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好书推荐课教案

昆虫记好书推荐课教案
昆虫记好书推荐课教案

每日快乐阅读:微风拂面,柳絮飘飘,漫步在这春风骀荡的校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更加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或许还有青草味儿吧!周围的一切都焕然一新,生机勃勃,阳光也撒下几缕银辉,花草树木就好像披上一层银边,晶莹剔透!树木在阳光的抚摸下,抖动着身子茁壮成长,当花朵与阳光亲密接触,一下子便昂起了身子,那蜷缩在一起的花瓣,立刻舒张开了,就像一个个倾听教诲的耳朵,草儿呢,也不甘示弱,突破坚硬的土地,探出脑袋,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我深深沉浸在其中,风是软软的,打在脸上,清新自然,一看,呀!都是柳絮,怪不得“吹面不寒杨柳风”,我拼命地追着她们,可她们如此轻盈的舞动,轻易地逃出了我的掌心,循着柳絮,不觉发现一棵苍劲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柔的摆动着臂膀,“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仔细端详,枝上刚刚“爆青”,嫩绿的细芽还像初生的婴儿,蜷着身子,还没睡醒呢!我不禁为这微小的生命而惊喜,细心地想着生命初开的声音,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啊!

再走走看看吧,或许另有收获呢,“叽叽”,哈,是鸟儿,我疾步而去,两只鸟儿正站在枝头上,相互对唱,哦,也许在寻找同伴吧,微风过处,两只鸟儿飞出枝头,在空中翩翩起舞,还表演高难度动作,配合的太棒了,更是为校园添了一道风景线啊!滴答作响的池塘在鸟儿的掠过,泛起整整涟漪,水中的树叶轻轻地飘荡,枯黄的树叶在飘落,相信他们一定会为崭新的生命而翩飞!

生命就是这样,我们的老师也是如此,他们如此辛勤,如此耐心地培育着我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每天都遨游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堂,领略着复杂多变的数学王国,畅想着神秘莫测的物理、化学,但这一切总离不开老师的呵护与教诲,在这个春风骀荡的校园中,让智慧与努力携我远飞。

昆虫记好书推荐课教案

走进《昆虫记》

---- 课外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 、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

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 、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

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几种不同形式,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好吗?(出示谜语)一飞嗡嗡嗡,做事有分工,手提小花篮,整天忙不完。

师读,同学们齐声说:“蜜蜂”

2 、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其实像蜜蜂、蝴蝶、蜘蛛、蚂蚁这样的小

型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你们身边有哪些熟悉的昆虫?能说说你对他

们的了解吗?

生自由说,师评价:知识面真丰富;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读的书真多;你真善于积累。

3 、师:同学们知道的昆虫知识可真多。

其实有一部书,里面介绍了好多昆虫,而且记叙了昆虫世界里许多有趣的故事,这部书就是——《昆虫记》。昆虫记这部著作共有十卷,今天老师想推荐给大家

的是适合我们阅读的少儿版《昆虫记》——(课件出示:昆虫记封面)

4 、师导入:大家想了解这里面的昆虫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探索

昆虫世界有趣的奥秘吧!

二、了解《昆虫记》里面的科学知识

片段一:萤火虫

1、出示图片,问:你认识它吗?(萤火虫)你对萤火虫有什么了解?(到了晚上,萤火

虫就会发光)

2、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萤火虫吃什么吗?

(生猜一猜)老师来告诉你们:大家的猜测都错了,他最喜欢的食物是蜗牛。

3 、出示蜗牛图片,有些同学满面惊讶,告诉我,你有什么疑问?是呀,这么大

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他到底是怎么吃下去的呢!

4 、你们想知道答案吗?拿就赶快读读《昆虫记》中的文字吧

出示片段:

萤火虫的捕食对象多为蜗牛。在捕食时,一只萤火虫会像人类进行外科手术一样,先给蜗牛注射一针麻醉剂,使它失去知觉。然后,萤火虫的客人们陆续赶来,它们用自己嘴里的两个弯钩向蜗牛体内注射一种液汁,将蜗牛的肉变成液体,然后再吸进体内,最后只剩下了空空的蜗牛壳。

学生自由地大声读一读,你觉得有意思吗?(有)怎么有意思了?(麻醉师)

5 、师过渡:多有趣呀。其实《昆虫记》里有意思的昆虫还多着呢!现在我们就去

结识一位新朋友。

片段二:红蚂蚁

1、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课件出示:红蚂蚁)(生:蚂蚁)(师:不确切,看看它的颜色,再猜猜它的名字。)

2、你瞧,红蚂蚁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干什么去呢?(学生说)老师告诉你们,你

们猜错了,他们是去抢劫呢!

3 、你们猜,他们上哪去抢劫,抢劫什么去了?(学生说)你们又错了,《昆虫记》里告诉了我们这个秘密:

出示图片:它们冲到黑蚂蚁家,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搏斗,把那些还未长成的小宝宝抢回家。

4 、你们猜猜抢小宝宝干什么呢?(学生说)师:等小宝宝长大后,便沦为红蚂蚁

的奴隶,为他们收拾房间、寻找食物,生儿育女!

5 、师总结:你们觉得昆虫世界里奇妙吗?是呀,没想到,昆虫世界,竟然有抢劫,有剥削。

片段三:蜘蛛

1、师过渡:不过昆虫世界里也有很多温情的画面!走进《昆虫记》,看看作者给

我们介绍的两种小昆虫!

(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

条形蜘蛛:条纹蜘蛛的巢是用丝制成的,为了给孩子们建巢,他随心所欲地从体内抽出颜色各异的丝,最后连给自己织张网来捕食的丝都没有剩下,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蟹蛛:更让人敬畏的是,母蟹蛛自从产了卵以后,就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只是

静静地待在卵上,一刻不离地守护着它们。直到生命垂危的时候,怀里仍死死地抱着孵有卵的巢,直到身体缩成僵硬的一团。)

自由读一读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 、师总结:走进《昆虫记》,你会发现昆虫社会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母爱,有感动。

片段四:螳螂

1、师过渡:下面我要隆重推出昆虫世界的漂亮公主,猜一猜,她是谁?

(课件出示文字:她的外表看上去相当美丽,身体纤细,体态优雅,披着淡绿的

外衣,托着轻薄如纱的长翼,它的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它还有一个精致的面孔。她就是——

师读:(出示螳螂图片)

2 、师:你看了螳螂的外表,你觉得螳螂的性情怎样?可是在她优美的身体上,却

生长着一对极具杀伤力和进攻性的武器。(出示视频)

看了视频,你又对螳螂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生自由谈)

3 、(出示图片)师: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地方,螳螂竟然还吃自己的兄弟姐妹,甚

至于自己的丈夫,而且面不改色心不跳,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4 、师总结:蜘蛛为了抚养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美丽的螳螂却残忍地

吃掉自己的丈夫,看来《昆虫记》里的奥秘还真不少哦!

片段五:

师:《昆虫记》里一共介绍了 1000 多种昆虫,有:(出示图片),除此以外,还

有许多!

1 、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么多昆虫,你想了解哪一种?想了解它的哪些习性?

2 、全班交流

3 、师总结:其实,每一个昆虫身上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走进《昆虫记》,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三、感悟《昆虫记》的趣味性

(一)昆虫世界的趣事

1 、师导语:这本书不但能让你了解昆虫的许多知识,而且有许多小故事,趣味横生,现在就请同学们听听松毛虫的故事!

2 、出示连环画和录音:

我的园子里那几棵高大的松树上,住着数不清的松毛虫。每天,松毛虫出行觅食,总会排成整齐的队伍,第一条毛虫往哪里爬,后面的毛虫就跟着往哪里爬。它们一条接着一条,首尾相连,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空隙。领头的那条毛虫会吐出一根根很细的丝线,后面的毛虫也会跟着吐出同样的丝线并叠加在第一根上,从而形成一条加厚加宽的丝带。它们常常在松枝间爬来爬去,一边前行,一边啃食针叶。等他们吃饱了,该回家了,这条一路铺设的丝带便是它们通往自己家园的平坦大道。有时离家太远了,松毛虫们不能在天黑前赶回家,就只得在外面风餐露宿。这时,所有的松毛虫会卷成一团,紧紧地彼此依偎着。第二天,它们便会沿着那条指引道路的丝带回到自己的家。

有一次,我在松树上取下一段松毛虫的丝带,将它沿着一个很大的花盆铺成一条环形的路。我把排着长队的松毛虫取下一些正好能够绕花盆一圈,这样它们都是首尾相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领头毛虫了。只见每条毛虫都紧跟着它前面的那条松毛虫,坚定不移地跟着它前行。几个小时过去了,天都快黑了,这些松毛虫竟然不顾饥饿,也不为找不到家而焦急,仍然坚持不懈地在那里转着圈。第二天,第三天……它们

白天爬行,到了夜晚就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一直到第八天,他们终于沿着花盆的外壁爬了下来,重新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些小可怜虫大概一共走了 84 个小时,行程

约 400 多米,在外面度过了一段饥寒交迫的日子。

3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什么地方特别有趣?(全班交流)

4 、师总结:在作者平时的观察过程中也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两段材料:(打印)

①在靠近河边的泥土上,我惊奇地发现了几段相互缠绕着的“绳子”,它们又粗又松,黑沉沉的,像是沾满了黑色烟灰的细绒线。我本想把那“绳子”放在手心里,可是这

东西竟滑溜溜的,还有点黏,刚捏起来就从我的手指缝里溜了出去。我试了好几回,可都是白费力气。不料,有几段绳子的结突然散开了,从绳子里面跑出一颗颗小珠子,小珠子只有针尖那么大,后面还拖着一条扁平的尾巴。这回我认出它们了,原来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小生物——蝌蚪。

② 大亭鸟有收藏“艺术品”的爱好,它会在自己巢的门槛上放一些闪亮光滑的彩色

的东西——像鹦鹉的羽毛、彩色的贝壳、光滑的小石头等,甚至还有人类丢弃的

金属钮扣、漂亮的碎花布等。

师:在作者观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指名说)

评价:它就像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多有趣呀!

滑溜溜的什么呀,老师告诉你——他就是我们熟悉的小蝌蚪呀!

5 、像这样的小故事,在这本《昆虫记》中还有很多很多。读这本书,有时会让你

捧腹大笑,有时会让你惊讶无比。

(二)品味语言——孔雀蝶

1 、师导语:这本书虽然是一本科普读物,但它的语言却生动优美,现在我们来欣

赏一段描写孔雀蝶的语言!

2 、课件出示:

它美丽非凡,全身披着红棕色的天鹅绒外衣,脖子上还系着一个领结。它的翅膀上点缀着黑色和褐色的小斑点,一条浅白色锯齿形的线横贯中间;翅膀边缘有一圈灰白色;翅膀中央有一个圆圆的斑点,好像一个大眼睛,这个“大眼睛”还有黑得发亮

的瞳孔和一些色彩丰富的弧形眼帘,那些弧形线条有白色、栗色和紫色等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真是变化万千。

自由大声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这只孔雀蝶怎么样?

谁来读读,让我感觉孔雀蝶真美!(指名读)

(三)图文对照——读书的方法

1 、师导语:这本书不但语言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书中有许多生动

形象的插图,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幅。

2 、师:认识吗?他叫蜣螂,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屎壳郎,也叫粪金龟。你知道他

在干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怎样推粪球的呢?

课件出示:这个圆球是蜣螂储藏的食物,是用野外的垃圾搓成的。圆球搓完以后,蜣螂就开始用后腿抓紧球,抬高臀部,头朝下,用前腿走路,不过它是倒退着走的。

他还专门拣些坑洼不平的道路走路,甚至选择走非常陡峭的斜坡。球很重,而它又要倒退着走,所以,这个路途是非常艰难的,往往会出现球滚落到坡下面去的情况。可是蜣螂从不气馁,它总要经过一二十次的努力,才把大球推到目的地。

3 、师:这幅图旁边有一段精彩的描写。走进《昆虫记》,读读文字,看看图,蜣

螂推粪球的情景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了。

四、了解法布尔,总结推荐

1 、总结: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可爱的昆虫,还知道了这本书如此生动有趣,此刻,

你想说什么?

2 、了解法布尔

师:《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它伟大的作者——法布尔(课件出示法布尔的简介)

学生自由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3 、书的影响力

法布尔的《昆虫记》影响极大,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各国小朋友最喜爱的科普读物,也是中国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

4 、结束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和世界各国小朋友一起走进《昆虫记》,了解

法布尔,欣赏这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

附:自从我进来学校以后,我一直对我的学校印象不好。总觉得别人

的学校会更加好看,而自己的校园则差很远。但是,有一天我却发现,原来校园是这么的美。

前一天晚上因为停电很早就睡了,因此第二天的生物钟在六点半

的时候就把我叫醒了。今天又是星期天,想起大学之后好像没课的日

子都没怎么吃过早餐,然后意兴阑珊地想去买一次早餐。

楼下的饭堂估计还没开,我就决定了走一圈到校外买,顺便当晨运。我是行动派,既然决定了,那就马上行动。穿衣、洗漱,最后拿

上学生证和钱包就出门了。

由于今天是星期天,很多人都像之前的我一样,在床上睡懒觉。

因此,今天早上的校园特别安静,只听见鸟叫虫鸣和洗手的流水声。

跟我比较熟的宿管阿姨看到我这么早,有点惊讶。我打完招呼之后留

下惊讶的阿姨就出发了。

从我的宿舍楼要到学校门外需要横穿整个校园,路程也不近。因

为不像上课一样赶时间,太阳的光线刚刚好,温度怡人,所以我决定

慢慢走出去。

此时的校园跟往常不一样,少了几分喧哗,多了几分宁静,就连

阳光也显得特别地温柔。早晨的轻风特别凉爽,走了一小段路之后整

个人都清醒了。我好奇地左看右望,想从清晨的校园找到一些新鲜事。

在小路两边整齐的种植了两排树,早上从树下走过,透过树叶间

播洒的阳光,带着少些热度,温暖我在晨风中受寒的手。走着走着,

我发现有一棵树特别地与众不同。

它的枝叶比较茂盛,树上的叶子看上去像是新长出来的嫩芽。嫩嫩的绿色非常好看,叶子与叶子之间也不是很稀疏,清淡的绿色在一抹深绿色的叶子当中非常抢眼。

走完小道,几乎等于走了一半的路程。怎么好像走得那么快,平时走的时候记得要走很久,而现在不知不觉居然轻松就走完了。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篮球场,在篮球场的边上种了3个很大的榕树,平时篮球的“拉拉队”就会站在树荫下给自己心仪的队伍加油。现在为时尚早,不过也有3、4个人在练射球,而被风吹得拂动的榕树似乎在替平时不在的拉拉队,轻声为他们加油。

旁边的跑道上也依稀来了几个晨运的教职工和学生在慢跑,有些人带着耳机听着歌跑步,真是惬意!估计他们都是长期坚持的体育健将吧!我是不是也要考虑每天都早起运动一下呢?

再往前走就到校门口的小喷泉了,平时小喷泉都是很安静的。可能今天有客人要来,园丁阿姨正准备在喷泉旁边摆上一圈大红花和小雏菊来布置装饰。

到校门口的时候,我发现我这次的“旅途”还挺开心的,好像见识到学校不同以往的另一面,原来我的校园是如此美丽,让人如此舒服。下个星期再走一次吧!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推荐课走进《昆虫记》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推荐课走进《昆虫记》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几种不同形式,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好吗?(出示谜语) 头上两根毛,身穿彩花炮,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蝴蝶 聪明白姑娘,动手盖闺房,造的真灵巧,四面没门窗。 ——蚕 谈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知了 一飞嗡嗡嗡,做事有分工,手提小花篮,整天忙不完。 ——蜜蜂 2、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其实像蜜蜂、蚕、知了、蝴蝶这样的小型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你们身边有哪些熟悉的昆虫?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生自由说,师评价:知识面真丰富;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读的书真多;你真善于积累。 3、师:同学们知道的昆虫知识可真多。 其实有一部书,里面介绍了好多昆虫,而且记叙了昆虫世界里许多有趣的故事,这部书就是——《昆虫记》。昆虫记这部著作共有十卷,今天老师想推荐给大家的是适合我们阅读的少儿版《昆虫记》——(课件出示:昆虫记封面) 4、师导入:大家想了解这里面的昆虫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探索昆虫世界有趣的奥秘吧! 二、了解《昆虫记》里面的科学知识

片段一:萤火虫 1、出示图片,问:你认识它吗?(萤火虫)你对萤火虫有什么了解?(到了晚上,萤火虫就会发光) 2、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萤火虫吃什么吗? (生猜一猜)老师来告诉你们:大家的猜测都错了,他最喜欢的食物是蜗牛。 3、出示蜗牛图片,有些同学满面惊讶,告诉我,你有什么疑问?是呀,这么大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他到底是怎么吃下去的呢! 4、你们想知道答案吗?拿就赶快读读《昆虫记》中的文字吧 出示片段: 萤火虫的捕食对象多为蜗牛。在捕食时,一只萤火虫会像人类进行外科手术一样,先给蜗牛注射一针麻醉剂,使它失去知觉。然后,萤火虫的客人们陆续赶来,它们用自己嘴里的两个弯钩向蜗牛体内注射一种液汁,将蜗牛的肉变成液体,然后再吸进体内,最后只剩下了空空的蜗牛壳。 学生自由地大声读一读你觉得有意思吗?(有)怎么有意思了?(麻醉师) 5、师过渡:多有趣呀。其实《昆虫记》里有意思的昆虫还多着呢!现在我们就去结识一位新朋友。 片段二:红蚂蚁 1、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课件出示:红蚂蚁)(生:蚂蚁)(师:不确切,看看它 的颜色,再猜猜它的名字。) 2、你瞧,红蚂蚁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干什么去呢?(学生说)老师告诉你们,你们猜错 了,他们是去抢劫呢! 3、你们猜,他们上哪去抢劫,抢劫什么去了?(学生说)你们又错了,《昆虫记》里告诉了我们这个秘密: 出示图片:它们冲到黑蚂蚁家,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搏斗,把那些还未长成的小宝宝抢回家。 4、你们猜猜抢小宝宝干什么呢?(学生说)师:等小宝宝长大后,便沦为红蚂蚁的奴隶,为他们收拾房间、寻找食物,生儿育女! 5、师总结:你们觉得昆虫世界里奇妙吗?是呀,没想到,昆虫世界,竟然有抢劫,有剥削。 片段三:蜘蛛 1、师过渡:不过昆虫世界里也有很多温情的画面!走进《昆虫记》,看看作者给我们介绍的两种小昆虫! (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

课外阅读书目教案-昆虫记

昆虫记 教学目标: 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 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昆虫记》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使学生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 2.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人手一本《昆虫记》。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阅读《昆虫记》,并做好适当的积累摘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读书,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话题,它的涓涓细流最终能够汇成一片浩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也使我们的人生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2、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昆虫记》,这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这就是《昆虫记》,它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也是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领略昆虫界的神秘吧! 这样一本好书,你是怎样去读的呢? 二、交流读书方法 1、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作者及其背景加以了解。 作者及其背景介绍: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法布尔 法布尔,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到村里读了小学。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地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

昆虫记好书推荐

推荐书目: 《昆虫记》 作者介绍:让·亨利·卡西米 尔·法布尔,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昆虫类科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 马”(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着名史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 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 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 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作出 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着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也叫做《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 该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和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追求等 推荐理由: 《昆虫记》一版再版,先后曾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 该作全译本推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和昆虫学家的重视。中国昆虫学会组织昆虫学专家核定译本的昆虫名称,校正译文中的常识性错误,并对因科学发展而成为错误的理论和观点加注说明。 法布尔的《昆虫记》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法布尔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1911年,法布尔被法国文学界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法布尔的作品。《松树金龟子》被选苏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书第4单元16课。另外,法布尔所写的《蟋蟀的住宅》被选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7课和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第26课。 《昆虫记》被选为中国人教版初一下学期学生必读课外书目。达尔文评法布尔:“我觉得在欧洲,没有任何人比我更钦佩您所从事的研究事业。”并援引法布尔的论证来支持进化论。

《昆虫记》阅读课教案

昆虫记阅读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1.引导学生运用浏览、跳读等读书方法,初步感知整本书的内容。 2.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 3.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小学生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策略描述】 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看插图;6.上网查阅资料;7.画概念图。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教学流程】 (课前配乐出示昆虫的图片,为学生尽快走进昆虫的世界营造氛围。) 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昆虫记》。(出示幻灯片)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什么?(生自由回答) 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谁了解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你读过他写的文章吗?(生自由回答) (出示幻灯片)看来原来我们早就享受了法布尔的作品。法布尔小时候可有意思了,他常常捉很多的昆虫,装在衣袋里,每天衣袋都是鼓鼓的。其实在这本书中也介绍了作者,谁发现了?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出示作者简介)一般情况下,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折页都会介绍作者、作品、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时还介绍同一系列的书籍。 3.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阅读这本书了,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部昆虫史诗——《昆虫记》。 二、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比一比,看谁在2分钟内对这本书的内容了解的最多。 生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浏览整本书的方法,简介目录的作用等;相机出示概念图)

昆虫记好书推荐

昆虫记好书推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好书推荐-----《昆虫记》 五年级5班马仕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昆虫记》。 曾经我们学过一首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带着我们走到了昆虫的家门,然而门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它们的生活就像儿歌中一样充满快乐、悠闲自在吗走进法布尔的《昆虫记》,你才真正走进了昆虫的王国,它们的生活有喜有悲、有爱有奸诈,它们在享受猎物美味的同时,又时刻在被其它的昆虫所惦记。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你可知道可爱的萤火虫是食肉动物它们能用身上的“獠牙”麻醉蜗牛,而这样的麻醉又是那样的温柔、镇静,就在这样温存的亲吻中,蜗牛失去知觉,成为萤火虫家族的一顿美餐。 你可知道红蚂蚁竟是侵略者红蚂蚁常常闯进其他种类蚂蚁的家中,抢走蚁蛹,等这些蛹蜕皮长大后,就变成了红蚂蚁的奴隶,为它们养儿育女和寻找食物。这样的行径不就像残忍的掠夺者吗 法布尔带着我们走进了别开生面的昆虫世界,而《昆虫记》则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的质疑精神和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 《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希望大家都来走进《昆虫记》!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昆虫记》阅读交流课

《昆虫记》读书交流会教学设计 阅读活动内容: 《昆虫记》专题阅读 阅读内容及活动对象分析: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中学生读来既有兴趣,又会有多重收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将课内学到的很多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学会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对《昆虫记》进行专题阅读。 阅读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学生整体把握《昆虫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明确这部著作集知 识性、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特点。 2、通过对《昆虫记》精彩片段的交流,体会作者认真仔细,长期观察和运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 3、让学生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4、通过交流,激发学生探究昆虫,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设计意图:我们从近一个半学期读书交流会的实践中,逐渐由广泛阅读向深度阅读过渡,强化学生“爱读书、要读书、会读书”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与习惯、教会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技能与方法,并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培养爱观察、爱自然、爱生命的情趣。我们的读书交流会也是在落实《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徐州市初中语文教学计划》中“进一步强化语文语文课外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读书兴趣”,“灵活运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工作重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根据《徐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名著阅读”的具体内容及要求的规定,让学生能够识记阅读篇目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主要人物的名称,能够分析并简要评价人物形象的性格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并能够由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和迁移,联系相关的文学名著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蟋蟀的住宅比喻为“家”,生动形象;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就象一个人在精心设计自己的住房,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容易引起初中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活动重点: 1、交流《昆虫记》的内容、艺术特点,借鉴作者观察细致、饱含情感的写作手法。 2、交流《昆虫记》的精彩篇章,体会作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写作方法。阅读活动难点: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昆虫记》。 阅读活动课时:一课时 阅读活动方法:学生合作探究,自主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阅读活动过程: 一、开场:(4分钟) (主持人江海粟、蔡志禹相声导入)。(3分钟) 江海粟、蔡志禹上场 甲,乙:大家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 《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名著导读《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 【教学目标】 1.读法指导,把握题材特点。 2.了解科普作品的艺术手法。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法指导,把握题材特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阅读《昆虫记》,感知文本内容,了解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 3.理解作品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评价,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本书,名家推崇备至,请看: 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埃德蒙·罗斯丹(法国剧作家)《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中国作家、翻译家)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夫(普通的昆虫学里已经说得够多了),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 ——周作人(中国散文家、翻译家)

这是一部怎样的书?同学们是不是早已急不可耐地想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昆虫记》,去了解这部作品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去探寻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设计意图】《昆虫记》是一部外国作品,且是科普作品,学生对之了解甚少。通过了解名家评论,感知《昆虫记》获得的声誉,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入学习和阅读状态。 二、了解作者,走近作品 阅读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师:作者法布尔在之前的课文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本书的写作背景。 资料助读1: 1823年12月,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出版了《天空》《大地》《植物》以及《保尔大叔谈害虫》等系列作品后,1875年,法布尔带领家人迁往乡间小镇。整理20余年资料而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购得一老旧民宅,他用当地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雅号——荒石园。年复一年,“荒石园”主人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用尖镐平铲刨刨挖挖,建成了一座百虫乐园。他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法布尔86岁。 师小结: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但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不像我们平时读过的小说那样情节连续,跌宕起伏,也没有那些动人的人物形象,我们该如何阅读呢? 【设计意图】了解作家作品,做到知人论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文学作品比较,科普作品枯燥、专业性强,通过教师激趣,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的期待性,带领他们走入文学鉴赏的大门。

昆虫记好书推荐课教案

每日快乐阅读:微风拂面,柳絮飘飘,漫步在这春风骀荡的校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更加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或许还有青草味儿吧!周围的一切都焕然一新,生机勃勃,阳光也撒下几缕银辉,花草树木就好像披上一层银边,晶莹剔透!树木在阳光的抚摸下,抖动着身子茁壮成长,当花朵与阳光亲密接触,一下子便昂起了身子,那蜷缩在一起的花瓣,立刻舒张开了,就像一个个倾听教诲的耳朵,草儿呢,也不甘示弱,突破坚硬的土地,探出脑袋,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我深深沉浸在其中,风是软软的,打在脸上,清新自然,一看,呀!都是柳絮,怪不得“吹面不寒杨柳风”,我拼命地追着她们,可她们如此轻盈的舞动,轻易地逃出了我的掌心,循着柳絮,不觉发现一棵苍劲的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柔的摆动着臂膀,“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仔细端详,枝上刚刚“爆青”,嫩绿的细芽还像初生的婴儿,蜷着身子,还没睡醒呢!我不禁为这微小的生命而惊喜,细心地想着生命初开的声音,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啊! 再走走看看吧,或许另有收获呢,“叽叽”,哈,是鸟儿,我疾步而去,两只鸟儿正站在枝头上,相互对唱,哦,也许在寻找同伴吧,微风过处,两只鸟儿飞出枝头,在空中翩翩起舞,还表演高难度动作,配合的太棒了,更是为校园添了一道风景线啊!滴答作响的池塘在鸟儿的掠过,泛起整整涟漪,水中的树叶轻轻地飘荡,枯黄的树叶在飘落,相信他们一定会为崭新的生命而翩飞!

生命就是这样,我们的老师也是如此,他们如此辛勤,如此耐心地培育着我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每天都遨游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堂,领略着复杂多变的数学王国,畅想着神秘莫测的物理、化学,但这一切总离不开老师的呵护与教诲,在这个春风骀荡的校园中,让智慧与努力携我远飞。 昆虫记好书推荐课教案 走进《昆虫记》 ---- 课外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 、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 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 、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 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几种不同形式,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好吗?(出示谜语)一飞嗡嗡嗡,做事有分工,手提小花篮,整天忙不完。 师读,同学们齐声说:“蜜蜂” 2 、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其实像蜜蜂、蝴蝶、蜘蛛、蚂蚁这样的小 型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你们身边有哪些熟悉的昆虫?能说说你对他 们的了解吗? 生自由说,师评价:知识面真丰富;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读的书真多;你真善于积累。

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走进昆虫的世界——《昆虫记》导读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昆虫记》是法布尔用毕生的精力,详细地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而写下的笔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这部作品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阅读时,绝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学生学过《蟋蟀的住宅》,对《昆虫记》这部作品有一些了解,再加上学生年龄特点,我觉得通过本课的教学,带学生走进昆虫的世界,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走进昆虫世界,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3.结合《昆虫记》选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与生命的热爱之情,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点:感受自然魅力和昆虫世界的趣味性。 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播放昆虫图片。)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对它们了解有多少?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这些虫子。 板书:走进昆虫的世界。

二、走近螳螂、萤火虫、赤条蜂 1. 螳螂 ①首先给大家介绍第一位昆虫朋友,出示作品中一段文字: 它相当美丽,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让学生猜是哪种昆虫。(出示螳螂图片,板书:螳螂) 问:听了对螳螂的介绍,你认为它是一只什么样的昆虫?它会有怎样的性格?(让学生感受螳螂美丽的外表。) ②继续出示文字: 螳螂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 读了这段文字,你对螳螂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武器”“凶器”指什么?“活的动物”又是什么动物呢?(出示图片和视频)问:你有什么感受? (它的这种身材和它这对武器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太大了,太明显了,真让人难以相信,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呢,出示以下文字,生读: 这凶狠恶毒、如魔鬼一般的螳螂,还是一种自食其同类的动物呢!也就是说,螳螂是会吃螳螂的,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它吃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和它吃蝗虫,吃蚱蜢的时候一模一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且,螳螂甚至还具有食用它丈夫的习性。真让人吃惊!在吃它的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这真人难以置信。 再说说你的感受。(板书:温柔残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及作品中文字,让学生认识螳螂美丽温柔的外表下残忍的性格。】 2. 萤火虫和赤条蜂

阅读指导课《昆虫记》教学设计公开课

《昆虫记》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交流展示这一阶段阅读《昆虫记》的收获。 2.梳理法布尔的写作风格。 3.总结这一阶段阅读《昆虫记》所运用到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同学们,开学初我们已经开始共同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了,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下这一阶段的收获,好吗? 一、作者印象 1.同学们,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什么?(生自由回答) 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好,那么请几个同学来说说对法布尔的印象(课件) 3.其实在这本书中也介绍了作者,谁发现了?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出示作者简介) 一般情况下,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折页都会介绍作者、作品、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时还介绍同一系列的书籍。 二、走进《昆虫记》。 1.通过这一阶段的阅读,相信你们对昆虫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敢不敢接受挑战?(敢)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昆虫) 2.请同学阅读下面一段话,猜猜它描写的是什么昆虫? 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肤色,轻薄如纱的长翼。它的颈部柔软,头可以任意转动,看起来温柔可人。现在它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表情很庄严,宽阔的轻纱一样的薄翼,像面纱一样罩着。它前腿弯曲,伸在半空,好像修女在祈祷。 (课件出示段落,学生猜昆虫) 3.有读过这一段落的同学举手,说说你们的感受。 4.师小结:是呀,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世界和人类世界一样,有美又丑,有善有恶,有勤劳有懒惰,有热情有冷酷。像这样的描写,书里还有很多,你们在阅读时摘抄了哪些段落?说说你的体会。 (生上台展台上展示,说感受) 5.师小结:我们发现了,正是因为法布尔把昆虫当人来写。让它们拥有了人的喜怒哀乐,人的善恶美丑,所以,他的文章才更加引人入胜。这就是法布尔的写作风格之一(相机板书:

昆虫记好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走进《昆虫记》 ----课外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几种不同形式,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好吗?(出示谜语) 一飞嗡嗡嗡,做事有分工,手提小花篮,整天忙不完。 师读同学们齐声说:“蜜蜂” 2、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其实像蜜蜂、蝴蝶、蜘蛛、蚂蚁这样的小型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你们身边有哪些熟悉的昆虫?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生自由说,师评价:知识面真丰富;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读的书真多;你真善于积累。 3、师:同学们知道的昆虫知识可真多。 其实有一部书,里面介绍了好多昆虫,而且记叙了昆虫世界里许多有趣的故事,这部书就是——《昆虫记》。昆虫记这部著作共有十卷,今天老师想推荐给大家的是适合我们阅读的少儿版《昆虫记》——(课件出示:昆虫记封面) 4、师导入:大家想了解这里面的昆虫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探索昆虫世界有趣的奥秘吧! 二、了解《昆虫记》里面的科学知识 片段一:萤火虫 1、出示图片,问:你认识它吗?(萤火虫)你对萤火虫有什么了解?(到了晚上,萤火虫就会发光) 2、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萤火虫吃什么吗? (生猜一猜)老师来告诉你们:大家的猜测都错了,他最喜欢的食物是蜗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奇妙的《昆虫记》 ──三年级课外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走进奇妙的《昆虫记》 ──三年级课外阅读分享课教学设计 执教者:何艳婷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但由于电视及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他们更多地是乐于沉迷于电视、电子游戏和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应的阅读环境,对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没有加以诱导,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越来越失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十分必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我校开展漂流阅读活动,每学期根据年级阅读推荐书目购买图书,定期进行班与班、生与生之间的漂流阅读,学生的阅读习惯开始逐步养成。但许多同学书读了不少,却大多是囫囵吞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若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分享、交流的平台,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学习方式,则更能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提高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互联网,通过电子书包平台与微课阅读指导及“一起阅读”网的有机结 合,引领学生走进亨利·法布尔的《昆虫记》,从不同的角度走近文本。2、以区分外形相近,却是不同种类的蜜蜂为例子,指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 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区分外形、生活习性等比较相近的昆虫,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课外阅读的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微课《如何了解一本书》、《阅读的方法》、《三年级如何写读书笔记》 进行课前阅读指导。 2、搜集相关资料,完善电子书包学案,制作课件。 3、统计课前“一起阅读”网学生完成情况。 学生准备: 1、课前对老师发布的微课作出观后评议。

2、阅读《昆虫记》。 3、制作书签或读书卡等上存到电子书包学案,展示读书收获。 4、参与电子书包的课前研讨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阅读就像是一扇窗,打开它,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最近一段时间,我 们一起读了《昆虫记》,这是一部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布尔,走进《昆虫记》,去分享阅读时的乐趣吧! 2、课前,老师以《昆虫记》为例发布了微课《如何了解一本书》及《阅读的方 法》,(边说边播放微课)看完视频后,同学们还分享了观后的收获,并制作了读书卡、书签发布在电子书包上。我们全班同学还到“一起阅读网”做了老师出的《昆虫记》的闯关题。很多同学都顺利完成了。(表扬读书量多的同学。)(边说边PPT展示) 3、你能告诉大家,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哪种昆虫吗?(学生汇报) 二、学习“比较阅读” 1、看来大家在读后都成了法布尔的小粉丝了。《昆虫记》里头描写了几十种昆 虫的外形以及生活习性,光蜜蜂就有11种之多,其实这些蜜蜂都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让我们来区分肯定会一头雾水,想看看法布尔是怎样区分他们,描写它们的吗? 舍腰蜂:它的身体很有意思,中间部分非常瘦小,但后部却是非常肥大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是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 赤条蜂:它身材小巧,身段玲珑,细细的腰,腹部分成两节,上面小,下面大,黑色的肚皮上围着一条漂亮的红色腰带。 无翅黄蜂:它身上长着红、白、黑相间的条纹,它没有翅膀,形状就像一只难看而又多毛的大蚂蚁。 金蜂:它全身闪耀着金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光芒。 2、读了这些片段,你知道怎样区分这些蜜蜂了吗?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游戏。

科普读物推荐卡昆虫记读书卡电子小报好书推荐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语文读后感板报B5竖版

班级 姓名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 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 1823-1915)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也 叫做《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 虫的故事》。该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 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 的灵性。不仅详尽地记录了法布尔的研究 成果,更 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 研究的 动因、生平抱负、知识 背景、生 活状况等等。 19世纪末,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捧出一部《昆虫记》,世界响起了一片赞叹之声。《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昆虫记》是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做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书中描写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在其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人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而且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如果我把竹蜂的小房间拿开,我便可以观 察到掘地蜂的家了。在一些小房间中居住着正 在成长之中的昆虫。还有一部分小房间中,住 满了掘地蜂的幼虫。也有一些小房间 中,大多数是藏着一个蛋形的壳。 这种壳分成了好几节,上面还有突 出来的呼吸孔。这种壳特别的薄, 而且还很脆,非常易碎。它的颜色是 琥珀色的,非常透明。因此,从外边看,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有一个已经发育 完全的蜂螨在挣扎着,好像极其渴望自由, 希望能早日从里面解放出来。

好书推荐:昆虫记

读《昆虫记》有感 我最爱看的书是《法布尔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户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他仍然抓紧一切时间自学。后来,他获得了教师职位,在课堂教学之余,他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穿着农民的粗呢子外套,吃着粗茶淡饭,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撰写出10本科学巨著-《昆虫记》。我喜爱这本书的原因可多啦!首先,它不像其它的科学书,文字特别多,读起来很枯燥,读着读着就没兴趣了,而这本书有图有文字,当我阅读的时候,就仿佛走进了昆虫的世界里,我甚至觉得触摸到了它们的身体,闻到了它们的气味,成了它们中的一份子。 每次拿起一本《昆虫记》,我总是如饥似渴地往下读,不看完一本是不会放手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过段时间就要把《昆虫记》拿出来翻一翻。其次,读完《昆虫记》,我对昆虫们的生活习惯就有了很多的了解,我知道了夏日音乐家蝉是用一个抽水机般的长嘴来吸收树汁的,我还知道了生活在地下的毒王狼蛛是怎样捕捉猎物的,当然,我还了解到神秘的隐士蝎子会用尾巴上的毒液来捕捉食物。 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六册《蔬菜大食客-菜粉蝶》。菜粉蝶能以惊人的速度吃掉卷心菜,还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它一次能产下200粒左右的卵,但是只能有三四只卵变成菜粉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因为它的天敌赤眼卵寄生蜂,小茧蜂和黄金蜂的存在。如果没有天敌,那么菜粉蝶的数量就会不停地增加,整个世界就会变成菜粉蝶的天地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昆虫,它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它们都是一些可爱的小生命,我们都应该爱护它们,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法布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昆虫,从来都不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是充满爱心地在田间研究。他对昆虫们的热爱才让他写成了这么有名的著作。

《昆虫记》阅读课教案

《昆虫记》阅读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 1.引导学生运用浏览、跳读等读书方法,初步感知整本书的内容。 2.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 3.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小学生学生有些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尤其是在四年级学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他们对法布尔、对《昆虫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概念图,学画概念图;激发学生对《昆虫记》整本书产生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策略描述】 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读书方法:1.看封面;2.看作者;3.看内容简介;4.看目录;5.看插图;6.上网查阅资料;7.画概念图。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会阅读,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产生阅读期待。【教学流程】 (课前配乐出示昆虫的图片,为学生尽快走进昆虫的世界营造氛围。) 一、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书——《昆虫记》。(出示幻灯片)当你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什么?(生自由回答) 2.老师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作者,因为正是作者的辛勤笔耕,才带给我们不尽的享受。谁了解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你读过他写的文章吗?(生自由回答) (出示幻灯片)看来原来我们早就享受了法布尔的作品。法布尔小时候可有意思了,他常常捉很多的昆虫,装在衣袋里,每天衣袋都是鼓鼓的。其实在这本书中也介绍了作者,谁发现了?来介绍给大家听一听。(出示作者简介)一般情况下,一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折页都会介绍作者、作品、或者作者的其他作品,有时还介绍同一系列的书籍。 3.老师看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阅读这本书了,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部昆虫史诗——《昆虫记》。 二、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比一比,看谁在2分钟内对这本书的内容了解的最多。

好书推荐 《昆虫记》

好书推荐-----《昆虫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那就是《昆虫记》。 曾经我们学过一首儿歌: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带着我们走到了昆虫的家门, 然而门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 它们的生活真的像儿歌中一样充满快乐、悠闲自在吗?走进法布尔的《昆虫记》, 你才真正走进了昆虫的王国, 它们的生活有喜有悲、有爱有奸诈, 它们在享受猎物美味的同时, 又时刻在被其它的昆虫所惦记。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万物的赞美之情。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你可知道可爱的萤火虫是食肉动物?它们能用身上的“獠牙”麻醉蜗牛,而这样的麻醉又是那样的温柔、镇静,就在这样温存的亲吻中,蜗牛失去知觉,成为萤火虫家族的一顿美餐。 你可知道红蚂蚁竟是侵略者?红蚂蚁常常闯进其他种类蚂蚁的家中,抢走蚁蛹,等这些蛹蜕皮长大后,就变成了红蚂蚁的奴隶,为它们养儿育女和寻找食物。这样的行径不就像残忍的掠夺者吗? 你可知道卷心菜毛虫的天敌是连菜农都不认识的“小侏儒”吗?当卷心菜毛虫产卵后,“小侏儒”就立刻赶过去,把自己的卵产在卷心菜毛虫的卵里。当这些毛虫长大后会变得无精打采,而且越来越瘦,那是因为,“小侏儒”一直在它们体内吸它们的血呢!当“小侏儒”从毛虫身上出来后,毛虫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法布尔带着我们走进了别开生面的昆虫世界,这个世界让孩子们充满好奇,充满探索的欲望,充分满足了小读者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是值得一看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与一体的好书。 《昆虫记》也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希望大家都来走进《昆虫记》!

《昆虫记》阅读指导教案

阅读规划:第一节阅读阶段性计划 一、读前导读课:解密亲微物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一些昆虫,了解有趣的昆虫知识,了解作者法布尔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了解作者,介绍读本书的方法—查资料法、想象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二、读中推进课 时间安排:课外阅读4~6周 课堂教学;3课时 (1)第一次推进课:造化生微物 阅读内容:《昆虫的装死》《蝉出地洞》《螳螂捕食》《灰蝗虫》《小阔条纹蝶》《金步甲的婚俗》《田野地头的蟋蟀》《圣甲虫的梨形粪球》《圣甲虫的造型术》《米诺多蒂菲》共十篇。 阅读时间:1~2周 阅读目标:了解并熟悉选读篇目中的昆虫,对选读篇目中提及的昆虫的技能、习惯个性和品质进行归纳,感知作品中蕴含的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学生任务:用批注法阅读选读篇目,了解选读篇目中的昆虫,勾画描写“蝉”“螳螂 “灰蝗虫”等的技能本领、个性习惯等的语句,归纳作者对这些昆虫的态度和评价教学任务:了解昆虫的习性,对选读篇目中提及的昆虫的个性、品质进行归纳,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索及热爱精神 阅读方法:批注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2)第二次推进课:精妙富有哲思 阅读内容:《蝉和蚂蚁的寓言》《象态橡栗象》《豌豆象》《菜豆象》《松树鰓角金龟》《意大利蟋蟀》《萤火虫》《隧蜂门卫》《老象虫》《朗格多克蝎的家庭》共十篇阅读目标:了解并熟悉选读篇目中的昆虫,感知并思考法布尔的语言特

点。 学生任务:认真阅读选读篇目中描写昆虫外形的语段;勾画选读篇目中运用拟人、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或场面描写的语段并做批注;勾画选读篇目中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词句,并做批注;圈点选读篇目中写作者对昆虫的评价或思考的语段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赏析精彩片段,感受本书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富含哲理性读方法:圈点勾画法、批注法、精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3)第三次推进课:微物托深情 阅读内容:《荒石园》《绿蝈蝈》《大孔雀蝶》《圣甲虫》《西班牙蜣螂》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龚虫《粪金龟和公共卫生》《隧蜂》《朗格多克蝎》共九篇阅读时间:1~2周。 阅读目标:感知作者对昆虫的感情,体会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学生任务:勾画选读篇目中体现作者对昆虫的感情的语段并做批注,将作者对昆虫的不同情感进行对比,认真阅读《大孔雀蝶》《朗格多克蝎》中写作者对昆虫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的语段并做批注。 教学任务:体会作者对昆虫的不同情感,探索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阅读方法:圈点勾画法、批注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读后提升课:万物总关情 学生任务:精读阅读过程中所做的批注,再读《昆虫记》中饱含作者对昆虫的情感的语句,思考《昆虫记》这本文学巨著的内潘和价值。 教学任务:总结前三节推进课关于内容、语言、情感的相关结论,加深学生对《昆虫记》的认识;启发学生体会《昆虫记》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昆虫倾注的满腔血和深厚感情,感悟生活中万物的美好,初步培养学生赞美生活并表达意愿的能力。 阅读方法:批注法、略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读后展示课:虫汇一堂展我风采

《昆虫记》课外阅读课教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对《昆虫记》作者法布尔作初步的了解,推荐作品《昆虫记》。2.激发学生对《昆虫记》的阅读兴趣,指导大家用浏览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封面、内容提要和作者简介。 3.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听昆虫音乐、看昆虫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2.(出示法布尔的图片) 3.作者及其背景介绍:(投影出示文字资料)法布尔,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实验生理学奖。 二、了解《昆虫记》: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说是奇迹。《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过渡:大家想去看看经典名著《昆虫记》吗,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一下

这本书! 三、书中片段赏析: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其笔下,昆虫的灵性栩栩如生,昆虫世界成了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1.片段一“蟹蛛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小东西。虽然它们的身材并不十分好,像是一个雕在石基上的又矮又胖的锥体,但是它们的皮肤比任何绸缎都要好看,有乳白色的,有柠檬色的,有碧绿色的。它们中间有些特别漂亮:腿上有着粉红色的环,背上镶着深红的花纹,有时候在胸的左边或右边还有一条淡绿色的带子,人们见了别种蜘蛛都敬而远之,但对美丽的蟹蛛却怎么也怕不起来,因为它实在长得太漂亮,太可爱了。——第二卷蟹蛛蟹蛛有哪些特点?蟹蛛的生活习性如何?蟹蛛是如何工作的?想读这个故事吗?来,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和法布尔一起感受蟹蛛的可爱吧!怎么读这个故事呢? 2.片段二萤火虫稍稍探察了全身都藏在壳里,只有外套膜的软肉露出一点儿的捕猎对象,认为可以开始工作了。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这是两片编程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这便是它的工具。——第一卷第九章萤火虫 五、总结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