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

模块一、教育基础

古代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占主导地位

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对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促进文化延生和发展的功能

3、调节人与自然的关心

4、促进经济的发展功能

5、对社会发展的负功能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所处的社会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大机器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基本精神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

2、坚持政治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3、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和谐发展

4、适应时代,个性发展,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建立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人口的发展状况

4、民族文化传统

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新学制的特点

6、民族、男女平等

7、面向农工

8、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

9、重视职工干部的再教育

10、方针、任务的统一性

我个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的联系性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月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立足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

2、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状况,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型

3、改革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

4、改革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改革课程管理方式,实现三级管理

6、改善课程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评价

行动性研究的特点

1、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2、研究主体是教师,强调教师做学者型和科研型教师

3、强调教师月专家专家相结合,开展群体研究

4、采取理论与实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5、重在应用推广、重在实效

6、样本小、个性化研究、重在相互借鉴

模块二、学生指导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体差异性

遗传的意义

5、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6、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7、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8、遗传在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环境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7、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了现实

8、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着消极和积极的之分

9、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是也不是消极的和被动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期主导作用

1、学校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的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学校教育有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负责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性功能

6、学习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7、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8、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9、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功能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点

6、观察

7、注意

8、记忆

9、思维

10、情感

11、自我意识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的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3、学习兴趣与习惯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

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精确性

2、观察的目的性

3、观察的顺序性

4、观察的判断力

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4、要求学生观察时尽可能的运用言语

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1、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

2、注意的品质较差

3、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1、小学生无意识记和有意识的发展

2、小学生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

3、小学生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的自觉性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3、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

5、对记忆的结果进行自我的检查

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1、小学生想象力有意识性迅速发展

2、小学生想象力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3、小学生的想象力将更近现实性

八、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结合学科教学,训练想象力

2、积累知识,丰富表象储备

3、通过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想象力的表达能力

4、对学生的想象进行积极的鼓励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逻辑的思维过度

2、抽象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

2、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思维品质的培训

小学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里品质

小学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科学世界和人生观的教育

小学德育的方法

1、说服法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

5、品德评价法

心里健康的标准

1、对实际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的控制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各机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儿童多动综合症

2、学习困难综合征

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

5、儿童强迫行为

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2、代币疗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暂时隔离法

6、自我控制发

学生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或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

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2、领会阶段

3、获得阶段

4、保持阶段

5、回忆阶段

6、概况阶段

7、操作阶段

8、反馈阶段

学习迁移的分类

1、根据性质:正迁移与负迁移

2、根据迁移内容抽象和概况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4、根据内心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精选教材内容

2、合理组织材料

3、合理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

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小学生兴趣的培养

1、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2、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利用教具、多媒体进行教学

4、精心设疑、质疑

5、课堂教学多样化

安全教育的意义

1、安全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2、安全教育是正确引导特殊学生的需要

3、安全教育是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4、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安全教育的途径

1、切实提高对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充分调动各方的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的实效

4、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5、争取相关部门的协助,治理校园的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模块三、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的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机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之间平等,心里相容的气氛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1、确定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班主任是各科教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班主任的职责

1、对学生进行品行的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级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组织小学生班级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1、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要注意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

3、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4、要注意与各科相关知识的结合

5、要注意月各类节日和纪念结合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3、充发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师的辅助作用相结合

模块四、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关的正确导向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5、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加血策略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评价建议

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功能

2、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3、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小学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1、获得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路,基本获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出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模块五、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程序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反馈性原则

小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1、系统理论

2、传播理论

3、学习理论

4、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

小学教学设计的步骤

1、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策略设计

3、教学评价设计

综合课程的主要类型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3、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设置的依据

1、学科的融合是知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综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完美的世界观

综合课程设计的基本策略

1、综合课程目标的确立

2、综合课程综合度的确定

3、综合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

2、开放性

3、自主性

4、实践性

5、生成性(新的主题不断更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1、丰富学科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遵循学习的认知规律,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式

1、明确我国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定位

2、教师培养是整合的关键

3、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分层次,重实效地进行整合

4、建立持续发展机制

模块六、教学的实施

小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新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

1、价值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生活性原则

4、区别性原则

5、趣味性原则

6、品味性原则

7、时代性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方法

1、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活动性学习

2、创设模拟情境,增强情感的体验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欲望

4、创设暗含情境,实施隐形教育

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3、传授知识和品德教育相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教学的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因材施教原则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谈论法

4、实验法

5、演示法

6、练习法

7、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8、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班级授课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小学生动机的激发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积极的情绪情感

3、促进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的迁移

4、避免过多的物质强化

模块七、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功能(作用)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控制教学方向

4、检验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的方法

1、检测法

2、量表评价法

3、表现性评价法

4、轶事记录评价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