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

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着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内容编排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不过如果细究的话,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与时序性相冲突的内容编排。比如“中国现代史”部分,将“了解‘两弹一星’……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设置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学习要求之后,显然不妥。

在历史内容的系统性方面,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呈现出完善发展的一面。比如,关于天平天国运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实事求是地说,洋枪队很难归入“外来侵略”的范畴,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学习内容设计在“(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下确实不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不但修补了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不足,而且增加了学生关于天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内容。再如,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对于东汉史的学习。在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东汉史是以隐性方式存在其中,实践证明,这种设计容易引起初中历史教师的困惑。可以说,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此问题上的处理比较到位。

我认为,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大多数“学习主题”的基本内涵是非常准确的,并且遵循着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这些学习主题多指向某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核心社会特征,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脉络,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这种设计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学习主题存在问题,容易导致历史时序的错位,削弱历史内容的系统性,这可以通过修改完善的方式来解决。总之,我们不能因为其中存在的不足就全盘否定这种设计思路。

虽然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已取消“学习主题”的设计,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要将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与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历史内容设计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兼容并包。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习主题的教学意识一定要突出,这样的话,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脉络才更清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才更清晰。在2012年教育部“国培计划”—初中历史示范性远程培训中,这个观点得到了参训学员的一致认可。

三、评价建议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的阐释,非常详尽和周全,具体包括“评价目标的设计”、“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践性,这也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实施十年来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在积极进行教学评价改革方面取得显着成果的体现。这里,希望老师们关注一下几点:

第一,要基于教学目标来确定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体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一致性。简言之,我们要清楚,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达到,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第二,要将教学评价视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将教学评价看作是教学过程结束后实施的一种教学行为。换句话说,要将教学评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及时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进步,并做出即时评价,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

第三,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教学目标应对应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单一地使用一种评价方法(如测验),不但会引起

学生对于评价的反感,更会引起学生对于历史教学的厌恶情绪,不利于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确定评价方法时,不妨听听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采取适合自己的评价方法并给予指导。

第四,要注意教学评价的公开性及评价标准的开放性。历史教师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对学生学业做出公开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成为被评价学生及其他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业质量的手段,同时允许、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行讨论和“再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如有必要研制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虽然是研制的主体,但也要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和意见,允许学生们对评价标准进行讨论、评论,历史教师要积极采纳学生们的合理意见、建议,这将有利于促进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四、实施建议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就如何开展历史教学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希望老师们能够认真领会,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

除此之外,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希望老师们能够认真地研究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并能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基于专业判断,批判性、创造性地实践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谓“批判性、创造性地实践”,指的是敢于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或者适度变通处理,使之更加符合历史学科及历史教学的特点。比如: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部分有如下的学习要求:(隋唐时期)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属于唐代民族关系和睦的例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属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例证。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将两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合并”起来论述,实属不妥。建议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实施“拆解”策略,分别展开教学。同时,在讲解唐代民族关系和睦时,还可以列举回纥、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中央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等史实。

(隋唐时期)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乱局,已经不属于隋唐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告诉学生,五代十国乱局,是介于唐宋之间的一个分裂时期。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近代史”部分有如下的学习要求: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在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张謇兴办实业被设置在康梁维新变法之后,义和团运动之前。实际上,张謇兴办实业始于19世纪末,终于民国初年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如果能在张謇兴办实业的基础上,介绍刘鸿生1914年—1948年间兴办实业的艰难与坎坷,更能有助于学生认识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国现代史”部分有如下的学习要求: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严格来说,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研制者杜撰出来的政治术语。作为严肃的指导教学的政府文件,必须使用完整的政治术语,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留意的。

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这一表述极易对历史教学产生误导和偏差。因为将“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的史实纳入教学,绝对不是让学生了解作为科学尖端技术的这两项重大研究成果,这不是历史课堂的主要任务。我个人的理解是,前者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学习“两弹一星”的精神,即中国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后者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袁隆平50多年来在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取得的世界成就,认识到袁隆平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而学习袁隆平“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而不应该是“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希望老师们在学习、实践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体现研究角色,保持主体意识,做到“用课标教”,而不是“教课标”。毕竟,课程标准在本质上属于指导性文件,而非指令性文件。

新课程标准变化内容·历史

一、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期

删减:①尧、舜、禹的传说。②元谋人等早期人类的知识。

增加:①原始农业的产生。②对考古的认识。③对化石的认识。

2.夏商周时期

删减:①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②商鞅变法之外的变法

增加:①西周分封制的作用。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变化:①突出甲骨文的历史地位。②突出“老子”。③突出“百家争鸣”的影响

3.秦汉时期

增加:①“文景之治”②秦的暴政。③秦朝的灭亡④西汉的建立。⑤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删减:①评价汉武帝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增加:①赤壁之战。②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③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删减:①《九章算术》

5.隋唐时期

增加:①隋朝的统一。②隋朝灭亡的原因。③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删减:①武则天

变化:①突出皇帝和盛世的关系。②突出探索唐朝兴盛的原因。③突出对盛唐社会的综合把握和宏观认识。

6.宋元时期

新增:①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②元曲。③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变化: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的相关知识点细化。

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新增:①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②清朝在台湾的建制。③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④知道满族入主中原。⑤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

删减:①《水经注》

变化:①突出八股取士和皇帝专权的弊端。②突出《红楼梦》和京剧。

二、中国近代史

新增:①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②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③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④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⑤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⑥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抗战胜利的原因。⑦解放区的土地改革。⑧茅盾、齐白石的成就。

删减:①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②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③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④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⑤五四精神。

变化:①降低对邓世昌的掌握。②降低对黄埔军校的掌握。③突出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中国现代史

删减:①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②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③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④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⑤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⑥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变化:①降低对英雄人物的要求。②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具体事件变为要求掌握宏观进程。③突出文

化大革命的教训。④认识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突出对改革的宏观掌握。⑤降低对周恩来的掌握。

新增:①建国60周年阅兵式。②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加以说明。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四、世界古代史

新增:①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②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党基础。③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④《查士丁尼法典》。

删减:①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②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③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④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⑤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⑥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⑦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⑧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变化:①突出基督教的历史作用。

五、世界近代史

新增:①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②光荣革命。③彼得一世的改革。④工业革命带来是社会问题。⑤巴尔扎克的成就。

删减:①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

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③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④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⑤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⑥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⑦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六、世界现代史

新增:①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③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删减:①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②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③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④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着名文学作品。⑤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⑥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变化:①突出人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新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比较

第一部分前沿

一、历史课程性质

不同: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旧版没有。

分析:对课程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指导下更好地确立课程理念和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程基本理念

相同:都强调了历史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都强调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都强调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不同:

1、旧版更强调历史学科的实用功能和基础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新版更强调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分析:从素质教育出发,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旧版强调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新版没有此项内容。

分析: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使在新课改下也不能忽视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和整体地把握历史。

3、旧版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新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分析: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共性或集体性的发展。

4、旧版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新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分析:合作精神是学生个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也是今后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不同: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旧版没有。

分析:有了对历史课程设计的总体引导,有利于在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教学的实施等方面保证新课改的总体方向,同时又不乏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发挥各地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新课改的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相同:都强调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不同:

1、新版增加了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历史文学作品等具体详细的方式。

分析: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更具体地、更好地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新版增加了历史情境想象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分析:历史情境想象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这是历史研究以及历史学习必须注意的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历史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即注重还原历史场景。有利于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新版增加了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4、新版增加了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分析: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逻辑论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相同:都强调了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注重探究式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

不同:

1、旧版强调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新版没有。

分析:没有强调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是新版的一大不足,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旧版在探究式学习中强调了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新版没有。

分析:没有强调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也是新版的一大不足,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和个性的发展。

3、旧版在探究式学习中更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新版更强调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分析:新版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的角度出发,更强调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比旧版单纯强调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更科学合理。

4、新版增加了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分析: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较为专业的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方法和素养。

5、新版增加了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标的方法等等。

分析:新版指出了多种具体的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更清晰、更强的指导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同:都强调了要认识中国国情,认同祖国历史与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加强法制意识;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不同:

1、新版强调了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

分析: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更具客观性、历史性和现实意义。

2、新版增加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分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举足轻重。

3、新版增加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分析: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国情对学生爱国主义的要求。

4、新版增加了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分析: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也是当今我国尚未完全统一、社会不稳定因素尚存的具体国情对学生爱国主义的要求。

5、新版增加了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分析: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以及和平发展意识。

6、新版强调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分析:强调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待发展与加强的具体国情的要求,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7、旧版强调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新版则强调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

分析:科学技术并非只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进步,还有精神文化层面的进步,二者缺一不可,易让学生忽视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化发展的作用,旧版表述欠妥。

8、新版增加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分析:强调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严峻形势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逐步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9、新版增加了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

分析: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在历史中的作用的正确定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发展。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 新形势下,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必须积极投身到历史课程改革之中,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发展的前沿动态理论分析与相应的实践探究作出全新的定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准确认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应关系从而更为有效地分析中学 历史课程标准,认识教材、利用教材、开发教材,培养学以致用、具有独立科研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型应用型优秀教师。 二、课程教学任务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优化组合、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的优化组合、中学历史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课堂教学共有36课时,分为五章。 课堂教学结构大纲: 第一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6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性质与价值、改革背景

第二节中学历史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第三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案例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第四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前沿动态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材研究(8学时) 1 / 5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性质与编写依据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科书案例分析——“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四节中学历史教科书教学评价 第五节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前沿动态 第三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优化组合(7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内容选择 第二节中学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结构编排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科书实施建议 第四节高中历史教科书课例分析——“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四章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的优化组合(7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教学内容选择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教学流程实施 第三节高中历史教材备课研究——“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xx历史教材联系与教学衔接 第五章中学历史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8学时)

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

新课标历史课程标准 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主要耕作方式:集体劳作到个体耕作 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私有制 基本特点:铁力牛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封建土地私有制。(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金属冶炼:商周:精通铸造技艺趋于成熟——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汉代:开始用煤冶铁——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纺织业:上古时期:发明防治技术,学会养蚕缫丝——西周:突飞猛进发展——汉代: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唐代:出现缂丝 工业——宋末元初:革新棉纺织技术——明初:棉布成为广大民 众主要衣料 制瓷业:东汉晚期: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工艺成熟——唐:唐三彩,瓷器普遍,并成为生活用品——宋: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彩瓷生产时期——明清:瓷器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 品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1)是农业的发展与补充.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3)多种经营方式并存.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周:职业商人,最早货币——西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隋唐:大运河开通,丝绸之路繁荣——宋元:出现纸币——明清 a.形成大商帮 b.白银广泛流通 c.农产品商业化趋势加强 d.工商业市镇兴 起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影响: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严重阻碍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海禁政策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发展缓慢原因:a.重农抑商政策b.海禁政策c.小农经济阻碍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背景 结构变动:自然经济解体。(表现:a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b 农民与手工业者破产c 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d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工业兴起史实:(1970’s)原因:a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洋务运动 的推动与促进c 外商企业的刺激(代表企业:上海发 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许定虎 任何课程的设计都体现着一定的指导思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题目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题目,加深对祖国的酷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聪明,养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这一指导思想,首先阐明了初中历史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学会熟悉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惟习惯,为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构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建立远大理想。总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取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其次揭露了为到达课程设计目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必须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适应性的同一。我通过学习以后,有以下的心得和收获。 一、教学标准设计具有的新的教学观念 1.要建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气力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进步学习效力N倍。乐学靠教师的“鼓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奇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进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特别应当特别重视历 2.要建立全面进步学生历史素养的理念。具体的说,学生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对祖国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历史教学的设计要在进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上下苦工夫。 3.要建立大历史观。历史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历史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学、深入地理解“学史明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古训的思想内涵。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4.要建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究题目的观念。历史学习的进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进程,这个进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进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终究将甚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末,教师要不要讲?怎样讲?固然要讲,

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

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着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内容编排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wps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 A.36年B.37年C.28年D.29年 2.以下关于唐朝盛世繁荣时社会风貌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 A.国人饮茶之风盛于唐朝,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B.妇女以穿着男装、幼年缠足、骑马出游为时尚。 C.各民族的音乐和舞蹈在中原受到追捧。 D.长安城里云集边疆各族和世界许多国家的留学生。 3.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 4.表示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是:() A.回纥 B.吐蕃 C.契丹 D.女真 5.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树立威信 6.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①出现了曲辕犁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④出现了翻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有“千佛洞”之称的艺术宝库是:()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云冈石窟 D.大同石窟 8.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设计的: A.李春 B.鲁班 C.李冰 D.鉴真 9.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刘守仁款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他可以办到的事有:() ①清晨,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 ②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 ③傍晚,西出金光门,遥观夕阳下的大明宫。 ④上午,去东市选购朝鲜人参。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10.“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里的“颜公”指的是:() A.欧阳询B.柳公权C.颜真卿 D.赵孟頫 11.“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12.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错误的?() A.女真—阿骨打—金 B.契丹—阿保机—北宋 C.党项—元昊—西夏 D.蒙古—忽必烈—元 13.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北宋中期,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银子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一、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三、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 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 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中国史部分 1.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⒉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系,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⒈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⒉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⒊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

【精品】最新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

【精品】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篇一:初一历史上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21_2021上学期 郭春荣 2021.9 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4、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 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王素枝 2021.9 篇二: 2021---202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21---202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蔡口集初中黄天鑫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初一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指导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 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准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合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水平,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水平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动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三、设计思路 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水平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合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准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准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水平,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水平。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水平,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水平;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持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实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使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合生存环境的水平,为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持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

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髙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5) 一、课程性质 (5) 二、课程基本理念 (6) 三、课程设计思路 (6)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一、知识与能力 (7) 二、过程与方法 (8)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9) 一、中国古代史 (9) 1.北京人 (10) 2.文明的曙光 (10) 3.先民的传说 (10)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0) 5.青铜器和甲骨文 (10) 6.动荡的春秋时期 (10)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11) 8.百家争鸣局面 (11) 9.秦统一中国 (11)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11)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11) 12.西汉的建立 (11)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1) 14.“丝绸之路” (11) 15.东汉的兴亡 (11)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11) 17.三国鼎立 (11)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12)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2) 21.活动课 (12) 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12)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2) 24.盛唐气象 (12)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12) 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2) 27.北宋的政治 (12)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2)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12)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 35.明朝的统治 (13)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13)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3) 38.明朝的灭亡 (13)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14)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4)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14) 44.活动课 (14) 二、中国近代史 (14) 1.林则徐禁烟 (15) 2.鸦片战争 (15)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4.太平天国 (15) 5.洋务运动 (15) 6.中日甲午战争 (16) 7.戊戌变法 (16) 8.抗击八国联军 (16)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6) 10.辛亥革命 (16)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16)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6) 13.新文化运动 (16) 14.五四运动 (16)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16) 16.北伐战争 (16)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7)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7)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 20.工农红军长征 (17)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7)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7)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17)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17)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26.内战爆发 (17)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8) 28.活动课 (18) 三、中国现代史 (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纲要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 授课时间:22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目标: 1、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知道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及其概况,认识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2)知道“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能对唐太宗的历史作用作出初步评价。 (3)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能理解其主要影响。 (4)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5)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基本史实。 (6)通过学习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理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7)以赵州桥的建造和雕版印刷、火药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知道唐诗的繁盛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2、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建立及其先后并立的情况。

会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藉此理解宋元时期民族融汇的进一步发展。 (2)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有关史实,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初步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3)初步了解宋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 (4)以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为例,体会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5)知道《资治通鉴》这一重要史学成就。 (6)知道宋词、元曲的繁荣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与发展: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初步认识强化专制统治造成的影响。 (2)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主要史实,从中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知道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与巩固。 (4)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客观评价郑和的功绩。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能初步分析其历史影响。(6)以北京故宫、长城为例,初步理解统一多民族封建帝国特点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 (7)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认识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发

(新)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标实验稿的思路与特点 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定位 明确中学历史课程是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突出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性质,将历史课程定位在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 2.全面地阐释课程目标 明确提出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更为明确地提出了能力目标; 首次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 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注重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标的表述,是以学生为行为主语,并在行为动词方面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3.强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关注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点,尽量避免课程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使历史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代社会,既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活动。 4.建构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力图将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中学历史学习体系,采用了主题式的模式进行编排,突出历史时代主题,每个教学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的时代主题进行知识的建构,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各历史时期的重点问题进行认识。同时,精选课程内容,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课程的难度。 5.提倡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新历史课程在编制时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通过教学活动建议,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学生对历史进行探究的活动,设计 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并鼓励教师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多样的组织与引导,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6.提出了指导性的评价建议 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并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还要检测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 二、对课标修订的具体做法 1.对前言部分的修改 (1)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 (3)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