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叙事特点分析

深度报道 叙事特点分析
深度报道 叙事特点分析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叙事特点分析

以“深度报道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为案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注重过程性、深刻性,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如何将新闻事实讲好,需要通过叙事来整合新闻信息,把握报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在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地沟油案中,也通过新闻叙事的手法,即“故事”、“叙事话语”和“叙述行为”三个方面对新闻事实的介绍呈现。

首先是主播的画面,一开始就交待了事件的重要信息:深恶痛绝的地沟油走上餐桌,在今年8月22日,公安机关侦破了特大非法制售地沟油的案件,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正如导视一样,交待信息并引出具体的新闻事实。

首先从报道的情节和细节上来看,这起地沟油案件被侦破,2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随后便对这起案件进行深度挖掘,即“这起案件是如何侦破的?”“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制售地沟油的呢?”通过这两个提问随即把视线转到去年3月份。这里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倒叙的方式,找准了时间的切口,有了结果再去分析过程。当时宁波市宁海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煎炸废油,炼制地沟油。根据这个线索,警方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随着侦破工作的继续,警方顺藤摸瓜把销往外省的中间人和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一些违法的粮油经销商抓获。而后又提出问题“在侦破这一案件后,围剿地沟油的这一行动又路在何方呢?”并且对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做出分析,指明应该如何治理地沟油。

深度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事实材料不那么完整,因此要通过捕捉典型细节来连贯,通过细节也有利于报道的节奏快慢有致。整个报道的细节主要是叙述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的视频语言,里边有悬念的设置,有报道的波澜,把人和人、事与事之间的冲突都展现出来了。该公司收购地沟油为什么要测试酸价?为什么经常有大量的白土运进格林公司?这都能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当然这正是叙事手法的运用,有意铺设新闻事件如何发展的疑端,随着情节的发展,事情原委会逐渐清楚,做出释悬,满足观众的心里期待。还有就是里边的矛盾冲突,在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侦破过程情节波折,通过新闻事实的事件本身来设置冲突。首先是警方掌握的证据与犯罪嫌疑人当时的说法完全不一致,也即是有了对立的双方,而且双方存在分歧,尤其是警方在跟踪该公司出厂的油罐车时被犯罪嫌疑人发现,被对方车辆猛打方向挤出去,拦住了。这使得报道气氛紧张,形成波澜。

从这则深度报道的情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在“故事”上的叙事艺术。好的“故事”叙述总是遵循着一个呈现冲突的戏剧性过程,电视丰富的画面和声音更是凸显了这一点,而且故事里的悬念又推动了叙事的发展,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这种事件发展的矛盾和悬念使观众处于期待中,从而关注节目的进程。这档《新闻调查》对全国特大地沟油案的深入分析一开始就把公众利益和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对立,从审判现场到侦破回顾再回到审判现场,处处安排兴奋点,观众也好似跟随记者的镜头,和警方一起进行调查,最终才慢慢掌握事实的全部,走向节目尾声。

从叙事话语和叙事行为上,依旧少不了戏剧性的悬念和冲突,并且运用各种镜头语言和人物采访,将画面、解说和现场同期效果相结合,用细节还原了收集、炼制以及买卖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的事实真相,结构清晰,在最后一板块还针对专家做采访,分析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通过这一个过程,把侦破这一特大制

售地沟油案件的意义揭示出来。即是针对一定的故事,用一定的叙述行为,产生一定的叙述话语,将报道的事实尽可能的完整连贯展现出来。当然,若是按照叙事的二分法,我们也能看出它在“故事”和“话语”上类似的结构安排。

深度报道讲究节奏,而这篇报道的节奏怎么样呢?我认为这则报道,节奏有快有慢,处理得当。首先是记者和主播叙述新闻事实时的详略处置,整个报道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线索的前期侦破,第二部分是对格林生物能源公司的专门调查和对制售地沟油的犯罪嫌疑人的抓捕,第三部分是对从事地沟油研究工作的教授进行采访,并提出治理地沟油的办法。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主播大多用简短的语言来交代情况并引出下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则详细一些,当然也是针对性的做详略报道。然后是对事实材料的详略处理,比如一开始,报道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快速切入主题。紧接着报道警方前期的侦破工作,由浅入深。然后是追查到格林生物能源公司,并还原该公司的本来面目,揭穿它生产工业用油的假面具,实际是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事实真相,最后是对地沟油危害和治理的分析。这样一开始属于快节奏,接着放缓节奏,再回到审判现场的快节奏,形成快慢之间的承接。尤其在报道的最后一部分里,提到了对地沟油的治理不应只重视末端的检测,源头的控制和打击更重要,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种用有限的方式来表现无限。

深度报道的视觉主要是思想视觉、结构视觉和叙事视觉,即对报道对象和材料的思想立场,用哪些材料来形成全局的结构,站在什么方位去感知故事。从这则报道里我们能看出它的视觉轨迹:首先是主题性调查,其次是事件性调查,然后是揭露性调查。主播简短的语言就是栏目语言的一个代表,对地沟油深恶痛绝,因此地沟油被炼制成食用油走上餐桌能成为《新闻调查》的选题,在一个要打击消灭地沟油的主题下,再进行视角切入,警方通过一系列的线索,最终破获了这一起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然后再提供一些有社会意义和防治作用的内容,则达到了传播效果。

值得一提的还有报道里非叙事性话语的运用,和叙事性语言不同的是,它是揭示性的,起引出作用,不是简单的显示出事件。比如记者配音提出的问题“那么,警方是如何侦破这起案件的呢”、“20多名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制售地沟油的呢?”以及在侦破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对问题的释疑,这里面除了叙事性话语外,通过非叙事性语言的运用充分配合事实情形,这种有机搭配相得益彰。

总而言之,《深度报道》本身不但在于调查报道,更在于它的叙事手法的运用,它抓住了受众的心里,设置了悬念冲突,在保证记者理性的逻辑思考和栏目的严肃态度和深度的同时,把新闻调查做的像电视剧一样,有情节有细节,跌宕起伏,还捕捉具有关键作用的画面和语言,通过各种叙事手法,讲述清楚了这个事件(故事),让观众感同身受,震撼人心。

深度报道 叙事特点分析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叙事特点分析 以“深度报道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为案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注重过程性、深刻性,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如何将新闻事实讲好,需要通过叙事来整合新闻信息,把握报道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之间的关系。在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地沟油案中,也通过新闻叙事的手法,即“故事”、“叙事话语”和“叙述行为”三个方面对新闻事实的介绍呈现。 首先是主播的画面,一开始就交待了事件的重要信息:深恶痛绝的地沟油走上餐桌,在今年8月22日,公安机关侦破了特大非法制售地沟油的案件,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正如导视一样,交待信息并引出具体的新闻事实。 首先从报道的情节和细节上来看,这起地沟油案件被侦破,2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随后便对这起案件进行深度挖掘,即“这起案件是如何侦破的?”“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制售地沟油的呢?”通过这两个提问随即把视线转到去年3月份。这里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倒叙的方式,找准了时间的切口,有了结果再去分析过程。当时宁波市宁海警方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煎炸废油,炼制地沟油。根据这个线索,警方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随着侦破工作的继续,警方顺藤摸瓜把销往外省的中间人和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一些违法的粮油经销商抓获。而后又提出问题“在侦破这一案件后,围剿地沟油的这一行动又路在何方呢?”并且对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做出分析,指明应该如何治理地沟油。 深度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事实材料不那么完整,因此要通过捕捉典型细节来连贯,通过细节也有利于报道的节奏快慢有致。整个报道的细节主要是叙述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的视频语言,里边有悬念的设置,有报道的波澜,把人和人、事与事之间的冲突都展现出来了。该公司收购地沟油为什么要测试酸价?为什么经常有大量的白土运进格林公司?这都能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当然这正是叙事手法的运用,有意铺设新闻事件如何发展的疑端,随着情节的发展,事情原委会逐渐清楚,做出释悬,满足观众的心里期待。还有就是里边的矛盾冲突,在侦破格林生物能源公司时,侦破过程情节波折,通过新闻事实的事件本身来设置冲突。首先是警方掌握的证据与犯罪嫌疑人当时的说法完全不一致,也即是有了对立的双方,而且双方存在分歧,尤其是警方在跟踪该公司出厂的油罐车时被犯罪嫌疑人发现,被对方车辆猛打方向挤出去,拦住了。这使得报道气氛紧张,形成波澜。 从这则深度报道的情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它在“故事”上的叙事艺术。好的“故事”叙述总是遵循着一个呈现冲突的戏剧性过程,电视丰富的画面和声音更是凸显了这一点,而且故事里的悬念又推动了叙事的发展,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这种事件发展的矛盾和悬念使观众处于期待中,从而关注节目的进程。这档《新闻调查》对全国特大地沟油案的深入分析一开始就把公众利益和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对立,从审判现场到侦破回顾再回到审判现场,处处安排兴奋点,观众也好似跟随记者的镜头,和警方一起进行调查,最终才慢慢掌握事实的全部,走向节目尾声。 从叙事话语和叙事行为上,依旧少不了戏剧性的悬念和冲突,并且运用各种镜头语言和人物采访,将画面、解说和现场同期效果相结合,用细节还原了收集、炼制以及买卖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的事实真相,结构清晰,在最后一板块还针对专家做采访,分析地沟油的来源和危害,通过这一个过程,把侦破这一特大制

新闻稿件写作方法分析

新闻稿件的写作 新闻宣传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好本地本部门工作的各项成果,以此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树立起一个地方、单位、部门的外在形象。也以此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于我们全县而言,通过新闻宣传,可以让大家了解前郭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了解我们蓬勃的发展态势,明确我们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及政策措施,这样,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前郭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愿意到前郭投资兴业。(谈一下自己在新闻科工作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感受) 我们第一次写新闻稿都感觉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抓不到新闻线索,没有多少东西可写。这就需要占有和掌握一定的新闻素材,那么新闻素材在哪里呢?其实报道点子就在上级部门、本单位的简报、文件、工作安排、阶段性成果、工作总结中。(举例)即使你生活在不太大的天地里,也可以抓到不少好点子,收集到好线索,写出好新闻。(引出主题) 新闻稿件写作 1、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党委开展的某项学习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

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再举一例,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举例:梨花节、贡果节、西瓜节、查干花)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举例: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单位指定的相应政策)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关注的焦点。(举例:三到户助推新农村建设) 2、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关键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的形式,一般是眉题(也称引题)+主题或主题+副题。当然也有三者俱备的,但现在用得不多。比如:(眉题)引资金,上项目,扩增量,活存量(主题)前郭再造工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文库

关键字:视点新华社新华栏目社会深度报道新闻事件发展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华社刊物“新华视点”和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例,来探询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首先解释深度报道的定义,并简略说明西方及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作用,接着以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为例说明怎样进行深度报道,重点论述“新华视点”在深度报道上的探索,并辅以《南方周末》说明深度报道对报纸的重要影响力,最后找出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华视点南方周末挖掘栏目 深度报道的定义,与深度报道发展过程。 A , 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学。《新闻学简明词典》在希望新闻术语短篇的条目介绍中表述如下:“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是西方新闻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竞争的产物。西方报纸面对新闻媒介“后起之秀”:广播,电视能新兴媒介“快”的优势,特别是电视传媒在二战后的迅猛发展,报纸只有采取新的对策与之竞争。当时报界的一些编辑,记者认为,报纸只有充实内容,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能吸引受众,战胜广播,电视的有效途径。这一措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一段时间内,广播以快取胜,报纸以深度报道取胜。这样深度报道成了报纸和广播电视竞争的手段,也成了报纸的优势所在。 B,在我过,深度报道也被认为是报纸的最突出优点,深度报道在我国复兴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实深度报道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就有自数较多,夹叙夹议的长篇新闻和对目一类事件,经过分析后进行的综合报道。在1921年周恩来同志在深度报道在西方报纸上流行之处,就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就是要把一个新闻事件的前前后后都搞清楚并进行报道。 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开始深化,各种社会现象(物价上涨,经商成风,知识贬值)十分急促地呼唤着人们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辩功能。这样,一批紧握时代脉搏,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忧患意识的媒体和新闻记者开始了对深度报道新的探索,试图用深度报道来回答社会和人民的困惑。当时有名的报道:《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经济日报》的《写在四十年大庆前夕》,《中国静报》的《大学毕业成长追踪记》,新华社的《关于物价的通信》和《水,水,水》,这些深度报道的突出特点,是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社会反映,而且充满了对社会的全新认识。 1986年,中国新闻界最高奖“全国好新闻奖”设立了“深度报道奖”,标志着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得到了主流单位的认同和认可。从此,深度报道在中国开始了边探索边发展的道路。同时,广播电视媒介也加强了深度报道,1968年9月24日美国CBC推出“60分钟”栏目宣告电视深度报道繁荣的到来,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繁荣则始自1994年中国电视台推出的“焦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9283014.html,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作者:韩晓梅 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2期 【摘要】新闻是一种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本文主要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 称叙事方面入手,借用有关叙事视角理论,对采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为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叙事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在叙事学的研究中,小说的叙事性早已为人熟知,许多叙事学著作研究也有关于小说的叙 事本质、特征和方法等内容。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叙事”,因此也应该具有叙事性。可是新闻与小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就提示我们新闻的叙事性与小说定有较大差异,如此一来对新闻的叙事性和叙事视角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闻的叙事性 按照通常解释,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真实或虚构事件进行叙述。所谓“事(事件)”是指有目的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及其结果。而历史就是将无数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组合,对历史的部分或全体描述就为历史叙述。因此历史叙述和新闻叙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述,只不过,历史是记述过去的事件,新闻是记述最近发生的事件。可以说,今天的新闻有可能就是以后的历史。 从以上关于叙事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新闻就是一种“叙事”,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来说有知晓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这里的“报道”当然建立在叙述之上,或者就是叙述。所不同的是,新闻的叙事往往要求按照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文学可以虚构故事,而新闻必须恪守真实这一生命线,真实性是新闻叙事与虚构性叙事的本质区别。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分析 就当下而言,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多采用第三人称的方法叙事。也就是说通过隐藏了的“我”来对受众传播自己的观点或者所掌握的信息。采取隐藏的“我”来讲述新闻时,记者多是以一种较为客观、较为清醒的旁观者角度来描述对象,是典型的限知叙事类型。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所以第三人称叙事能够在纪实性的文本(如新闻)中增加文本的可信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主观判断带来的偏颇,同时也让读者能够信任记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第三人称的叙述者是非常为人所熟知的,他钻进了每个人的大脑……叙述者可以在某个章节采纳某个人的观点,然后又转向另一个人的观点。①能很好的使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报道或者说新闻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在作品中我们难以发现叙述者的痕迹,他总是藏于幕后

如何写深度报道

如何写深度报道 何为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如下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此外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还有很多,不论各家、各派的对其的定义有何不同,但深度报道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深刻性,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拓展向认知,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二过程性,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三解释性和分析性,权威人士提供经典分析,启发受众智慧,带动受众思考。四整合性,对新闻观念的整合、对新闻文体的整合、对媒介的整合、对新闻角色定位的整合(整合新闻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力量)。 当前,深度报道以其追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的特点,在各类新闻媒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甚至将深度报道作为了自己的主打作品和办刊的立足之路。深度报道的特征十分鲜明。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因此,深度报道是一种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报道模式,它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越时空、由表及里、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 深度报道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它不仅满足一种信息的传播,还分析事物的发展原因,突破了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面化特点,极大丰富了新闻的内涵。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成为媒体发挥优势,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做好深度报道是现代新闻记者应竭尽全力追求的目标。 怎样才能写好深度报道,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做好采访。采访是任何一篇新闻报道的关键,优秀的写作必然建立在成功的采访基础上面。如果你觉得你的报道写得不好看,那多半是因为你的采访不够。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采访之前要确定写作的框架,甚至设置细节,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采访。采访中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需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受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受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同时,要注意在深度报道的采访实践中,注意选取那些突发性重要事件,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以及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心的、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深度报道的题材。 其次,要有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开头和鲜活的细节。深度报道篇幅都比较长,与消息写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雾霾现象越发严重,媒体大都从雾霾的危害性、提前预警、防治等角度展开新闻报道,缺乏对雾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深度报道。在雾霾新闻大势平淡无奇的情况下,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一播出就脱颖而出。《穹顶之下》是柴静以个人名义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没有央视这一“砖红”后台的支持,该纪录片更敢“亮剑”,更能接近真相。 关键词: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穹顶之下;叙事视角;叙事风格;叙事结构 一、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结构 任何新闻作品都有叙事结构,新闻作品的结构是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叙事结构是新闻作品的骨架,关系到新闻作品的整体风貌和传播效果。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和符号结构三个层面。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视听新闻作品都应依据是否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是否有利于新闻作品主题的表达;是否符合观众的接受能力与接收习惯三个准则来选择最适宜的结构。 二、柴静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的叙事策略分析 (一)叙事视角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学家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事视角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三种形态。①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可以对事件进行全景式全方位描述,能够引导受众发现事实真相和本质;内视角是指叙述者受到视域的限制,能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传其观感和体验;外视角是叙述者不参与事件本身,只是客观冷静记录事实。 柴静在《穹顶之下》雾霾调查中存在着四种身份:一是生活在社会上与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这是第一人称内视角,柴静生活在煤炭大城临汾,很早就受到雾霾的伤害,在这件事上她更有发言权。二是在开头作为孩子的母亲出现;这属于第三人称的内视角,是以一个母亲关爱孩子的口吻表达对雾霾的憎恶。三是在调查过程中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出现;柴静全程参与各种调查,混合使用全知视角和内视角。四是在直播过程中顶着主持人的帽子带着受众的身子和所有听众一样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是外视角。这四种身份在恰当时机交叉出现,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强化了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二)叙事风格 在直播现场,柴静穿着白色休闲衬衫和牛仔裤上阵,整个舞台上只有戴着扩音器的她和用来展示调查结果的大屏幕,灯光也是低调的暗蓝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舞台美化设施。这种极简式的场景布置营造了一种非常适合闲谈的环境和氛围。柴静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和引导人讲故事的记者。视频的开头她讲了自己爱孩子的小故事,用亲情故事开头是非常人性化和煽情化的开篇,能引起女性朋友的共鸣。虽然涉及个人情感,但柴静依然是很平静甚至是面带微笑地诉说自己经历,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让人感觉非常亲切随和。 采访中和实地调查中,柴静总能抓住那些最有冲突,最能抓人眼球的画面和情节。她的声音始终是轻柔而不失坚定的,温和而不乏冷静的,这让柴静的冷静和客观凸现出来,为其调查的可信性加分。 (三)叙事结构 1、外部结构。《穹顶之下》结构条理,层次分明,包含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大部分。开头讲“雾霾事件”调查的动机,其次通过“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引出这部作品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这部作品的核心部分。结尾部分总结整部作品,把解决问题落实到行动中来。结尾展示的倡议环保动画短片,在形式和主题上与开头遥相呼应。 2、内部结构。《穹顶之下》的内部结构是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为主线展开的,三个问题呈递进关系,是内部结构的主要逻辑线。 “雾霾是什么?”这一问题,柴静运用提出问、做出回答、反驳答案进一步说明的方法

吹尽黄沙始到金——浅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吹尽黄沙始到金——浅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发表时间:2012-07-13T09:48:47.630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5月(下)供稿作者:赵美华[导读] 尽管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也经常用背景材料,但它与解释性报道中的背景材料是有区别的。 赵美华(虞城县广播电视局,河南虞城 476300)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321-01 摘要:这篇论文从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功能和意义等方面,结合作者自身体会,论述了深度报道是一种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实质和意义的报道方式。关键词:深度报道;特征;优势 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的新闻学,也叫做解释性报道。所谓“解释性”报道,用美国报人罗斯科.德拉蒙德的话来说,就是“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出它对明天的意义。”一般的新闻报道只告诉读者“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而解释性报道则要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一件事?”“此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从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地释析新闻事实。我们又称之为专题新闻、专题报道、深度新闻。 现代社会的电视观众,不仅要求了解新闻事件本身,更愿意追究“为什么”和“怎么回事”,这就给新闻记者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对所报道的对象做深度的研究,挖掘其深层信息,给观众以深刻的启迪。所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成功的深度报道,能给人们启发思考,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因此,了解和掌握深度报道对我们记者则显得尤为重要。 20世纪90年代,深度报道被作为一种基本的采访写作及新闻思维方式、新闻意识,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新闻体裁之中体现出来。中央电视台的“经典”栏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成为开电视深度报道先河的成功典范,它标志着一种植根于电视这一媒体的新型述评性深度报道的诞生。这种视听结合、音像合一、声画一体、述评兼备的报道形式,成功地实现了视觉描述与理性思辨的有机结合,一经播出就深受观众欢迎。 从这些年屏幕上出现的深度报道题材内容看,一般有如下几个特征: 一、突出“为何”要素,追根究源,摸清来胧去脉,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 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一般的动态性、综合性报道主要停留在对事实表层信息的传递上,没有进一步引申到言事悟理之中,只报道“是什么”,没有回答“为什么”。而解释性报道则恰恰相反,它在新闻六要素中的“为何”上大作文章,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材料,说明一个事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发生的,这一事件的发生会对社会各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帮助读者了解此事的本质和意义。电视深度报道是以声画和谐统一的一种传播载体。声画的融合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它带给观众的是无法用言词来表达的心理张力,《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社会能见度》、《新闻1+1》等一些知名栏目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感觉。例如:在《焦点访谈》不环保的“环保砖” 一片中,焦点访谈的记者深入山西省长治市,发现环保砖称得上物美价廉,却销售不畅,很少有老百姓买来盖房子。经过调查走访,记者得知山西省2010年就已经出台了《蒸压粉煤灰砖、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所生产出来的砖已经能达到国家的标准。但是由于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普及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因此,一边是新型环保砖鲜有人问津,生产线长期闲置。另一边是冒牌环保砖生意红火,大量耕地每天都不断遭到破坏。记者采用深度报道,层层剥茧,最终揭示出了作品的主题:推广使用环保砖的前提,是要清理非法小砖窑,让打着环保旗号的实心粘土砖退出市场。这样的报道不仅报道了新闻信息,而且揭示了新闻背后的故事,观众是格外欢迎的。 二、注重纵横联系,把新闻事件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下面来分析,或者把单一的、孤立的新闻事件与其他事件相比较、相联系,揭示其蕴含的意义。 社会本身传递出的信息连绵不断,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反映出生活的本质,预见出时代的发展走向。如何去挖掘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并通过它去把握时代脉搏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电视记者去“用心”开发思维空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获得商丘市年度新闻优秀作品一等奖的《南庄村农家大门越走越宽》,从某种程度上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二十一世纪,农民生活更加日新月异。笔者在稍岗乡南庄村采访时无意中发现,许多农户正把原本好好的大门拆了重建,职业的敏感使记者感悟到这里面一定有内容。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闯世界的南庄人凭借钢卷尺加工,成了农民大款,农民老板,许多农户为了运货方便纷纷买了小轿车。由于原来的大门太窄了,新买的车开不回家,只有拆了大门重建。我们在报道时,不单单报道了农民买轿车这一事件,而是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下农民生活的变化,多侧面,多层次地对新闻事实进行了理性地升华,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大量地利用有关背景材料来拨云开雾,指点迷津。 深度报道几乎处处离不开背景材料。尽管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也经常用背景材料,但它与解释性报道中的背景材料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侧重于补充和说明,而深度报道中的则偏重于揭示和解惑。另外,深度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多,容量大,这也是一般新闻报道所不能比拟的。有相当一部分深度报道是依托背景材料而展开的。美国著名记者沃尔特.米尔斯说:“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及原因,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指南。”可见,写好深度报道要学会用昨天说明今天,注重纵横联系。例如,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反映虞城县“十一五”期间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在《虞城新闻》栏目中开设了专题报道《五年巨变看虞城》,成功地运用以往的背景材料,从工业、农业、城建、文化等不同方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五年来虞城发生的可喜变化,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夹叙夹议是深度报道的又一特征 一般新闻报道强点客观记事,很忌讳议论,而深度报道要对新闻事件加以解释,就不能不有所分析,有所议论。不过这个议论与新闻评论文章中的议论又有所不同,它的主观色彩少,往往是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实现的,在一些成功的深度报道中,记者往往避免自己直接出面发议论下判断,而是借助权威人士之口,利用他们的话来阐述分析,有时甚至只是提出一连串的经过归纳整理的事实,引导读者自己来下结论,作判断。《焦点访谈》的节目《“ 城管打人”传闻的真相》《科技给力八连增》《美丽的陷阱》等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的研究探讨

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的研究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以山东大学威海新闻调查小组所作出的深度报道为例,分析如何认识深度报道的价值与意义,如何正确实现深度报道记者的选题定位,如何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实现告知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在新闻各元素的价值博弈中实现其最高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深度;严肃;定位;价值;博弈 身处这个经济与文化全面转型、社会变动剧烈、信息传播全面提速的时代,公众每天都遭遇海量的信息。作为媒介,作为公众代言人的记者,不仅有义务去报道那些已哄传街巷的新闻事件、茶余饭后娱乐大众的小道消息,还要去揭示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本质,调查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解读与观察新的社会现象,以求公正与正义。深度报道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信息传播中释疑解惑的历史重任。笔者结合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师生在《中国社会导刊》、《记者观察》、《新京报》等新闻报刊发表的数十篇深度报道,以此为例,对深度报道的原理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正确理解深度报道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话题类视听新闻的叙事要点分析

话题类视听新闻的叙事要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反映社会现象的话题类新闻作品大量涌现。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通常是对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或现象进行报道,通过层层剖析,透过复杂难辨的现象找出本质原因进行分析,有效解决社会难题。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与事件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区别在于一个调查对象是现象,一个调查对象是事实。前者反映的是一个面,后者反映的是一个点。换一个方式说,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内容更为大而广,一个事件点不足以支撑起新闻事件与新闻价值,多个新闻点才能组合成完整的新闻。 一、叙事结构:立足内容,选取骨架,强化立意 叙事结构是视听新闻作品的一种框架结构,它构建了作品的组织构造,筛选组合新闻素材,涉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叙事表达上的过渡与照应等,从而将叙事的顺序和风格展现给听众。对视听新闻作品的整体风貌和传播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画皮画虎难画骨,叙事结构就是一篇作品的骨架,支撑起整个作品表达呈现的方式,所以在采编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时,要根据核心内容选择适当的立足点和结构呈现方式。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内部结构、符号结构和外部结构。 下面以《抗生素的警告》为例分析其叙事结构。《抗生素的警告》是《新闻调查》于2009年5月报道我国医药领域滥用抗生素现象的一期节目。在《抗生素的警告》中采用纵深式结构,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层层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出原因,解决现象的问题。内部结构则是采用递进的方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直击滥用抗生素的本质。符号结构则是在采用声音、画面、图表、字幕四种元素的同时运用到动画片《格列夫游记》的片段和电影《恐怖地带》片段,以多样的表达手段生动形象讲明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加深受众的理解认知程度,有效避免了单一的视听传播效果出现。 在《抗生素的警告》中外部结构主要有以下三部分来呈现,开篇先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经过解抗剂列入黑名单展现出来,先提出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关于超级细菌的报道,并指出这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在中国也存在此类现象,从而引出节目的主题。中间部分即主体从抗生素的耐药性,进一步推断为什么抗生素会失效,通过抗生素刚发现的治疗效果对比,层层深入分析抗生素失效的原因。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微观世界的失衡,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更进一步剖析导致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制药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医院追求效益滥用抗生素以及病人对灵丹妙药的传统观念。通过深层次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改革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和改变传统的治病观念。最后节目深化主题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科学使用,造福下一代来加深受众的印象和理解,一层层的深入剖析,诱导观众跟随思考,使节目余味悠长,发人深思。 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结构。合理选择谋篇布局的方式,作品的表达效果将会显著提高。作品结构的精心安排可以增强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除上述纵深式结构外,还有聚合式、辐射式等,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在CBS《60分钟》在《Private Matters》一期中采用聚合式结构,视野开阔,事件的焦点集聚在隐私权上,分类展现和展现同一事件的不同側面,归纳逻辑,全面集中展现保护隐私的主题。好的作品结构会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但是作品的结构不可以随意设置,它要按照自身固有的表达规律,合理选择。好的作品想要将表达准确传达给听众就要遵守以下三个原则:能否恰当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

深度报道如何写

深度报道如何写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

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 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

《深度报道研究》教学大纲

《深度报道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任课教师:张艳 学分与学时:2学分(17ⅹ2=34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分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在对新闻写作已作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深度报道的新闻报道思维及报道方式有专门的学习研究,认识和训练;同时在对各类专业深度报道作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类专业报道的知识及社会背景进行专门性强化学习。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深度报道基础理论研究:(7周) 一深度报道概述(概念,渊源与主要特征等) 二不同形式的深度报道 (一) 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 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实录性报道,传记性报道; (二)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 连续性报道,系列性报道,组合性报道,大型报道 第二部分深度报道问题研究及作品赏析(5周) 本部分选择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在课堂进行观赏,分析及评论,(包含电视及报纸的深度报道作品),同时研究当前深度报道采写在当前新闻传播业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一深度报道与纪录片的比较 二深度报道与电视专题片的比较 三深度报道与新闻通讯的比较 四深度报道与新闻“大特写”的比较 五深度报道采访和写作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部分专业(分类)深度报道写作及研究(5 周) 研究要求 ?从对当前各类专业报道的分析入手,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现当前在中国相关领域的社会热点,难点。 ?研究者汇报他们所关注到的重要社会问题及新闻事件。整理中国在该类问题上的发展历程,提出自己在相关问题方面的思考。

小说的叙事视角 [论新闻叙事视角与新闻真实性]

小说的叙事视角[论新闻叙事视角与新闻真实性]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结合《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悬崖小学的幸福与烦恼》①,对新闻文本进行叙事学分析,旨在阐述新闻视角与真实性之关系。【关键词】叙事学;叙事视角;真实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叙事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诸多理论被其他学科所借鉴,并在与一些学科的结合中逐渐衍生出一些新的学科,新闻叙事学便是其中之一。美国当代叙述学家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中就认为新闻不仅是叙述,还是世界上最普遍的、人们接触最多的一种叙述方式;热内特也把新闻叙事同史学、传记、日记、公安报告、司法陈述、日常叙事等一起称为纪实性叙述,可见我国学者把新闻当做叙述看待,并不是无本之木。新闻叙事学的出现也是叙事学理论跨学科的表现。目前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主要有范步淹之《新闻叙事学刍议》,杨先顺之《试论新闻的写作角度》,曾庆香之《新闻叙事学》,何纯之《新闻叙事学》等,由此可见新闻叙事学应该是一个具有学科前沿性和研究前景的“未来”的显学。 作为叙事学意义上的新闻叙述,旨在对新闻写作和新闻文本进行研究,沿用的是叙事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即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由此相应出现了新闻叙事主体,即新闻叙事视角与新闻叙事结构的概念,在新闻叙事学中,这三者作为二次定义的概念,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在新闻作品中,客观事实的叙事者并不完全等于写作新闻的记者,新闻的叙事主体主要由记者和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构成;所谓新闻叙事视角就是作为文本的新闻看世界

的特殊眼光和角度,也是记者决定采取何种口吻和身份来叙述某一新闻事件,是选择形式技巧的角度,由于记者的不同,观察事物的位置不同,解释这些事实所持的立场不同,呈现在记者面前的客观事物的各个方面也就有所不同,由此产生的新闻文本可能就千差万别,作为话语或者文本的新闻也才有真实与不真实、客观与不客观的分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新闻文本的特殊性,视角的不同是新闻文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而新闻叙事结构按台湾学者蔡琰、臧国仁的说法就是故事和论述两个部分;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也认为新闻结构由概述、事件、背景、后果、评论等几个部分构成。总之,新闻叙事主体与视角成为新闻叙事学中主要的关注点,如果把新闻叙事视角与叙事学的理论相对应,则可分为以下几种: 全知全能视角。冯?麦特尔?艾姆斯在《小说美学》中说:“一般的方法是这样:无所不知的作者不断地插入到故事中来,告诉读者知道的东西。这种过程的不真实性,往往破坏了故事的幻觉。除非作者本人的风度极为有趣,否则他的介入是不受欢迎的。”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原理》中说:“他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作,做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这无疑是传统的和‘自然的’叙述模式。作者出现在他的作品旁边,就像一个演讲者伴随着幻灯片或纪录片进行讲解一样。” 全知全能视角的新闻报道方式,是记者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声音,仿佛报道的一切都是记者个人意识的体现。在这种新闻叙事形态下,报道大多是封闭的,新闻报道结构比较呆板,时空基本按照自然时序延伸扩展或改变,缺少腾挪跌宕;加之是“全知”的叙事,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读者是在被迫接受新闻叙事,言者说什么就是什么,缺乏读者个体的思维动向,这显然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全知全能视角讲述新闻事件的人无处不在、无所不知、高高在上,对人物外部形态与内心动态均能评论。即托多洛夫所说的“叙述者>人物”。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时间:2011-01-20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上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

浅谈对新闻深度报道的认识

通识课程《新闻深度报道》 期末作业:浅谈对新闻深度报道 的认识 作者姓名:罗彬强(09141019)学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2009)所在院系:工学院电子系 指导老师:王健老师 提交日期:2011年1月

浅谈对新闻深度报道的认识说起“深度报道”,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哈钦斯报告》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简沽、清晰:“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但我最欣赏《深度报道写作》一书的作者札骏飞老师所下的—个更简洁的定义:强调深刻与全面的新闻报道。 那么,怎样的新闻事件才是深刻与全面的呢?个人觉得新闻事件本身没有深度可言,就如股市涨了,台风来了,所谓的深度是我们所提供新闻产品的角度、厚度、广度等综合因素的集中所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形成了对读者思维强烈的冲击力。 既然新闻事件本身没有深度可言,那么怎样的报道才算是深度报道呢?怎样的报道才能给予读者思维强烈的冲击力呢?新闻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它适合于对报道的事态、事件作深层次的剖析,具有深入探究的优势,对重大新闻事件,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作有背景介绍、有分析的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点评的展示,是一种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报道方式。它既要有广度———详尽报道有关新闻事件的一切情况,又要有深度———即深入事件内部,剖析事件意义,揭示问题的本质和提示新闻事实的含义。因此,要做到这些,新闻深度报道就必须从深处去挖掘。 1、背景材料丰富、翔实 深度报道在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时,要有十分丰富的背景材料,比如事件发生的原因、地点、环境、条件,同时,也要有事件背后的许多为人所不知的事。新闻工作者就必须要有非常好的经验,要像“剥笋”一样地把事件的真相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来,这样的话,就必须翔实地交待事件背景,追踪事件起因,有效地运用多种采访手法与技巧,对当事人及各方面的证物、证人进行深入细致地采访。比如在钱云会被工程车碾死这一案件中,如果没有丰富的背景材料,人们自然不会太去关注,因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而已。但当报道提供很多各方面的背景时:2004年4月3日,浙能乐清电厂征用寨桥村146公顷农业用地,村民没拿到一分钱补偿款,不同意签字。2005年4月20日,寨桥村换届选举,钱云会通过村民选举当上了村主任。他任职20天后,村民找他讨说法,他由此踏上了带领村民上访的长路。在上访过程中,他先后3次被投入看守所。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