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

1《安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
1《安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

四、《安徽导游基础知识》部分

安徽跟哪些省毗邻?

河南省山东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

1.简述我省的行政区划?

2.我省地貌大致可分为哪五个自然区域?

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

3.简述一下我省的气候类型?

4.我省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

5.我省有哪三大水系?

淮河中游水系长江下游水系新安江水系

6.说出一首关于描写敬亭山的诗

众高鸟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回答安徽省名字简称的由来?

取安庆符与徽州府的第一个字

8.洋务运动中新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9.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亲笔题词,说出题词的内容?}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0.简述张恨水的4部长篇小说代表作。

金粉世家

11.安徽有哪三个地域文化?

淮河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文化

12.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包括“三曹”和“建安七子”,说出“建安七子”有哪些人物?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七子:王桀孔融徐干

13.砀山婚俗三趣是指哪三趣?

圆房汤吃梨上轿搅泔水

14.徽商中最有名的人物是哪个?

胡雪岩

15.新安画派主要包括哪四个画派?

新华画派天都画派海阳四家

16.新安画派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

17.徽派民居有哪些特点?

18.徽州三雕是指哪三雕?

木雕石雕砖雕

19.徽菜有哪些烹饪特点?

20.“四大徽班”指的是哪四大?

21.清明节又被称为哪些节?

聪明节植树节

22.重阳节又被称为哪些节?

23.寿县城隍庙会举办的时间?

24.安徽哪一年建省的?

康熙十六年(1667)

25.什么是文物?

26.说出安徽省省树、省花、省鸟?

省树:迎客松省花:皖杜鹃省鸟:灰喜雀27.什么是风景名胜区?

28.我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共有几处?说出名称?

29.黄山“三奇”指的是哪三奇?

30.黄山“第五绝”指的是什么?

雪景

31.黄山松奇在哪些地方?

32.黄山上超过1800米的山峰有哪几座?

33.黄山有哪三大名瀑?

34.黄山分为哪六大景区?

35.“九华三宝”指的是哪些?

娃娃鱼叮当鸟金钱树

36.九华山的开山主寺是哪座?

37.九华山上有哪些国家重点保护寺庙?

38.皖南三大名山的名称?

黄山九华山齐云山

39.乾隆皇帝赞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是哪座山?

齐云山

40.说出我国的四道教胜地和四大佛教胜地?

齐云山武当山青城山崂山

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娥媚山

41.齐云山分为哪三个景区?

42.齐云山最高峰多高?

43.长江三矶的名称?

采石矶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

44.江南“三楼一阁”指的是哪些?

太白楼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

45.采石矶最古老的历史文物是什么?

46.巢湖“水上四珍”指的是哪些?

湖蟹虾米银鱼珍珠

47.巢湖中最大和唯一的岛屿?

姥山

48.被誉为“北纬30度神秘线上的第九大奇观”的是什么?

49.截至到2007年底,我省共有多少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50.我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市?

六安安庆池州

51.被称为“吴楚东南第一关”的是哪个景点?

白崖寨

52.有“安庆门户”、“楚塞吴关”之称的我省景点是哪个?

53.被苏东坡列为“天下第一名泉”的是什么泉?

54.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建成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是?

佛子岭水库

55.说出蓬莱仙洞“四绝”。

56.大龙山“五绝”指的是哪五绝?

57.“安徽第一车廊”蜀山画廊长多少米?

370米

58.说出安徽四大观赏奇树的所在地和名称?

铜陵凤凰山相思树池州九华山凤凰树黄山迎客松涂山禹王宫树中树

59.安徽省现有国家地质公园几处?位居全国第几位?

60.黄山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是在哪年?

2004年

61.天柱山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哪年?

62.祁门牯牛降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是在哪年?

63.安徽省现有哪几处省级地质公园?

2处(明光女山石台溶油群)

64.我省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几处?

12处

65.森林公园一般为几级?到目前安徽省有多少处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

66.安徽省建立时间最早的和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

黄山

67.我省名山中,素有“江北第一山”和“天下第四古二佛地”之美称的是哪座山?

肥西鸡笼山

68.自然保护区分为哪几个等级?

三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69.安徽省到目前为止,共有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多少处?

70.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71.安徽省现有哪几处国家级地质公园?

六处

72.截至到目前,安徽省分别拥有多少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73.我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少处?

74.世界遗产共分为哪几类?

75.安徽有哪些世界遗产?

76.西递、宏村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在哪年?

77.说一下“西递”名称的由来?

78.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建筑是?

承志堂

79.安徽省有哪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寿县歙县合肥安庆

80.被誉为“合肥市后花园”?

万佛湖

81.安徽最大的古桥是哪座桥?什么时间修建?

歙县的太平桥,公元1234年

82.“古歙三桥”指的是哪三座桥?

太平桥紫阳桥万年桥

83.歙县为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在哪年?

84.歙县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5.寿县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6.亳州现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7.被称为“酒中牡丹”的是什么酒?

古井贡酒

88.安庆有哪些称誉?

89.安徽省第一所大学和第一座图书馆分别建立于哪年?

90.我省的第一所大学诞生在安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第一?

91.红顶商人指的是谁?

胡雪岩

92.三河镇是因哪三条河贯穿其而得名?

杭州河丰乐河小南河

93.我省有哪些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六安毛坦厂镇肥西三河镇

94.国内外专家、游客对黟县古民居有哪些赞誉?

95.传奇人物赛金花的故居是哪里?

96.《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我省哪个县境内?

怀宁县

97.被喻为宋代诗歌开山鼻祖的是谁?

梅尧臣

98.安徽省现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多少处?

99.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的是?

蒙城尉迟寺遗址

100.明末清初,被称为安徽省四大商埠是哪些?

大通蚌埠芜湖安庆

101.到目前为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多少处?安徽省有多少处?102.什么是文物保护单位?

103.亳州花戏楼“三绝”指的是哪三绝?

山门旗杆雕刻

104.全国四大地主庄园?

105.我省以民间音乐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哪些?106.我省有多少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07.简述安徽省旅游发展的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三大板块、四条主线。108.截至到2008年,安徽省共有几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分别是哪些?109.目前,安徽省拥有4A级旅游区多少家?A级以上旅游区多少家?110.合肥市三大名胜古迹指的是哪些?

包公祠明教寺逍遥津

111.说出安徽省工业旅游产品有哪些?

112.我省的三条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113.旅游交通有哪几种基本运输方式?

铁路飞机马路水路

114.安徽省交通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

合宁高速

115.安徽省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有哪些?

116.安徽省有哪三大民用机场?军民两用机场有哪些?

合肥阜阳黄山安庆大龙山芜湖湾址117.安徽文房四宝是指哪些?

徽墨歙砚宣纸宣笔

118.被称为清代四大造墨名家的是哪些?

胡开文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

119.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的有哪些?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20.徽派三雕是指哪三雕?

砖雕石雕木雕

121.八公山豆腐烧汤有哪三绝?

飘汤奶汤鲜汤

122.被列为四大药用名菊的是哪些?

亳菊杭菊贡菊滁菊

123.我国中药材四大名产有哪些?

宣木瓜川杜仲藏红花甘枸杞

124.旅游突民公共事件的范围有哪些?

125.旅游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26.突发公共事件按旅游者伤亡程度分为哪几个等级?127.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逃生?

128.食物中毒的救护方法有哪些?

基本运算电路实验报告

实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成绩: 实验名称:基本运算电路设计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设计。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实验要求: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向加法运算 2、用减法器实现两信号的减法运算 3、用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三角波 4、实现同相比例运算(选做) 5、实现积分运算(选做) 二、实验设备: 双运算放大器LM358 三、实验须知: 1.在理想条件下,集成运放参数有哪些特征? 答:开环电压增益很高,开环电压很高,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入电阻很大,输入电流接近于零,输出电阻接近于零。2.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电路,为啥均以差分放大电路为基础? 答:(1)能对差模输入信号放大 (2)对共模输入信号抑制 (3)在电路对称的条件下,差分放大具有很强的抑制零点漂移及抑制噪声与干扰的能力。 3.何谓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线?根据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 息? 答: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是指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比。4.何谓集成运放的输出失调电压?怎么解决输出失调? 答:失调电压是直流(缓变)电压,会叠 加到交流电压上,使得交流电的零线偏移 (正负电压不对称),但是由于交流电可 以通过“隔直流”电容(又叫耦合电容) 输出,因此任何漂移的直流缓变分量都不 能通过,所以可以使输出的交流信号不受 失调电压的任何影响。 专业: 姓名: 日期: 地点:紫金港东

5.在本实验中,根据输入电路的不同,主要有哪三种输入方式?在实际运用中这三种输入方式都接成何种反馈形式,以实现各种模拟运算? 答: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反相减法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都为负反馈形式。 四、实验步骤: 1.实现两个信号的反相加法运算 实验电路: R′= Rl//R2//RF 电阻R'的作用:作为平衡电阻,以消除平均偏置电流及其漂移造成的运算误差 输入信号v s1v s1输出电压v o ,1kHz 0 2.减法器(差分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 R1=R2、R F=R3 输入信号v s1v s1输出电压v o ,1kHz 0 共模抑制比850 3.用积分电路转换方波为三角波 实验电路: 电路中电阻R2的接入是为了抑制由I IO、V IO所造成的积分漂移,从而稳定运放的输出零点。 在t<<τ2(τ2=R2C)的条件下,若v S为常数,则v O与t 将近似成线性关系。 因此,当v S为方波信号并满足T p<<τ2时(T p为方波半个周期时间),则v O将转变

2020版 第1部分 专题2 第1讲 从命题角度初识病句

专题二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情分析2018年,病句题以情景材料的形式出现,材料均为带有说明性、科普性、论述的逻辑性的语言材料。考查形式由原来的“辨析病句”提升到“辨析并修改”层次。常考类型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等。 备考建议2018年全国卷“语病”的命题形式焕然一新,但命题角度没有变化,通过试做近6年全国卷(15个语病题,45个错误选项)考查辨析病句的试题,让考生熟悉并感悟高考是怎样考查病句的,哪些是考查重点和高频语病类型,哪些极少考查甚至从未考查,从而在辨析病句时有侧重、有方向。 导致语病的根源在于句子成分不明,句子结构不清,厘清句子成分和结构,将复杂的长难句化繁为简,化长为短,其“病”与“不病”立马显现。这就涉及一个语法知识问题,语法知识,初中不教,高中不学,成为考生的知识短板,因此,很有必要给考生补上这欠缺的一课。 和复句)→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就高考辨析病句而言,我们要重点了解“句子”这一级语法单位。 一、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如:“好!”

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词可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名词(山水)、动词(游玩)、形容词(美丽)、数词(一些)、量词(辆)、代词(你们)等;虚词有副词(非常)、介词(关于)、连词(如果)、助词(的)、拟声词(叮咚)、叹词(啊)等。 二、短语 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加上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可以独立成句。按照结构特点可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等。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讲义

语言表达连贯(客观题) ——句子复位、词语复位和语句排序 题型一句子复位 句子复位,即将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组与之相近的语句一起作为选项,要求考生从中选出原句。这种题型考查考生的缀句成文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典例1(2018·全国卷Ⅲ改编)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波澜壮阔的迁徙盛举。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解题指导] “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应是对前文“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的解说,陈述的主语应为“迁徙的方向感”,故排除B项和D项。A项是被动句,强调的是“方向感”被处置的结果,C项用介词“由”,强调的是“方向感”获得的途径。 解题方略“4点”做到句子复位 1.内容吻合。内容一致、意思吻合是语句衔接的关键一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连贯。 2.语境相同。语境一致,言语的思想感情才会贯通。它包括内部语境,即上下文;以及外部语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表达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基调等。 3.句式一致。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包括句子成分相同、词性色彩亠致等。句式一致,既有利于保持话题统一、主语一致,又有利于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更严密。 4.语气一致。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能够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若不一致,往往会不利于情感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表述,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训练1.(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改编)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高考填报志愿的辅导迫在眉睫的事情是整顿市场的乱象。从媒体调查的情况来看,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导市场,不是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________。有关部门应及时出手,不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MultiSim2001建立电路、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2)掌握伏安特性的测量。 (3)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实验内容: 1)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建立如右图所示的仿真Array电路。 (2)启动Simulate菜单中的 Analyses下的DC Sweep 设置相应的参数后,单击Simulate按钮,得到二极管的伏 安特性曲线。 2)验证叠加定理Array(1)建立如右图 所示的仿真电路。 (2)启动仿真开 关后,用电压表分 别测出V1、V2单 独作用和共同作 用时个支路的电压值,验证叠加定理。 3)验证戴维南定理 (1)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仿真电路。(其中a对应2的位置,

b 对应0的位置) (2)用电压表测量R3断开时a 、b 端口的开路电压。 (3)将电阻R3短路,用电流表测量a 、b 端口短路电压。 (4)计算出等效电阻。重新建立一仿真电路,调出一个直流电压源,设置其电压为测量出的开路电压值,调一个电阻值为计算出的等效电阻,与R3电阻串联成一个等效电路。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R3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流,验证戴维南定理。 实验过程: 1) 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如右图,建立仿真电路图后,启动Simulate 菜单中的Analyses 下的DC Sweep 命令,设置相应的参数后,单击Simulate 按钮,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2)验证叠加定理。 V1单独作用: 令V2=0.启动仿真开关如下图: U11=8.727V U21=3.273V U31=3.273V V2单独作用: 令V1=0,启动仿真开关如下图:

第一部分 第一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 主干梳理巧点妙拨 一先秦时期农业的发展 1.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 (1)商周时期懂得了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03垄作法。 3.水利灌溉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04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小农经济(个体农耕) ①开始出现:春秋战国。 ②原因:铁农具和□05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06土地私有制确立。 ③特点:以□07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④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08基本模式。

5.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二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1.经营形态 (1)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01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02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间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产品在市场流通,主要生产供□03民间消费的产品。 [漫画证史] 牛耕的出现

[概念阐释] 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目的是提高亩产量,主要表现是: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 [图解历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的演进及其互动关系 [易错点拨] “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度 (3)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缴纳□04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发展概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文翻译对点规范演练

第3讲文言文翻译 (2016·安徽合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閤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閤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檥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閤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解析:(1)关键词:谕、矢石、第。(2)关键词:致、于、示、虚。 答案:(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2)燕达暗自考虑:“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参考译文】 燕达字逢辰,是开封人。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日光灯功率因素改善实验

实验题目: 日光灯电路改善功率因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日光灯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学会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装置; 3、学会日光灯的接线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P 、S 、I 、V 分别表示电路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总电流和电源电压。按定义电路的功率因数IU P S P = = ?cos 。由此可见,在电源电压且电路的有功功率一定时,电路的功率因数越高,它占用电源(或供电设备)的容量S 就越少。 日光灯电路中,镇流器是一个感性元件(相当于电感与电阻的串联),因此它是一个感性电路,且功率因数很低,约0.5—0.6。 提高日光灯电路(其它感性电路也是一样)功率因数的方法是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定容量的电容器。如图7-1所示: 图7-1 图7-2 图7-1 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电路 图7-2 并联电容后的相量图 图7-1中L 为镇流器的电感,R 为日光灯和镇流器的等效电阻,C 为并联的电容器, 设并联电容后电路总电流I ,电容支路电流C I ,灯管支路电流RL I (等于未并电容前电路中的总电流),则三者关系可用相量图如图7-2所示。由图7-2知,并联电容C 前总电流 为RL I ,RL I 与总电压U 的相位差为L ?,功率因数为L ?cos ;并联电容C 后的总电流为I ,I 与总电压U 的相位差为?,功率因数为?cos ;显然?cos >L ?cos ,功率被提高了。并联电容C 前后的有功功率??cos cos IU U I P L RL ==,即有功功率不变。并联电容C 后的 总电流I 减小,视在功率IU S =则减小了,从而减轻了电源的负担,提高了电源的利用率。 三、实验设备 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实验装置一台,型号:TH-DT 、导线若干 四、实验内容 1、功率因数测试 按照图7-3的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7-3所示,将三表测得的数据记录于表7-1中。 图7-3 日光灯实验电路 W 为功率表,C 用可调电容箱。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表7-1 感性电路并联电容后的原始数据 C (μF ) P(瓦) V (伏) I (安) Cos ф 0 44.7 220 0.410 0.42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专题针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聊城高三第一次)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3.6 L(常温常压)氯气与2.7 g 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烷含有共价键数目为8N A C .由N A 个CO 和N A 个N 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10N A 个电子 D. 1 L 1 mol·L -1的Na 2SO 4溶液中含有4N A 个离子 解析:选A 。A 项中氯气过量,铝全部被氧化,转移电子数为0.3N A ,该项正确;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6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键,共7个共价键,标准状况下的22.4 L 乙烷为1 mol ,共含共价键数目为7N A ,B 项错误;每个CO 分子和每个N 2分子均含有14个电子,故由 N A 个CO 和N A 个N 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含有28N A 个电子,C 项错误;1 L 1 mol·L -1的Na 2SO 4 溶液中含有3N A 个离子,D 项错误。 2.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 A B .1 mol Al 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 C .常温常压下,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D .1 L 1 mol·L -1FeCl 3溶液中Fe 3+的数目小于N A 解析:选B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所含分子都是1 mol ,A 项正确;1 mol Al 3 +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 A ,B 项错误;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与所处的温度、压 强等条件无关,C 项正确;因FeCl 3溶液中Fe 3+的水解,故1 L 1 mol·L -1FeCl 3溶液中Fe 3 +的数目小于N A ,D 项正确。 3.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 mol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 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时的14 。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 A .H 2和O 2 B .HCl 和NH 3 C .H 2和Cl 2 D .CO 和O 2 解析:选A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充分反应后并恢复到原温度时,容器中应有0.05 mol 气体。B 项、C 项中两种气体均完全反应,B 项中剩余气体为零,C 项中生成氯化氢气体为0.2 mol ;A 项中根据2H 2+O 2===2H 2O ,剩余0.05 mol 的氧气;D 项中根据2CO +O 2===2CO 2,剩余氧气0.05 mol ,生成0.1 mol 的二氧化碳,气体总物质的量是0.15 mol 。 4.在标准状况下①6.72 L CH 4 ②3.01×1023 个HCl 分子 ③13.6 g H 2S ④0.2 mol NH 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 .abc B .bcd C .acd D .abcd 解析:选D 。比较a 、c 、d 时先将不同的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再进行比较;密度可根据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直接根据摩尔质量判断即可。 5.(2011年北京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在NaCl 、MgCl 2和MgSO 4三种盐配成的混合溶 液中,若Na +的浓度为0.1 mol/L 、Mg 2+的浓度为0.25 mol/L 、Cl -的浓度为0.2 mol/L ,则SO 2-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5 mol/L B .0.45 mol/L C .0.2 mol/L D .0.25 mol/L 解析:选C 。因为溶液不显电性,所以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n (Na +)+2n (Mg 2+)=n (Cl -)+2n (SO 2-4)。设溶液的体积为1 L ,SO 2-4的物质的量为x ,代入上式: 0.1+0.25×2=0.2+2x ,解得x =0.2 mol ,即SO 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3第1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教案新人教版

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 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解析:启事应用书面语,“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 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每点1分) 2.(2018·全国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五处不得体”“找出并作修改”等关键信息。阅读文段,可以先圈出文段中涉及得体的词句,如“获悉”“隆重庆贺”“俗务缠身”“光临”“惠赠”“以表敬意”“拙著”“先睹为快”“请先生保重身体”等,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这些词句使用是否得体,例如“光临”是对他人来访的敬称,“惠赠”是对别人赠予自己东西的敬称,“先睹为快”是说自己殷切盼望,用在句中都不得体。另外,从文段整体来看,语言较为文雅,相比之下,“教书”“快来了”就显得过于口语化了,也不得体。 答案:(示例)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每点1分) 3.(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A[A项,舍弟,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弟弟。使用正确。B项,献丑,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的能力很差。句中已经“出了差错”,不是谦虚,此处应该用“抱歉”。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垂问。句中说“我”垂询朋友,谦敬不分。D项,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句中说“郭教授的内人”,谦敬不分。] 4.(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B[本题主要考查“谦辞”“敬辞”的使用。A项,“失陪”是谦辞,表示不能陪伴对方。C项,“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D项,“千金”是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5.(2017·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 组长:曹波组员:袁怡潘依林王群梁泽宇郑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加深对“节点电流代数和”及“回路电压代数和”的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验验证叠加定理,加深对线性电路中可加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①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所有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0。 ②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KVL]: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0。 ③叠加定理:在线性电阻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三、实验准备 ①仪器准备 1.0~3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15V直流稳压电源 3.200mA可调恒流源 4.电阻 5.交直流电压电流表 6.实验电路板 7.导线

②实验电路图设计简图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1、启动仪器总电源,连通整个电路,分别用导线给电路中加上直流电压U1=15v,U2=10v。 2、先大致计算好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同时调好各电表量程。 3、依次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 AB、U BE、U ED,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4、再换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I2、I3,并记录好电流读数。 5、然后断开电压U2,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BE,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6、然后断开电压U1,接通电压U2,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电阻电压U、、BE,用电流表分别测出支路电流I、、1并记录好电压表读数。 7、实验完毕,将各器材整理并收拾好,放回原处。 实验过程辑录 图1 测出U AB= 图2 测出电压U BE=

2020届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 学案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5年4考)

1.(2018·全国卷Ⅰ·T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B[列车启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恒定,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可知v=at,且列车的动能为E k=1 2m v 2,由以上整理得E k= 1 2ma 2t2,动能与时 间的平方成正比,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A、C错误;将x=1 2at 2代入上式 得E k=max,则列车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B正确;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式E k =p2 2m可知,列车的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D错误。] 2.(2019·全国卷Ⅰ·T18)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 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 H 4所用 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t2 t1满足()

A .1

【通用版】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_专题二_大气运动_专题2_第2讲_逐题_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讲 (2016·浙江衢州1月质检)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增强。下图示意某锋面系统过境后的风速等值线分布(单位:米/秒)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此时甲测站的风向为西北风 B.此时丁测站的风向为东南风 C.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丙 D.此时四测站中风速最大的为乙 2.关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B) A.纬度低气温高导致甲测站风速大 B.摩擦力变化导致甲、乙两测站间风速变化 C.天气系统过境时丙测站大风、增温、降水 D.天气系统过境后丁测站气压降低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湖为太湖,从风速等值线图上判断出风从太湖西北岸至东南岸速度持续增强,最大风力在东南部甲处,由题干可知“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强”,所以甲处的风向是由西北部经过湖泊吹向东南部的,所以甲测站为西北风。选A项。同理丁处风向应为西北风,B错;甲处是风力最大处,C、D错。第2题,甲处风力较大是因为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因摩擦力减小,速度会持续增大的缘故,摩擦力的大小,会产生风力大小的差异,A错,B对;由上题判断,该地为西北风,故该锋面应为冷锋天气系统,而冷锋过境后一般会出现大风、降温、气压上升等现象,C错;冷锋过境后,太湖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丁处气压应该升高,D错。 (2016·福建莆田3月质检)下图示意局部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该日最可能是(A) A.大寒(1月21日前后) B.谷雨(4月21日前后) C.大暑(7月23日前后) D.霜降(10月23日前后) 4.该图所反映的天气现象是(C) A.海南岛受西南气流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 B.福建各地普遍降雨,雾霾天气严重 C.冷锋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转冷 D.台湾海峡西北季风强劲,海面风浪加大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日我国大部分地区为高压控制,海洋上没有明显的低压系统,因此,应该是冬季,选A。第4题,据图可知,此时海南岛受偏北气流影响;福建部分位于冷锋锋前,不可能各地普遍降雨;冷锋由北向南移动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转冷;台湾海峡位于冷锋锋前,等压线稀疏,风力不大。选C。 读东亚地区冬季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5~6题。 5.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A) A.39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现代文阅读 Ⅱ 散文阅读 第3讲 立足全局意

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整体内容概括。 考法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 找徽墨。(《虹关何处落徽墨》) (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 (3)(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河之恋》)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等作答动词和“意义”“原因”“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

2017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 专题2 第1讲 对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H的数值应为(B) A.40 B.60 C.125 D.134 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A) A.A的数值B.B的数值 C.I的数值D.G的数值 解析:第1题,H的数值应该是大气支出中指向大气的部分。数值上等于大气的热量收入与热量支出之差。大气的热量收入为19+23+10+114=166,所以H=166-106=60,故选B。第2题,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会使大气中的各种数值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 (2016·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2016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C) 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C.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4.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D) 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烟雾飘移方向为东北,说明此时吹西南风。由于烟雾浓度的范围比较大,新加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加上风向的影响,所以产生的原因不是当地人口密集,生产活动排放大量烟尘,A错;根据烟雾飘移的方向,该雾霾应该来自苏门答腊岛,B错;该地吹西南风时,气压带风带往北移动,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着剪羊毛,C对;该地雾霾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从西南方向吹过来的,D错。第(2)题,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马来半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东西侧全年降水丰富,只有北部有一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该海域吹西南风,西侧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吹东北风东侧迎风坡降水多,B错;爪哇岛土壤肥沃主要因为火山灰多,不是有机质多,C 错;马六甲海峡内海水流向,跟气压带和风带有关。冬季太平洋海域盛行东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流动,整体上是自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西侧安达曼海的海面降低,马六甲海峡海流补偿北印度洋海水增强,这时马六甲海峡海流速度较大;夏季受印度洋的顺时针洋流影响,流速较小。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一 1.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 4.理论计算 根据KVL和KCL及电阻VCR列方程如下: Is=I1+I2, U1+U2=U3, U1=I1*R1,

U2=I1*R2, U3=I2*R3 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 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 由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 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和为两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 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 6. 实验心得 第一次用软件,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 实验二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2.解决方案 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 电压源单独作用:

2019版第1部分专题1第2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页 第2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主干知识 「自由扩敝 提示:①渗透作用②细胞膜③原生质层④质壁分离和复原⑤协助扩散 ⑥胞吞、胞吐⑦通过囊泡运输、消耗能量 (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 1. (2019全国卷I )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 误的是() 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 N 2和NO 3 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A [小麦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 N 2, N 2必须被固定后,才能被植物吸 收利用,A 错误;农田适时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增强农作物根系的有氧 呼吸,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对矿质元素进行吸收 , B 正确; 土壤微生物可以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离子等 ,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这些无 机离子用于生命活动, C 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土壤渗透压升高,当其高于 玉米根的细胞液渗透压时,玉米会因根系水分外流而出现 “烧苗”现象, D 正 确。] 2. (20佃全国卷U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② ______ 动物 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 ③ 相当于半透膜 厂方式⑥ 植物 — 细胞 大分子— 一物质曲点____________________ 扫咼■* n * 扫咼■*慢需

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巨噬细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以胞吞的方式摄入病原体,A项错误;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项错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顺浓度梯度内流,属于被动运输,C项正确;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项错误。] 3. (2019全国卷U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C [0?4 h内,开始一段时间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减小,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物质A溶液的浓度,当原生质体相对体积达到最小后又逐渐增大,说明部分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增大,从而使细胞吸水,表现为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逐渐增大,A错误;因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故0?1 h内细胞体积的变化量小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B 错误;据图可知,2?3 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增大,表明细胞吸水,此时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0?1 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减小,表明细胞失水,此时液泡中液体(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细胞质基质 的渗透压又小于物质 4. (2019全国卷I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溶液的渗透压,D错误。] 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 扫咼■*犠逞

2020版 第1部分 专题3 第1讲 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

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应用文体写作) 第1讲 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 能披上“新嫁衣” 1.(2018·全国卷Ⅰ)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 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

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解析:启事应用书面语,“下水道时常堵住”“管子陈旧”“需要换掉”等几处语言表达口语化,应将“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 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每点1分) 2.(2018·全国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 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五处不得体”“找出并作修改”等关键信息。阅读文段,可以先圈出文段中涉及得体的词句,如“获悉”“隆重庆贺”“俗务缠身”“光临”“惠赠”“以表敬意”“拙著”“先睹为快”“请先生保重身体”等,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这些词句使用是否得体,例如“光临”是对他人来访的敬称,“惠赠”是对别人赠予自己东西的敬称,“先睹为快”是说自己殷切盼望,用在句中都不得体。另外,从文段整体来看,语言较为文雅,相比之下,“教书”“快来了”就显得过于口语化了,也不得体。 答案:(示例)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力与运动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教案

力与直线运动 [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5年4考) ?近几年高考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考查,重在基本规律的应用,命题背景来源于生 1.(2018·全国卷Ⅰ·T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B [列车启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恒定,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可知v =at , 且列车的动能为E k =12mv 2,由以上整理得E k =12 ma 2t 2,动能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A 、C 错误;将x =12 at 2代入上式得E k =max ,则列车的动能与位移成正比,B 正确;由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式E k =p 2 2m 可知,列车的动能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D 错误。] 2.(2019·全国卷Ⅰ·T 18)如图所示,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H 4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2 t 1 满足( ) A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