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报告

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报告
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报告

目录

1绪言 (2)

1.1工程概况 (2)

1.2交通情况 (2)

1.3场地情况及气候条件 (2)

1.4外业工作情况 (3)

1.5仪器设备 (3)

1.6技术标准和依据 (3)

2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4)

2.1地质条件 (4)

2.2地球物理特征 (5)

2.3煤矿采空区塌陷形成机理 (6)

3工程物探勘测 (6)

3.1工作方法原理 (6)

3.2工作布置 (7)

3.3质量评价 (8)

3.4数据处理 (8)

3.5资料解释 (8)

4异常区的圈定 (9)

5结论 (10)

附图:《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平面示意图》

《地震映像P1剖面》《地震映像P2剖面》

《地震映像P3剖面》《地震映像P4剖面》

《地震映像P5剖面》《地震映像P6剖面》

《地震映像P7剖面》

1绪言

1.1工程概况

受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委会委托,太原市辉海岩土工程钻探有限公司承担了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本次工作外业从2010年5月1日开始,5月6日结束。

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用地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占地面积约1800m2,场地西面为迎宾南路,北侧为规划道路。

本次工作目的是:通过地面调查和物探勘察,重点查明在工作区域是否有采空区存在,如有则圈定采空区分布范围,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地质技术依据。具体任务是:

根据场地情况布置物探工作剖面。

采用物探方法圈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

1.2交通情况

该工程场地位于北留镇南留村附近,场地外围为乡村公路,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设施便利。

1.3场地情况及气候条件

1、场地条件

由于工程场地占地面积约1800m2,场地已平整。场地局部开挖沟壑,场地条件比较便利,地震映像工作分段进行。

2、气候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全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西起索泉岭,东至三盘山为南北分水岭。分水岭以北主要有沁河、芦苇河、获泽河。全县地下水、地表水总

储量3.8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322亿立方米,地下水1.984亿立方米,重复量为1.502亿立方米。可供开发利用的1.54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0.319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1.229亿立方米。太行山西支伸入县境南部,中条山东支伸入县境西南端,太岳山从北延伸县镜中南部。

1.4外业工作情况

本次工作于2010年5月4日,地震映像剖面7条,总长558米(不包含检测工作量)。

1.5仪器设备

本次工作的地震仪器采用重庆地质仪器厂研制的DZQ-48地震仪。软件采用Geogiga Seismic处理系统。

1.6技术标准和依据

本次工作执行和参考的技术标准和依据主要有: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

(3)《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程》(DZ/T0170-1997)

(4)《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7-2007)

2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2.1地质条件

1.地层情况

该地区出路底层为第四系地层,赋存底层有第四系、二迭系、石炭系上统、中统及奥陶系中统,现有老到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O2)

主要为峰峰组、马家沟组,岩性以灰岩、泥灰岩为主,节理较发育,抗风化能力较强。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下部为杂色铁质粘土岩和砂砾岩,富集有山西式铁矿、铝土矿和粘土矿。上部为灰绿色页岩夹薄层砂岩。厚度为2-15米,一般为4-9米。与下伏奥陶系为不平整合接触。

(3)石炭系上统太阳组

下部为砂岩或含砾砂岩,局部赋存有铁矿,其上为粘土岩、黄铁矿、灰岩透镜体等。上部为粉砂岩,泥岩、煤层、燧石灰岩。一般形成3-5个砂岩-泥岩-煤-灰岩-泥岩为基本类型的岩性旋回。其15#煤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9#煤局部可采。

(4)二迭系下统山西组

下部以中细粒砂岩、泥(页)岩为主,夹2-3层海相灰岩,2-5层煤线,形成2-3个以砂岩-泥岩-煤线-灰岩-泥岩为基本类型的岩性旋回,底部为灰白色薄层状中-细粒砂岩,相变为中粗粒石英砂岩。上部由一个以砂岩-泥岩-煤层-泥岩

为主要类型的岩性旋回组成,不见海相灰岩,含煤1-3层。其中可采煤为3#煤,煤层厚3-6米,为本区内主要可采煤区。

(5)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由黄绿色砂岩、砂质页岩及粘土岩组成,底部为黄褐色中-厚层中粗砂粒石英砂岩,胶结坚硬,下部为黄绿色、褐黄色砂岩、砂质页岩互层夹有薄。中上部为杏黄色、黄绿色砂质页岩为主夹黄绿色石英砂岩。近顶部为黄绿色砂质页岩夹杂色鲕状铝土质页岩,鲕状物为铁锰质,铁锰质异常形成褐色网格,局部形成含锰菱铁矿岩。

(6)第四系(Q)

为根植土,黄褐色,土质松软,在场地内垫有粉煤灰,煤渣。

水文地质条件

从大地构造体系划分,阳城县主体位于西城山坳缘翘起带中部及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带南端。从区域构造来看,县内绝大部分为地台盖层沉积,产状平缓,城关、芹池、演礼一带以近南北向构造为主。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带南端,从沁水、郑庄、端氏、常店往南进入本县,延伸至驾岭、白桑附近,为一系列复式向斜组成的褶皱带。

该场地位于驾岭东冶断裂群中端,区域内主要有无明显构造。

2.2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调查资料,工作场地勘察深度内地层主要为素填土、黄土状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灰岩等,地震为物理性差异用波阻抗或反射系数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用该方法解决诸多地质问题。

物性:砂岩的波阻抗为4.5-12.2×106㎏/㎡*s,泥岩的波阻抗为1.7-6.3×106㎏/㎡*s,煤层的波阻抗为3.1-3.8×106㎏/㎡*s,空气为0.004×106㎏/㎡*s。一般来讲,如果地层的波阻抗之比大于 1.3-1.5,便能产生较好的反射

波。从工作场地的情况来看,砂岩与煤层的分界面为良好的反射界面,尤其是相对于空气来说波阻抗之比形成数量级。若勘测区域内有断裂、岩溶、采空区等存在时,其受构造的影响会是构造部位的物性与围岩会有较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本区的地球物理条件良好,认为在该区投入地震反射波法是具备地球物理前提的。

2.3煤矿采空区塌陷形成机理

矿山采空区塌陷是由于地下矿体被开采后,采空区与周围的原始应力状态受到破坏,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采空区直接顶板岩层在其自重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向下的应动和弯曲。当其内部的拉应力超过岩层的抗拉强度时,直接顶板就会断裂、破碎,继而冒泡,而直接顶板上部的岩层则以梁或悬臂梁弯曲、变形,进而产生断裂离层,上覆岩层变形破坏逐步向地表发展,当采空范围足够大时,岩层移动发展到地表,在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很多倍的沉陷盆地,

如果岩体顶板围岩本身由于各种地质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不连续面,成为强度很低的破碎带,在受到各种不同的开采方法的开采影响时,更容易在低压作用下,达到强度极限,屈服破坏,崩落,从而引起上覆岩层变性破坏。矿体顶板塌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时间上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塌陷的大小和形式逐渐趋于稳定。在空间上若地下采空的范围较小,开采的矿体埋藏的深度较深,则塌陷波及的范围往往只限于开采区域范围的岩体,若开采范围较大,开采矿体埋藏的深度较浅,则塌陷波及的范围会从开采区域发展到地表,形成塌陷盆地。

3工程物探勘测

3.1工作方法原理

地震映像的工作原理

地震映像(又称高密度地震勘探和地震多波勘探)是基于反射波法中的最佳偏移距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常用浅地层勘探方法。该方法利用多种波作为有效波来进行探测,也可以根据探测目的要求仅用一种特定的波作为有效波。在该方法中,每一个测点的波形记录都采用相同的偏移距激发和接收。在该偏移距处接收到的有效波具有较好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能够反映出地质体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变化。地震映像可以用波形图或彩色振幅图显示结果,同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解释。

地震映像方法的野外工作方法在震源选择、测线设计等方面与其他地震方法相同。(1)在测量过程中,每次激发,在接受点采用单个检波器接受。仪器记录后,激发点和接收点同时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或称为点距),重复上述过程可以获得侧线上的一条或多条地震映像时间剖面图。(2)这种装置的记录点位于激发和接收距离中点,反映中点两侧设限传播范围内地下的岩层、岩性的变化。(3)在地震映像数据采集中,最佳偏移距已不仅局限于纵波反射,而是扩展为对全波列而言。为了获得具有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地震映像记录,需要做实验剖面,进行干扰波调查,分析各种波的传播规律,确定能够最好地反映探测目标的有效波,以及该有效波在实践域和空间域的最佳时空段。在最佳偏移距处有效波在空间距离和时间上与其他干扰波分离,信号清晰。

3.2工作布置

地震正式施工前,做了干扰波调查工作。根据勘察深度核试验结果,确定最佳观测系统、仪器参数和最佳时窗如下:采样间隔0.5ms,采样点1024,道间距1m,偏移距10m,采用锤击震源。

为了提高野外采集的数据质量,施工中严格按《浅层地震勘察技术规范》(DZ/T0170-1997)有关规定执行。检波点的横向偏移小于道间距的10%,纵向偏移小于5%,并确保检波器垂直、插稳、插实;在进行激震时及时对每次采集

的信号进行监视,尽量避免出现空道、死道、反道等坏道现象,并确认出现能识别的有效波后才进行下一炮的采集工作,以确保数据质量。

3.3质量评价

按《浅层地震勘察技术规范》(DZ/T0170-1997)规定检查量不得少于总工作量的5%,本次地震映像共完成525炮(不包含检查炮),检查炮40炮,检查率7.6%。符合规范要求。从整体采集的数据来看,单炮记录清晰,无坏道现象,频率分布合理,主要集中在10~80Hz;反射同相轴连续,能量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勘探范围内的地层起伏、构造分布情况,认为可以作为定性和定量解释的依据。

总之,本次工作数据质量较为可靠,可以作为判断地质内容的依据。

3.4数据处理

为了获得较好的剖面,以增加推断解释的可靠性,室内数据处理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的处理流程:

原始数据编辑、不正常道处理、静校正、抽道集、动校正、切除、CDP水平迭加、滤波、振幅均衡、相干加强、时间剖面显示、时深转换、深度剖面显示、解释地质剖面。

3.5资料解释

地震映像

如果底层各层分布连续完整,则地震映像剖面中同相轴联系,无错段,绕射,拱起等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则会出现异常。

地震映像P1剖面

该剖面同相轴连续,同相轴的起伏反应了下伏地层的起伏情况。同相的能量强弱反应的该部位岩层的薄厚变化。

地震映像P2剖面

该剖面同相轴连续,同相轴的起伏反应了下伏地层的起伏情况。同相的能量强弱反应的该部位岩层的薄厚变化。

地震映像P3剖面

该剖面同相轴连续,同相轴的起伏反应了下伏地层的起伏情况。同相的能量强弱反应的该部位岩层的薄厚变化。

地震映像P4剖面

该剖面同相轴连续,同相轴的起伏反应了下伏地层的起伏情况。同相的能量强弱反应的该部位岩层的薄厚变化。从深度剖面图上分相,该剖面地层起伏,连续。

地震映像P5剖面

该剖面同相轴连续,同相轴的起伏反应了下伏地层的起伏情况。同相的能量强弱反应的该部位岩层的薄厚变化。从深度间面图上分相,该剖面地层起伏,连续。

地震映像P6剖面

该剖面同相轴连续,同相轴的起伏反应了下伏地层的起伏情况。同相的能量强弱反应的该部位岩层的薄厚变化。从深度间面图上分相,该剖面地层起伏,连续。

地震映像P7剖面

该剖面同相轴连续,同相轴的起伏反应了下伏地层的起伏情况。同相的能量强弱反应的该部位岩层的薄厚变化。从深度剖面图上分相,该剖面地层起伏,连续。

4异常区的圈定

根据本次物探勘查结果,在本次物探工作区域内未发现异常,根据调查资料,该场地附近未有小煤窑。

5结论

根据本次物探勘查结果,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拟建场地无采空区,可进行正常建筑。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正式版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 办公室是人们从事脑力劳动的场所,企业的创造性得益于该场所的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一个优异典雅的办公空间,将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有利于人们正常工作,同时,它的艺术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人感到轻松、舒适。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办公空间设计,充分了解办公空间的构成和设计方法,我详细调研了两个办公空间设计的案例,下面就根据这些案例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查找资料得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瑞典最先有人强调个人空间的办公环境,设计出了每个人“u”型的办公空间。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各大公司正时兴建造大开间的集体办公区,这样的办公室环境招示着一种思想:人人平等.张扬个性.和微软“尊重个人创造力”的形象相得益彰。 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以人为本。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办公空间的可以分为具有行政性(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各类经济企业的办公楼),专业性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的定义: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共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994个)。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统计局: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77%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

地质灾害详细勘查物探勘察报告

地质灾害详细勘查 物探勘察报告 惠州建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20年4月

1 绪言 1.1 目的任务 近几年来惠州市博罗县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地面出现多处裂缝,其中一处房屋墙面塌落、多栋房屋墙面出现横向和纵向裂缝;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应急处理;受惠州市博罗县高莞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公司对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物探勘察工作。 本次探测的目的是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简称物探)探明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场地范围内的各种岩溶洞隙和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的位置、规模、埋深、发育程度及规律;岩溶堆填物性形状;对居住房屋的影响;并提出治理建议。 本次探测要求: (1)探明该场地范围内不良地层的分布情况,如软弱地层的形状、大小和埋藏深度等; (2)探明该场地范围内岩溶(溶土洞)的发育状况、分布位置、形状、大小、埋藏深度、充填状况以及在空间的相互联系状况等。 1.2 勘查依据 本次勘察和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均执行如下规范、规程: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94);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9)《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 0170-1997); (10《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T/T 0073-1993); (11)《电阻率测深技术规程》(DT/T 0072-1993)。 1.3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我公司于2018年4月10~21日采用高密度电法、地震反射波法对勘察场地范围进行物探勘察工作。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袁家村考察学习报告 一、袁家村基本概况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举世闻名的唐盛世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近在咫尺,107省道、关中大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均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总面积800亩,其中耕地面积620亩,现有村民200多人。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主要打造关中风情观光旅游、地域特色小吃、绿色果园采摘、会议餐饮接待、秦腔文化传播、户外体验活动等特色项目,是目前全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 二、交通区位分析: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 速、武银高速、312国 道、107省道、关中环 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 达,西安至礼泉、西安 至袁家村、咸阳至袁家 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 高,游客无论是成大巴 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体验。

三、袁家村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1)历史背景 根据查询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的资料发现,在过去袁家村是礼泉县出了名的贫穷村,群众大部分是河南、山东等地迁居而来,全村姓三派,人心涣散,生活十分贫困。郭裕禄上任后的就开展了积肥、整地、打井、办副业的创业四步曲。从改土造田开始,把原来的506块山坡地,人称“三跑田”(跑土、跑水、跑肥),通过大改大建、打井挖渠,整修为64大块“三保”田(保土、保水、保肥),将井灌发展喷灌水利化。经过这一系列农业调节,袁家村初步呈现了树林成网,梯田成方,渠道纵横喷灌的如雨的田园风光。通过自力更生,先土后洋,土洋结合,由小到大,边建设,边生产的建设方针。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983年投资70万元,建成了一座年产1万吨的水泥厂,当年投产,当年创利30万元,1986年持改扩建为5万吨,到1990年其产值一直稳定在了80万元左右,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56%,成为村上的支柱产业。1988年村“农工商公司”成立后,制定出“内引外联,借船出海,创办扩建,滚动发展”的方略,使村办工业呈现出好势头。1990年,先后投资460万元,建起了硅铁厂、印刷厂等一批小型企业,围绕村材业的崛起,引发出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兴旺。成立起汽车运输队和建筑队,办起了商业服务部,使工、商、建、运、服得到全面发展。 村办企业的突起,使群众个人收入猛增,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同时也为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和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一、高层办公楼建筑的相关知识。 1、高层办公楼建筑的概念。 高层办公楼建筑是为各种组织机构办公活动使用的高层建筑物。它是高层建筑和办公建筑的集合和交汇,它既具有高层建筑的共性,又有办公建筑的特性。 2、高层办公楼建筑的发展历史。 国外近代高层办公楼建筑始于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在产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较快。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首先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给建筑结构方式和建筑造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近代高层办公楼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我国高层办公楼建筑在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初虽已有初步发展,但那时多为外国资本占有,只是在近十多年才开始有较快的发展,因此它是一种技术引进。在国内,高层办公楼建筑首先在上海、天津、武汉等租界地出现,一般均具有较高的建筑技术、设备和装修水平,并达到较高的施工质量,与西方同时建筑大致相仿。 3、高层办公楼建筑的特点。 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大多采取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或者部门联合办公的形式,有时可能兼设公寓、旅馆、商场等各种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办公人员对工作和生活的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四大特点:高层、灵活、综合、智能化。 4、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总平面设计。 A、用地环境现状及规划。 现代办公楼的设计应对用地周围进行必要的调查,周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总平面及方案构思。办公楼设计构思形成的过程就是适应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适应城市规划对于土地综合利用的要求,对用地进行地下、地面、地上的综合利用。 b、适应城市规划对于交通组织方面的要求,包括机动、非机动交通,人流货流路线,步行路线的组织。 c、适应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要求,包括空间的功能、大小、尺度、高度和造型等要求。 d、适应城市规划对于建筑物之间关系方面的要求,包括与周围建筑物的和谐统一等。 B、停车场与停车库。 高层办公楼建筑,容纳大量人流,建筑的外部空间则需承担这些人流和货流在平面上的聚散。总平面设计必须有良好的交通组织:合理分设出入口及步行道、自行车道、汽车道与停车场。其中停车场和车库的设计已经成为总平面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停车场的建筑面积:小汽车按每车位25m2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2m2计算。 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小汽车按每车位40m2计算,自行车按每车位1.8m2计算。 坡道的设计不应是从上到下坡度不变的斜线,而是上、下两端3.6m长度坡度应变缓,以防止损伤汽车并减轻坡道行驶的不适感。我国规划部门往往要求坡道斜度在1/8以下。C、处理上的难点。 在高层部分与低层部分的处理存在以下难点,设计时应有所考虑。 a、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的交通路线处理。 b、地下结构及变形缝的处理。 c、机电系统方案及管理方式。 d、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的施工方案及工期。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 农村空心村的存在,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恶化 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等,为此,特以近年 来建设的新村聚居点空心化问题为例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空心化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县共建成农民新村聚居点30个,涉及农户1328户,其中新建点16个714户,改建点14个614户。 正在建设有的23个1227户,其中新建点16个974户,改建 点7个253户。 建成镇吊脚楼村、镇立山村新村综合体2个123户。 据调查,建成的新村聚居点中住房空置率在50以上的聚居点 3个,占10;空置率在30—50的聚居点2个,占66;空置率在10—30的聚居点2个,占66;没有空置住房的聚居点23个,占768。 造成其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举家外出户增多。

当前,农民主要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经商或 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直接导致了 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 全县大多数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高达8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户达30以上。 县2011年建成的镇村聚居点共25户85人,其中村10户38人,吊脚楼村15户47人。 该聚居点外出人口66人,其中季节性外出27人,占总人口 的318,常年外出39人,占总人口的459,该聚居点新建农房常年无人居住9户,占总户数的346,季节性无人居住10户,占总户 数的40。 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 部分外出务工经商先富起来的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在城市 站稳脚跟后,举家迁往城镇生活。 国家大力推进一主三化发展,城镇吸引力增加,各项就业、 就医、就学、文化等环境条件良好,加之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大量村民纷纷迁到村外生活,空心村现象日趋加重。 目前,县镇、镇、镇、镇、镇、乡等6个乡镇都在进行场镇 开发,邻近场镇或有能力的农户都在集镇购房。

高密度电法实习报告(物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习报告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11/5

一、实验目的 在实际地质勘察的工作中,物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其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成本小的优点,可以迅速的获取工程区域的相关地层地质情况。高密度电阻率法又是其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物探方法,是工程地质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所以我们有必要熟练的掌握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试验方法和数据解释。 二、实验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结合电剖面和电测深的直流勘探方法,它是在常规电阻率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然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的为基础,研究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地下传导电流的变化规律。但它相对传统电阻率法而言,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一次布极可以完成纵、横向二维勘探过程,既能反应地下某一深度沿水平方向岩土体的电性变化,同时又能提供地层岩性纵向的电性变化的情况,具备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的综合探测能力。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测深度随着供电电极距的增大而增大,当隔离系数n主次增大时电极距也逐次增大,对地下深部介质的反应能力亦逐步增加。由于岩土剖面的测点总数是固定的,因此,当极距扩大时,反映不同勘探深度的测点将依次减少。通常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观测电极的中点、深度为na的点位上,整条剖面的测量结果就表示成为一种倒三角梯形的电性分布及工作剖面。 此次试验高密度电法用到两种装置: α排列(温纳装置AMNB):Kα=2πa β排列(偶极装置AMBN):Kβ=6πa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测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东区教学楼南侧草坪,测区地势平坦,地表植被除傍边有一排行道树外均为矮小杂草,见图1。 图1 测线布置方式:沿正东的方向布置单条侧线,电极间距a=8m,共n=32个电极。装置方式为温纳四极和偶极法依次进行。 步骤: (1)检查实验仪器; (2)将所用钢钎沿测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插入土层中,要求与土层良好接触,将测线固定在钢钎上,使其相互接触; (3)将测线与仪器连接,进行电阻检测,检查各段测线与钢钎是否良好接触; (4)根据布设情况,选定参数及试验方法,开始测量; (5)将所得的视电阻率数据运用反演软件RES2DINV进行数据处理; (6)根据数据处理得到的地层剖面情况结合所测区域的地质情况,做出合理的

建筑学调研报告

建筑学调研报告

X X 学院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 设计(论文)题目天逸综合楼建筑设计学院名称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学(0901班) 姓名(学号) XX ( XXXXXX) 指导教师黄XX 许XX 天逸综合楼调研报告

一、课题简述 现在的办公楼的发展主要趋向于综合性、灵活性和智能化;单纯的办公楼上下班时人流非常集中,无法解决上班人员的交通、餐饮、购物、休息、居住等要求,为克服这个问题就出现了综合性大楼,这种大楼总和了办公、餐厅、公寓和休闲为一体,方便了办公人员的生活;在空间方面设计的更加灵活,多采用大空间布局形式,适应多种不同的办公类型;智能型大楼更加完善了办公楼的工作效率,成为了一个新型的办公楼设计体系。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今中外综合楼建筑的设计和发展特点。 2.了解综合楼建筑的设计要点。 3.学习综合楼建筑设计的方法。 三.调研类型: 1.实例调研: 经过对南京紫峰大厦、北京发展大厦的设计资料及网络调研,了解综合楼建筑的设计要点,从中找到合适的设计突破口和方法。 2.文献资料: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找到综合楼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为今后综合楼的建筑设计指明方向。 四.调研内容: 案列一:南京绿地广场紫峰大厦

一.项目概况 紫峰大厦选址位于南京南鼓楼区鼓楼广场,东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建筑用地面积为18721㎡。主楼地上89层,主要功能设有六星级酒店、甲级办公楼;裙房地上6层局部7层,主要功能为商场与酒店附属用房;地下4层,主要功能为商场、停车库及设备机房。 二.总平面 1. 布局: a) 裙楼主要用作商业,基本沿基地形状展开造型,采用集中式的布局组合方式,用地紧凑,形体和谐。主楼与副楼作酒店和办公,后勤之用,将裙房的商业中庭嵌在其中,使整个建筑群虚实结合,凹凸有致。 b)基地内部道路(包括消防通道)呈环状,沿基地形状包裹建筑,一般只供行人,不作机动车道路使用。 c) 基地中靠近主干道交汇路口的地方未设主要建筑,只设有一个设备库,使建筑群体位置后退,留有开阔的空间和视野,同时丰富基地景观。 d) 主楼的位置居于基地中心,远离相邻道路。人行走于基地周边不感觉到压迫,在远处观看整个建筑的时候体谅对比不突兀,整体和谐美观。

桥梁勘察报告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随着鄂尔多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继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工业发展中总量小、增长粗放、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开创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位于东胜区罕台镇境内,场地内地势较为平缓,略呈缓坡状起伏。距康巴什新区9km,东距210国道0.7km,南距青春山50万伏变电站2.8km,西至补洞沟河沿,北至打坝渠,面积约为25km2。本次实施的基础设施包括产业区内道路、场平、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排污及处理、排水(雨水)、通信、弱电、绿化等项目。拟建桥梁位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内,为该工程的子项之一。四座桥梁横跨区内唯一季节性雨水冲沟——补洞沟,连接补洞沟两岸待建道路。 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济贸易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项目补洞沟桥梁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勘察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步勘察野外工作开

始于2007年11月14日,结束于2007年12月4日,历时21天,对拟建补洞沟1桥、2桥、3桥及4桥进行初步岩土工程勘察

;2008年3月6日,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对本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补洞沟4桥由于桥位更改,不在本次详细勘察任务之列,故我院对补洞沟1~3号桥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为保证成果资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满足设计部门的使用要求与方便,我院综合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成果,编制本报告书。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根据拟建工程方案设计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拟建场地为Ⅱ类,拟建桥梁为中桥;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主要构(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按详细勘察要求进行,其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基基础设计及工程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依据相应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及拟建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为:(1)调查了解拟建桥位场地的地形地貌与环境地质条件,详细查明拟建场地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对工程安全和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防治或整治措施的建议。

西安袁家村调研报告

关于陕西古镇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16年3月15日 调研地点: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 调研目的:学习设计案例,实际体会设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调研地点的整体情况、街道规划、标识导向等,搜集资料,为毕业设计积累相关的专业性知识。 调研内容: 1.总体简介 咸阳礼泉县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袁家村周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 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 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袁家村 现在是陕西地区发展较快的旅游村,主要针 对城市里面高消费的人群,家家主营的就是 家常便饭,野菜,粗粮,保留着陕西原始村 镇的生活气息。 2.交通区位分析: 第0 页

袁家村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 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 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 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 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距离咸阳国 际机场较近,空运便利,有利于吸引国际旅客前来观光。 3.建筑特色 袁家的建筑属于传统的关中民居建筑,蕴含独有的民俗文化气息。民居建筑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服务设施,它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占很大的比例,并具有很高的地域特色,作为供旅游的一种特色 文化休闲区域,建筑本身是一种主要体现人 文景观的载体。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 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正 在建设的关中四合院区。其中关中印象体验 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 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大部分民居建筑 都是收购了关中地区自明清时期遗留保存下 来的古民居,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 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 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 4.导视符号系统 第 1 页

综合办公楼调研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综合办公楼设计 调研报告 姓名:xxx 班级: xxx 学号:xxx

调研时间:2014年3月1日 调研方式:实地考察、网上查询、资料收集 本次方案为综合办公楼设计,涵办公空间、商业部分和餐饮部分等,建筑面积6500m2,层数5层(可以局部6层)。 (一)方案功能空间分析 (1)办公部分为某商业贸易公司办公楼 办公空间: 1集体办公空间 小型办公空间:一般面积大小为40平方米以内,适应管理型的办公方式。 中型办公空间:一般面积大小在40-150平方米之间,其外部联系较方便,内部联系也较紧密。适应组团型的办公方式。 大型办公空间:其内部空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适应于各种组团的共同作用的办公方式。 2单间办公室供主要领导或管理层办公所用 3会议空间根据会议规模及性质有大、中、小之分 接待空间: 主要是指用于进行接待、会客、展示、会议等活动需要的空间。一般与建筑主要入口接近。 交通空间: 主要指用于场所的交通联系的空间。一般有水平交通联系空间和垂直交通联系空间。 水平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指门厅、大堂、走廊、电梯厅等空间。

垂直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指电梯、楼梯等空间 服务空间主要指为满足办公空间的需要的空间,通常有资料室、档案室、文印室、电脑机房、晒图室、员工就餐厅、开水房、卫生间、工具室等 设备空间主要指保证办公楼正常运作的附属空间。通常为变电室中央控制室、空调机房、锅炉房等。 (2)商业部分主要以日用百货为主,中小型购物超市等(3)餐饮部分各地名吃荟萃,让附近工作、休闲或是路过的人有一个品尝美食的优雅空间 (二)基地考察: 基地位置:该地形位 于平顶山市湛河区建 设路与光明路交叉口 西北角,西面紧邻鹰城 广场,南临建设路,东 侧为新华区人民医院, 北侧为市政拟建的住 宅区绿化中心,周围是居民区,有着良好的地域优势。 周边环境:基地西侧紧邻鹰城广场,周边建筑形式功能多样,有住宅、餐饮、医疗、商业等建筑。鹰城广场西侧为餐饮街,晚上还有夜市等,加之来公园游玩散心等等,人流量大。基地北侧现为五层以下的砖混住宅,市政计划拆除,并建造居住区。而在

空心村的调查研究报告(成稿)

. 阳谷县“空心村”调研报告 阳谷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阳谷县“空心村”调研报告 (2015年9月16日) 按照聊城市国土资源局通知要求,阳谷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人员深入到部分村庄,对空心村的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阳谷县概况 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距济南市150公里。县域下辖3个办事处、13个镇、2个乡,870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人,土地总面积159.86万亩,截止2014年底耕地面积108.01万亩,村庄占地面积20.36万亩。 目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快速发展期,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巨大,在解决既保障耕地红线,又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矛盾中,我县始终坚持深化节约集约用地理念,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增减挂钩及城中村改造工作,对全县“空心村”现象严重的村庄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系统改造的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其他村庄“空心村”改造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二、“空心村”基本状况 我县农村居民点多为历史自然形成的,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日渐富裕,农村兴起了建房热。由于旧式村庄没有经过科学规划,村内布局散乱,基础

条件差,加上早期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耕地不够重视,于是农民在新建住房时纷纷搬出老宅旧院,沿着村界向外扩建新房,大多占用村外耕地。90年代前期取消宅基地超占有偿使用收费以后,农村居民点用地违法批地、违法占地愈演愈烈。导致村庄无休止地向外延扩张,形成了村外新房林立,村内破烂闲置的“空心村”。 目前我县农村居民点总体上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个体上表现为占地规模大,村内结构松疏,布局混乱,占用耕地较多,因为集体经济不发达,日常村庄建设中难以集中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不能形成集聚效益。多数村庄建设缺少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村庄的数量、规模、平面布局、空间结构、功能组合都缺少科学性,村庄建设不能形成合理控制和正确引导,更不具有任何约束力和内控力。 根据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数据和我县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12月30日,我县村庄建设用地19.54万亩,其中农村宅基地面积9万余亩,其中部分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严重。因此,2009年我县对空心村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从全县范围看“空心村”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半部,土地建设利用粗放,规划不合理,并有蔓延趋势。全县共存在“空心村”572个,占全县村庄的一半以上。

袁家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袁家村新农村建设 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典型性调研 ——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依托旅游谋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 式为例 第九组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统一。本文在立足袁家村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抽样调查问卷和走访、体验等形式,对袁家村积极发展旅游业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了调研、分析。 关键词:袁家村旅游业新农村建设现状借鉴意义 论文类型:调研报告 1前言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广大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崭新蓝图。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要完善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基础设施;要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生活环境;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

民”;要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近年来,中央和地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将新农村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新农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不可否认,部分新农村建设效果不佳,可持续发展活力不足。本文旨在经过对袁家村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性调研,为部分经济发展迟缓的农村地区提供借鉴参考意义。 2袁家村简介 2.1地理位置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礼泉县东北20公里处,坐落在举世闻名的盛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距离西安约70公里,处在西咸经济圈内,交通便利。 2.2历史渊源 20世纪70年代以前,那时的袁家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全村37户人家,不足200口人。“耕地无牛,点灯没油,吃粮靠救济,住房潮湿破旧”,这是对村里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经济状况极度落后的形象描述。后在群众一致推选下,郭裕禄同志当选为袁家村第36任队长,经过积肥改田,打井修渠,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随后,创立村办企业,建起了硅铁厂、印刷厂等一批小型企业,成立汽车运输队和建筑队,办立商业服务部,使工、商、建、运、服得到全面发展。十四大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 办公室是人们从事脑力劳动的场所,企业的创造性得益于该场所的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一个优异典雅的办公空间,将为人们创造出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有利于人们正常工作,同时,它的艺术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人感到轻松、舒适。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办公空间设计,充分了解办公空间的构成和设计方法,我详细调研了两个办公空间设计的案例,下面就根据这些案例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课题基本情况介绍 查找资料得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瑞典最先有人强调个人空间的办公环境,设计出了每个人“u”型的办公空间。八十年代初期,美国各大公司正时兴建造大开间的集体办公区,这样的办公室环境招示着一种思想:人人平等.张扬个性.和微软“尊重个人创造力”的形象相得益彰。 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以人为本。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最大目标就是要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办公空间的可以分为具有行政性(各级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各类经济企业的办公楼),专业性(各类设计机构、科研部门、商业、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办公楼),综合性(指同时具有商场、金融、餐饮、娱乐、公寓及办公室综合功能

设施的办公楼)。 在我国,传统的办公环境是每个人一桌一灯,一大排日光灯,象工厂一样。八十年代后,机关单位的办公台加大班椅,成为一种呆板的符号化特色。从20世纪80年代初办公空间开始引进港台模式,逐步从封闭的小办公空间到大空间形式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一种空间形式的转化,更为体现企业文化,改变工作作风,对提升工作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在近20年间,除了办公家具和设备改进之外,无论从空间的形态、构成以及功能几乎没有本质的改变。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it技术运用越来越普及,人性化企业管理模式的推进,“亚健康”概念的提出等等,使得人们重新来关注办公空间(一般被认为是最佳模式的开放式的空间),并以人性化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和实践。 调研开始找到许多关于办公室设计的大量,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办公室设计方案,并没有找到的就是那种单纯的能够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设计者的办公室设计。从对工作区,休息室的最初印象到会议室的吸引人之处或者是设计工作室本身的功能性和豪华性。设计师工作室在风格上功能和特点上能够是十分独特的,这种空间设计上的独特之处也是随着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员工对于设计公司的要求是来自于工作区和休息区。所以一家设计公司对他们的员工能给予的就是创造一切可能激发设计人员创造出最后的作品。

关于XX村农村空心村的调查报告

关于某某村农村空心村的调查报告 一、空心村现状 某某镇某某村在籍人数为425人,户数为109户,整个村小组所占宅基地面积是 63.7 亩土地,宅基地总数173处,其中常住人口184人,废旧宅基地55处,占地面积16.5亩。村小组内的老房子是没有规划的,一些近十年左右新建的房子的规划是:一处宅基地的面积是 0.36 亩。因为农民建房子都是利用自己的旧宅基地,旧宅基地有多大,按规划后新建的房子和院子所占的面积就多大。宅基地严重超面积现象,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 二、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是很多农民离开了农村,到城市发展,而造成农村村庄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其实,这种原因是有,但所占的成分非常少。(1)空心村形成的第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或者时间更早,农民在农村居住,从事农业生产。因为是手工农业时代,很多农业作业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的,如家家户户曾经需要的打小麦的麦场,每个打麦场占用土地将近一亩左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到来,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农村的那些麦场已经没有作用了。村里63.7亩的宅基地,这些曾经的麦场所占比例有

15.5亩左右。(2)空心村形成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而集体又缺乏管理和规划。农民的原则是能占就占,哪怕占有的土地常年闲置。如果有新户要建房子,只能在自己老宅基地上建,老宅基地不够的农民,如果建房只能建在自己家的耕地上。这也是中国农村很奇怪的一个现象,耕地里违法建了不少房子,而村庄里面很多闲置的旧宅基地。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制度,约束了农村宅基地的开发和流转利用。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这完全是一句空话。宅基地的流转,是需要支付流转费用的。但这宅基地是集体的土地,让集体内部的农民利用集体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而支付费用给那些长期霸占集体宅基地的农民。建房农民不愿意,只好在自己家的耕地上建房。如果让那些拥有大量旧宅基地的农民无偿交出旧宅基地给集体使用,这些农民又不愿意,因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是占用了大量的旧宅基地,集体凭什么让我一户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而不是所有农民都上交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这就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弊端,集体的土地,宁可闲置也不愿意让别的农民使用。(3)空心村形成的第三个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从法律上来分析,集体经济组织完全可以

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报告

目录 1绪言 (2) 1.1工程概况 (2) 1.2交通情况 (2) 1.3场地情况及气候条件 (2) 1.4外业工作情况 (3) 1.5仪器设备 (3) 1.6技术标准和依据 (3) 2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4) 2.1地质条件 (4) 2.2地球物理特征 (5) 2.3煤矿采空区塌陷形成机理 (6) 3工程物探勘测 (6) 3.1工作方法原理 (6) 3.2工作布置 (7) 3.3质量评价 (8) 3.4数据处理 (8) 3.5资料解释 (8) 4异常区的圈定 (9) 5结论 (10) 附图:《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平面示意图》 《地震映像P1剖面》《地震映像P2剖面》 《地震映像P3剖面》《地震映像P4剖面》 《地震映像P5剖面》《地震映像P6剖面》 《地震映像P7剖面》

1绪言 1.1工程概况 受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委会委托,太原市辉海岩土工程钻探有限公司承担了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本次工作外业从2010年5月1日开始,5月6日结束。 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用地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占地面积约1800m2,场地西面为迎宾南路,北侧为规划道路。 本次工作目的是:通过地面调查和物探勘察,重点查明在工作区域是否有采空区存在,如有则圈定采空区分布范围,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地质技术依据。具体任务是: 根据场地情况布置物探工作剖面。 采用物探方法圈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 1.2交通情况 该工程场地位于北留镇南留村附近,场地外围为乡村公路,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设施便利。 1.3场地情况及气候条件 1、场地条件 由于工程场地占地面积约1800m2,场地已平整。场地局部开挖沟壑,场地条件比较便利,地震映像工作分段进行。 2、气候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全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西起索泉岭,东至三盘山为南北分水岭。分水岭以北主要有沁河、芦苇河、获泽河。全县地下水、地表水总

办公空间设计调研报告(图文并茂)

办公空间调研报告在现代提倡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中,随着住宅环境的较大完善,办公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人们从舒适惬意的家中走出,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环境中度过的。办公空间属于公共室内空间的一个分支,与住宅室内空间的区别在于不仅仅注重个性,更加强调的是公共问题,所以设计师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情感,来驾驭一个多人共同工作合作的空间,使之更具有时尚、舒适、现代、节能的特点,从而激发工作灵感、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在环境中受到熏陶,在节奏中提高效率”的共识。 1、调研目的与方法 1.1目的 本文通过对室内办公空间与室内外景观空间的调研与分析,试图找到将室内景观与室内办公环境协调统一的设计方法与途径。 1.2方法 对办公空间设计与室内外景观设计案例的参观和实地调研,收集影像资料,根据查阅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它们进行分析学习。 2、调研结果 办公空间的设计经历了由不标准———标准化———多样化的发展过程, 可是却经历了不同的社会进程, 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2.1价值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作与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对于工作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改变。过去人们对于工作的态度过于认真, 每天“一心一意”的工作, 工作目标非常明确, 为了这个目标不计较一切代价,可是他们却在工作中失去了工作与休息、工作与生活、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工作与生活、家庭与事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 人们改变了对于工作与工作环境的态度。在薪金差别不是非常明显的时候, 人们更愿意选择办公条件好的公司。可以说以前人们的观念是建立在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的。但是, 调整以后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急功近利的思想, 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研究应用。因为功利主义我们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失去了幸福的生活。所以, 只有改变目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 提倡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充分运用和创造出能够激发员工产生幸福感的因素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实现工作、家庭、生活各种关系的和谐发展。 2.2办公空间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办公环境的好与坏不但成为向人们展现公司文化和形象以及实力的窗口, 同时对于人才的吸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好的办公环境的评价的标准发生了改变, 以前我们在设计办公空间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快节奏的、高效率的办公环境, 而很少考虑到这种思考问题的角度产生的办公环境的设计, 在满足使用者的物质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精神需求, 以及对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考虑

空心村调研报告(成稿)

阳谷县“空心村”调研报告 阳谷县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阳谷县“空心村”调研报告 (2015年9月16日) 按照聊城市国土资源局通知要求,阳谷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人员深入到部分村庄,对空心村的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阳谷县概况 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距济南市150公里。县域下辖3个办事处、13个镇、2个乡,870个行政村,总人口81万人,土地总面积159.86万亩,截止2014年底耕地面积108.01万亩,村庄占地面积20.36万亩。 目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快速发展期,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巨大,在解决既保障耕地红线,又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矛盾中,我县始终坚持深化节约集约用地理念,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增减挂钩及城中村改造工作,对全县“空心村”现象严重的村庄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系统改造的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其他村庄“空心村”改造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 二、“空心村”基本状况 我县农村居民点多为历史自然形成的,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日渐富裕,农村兴起了建房热。由于旧式村庄没有经过科学规划,村内布局散乱,基础 2

条件差,加上早期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耕地不够重视,于是农民在新建住房时纷纷搬出老宅旧院,沿着村界向外扩建新房,大多占用村外耕地。90年代前期取消宅基地超占有偿使用收费以后,农村居民点用地违法批地、违法占地愈演愈烈。导致村庄无休止地向外延扩张,形成了村外新房林立,村内破烂闲臵的“空心村”。 目前我县农村居民点总体上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个体上表现为占地规模大,村内结构松疏,布局混乱,占用耕地较多,因为集体经济不发达,日常村庄建设中难以集中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不能形成集聚效益。多数村庄建设缺少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村庄的数量、规模、平面布局、空间结构、功能组合都缺少科学性,村庄建设不能形成合理控制和正确引导,更不具有任何约束力和内控力。 根据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数据和我县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12月30日,我县村庄建设用地19.54万亩,其中农村宅基地面积9万余亩,其中部分农村建设用地闲臵严重。因此,2009年我县对空心村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从全县范围看“空心村”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半部,土地建设利用粗放,规划不合理,并有蔓延趋势。全县共存在“空心村”572个,占全县村庄的一半以上。 3

物探报告

勘查地球物理概论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因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场变化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场 地球上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重量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重力作用的表现。 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其一是地球的全部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其二是 物体在自转的地球上受到的惯性离心力C,重力P就是它 们的矢量和(图2-1-1)。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按照这个 定律,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F,与它们 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其模量为: (2-1-1)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在SI制(国际单位制)中, G=6.67×10-11m3/(kg?s2)(米3/千克?秒2)。F的方向 沿着两质点的连线,单位为N(牛顿)。 地球对某一质点的引力,就是地球内所有质点对该质点引力的合成。如果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分布,原则上可以通过积分算出这个合力,它的方向近似地指向地心。 (图2-1-1) 重力作用质量为m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C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轴的距离R成正比,其模量为: (2-1-2) C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并沿着R指向球外。显然,惯性离心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 事实上,惯性离心力是相当小的,其最大值也仅为平均重力值的三百分之一,因此重力基本上是由地球的引力确定,其方向大致指向地心。 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重力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于质量为m0的质点上的重力P的模值可表示为 P=m0g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显然 (2-1-3) 上式左端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即重力场强度。由此可见,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为叙述方便,今后如无特殊说明,我们提到的重力即是指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重力位】从场力做功的观点出发,重力场的特征还可以用重力位来表示,重力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做的功。等重力位面称水准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