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PVA在各领域的应用

聚乙烯醇PVA在各领域的应用
聚乙烯醇PVA在各领域的应用

PVA自工业化生产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用途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由最初的只用于维纶生产,逐步发展到用于纺织、造纸、建筑、化工、电子等行业,目前PVA新的用途仍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PVA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同时,PVA作为“最生态友好产品”,在环保和安全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由于PVA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其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并且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新领域的应用开发如火如荼。

(1)织物及织物加工由于分子间的高黏着性,PVA具有良好的拉丝、成膜性,曾经奠定了PVA作为维纶纤维原料的地位。用PVA 制造的维纶纤维可与棉、毛、黏胶纤维混纺或纯纺,用于衣着及篷布、帘子线、绳索等生产,是石棉的理想代用品。近年开发的水溶性纤维具有水溶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有机溶剂性以及良好的耐盐、耐化学药品性,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水温中得以溶解,其废液经活性污泥处理后,完全降解而无公害,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使用较广的环保材料。水溶性纤维主要作为造纸原料、无纺布原料、生产水溶性纱线或与其它纤维混纺后织成高档纺织品,以及制作军工用品的纺织材料。

织物加工对PVA的需求量最大,使用范围大致如下:浆料——经纱浆、印染浆、织物整理;改性剂——织物树脂整理;黏合剂——毡和无纺布等的黏合剂。

在上述应用中作为经纱浆料用的比例最大。PVA是一种能使经纱的抱合力,上浆纱强力、耐磨性、可挠性以及对大气条件变化的保护性等得以提高的一种理想的低成本经纱浆料。国外PVA浆料上百种,主要区别在于醇解度和聚合度,最常用的是1799和1788。

(2)纸加工PVA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于表面施胶剂、颜料黏合剂和打浆机添加剂等。用PVA制作的纸张表面施胶剂,可增强纸品表面强度和内部张力、耐破裂度、耐折和耐磨强度,改善纸张的光泽及平滑性,提高纸张耐水性、耐油及耐有机溶剂性。由于PVA水溶液对纸的黏合力强,成膜性好,可代替价格昂贵、容易腐败的干酪素制作颜料胶黏剂,涂布纸的白度和光泽度好,不易卷曲,成本低,因此在美术纸、

工艺纸等高级纸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3)黏合剂聚乙烯醇对纤维素物质的黏着力是极大的,PVA直接作为各种纤维质材料的黏合剂以及胶带、邮票、标签等的再湿黏合剂早已被广泛使用。

低聚合度和低醇解度的PVA可制造水溶性热熔胶,这种黏合剂可加热熔融涂敷于基质表面上,无需干燥工艺,并且有良好的黏着性。此外,将其用于无线装订、波纹纸板等工艺中没有作为废纸再生时的麻烦,而有些树脂的热熔胶例如EVA(乙烯-醋酸乙烯树脂)系热熔胶,对水既不分散又不溶解,回收废纸时,这些黏合剂形成块状,既污染纸张又在造纸工艺中堵塞金属丝筛眼。PVA改性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可用来黏合人造板或复合板。

(4)薄膜和制品PVA水溶液有良好的成膜性,PVA薄膜有与其它塑料薄膜不同的许多特性。PVA薄膜种类很多,主要有纤维品包装用软质膜、聚酯等成型时的离子型薄膜、水溶性薄膜和食品包装用薄膜。

PVA薄膜作为包装材料具有优异性能:极好的透明度和光泽性;不吸尘、不带静电、印刷适应性好;较高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良好的耐磨性;低湿度下,极好的气体阻隔性和保香性,阻氧性甚至优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与EVOH一样,透湿性较大,对水敏感;有良好的金属蒸镀性、热黏合性;耐油性极好,耐辐照,可用于耐辐射食品包装;易溶于水,在水体中可水解、生物降解,水解、降解和焚烧的最终产物为CO2和H2O,属于国际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

英国Polyval公司开发的聚乙烯醇薄膜专利新配方和工艺,能大幅降低挤出聚乙烯醇薄膜Enpol成本。据称,传统聚乙烯醇薄膜采用溶液流延法工艺生产,加工成本非常高。而现在Enpol膜采用Enpol树脂挤出吹塑法生产,Enpol树脂熔点低于聚乙烯醇分解温度(180℃左右)。该公司已生产和供应Enpol树脂,并转让薄膜生产技术,现已开发出10个牌号,加工的薄膜在5~70℃间的不同温度下溶于水,用于排水系统,三个月内可生物降解。

液晶显示(LCD)用偏振膜是重要的电子化学品,世界需求快速增长。偏振膜由聚乙烯醇膜和三乙酰纤维素(TAC)膜层通过拉伸和组合制造而成。该膜可通过大型滚压制取。通过放宽滚压尺寸可提高偏振膜装置的生产性。可乐丽是领先的聚乙烯醇膜生产商。可乐丽公司为满足需求的增长,已于2005年将其光学用聚乙烯醇薄膜生产能力翻了近一番。近期,可乐丽公司又在其日本Tamashima工厂投资约60亿日元(约5100万美元)扩增光学用聚乙烯醇薄膜3000万平方米/年,扩能于2007年6月完成,这使可乐丽公司聚乙烯醇薄膜总能力达到9100万平方米/年。

(5)医药领域PVA在医学和药学方面作为一种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广为应用。在血管对接时用短时间内溶解的PVA管和瞬间黏合剂,一碰即可接上,使血管吻合术大大简化;PVA作为高含水弹性体用作人工关节、心膜和胸膜等填补材料;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状物可制人造皮肤、人造肌肉、人工角膜、玻璃等;PVA可作为牙科修复材料;PVA 中空纤维表面积大,可制作人工肺,PVA中空纤维进行选择性滲透,可

制造人工肾膜;PVA水溶性纤维作为手术缝线,术后可不必拆线;PVA 泪膜可制造眼泪从而治疗干眼综合征,PVA浓水溶液和软膏剂均匀混合制成外科敷料,在创伤或外伤等皮肤表面上形成膜,药物成分可充分被患部吸收且不污染衣服。

PVA在药学中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药物中加入PVA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含PVA药物溶解时,首先表面吸收水分溶胀,形成凝胶,从而阻止水分向材料中心渗透,待凝胶逐渐溶解后,水分得以逐渐进入,药物逐渐被吸收,从而制成缓释、恒释片剂、肠溶药剂;液体药剂加入PVA后增加药剂黏度从而达到长效作用,制成长效眼用药剂。

以色列瑞珍提斯生物材料公司开发出一种软骨修复水凝胶。这种水凝胶由聚乙烯醇和一定比例的纤维蛋白原构成,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合成材料,将其注入软骨受伤部位后能根据需要凝化成所需形状,通过释放出的纤维蛋白原诱使软骨细胞再生并与周围组织自然融合。

(6)乳化稳定剂部分醇解PVA比完全醇解PVA表面张力低,使醋酸乙烯单体在水中的分散力大,其保护胶性能好。PVA不仅是一种适合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保护胶体,而且也是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增稠剂,因此它在聚醋酸乙烯乳液工业上起着重要作用。

使用乳化剂型PVA作为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的乳化稳定剂和增稠剂可使乳液粒子小、乳液黏度高;发泡少,因而无泡沫凝结的麻烦,冻融稳定性好;与颜料或无机盐的混合性好;后添加增黏效果大。

(7)土壤改良剂聚乙烯醇作为土壤改良剂使土壤团粒化能力比其它任何改良剂都优越,经PVA改良后的土壤:①孔隙多,从而使空

气含量高、土质疏松,微生物活动好,促进根部发育;②土壤的毛细管错综,水分保持良好;③团粒间的空隙大,水的透气性好。

(8)其它除了以上这些成熟的应用之外,PVA新的用途正在不断开拓。例如人们对各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筛选研究之后的结果表明,在大品种合成高分子中,PVA是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材料。通过对PVA进行改性或加入其它高分子材料后制出的医药器械、食品包装、办公用品及卫生材料等,能够在相应的条件下得到生物降解。

PVA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卫生性。美国、日本的许多研究机构曾对PVA进行了大量试验,证明了它的无毒性。除了不宜作为内服药品或食品直接进入人体外,它与皮肤的接触完全无害,可以用于化妆品、食品包装领域。

以PVA为主要原料制得的高强高模纤维,是维纶纤维系列中的新品一族。它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分散性好的优点,并且能够耐酸、碱、盐,耐磨损、耐光照、耐腐蚀、防虫蛀,与水泥的亲和性较好,是水泥制品理想的增强防裂材料。另外由于高强高模维纶还具有稳定的高温特性,因此它在要求十分严格的橡胶领域将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构成轮胎材料的强力人造丝已经面临淘汰,高强高模维纶将完全有希望成为子午胎帘子线。高强高模维纶也以其高模量、高强度的独特优势正在进入塑料增强材料领域。

聚乙烯醇pva的用途和应用

聚乙烯醇 PVA 的用途和应用 【新海湾-徐江】 聚乙烯醇(简称PVA)外观为白色粉末,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它的用途可分为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用途。 由于PVA具有独特的强力粘接性、皮膜柔韧性、平滑性、耐油性、耐溶剂性、保护胶体性、气体阻绝性、耐磨性以及经特殊处理具有的耐水性,因此除了作纤维原料外,还被大量用于生产涂料、粘合剂、纸品加工剂、乳化剂、分散剂、薄膜等产品,应用范围遍及纺织、食品、医药、建筑、木材加工、造纸、印刷、农业、钢铁、高分子化工等行业。 产品性能:聚乙烯醇树脂系列产品系白色固体,外型分絮状、颗粒状、粉状三种;无毒无味、无污染,可在80--90℃水中溶解。其水溶液有很好的粘接性和成膜性;能耐油类、润滑剂和烃类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长链多元醇酯化、醚化、缩醛化等化学性质。 产品用途:主要用于纺织行业经纱浆料、织物整理剂、维尼纶纤维原料;建筑装潢行业107胶、内外墙涂料、粘合剂;化工行业用作聚合乳化剂、分散剂及聚乙烯醇缩甲醛、缩乙醛、缩丁醛树脂;

造纸行业用作纸品粘合剂;农业方面用于土壤改良剂、农药粘附增效剂和聚乙烯醇薄膜;还可用于日用化妆品及高频淬火剂等方面。 使用方法:聚乙烯醇树脂系列产品均可以在95℃以下的热水中溶解,但由于聚合度、醇解度高低的不同,醇解方式等不同在溶解时间、温度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品牌聚乙烯醇树脂时,溶解方法和时间需要进行摸索。溶解时,可边搅拌边将本品缓缓加入20℃左右的冷水中充分溶胀、分散和挥发性物资的逸出(切勿在40℃以上的水中加入该产品直接进行溶解,以避免出现包状和皮溶内生现象),而后升温到95℃左右加速溶解,并保温2~小时,直到溶液不再含有微小颗粒,再经过28目不锈钢过滤杂质后,即可备用。 搅拌速度 70~100转/分,升温时,可采用夹套、水浴等间接加热方式,也可采用水蒸汽直接加热;但是,不可用明火直接加热,以免局部过热而分解,若没有搅拌机,可用蒸汽以切线方向吹入的方法,进行溶解。 聚乙烯醇树脂系列产品水溶液浓度一般在12~14%以下;低醇解度聚乙烯醇树脂产品水溶液浓度一般可在20%左右。

醇解法制备聚乙烯醇

醇解法制备聚乙烯醇

第一章产品简介 (6) 1.1 产品的性质 (6) 1.2 产品的应用 (7) 第二章原料规格及性质 (9) 2.1 原料规格 (8) 2.2 原料性质 (9) 第三章合成原理及工艺路线 (10) 第四章流程图 (12) 4.1 生产设备 (12) 4.2 工艺流程 (12) 第五章操作步骤及工艺参数 (13) 5.1 操作步骤 (15) 第六章产品规格及标准 (17) 第七章消耗定额及成本核算 (18) 7.1 工程投资 (18) 7.2 生产投资 (18) 7.3 年利润核算 (18) 第八章参考文献 (19) 附图说明 (20)

1.1 产品的性质 聚乙烯醇是以乙烯法生产的醋酸乙烯为原料,经溶液聚合、无水低碱醇解得。聚乙烯醇(PV A)其充填密度约0.20~0.48g/cm3,折射率为1.51~1.53。聚乙烯醇的熔点难于直接测定,因为它在空气中的分解温度低于熔融温度。用间接法测得其熔点在230℃左右。聚乙烯醇的玻璃化温度约80℃。玻璃化温度除与测定条件有关外,也与其结构有关。聚乙烯醇工艺具有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环保型产品,聚乙烯醇主要有完主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两大类。聚乙烯醇的端基较复杂,除了羟基外,还有羧基、羰基和二甲基乙氰基等。这些基团表现了复杂的行为。它们除了影响到维尼维纤维的着色、染色性能、吸湿性能,并促使聚乙烯醇溶解部分的增加。根据羟基空间分布的位臵,可分为全同结构聚乙烯醇(I-PV A)、间位结构聚乙烯醇(S-PV A)和无规结构聚乙烯醇(A-PV A)。 聚乙烯醇的一般性质:1)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片状、颗粒状固体。2) 填充比重:0.4~0.5g/ml 3) 水溶性:本品在冷水中仅溶胀,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溶解,在搅拌情况下至95℃能迅速溶解。在热水中的最高浓度达16%左右。其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粘接性。4) 耐化学药品性:本品耐弱酸、弱碱及有机溶剂,耐油性极好。5) 热稳定性:在40℃以下没有显著变色,至160℃时颜色逐渐变深,超过220℃开始分解,生成水、乙酸、乙醛等。6) 贮存稳定性:本品贮存稳定性良好,长期贮存不发霉,不变质。但其水溶液长期贮存时,需加一定的防霉剂,如FF02等。而且由于聚乙烯醇主链大分子上有大量仲羟基,在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与纤维素相似之处。聚乙烯醇可与多种酸、酸酐、酰氯等作用,生成相应的聚乙烯醇的酯。但其反应能力低于一般低分子醇类。聚乙烯醇的醚化反应较酯化反应容易进行。醚化反应后,聚乙烯醇分子间作用力有所减弱,制品的强度、软化点和亲水性等都有所降低。在聚乙烯醇水溶液

木糖醇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木糖醇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木糖醇的理化性质类似于蔗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甜味剂,其自身特有的功能赋予了它保健性.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木糖醇的理化性质;讨论了其在营养学、临床医学上的保健功能性;综述了其作为甜味剂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在食品中的检测方法;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前景;对木糖醇在食品中的应用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木糖醇,应用,特性,食品, 应用 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或白色晶体五碳糖醇,具有清凉甜味,甜度为蔗糖的0.65~1.05倍,入口后清凉似薄荷,没有杂味.熔点92~96摄氏度,能量低,其分子式为C5H12O5。它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批准为A类食品添加剂,并对ADI值不作规定的公认安全食品。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于1999年6月通过为“在食品中可以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用糖醇之一。由于它和其他糖醇比较,有较高的能量和甜度,经国内外研究证明,且具有防龋齿、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消除血酮症、改善肝功能等某些特殊的生理功能。1999年,我国通过动物和人体试验,首次证明木糖醇和低聚糖一样,具有双岐杆菌的增殖功能,受到国内外各方关注。 一.木糖醇作为药物 1.木糖醇能提高肠内钙的吸收和体内钙保留率。 芬兰通过动物试验证明,木糖醇和钙的复合物,能提高肠内钙的吸收和使提高体内钙保留率。经12周研究结果确定,木糖醇和钙的最佳摩尔比为1:5。检验采用同位素45钙,来确认保留率的钙。 2.抑制和减少内耳的感染 美国小儿科医学院的一项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摄入甜味剂,可以抑制和减少内耳的感染。巳知木糖醇因能阻止突变链球茁的生长而可防龋齿,为探讨木糖醇对引起急性中耳炎的肺炎链球苗是否也有同样的作用,该研究对 857名儿童作了试验,让他们嚼服以木糖醇为基料的口香糖和胶质软糖,或服用木糖浆,结果发现减少了这类耳部感染的病例。 3.木糖醇护肤 日本报导,木糖醇作为医药制剂,和葡萄糖谷氨酸相同,能透过血脑屏障。作为降眼压常用甘露醇外,木糖醇、赤鲜醇也有此功效。日本资生堂公司宣布,经常期研究,据认为木糖醇不仅具有甘油相同的保湿和改善皮肤粗糙的效果,而且使用时不发粘,会令人奋感清爽。因此资生堂公司已开始大力研制配有木糖醇的护肤用品,准备今年生产出以爽身化妆水和乳液为基础的化妆晶。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1.实验 1.1试剂和仪器 (1)仪器:Alpha-Centau“FT.IR型红外光谱仪 (日本岛津),S540—SEM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热 分析(DT A_TG)(Du Pont 1090B型热分析仪),紫 外一可见光谱仪(日本日立)UV-3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孓3C型精密pH计(上海精密科学有限 公司)。 (2)试剂:壳聚糖(CS)(浙江玉环县化工厂,分 子量:1.5×105,脱乙酰度:93%),聚乙烯醇(PVA) (佛山市化工实验厂,日本进口分装,Mw一1.o× 105),冰乙酸(分析纯),甲醛(37%,分析纯),盐酸 (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1.2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测试 1.2.1水凝胶的制备 取50mL圆底烧瓶,向其中加入o.5 g CS、 15mL二次水和2mL冰乙酸(3 m01/L),搅拌均匀 后,再加入o.39 PVA,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抽真空, 向其中加入2mL甲醛(37%),室温反应24h;成胶 后,取出,切成1mm3左右的颗粒,用二次水浸泡,每 天换1次水,1周后取出;真空干燥,最后置于干燥 器中备用。

2. 实验 1.1 实验样品的制备 1.1.1 银溶胶的制备 将0.001mol/L的单宁酸和0.1mol/L的Naz COs溶液加热 至6O℃并搅拌,逐滴滴加0,001mol/L的AgNO3。当混合物颜 色逐渐加深至橙红色时,形成稳定的银溶胶。反应的关键是控 制AgNOa溶液的滴加速度和加入量。其反应机理l1]为: 6 AgNOs+ 6H52046+ 3 Na2C03— 6Ag +C76H52049+6 NaNO3+3 0 1.1.2 Ag/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制备浓度为1O%的PVA溶胶,将新制备的银溶胶在搅拌 的条件下加入PVA溶胶中,其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5min后倒 入模具中,放入THCD-04低温恒温槽中,采用冷冻一解冻法使之 结晶成型。每个循环的冷冻一解冻工艺见图1。按此做7个循环 制得样品,即得到Ag/PVA水凝胶。同理可制得Ag 浓度为 O%、0.125%、0.25 、0.5% (即Ag 占PVA的质量百分比 为:O%、1.25%、2.5 和5 )的Ag/PVA复合水凝胶。将样品制成哑铃形,测试区宽度约4mm,厚度约lmm(每个样品在测试前用千分尺精确测定其宽度和厚度)。每个样品裁5个样条,结果取平均值。2.1 Ag/PV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微粒由于比表面积很大和表面不饱和键较多,具有很高的 表面能,所以极易团聚_3]。如果金属微粒发生团聚,则其光、电、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 摘要:聚乙烯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潜在市场也相当大。本文主要介绍了聚乙烯醇的基本性质以及合成和应用,从不同方面说明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同时介绍聚乙烯醇在工业以及生活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乙烯醇性质合成应用发展前景 一、聚乙烯醇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聚乙烯醇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无臭、无毒,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片状或粉末状固体。分子式为(C2H4O)n,部分醇解PVA分子式为-(C2H4O)n-(C4H6O2)m -。絮状PVA的假比重为(0.21 ~0.30)g/cm3,片状PVA的假比重为(0.47±0.06)g/cm3。其充填密度约0.20~0.48g/cm3,折射率为1.51~1.53。聚乙烯醇的熔点难于直接测定,因为它在空气中的分解温度低于熔融温度。用间接法测得其熔点在230℃左右。不同立规程度的聚乙烯醇具有不同的熔点,其中S—PVA(间规)熔点最高,A—PVA(无规)次之,I—PVA(等规)最低。聚乙烯醇的玻璃化温度约80℃。 2.化学性质 聚乙烯醇主链大分子上有大量仲羟基,在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与纤维素相似之处。聚乙烯醇可与多种酸、酸酐、酰氯等作用,生成相应的聚乙烯醇的酯。但其反应能力低于一般低分子醇类。聚乙烯醇的醚化反应较酯化反应容易进行。醚化反应后,聚乙烯醇分子间作用力有所减弱,制品的强度、软化点和亲水性等都有所降低。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硼酸,其粘度将明显增大,这种变化与介质的pH值关系密切。当介质的pH值偏于碱性时,硼酸与聚乙烯醇发生分子间反应,使溶液粘度剧增,以致形成凝胶。聚乙烯醇水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其粘度增加的速度较之添加硼酸更快。因此,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聚乙烯醇纺丝的凝固剂。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聚乙烯醇可与醛发生缩醛化反应。缩醛化反应既可在均相中进行,也可在非均相中进行。不过均相反应所得产物的缩醛化基团分布均匀,其缩醛化物的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耐热性等都有所降低。当进行非均相反应时,在控制适当的条件下,由于缩醛化基团分布不均匀,并主要发生在非晶区,故对生成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而耐热性还有所提高。 3.其他性质 (1)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其强度高、模量高、伸度低。 (2)耐酸碱性、抗化学药品性强。 (3)耐光性:在长时间的日照下,纤维强度损失率低。 (4)耐腐蚀性:纤维埋入地下长时间不发霉、不腐烂、不虫蛀。 (5)纤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纤维不粘连、水中分散性好。 (6)纤维与水泥、塑料等的亲和性好,粘合强度高。 (7)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 三、聚乙烯醇的合成方法 1.乙烯直接合成法 石油裂解乙烯直接合成法。目前,国际上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以乙烯法占主导地位,其数量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2%。美国已完成了乙炔法向乙烯法的转变,日本的乙烯法也占70%以上,而中国的生产企业只有两家为乙烯法。其工艺流程

麦芽糖醇概况

麦芽糖醇概况1.1 麦芽糖醇的基本概况 麦芽糖醇:又称氢化麦芽糖; 化学名:4-O-a-D-葡萄糖基-D-葡萄醇 英文名称:Maltitol;Hydrogenated Maltose; 分子式:C 12H 24 O 11 ; 分子量:344.31 CAS 编号:585-88-6 图1.1 麦芽糖醇分子结构图 麦芽糖醇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在高麦芽糖浆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木糖醇、山梨糖醇使用更为广泛的一种功能性甜味剂。 以往人们食用的甜味剂基本上都是热量高、甜度大的糖类,易引起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硬化和心脏衰弱等疾病。麦芽糖醇甜度高、热量低、安全性好,原料也比较充足,制造工艺简单,具有其它甜味料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能。 麦芽糖醇是以麦芽糖为原料加氢作用还原而得的一种新糖醇类化合物,属非消化性和非发酵性甜味剂,它有液体状和结晶状两种产品。 麦芽糖醇具有甜味高、热量低、安全性好、耐酸热性好、难发酵性强、保湿性良好、产品透明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焙烤食品、糖果、水果罐头、充气饮料、乳酸饮料、冰淇淋、儿童食品、老年食品及其功能性食品的生产中。欧、美、日等

国家麦芽糖醇现大量应用于无糖糖果、食品、饮料产品的生产及开发。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麦芽糖醇的最大使用量为“正常生产需要”,不作限制。但是与其它糖醇类甜味剂一样,也应避免一次使用量过多,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1.2 麦芽糖醇基本理化性质 麦芽糖醇是由淀粉水解、氢化精制而得的一种双糖醇,为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透明的中性粘稠液体,易溶于水,甜度略低于蔗糖,其甜味柔和可口,具有非发醇性(可防蛀牙)、低热值(可防发胖)、粘度大(可作增稠剂)、耐热耐酸性好(可作安定剂)等特点,食用后不升高血糖值,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麦芽糖醇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溶剂,不溶于甲醇和乙醇,黏度适中;具有耐热性、耐酸性、保湿性和非发酵性等特点,基本上不起美拉德反应。晶体形式熔点为148~151℃,甜度为蔗糖的0.8~0.9倍,液体形式的甜度为蔗糖的0.6倍,其甜味柔和可口,无余味。 纯净的麦芽糖醇呈无色透明的晶体,熔点135~140℃,对热和酸都很稳定,极易溶于水,不易溶于甲醇或乙醇。麦芽糖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甜味温和,清口无余味。麦芽糖醇吸湿性强,是各种食品良好的保湿剂,麦芽糖醇很难结晶,商品多为粉剂。麦芽糖醇粘度比山梨醇大两倍,冻结温度与蔗糖相近。 麦芽糖醇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功能如下:

聚乙烯醇水溶液基本性能介绍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7748422.html, 聚乙烯醇水溶液基本性能介绍 聚乙烯醇水溶液有哪些基本性能? (1)黏度 聚乙烯醇水溶液具有一定的黏度。其黏度随品种、浓度和温度而变化。随着浓度的提高,黏度值急剧上升;而温度的升高使黏度明显下降。 聚乙烯醇水溶液为非牛顿流体,当质量分数低于0.5%、在较低剪切速率(<400s-1)时可视为牛顿流体。 (2)水溶性 聚乙烯醇的溶解性随其醇解度的高低有很大差别。醇解度87%~89%的产品水溶性最好,不管在冷水中还是在热水中都能很快地溶解且表现出最大的溶解度。醇解度在90%以上的产品,为了完全溶解,一般需加热到60~70℃。醇解度为99%以上的聚乙烯醇只溶于9 5℃的热水。而醇解度在75%~80%的产品只溶于冷水,不溶于热水。醇解度小于6 6%的,由于憎水的乙酰基含量增大,水溶性下降。直到醇解度50%以下,聚乙烯醇不再溶解于水。聚乙烯醇一旦制成水溶液,就不会在冷却时从溶液中再析出来。 (3)表面活性 通过对醇解度和醇解方法的改变,可以得到一种具有优良表面活性、富有强乳化力和分散力的产品。例如早就用于乙酸乙烯乳液聚合的乳化剂和保护胶、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分散剂就是这样的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的表面活性和表面胶体效应两者都随醇解度的下降而提高。保护胶体能力随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但表面活性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 (4)粘结性 聚乙烯醇对于多孔、亲水表面(如纸张、纺织品、木材等)有很强的融合力。它对颜料和其他细小颗粒也是有效的黏结剂。对平滑、不吸水表面,其粘结力随醇解度的提高而降低。 (5)成膜性 聚乙烯醇水溶液干燥后,能形成非常强韧耐撕裂的膜,膜的耐磨性也很好。聚乙烯醇膜的力学性能可通过增塑剂用量、含水量及不同的聚乙烯醇牌号等项来调节。 所有牌号的聚乙烯醇都具有吸湿性,聚乙烯醇的膜甚至在高温度下仍保持不黏和干燥。 聚乙烯醇对许多气体有高度的不透性。聚乙烯醇的连续膜或涂层对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氦气和硫化氢都有很好的隔气性。但氨和水蒸气对聚乙烯醇膜的透过率较高。 (6)对盐的容忍度及凝胶化作用 聚乙烯醇水溶液对氢氧化铵、乙酸及大多数无机酸都有很高的容忍度。但浓度相当低的氢氧化钠溶液就会使聚乙烯醇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聚乙烯醇溶液对硝酸钠、氯化铝、氯化钙等也都有很高的容忍度。低浓度下作为沉淀剂的盐类有碳酸钙、硫酸钠和硫酸钾。 聚乙烯醇水溶液对硼砂特别敏感,即使很少剂量的硼砂也会使聚乙烯醇水溶液凝胶化而失去流动性。聚乙烯醇水溶液的凝胶化是可逆的,低温下形成的凝胶,在高温下将变稀,冷却时又会成为凝胶。 钒、锆等的化合物及高锰酸钾也可使聚乙烯醇凝胶。 原文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e17748422.html,/sites/tl.html

木糖醇的特性及其应用

木糖醇的特性及其应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092班谢巧奇200916020210 摘要:本文介绍了木糖醇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合成方法,重点分析了木糖醇的功能特性和它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字:木糖醇;特性;合成;应用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越来越注重饮食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消费趋势逐渐从色、香、味均佳的食品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食品。由于木糖醇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可以作为糖尿病、肥胖病、儿童龋齿、老年性缺钙、心脑血管病等病人的良好食疗添加剂,故木糖醇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另外,由于木糖醇的各种生理功能,它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也甚为广泛。本文将阐述木糖醇的各种生理功能及其特性,分析其应用。 2木糖醇的化学组成 木糖醇(Xylitol),又称为戊五醇,是一种五碳糖醇。木糖醇的分子式为C5H12O5,分子量为152·15,外观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沸点125℃(101·33 k Pa),熔点为92~96℃,易溶于水,溶解度169 g·(100 g水)-1(20℃),水解液pH=5~7[lg·(10 mL水)-1],溶解热-145·6 J·g-1,热能16.99 J·g-1[1]。 虽然早在1890年,德国科学家Fisher,Stahe和法国科学家Betrand就发现了木糖醇,然而在自然界植物中首次发现木糖醇却是在1943年。木糖醇虽广泛地存在于多种植物如草莓、李子、梨、桦树等之中,但数量却非常少,只有0.014 %~0.9 %,不能满足现代生活人们对木糖醇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们对木糖醇的生产合成工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研究与开发,并不断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学法,木糖醇收率可达80 %,纯度99 %;以麦秆为原料,采用高温水解法,收率为63 %;芬兰、瑞士等国家采用原料处理木糖醇的理化性质水解及水解产物浸渍的连续生产工艺,效率高,产品纯度高且成本低。这些日新月异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为木糖醇得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全球市场创造了积极而主动的有利条件。 3木糖醇的理化性质 3.1 木糖醇的清凉感

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应用

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应用 *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广州 510275 摘要: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法,以AIBN作为引发剂合成聚乙酸乙烯酯,然后用NaOH的甲醇溶液进行醇解,得到聚乙烯醇5.527 g,产率54.0%,之后利用红外对聚乙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进行表征。之后利用聚乙 烯醇的缩醛化反应制备胶水,利用聚乙烯醇的性质制备面膜。 关键词: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红外光谱法 1.引言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又称水溶性树脂或水溶性聚合物,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胀而形成溶液或分散液。1924年,德国化学家WO. Hermann和WW. Haehel首次将碱液加入到聚乙酸乙烯酯的甲醇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PV A)。聚乙烯醇为白色絮状固体或片状固体,无毒无味,是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可调节的表面活性。PV A具有多羟基强氢键,以及单一的-C-C-单键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但使PV A具有亲水性,还有黏合性、成膜性、分散性、润滑性、增稠性等良好性能。 PV A的制备首先由乙酸乙烯酯聚合成聚乙酸乙烯酯,然后将其醇解生成PV A,其反应式如下: PVA的结构可以看成是交替相隔的碳原子上带有羟基的多元醇,因此,其发生的反应为多元醇反应,如醚化、酯化、缩醛化。聚乙烯醇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可得到缩醛化合物。本实验利用聚乙烯醇和甲醛反应,生产聚乙烯醇缩甲醛,作为胶水使用。 2.实验过程 2.1 实验仪器 三颈瓶,回流冷凝管,水浴锅,蒸汽蒸馏装置,滴液漏斗,pH试纸,培养皿,抽滤装置,滤纸,真空烘箱。2.2 实验试剂 偶氮二异丁腈(AIBN),甲醇,乙酸乙烯酯,NaOH,聚乙烯醇,甲酸,40%甲醛水溶液,盐酸,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乙醇。 2.3 实验步骤

聚乙烯醇PVA在各领域的应用

PVA自工业化生产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用途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由最初的只用于维纶生产,逐步发展到用于纺织、造纸、建筑、化工、电子等行业,目前PVA新的用途仍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PVA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同时,PVA作为“最生态友好产品”,在环保和安全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由于PVA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其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并且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新领域的应用开发如火如荼。

(1)织物及织物加工由于分子间的高黏着性,PVA具有良好的拉丝、成膜性,曾经奠定了PVA作为维纶纤维原料的地位。用PVA 制造的维纶纤维可与棉、毛、黏胶纤维混纺或纯纺,用于衣着及篷布、帘子线、绳索等生产,是石棉的理想代用品。近年开发的水溶性纤维具有水溶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有机溶剂性以及良好的耐盐、耐化学药品性,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水温中得以溶解,其废液经活性污泥处理后,完全降解而无公害,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使用较广的环保材料。水溶性纤维主要作为造纸原料、无纺布原料、生产水溶性纱线或与其它纤维混纺后织成高档纺织品,以及制作军工用品的纺织材料。 织物加工对PVA的需求量最大,使用范围大致如下:浆料——经纱浆、印染浆、织物整理;改性剂——织物树脂整理;黏合剂——毡和无纺布等的黏合剂。 在上述应用中作为经纱浆料用的比例最大。PVA是一种能使经纱的抱合力,上浆纱强力、耐磨性、可挠性以及对大气条件变化的保护性等得以提高的一种理想的低成本经纱浆料。国外PVA浆料上百种,主要区别在于醇解度和聚合度,最常用的是1799和1788。 (2)纸加工PVA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于表面施胶剂、颜料黏合剂和打浆机添加剂等。用PVA制作的纸张表面施胶剂,可增强纸品表面强度和内部张力、耐破裂度、耐折和耐磨强度,改善纸张的光泽及平滑性,提高纸张耐水性、耐油及耐有机溶剂性。由于PVA水溶液对纸的黏合力强,成膜性好,可代替价格昂贵、容易腐败的干酪素制作颜料胶黏剂,涂布纸的白度和光泽度好,不易卷曲,成本低,因此在美术纸、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的合成与应用 08206020222 08高分子<2>班吴家彬 【摘要】本文介绍聚乙烯醇的基本性质以及合成和应用,从不同方面说明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同时介绍聚乙烯醇在工业以及生活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关键字】聚乙烯醇制备前景 聚乙烯醇,英文名称: polyvinyl alcohol,vinylalcohol polymer,poval,简称PVA 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等。 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 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原料路线聚乙烯醇是由醋酸乙烯(VAc)经聚合醇解而制成,生产 PVA 通常有两种原料路线,一种是以乙烯为原料制备醋酸乙烯,再制得聚乙烯醇;另外一种是以乙炔 (分为电石乙炔和天然气乙炔)为原料制备醋酸乙烯,再制得聚乙烯醇。 ( 1)乙烯直接合成法)石油裂解乙烯直接合成法。目前,国际上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以乙烯法占主导地位,其数量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72%。美国已完成了乙炔法向乙烯法的转变,日本的乙烯法也占 70%以上,而中国的生产企业只有两家为乙烯法。其工艺流程包括:乙烯的获取及醋酸乙烯(VAc)合成、精馏、聚合、聚醋酸乙烯(PVAc)醇解、醋酸和甲醇回收五个工序。石油乙烯法的工艺特点:生产规模较乙炔法大,产品质量好,设备易于维护、管理和清洗、热利用率高,能量节约明显,生产成本较乙炔法低 30%以上。 (2)电石乙炔合成法)电石乙炔合成法,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其工艺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产率高、副产物易于分离,因而国内至今仍有 1O 家工厂沿用此法生产,且大部分应用高碱法生产聚乙烯醇。但由于乙炔高碱法工艺路线产品能耗高、质量差、成本高,生产过程产生的杂质污染环境亦较为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属逐渐淘汰工艺。国外先进国家早于 20 世纪 7O 年代已全部用低碱法生产工艺。 (3)天然气乙炔合成法)天然气乙炔为原料的 Borden 法,不但技术成熟,

聚乙烯醇的应用2

一:什么是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 聚乙烯醇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CH3CHCOOCH3)m (CH2CHOH)n 其中:m+n表示聚合度,n/(m+n)×100%表示醇解度 二:聚乙烯醇的性质及特征 溶解性PVA溶于水,水温越高则溶解度越大,但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PVA溶解性随醇解度和聚合度而变化。部分醇解和低聚合度的PVA溶解极快,而完全醇解和高聚合度PVA则溶解较慢。一般规律,对PVA溶解性的影响,醇解度大于聚合度。PVA溶解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即:亲和润湿一溶胀一无限溶胀一溶解。 成膜性PVA易成膜,其膜的机械性能优良,膜的拉伸强度随聚合度、醇解度升高而增强。 粘接性PVA与亲水性的纤维素有很好的粘接力。一般情况,聚合度、醇解度越高,粘接强度越强。 三:聚乙烯醇在油田中的应用 (1):聚乙烯醇作为水泥浆降失水剂 PVA 可用于制作油井水泥浆降失水剂,和其他油井水泥外加剂一起加入水泥,构成胶乳水泥体系。胶乳类水泥外

加剂体系是实现优良水泥浆性能、保证固井质量、保护油气井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PVA 胶乳的一般配制方法:常用硼酸、钛酸、铬酸或相应的无机盐与PVA 混合而进行交联改性,也可以使用能与PVA 形成共价键的其他交联剂进行反应来达到改性目的。在胶乳聚合物与水泥混合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物和胶乳聚合物通过胶乳颗粒相互结合,在已水化的水泥相与未水化的水泥间形成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既分散了水泥浆的应力集中,又增加了变形性,从而提高了聚合物胶乳水泥石的抗裂、抗渗、耐酸碱及耐腐蚀等性能。 (2)聚乙烯醇作为钻井泥浆防塌剂 作为钻井泥浆防塌剂:处于地层深处的泥页岩,受到上覆地层压力、水平方向应力及地层孔隙压力的作用,当井眼钻开后,破坏了地层原有的应力平衡,引起井眼周围应力的重新分布。若井壁周围岩石所受应力超过泥页岩本身的强度就会产生剪切破坏,造成井壁失稳(井塌)。PVA 在粘土表面既可以产成分子间力,也可以通过氢键形成物理吸附,同时PVA 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其亲水端与粘土矿物形成物理吸附后,憎水端则朝向钻井液,这样就能阻止钻井液滤液继续侵 入泥页岩,从而达到防止井壁失稳的作用。 PVA 作为钻井泥浆防塌剂的应用至今未见报道,但根

麦芽糖醇功能

麦芽糖醇的应用 1、麦芽糖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制备无糖食品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急性试验共38例, 服用麦芽糖醇餐后1h及2h的血糖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4 例糖尿病患者, 每日服麦芽糖醇20g, 连续服用40d (二个疗程) , 检查血糖、血脂、肾功、肝功未见变化, 说明糖尿病患者可食用麦芽糖醇, 同时麦芽糖醇的甜度是蔗糖的80%~95% , 较其他糖醇高, 且甜昧特性接近于蔗糖,使它在无需改变传统工艺或配方的情况下, 就能直接替代蔗糖, 制造多种无糖食品。 无糖饼干在生产无糖饼干时, 它使用方便, 不用改变基于蔗糖的传统生产配方工艺,以重量比直接代替蔗糖使用, 无须改变原有的设备, 这样生产出来的饼干, 在面团黏度、烘烤参数、颜色、味道、体积及酥脆度等方面, 都与传统产品相似。 面包食品面包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 世界各国都有以面包为主食的发展趋势, 如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人们的主食中2 /3 以上是面包。面包在我国也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的主食, 当将麦芽糖醇加入面包中时, 由于麦芽糖醇难以被面包酵母、霉菌等菌类利用, 属于难发酵性糖质, 可以延长面包的保质期, 同时, 加入麦芽糖醇后,面包更加柔软, 口感细腻, 更能防止龋齿, 在肠胃内吸收缓慢, 抑制脂肪的形成, 促进钙的吸收, 非常适合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食用, 所以无糖面包食品, 食用人群广泛, 市场潜力巨大。 (2)制备无糖糖果由于麦芽糖醇的风味口感好, 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非结晶性, 同时甜味柔和纯正, 加热至150℃不着色, 与氨基酸一起加热不引起美拉德反应, 可用来制造各种糖果。 无糖硬糖麦芽糖醇具有抗结晶的特性, 可与结晶型糖醇如木糖醇等相配合生产无糖硬糖。无糖硬糖有水果风味型, 也有清凉薄荷型, 要求口感、甜度适中, 香味、风味突出。生产无糖硬糖不必选用结晶麦芽糖醇, 但麦芽糖醇含量不能太低, 要求在75%以上, 利用它的熬糖温度高、耐酸稳定性、抗结晶性和吸附保留香精风味能力强的特性, 可显著提高糖果质构的稳定性、光泽性, 有助糖

聚乙烯醇的性质上课讲义

预混液的量和你要做的固含量有关,一般只用调节预混液的水含量来控制固含量,其他单体、交联剂、分散剂、粉体质量什么的量都不用动。AM一般按预混液质量分数算,分散剂按粉体质量分数算,固含量就是粉体占粉体+预混液体积的分数。一般10wt或 15wt%AM,0.几wt%分散剂,记得调节PH,固含量50vol%以上。引发剂和催化剂应该是根据AM和MBAM的量算,这几个都是固定值,一般只调节水就可以了 先由单体、交联剂以及分散剂与去离子水(或其他)配制成预混液,预混液配置好后通常会调节PH值,之后再加入粉料进行球磨,若干小时候取出,抽真空,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最后注模,希望有所帮助。 一、聚乙烯醇的性质 1、基本物理及化学性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缩写PVA),分子式为[C2H4O]n,结构式为,是水溶性高分子树脂。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无毒,但其粉末吸入会对人体产生刺激。相对密度(25℃/4℃)1.27~1.31(固体)、1.02(10%溶液。 玻璃化温度:75~85℃,引燃温度(℃):410(粉末)。 聚乙烯醇分子中存在两种化学结构: (2)1,2——乙二醇结构 图1为聚乙烯醇薄膜的红外光谱,为聚乙烯醇薄膜的红外光谱,图中标明了几个主要键和基团特征频率变化情况。图中3587 cm–1处的强吸收峰对应于二级羟基σ键的振动,2950 cm–1处的吸收对应于C–H2σ键的振动, 1652cm–1处的强吸收属于残留的聚醋酸乙烯酯结构中C=O键的伸缩振动,1320 cm–1附近的强吸收对应于C–H键和O–H键共同作用的σ键的变形振 动。2.聚乙烯醇的醇解及溶解性能聚乙烯醇的醇解度(摩尔分数)通常有三种,即78%、88%和98%。完全醇解的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98%~100%;而部分醇解的聚乙烯的醇解度通常为87%~89%;78%的则为低醇解度聚乙烯醇。我国聚乙烯醇牌号命名是取聚合度的千、百位数放在牌号的前两位,把醇解度的百分数放在牌号的后两位,如1799,即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99%,完全醇解的聚乙烯醇。

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 标签:暂无标签 顶[0]分享到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开心001人人网新浪微博 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是由麦芽糖氢化而得到的糖醇,它有液体状和结晶状两种产品。液体产品是由高麦芽糖醇结晶析出,即可制得结晶产品。作为麦芽糖醇的原料,麦芽糖的含量要达到60%以上为好,否则氢化后总醇中麦芽糖醇不到50%,就不能叫麦芽糖醇。麦芽糖醇氢化的主要流程如下:备料——调pH——进料反应——过滤脱色——离子交换——蒸发浓缩——成品。 目录 ?? 简介 ?? 生理学特性 ?? 生产工艺 ?? 糖浆制备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 分子式:C12H24O11 分子量:344.31 生理学特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麦芽糖醇 非腐蚀性:麦芽糖醇不是产酸的基质,几乎完全不会导致细菌合成不溶性聚糖,所以麦芽糖醇是极难形成龋齿的非腐蚀性新糖质。 促进钙的吸收:通过动物实验表明麦芽糖醇有促进肠道对钙吸收的作用和增加骨量及提升骨强度的性能。 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麦芽糖醇由于难以消化吸收,血糖值上升少,故而对葡萄糖代谢所必须的胰岛素的分泌,没有什么刺激作用,这样一来减少了胰岛素的分泌。由此可见,麦芽糖醇可以作为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甜味剂。 抑制体内脂肪过多积聚:如果同时摄入高脂肪和砂糖后,由于刺激了胰岛素的分泌,脂蛋白分解酶活性提高,故而很容易增加体内脂肪的积聚。若用麦芽糖醇替代砂糖制造如冰淇淋、蛋糕、巧克力之类的高脂肪食品,由于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可以期望减少体内脂肪的过度积聚。 难消化性:麦芽糖醇在人体内几乎完全不能为唾液、胃液、小肠膜酶等分解,除肠内细菌可利用一部分外,其余均无法消化而排出体外。 摄人体内的麦芽糖醇中,约10%在小肠分解吸收后作为能源利用;余下的90%在大肠内的细菌作用下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其余一部分在大肠吸收后作为能源利用。因而将麦芽糖醇在小肠内的吸收量加上大肠内短链脂肪酸的吸收量,可以计算出麦芽糖醇的热量值约为2Kea l/g。 生产工艺编辑本段回目录 麦芽糖醇是由麦芽糖经氢化还原制成的双糖醇。工业上其生产工艺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将淀粉水解制成高麦芽糖浆,第二部分是将制得的麦芽糖浆加氢还原制成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

聚乙烯醇性能

聚 乙 烯 醇 在 油 田 领 域 的 应 用 系别:石油工程系 班级:10级油田化学二班 姓名:张博 日期:2012年5月13日

聚乙烯醇(PVA)在油田领域的应用 【摘要】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简称P.V.A)首先是在1924年,由德国的科学家Dr.Hermann与Dr.Haenel共同合成得到此一崭新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PVA历经无数科学家、工程师、制造者与使用者共同持续的努力开发新制程,探讨新用途,使PVA的需求量逐年上升(1995年全球产量达600,000公吨),各种新的用途也不断的扩大中。 关键词:聚乙烯醇、PVA、降滤失、滤失量 石油作为当前主要的战略能源,在各国经济军事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各国在原油的开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进行研究和创新。目前,国内外在钻井及采油方面积极研制和开发各类新型、高效、无毒和多功能的化学处理剂,其产品的效能、质量、技术水平实际上代表了钻井工艺水平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所用的处理剂由过去单一的无机物发展到现在多功能高分子有机物。其中有机物主要包括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性聚合物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从七十年代到目前使用量几乎以每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现在,全世界用于油、气田的水溶性聚合物总量超过15万吨。它们主要将降失水剂、增稠剂、絮凝剂、分散剂、淌度控制剂、减阻剂等助剂用于固井、完井、酸化、压裂、三次采油等过程。常用的水溶性聚合物有聚酰亚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纤维素、黄原胶等。但对聚乙烯醇(PVA)在油田中的应用研究和报道较少,限制了聚乙烯醇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聚乙烯醇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交联性能、增稠性能及可降解性等,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油田领域,比如,可以在注水中作为增稠剂,可以作为稠化酸的添加剂使工作液延缓与岩石作用并降低酸的损失;与交联剂配合使用再与水泥混合用于压裂液作用于固井、封井。 一、PVA的特性 (一) PVA之一般特性: 1.外观:白色到淡黄色颗粒或粉末。 2.比重:真比重1.26-1.31,充填比重0.5-0.7

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应用

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应用:摘要: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具有热值低、结晶性好、口感好、 无致龋性、对糖尿病人安全等特点,其应用前景极为广泛。本文主要论述了赤藓糖醇的性质、特性、生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赤藓糖醇;性质;特性;应用;生产 赤藓糖醇是一种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发酵型低热量甜味剂,1999年6月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值。目前,赤藓糖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墨西哥等国已用于食品生产。2007年6月19日我国卫生部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等食品中。 1 赤藓糖醇的性质 赤藓糖醇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海藻、蘑菇以及甜瓜、葡萄、桃等水果类中均含有赤藓糖醇。由于细菌、真菌和酵母也能产生赤藓糖醇,所以在发酵食品果酒、啤酒、酱油中也存在,另外还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的体液中。 赤藓糖醇为白色结晶的四碳多元醇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2,3,4-丁四醇,分子式为C4H10O4,分子量122.12,熔点126℃,沸点329~331℃,溶解热-97.4J/g,其化学性质与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和木糖醇等糖醇相类似。 1.1 甜味纯正 赤藓糖醇与蔗糖的甜昧特性十分接近,爽净且无后苦味,甜度约为蔗糖的70%~80%。与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具有改善、协调味质作用,如赤藓糖醇与高甜味剂甜菊苷以1000:(1~7)混合使用,可有效掩盖甜菊苷的后苦味;将20%以上的赤藓糖醇与白砂糖并用,其后味和甜味比白砂糖更为理想;溶液中1%~3%的赤藓糖醇能有效掩饰刺激性口味,改善溶液的口感和风味。 1.2 稳定性高 赤藓糖醇在热、酸、碱条件下稳定,适用的酸碱范围为pH2~12,符合一般食品对酸碱的要求,由于不含羰基,所以在与氨基酸共存的情况下无美拉德反应发生。试验表明,赤藓糖醇在160℃高温条件下不会出现分解及热变色,避免高温加工过程食品出现的焦化。 1.3 结晶性好 赤藓糖醇吸湿性低,结晶性好,易粉碎制得粉状产品,其吸湿性在糖醇及蔗糖等甜味剂中是最小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中,放置5d后的吸湿增重,麦芽糖约为17%,蔗糖约为10%,而赤藓糖醇仅为2%左右。 1.4 熔解热高 其溶解热为-97.4J/g,由于溶解热较大,溶于水时会吸收较多的能量,有很强的制冷作用。实验表明,将10g 赤藓糖醇溶解于90g水中,温度下降约4.8℃,用它添加生产的固体食品和糖果在食用时具有口感清凉特点。 2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特性 2.1 低能量值 赤藓糖醇分子能量值为1.67kJ/g,而木糖醇11.7 kJ/g,异麦芽酮糖醇8.36KJ/g,蔗糖16.72 kJ/g,故其热量值仅为蔗糖10%左右。同时由于赤藓糖醇分子小,被动扩散容易被小肠吸收,80%的赤藓糖醇可以进入血液循环,被人体吸收后的赤藓糖醇分子不能被机体内的酶系统分解,不为机体提供热量,不参与糖代谢引起血糖变化,只能透过肾脏从血液滤出,随尿液从人体排出。实验表明,一次性摄人赤藓糖醇25g,3h内有40%从尿液中排出,大约在24h内,有80%从尿液中排出,尿液总排出量达90%以上,没有被小肠摄入的20%赤藓糖醇进入大肠后,肠道细菌发酵成不饱和脂肪酸被机体利用的不到50%。因此被摄人赤藓糖醇中只有5%~10%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赤藓糖醇的实际能量值仅为0.84KJ/g,是所有多元糖醇甜昧剂中能量最低的一种,也被称为“零”热值配料。 2.2 高耐受性,无毒副作用 赤藓糖醇的生物耐受性好,安全无毒,动物和临床实验中不会导致腹泻的山梨糖醇最大单次剂量是0.24g/kg 体重,而赤藓糖醇为0.80 g/kg体重,是木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和乳糖醇的2~3倍,甘露醇的3~4倍,与其他多元糖醇相比,赤藓糖醇在人体内的最大耐受量为50g/d。这是因为绝大部分赤藓糖醇能被小肠吸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以聚乙烯醇和甲醛为原料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了解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点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商品名107胶)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合成胶水, 无色透明溶液,易溶于水。与传统的浆糊相比具有许多优点[1]:①、初粘性好,特别适合于牛皮纸和其它纸张的粘合;②、粘合力强;③、贮存稳定,长久放置不变质;④、生产成本低廉。国内有许多厂家生产此胶水。因此广泛应用于多种壁纸、纤维墙布、瓷砖粘贴、内墙涂料及多种腻子胶的粘合剂等。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人们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无论在合成工艺上还是在胶液的性能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本实验以聚乙烯醇缩甲醛为例,我们对其合成过程所用的催化剂、缩合温度等对胶水质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探讨,摸索出更佳更合理的工艺条件。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 : 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胶水。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剂。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聚乙烯醇、甲醛(40%)、氢氧化钠,浓盐酸,硫酸 仪器:搅拌器、恒温水浴,球形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 三口烧瓶实验装置如下图: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现象分析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g聚乙烯醇,在搅拌下升温至85-90℃溶解。 搅拌加热升温至 90℃左右时,聚乙烯醇 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 明,瓶内无白色固体。 聚乙烯醇熔点>85℃,所以需升温至 85-90℃。 等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降温至35-40℃加入4.6mL甲醛(40%工业纯),搅拌15min,再加入1∶4盐酸,使溶液pH 值为1-3。保持反应温度85-90℃,继续搅拌20min,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1.5 mL8%的NaOH溶液,同时加入34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调节体系的pH 值为8-9。然后冷却降温出料,获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即市场出售的红旗牌胶水。 加入盐酸,溶液 无明显变化,PH降低至 2左右。 加入甲醛后加热升 温,溶液变稠。 升温至85-90℃一 段时间后,出现气泡, 加入NaOH和蒸馏水, PH值为9左右。冷却, 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 体。 必须控制PH为1-3,所以加入盐 酸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当pH过低 时,催化剂过量,反应过于猛烈,造成 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产物 产生。当pH过高时,反应过于迟缓, 甚至停止,结果往往会使聚乙烯醇缩醛 化成都过低,产物粘性过低。 加入甲醛后加热升温,聚乙烯醇与 甲醛反应,缩醛化,体系粘度变大,溶 液变粘稠。 产生气泡,说明分子间已经开始交 联,故此时要停止加热。 调节PH为8-9是因为,在酸性条 件下,聚合物与空气接触不稳定会继续 缩醛化,所以要调PH>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