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

1、身边的工具

教学目标:

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

2、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3、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4、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ppt等。

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他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他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

二、探究与发现

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

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三、寻找教室里的工具

师:我们的教室里就要许多的工具,例如扫帚和簸箕是用来扫地的,铅笔是用来写字和画画的,你们从教室里还能找到什么工具?它的用途是什么?小组一起找一找,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学生寻找记录。

交流汇报。

四、应用与拓展

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2、剪刀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能利用感官观察剪刀,并对剪刀的特点和作用做出猜想。

3、能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并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纸、不同种类的剪刀,PPT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谜语“什么东西不怕布,只怕石头。”猜猜看,谜底是什么?

生:剪刀

师:剪刀的种类可多了,你知道它的特点和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

二、探究与发现

1、学生说出剪刀的特点。

2、观察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至少准备三把不同的剪刀。)

提示:

(1)剪刀由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

(3)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4)观察结果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3、汇报交流

小组观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相同点:都有两个刀刃;都有刀柄、刀刃、刀身;刀柄和刀身都有螺丝固定。

不同点:刀刃的形状不一样;刀身长短不一样。

4、巧用剪刀

以小组为单位,以比赛形式展开。提供给每组的材料有:种类不同的剪刀,一幅简单的图案。

比赛规则: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剪得最美。

注意事项:刀刃锋利,注意安全!

比赛结束后小组介绍经验,交流一下如何剪得又快又好。

三、应用与拓展

1、提出问题

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剪刀的特点及用途,那么刀、钳分别与剪刀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交流研讨

小组讨论全班研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并把交流内容及时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3、拧螺丝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螺丝,了解螺丝的作用。

2、学会为螺丝和螺母配对,探索螺丝的拧法。

3、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获得的成功。

教学准备:

各种型号、材料的螺丝,螺丝组合玩具。

带有螺纹的物品,如不同口径的饮料瓶颈和瓶盖,灯泡和灯座,能拧的笔和笔帽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主角

1、激趣:玩具车坏了,谁来帮忙修一下?

2、提问:玩具车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出示螺丝)

3、出示课件,思考回答:图中的闹钟和方凳哪些地方用到了螺丝?

4、小结:从孔里穿进去再拧起来,拧拧紧就能把汽车装好。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要用到螺丝,螺丝的本领真大。

二、探究与发现

(一)选择工具

1、教师出示5种螺丝,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猜想初步学会选择工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工具箱中选出恰当的工具进行配对,然后动手进行初步验证。同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三页上相应部分的内容。

(二)固定螺丝

1、出示PPT让学生观察拧螺丝的正确操作。

2、教师示范拧螺丝。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每个学生轮流操作,其他学生观察评价。(提示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三页上相应部分的内容。

三、应用与拓展

请学生扮演小维修工,修理一些需要维修的生活用品。

4、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1、能对校园和大自然中的物体是否是自然形成的进行猜想。

2、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见到的自然物体。

3、运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见到的自然物体。

教学准备:PPT、有关大自然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自然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仔细听,有声音(听鸟声、水声);我们走啊走,快睁开眼睛(欣赏大自然图片)

2、你知道我们来到了哪里?(板书:大自然)为什么?

3、那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4、揭题:是啊,好美,折就是美丽的大自然!那画面中哪些是自然形成的?

二、探究与发现

(一)寻找校园里的自然物体

1、制定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可以从“去哪里寻找”“需要带些什么”“怎样观察”“小组同学怎样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等方面去交流讨论。

2、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活动地点是校园,活动目的是寻找自然物体。活动前需要准备活动材料,如《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示学生:未知的物体不要随意触摸、品尝;观察时注意安全。)

3、搜集信息

学生实地观察、记录校园中的自然物体。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4、处理信息

把观察和交流结果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五页上。

5、表达交流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汇报时要尊重事实,交流中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二)美丽的自然风景

1、你看到过哪些自然风景?风景里都有什么?出示自然风景图片。学生交流自己在其中认识到的自然物体。

2、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五页上。

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汇报。

4、小结:学生归纳出大自然里面的山、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都是自然形成的。

三、应用与拓展

组织举办相应的展览,展示学生记录的作品,激发学生记录的兴趣。

5、周围的人工世界

教学目标:

1、能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物体是否是人工制造的进行猜想。

2、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观察结果,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重难点:

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段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交流。

2、哪些是人工制造的?

二、探究与发现

1、制定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可以从“去哪里寻找”“需要带些什么”“怎样观察”“小组同学怎样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等方面去交流讨论。

2、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活动地点是教室、校园,活动目的是寻找人工制造的产品。活动前需要准备活动材料,如《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活动以

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示学生:不要去危险的场所;观察时注意安全。)

3、搜集信息

学生实地观察、记录教室及校园中的人造物体。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4、处理信息

把观察和交流结果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六页上。

5、表达交流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汇报时要尊重事实,交流中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6、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他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三、应用与拓展

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角度展开交流。说一说哪些是人造产品及功能?

6、体验造纸

教学目标:

1、了解造纸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造纸的制作过程。

3、能和同学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造纸的制作过程。

难点:使用搅拌棒把餐巾纸搅拌成纸浆。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词典、纸箱、纸杯、纸袋、纸玩具的图片。

2、提出问题

(1)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制作的?

(2)你还知道有东西是用纸的吗?

(3)很多东西都是用纸做的,你知道纸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二、了解古代纸的发明。

1、介绍古代人的书

在遥远的古代,还没有纸张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的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多媒体课件:石文、甲骨文、竹简、木简、帛书的图片)

人们把文字刻在了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称为石文和甲骨文。但把文字刻在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太费力气了,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把字体刻在了竹简和木简上。

可是,竹简和木简太重了,每次搬运起来很费劲,于是有一个人又想出六更好的办法。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原来,他的名字叫蔡伦,生活在离我们很遥远的东汉时期。蔡伦经过长期的实验,发明出了一种更好地制造纸张的方法。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2、了解古代造纸技术

出示多媒体课件,看这位老奶奶正在造纸呢,首先,把竹子、稻草等物品剁成碎屑,然后浸泡在水中制成纸浆,再用纱网在含有纸浆的水中过滤,最后晾干,纸就制作好了。

因为制作纸张的主要原材料是树木,一颗大约5-6岁的大树,可以制作大概750张左右的纸,所以大家要节约用纸,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三、了解现代造纸的过程

1、你知道现在造纸用什么原料、都经过哪些步骤吗?

2、教师总结:现代造纸通常是用原木。

(1)把原木粉碎成木屑。

(2)把木屑制成纸浆。

(3)把纸浆经过抄纸,压光。

(4)卷纸。

(5)变成纸张。

四、废纸变新纸

用废纸做原料可以制造再生纸张,我们一起来做一张再生纸吧。

1、学生探索各种材料的名称和特征,探索材料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学生合作,教师指导学生制造造纸的过程:将纱布套在纱布架上,把纸巾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浸湿,用小木棒将纸巾搅碎,使其变成纸浆,把搅好的纸浆倒入水盆内,水盆里装少量的水,用做好的纱网架从盆壁慢慢下滑,把纸浆捞上来。放置在平整的地方用吃风机吹干,或晾晒。

3、师生总结,展评作品。

五、应用与拓展

1、出示多媒体,图中哪些废旧物品再利用?

2、你还知道哪些废旧物品能够再利用?

7、秋天到了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学小观测、小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学会探究。

3、通过秋风、秋叶秋果、秋歌秋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学会探究。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秋的脚步》

2、平时留心观察反映秋天特征的景物。每人准备水彩笔一盒。

3、准备故事《天变凉了》

教学过程:

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爱鸽,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原来,他是来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儿歌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咏诵吧!

采用多种方式读儿歌。

二、观察秋天

1、找秋天

秋天来到了校园里,你都看到哪些变化?

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

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

秋天还到了哪儿去了呢?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

2、说秋天

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并将图画贴在黑板上,教师给找得好、说得好!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3、师总结“找秋天、说秋天”活动的收获和意义。

三、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

1、制作树叶标本分几步?每一步怎么做?

(1)采集树叶。

(2)吸水,压平。

(3)书写标本的标签(内容包括:标本的名称、采集地点、制作日期、作者姓名等)。

(4)把标本固定在硬纸上。

2、按照上面的方法制作树叶标本

3、作品展示: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4、我们还可以用美丽的树叶制作好看的书签和小贴画。

四、关心天气变化。

1、你发现天气有哪些变化呢?

2、天气变凉怎么办?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拓展作业:

到大自然中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变化?

8、秋天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能按照用途给秋天的收获分类。

2、能用合适的语言说出秋天的收获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各种资源。

3、感受、体验秋天的美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个季节的收获,给秋天的收获分类。

教学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教学过程:

一、收获的季节

1、创设情境、实物导入:教师出示几种秋天收获的物品。

(1)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都是什么?

(2)提问: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都是在什么季节收获的吗?

2、多媒体出示图片:丰收啦

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地方,秋天收获些什么呢?

二、寻找秋天的收获

(1)把自己找到的收获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分享。

(2)学生将自己观察、收获或调查、访问、亲身实践的情况和感受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3)说一说这些收获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用处。

(4)小结: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田野里、在果园里,我们感受收获的美景,感受收获的喜悦。

三、珍惜劳动成果

1、提问:你们看到过自己的父母、家人辛勤劳动的场面吗?他们是怎样辛苦耕种的?对于父母、家人的辛劳,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朗读诗歌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一粒麦子一滴汗,

爱惜粮食里应该。

辛勤的劳动会得到人们的赞颂,你还知道哪些古诗、古语是表现劳动的艰辛的?如《悯农》

四、举办丰收展

1、出示多媒体课件

猜谜语

看看圆,摸摸麻,包着一肚小月牙。

绿盖红缸,里头装满蜜浆。

出示秋天收获的各种物品图片

2、提问:秋天的收获有很多,请按照收获的用途对他们进行分类。

3、你还知道其他种类的收获吗?制药原料:各种药材

4、播放动画:丰收之歌

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这丰收的景象呢?

五、应用与拓展:

一年四季丰收多,四个季节中分别都有哪些收获?

9、寒冷的冬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冬天天气的特点,指导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了解与冬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

2、通过领略祖国各地冬季不同的风情,让学生感受冬天的奇妙;更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那就开动你们的小脑筋一起来猜一猜,看谁的反应快。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

2、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雾)

3、一面大鼓真奇妙,地上没有天上吊,秋冬两季不常见,春夏来了常放炮。(雷)

4、小小白花无人栽,一刮北风它就开。无根无枝又无叶,跳着舞从空中来。(雪)

师:小雪花会在哪个季节来到我们的身边?生:冬天。

师:说到冬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下雪,雪是冬天特有的景色,除了雪,冬天还有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这节课,咱们继续走进这一奇妙的冬天。

二、情境与问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冬天的图片

1、寒冷的冬天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2、学生看图片、思考问题。

三、观察冬天的特点

1、观察的图片及视频,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探究;冬天有哪些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

3、教师评价、总结。

我们这里属于我国的北方,我们这里的冬天特点有:

(1)冬天天气特点:天气寒冷,土地封冻,水结成冰,常刮北风,有时下雪。

(2)冬天植物特点:小草干枯,大树落叶,大多植物都不再生长,只有松树、柏树还是那样绿。

(3)冬天动物特点:蜻蜓、蝴蝶等昆虫都不见了,喜鹊、麻雀、鸽子等鸟有时落到地面上找吃的,有时会看到松鼠和野兔在树林里跑过,蛇、青蛙、熊都躲在自己的窝里睡觉去了。

四、快乐旅行

了解我国不同地方的冬天

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不同地方冬天的差异。

2、出示多媒体课件,我国各地冬天的图片、视频,看一看各地冬天的差异。

3、教师总结

同样是冬天,气候景色却相差这么大?这也是冬天比较奇特的现象。

五、寻找冬日之谜

1、冬天,奇妙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讨论讨论,然后再把它写下来。

2、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你知道雪人到哪里去了吗?

为什么河上结冰而河下不结冰?

冬天的早晨,窗户上为什么会出现冰花?

为什么冬天听不到雷声?

六、应用与拓展

冬天这么美,有这么多奇妙的东西,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冬天你做过哪些游戏呢?(做冰灯、堆雪人、打雪仗……)

10、磁铁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区分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2、能通过反复实验,确定某一物体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3、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教学重、难点: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

2、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弱。

实验材料:各种磁铁、塑料盘子、材料袋(大头针、铁钉、自动铅笔、曲别针、橡皮、纸、尺子、硬币)。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观看视频,提出问题。

师:熊大是怎么赢了熊二的?生:是吸铁石师:对,吸铁石。你们都玩过吗?都用它做什么?(生自由回答)吸铁石的科学名字叫——磁铁(板书:磁铁)今天这节课呀,咱们就一起来深入地了解一下磁铁。

二、探究活动

1、活动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师:大家看,这些都是磁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咱们都知道磁铁是有吸引力的,今天我带来了几种物品,请你猜一猜他们能不能被磁铁吸引?

(观察材料袋里的物体,先猜测一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

生1:磁铁吸大头针,钉子。

生2:磁铁吸铁等金属的东西吧。

生3:磁铁不能吸自动铅笔。

师:那么我们的猜测正确吗,到底谁说得对?为了检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做实验

师:孩子们那你们猜的对吗,光说我可不信。下面咱们就来玩一个游戏:给磁铁找朋友,可以利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也可以加一些自己身边的材料,找找看谁是磁铁真正的朋友。既然是游戏,那就要讲究游戏规则,一起看:(幻灯出示实验要求)

(1)将实验材料从盒子中倒出来,分开摆放整齐(把材料袋中的材料倒出来摆放好,材料袋也是材料的一种);

(2)拿起磁铁挨个试验;一名记录员负责将信息记录在表一中,谁是磁铁的朋友就在朋友一栏写上能,不是的就在不是朋友的一栏写上不能;

(3)磁铁非常易碎,用磁铁找朋友时一定要轻拿轻放,拿铁钉时注意安全;

(4)试验完毕后把材料收回盒中放到小组长桌子的右上角,就不能再动了;

同时出示温馨小提示:孩子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可是有礼貌的表现呀!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做到。各组开始开始实验。(指导实验)

师:在刚才的试验中大家为磁铁找到了许多的朋友,先来看看刚才你们的猜想正确吗?汇报一下。那刚才的猜测正确吗?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师:我们仔细观察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铁

生:金属

师:有的同学说是金属,铝是金属,铜也是金属,那磁铁能不能吸引他们呢?我这里有根铜线和一根铝线,谁愿意来试试?

生:不能。

师:看来磁铁只能够吸引铁质材料的物体。(板书)

2、活动二磁铁能隔着一段距离吸引曲别针

师:磁铁有吸引力,磁铁隔一段距离能不能吸住曲别针,

咱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

实验结论:磁铁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三、知识运用及拓展活动

1、师述:我们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方便我们的生活。

昨天就有一位老奶奶遇到了一个小麻烦,想请你们给她想一个办法,你们乐意吗?是什么麻烦呢?是老奶奶不小心,将缝衣针掉到了地上,可是老奶奶眼睛花了,怎么也找不到地上的缝衣针,你能想个好办法,让老奶奶很快找到缝衣针吗?(生:用磁铁)

2 、磁铁的应用

师:磁铁除了可以帮老奶奶找缝衣针外,其实它的用途还非常广泛,一起看(幻灯出示)

师:非常神奇吧!那磁铁还有哪些用途?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就需要同学们细心观察、用心发现。

板书

10、磁铁的力量

1、磁铁能够吸引铁质材料的物体

2、磁铁能够隔一段距离汲引铁质材料的物体。

11、磁极

教学目标:

1、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能够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3、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实物)看,这是什么?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还是刮起来好?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的点?

5、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

6、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物体挂得多,说明磁力强,物体挂得少,说明磁力弱。)

三、观察磁极的指向

1、制定计划

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引导学生讨论“你想怎么做”“用到什么材料?”

2、学生进行实验,提示学生做实验时要多做几次。

3、表达交流

提问:“磁铁停止转动时,磁极的指向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内先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如实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说出磁铁能指示南北,指北的一端叫北极,也叫N级,指南的一端叫南极,也叫S级。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

四、应用与拓展

学生科学了解指南针的资料,并交流。

12、磁极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2、能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并通过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如实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磁铁的两极同级相斥、异极相吸。

难点: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教学准备:

每组未标识条形磁铁2个,有标识条形磁铁1个,马蹄形、环形磁铁若干,棉绳1卷,磁铁座1个,悬挂磁铁的支架1个,标签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欢迎走进科学课堂。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磁铁是有磁性的,磁铁能吸引含铁的物质。那么,凉快磁铁慢慢靠近,会怎样呢?仔细观察(有时两块磁铁紧紧地吸在一起,有时另一块却离开它靠不到一起)

2、看玩具青蛙的嘴,把它闭上后,它还会自动张开,为什么总是合不上?

3、看老师的实验:老师有魔力让其中的一块磁铁浮起来,睁大眼睛看清楚咯。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科学之旅,一起来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探究与发现

(一)将两块磁铁靠近

1、提出假设

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有哪些情况?

咱们找出两个磁极接近的四种方式,当他们接近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大家把自己的猜测写在实验报告单上“我的猜测”一栏。

2、实验验证

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咱们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

3、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上,可以用箭头来记录两个磁铁分别移动的方向。

4、交流汇报

展示学生的实验报告单,进行交流。

5、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相同规律: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二)观察指南针

1、指南针中的指示针是磁铁吗?

2、我们探究一下吧: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接近指南针的两端,有什么现象?

一端与磁极的N极吸引,另一端与磁极的N极排斥。

3、总结:指南针里的指示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磁铁的两极有这样的规律“同级相斥,异极相吸”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奥秘等着咱们去探究与发现。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操作,就一定会有更多了不起的发现。

四、拓展

课下可以学习指南针的用法。

13、磁铁玩具大比拼(一)

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种磁铁玩具,想好玩具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2、把要制作的玩具画下了。

3、通过交流讨论,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

教学重难点:

设计一种什么样的磁铁玩具。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课任务

1、设计制作一种磁铁玩具,这种玩具要利用磁铁的特性来制作想好玩具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2、把要制作的玩具画下来。

3、通过交流讨论,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

二、设计

1、你想制作一个怎么样的玩具?

2、这个玩具什么地方用到了磁铁?是怎样用的?

3、你设计的玩具是一种新型的玩具还是磁铁和其他玩具组合的?

4、把自己设计的玩具画下来,写出自己的制作方法。

5、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方案又多又独特。

三、展示交流

1、展示学生的制作方案。

2、交流讨论:看同学们的方法是否合理,对每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四、改进

通过讨论交流,吸取大家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方案。

14、磁铁玩具大比拼(二)

教学目标

1、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磁铁玩具。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纸杯、剪刀、环形磁铁、彩笔、小木棒、卡纸、玩具小车、条形磁铁、硬纸杯、橡皮泥、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设计的磁铁玩具,这节课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来制作这个玩具,看谁做的最好。

二、制作自己的磁铁玩具。

举例:制作磁铁飞机

1、在纸板上画出飞机各部分的轮廓。

2、涂上色,然后剪下来。

3、在中间打孔。

4、用胶把磁铁粘在飞机上。

5、制作底座。

6、完成“磁铁飞机”。

7、“磁铁飞机”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

三、作品展示

1、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讨论交流:看同学们的作品制作的怎样,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

四、改进

通过讨论交流,吸取大家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方案。

(完整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亲历科学 一、活动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 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 吹纸片 一、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 答案的“对与错”。 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 三、课后反思: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序吗? 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教案作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冀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亲历科学 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地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3、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4、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5、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引起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2、培养提问题的意识,训练提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吹风、乒乓球、纸片、饮料瓶自制的漏斗、自来水龙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科学课是学什么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亲历科学。(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认识图标:书上都有哪些图标,他们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汇报。 评:丰富感性认识,为读懂课本做准备。 演示实验:用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看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评: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转入课题。 指导学生学习提问 板书指导读图:第二页的3幅图表现了什么自然现象?小鼠标提出了什么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 指导提问:观察每幅图的自然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有关的问题?用为什么会或是怎么回事儿的方式提出了,写在记录本上。 巡回观察发现好的问题。 课堂交流汇报: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问题,肯定、鼓励发言者。表扬积极参与者,表扬能写出三个以上问题的学生。

通过认识电视机,练习题问题。 关于电视,你产生过哪些问题?你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进行讨论,把问题写在记录本上,问题越多越好。巡回指导。 评:培养学生信息交流意识。 学生回到讨论结果,肯定和表扬各组成绩,表扬优秀小组。 指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 出示制片学习实验方法:向2片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1:学生实验吹纸片,指导学生记录。

2020年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 个课题。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本册总目标: 1、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对实验结果做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任务,能体验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 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播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方式的改变。第一单元常见材料常见材料单元是本册书的引入单元。本单元以常见材料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利用感觉器官和简单工具认识常见物体是由一些材料制成的,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材料,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了解材料加工的过程,激发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材料,而一些材料的利用也会给环境带来影响,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天然材料的基础上,制造了许多新材料,人造材料有许多天然材料所无法代替的性能和优点。 1、身边的材料教学目的: 1、学生能判断物体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并且还进行分类。 2、认识某些材料的用途和性质。 3、能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4、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材料的分类、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区分、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A、教师谈话: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B、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 C、教师:提出今天的研究问题--------认识身边的材料,板书:身边的材料。二、新授: 1、知道物品由哪些材料做成。 A、教师出示一种物体,学生说出它的制成材料或由学生拿来的各种物品说出它的制成材料。例:汽水灌---金属铝;字典----纸;鞋箱----木头;公仔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二(2)班张金盼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上册由常见的工具、人工和自然、秋和冬、磁铁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本册内容主要围绕“性质和变化”,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征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单元与客体的设计。 二年级教材整体上从上册的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开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和螺丝,并引导学生会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工具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从第二单元开始逐渐带领同学们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包括常见的动植物、山川、物体、科技产品。第三单元则引导学生认识秋和冬两个季节的自然现象,第四单元则详细介绍了“磁铁”这种取自自然界的特殊人工产品。结尾处“科学擂台-磁铁玩具”引导学生综合上册学习的工具、磁铁等知识进行形式活泼、多样的动手实践,每个单元的内容编排基本上是按照先概括后举例的顺序,或者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现象引入学习,希望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部分教学的特点,达成教材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

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因此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二年级的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游戏、积分、奖励等)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常见的工具: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会使用常见工具和简单的仪器,进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需要徐泽合适的工具,并体会各种仪器的不同。 过程方法:能在对工具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对选用的工具进行大胆猜想,在探究活动中对猜想进行验证,并能将探究结果和同学分享 科学态度:对常见的工具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认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具,工具是人类的好帮手,并会使用工具维修物品和改善生活。 第二单元人工和自然

新版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能说出测量长度工具的名称、结构和功能。 3.能举例说出测量时使用工具会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物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其长度。 2.能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科学态度 1.能在探究过程中乐于合作和分享,协助同学完成测量身体部位的任 务。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测与精准测量,并对其结果敢于质疑和讨论。 科学、技水、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明测量仪器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提供的便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经过一个暑假,老师看到同学们都长高了,腰围也变粗了,你知道自己目前的身高和腰围等各是多少吗?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形成问题:怎样使用刻度尺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长度? (二)认识刻度尺,学会观测方法 1.认识刻度尺。 引导:请大家观察手中的刻度尺,找一找零刻度线、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1)学生观察零刻度线、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教师提示:①刻度尺对齐测量物体,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不清,就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度线。记数时,切记要减掉代替零刻度线的刻度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④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加单位,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的记录结果没有意义。 2.学习使用刻度尺。 (1)学生用刻度尺测量一支笔或一本书的长度,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页中。 教师巡视指导全班学生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相互评价。 (学生交流在实际测量中遇到的问题或经验,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实时评价。) 3.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皮卷尺、软尺、钢卷尺等,让学生辨别它们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教师介绍测量长度仪器:体育老师用来测量跑道长度的“轮式测距仪”最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1、身边的工具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科学探究目标: 1、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各种工具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 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 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 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 二、探究与发现 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 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 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思考一下,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课上练习所做事情是否需要工具所需工具的名称开铁罐头盒冷冻食品去远方旅游观看星空随时了解国外小朋友的信息做健康检查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 (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四、寻找教室里的工具 1、教室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身边的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 绳子、布条或纸条、各种工具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 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 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

二、探究与发现 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 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思考一下,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课上练习 所做事情是否需要工具所需工具的名称开铁罐头盒 冷冻食品 去远方旅游 观看星空 随时了解国外小朋友 的信息 做健康检查

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四、寻找教室里的工具 1、教室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2、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五、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1、图中分别在使用什么工具?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六、小结: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冀教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备课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期备课 内容与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结构与系统”这组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 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以及科学态度、情感 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内容。本册共计五个单元、22个课題,旨在小学科学学习结東时,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 内化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 本册总目标: 1、能意识到系统是有一结相层次的。系统中的成员是相互协同工作的,尽管每个版飘每层结构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但都生命出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有米生物多样性、能量与能源、大阳系等内容,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预测能力、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设计与制作能カ、建立科学模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始终保持对探索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不同能量形式间的转化与控制、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太阳系的组成等的兴趣,逐渐料爱生命,保护生物资源、节约能源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名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体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发的各现象,系统成员中的相互关系半生大胆想方面分事物的发展;体验感受系统结构和谐、对称的科学美。 3、能认识更多的生物种类,通过比较、推理、归纳某类生物的主要特性,能说出生物的生长需要能量,了解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而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源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能说出大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及大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 关系。

4、能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发霉、腐烂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保护生物资源的方案:能设计制作一些能量转化装置、节能装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能量能源问题;能大胆想象,关注科技发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有关太阳系的开发、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案,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决策,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系统、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周:2、测量长度 第二周:2、测量长度 3、测量质量 第三周:3、测量质量 4、测量温度 第四周:5、计量时间第一单元测试 第五周:国庆节 第六周:6、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7、塑料 第七周:8、服装材料二单元测试 第八周:9、固体、液体、气体 第九周:10、水和水蒸气 第十周:11、冰和水 第十一周:12、热胀冷缩三单元测试 第十二周:13、溶解的快慢 14、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第十三周:15、分离盐和沙四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6、弹力 17、浮力 第十五周:18、摩擦力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9、制作水火箭

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1、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课件 A4纸气球/孔明灯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1、今天学习什么课?什么是科学?说说你的想法。预设:科学就是科学家在研究。 2、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大家想探究科学吗?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受科学探究周围事物:

课件展示:出示图片:花朵下雨热气球火车 思考并提出问题: 预设: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雨是怎么形成的? 气球为什么会漂在空中? 火车怎样跑得更快? 学过程集体备课谈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你对周围感到好奇的事物是不是能够提出问题? 现在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探究科学了。 《活动二》、做一做科学探究 出示图片:吹A4纸 让我们猜一下,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纸张会向两边分开 ◎纸张会向中间靠拢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做一做。有人愿意来试一下么? 通过两位同学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这是气流的作用。 那么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发现做到什么呢? 折一个纸飞机,同学们这个是什么? 你们玩过么?你们还会别的折飞机方法吗?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七课《秋天到了》教学设计

7、秋天到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记录、分辨、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学小观测、小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3、情感与态度:“一叶知秋”,通过秋风、秋叶秋果、秋歌秋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鼓励学生乐于参与,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秋的脚步》 2、平时留心观察反映秋天特征的景物。每人准备水彩笔一盒。 3、准备故事《天变凉了》。 教学过程: 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

爱鸽(课件演示),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呢?原来,他是来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儿歌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采用多种方式读儿歌。(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激情,在朗读中抒情,读出对秋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观察秋天 1、找秋天。 秋天来到了校园里,你都看到哪些变化? 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 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 秋天还到了哪儿去了呢?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 2、说秋天。 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并将图画贴在黑板上,教师给找得好、说得好!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3、师总结“找秋天,说秋天”活动的收获和意义。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 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目标: 1、能描述生物的特征。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能制订比较完整的观察计划。能观察并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占。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并说出理由。 3、能在探究过程中分工合作,乐于参加观察、纪录等活动。 4、能意识到机器人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毛绒玩具、大豆、小石子、机器人、猫和蒲公英的资料卡、课件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狗和玩具狗的图片。 2、引导:图片中有两只狗,你认为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生物呢?说说你的理由。 3、提问: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是什么? 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比较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 提出问题。出示狗和玩具狗的图片。观察图片中的狗和玩具狗各有什么特点? 观察纪录:学生观察狗和玩具狗的特点,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手册中。 表达交流: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说说狗和玩具狗有哪些不同点,其他学生对其观察结果进行补充和评价。 得出结论:师生从动物的生长、繁殖、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应等方面与非生物进行对比、归纳,形成初步认知。 2、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化。 引导:大家已经在课前将大豆与小石子分别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并注意保持豆子与石子湿润。课前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 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的实验情况,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交流之后将实验记录整理在手册中。指定小组进行展示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讨论: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大豆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萌发,而石子不能萌发。 3、比较猫和蒲公英的图片。 提出问题: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呢? 阅读整理资料: (1)阅读时,先找出描述猫和蒲公英特征的重点词句,再进行简单概括。 (2)根据两种动物的特征,比较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最后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相同点。 形成知识:猫和蒲公英都是生物,能生长、繁殖,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 讨论: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哪些属于生物?它们有什么特征呢?生物与非生物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点? 总结: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生物能生长,能繁殖,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营养。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非生物有此进人类制造的,有些是天然的。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机器人是生物吗? 2、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一运动着的世界 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 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科学知识目标: 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 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它们怎样运动? 1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 2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 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 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 2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 3 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 4 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 二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标: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1.亲历科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过程方法从自然和社会科学生活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学习提出问题。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1.态度情感能对周围的常见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 2.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一.引入活动: 1.通过观察课本上的三个插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秘的好奇心。 2.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问题多。 观察“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秋天里书页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插图。小组讨论“关于电视的若干个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常见的电视机提出的问题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内容预设学生活动备择方案 二.吹纸片: 1.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说出这个活动的现象和空气的流动有关系,允许学生对此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二.吹乒乓球 1.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均匀,快速,连续吹气。 2.这个实验大概要10分钟左右完成,一般选择在课上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3.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可以在乒乓球下面放一个盆,使球掉到盆里,避免学生四处找球。 学生在此活动进行的时候可分组完成,一般两人一组,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本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教师不必要纠缠学生回答的“对与错”。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

1、身边的工具 教学目标: 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 2、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3、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4、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ppt等。 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他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他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 二、探究与发现 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 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三、寻找教室里的工具 师:我们的教室里就要许多的工具,例如扫帚和簸箕是用来扫地的,铅笔是用来写字和画画的,你们从教室里还能找到什么工具?它的用途是什么?小组一起找一找,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学生寻找记录。 交流汇报。 四、应用与拓展 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2、剪刀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能利用感官观察剪刀,并对剪刀的特点和作用做出猜想。 3、能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并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纸、不同种类的剪刀,PPT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谜语“什么东西不怕布,只怕石头。”猜猜看,谜底是什么? 生:剪刀 师:剪刀的种类可多了,你知道它的特点和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 二、探究与发现 1、学生说出剪刀的特点。 2、观察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至少准备三把不同的剪刀。) 提示: (1)剪刀由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 (3)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4)观察结果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3、汇报交流 小组观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相同点:都有两个刀刃;都有刀柄、刀刃、刀身;刀柄和刀身都有螺丝固定。 不同点:刀刃的形状不一样;刀身长短不一样。 4、巧用剪刀 以小组为单位,以比赛形式展开。提供给每组的材料有:种类不同的剪刀,一幅简单的图案。 比赛规则: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剪得最美。 注意事项:刀刃锋利,注意安全! 比赛结束后小组介绍经验,交流一下如何剪得又快又好。 三、应用与拓展 1、提出问题

2020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020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阶段引导学生认真看书;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2、按金属、塑料、纸、布 3、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三、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1、观察画面 告诉学生: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还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吗?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四、活动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找;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到的最多;把小组找到的材料写在书上 五、拓展:调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体会材料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1、身边的材料 认识材料 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2、塑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统计表记录并比较塑料与其他材料在性质上的区别。 2、对于有关塑料性质的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能从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举例说出人们为了满足城楼而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材料。2、能分别举出两个实例说明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环境问题。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塑料的多种性质;并能用三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塑料的用途。2、能举出两种以上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3、能举例说出物品的特点与组成该物品材料的性质有关。 教学准备: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热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动一: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在书中的表中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讨论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同组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 同学记录 全班交流 三、活动二: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提示:分别向塑料杯或矿泉水瓶内装入冷水和热水;观察它们的变化。 学生自己预测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 四、活动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 五、学习科学在线——活动四:认识新材料 1、认识书中介绍的新材料 2、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新材料? 六、拓展 1、上学期我们曾经做过埋垃圾的实验;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没有腐烂? 板书设计:2、塑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质 新材料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一: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jijiaoban六年级科学xcja 1.常见的建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 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能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2.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和功能。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 2.能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活动2“不同风格的房屋”。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 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房屋对于大家 来说并不陌生,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房屋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房屋的变化 1.教师出示不同时期的房屋组图。 提问:刚才你们看到的这组图片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房屋) 教师:你们能给这几幅图片中的房屋按照出现年代的早晚给它们排 序吗?小组讨论,排序,说说排序的理由。 讲述: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开始寻找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从 山洞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发生了很大变化。 提问: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类为了生存,为 了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抗御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的伤害,发明了 房屋。) 2.房屋的发展过程。 (1)阅读教材p2、p3的材料,说说房屋的发展过程? 洞穴、草棚——木屋——砖瓦房——钢筋混凝建筑。 (2)列举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房屋,分析并记录它们的外形、材料、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 3.讨论。 (1)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2)建筑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发展。板 书设计: 第一课常见的建筑 1.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 生存、适应环境、抗御自然灾害。 2.房屋的发展过程。 天然洞穴——人造住所 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工具: 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剪刀、桌椅、铅笔、橡皮等 2、常见的工具的功能及用途: 剪刀的特点及用途:剪刀有两个刀刃,两刃交错可以开合,是剪布、纸、绳等的片状或线状物体的便捷工具。 3、剪刀与刀和钳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刀都有刀刃 钳子能绕固定轴转动,省力 不同点 刀只有一个刀刃,且没有支点。剪刀有两个刀刃且有支点钳子的头部厚重,未开锋。剪刀刀刃锋利 3、一般拧螺丝时,多数螺丝是往右拧时是紧,往左拧是松即顺时针是拧紧,逆时针是松 4、连线 十字螺丝一字螺丝内六角螺丝六角螺丝 一字螺丝刀扳手、活口扳手十字螺丝刀内六角螺丝刀 5、举例说出常见的自然物体和人工制造的物体 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工制造的产品,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 提供了很多便利。 7、纸的制造过程:木屑——制浆——抄纸压光——纸张 8、举出废物再利用的例子: 废旧的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以及废掉的电池、手机、电脑都可以再利用

8、秋、冬季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 秋季天气变凉了,人们都穿上长袖长裤了,谷子、玉米、南瓜等 很多农作物都成熟了,人们还可以收获苹果等食物。很多树叶开 始变黄或者变红,大雁南飞,蝴蝶也不见了。 冬季天气寒冷,还会下雪,人们开始穿上厚厚的衣服。熊、蛇、 青蛙等动物开始冬眠。落叶树木开始休眠,常绿植物生长减慢, 草木枯黄。 9、常见的磁铁的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磁 铁可以直接或者隔着一段距离吸引含有铁、镍的材料。 10、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磁极,若一块磁铁摔断了每一段仍 然存在着两个磁极。若把两块条形磁铁吸在一起形成新的磁铁,这 块新磁铁仍然存在两个磁极。 11、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静止后两段分别指向南北,指南的一 端叫做南极,也叫 S 极,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也叫 N 极。 12、条形磁铁的磁极在左右两端,环形磁铁的磁极在上下两面。 13、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14、指南针里的指示针是磁铁,可以用来指示南北,标有红色或 者其他特殊标记的一端是N 极,指向北方。 15、在使用指南针时要先把指南针水平静置,等待指针停止转 动,然后转动底盘,让“北”与N 极重合,最后根据刻度,确定 周围方向,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1、亲历科学 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地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3、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4、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5、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引起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2、培养提问题的意识,训练提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吹风、乒乓球、纸片、饮料瓶自制的漏斗、自来水龙头。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科学课是学什么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亲历科学。(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认识图标:书上都有哪些图标,他们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汇报。 评:丰富感性认识,为读懂课本做准备。 演示实验:用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看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评: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转入课题。 指导学生学习提问 板书指导读图:第二页的3幅图表现了什么自然现象?小鼠标提出了什么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 指导提问:观察每幅图的自然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有关的问题?用为什么会或是怎么回事儿的方式提出了,写在记录本上。 巡回观察发现好的问题。 课堂交流汇报: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问题,肯定、鼓励发言者。表扬积极参与者,表扬能写出三个以上问题的学生。 通过认识电视机,练习题问题。 关于电视,你产生过哪些问题?你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进行讨论,把问题写在记录本上,问题越多越好。巡回指导。 评:培养学生信息交流意识。 学生回到讨论结果,肯定和表扬各组成绩,表扬优秀小组。 指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 出示制片学习实验方法:向2片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1:学生实验吹纸片,指导学生记录。 指导猜测:请你猜1猜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把你的猜测写在记录本上。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