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D卷

杭州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D卷
杭州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D卷

杭州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2017·泰安模拟) 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伽利略利用行星运行的规律,并通过月地检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 .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开始了原子核结构的研究

C .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 .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2. (2分) (2018高一上·雅安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力F1=18N、F2=10N的作用下,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g取10m/s2)()

A . 8N,向左

B . 10N,向右

C . 20N,向左

D . 18N,向左

3. (2分)(2020·黄冈模拟) 2019年4月10日,全球多地同步公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黑洞是

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大的天体,以至于光都无法逃逸。黑洞的大小由史瓦西半径公式R= 决定,其中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光速c=3.0×108m/s,天体的质量为M。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kg,假如它变成一个黑洞,则“地球黑洞”的半径约为()

A . 9μm

B . 9mm

C . 9cm

D . 9m

4. (2分) (2017高三上·潍坊期末) 一物体随升降机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 . 前2s内处于失重状态

B . 前5s内合力对物体做功为0

C . 第2s内的位移小于第5s内的位移

D . 第1s末的加速度大于第4.5s末的加速度

5. (2分)下列各组物理量中,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的有()

A . 电场力、电场强度

B . 电场力做的功、电势能

C . 电场强度、电势

D . 电势差、电势能

6. (2分) (2017高一下·集宁期末) 如图所示,物体沿着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率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不可能是()

A . 始终不做功

B . 一直做负功

C . 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D . 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7. (2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期中) 汽车在拱桥上行使可以近似认为是一种圆周运动,如图是在仙桥大昌汽车城广场的一次模拟试验,以某一合适的速度到达桥顶时轮胎对桥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此时汽车的向心力的大小()

A . 为零

B . 等于汽车重力

C . 大于汽车重力

D . 小于于汽车重力

二、多项选择题 (共3题;共9分)

8. (3分) (2016高一上·定州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B段表示静止

B . 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C . 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

D . 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9. (3分) (2017高二上·江西开学考)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

正常酒后正常酒后

157.515.022.530.0

2010.020.036.746.7

2512.525.054.2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 s

B .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也能安全停车

C .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约为7.5 m/s2

D . 表中x为66.7

10. (3分) (2019高一上·应县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四分之一圆柱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圆柱体和光滑墙壁之间,且不计圆柱体与正方体之间的摩擦,正方体与圆柱体的接触点的切线与右侧墙壁成θ角,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则()

A . 地面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为(M+m)g

B . 地面对圆柱体的摩擦力为mgtan θ

C . 墙壁对正方体的弹力为

D . 正方体对圆柱体的压力为

三、实验填空题 (共2题;共14分)

11. (4分) (2018高一下·集宁期末)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 Hz、30 Hz和40 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

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它题给条件进行推算。

(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已测得S1=8.89 cm,S2=9.50 cm,S3=10.10 cm;当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为________;Hz。

12. (10分)某同学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为了精确地测出金属丝的电阻,需用欧姆表对金属丝的电阻粗测,用多用电表“×1”欧姆挡粗测其电

阻示数如图甲,则阻值为________Ω;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从图乙中可以读出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

(3)除刻度尺、电阻为Rx的金属丝的电阻、螺旋测微器外,实验室还提供如下器材,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选填“A1”或“A2”)、电压表应选________(选填“V1”或“V2”).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0.5Ω)

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R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为2Ω)

电流表A2(量程1A、内阻约为1Ω)

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为3 000Ω)

电压表V2(量程3.0V、内阻约为1 000Ω)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4)在测量Rx阻值时,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并且多次测量,请在图丙中画完整测量Rx阻值的电路图.(图中务必标出选用的电表、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符号).

(5)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的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d,电流表的读数为I,电压表的读数为U,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L、d、I、U表示)

四、计算题 (共4题;共55分)

13. (15分) (2017高一上·淮南期中) 北京时间2016年5月14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的比赛在上海体育场拉开帷幕,在男子4×100米接力的比赛中,谢震业、苏炳添、张培萌和陈时伟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1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夺冠.如图所示,这是某一次接力训练中.已知甲、乙两运动员经短距离加速后都能达到并保持10m/s的速度跑完全程.设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乙在接力区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在甲、乙相遇时完成交接棒.在某次练习中,甲以v=10m/s的速度跑到接力区前端s0=14.0m处向乙发出起跑口令.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

(1)

此次练习中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即乙出发的位置)的距离.

(2)

为了达到理想成绩,需要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则甲应在接力区前端多远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

(3)

在(2)中,棒经过接力区的时间是多少?

14. (15分)(2017·北京模拟) 如图,两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距l,左端与一电阻R相连;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置于导轨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导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向右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求:

(1)

t时刻导体棒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

(2)

t时刻电阻R消耗的功率;

(3)

t时间内流过R的电荷量.

15. (15分)(2016·九江模拟) 如图,光滑绝缘斜面倾角θ=30°,空间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

强磁场,电场水平向左,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滑块恰好静止在A点,现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突然反向.(重力加速度为g)

(1)

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

试计算通过多长时间滑块脱离斜面

(3)

已知:滑块脱离斜面后继续运动,在B点时达到最大速度为v,此时突然撤去磁场,滑块未与斜面碰撞而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B、C点未画出),且B、C两点距离为,求落地时速度vC的大小?

16. (10分) (2019高三上·昌平月考)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区域和匀强磁场区域是紧邻的,且宽度相等均为d,电场方向在纸平面内竖直向下,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带正电的粒子从O点以速度v0沿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从A点出电场进入磁场,离开电场时带电粒子在电场方向的偏转位移为电场宽度的一半,当粒子从磁场右边界上C点穿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进入电场O点时的速度方向一致,已知d、v0(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求:

(1)粒子从C点穿出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

(2)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比值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多项选择题 (共3题;共9分)

8-1、

9-1、

10-1、

三、实验填空题 (共2题;共14分)

11-1、

11-2、

12-1、

12-2、

12-3、

12-4、

12-5、答案:略

四、计算题 (共4题;共55分) 13-1、

13-2、

13-3、14-1、14-2、

14-3、15-1、

15-2、

15-3、

16-1、

16-2、答案:略

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周口市2019--2019学年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第Ⅰ卷上各小题选出的答案一律填写在第Ⅱ卷上指定的答题栏中,只答在第Ⅰ卷上不计分,考试结束时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l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 .麦克斯韦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 .欧姆首先总结了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D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规律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小球A .B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球A ,B 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小球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设整个过程中 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 ( ) A .由于电场力分别对球A 和 B 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B .由于两小球所受电场力等大反向,故系统动量守恒 C .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大 D .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3.如图所示,用力将矩形线框abcd 从磁场中匀速地拉出有界的匀强磁场,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拉力做功越多. B .速度相同时,线框电阻越大.所用拉力越小. C .无论是快拉还是慢拉,通过线框的电量相同。 D .无论是快拉还是慢拉,拉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4.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 ,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O 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 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 A .周期为△t,波长为8L 。 B .周期为3 2△t,波长为8L . C .周期为32△t,波速为12L /△t D .周期为△t,波速为8L /△t 5.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PQ 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半径为a ,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圆环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 从如图位置运动,当圆环运动到直径刚好与边界线PQ 重合时,圆环的速度为v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时圆环中的电功率为R v a B 2 224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A 卷) 一、选择题(共27分) 1. (本题3分) 距一根载有电流为3×104 A 的电线1 m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 3×10-5 T . (B) 6×10-3 T . (C) 1.9×10-2T . (D) 0.6 T . (已知真空的磁导率μ0 =4π×10-7 T ·m/A) [ ] 2. (本题3分) 一电子以速度v 垂直地进入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所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将 (A) 正比于B ,反比于v 2. (B) 反比于B ,正比于v 2. (C) 正比于B ,反比于v . (D) 反比于B ,反比于v . [ ] 3. (本题3分) 有一矩形线圈AOCD ,通以如图示方向的电流I ,将它置于均匀磁场B 中,B 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一致,线圈平面与x 轴之间的夹角为α,α < 90°.若AO 边在y 轴上,且线圈可绕y 轴自由转动,则线圈将 (A) 转动使α 角减小. (B) 转动使α角增大. (C) 不会发生转动. (D) 如何转动尚不能判定. [ ] 4. (本题3分) 如图所示,M 、N 为水平面内两根平行金属导轨,ab 与cd 为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两根直裸导线.外磁场垂直水平面向上.当外力使 ab 向右平移时,cd (A) 不动. (B) 转动. (C) 向左移动. (D) 向右移动.[ ] 5. (本题3分) 如图,长度为l 的直导线ab 在均匀磁场B 中以速度v 移动,直导线ab 中的电动势为 (A) Bl v . (B) Bl v sin α. (C) Bl v cos α. (D) 0. [ ] 6. (本题3分) 已知一螺绕环的自感系数为L .若将该螺绕环锯成两个半环式的螺线管,则两个半环螺线管的自感系数 c a b d N M B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第12套真题

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B .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 . 哥白尼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D . 库仑首次采用电场线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电流的磁效应是法拉第首次发现 2. 在吊环比赛中,运动员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此时两绳竖直且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吊环悬绳的拉力大小均为FT,运动员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 A . FT减小,F增大 B . FT增大,F增大 C . FT减小,F不变 D . FT增大,F不变 3.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km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为36000km),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km/s B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大 C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周期比北斗G7大 D . 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赣州市的正上方

4. 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 B . 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 C . 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1+ )g D . 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 5. 如图所示,直线MN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画出).虚线是一带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运动到b的运动轨迹,轨迹为一抛物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电场线MN的方向一定是由N指向M B . 带电粒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一定增加 C . 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 . 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6. 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转轴0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A . v2=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 B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贵州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理综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贵州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理综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 B .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 C . 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 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2. (2分) (2018高三上·温州月考) 2018年9月2号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中,中国队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10 金。图示为跳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a端缓慢地走到b端,跳板逐渐向下弯曲,在此过程中,该运动员对跳板的() A . 摩擦力不断增大 B . 作用力不断减小 C . 作用力不断增大 D . 压力不断增大 3. (2分) (2017高一上·东城期末) 用以下方法可以粗略测定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右图所示,将木块放在木板上,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将木板的左端固定,而将其右端缓慢地抬高,会发现木块先相对静止在木板上,后来开始相对于木板向下滑动,测得当木块刚好开始沿木板滑动时木板和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滑动摩

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木块开始滑动前,其所受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B . 木板从水平变成接近竖直方向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一直在增大 C .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D . 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sinθ 4. (2分)(2017·乌鲁木齐模拟) 冰壶比赛场地如图,运动员在投掷线MN处放手让冰壶滑出,为了使冰壶滑行的更远,运动员可用毛刷擦冰壶滑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一次比赛中,甲队要将乙队停在营垒(半径为1.83m)中心O的冰壶A(可看作质点)击出营垒区,甲队将冰壶B(与A质量相同)以某一初速度掷出后,若不擦冰,冰壶B与A发生正碰(无机械能损失)后,A将停在距O点1m处,冰壶B 掷出后,通过下列擦冰方式不能将A击出营垒区的是() A . 在冰壶B滑行5m后,在其滑行前方擦冰1.7m B . 在冰壶B与A正碰后,立即紧贴A在其滑行前方擦冰1.7m C . 先在冰壶B前方擦冰1m,正碰后,再从距O点1m处开始在A前方擦冰0.7m D . 先在冰壶B前方擦冰0.8m.正碰后,再从距O点1m处开始在A前方擦冰0.9m 5. (2分) (2019高二下·汕头月考) 有一种调压变压器的构造如图所示.线圈AB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 C、D之间加上输入电压,转动滑动触头P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图中A为交流电流表,V为交流电压表,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D两端接正弦交流电源,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四川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分析

四川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分析 (参考格式) 课程名称(中英文):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学时:学分: 参试学生年级:专业:参试总人数(N): 卷面总分(T):客观题总分:主观题总分: 考试时间:年月日 任课教师:试卷分析签名: 一.基本分析 1.成绩分布: *若卷面总分不等于100分,应折合换算为标准总分100分,再按标准分数段进行统计。 2.参考标准:在教学状况正常、考试命题适宜、试卷评阅严谨的前提下,考生成绩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二.扩展分析 1.定量统计: * “答对人数”指得分在该题满分的90%(含)以上的人数(即:得分≥0.9?Ti 的人 数)。 ** 各题“难度系数” Pi = Ti Ai ,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 *** 各题“区分度” N Li Gi Di 27.0-= , 其中,Gi 为高分组中该题的答对人数,高分组为卷面总成绩排前27%的人数;Li 为低分组中该题的答对人数,低分组为卷面总成绩排后27% 的人数。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别开来的指标。 2.分析参考标准: 一般情况下,试卷平均难度系数 P >0.7 为试题难度低; P ≤4.0≤0.7 为难度较 为适中(选拔性测试 P =0.5左右为宜,通常期末考试为目标参照性考试,P 可适当 偏高); P <0.4 为难度高。难度适中能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情况。 一般情况下,试卷平均区分度 D ≥0.3 为区分度高度显著; D ≥0.15 为区分度 基本显著; D<0.15 为区分度较差。

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相结合可提供命题质量的更为可靠的信息。 三.分析总结 1.从卷面整体解答情况所反映出的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含命题质量):2.对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思考: 备注:1. 各学院应按《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充分重视试卷分析工作,通过试卷分析更客观地利用考试的教学信息反馈功能,不断提高命题质量,促进 考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推动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试卷分析由教研室(系)组织、安排相关教师认真完成,并督促、检查将分 析结果及时报教研室(系)。 2. 参试人数少于150人的试卷可只进行第一、三项分析,参试人数150人以 上(含)的试卷第一、二、三项分析均须进行。 3. 2004年7月以前的试卷以第一、三项分析为主,有条件的课程可再开展第 二项分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模板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模板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模板 1.以下物理量是同学们进行估测的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符合实际的是() A.考场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5A B.家用电风扇的额定功率约为2000W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220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来给高温病人降温,利用了酒精蒸发吸热 B.用水来冷却发动机,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 C.寒冷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液化后的二氧化碳 D.冬天,搓手使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3.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4.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2甲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图2乙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5.如图3所示,关于下列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导体b的电阻小于导体a的电阻 B.图乙表示白炽灯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图丙表示电阻一定时,其实际电功率与电流平方的关系 D.图丁表示一定质量的水其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6.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子温控装置,将热敏电阻R1(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R2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如图4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变小 B.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7.轿车的驾驶位和副驾驶位一般都设有安全带提醒电路,若汽车点火开关S未接通,电路不工作。S接通后,只要有人坐在其中一个座位上,座位下对应的动合开关S1或S2受压后接通,安全带指示灯点亮同时铃响(灯与铃工作互不影响),提醒他系上安全带后(即将安全带的插头插入连接插座内),安装在插座内对应的动断开关S1或S2断开,安全带指示灯熄灭同时铃不响,图5中的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8.如图6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lA,灯泡标有5V2.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若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节范围是2~20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A~0.5A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1.2W~2.5W D.灯泡消耗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4W~0.9W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6个小题,第14题作图3分,其余每

太原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太原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三上·瓦房店月考) 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法拉第有“电学之父”的美誉.下列陈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 法拉第首先引入“场”的概念来研究电和磁的现象 B . 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来描述电场和磁场 C . 法拉第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 . 法拉第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2.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如图,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处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小球静止于A点,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0°,现用力将小球缓慢拉到最低点B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将回到A处停下来 B . 小球将在A,B之间往复摆动 C . 场强的大小为E= D . 小球从B向右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mgl(1﹣) 3. (2分) (2019高一下·蒙山月考) 两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球心相距r,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10-6N,若它们的质量、球心距离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的万有引力为:() A . 4×10-6N

B . 2×10-6N C . 0.25×10-6N D . 10-6N 4. (2分)(2016·济宁模拟) 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对比甲乙两辆车的运动,两车在计时起点时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 甲车任何时刻加速度大小都不为零 B . 在t=3s时,两车第一次相距最远 C . 在t=6s时,两车又一次经过同一位置 D . 甲车在t=6s时的加速度与t=9s时的加速度相同 5. (2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2.0 J,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为1.5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粒子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少2 J B . 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3. 5 J C . 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 J D . 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 J

2018-2019高三物理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物 理 试 卷 2019年1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与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3、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 )奥斯特 (B )法拉第 (C )麦克斯韦 (D )赫兹 2.下列装置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电饭锅 (D )电热毯 3.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韦伯 (B )牛顿 (C )安培 (D )特斯拉 4.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A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B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5.下面的文字来自一篇报道 :“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15分钟后,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350千米/小时!历经4小时28分钟的飞驰,抵达上海虹桥站。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根据报道可知 (A )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的平均速率是350km/h (B )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行驶的路程是87.5km (C )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表示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 (D )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为1563km 6.某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当有人站上去后会先慢慢加速。一顾客乘这种扶梯上楼,如下图所示。在电梯加速向上运行的过程中,他所受力的示意图是 G (A ) (B ) (C ) (D )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大学英语二》试卷分析 一、本试卷共包括七个部分: 1.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20%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802723.html,plete the dialogue 10% 3.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given 10% 4.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5.Translation 15% 6.Writing 15% 试题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思想和要求。主要表现在:1.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语言知识运用,大部分题目都创设了比较完整或相对独立的语境。2.定位语篇,突出能力考查,阅读都能把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章的整体要领作为命题的基本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大多数试题结构合理,难易基本适中。大部分考点中要求考生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联系相互的文化背景进行思考。参加本次考试的共34个教学班,平均分为79分。 二、试卷分析 1. 单项填空题。本题注重语境和知识点的覆盖面,未超出考纲规定的范围,也体现了以考查动词为主的理念。包含了动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动词时态语态题;另外,也考查复合句,冠词等语法知识。此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不错。 2. 补全对话题。语境设计合理,切近生活,考查了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有利于课程改革和英语教学。这部分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3. 阅读理解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能够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比较高。能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从文章的信息中推断出答案。 5. 选词填空。掌握的欠缺,说明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还有待提高好。 6. 翻译和写作。书面表达以检测考生运用书面英语的书面输出能力为目的,话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现代气息,失分主要原因是词汇知识掌握不牢固。表现如下: 1、对单词记忆不准,书写时出错。 2、不会变化词性。 3、大部分学生的单词拼写有误。 建议加强词汇记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运用词汇的能力。 三、今后教学方面的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并把握英语命题改革的方向;针对性训练新的题型。 2、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单词记忆策略和单词拼写能力的培养。 3、加强学生在语境中对语篇和语义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及文章深层 含义的理解。 4、进一步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组句成篇的能力,从而提高考生的书面 表达能力。

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高二物理期末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电场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B.电场线与运动电荷的轨迹是一致的 C.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电荷在该点受力方向可以不相同 D.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大 2、关于电阻的计算式 和决定式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 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 .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C .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 D .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 I U 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 或I 的变化而变化 3、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带电的小球A 和B ,此时,上、下细线受的力分别为T A 、T B ,如果使A 带正电,B 带负电,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T 'A ,T 'B ,则( ) A.T A < T 'A B.T B > T 'B C.T A = T 'A D. T B < T 'B 4、某学生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接通K 后,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A 、C 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U ;当并联在A 、B 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也为U ;当并联在B 、C 两点 间时,电压表读数为零,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R 1 、R 2阻值相差 不大) A .AB 段断路 B .BC 段断路 C .AB 段短路 D .BC 段短路 带正电、电量为10-6 C 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 5、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动能减少了10-5 J ,已知A 点的电势为-10 V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 B .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 C .B 点电势为零; D .B 点电势为-20 V 6、如右下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入电池两极,一个带正电小球悬挂在两极板间,闭合开关S 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则( ) A .保持S 闭合,使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变大 B .保持S 闭合,使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C .打开S ,使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变大 D .打开S ,使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 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路端电压都为U 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 .电流都是I 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C .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 D .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 θ A B S A B 2 1 I U R =S L R ρ=

2018学年嘉定区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4(2018.12.10)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 3.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伽利略根据小球在较小倾角斜面运动的实验事实,通过合理外推得到“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结论。这一过程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理想实验法(C)理想模型法(D)等效替代法 3.秋天的早晨,我们常常能看到空气中的水蒸汽在草叶上凝聚成的露珠。在凝露的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引力、斥力都减小(B)引力、斥力都增大 (C)斥力减小,引力增大(D)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4.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推拉活塞时,动作要慢 (B)推拉活塞时,手不能握住注射器含有气体的部分 (C)压强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软管脱落后,应迅速重新装上继续实验 (D)活塞与针筒之间要保持气密性 5.某物体受一个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这个力一定是 (A)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B)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C)大小变化、方向始终指向圆心(D)大小变化,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6.如图,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处运动到b处的轨迹,则 (A)a处的电场强度较弱 (B)a、b两处的电场强度一样大 (C)该带电粒子在b处时受电场力较小 (D)该带电粒子在a、b两处受电场力一样大 7.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能正确反映该振子位移x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a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a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9小题,每题4分,共计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竖直平面内,有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下图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x A y cos =,将一个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A y x ==、0处以某一初速度沿杆向x +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 A .小环在D 点的加速度为零 B .小环在B 点和D 点的加速度相同 C .小环在C 点的速度最大 D .小环在C 点和 E 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2.发射通信卫星的常用方法是,先用火箭将卫星送入一近地椭圆轨道运行,然后再适时开动星载火箭,将其送上与地球自转同步运行的轨道,那么 A .变轨后瞬时与变轨前瞬时相比, 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动能增大 B .变轨后瞬时与变轨前瞬时相比, 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动能减小 C .变轨后卫星运行速度一定比变轨前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大速度要大 D .变轨后卫星运行速度一定比变轨前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小速度要小 3.如下图,L 1和L 2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乙是电流互感器。假设甲的变压比为500:1,乙的变流比为200:l ,同时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220V ,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5A ,那么输电线的输送功率为 A .1.1×102W B .1.1×104 W C .1.1×l06 W D .1.1×108 W 4.如下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距离为d ,用导线、电键K 与一个n 匝的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平均变化的磁场B 中。两板间放一台小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表面绝缘,在其上表面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小球。K 断开时传感器上有示数,K 闭合时传感器上的示数变为原先的一半。那么线圈中磁场B 的变化情形和磁通量变化率分不是 A .正在增加, q mgd t 2=??? B .正在增加,nq mgd t 2=??? C .正在减弱, q mgd t 2=??? D .正在减弱,nq mgd t 2=??? 5.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能够证明出现 在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假设沿如下图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那么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A .大小为零 B .方向水平向右 C .方向水平向左 D .无法判定大小和方向。 6.如图,电源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和电压表为理想电表,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物理试卷分析模板

物理试卷分析模板 物理试卷分析模板篇一: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2008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鹤城区兼职教研员刘水莲 2008年高考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内容 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共8题48分(从14题-21题),第二卷共4题72分(从22题-25题),全卷物理部分共120分。第一卷8题为不定项选择题(但只有2题多选);第二卷4题,第一道(22题)为实验题,计18分,其余3道为计算题,计54分。试卷考核的内容附下表: 二、难度分析和难度分布 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整体来看难度适中,只是计算量较大,对考生的计算能力和心理素质是一个考验。另一方面,题目与实际生活结合更加紧密,能否快速准确地“看透”题意成为关键(例如17题和19题)。试题难度分布大体如下: 由表格可见:简单题较少,中等题较多,难题的比例合适。

三、试题特点 纵观2008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Ⅰ)(物理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重视“双基”,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试卷考查了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五个方面的知识,试卷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全面,知识面分布较广。机械振动机械波、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各考查了一道选择题;压轴题仍然为最后一道计算题(25题复合场问题);仍以考查力学、电磁学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偏难怪题。 2、注重联系实际,考查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17、19两题上,但两题所占分值不大(共12分)。17题通过对实际生活中月球围绕太阳近似成地球围绕太阳,考查了关于万有引力的基本公式;19题考查了关于大气压强的第二种求解方法,用大气的重力除以地球的表面积。这些都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信息提取、分析、判断、综合运用能力。另外,结合实际的问题往往已知数据较多,如何分类提取,搞清各量之间关系,使已知“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其所乱”,确实体现了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并且这两道题都要求考生要先将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才能利用课本上所学到的概念、规律进行分析、求解。这样的试题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以及物理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电容器是非常重要的电学元件,通过充电使一电容器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电容器的( ) A. 电容变为原来的2倍 B. 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 C. 耐压变为原来的4倍 D. 场强变为原来的4倍 2. 吊床是人们喜爱的休闲方式.设吊床被轻绳吊在两棵竖直的树干上,如图所示为人躺在该吊床上平衡后的情景,关于树干受到绳拉力的水平分量和竖直分量,根据情景可以判定( ) A. 左侧受到的水平分力较大 B. 右侧受到的水平分力较大 C. 左侧受到的竖直分力较大 D. 右侧受到的竖直分力较大 3. 光敏电阻是一种对光敏感的元件,典型的光敏电阻在没有光照射时其电阻可达100 K Ω,在有光照射时其电阻可减小到100 Ω,小明同学用这样的光敏电阻和实验室里0.6 A量程的电流表或3 V量程的电压表,定值电阻以及两节干电池,设计一个比较灵敏的光照强度测量计,下列电路可行的是( ) 4. 我国在2021年5月21日发射了嫦娥四号的中继星“鹊桥”,为我国嫦娥四号卫星在月球背面的工作提供通信支持.“鹊桥”号随月球同步绕地球运动,并绕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的一点(拉格朗日点L2)做圆周运动,轨道被称为“晕轨道”,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在地球上的观察者认为“鹊桥”号做圆周运动 B. “鹊桥”号受地球引力、月球引力和向心力作用 C. 已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半径可以求得地球质量 D. 已知“鹊桥”号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测得月球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 (共6题;共17分) 1. (3分)如图所示,小球甲从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的夹角为,已知高,不计空气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A . 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B . 甲、乙两小球到达点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 C . 、两点的高度差为 D .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2. (2分) (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 B . 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 . 研究公交车过站牌所用时间时,可以把公交车看成质点

D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3. (3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 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 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 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D .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 4. (3分) (2017高一下·商丘期末) 如图所示,(a)图表示光滑平台上,物体A以初速度v0滑到上表面粗糙的水平小车上,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b)图为物体A与小车B的v﹣t图象,由此可知() A . 小车上表面长度 B . 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C . A与小车B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D . 小车B获得的动能 5. (3分) (2019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B在水平外力

贵州大学期末成绩统计分析与试卷分析

贵州大学期末成绩统计分析与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秋季 课程名称 耕作学 学时 54 学分 3 开课院系 农学院 任课教师 曹国璠 课号 0901101044 成绩构成 平均分 84.4 最高分 98 最低 69 不参预计算 未通过原因 学生类别 1.分数分布直方图(左图) 2.标准均值:75 3.平均值:78.5 4.标准差:6.5 5.偏差:3.5 试题试卷定量分(包括每道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及标准差等项统计指标):12名同学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占24.49%;26名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占53.06%;10名同学获得了中等成绩,占20.41%;1名同学获得了及格的成绩,占2.04%。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试卷难以适当,考试结果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没有条件使用试卷分析软件的课程,可暂时不做此项定量分析。 试卷质量及教学质量定性分析: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较好地回答问题,填空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的正确率最高;名词解释和简述题的正确率较高;相对而言,一些同学对论述题回答的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同学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总体来看,教学效果好。 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多增加课堂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 任课教师签字: 日期 :2009年12月25日 2009年12月25 日 注:本登记表由任课教师填写,于下学期开学后第1周内交院系教学秘书,与学生考试试卷一并保存 备案。 注:有一位留级生姚元文的成绩为81分。

贵州大学成绩统计分析与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秋季 课程名称 耕作学 学时 54 学分 3 开课院系 农学院 任课教师 曹国璠 课号 0901101044 成绩构成 平均分 83.6 最高分 96 最低 74 不参预计算 未通过原因 学生类别 1.分数分布直方图(左图) 2.标准均值:75 3.平均值:78.5 4.标准差:6.5 5.偏差:3.5 试题试卷定量分(包括每道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及标准差等项统计指标): 注:没有条件使用试卷分析软件的课程,可暂时不做此项定量分析。 试卷质量及教学质量定性分析:出勤率较高,平时成绩较好,卷面成绩普遍比较高,总成绩也较高,说明教学效果好。 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多增加课堂讨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 任课教师签字: 日期 :2009年12月25日 2009年12月25 日 注:本登记表由任课教师填写,于下学期开学后第1周内交院系教学秘书,与学生考试试卷一并保存 备案。

高二物理选修3-1期末测试题-参考模板

高中物理选修3-1期末考试模式试卷三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不全的得2分,有错项的得0分) 1.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q F E =适用于任何电场 B .由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2 r Q k E ?=可知,当r →0时,E →无穷大 C .由公式IL F B =可知,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若不受磁场力,则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 D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置于该处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 2.甲、乙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的相互作用力是F ,如果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减小为原来的2 1,距离增加 到原来的2倍,则相互作用力变为( ) A .F 8 B .F 2 1 C .F 4 1 D .F 16 1 3.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 1和q 2,分别固定在A 、B 两点,DCE 为AB 连线的中垂线,现将一个正电荷q 由c 点沿CD 移到无穷远,则在此过程中( ) A .电势能逐渐减小 B .电势能逐渐增大 C .q 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D .q 受到的电场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A 、B 、C 、D 、E 、F 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m 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 、B 、C 三点电势分别为10V 、20V 、30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E 一定处在同一等势面上 B .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0V/m C .正点电荷从E 点移到F 点,则电场力做负功 D .电子从F 点移到D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20eV 5.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 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

高三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

高三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高三物理1.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图象中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是()A. B. C. D.2.如图所示,顶角为直角、质量为M的斜面体ABC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30°,斜面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现沿垂直于BC方向对斜面体施加力F,斜面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则关于斜面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大小,正确的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A.N=Mg,f= B.N=Mg+ ,

f=μMgC.N=Mg+ ,f= D.N=Mg+ ,f= 3.用如图a所示的圆弧一斜面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每次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不同位置静止释放,并在弧形轨道最低点水平部分处装有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已知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θ=45°,实验时获得小球在斜面上的不同水平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F﹣x图象,g取10m/s2,则由图可求得圆弧轨道的半径R为() A.0.125m B.0.25m C.0.50m D.1.0m 4.如图所示,两水平虚线ef、gh之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铝线框abcd从虚线ef上方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线框运动中ab始终是水平的,已知两虚线ef、gh间距离大于线框边长,则从开始运动到ab边到达gh线之前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合理的是() A. B. C. D.5.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