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瓷—中国古瓷遗失的历史

古玩市场上古瓷残片可以卖钱的很少,但有一种例外,它就是绞胎瓷。当阳峪绞胎残片小的可以卖五六拾元,稍大一点就成百上千,由此可见绞胎瓷的珍贵。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唐代诞生兴盛于宋朝当阳峪窖的一种名贵的陶瓷品种,它是用红白两种泥料糅合在一起,拉坯形成,再入窑烧制而成。因绞胎艺术是在瓷器还未形成之前,将其创意图案已经设计存在于泥土之中。拉坯成形后的图案贯通于陶器的内外壁,工艺要求难度大,加上造型奇特精美,被中国古瓷专家及收藏者誉为古瓷中的“奇葩”。
据《德应侯百灵翁庙碑记》记载,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制瓷兴盛的当阳峪人远赴陕西耀州黄堡镇恭请窑神百灵翁德应侯至当阳峪立庙的事情,同时也记录了当阳峪瓷业的盛况。“......世利兹器(土延)埴者百余家,瓷养者万余口......”,可见当时当阳峪窖已经初具规模。作为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当阳峪窖在它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四大瓷都”之后突然窑在人空,是什么原因突然导致它和久负盛名的绞胎瓷突然神秘地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中呢?
专家推断,1110年-1125年正是北宋战乱时期,社会动荡,治安混乱,当时的宋朝北有金兵来犯,南有方腊作乱,官兵已顾不上保护地方,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地方武装。此时的当阳峪一带的窑主,凭籍制瓷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成瓷销往全国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基业,相传鼎盛时期当阳峪窑业,曾一度产生360位员外,财力可想而知。传说窑主们为了看家护院,防备金兵与来自山中盗匪的骚扰,豢养了大量的家兵。也许是树大招风,也许是窑主们与当时的县衙发生某些摩擦,当阳峪窑区竟被诬陷为“叛军”基地,按当时大宋律令被处以谋反罪将“诛三族”,连同窖里上万名制瓷工匠全部被划为叛军。结果就是800年前的某一天,数万官兵将当阳峪窑区团团围困,上万民高超技艺的窖工连同着绞胎瓷的制作技巧被扼杀在血泊中,从此与世隔绝。
由于绞胎瓷在北宋时生产时间较短,产量很低,技术难度大,又快速的绝迹,所以存世极少,市场极为罕见,在中外博物馆中收藏品不足60件。因此绞胎瓷产品极具收藏价值。虽然目前还有绞胎瓷存世,但绞胎瓷的工艺却再也无法得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