)是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某种已知区别区分开的气味浓度

37、气味强度是气味感觉的可感强度。

38、感知负荷表征室内污染源的强弱,单位olf。被一个标准人引起的感知污染负荷成为1olf。

39、感知空气品质表示在一定的通风量情况下,人对室内污染源的感觉。单位为pol。1pol表示在一个空间内,1olf 的感观负荷源,在通风量1L/s下的感知空气品质。

第六章通风与气流组织

1、所谓通风是指把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通风的目的在于:保证排除室内污染物、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3、通风包括从室内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向室内补充新鲜空气两个方面,前者称为排风,后者称为送风或进风。

4、为实现排风或送风而采用的一系列设备、装置的总称,称为通风系统。

5、建筑通风的方法从实现机理上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6、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把建筑物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排出室内的通风换气方式。

7、室内某一点的压力和室外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称为该点的余压。

8、自然通风的优点在于:自然通风对于温度气候的很多类型的建筑都适用、自然通风比机械通风经济、如果开口的数量足够、位置合适、空气流量会很大、不需要专门的空调机房、不需要专门的维修人员。

9、自然通风的缺陷在于:通风量往往难以控制,因此导致室内空气品质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和过量的热损失、在大而深的多房间建筑中,自然通风难以保证新风的充分输入和平衡分配、在噪声和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自然通风不适用、一些自然通风的设计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应预先采取措施、自然通风不适用那些恶劣气候环境的地区、自然通风往往需要居住者自己调整风口来满足需要,比较麻烦、目前的自然通风很少对进口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自然通风往往需要比较大的空间,经常受到建筑形式的限制、自然通风的可控性低,风量可能不足,对于要求较高建筑,不能完全依赖自然通风。

10、常用的自然通风实现形式有:穿堂风、单面通风、被动风井通风、中庭通风。

11、机械通风是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可分为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和个性送风三种形式。

12、混合通风是将空气以一股或多股的形式从工作区外以射流的形式送入房间,射入的过程中卷吸一定数量的室内空气,让回流区在人的工作区附近,从而可以保证工作区的风速合适、温度比较均匀。其缺点是空气容易污染。《建筑环境学》题库

13、置换通风是将处理过的空气直接送入到人的工作区(呼吸区),使人率先接触到新鲜空气,从而改善呼吸区的空气品质。

14、个性送风:将处理好的新鲜空气直接送至人员主要活动区域,同时人员可以根据各自的舒适性要求调节送风参数,实现有限区域内的个性化控制。

15、换气效率是用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活塞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

16、余热排除效率(也称投入能量利用系数):用来考察气流组织形式的能量利用有效性。

17、在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中,下送上回形式的余热利用效率最高,一般大于1。

18、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是满足规定风速和温度要求的测点数与总测点数之比。ADPI值越大,说明感到热舒适的人群比例越大。在一般情况下,应使ADPI≥80%。

第七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声源、传声途径和接受者。

2、一个向周围媒质辐射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

3、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称为声功率。

4、有声波传播时,压强随声波频率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的部分,即有声波时的压强与静压强之差,称为声压。

5、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内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声强。

6、描述一个简谐声波只需要频率(音调)和声压幅值(响度)两个独立变量。

7、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约在20 Hz~20000Hz。

8、音色取决于谐频分量的构成。

9、在应用声学中,通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来表示声音强度。

10、倍频程的中心频率为31.5 Hz、63 Hz、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8000 Hz、16000Hz。

11、上下限频率值之差,称频程宽度,简称频带宽。

12、所谓一个倍频程,就是上限频率比下限频率高一倍

13、1/3 倍频程的上限频率为下限频率的1.26 倍。

14、波阵面是空间中相位相同的相邻点构成的面。

15、声线是声波的传播途径。

16、平面声波向前传播,声音不衰减。球面声波要衰减。

17、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18、A声级是参考40方等响曲线,对500Hz以下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以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

19、等效连续A声级是某一时间间隔内A计权声压级的能量平均意义上的等效声级,简称等效声级。

20、在对不稳态噪声的大量调查中,已证明等效连续A声级与人的主观反映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我国使用该量作为噪声评价指标。

21、L10=70dB,表示测量时间内有10%的时间,噪声超过70dB。

22、通常,在评价交通噪声或其他噪声时,多用L10,L50,L90。

23、NR评价曲线是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用于评价公众对户外噪声的反应。

24、点源和球源,距离增加一倍,衰减6dB。

25、线源和柱源,距离增加一倍,衰减3dB。

26、空气的吸收性能可用空气的衰减常数表示,其值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其次是温度。

27、室内声场是含直达声、反射声等的混合声场。

28、在声源停止发声后衰减60dB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9、混响半径是在直达声的声能密度与反射声的声能密度相等处,距声源的距离,也称临界半径。

30、舒适的住宅声环境有两方面的含义:低噪声、声音私密。31、我国住宅分户墙及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等级一级标准是≥50dB,二级标准是≥45dB,三级标准是≥40dB。32、我国住宅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隔声等级一级标准是≤65dB,一级标准是≤75dB,三级标准是≤75dB。

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0类标准~4类标准昼间分别为50dBA、55dBA、60dBA、65dBA、70dBA,夜间分别为40dBA、45dBA、50dBA、55dBA、55dBA。

3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3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1类标准。

3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38、透声系数是透射声功率与入射声功率之比。

39、离声源一定距离处测得的隔声构件设置前的声功率和设置后的声功率之差称为插入损失。

40、环境噪声控制的原则是“闹静分开”、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或途径、充分利用天然地形的吸声、降噪作用、采取声学措施,包括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和减振等噪声控制技术。

41、城市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工厂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42、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包括:消除噪声源、切断传播途径、合理规划城区。

43、工程上通常采用125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Hz的吸声系数来表示一种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

44、250Hz、500 Hz、1000 Hz、2000Hz四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称为降噪系数。

45、吸声量是用以表征某个具体吸声构件的实际吸声效果的量,它等于吸声构件的面积乘以吸声系数。

46、强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要求达到0.99以上。

47、单层墙每增加1倍,或入射频率每增加1倍,隔声量增加6dB。48、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的装置。甚至可降低噪声20~40dB。

49、高频噪声选择阻性消声器,中低频噪声选用抗式消声器。

50、利用电子设备产生的背景噪声掩蔽令人讨厌的噪声,以解决噪声控制问题,则该背景噪声称为掩蔽噪声。该背景噪声通常被比喻为“声学香料”或“声学除臭剂”。

第八章建筑光环境

1、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能。

2、可见光是能被人眼所感到的那一部分辐射能,波长范围为380~780nm,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形成不同的颜色。

3、辐射通量是辐射体单位时间内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的能量。

4、被人眼感觉为光的那部分辐射通量称为光通量。它表明了光源的发光能力,它的单位为流明。

5、555nm定义为同等辐射通量条件下,视亮度最高的单色波长(国际照明委员会)。

6、光通量的空间密度,称发光强度。它表征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状况,单位为坎德拉。

发酵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发酵及发酵工程定义 答:定义:发酵工程是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由于它以培养微生物为主,所以又称为微生物工程。 传统发酵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的谷物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 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的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CO2。 工业上的发酵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青霉素发酵能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了两大技术问题:1)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2)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设计制造。 2.发酵工程基本组成部分 答: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3.发酵工业产业化应抓好哪三个环节 答:三个环节:投产试验、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 4.当前发酵工业面临三大问题是什么 答:菌种问题、合适的反应器、基质的选择 菌种问题:纯种、遗传稳定性、安全、周期短、转化率高产率高、抗污染能力强:噬菌体、蛭弧菌 合适的反应器:生产规模化、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节能、结构多样化、操作制动化、节省劳力 基质的选择:价廉、原料利用量大并且具有一定选择性、易被利用、副产物少、满足工艺要求 5.我国发酵工业应该走什么样的产业化道路

答:第一步为技术积累阶段、第二步为产业崛起阶段、第三步为持续发展阶段 二、思考题 1、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答:标本采集→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初筛、复筛)→发酵性能鉴定→菌种保藏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2、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富集 答:富集的目的: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的基本方法:1、控制营养:如以唯一碳源或氮源作底物;2、控制培养条件:如pH、温度、通气量等;3、抑制不需要的种类 3、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答: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 意义: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虽然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4、诱变育种对出发菌株有哪些要求 答:出发菌株定义:出发菌株指用于诱变育种的最初菌株或每代诱变的试验菌株。 要求:★对菌株产量,形态、生理等情况了解;★生长繁殖快,营养要求低,产孢子多且早;★对诱变剂敏感;★菌株要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多出发菌株:一般采用3~4个出发菌株,在逐代处理后,将产量高、特性好的菌株留作继续诱变的出发菌株。 5、诱变选育的流程 答:出发菌株经纯化活化前培养(同步培养)→培养液(离心、洗涤、)→单细胞获单胞子悬液→诱变处理→后培养(中间培养)→平板分离→初筛→复筛→保藏及扩大试验 筛选的关键是选择一定的特征(如菌落特征、生化特征等)去判断所筛选的菌株是我们所需要的突变株。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 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 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而水体和植被具有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对城市“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机理:水体的比热大,温度较高时,气体潜热带走辐射热量,有效地降低温度,植被蒸腾作用较强,能有效带走部分热量,此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放出O2,杀菌并能吸收粉尘,有效地抑制了温室效应进而降低温度,也就有效地抑制了热岛效应。 第三章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么? 答: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并不是由气象单独决定的,所谓室外

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

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1:行政处罚只能()。 A: 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B: 由公安机关执行C: 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D: 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答案: D 2: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级适用()。 A: 二审终审B: 一审终审C: 一审一复核D: 一审二复核 答案: A 3: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 查封、扣押B: 强制收购C: 限价出售D: 代执行 答案: D 4:行政机关向相对方收取公路养路费、港口建设费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A: 行政处罚B: 行政征购C: 行政征收D: 行政征用 答案: C 5: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即()。 A: 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B: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C: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D: 授权的行政行为与委托的行政行为 答案: A 6:《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 违法行为发生地 答案: D 7:()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 法律B: 地方性法规C: 行政法规D: 国务院部委规章 答案: C 8: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答案: B 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 具体行政行为B: 抽象行政行为C: 行政处分行为D: 民事侵权行为 答案: A 10:下列组织中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 全国人大B: 各级人民政府C: 法院D: 社会团体 答案: B 11: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 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B: 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 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 答案: C 12: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B: 法律监督C: 对行政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D: 市场监督 答案: D 13:吊销违法者的经营许可证是()。 A: 执行罚B: 行政处罚C: 行政处分D: 行政强制执行 答案: B 14:对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诉,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属于()。 A: 指定管辖B: 特殊地域管辖C: 协议管辖D: 合并管辖 答案: B 15:在行政复议中,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 A: 10 B: 15 C: 20 D: 30

(整理)免疫规划培训考试题库

巩义市2013年免疫规划培训试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25分 1、儿童超过个月未接种卡介苗,接种前需做试验;接种卡介苗后,经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接种卡介苗;岁以上儿童即使以前未接种过卡介苗,也不需要再补种。 2、某儿童因病1岁前未接种过疫苗,现已痊愈要求接种,现在一次最多可接种种注射疫苗和种口服疫苗。 3、盛夏某一天,早上就酷暑难耐,人们都躲到空调屋内、树荫下,家无空调的儿童甲前来接种疫苗,如你在接种门诊接诊,应选择。 4、儿童个月前不需要添加辅食,儿童头发稀疏发黄是缺乏维生素,临床上母乳喂养儿童常发生大细胞性贫血,奶粉喂养儿童要注意添加含丰富的辅食。 5、不建议第一类疫苗和疫苗同时接种,不建议不同企业生产的2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是为了避免发生异常反应后的补偿纠葛。 6、注射灭活疫苗可以和疫苗同时或间隔时间接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同样可以和疫苗同时接种,但两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则必须间隔天以上;同一种疫苗如无特殊规定,2剂应间隔天以上。 7、从进入人体途径上划分,接种方法一般分为、、 3种,最安全的应属疫苗。有一种疫苗接种方法与上述都不同,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时间不受限制,可在条件下保存,这种疫苗是。 8、奶奶带孙子去接种疫苗,述说孩子健康,今天没精神、不爱玩,查体温37℃,

今天应种某疫苗,如你是接种医生,应。 9、一儿童今天刚好1岁,3天前张医生安排接种糖丸3、麻风、乙脑疫苗,今天来接种第三剂百白破,李医生对家长说,间隔时间太短,不能接种,他说的对吗?。 10、某接种门诊门庭若市,工作人员做不到每个人接种当时录入信息网络,都是事后录入,25天前小张给甲儿童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预约10天前接种HIB4,甲儿童因故直到今天才来,今天甲儿童2岁零2天,工作人员小王查看到接种证预约栏最后写的是HIB(HIB前写的是百白破),就接种了乙脑2,导致甲肝、乙脑2间隔不符合规定,这次差错出现后,科长不仅批评了小王,还批评了小张,小张被批评的原因是对容易出错的疫苗乙脑2,不仅要在预约栏写出来,还要重点标示、重点告知家长,你认为科长批评的对吗?,间隔短会造成其中一种疫苗免疫效果受影响,应该补种的疫苗是。 二、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冰箱温度调节一般在春秋末,某些温控器在控制旋钮上带有刻度或数字,数字越大越冷,平时依据监测结果调节。() 2、.流动儿童季报表中“儿童总数”是当季度3个月月报表中“儿童总数”之和() 3、安剖启开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4、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侯群。() 5、冻结过的百白破、乙肝疫苗解冻后仍然可以使用。()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类。 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 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 发酵培养基主要由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组成。 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 连逍,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 空消。 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 细菌、真菌、酵母菌。 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 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 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 机械搅拌式发酵罐 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 两种。 9、 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 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 10、 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 产物的分离、提取 与精制。 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 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 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 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 代谢调控育种, 从诱发基 因突变转向 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15、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 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 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 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发酵工程 、名词解释 1、 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 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 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 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3、 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填空 1、 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 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_等下游 处理几个过程。 2、 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 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 3、 4、 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 过滤、提炼,脱色,结晶。 基三种。

计划免疫培训试题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C)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C)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D)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D)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A)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B)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A)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B)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D)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B)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____。(C)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D)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D) A、10天 B、30天 C、 2个月 D、 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____和____。(C) A、卡介苗、百白破疫苗 B、乙肝疫苗、脊灰疫苗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doc

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及其产生菌的特点? 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 生长速度快 ,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 产废物。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C.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高, 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 F.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 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 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D.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E.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 F.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 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 表达的潜力?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 的自动调节。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 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 够的量,与这些物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

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 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 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 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 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 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 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7、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 防止菌种退化 ;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 提高生产能力 ; 提高产品质量 ; 开发新产品 . 8、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大概占总数的多少?什么 是 16sRNA同源性分析? 目前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 1%。以 16sRNA为靶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 pcr 扩增体系,再通过 DNA 测序进行细菌同源性分析。 9、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自然选育就是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 程。

建筑环境学期末考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 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研究与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就是:了解人与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就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地方平均太阳时就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真太阳时就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气温就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绝对湿度就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内扰含有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包括有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进入室内。 任一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与未必等于同一时间的瞬时冷负荷。 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房间的构造、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与热源的特性。一般说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表层温度下降;情绪上升时,表层温度上升;人体出汗之后,表层温度下降。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的形式包括有对流、辐射、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有衣服热阻、环境空气温度、皮肤蒸发与呼吸散湿、空气流速、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人体的皮肤蒸发散热量与环境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皮肤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服装的潜热换热热阻等三个因素有关。 调查对环境的热感觉的简写为:TSV。热舒适就是表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状态,简写为TCV,预测平均评价(简写为PMV)预测不满意百分比(简写为PPD)表示人群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比。当室内热环境处于最佳的热舒适状态时,仍有5%的人不满意,因此ISO7730对PMV-PPD的推荐值在-0、5~+0、5。 从冷或热环境中突变到中性环境时,则会出现热感觉短时间的“超前”,即所感觉到的冷热感指标比稳定时要更低。 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就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氡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200Bq/m3,I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400Bq/m3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源头治理、通新风稀释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建筑相关疾病与病态建筑综合症不同之处有:病因可查、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对策、离开建筑,疾病不会消失、康复时间较长,而且需远离建筑、不需要对她同室人健康进行调查、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建筑相关疾病与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同之处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与生物因素、随室内人员

执法资格考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一)公共知识 1、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确认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劳动和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6、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7、根据《刑法》规定,在国家机关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9、明知自已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10、刑罚是最严厉的制裁方式,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11、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1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13、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14、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15、“一事不再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_的行政处

罚。 16、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7、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1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19、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缴纳罚款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 加处罚款。 20、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超过该期限的除外。22、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23、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4、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25、行政复议中的被申请人未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26、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提起的诉讼。 27、《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

免疫规划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试题 单位_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 一、单选题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哪年开始实施?() A、1978年 B、1982年 C、2007年 D、2008年 2.我国于____ 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____:() A、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4.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___。() A、2Cm B、3Cm C、4Cm D、5Cm 5. 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A、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 B、卡介苗为皮内注射 C、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为皮内注射 D、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 6.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A、半小时 B、1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7.免疫程序要求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A、≥28天 B、≥38天 C、≥48天 D、≥58天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2-8℃条件下保存 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A、预防麻疹 B、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 D、需要肌肉注射 10.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D、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____。() 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乙脑和流脑疫苗 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 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以上都是 13.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 A、10天 B、30天 C、2个月 D、3个月 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为其及时接种____和____。() A、卡介苗、百白破疫苗 B、乙肝疫苗、脊灰疫苗

发酵工程课后题参考答案样本

发酵课后题参考答案 1.试述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答: 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无聊和设备中所有生命无知的过程。 灭菌是用无力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空气, 地表以及容器和器具表面的微生物。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一方面在于消毒仅仅杀死生物体或非生物体表面的微生物, 而灭菌是杀死所有的生命体。另一方面在于消毒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 而不能杀死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等, 适合于发酵车间的环境和发酵设备, 器具的无菌处理。 2简述染菌的检验方法及染菌类型的判断。 答: 生产上要求准确, 迅速的方法来检查出污染杂菌的类型及其可能的染菌途径, 当前有一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显微镜检查法。一般见简单的染色法或革兰氏染色法, 将菌体染色后镜检。对于霉菌, 酵母发酵, 先用低倍镜观察生产菌的特征, 然后用高倍镜观察有无杂菌的存在。根据生产菌与杂菌的不同特征来判断是否杂菌, 必要时还可用芽胞染色或鞭毛染色。 2.平板划线培养检查法。先将待检样品爱无菌平板上划线, 根据可能的染菌类型分别置于37或27摄氏度下培养, 8个小时后可观察到是否有杂菌污染。对于噬菌体检查, 可采用双层平板培养法。 3.肉汤培养检查法。将待检样品介入无菌的肉汤培养基中, 分别置于37或27摄氏度下进行培养, 随时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并取样镜检, 判读是否有杂菌污染及杂菌的类型。 4.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观察法。发酵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如溶解氧, PH, 尾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发酵液的粘度等的异常变化, 都可能产生染菌的重要信息, 也根据这些异常现象来分析发酵是否染菌。 3 发酵工业用菌种应具备哪些特点? ①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生长, 且生成的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

-建筑环境学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两部分组成,即 直接 辐射和 间接 辐射。 2、 风速 和 风向 是描述风特征的两个要素。 3、 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种内扰和外扰的影响。外扰主要包括 室外气候参数 和 邻室的空气温湿度 。 4、 人体的能量代谢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肌肉活动强度 、 环境温度 、性 别、年龄、神经紧张程度、进食后时间长短。 5、 热感觉投票的选项有热、暖、 中性 、 稍热 、稍凉、凉和冷。 6、 室内空气污染按其污染物特性可分为化学污染、 物理 污染和 微生物 污染。 7、 空气净化的主要方法有: 过滤器过滤 、 吸附净化法 、纳米光催化降解VOCs 和紫外线照射法等。 8、 机械通风从实现方法上可分为三类:稀释法、 置换法 、 局部保障法 。 9、 换气效率定义为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 活塞 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换气效率越 高 ,说明房间的通风效果越好。 10、 声压级的定义式为 Lp=20lg(p/p0) ,其中参考声压等于 2*10-5 Pa 。 11、 累积分布声级 L 10=60dB 表示整个测量时间内有10%的测量时间,噪声都超过60dB 。通常在噪声评价中多用L 10、L 50 、 L 90 。 12、 舒适的光环境应当具有以下四个要素:适当的照度水平、 舒适的亮度分布 、 适宜的 色表与色温、 避免眩光干扰 。 13、 亮度对比不变时,视角越小,需要的照度越 大 。在相同的亮度对比条件下,识别相同的视角作业所需要的天然光照度要明显 低于 人工光的照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室外气温一般是指距地面( C )米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A .1 B. 1.2 C. 1.5 D. 2 2、 普通玻璃能够有效地阻隔( C )。 A .可见光 B. 近红外线 C.长波红外线 3、 以下选项中,( D )是评价自然通风环境中人体热舒适的。 A .PMV B. 有效温度 C. 热损失率HDR D. 适应性模型 4、 下列污染物中,( D )不是有机挥发物VOCs 。 A. 甲醛 B. 甲苯 C. 四氯化碳 D. 氨 5、 房间容积V 与通风量Q 的比值V/Q 定义为( C )。 A. 换气次数 B. 换气效率 C. 名义时间常数 D. 排空时间 6、 在理想活塞流通风条件下,等于房间的名义时间常数的是:( B )。 A. 房间入口处的空气龄 B.空气微团的驻留时间 C. 房间的平均空气龄 D. 空气微团的残留时间 7、 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声压级比原来增加( A )。 A. 3dB B. 4dB C. 5dB D. 6dB 8、 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的是( A )。 A. 照度 B. 光通量 C. 明度 D. 亮度 9、 湿黑球温度适用于( D )。 A. 室内中等环境 B. 室内偏热环境 C. 室外寒冷环境 D. 室外炎热环境 10、 夏季服装的热阻一般为( A )。 A. 0.5clo B.1.5clo C. 2.0clo D. 4.0clo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 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是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边界处垂直于阳光射线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2. 热岛现象 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 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市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到岛现象。 3. 操作温度 反映环境空气温度ta 和平均辐射温度tr 的综合作用。 To=(hr*tr+hc*ta)/(hr+hc) 4. 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 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浓度。

2020最新行政执法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行政执法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一、单选题 01、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 A、裁定驳回 B、判决维持 C、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D、决定维持 参考答案:C 0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规章。 A、参考 B、参照 C、依据 D、依照 参考答案:B 03、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的行政行为。 A、基本相同

B、相同 C、完全相同 D、同样 参考答案:A 04、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期限内履行。 A、二十天 B、三十天 C、六十天 D、一定 参考答案:D 05、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人民法院判决() A、驳回原告请求 B、撤销该行政行为 C、维持该行政行为 D、确认违法 参考答案:D 06、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 A、无效

B、确认无效 C、撤销该行政行为 D、确认违法 参考答案:B 07、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 A、维持 B、调解 C、变更 D、撤销 参考答案:C 08、人民法院判决变更,()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A、不得加重 B、可以加重 C、应当加重 D、可以不加重 参考答案:A 09、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作出裁判。 A、分别 B、一并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题

. . 免疫规划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分50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 。年开始实施 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从年 D、20081982年 C、2007年A、1978年 B、。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2.我国于2004 、2000 C、2002 DA、1998 B、。3.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 C、预防保健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B、爱国卫生运动A。≥ 接种消毒应螺旋式的由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4. ,涂擦直径5Cm 、、4Cm DA、2Cm B、3Cm C。以下哪种接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5. 、卡介苗为皮注射 B、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为肌肉注射A 、百白破疫苗为肌肉注射度角为皮注射 D、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C。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多长时间后未用就必须废弃 6.小时、12、6小时 DA、半小时 B、1小时 C。免疫程序要求7.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 58天 D、≥天 C、≥48天38A、≥28天 B、 ≥。8.关于百白破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2-8℃条件下保存、属于联合疫苗 D、应在A、需要肌肉注射 B、是减毒活疫苗 C。9.关于麻疹疫苗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D、需要肌肉注射、是减毒活疫苗 C、为冻干疫苗A、预防麻疹 B。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10. 、乙肝疫苗为皮下接种 B、流脑疫苗为皮下接种 CA、口服糖丸疫苗用温开水服用; 、卡介苗为肌肉注射 D 。11.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是 、乙脑和流脑疫苗 C、百白破和乙肝疫苗 DA、麻腮风和水痘疫苗 B、乙肝和麻疹疫苗。12.儿童在哪种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或应推迟接种疫苗 、以上都是、严重的过敏体质者 DA、正患有其它传染性疾病者 B、高热 C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多长时间再接种麻疹疫苗13. 3个月、、 2个月 DA、10天 B、30天 C。24小时为其及时接种和14.负责新生儿接生的单位和个人,在新生儿出生后、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 D、乙肝疫苗、脊灰疫苗 C、卡介苗、百白破疫苗A B 脊灰疫苗避免喂奶。15.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 小时 D、230分钟 C、1小时A、15分钟 B、。16. 最不宜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钙缺乏症患者、低体重儿 DA、肛周脓肿患者 B、口腔溃疡患者 C。17.麻疹的潜伏期为、一个月21天 D10~天 C、7~B1A、~5天、6 群流脑疫苗的最小免疫起始时间分别为免疫程序起始时间要求百白破疫苗

发酵工程工厂题库(含答案)

2018发酵微生物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菌落:菌落(colony)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 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3.病毒:是一类核酸合蛋白质等少数集中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4.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培养基。 5.最适生长温度:某菌分裂代时最短或生长速率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6.巴氏消毒法: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7.温和噬菌体: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 8.噬菌体:原核生物的病毒。 9.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侵入的宿主细胞。 10.噬菌斑生成单位(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二、填空题 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其特点是个体微小、构造简单和进化地位低。 2.微生物主要有三大类群: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③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其中最主要的共性应是体积小,面积大。 4.细菌的形态主要有杆状、球状状和螺旋状三种,此外,还有少数丝状和棱角状等。 5.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质膜、核区、间体、和各种内含物等,而特殊构造则有糖被、 鞭毛、菌毛、性菌毛和芽孢等。 6.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的特有成分,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7.芽胞除了可长期休眠外,还是生命世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例如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 8.根据进化水平和形态构造等特征上的明显差别可把微生物分成三大类,即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9. 支原体突出的形态特征是无细胞壁,所以对青霉素不敏感。 10.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了三个时期,即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 1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能形成菌落和菌苔。 12.细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是裂殖,包括二分裂、三分裂、复分裂三种形式,少数细菌还能进行芽殖。 13. 可以在光学显微镜油镜下看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有鞭毛、芽胞、糖被。 14、病毒的主要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 15、噬菌体的特点是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遗传物质多为DNA。 16、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增值、成熟、裂解五个步骤。 17、微生物类群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病毒以复制方式繁殖;细菌以分裂繁殖为主;而放线菌以分生孢子和 孢囊孢子两种方式形成无性孢子;霉菌较复杂,已有了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两种繁殖方式和半知菌特有的准性生殖。 18、真菌细胞的线粒体是_能量代谢的细胞器。 19、真核微生物包括有:真菌,粘菌,藻类,原生动物. 20、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中最常见的是芽殖,少数种类具有与细菌相似的裂殖方式。 21、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22、真菌菌丝具有的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质和进行繁殖。 23、真菌生长在基质内的菌丝叫基内菌丝,其功能主要是吸收营养物质,伸出基质外的菌丝叫气生菌丝,其功能主要是转化成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填空题(二) 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__碳源_、_氮源_、_能源_、_无机盐_、_生长因子__和_水__六大类。 2、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_单纯扩散、促进扩散_、主动运送、基因移位_等四种。 3、化能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物为能源,以无机碳源为碳源,如硝化细菌属于此类微生物。 4、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基本碳源是有机碳源,能源是有机物,其代表微生物是__酵母菌__和__乳酸菌_等。 5、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及微生物的固体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等方面。

建筑环境学》试题库

《建筑环境学》题库——填空题 第一章绪论 1、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 2、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巢居和穴居。 3、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研究和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4、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地球绕太阳逆时针旋转是公转,其轨道平面为66.5度。 2、赤纬是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一般为23.5~- 23.5度之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3、地方平均太阳时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4、真太阳时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 5、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6、经国际协议,把全世界按世界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包含地理经度15度。以本初子午线东西各7.5度为零时区,向东分12时区,向西也分为12时区。 7、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8、当地时间12时的时角为0,前后每隔1小时,增加15度。 9、北京时间等于世界时加上8小时 10、太阳位置是地球上某一点所看到的太阳方向,常用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表示。 11、太阳高度角是太阳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 12、太阳方位角是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13、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赤纬(季节的变化)、时角(时间的变化)、纬度(观察点所在位置)。 14、太阳常数一般取I0=1353 W/㎡。 15、大气透明度越接近1,大气越清澈,一般取为0.65~0.75。 16、对于北京来说,法向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7、对于郑州来说,水平面上夏季总辐射热量最大。 18、对于龙湖来说,南向表面冬季所接受的总辐射能量为最大。 19、对于中原工学院的南苑来说,垂直平面(东西向)夏季接受的总辐射照度为最大。 20、风向在陆地上常用16个方位来表示。 21、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行进的距离,以m/s来表示。 22、在气象台上,一般以所测距地面10m高处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察数据。23、气温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24、气温的日较差是指一天当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25、我国各地的日较差一般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26、气温的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 27、日温度波动影响只有1.5m。 28、地层原始温度与土壤表面年平均温度基本相等 29、我国已测得的恒温层深度在15~30米之间,温度在10~23℃之间。 30、空气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来表示。 31、中国大陆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的总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32、相对湿度一般是内陆干燥地区冬季高于夏季。 33、相对湿度华北、东北地区春季最低。 34、江南等地的相对湿度各地年变化较小。 35、绝对湿度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 36、一天中绝对湿度比较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