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CC的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MLCC的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MLCC的质量控制与失效分析

无源元件(passive component) 在电子产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很多无源元件在整个电子产品中所占的物料价值并不高,但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元器件的失效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一般电子产品中有源元器件(IC)和无源元件的比例约为1:10-20。从该数据可以看出无源元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无源元件的类型很多,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其中最重要,也是用量最大的产品之一。MLCC的典型结构中导体一般为Ag或AgPd,陶瓷介质一般为(SrBa)TiO3,多层陶瓷结构通过高温烧结而成。器件端头镀层一般为烧结

Ag/AgPd,然后制备一层Ni阻挡层(以阻挡内部Ag/AgPd材料,防止其和外部Sn 发生反应),再在Ni层上制备Sn或SnPb层用以焊接。近年来,也出现了端头使用Cu的MLCC产品。

根据MLCC的电容数值及稳定性,MLCC划分出NP1、COG、 X7R、 Z5U等。根据MLCC的尺寸大小,可以分为1206,0805,0603,0402,0201等。

MLCC 的常见失效模式

多层陶瓷电容器本身的内在可靠性十分优良,可以长时间稳定使用。但如果器件本身存在缺陷或在组装过程中引入缺陷,则会对其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陶瓷多层电容器失效的原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陶瓷介质内空洞 (Voids)

导致空洞产生的主要因素为陶瓷粉料内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烧结过程控制不当等。空洞的产生极易导致漏电,而漏电又导致器件内部局部发热,进一步降低陶瓷介质的绝缘性能从而导致漏电增加。该过程循环发生,不断恶化,严重时导致多层陶瓷电容器开裂、爆炸,甚至燃烧等严重后果。

2.烧结裂纹 (firing crack)

烧结裂纹常起源于一端电极,沿垂直方向扩展。主要原因与烧结过程中的冷却速度有关,裂纹和危害与空洞相仿。

3.分层 (delamination)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烧结为多层材料堆叠共烧。烧结温度可以高达1000℃以上。层间结合力不强,烧结过程中内部污染物挥发,烧结工艺控制不当都可能导致分层的发生。分层和空洞、裂纹的危害相仿,为重要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内在缺陷。

外部因素主要为:

1.温度冲击裂纹(thermal crack)

主要由于器件在焊接特别是波峰焊时承受温度冲击所致,不当返修也是导致温度冲击裂纹的重要原因。

2.机械应力裂纹(flex crack)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特点是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应力,但抵抗弯曲能力比较差。器件组装过程中任何可能产生弯曲变形的操作都可能导致器件开裂。常见应力源有:贴片对中,工艺过程中电路板操作;流转过程中的人、设备、重力等因素;通孔元器件插入;电路测试、单板分割;电路板安装;电路板定位铆接;螺丝安装等。该类裂纹一般起源于器件上下金属化端,沿45℃角向器件内部扩展。该类缺陷也是实际发生最多的一种类型缺陷。

MLCC器件的失效分析方法

扫描超声分析:

扫描超声方法是分析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最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十分有效地探测空洞、分层和水平裂纹。由于超声的分析原理主要是平面反射,因而对垂直裂纹如绝大多数的烧结裂纹、垂直分量较大的弯曲裂纹的分辨能力不强。同时一般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检测需要较高的超声频率。图2为典型的空洞和分层的扫描超声检测结果。

甲醇检漏法:

对于严重的分层或开裂,可以使用甲醇检漏法,即将失效器件浸入甲醇溶液中。由于甲醇为极性分子,且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而可以通过毛细管作用渗透进入严重分层或开裂部位。加电后产生很大的漏电流,从而可帮助诊断。

金相剖面法:

金相剖面既是最经典,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陶瓷电容器的失效分析方法。其优点是通过剖面及相应的光学或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可以得到失效部位的成分、形貌等精细结构,从而帮助失效机理的分析。但其缺点是制备比较复杂,对制备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为破坏性检测手段。图3-5 为金相剖面分析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失效的典型案例。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质量控制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特点是在没有内在缺陷并且组装过程也未引入其它缺陷的前提下,可靠性优越。但是如果存在缺陷,则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可能对器件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同时组装后的陶瓷电容器潜在缺陷很难通过无损、

制程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核准: 审查: 拟稿: 1.目的 通过事前的分析,找出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试作改善,最终预防或降低不良,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量产或即将量产的产品。 3.权责区分 品管部:制程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主导制作.修正及改善措施的试作效果确认。 生产部:协助制程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技术部:协助制程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4.

5.作业内容 5.1在制程工序设计制订前,由品管首先确认产品的类别不同或制程加工的方法差异程度来决定FMEA 的制作时机: A.如果此新产品与公司原已量产之产品结构相近或制程加工的方法相同或相似,则可沿用原 有的FMEA预防措施使用之。 B.如果此新产品与公司原已量产之产品结构不同或制程加工的方法差异很大,则必须组织 FMEA小组进行事前预防分析。 5.2 FMEA小组由品管主办.制造和技术指派相关之责任人参与组成,针对产品的特殊特性及过程的特 殊特性进行分析与初步过程风险评定,并填写入《潜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制程FMEA)》表内。 5.3 FMEA的制作 5.3.1项目名称:填写产品/过程名称.编号。 5.3.2制程责任部门:负责FMEA执行工作的部门或组别。 5.3.3编制:负责FMRA制作的小组组长。 5.3.4产品类型:填写此产品于本公司内的类型称呼。 5.3.5关键日期:填写编制FMEA的初次预定完成日期,该日期不可超过正式生产日期。 5.3.6 FMEA日期:填写第一次编制日期及最新修订日期。

5.3.7主要参加人:填写参加FMEA讨论编制的所有小组成员。 5.3.8制程功能/要求:填写工程名称及本工程作业目的。 5.3.9潜在之失效模式:填写本工程已发生或可能会发生的不良,是对某具体工序不符合过程要求 和/或设计意图的描述,参考各种相关数据考虑每一过程及上下工序的关系,以脑力激荡法 分析出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它可能是引起下一道工序的潜在失效模式,也可能是上一道工序潜在的失效模式的后果。 5.3.10潜在之失效后果:指一失效模式的发生,对于下一个工程/下一个使用者.后续使用者所可能 造成的影响,对最终使用者来说失效的后果用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来描述;对下一个工程或后续工序,失效的后果用工序性能来描述。 5.3.11严重度(S) 严重度是指潜在失效模式发生时,可能对下一工程或客户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如果FMEA 小组成员不了解客户的使用状况(即不了解可能对顾客造成的不良后果)时,可以通过所有 可以的途径向客户了解后评估.严重度的评估级数分1-10级。 5.3.12分级 对需要附加过程控制的产品的一些特殊特性进行分级(如安全性类)或关键工序标 示。如果在制程FMEA中确定了某一级别,应通知技术部,因它可能会影响有关确定控件目标时的工程文件。 PP盖板产品的关键产品特性为铰耳位的尺寸。 5.3.13潜在之失效原因 是指失效发生的原因,并依据可以纠正或控制的原则来描述,因为制程中缺陷的存在造成 制程的变异,导致失效的发生.原因应明确记录具体的错误或误操作情况,不能用一些含糊 不清的词语(操作者错误.机器故障)描述。 5.3.14发生率(0) 发生率是指具体的失效原因/机理发生的频率,以评估的方法.针对一个不良模式原因,评 估其在现行作业程序下某一失效原因/机理出现的可能性.按大小分为10个等级。 5.3.15现行过程控制 是对尽可能防止失效模式的发生或探测将发生的失效模式的控制的描述,一般有以下三种 过程控制方法 A.预防:防止失效原因/机理或失效模式或降低其发生的机率。 B.探测:探测出失效的原因/机理或者失效模式,导致采取纠正措施。 C.查明此失效是哪一种失效模式。 5.3.16探测度(D) 探测度:指产品离开本制造工序或装配工序之前,以现行过程控制方法找出失效原因/机理. 过程缺陷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假设失效已发生,然后评价所有现行过程控制方法;防止该 失效模式或缺陷的产品流出去的能力。 严重度,发生率和探测度的评分标准详见附件一,二,三。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工业带来的一系列便捷,但与 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人们一方面积极采取措 施保护环境,一方面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环境监测工作对国家整体环 境质量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监测质 量控制备受关注目,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管,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环 境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 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 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环境监 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 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室上个世纪70年代确定的。当时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回忆来开帷幕,但是发展较慢;80年代进入调整和巩固的阶段,在 这个时段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管理站点,并引入了环 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标,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大进步;90年代是我国环境监 测工作的提高和深化阶段,并于中后期将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列为我国现代化研 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了,但跟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话,还是有 差距的。我国在环境质量监测上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但是经过四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在监测环境质量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采取的 方法越来越广泛,比如遥感技术、卫星技术、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监测范围也 越来越广,在地理范围上可以实现有点向面的推广,由一个城市向整个省级范围 扩散;在监测的种类上可以实现对整个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大气、水以及生态环 境的监测。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是 在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上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得到克服。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2.1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准确性,能够真实地调查到环境污染源的相关问题,就必须严格对可能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和管理,制定控制环境 监测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办法,环境监测部门职能目前还很薄弱,有些部门在环 境监测部门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环境监测部门是一个建立在环境监测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的,由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的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 2.2实验室外部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应制定相关的采样计划和质控计划,并按照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的实施,其中的内容包括:采样点位、测定项目、频次和数量及样品的 运输和保存等等。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规范现场采样工作,明确的规定从 采样计划的指定到样品运输的采样全过程规范要求,其内容应具体全面,细化采 样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管理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管理 发表时间:2018-10-11T16:52:10.9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作者:金思娇[导读]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金思娇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0013 摘要: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提高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还提高了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此可见,做好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相关概述,分析了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关键词:化学分析;检验质量;质量控制引言 化学分析是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良好的分析质量控制管理,对分析过程的安全性、分析结构的科学性、可靠性十分重要,必须积极加以把握。现实操作中,影响化学分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分析人员、分析技术、分析仪器、试剂材料管理、分析环境等分析有关的各项因素都会对分析效果造成影响,应加强相应管理。 一、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概述 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数据一定要有代表性。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样本数据一定要是真实有效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检验的质量,进而提升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还可以起到优化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效果,并可以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二、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是否具有真实性是由检测人员进行判断的,同时,实验室中的某些检验仪器和检验设备也会影响整个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技术的可靠性,及其灵敏度。三、化学分析检验的质量控制数据的还要具有可行性。是指在整个检验的过程中,检验结果和过程都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检验规定和检验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化学分析检验的整体质量控制水平。 二、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有关,应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检查,通过不同浓度样品的测试,进行对比分析才能让数据更精准,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的体现。 2、精密度会因测定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最好将组成固定样品分为若干批分散在适当长的时期内进行分析,检查精密度。 3、要有足够的测定次数,足够的次数是对误操作或者特例性的一种排除,尽量消除因误操作或者试验中的特异性带来的误差,让试验结果更准确。 4、以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了解方法精密度,与分析实际样品的精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5、准确度高的数据必须具有高的精密度,精密度高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度高。用不同分析方法测定同一样品时,所得出结果的吻合程度。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测定标准样品得出的数据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相互可比。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与溯源,以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分析数据的可比。 三、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分析仪器设备管理 化学仪器设备是化学分析的重要载体,对分析效率和分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化学分析应采用合格的仪器设备,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通过检验的合格产品,并对仪器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进行检验,采用匹配的分析仪器设备,坚决弃用过期的、质量有问题的、破损的仪器设备,化学分析之前一定要做好仪器设备的检验工作,保障分析过程的安全性。应加强化学分析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所有仪器的基本资料应登记在册、定时保养、维护、检修,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更换和更新存在质量问题的、老旧的仪器设备,保障仪器设备的性能。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调试等工作,并保障仪器保管的规范、合理,通风条件、温度、湿度、光源等各方面的细节设定要符合仪器保管的要求等。 2、对化学分析相关材料的控制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化学分析工作所使用的相关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实际情况中,化学分析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是试剂,而试剂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化学分析的质量与准确性,因此在化学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中就需要重视起对化学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化学分析材料的控制主要从以下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在采购过程中要向具备标准要求的生产资质的厂家来进行采购工作,从源头上来把控试剂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其次,对于各项原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抽查检验,保证各个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化学分析的标准。最后,对于各项原材料要做好存放管理,保证存放环境通风干燥,避免材料出现受潮的情况。针对上述要求,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化学试剂的质量控制工作中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对于化学试剂的相关使用标准要有十分明确清楚的认识,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保证化学分析的有序进行。 3、加强分析环境的管理 良好的分析环境对提高分析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分析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化学分析时,要保证分析实验室的卫生高度整洁、有序,相关防护措施已全部开启,室内的通风环境良好,不会造成有毒气体侵害分析人员的身体,或因明火的使用造成爆炸、自燃等危险性事件。实验室内应严格杀菌、防尘,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比如室内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实验室制服、手套、鞋套等,进行消毒杀菌,或穿戴无菌服,非实验室内部人员不允许进入,尤其是需要进行保密分析和研究的项目,这项更要严格注意。实验室内的所有物品应建立摆放和存储规格,什么区域摆放什么产品应标明或做好备注,不能一起摆放的、或者靠近摆放或相互影响的仪器、设备、试剂、材料等要分开摆放和存储等。 4、对化学分析技术的控制

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 -陆晓柒 1、申请项目的选择。医生对申请检验项目的选择与结果的阳性预测 值与诊断特异性有关,合理的项目选择是现代循怔医学的要求,由 于临床医生对检验项目的选择习惯不同,不同病人要求检验的项目 不同,因此应在规范的基础上又有选择的灵活性。我们在设计申请 单时根据不同诊断价值进行分类,分成不同的诊断系列又进行高、中、低不同项目的组合,医生在选择项目时既直观又灵活。 2、患者的知情同意。各种检查的目的、标本的采集方法、可能的误差、收费等信息是患者应该知道的权利,有些项目涉及患者个人隐私,有些项目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甚至医疗合同。医护人员往往 由于各种因素对此不够重视,有时甚至导致医患纠纷。对于住院患 者我们采用书面表格形式供患者了解并签字确认;门诊患者在申请 单上注明免责声明,采血窗口张贴收费标准、注意事项、有疑问时 当天提出免费复查及免责声明;某些检验项目在报告单上注明阳性 或阴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提示的价值,以免医生或患者做出错误的 判断。 3、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是实验室前质控的重要环节,包括生活 习惯与条件如饮食、饮酒、饮料、用药、劳动与运动、工作条件、 精神情绪、抽血时间、生理病理状况等。有资料显示一顿标准餐后 对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为5%-50%;大量饮酒后GGT升高一倍以上,TCHO、TG升高40%;长期坚持锻炼者血清中CK、AST、LDH升高;大 部分生化项目的日间变化在5%-10%,ALT在一天的生理变化达5%-30%,酸性磷酸酶日间变异达50%-100%。许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素患者不知道,甚至临床医生也不了解,因此抽血前的告知非常 重要。对此我们印制了包含标本采集前患者注意事项的宣传单,对 于住院患者作为住院须知发给患者,门诊病人在导医台,采血窗口,体液室窗口等张贴和发放,在检验申请单上标示注明,采血后再发 给一份。另外标本采集的时间相对固定,住院患者早晨7-8点,门 诊患者7-9点,尽量减少生理时差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4、标本采集时的姿势。人体在不同的姿势时水,电解质在血管和组 织的分布不同,对血液中的成分影响很大,如直立位时,水,电解 质从血管渗入组织,血液浓缩,血清蛋白,酶,血细胞压积,激素 等平均升高5%-8%,从直立位转入坐位需要15分钟的平衡。当 人体位置从坐位转入仰卧位,水,电解质重回血管,血液稀释,血

环境监测 第九章_环境监测质量保证_例题和习题

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例题1 有一氟化物的标准水样浓度为l00mg/L 经测量7次,其值为103mg/L 、107mg/L 、104mg/L 、105mg/L 、103mg/L 、102mg/L 、108mg/L 。求算术均数、众数、中位数、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平均偏差、极差、样本差方和、方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算术均数L mg x /1057 108102103105104107103=++++++= 众数=103mg/L 中位数=104mg/L 绝对误差=测量值一真值:3mg/L ,7mg/L ,4mg/L ,5mg/L ,3mg/L ,2mg/L ,8mg/L 相对误差=%100?真值 绝对误差=3%,7%,4%,5%,3%,2%,8% 绝对偏差(d i )=测量值一多次测量值的均值=-2mg/L ,2mg/L ,―lmg/L ,0mg/L ,―2mg/L ,-3mg/L ,3mg/L 平均偏差L mg d n d n i i /86.17 3320122||11=++++++==∑= 极差R =Xmax 一Xmin =108—102=6mg/L 样本差方和S =22 1)/(74.29)(L mg x x n i i =-∑= 方差s 2=221)/(95.41)(L m g n x x n i i =--∑= 标准偏差s=)/(22.21 )(2 1L mg n x x n i i =--∑= 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11.2%100=?x s 例题2 四川省某年水质技术考核数据如表所示,试用4d 检验法对可能的离群值进行处理。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一.填空题 1.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2.常用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分析、分析、值测定,还有对比分析,分析方法实验和的应用等。答: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空白实验;标准物;比较;质控图。 3.分光光度法分析中校准曲线的一元线性方程为,其中a为回归直线和纵轴的交点,即,b为曲线的斜率,也是方法的,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用表示该曲线的剩余标准差。剩余标准差能说明回归直线的。答:y=a+bx; 截距;灵敏度;r; S E;精密度。 4.按GB6682-92标准,分析实验室用水分级,原子吸收光谱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一般化学分析实验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 答:三、二;≤0.10ms/m(≤1.0μs/cm)、三、≤0.5ms/m(≤5.0μs/cm)。 5.空白实验是指用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答:纯水;完全相同。 6.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之间的关系用 式表示,即。 答:自变量;因变量;线性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 7.在环境监测分析中通常规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用来表示,一般要求应。

答:r;≥0.999。 8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和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9.绝对误差是与之差,相对误差为与的比值。 答:测量值;真值;绝对误差;真值。 10.当前我省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为年,有效期满前个月应向省技术监督局提出计量认证的。 答:五;6;复查申请。 11.计量认证的复查依据的规定进行。 答:计量认证评审。 12.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和。 答:精密度;准确度。 13.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样品具有:、,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14.在实施环境监测分析质量保证过程中是基础,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在各参加实验室都的条件下,由主持实施的。 答: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受控;有经验的中心实验室(或有经验的第三者或单位)。15.在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中,平行样分析只能反映数据的,不能表示数据的,加标回收是可以作为指示数据的。 答:精密度;准确度;准确度。 16.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的单位为基础,同时选用了一些的单位所构成。

XX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方案及流程 一、质控内容:从临床医生申请实验开始至实验室完成检测,以及登记和发出报告的全过程中一系列保证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二、质控方案: (一)血细胞分析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清楚工作程序,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通晓仪器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 (2)仪器的校准:首先,lH750长期使用原装配套试剂和标准液,每年对仪器校准一次。同时,测新鲜血样,并用此血样结果校准其他血球仪并作记录。 (3)仪器的质控:每日先用lH750的配套质控品测WBC.RBC.Hb.PLT四项作日间质控,用多规则(1 2SD警告、2 2SD失控、1 3SD失控、10X失控)判定,如在控,正常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如失控需分析原因纠正后再进行标本测量工作,并作记录和绘制质控图。同时,每日测新鲜血样一个,用此血样对比其他血细胞分析仪结果, 结果差率小于总误差。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表1-2-17。 (4)比对:WBC.RBC.Hb.PLT四项按检验项目检测系统间的比对程序每季度比对一次。要求结果偏差不超过1/2PT,参照(CLIA'88)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P80表1-2-18 (5)室间质评——参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及时分析结果。 (6)标本的采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保证标本质量。 2、分析中质量控制 检测前标本要充分混匀,严格按操作规程上机检测。 3、分析后质量控制 发报告前认真核对每项结果,不明原因异常结果与临床沟通并作记录。凡WBC<3.5×109/L 或>20.0×109/L、RBC<3.0×1012/L、HGB<100g/L、PLT<100×109/L或>400×109/L的结果无明显诱因者,复查并涂片镜检,组长审核。 附血涂片及分类的质量控制:a推制薄厚适宜、分布均匀有头体尾无空泡的血涂片并迅速干燥 b 尽快染色并根据温度控制染液浓度 c 分类时选择体尾交界处并遵循一定方向连续进行如“城垛式”,不遗漏和重复视野并全部记录白细胞 d 计数100个细胞。 (二)尿液分析及显微镜检查的质量控制 1、分析前质量控制 (1)上岗前应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仪器操作规程及仪器维护。 (2)标本的采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宜新鲜随机中段尿,避免污染,不加防腐剂保正标本质量。 (3)尿液分析质控程序(标准条每日一次,质控物同批号每周一次) 1.用质控物进行质控 超出质控范围在质控范围内 进行第2步开始进行标本测定 检查质控物是否失效、是否正确储存、是否污染 是这些问题没有明确说明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MEA

一基本概念 1. 可靠性工程学中应用最多的方法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威布尔概率纸 故障树分析法FTA

失 效 Failure —— 一个产品/过程/系统不能正常 工作需要修理或调换也称故障失效模式 Failure Mode —— 失效的表现形式 失效后果Failure Effect —— 失效给顾客带来的影响 失效强调的是产品本身的功能状态 事故强调的是造成损害的后果 失效并不都引起事故顾 客 Customer —— 不仅仅是“最终使用者”还可 以是后续或下一工序的使用者 2. 术语

二为什么要FMEA? 1预测可以预先发现或评估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影响2持续改进不但改进并积累经验并将其文件化程序化 3防错避免同类错误的发生 4客户要求部分客户要求供应商有FMEA并不断更新 5审核要求为通过QS9000,VDA 6.1等标准必须有FMEA ?首先集中有限的资源于高风险项降低开发成本 ?提高产品功能保证和可靠性 ?缩短开发周期 ?改善内部信息交流 ?将责任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

三定义 FMEA —— 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是一种系统化的可靠性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事前分析发现评价产品/过程中 潜在的失效模式查明其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以便采取措施进行 预防的分析方法 后经发展对可能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失效模式进行单独分析 称危害度分析CA:Criticality Analysis合称FMECA 目前被普遍简称为FMEA 常被读作[feime]或各字母单独发音为F,M,E,A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 第一部分任务与目标 1. 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2. 工作计划的制订

2.1 监测数据的质量目标一旦确定后,便可编写详细的工作计划,计划应针对以 下问题给予明确的规定: 2.1.1 实验设计 2.1.2 组织机构 2.1.3 实验器材的准备 2.1.4 分析测试 2.1.5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价 2.1.6 数据质量的评价 3. 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了完善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体系和制度,必须建立质 量控制指标体系,即评价室内和室间质控效果的量化指标,例如,工作曲线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空白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平行双样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加标回收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等。 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 (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等同采用I 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第二部分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第一章地表水和废水监测 1.1 监测人员监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 知识;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目录 一、前言 (01) 二、设计FMEA (02) 1.先期规划 (03) 2.设计FMEA展开 (07) 3.后续追踪与应用 (14) 附录A:设计FMEA方块图范例 (16) 附录B:设计FMEA范例 (17) 附录C:设计FMEA表格 (18) 案例分析 (19)

一、前言 失效模式、效应与关键性分析(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是一种系统化之工程设计辅助工具,主要系利用表格方式协助工程师进行工程分析,使其在工程设计时早期发现潜在缺陷及其影响程度,及早谋求解决之道,以避免失效之发生或降低其发生时产生之影响。FMECA之前身为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系由美国格鲁曼(Grumman)飞机公司在1950年首先提出,应用于飞机主操纵系统的失效分析,在1957年波音(Boeing)与马丁(Martin Marietta)公司在其工程手册中正式列出FMEA之程序,60年代初期,美国航空太空总署(NASA)将FMEA成功地应用于航天计画,同时美国军方也开始应用FMEA技术,并于1974年出版军用标准FMECA程序MIL-STD-1629,于1980年由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hnical Commission,IEC)所出版之国际IEC 812即为参考MIL-STD-1629A加以部份修改成之FMEA程序。除此之外,ISO 9000及欧市产品CE标志之需求,也将FMEA视为重要的设计管制与安全分析方法。 在7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受到国际间强大的竞争压力,不得不努力导入国防与太空工业之可靠度工程技术,以提高产品品质与可靠度,FMEA手册,此时发展之分析方法与美军标准渐渐有所区别,最主要的差异在引进半定量之评点方式评估失效模式之关键性,后来更将此分析法推广应用于制程之潜在失效模式分析,从此针对分析对象之不同,将FMEA分成”设计FMEA”与制程FMEA”,并开始要求零件供货商分析其零件之设计与制程。在各个汽车厂都要求其零件供货商按照其规定之表格与程序进行FMEA的情况下,由于各公司的规定不同,造成零件供货商按照其规定之表格与程序进行FMEA的情况下,由于各公司的规定不同,造成件供货商额外的负担,为改善此一现象,福特(Ford)、克莱斯勒(Chrysler)、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等三家公司在美国品管学会(ASQC)与汽车工业行动组(AIAG)的赞助下,整合各汽车公司之规定与表格,在1993年完成『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参考手册』,确立了FMEA在汽车工业的必要性,并统一其分析程序与表格,此参考手册在1995年完成修定二版,并成为SAE正式技术文件SAEJ-1739。 目前FMEA已经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电力、造船和交通运输等工业,根据对美国国防部所属的112个单位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7个单位认为FMEA是一种有效的可靠度分析技术,值得推广。 FMEA做为设计工具以及在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性决定于设计初期对于问题的信息是否有效地传达沟通,或许FMEA给人最大的批评在于其对设计之改进效益有限,其最主要原因为执行的时机不对,以及单独作业,在设计过程中没有适当的输入FMEA信息,掌握时机或许是执行FMEA是否有效的最重要因素。FMEA的目的为确认在系统设计中的所有失效模式,其第一要务为及早确认系统设计中所有的致命性(Catastrophic)与关键性(Critical)失效发生的可能性,以便尽早开始进行系统高层次之FMEA,当获得更多数据后,再扩展分析到低层次硬品。 本教材乃针对设计FMEA相关技术做一探究。 将FMEA技术应用于制造/组装程序之分析称为”制程FMEA”,亦即在设计制造程序时,

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目錄~ 第一篇FMEA概述 FMEA概述.....................................................................2-3 潛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之順序 (4) 第二篇設計FMEA 何謂設計FMEA (5) 設計FMEA適用時機 (5) 設計FMEA的效益 (6) 團隊工作 (6) 設計FMEA流程圖 (7) 一個設計FMEA的形成~表單填寫指導1~22項........................8-18 設計FMEA範例 (19) 第三篇制程FMEA 何謂制程FMEA (20) 制程FMEA適用時機 (21) 制程FMEA的效益 (21) 團隊工作 (21) FMEA與品質規劃之相關性 (22) 制程FMEA流程圖 (23) 一個制程FMEA的形成~表單填寫指導1~22項.....................24-32 制程FMEA範例 (33) 附錄………………………………………………………………34-40 術 語 (41)

FMEA概述: 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簡稱FMEA,是對特定的設計或制程究竟應該做些什麼事來確保顧客滿意這一過程的補充,是一項系統化的活動,其主要目的在於: 1.對產品及其制程中的潛在失效與影響效應建立認知并且予以評價。 2.確定系列措施以消除或降低失效發生的機會(或然率)。 3.建立活動過程的文件與紀錄。 ◎根據車輛召回的研究顯示,FMEA的全面實施可以防止很多事件的發生,因此,想要識別并最大程度地減少潛在的隱患,FMEA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應用技術 。 ◎FMEA成功的關鍵在於〝事件發生前〞采取措施的時間性,在事前花點時間做好FMEA分析,能夠很容易地以低成本來更改產品或制程,從而將後期更改的風險降至最低。 ◎FMEA的範圍與關注焦點: 1.新設計、新技術,或新制程時: 著眼於全部的新設計、新技術,或新制程。 2.現有的設計或制程的變更時(假設已有FMEA): 集中於設計或制程的變更和變更可能產生的交互影響,以及現場的歷史情況。 3.將現有的設計或制程使用於新的環境、場所或用途時(假設已有FMEA): 著眼於新的環境、場所或用途對既有設計或制程的影響。 ◎FMEA編制的責任可能指定為某一主辦工程師,但是輸入應是小組活動的輸出。小組由知識與經驗丰富的人員組成(例如:設計、檢驗、實驗、制造、裝配、服務、品質及可靠度等)。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发表时间:2019-04-24T11:11:12.0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王子璐[导读] 摘要:对于水环境管理而言,水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是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数据支持。 天津天滨瑞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191摘要:对于水环境管理而言,水环境监测所提供的监测数据,是水环境管理的主要数据支持。客观、准确的监测数据可以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可见,水质监测实验室唯有确保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才能保障监测数据的科学性,才能更好的成为水环境管理的基石。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指的是在能够对数据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能够将测量误差控 制在有效范围内,实现质量的全面监控、管理。本文主要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关措施进行探讨,以保障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切实保障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引言 城市化以及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使得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加,对我国水资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水资源监测的质量,缓解我国用水紧张的局面,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1、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作用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我国也开始加强了水源污染的治理,但是由于管理和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使得水污染的治理效果比较缓慢,仍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优化。水环境监测是根据水资源的循环规律,对水质、水量以及水体中影响水环境的人为因素进行实施监测的工作,其不仅可以为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还可以对水环境的评估以及问题的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对水环境的监测,还可以为我国水污染治理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助益。在我国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水质监测可以明确的掌握生活用水、海洋以及江河中水质的质量,为水资源质量评估带来充足的数据支持,更利于我国进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升保护的效果。而水资源监测质量控制是水资源保护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可以有效的提高评估数据的准确性,真实的反应出水环境的质量,并通过技术以及设备的使用,对水资源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污染状况实行合理预测,以此增强各系统运行的效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 2、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 2.1采样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①布点处是否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否反应出当地的水质状况;②布点处能否采集到大范围的信息,此处的水体能否受到控制,数据的准确性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予以重视。同时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布点,并且依照地区的实际状况布点。要重点保护好采集的样品,将采集的样品科学的归纳起来,并且进行相应的标明,在样品上标注好相应的采样地点和工作人员姓名,如果样品出现了变动,就应该及时地做出相对的记录。 2.2样品保存、运输的质量控制 ①要落实好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工作,应该在运输样品前将装样品的瓶子拧紧,以防其露出或者渗入其他物质,再有顺序地放入集装箱里。②落实好样品运输工作,有一些样品本身具有独特性,所以在准备运输的时候,应该依照样品的物理化学条件来进行保存,这样才能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存放样品的环境的温度也需要进行控制。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样品进行保存和运输,保护好正在运输的样品,不让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变化,准备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后期分析。在样品运输结束到达实验室时,应该同实验人员做好样品的交接工作。分析样品的工作人员在分析样品时应该查看样品和记录时的情况是否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化,就应该同运输人员进行沟通,并要求更换样品,这样才可以保障分析样品的准确程度。 2.3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①实验室需要有充足的空间;②实验室的仪器需要有精准度高、先进等优点;③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在对样品进行监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将实验室清理干净,避免客观因素对实验室造成影响,实验室的温度等满足相应的监测要求。在监测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应该在同一批样品中抽取至少10%的样品进行监测分析。 2.4监测数据审核的质量控制 现场的采样人员应该将现场的采样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好,做的采样记录也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应该使用互相审核的方式来完成彼此间的监督,这样采样的科学程度也会被提高。在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应该做好样品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切工作步骤基于事实,将实验得出的结果真实无误的填入实验数据表格中,不能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捏造数据。分析人员应该把分析的出来的数据结果交给校对者,让校对者进行核对,之后由主任进行签字,签字完成后由技术人员进行再次审核,如果在审核的过程中发现数据出现了问题,那么就需要进行重新采样、分析、审核,将之前的工作环节从头到尾再重复一遍,只有最后的数据没有出现错误,并且成功通过了审核,才可以总结出结论。 3、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3.1建立健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才能够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水环境监测网,从而明确监测人员的责任,对水环境监测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3.2提高样品采集水平 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样品采集是关键的一部分,样品的质量对于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上下游或其他有影响的点位,要采用鲜明特点的采集布局,从而保证所采集的样品具有多样化,另外在样品的采集数量上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不能过多或者过少。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要控制采集的深度,最大程度的避免其他杂质对于样品的影响,保证样品采集的真实可靠性。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化学技术领域的相关建设已经有了一 定的成绩,初步建立起了完善先进的现代化学体系。而在化学实验与化学应用中,化学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对化学实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因此,为 了实现化学实验以及化学技术应用的合理化与科学化,就需要严格保证化学分析 过程的准确与效率。通过对化学分析环节的有效质量控制,来提高化学分析各个 环节的准确性,保证化学分析的结果能够与实际情况相一致,从而适应实验与应 用的需要。接下来,本文将从化学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入手来进行 具体的行文阐述。 关键词: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引言 化学分析是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良好的分析质量控制管理,对分 析过程的安全性、分析结构的科学性、可靠性十分重要,必须积极加以把握。现 实操作中,影响化学分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分析人员、分析技术、 分析仪器、试剂材料管理、分析环境等分析有关的各项因素都会对分析效果造成 影响,应加强相应管理。 1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化学分析是化学实验进行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情况中,化学实验的进 行需要基于各种各样的分析结果,这是保证化学实验结果准确且全面的重要保证,因此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水平来保证化学分析的质量是保证化学实验质量的要求。其次,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工作也是促进我国化学领域不断进步的基础。化学是一 门十分严谨的学科,一点的化学分析错误很可能会造成整个化学技术、理论发展 方向的重大错误偏差,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化学领域的不断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 重视化学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 2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1加强分析人员的管理 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分析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化学分析人员必须具有 高度的专业分析知识和能力、丰富的化学分析经验、经过专业训练的持证上岗人员。化学分析人员要保证无色弱、色盲、嗅觉失灵等方面的疾病,化学分析各个 环节的相应人员,不管样品登记与管理、实验分析、实验校验、仪器保养和维护等,应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在岗定期教育、考核,不定期的进修,提高整个实 验室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化学分析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2提高分析技术 分析技术的高低对分析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化学分析经常要面对多种多样的 材料,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对分析结果十分重要。化学分析时,应优 先选用国家标准,依次是行业标准、本公司、企业自己的标准,特殊需要采用国 际标准的要采用国际标准进行分析;任何标准随着时间的增加都会进行一定的修 订或变更,要及时跟进,采用最新版本;强制性标准时,相应的条款也要按强制 性标准执行;如果分析采用的是推荐性标准,要采用公认选定的分析方法;客户 委托的化学分析,如果涉及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制造商标准的情况下,要 遵循“来样负责”原则,优先采用顾客指定的方法。化学分析时,一定要有严格、 准确书写的验证报告,有时甚至还要有分析方法不确定的评定报告。具体分析时,化学分析应按相关的管理条例,或者管理方法,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正确的操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目的 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对环境监测的过程质量控制进行规范,为中心站实验室监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环境监测所有监测项目 1.3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1.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2006)(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2、样品采集 2.1 根据监测方案所确定的采样点位、污染物项目、频次、时间和方法进行采样。必要时制订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交通工具以及安全保障等。 2.2 采样人员应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了解监测点位的周边情况,掌 握采样方法、监测项目、采样质量保证措施、样品的保存技术和采样量等,做好 采样前的准备。 2.3 采集样品时,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并对采样准备工作和采样过程实行必 要的质量监督。需要时,可使用定位仪或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证实采样点位置。 2.4 样品管理 2.4.1 样品运输与交接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沾污、损失和丢失。样品接收、核查和发放各环节应受控;样品交接记录、样品标签及 其包装应完整。若发现样品有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应如实记录,并尽快采取相 关处理措施,必要时重新采样。 2.4.2 样品保存 样品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以免混淆。样品保存条件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 术规范要求。 3、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3.1 内部质量控制 监测人员应执行相应监测方法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规定,此外还可以采 取以下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3.1.1 空白样品 空白样品(包括全程序空白、采样器具空白、运输空白、现场空白和实验室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