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目标责任书

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目标责任书
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蔬菜基地建设和管理目标责任书

xx镇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

原料(洋葱、大蒜、青胡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目标

xx镇人民政府

xx镇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洋葱、大蒜、青胡豆)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设和管理目标责任书

为了加强xx镇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洋葱、大蒜、青胡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促进绿色食品事业

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地提高我镇洋葱、大蒜、青胡豆产品质量和知名度,xx镇人民政府与基地村民委员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考核内容

(一)考核指标

1、组织管理体系:乡、村、组要成立机构、落实责任人员、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来具体开展此项工作。人员不够或人员变动的要及时补充调整。根据各乡实际,每年制定基地建设运行方案,并按方案开展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10分)

2、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乡(镇)、村、户生产管理体系,规范建立农户档案:每个品种选20户示范户规范建立田间

生产管理档案。(10分)

3、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

定期公布基地内推荐使用优良品种名称、用种量,使用肥料

名称及用量,常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药剂名称及剂量,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10分)

4、技术服务:制定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对基地农户进行培训,确保每户农户至少有一人基本掌握绿色洋葱、大蒜、青胡豆标准化生产技术。(18分)

5、监督管理:市、乡、村要建立监管队伍,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市场及生产档案进行监督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基地产品加大抽检力度,确保上市产品品质达标。 (17分)

6、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各基地单元要严格执行xx 发…2015?xx号关于印发《xx市1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洋葱、大蒜、青胡豆)标准化生产基地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对基地环境加强保护。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加强基地范围内的路、桥、涵、站、沼气池、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基地生产条件。(10分)

7、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行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原料基地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基地与企业有效对接,最终达到企业与农户双营目的。(10分)

8、效益分析: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提升原料产品市场知名度。(15分)

二、考核办法

由市委农办牵头,组织市财政局、市蔬菜事业管理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局、市经信局、市能源办、市教科局组成检查组,每半年对各基地乡镇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平时由以上相关业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能随时开展督查。年底,综合联合检查情况和各职能部门随时督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分、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考核达到85分(含)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下为不合格。

对考核合格村组在年底工作目督考核时给予加分奖励,考核不合格村组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减相应分值。

xx镇人民政府(盖章) 村村民委员会(盖章)

领导签字:领导签字:

年月日

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菜—*********立体种植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湖北省*****菜----*********立体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2、主管部门:*********农业局 3、承建单位:***** 4、建设内容:1000亩*********菜--*********立体套种标准化生产基地 5、建设地址:***** 6、项目总投资:*********万元 7、建设年限:建设期一年,*********年-*********年 (二)项目背景 *********菜被视为“山珍”,属蕨类植物紫萁科,学名叫“*********”、“*********”,多年生木本植物,一年种多年收,收益期长达20年。《本草纲目》对*********菜有记载,雌性可食用,雄性可入药。与其他植物相比,*********菜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根茎淀粉含量为7.7%左右,可溶性糖含量为6.12%左右,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止血、解热、通便、利尿、活血化淤和预防癌症等功能,是一种食用佳品并具有较高的药用功

能,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一种中药材,也可以加工成饮品。 *****,从事*********菜生产销售多年,在当地租用土地和吸收当地农民土地入股等形式,规模种植,取得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半高山地区选择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引起了县委政府领导的关注,也得到了农业、扶贫等部门的支持。扩大*********菜生产基地规模,推广立体种植标准化生产,推进*********菜产业化进程,对带动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加快半高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菜(地方特色蔬菜)--*********立体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加快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半高山以上地区以种植粮油、烤烟为主,高山蔬菜和特色蔬菜发展较慢,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因此,在半高山地区的青壮年农民以打工经济为主,造成大量的耕地闲置。*****采用租赁农民耕地和吸收农民土地入股,种植*********菜,就地招聘在家的农民工进行田间管理,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菜产发展较快,*********菜已成为半高山以上地区除烤烟、反季节蔬菜之外的又一高效支柱产业,解决了半高山中老年农民就业和生计问题。 2、建设*****菜(地方特色蔬菜)--*********立体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半高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迫切需要。

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铁一厦琼头项[ 2015] 50号签发人:张战通 关于全面推行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领导小 组的通知 项目部各单位: 为深化我省工程质量和队伍素质“双提升”行动,促进我省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按照“业主主导、施工落实、监理督促、政府监管”的原则,在全省城建系统推行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及作业层队伍实际情况,特成立项目部标准化领导小组。认真贯彻《关于全面推行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组长:张战通 副组长:刘帮新、芦建民、曹纹龙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附件1:《关于全面推行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

附件1 关于全面推行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 实施意见 为深化我省工程质量和队伍素质“双提升”行动,促进我省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升,按照“业主主导、施工落实、监理督促、政府监管”的原则,在全省城建系统推行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分阶段梯次推进,逐步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市政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设区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所有新建工程和全省施工合同价1亿元及以上的市政工程项目上推行;2016年开始在全省施工合同价5千万元及以上的市政工程项目上推行;2017年开始在全省市政工程全面推行。 二、工作重点 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轨道交通、园林绿化、地下管线的土建工程中推行建设标准化。 (一)管理行为标准化。规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项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严格执行市政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在工程管理中查找薄弱环节,健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落实到施工全过程,实现工程进度合理,质量管理严格,安全措施到位,档案资料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强化奖惩措施,加强

绿色食品大仙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大仙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围 本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桃生产所要求的产品质量、产地选择、栽培技术、采收、分级和包装等生产技术。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 844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 3、产品质量标准 桃质量标准应符合NY/T844的要求。 4、产地环境选择 桃的产地环境的选择必须符合NY/T391的要求。桃园建在地势高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 5、栽培技术 5.1 目标和指标 5.1.1 目标

定植3年见果,第5~15年亩产量稳定在1500kg左右。 5.1.2 产量结构指标 单株产量45~50kg,单株坐果≥250个,单果重≥175g。 5.1.3 形态结构指标 定植第1年,三大主枝基本形成;第2年,每一主枝的第一侧枝基本形成,树冠直径2m,新枝有部分花芽形成;第3年,主干直径≥7cm,树冠直径3m,挂果桃树≥80%;第4年,每一主枝上的两个侧枝配置完毕,树体主要骨架形成,树冠直径3.5m。 5.2 育苗 5.2.1 砧木 选用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野生毛桃。 5.2.2 接穗 在三年生以上无病的桃长果枝上,选择健壮的芽作接穗。 5.2.3 嫁接时间 9月中、下旬,采用“T”字形芽接方法嫁接。 5.2.4 嫁接部位 在砧木挺直、光滑,离根颈10cm左右处。 5.3 大田准备 5.3.1 定植前的大田准备 深翻土壤,使之熟化,深度不浅于30cm;按照行距,开好畦沟,沟宽60cm,沟深40cm,做到深沟高畦,畦面呈龟背形,并做到三沟(畦沟、腰沟、垄沟)配套。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包括两部分: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 1、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准则。 ⑴、生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准则中的农药被禁止使用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①高毒、剧毒,使用不安全; ②高残留,高生物富集性; ③各种慢性毒性作用,如迟发性神经毒性; ④二次中毒或二次药害,如氟乙酰胺的二次中毒现象; ⑤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⑥含特殊杂质,如三氯杀螨醇中含有DDT; ⑦代谢产物有特殊作用,如代森类代谢产物为致癌物ETU(乙撑硫脲); ⑧对植物不安全、药害; ⑨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有害。 对允许限量使用的农药除严格规定品种外,对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作了详细的规定。对安全间隔期(种植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收获的时间,在养殖业中最后一次用药距屠宰、捕捞的时间称休药期。)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为避免同种农药在作物体内的累积和害虫的抗药性,准则中还规定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每种允许使用的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产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确保环境和食品不受污染。 ⑵、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使用的肥料必须是:一是保护和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及崐其品质的提高;二是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三是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规定农家肥是绿色食品的主要养分来源。 准则中规定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有七大类26种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除可使用Cu、Fe、Mn、Zn、B、Mo等微量元素及硫酸钾、锻烧磷酸盐外,不使用其它化学合成肥料,完全和国际接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则允许限量地使用部分化学合成肥料(但仍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以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 ⑶、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生产资料及使用原则 生产绿色食品的其它主要生产资料还有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它们的正确合理使用与否,直接影响到绿色食品畜禽产品、水产品、加工品的质量。如兽药残留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为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了《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水产养殖用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对这些生产资料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剂量、最高残留量和最后一次休药期天数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 2、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 1.2项目申报单位:**区财政局、扶贫办 1.3项目承担单位:**区农牧局 1.4项目类型:新建 1.5项目地点范围:**区7个乡镇20个行政村4594户。 1.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夏季优质蔬菜基地10个,面积12600亩,调运蔬菜良种10个。甜椒、西芹、大白菜育苗1900万株,育苗移栽面积5600亩,直播蔬菜7000亩;建工厂化育苗温室20栋;年培训农民1万人(次)。 1.7建设期限:20**年3月-10月 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50.8万元,地方配套及农民自筹451.2万元。 2项目背景 2.1项目由来 **区露地蔬菜面积年稳定在3万亩以上,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甜椒、西芹、南瓜、大白菜、葱头等,年产各种蔬菜1亿公斤,产值4300万元左右;其中已建成日光温室2580栋,1240余亩,

年产反季节蔬菜997.6万公斤,产值890.7万元。蔬菜种植业逐步成为**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与国内同类地区甘肃榆中县比较,我区蔬菜产业水平差距甚远,榆中县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与我区相当,1997年榆中县蔬菜面积仅有4500亩,采取多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农民发展种植蔬菜。抓基地建设,建立营销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目前榆中县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值2.2亿元,占农业收入的45%,占人均纯收入的32%,借鉴榆中蔬菜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在**区现有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向前推进,故申请**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生物、微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为切入点,全面提升蔬菜示范基地生产水平,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利用蔬菜示范基地的带动功能,逐步向规模、品种规模、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促进项目区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2.2.1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固原市**区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实施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耕地面积减少后,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是巩固**区生态建设成果措施之一。加之**区粮食生产没明显的优势,虽然土地面积大,但粮食生产水平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微薄。所以以蔬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2.2.2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 项目区现有中小型水库7座,因水土流失严重,多年淤积造成库容不足设计贮水能力的三分之一,项目区以机井水来发展灌溉,由于打井缺乏统一规划,机井布局不合理,致使灌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 为推动公司技术进步,稳定和提高工程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特此制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一、总则 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质量提升的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工程建设标准是工程建设工作的根本依据,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保证。 二、基本任务 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修订;在公司内部建立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切实加强标准化管理;公司应在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各个领域,充分发挥标准化系统效应。 三、标准化领导小组 公司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公司标准化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 1. 机构人员 由总经理担任组长,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质量标准专管员由xxx担任,安全标准专

管员由xxx担任。各施工项目部专管员有项目技术总工担任,要求必须具有工程技术类初级以上职称。 2. 部门及人员职责 公司技术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国家和省、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审批技术标准化工作管

理制度和奖惩办法并进行考评等。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落实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对工程建设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年度和阶段检查计划; (2)组织编制技术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3)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标准和政策文件的宣贯、培训及考试; (4)组织协调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及专、兼职标准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 (5)组织编制和执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表,并及时进行更新和动态管理; (6)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决定; 工程项目部根据工作实际设置专职或兼职标准管理人员,可由项目总工或施工员兼任,应具有工程技术类初级以上职称,其主要职责如下: (1)确定符合工程项目技术特点的工程建设标准,收集、编列强制性标准条文;配置有效标准版本;参与制定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落实措施和管理制度; (2)组织项目施工前的标准宣贯和培训。参与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的编制,确认执行标准的有效性; (3)建设标准实施交底; (4)跟踪验证施工过程标准执行情况,纠正执行偏差,重大问题

施工标准化实施规范

1 总则 1.1目的 为提高高速公路建设治理和工程质量水平,促进项目建设治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各环节工作到位,质量优良, 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 - 1 - / 120

德公路施工标准化治理实施细则(路基篇)。 1.2 编制依据 1.2.1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公布的与路基工程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 1.2.2 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在“大广公路蒙冀界至承德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上全面推广精细化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冀高指办【2010】4号。 1.2.3行业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治理方法。 1.2.4《河北省高速公路治理局高速公路建设质量治理指导意见》。 1.2.5《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文件汇编》,(河北省高速公路治理局)2009年4月。 1.2.6《河北省高速公路承赤筹建处精细化治理实施细则》。1.2.7《高速公路平安工地建设施工安全防护设施量化标准》(河北省高速公路治理局)2010年6月。 1.3 要紧内容

本指导书共7章,分不为总则,术语,施工预备,施工工序,安全生产、环境爱护及文明施工,资料治理及交工验收,首件工程认可制和工法治理。 2 术语 2.1路床 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0.80m)。 2.2路堤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2.3 路堑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2.4 填石路堤 - 3 - / 120

蔬菜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寺蔬菜高效种植示范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市浦口区**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市浦口区**镇人民政府 江苏广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桥双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技术依托单位:**市浦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七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第二章项目背景 (1) 1、项目的由来 (1) 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 3、项目区基本情况 (3) 4、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4)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风险分析 (4) 1、内外市场蔬菜供需情况预测 (4) 2、产品市场风险分析 (5) 第四章项目地选址 (5) 1、项目地选址原则和基本思路 (5) 2、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5) 第五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6)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6) 2、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7) 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7) 4、主要生产技术路线 (7) 5、项目实施计划 (7) 第六章设备采购 (8)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8) 1、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 (8) 2、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8) 第八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8) 1、项目建设期的组织与管理 (8)

2、项目运营时期的组织与管理 (9) 3、项目运行的技术组织与管理 (9) 第九章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 1、投资估算 (9) 2、资金筹措方式与渠道 (9) 3、投资使用计划 (9) 第十章项目财务评估 (9) 1、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 (9) 2、风险分析 (9) 第十一章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0) 1、经济效益分析 (10) 2、社会效益分析 (10)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11) 第十三章附件 (11) 1、项目投资概算表 (12) 2、主要建筑物单体工程概算造价 (13) 3、农户土地流转协议 (27) 4、**镇农业总体规划图 (34) 5、项目区规划图 (35) 6、合作协议书、营业执照、出口协议复印件 (36)

标准与技术法规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有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和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关键字: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前言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 1990年5月,中国农业部正式规定了绿色食品的名称、标准及标志。 标准规定:①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 正文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个部分。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它包括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和水产养殖药的使用准则,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剂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以上述准则为依据,按作为种类、畜牧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技术规定,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此项标准是衡量绿色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其卫生品质要求高于国家现行标准,主要表现在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检测项目种类多、指标严。而且,使用的主要原料必须是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 1、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一个原则性规定,它包括农药、肥料、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准则,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物资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次数、休药期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规定,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但允许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和矿物油乳剂,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对化学合成农药只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品种。 1、1肥料使用准则 1、1、1、绿色食品生产肥料的筛选与开发原则 以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无机矿质肥料为主,以生物菌肥、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叶面肥为必要补充。 1、1、2 、绿色食品生产对肥料的要求 保护和促进作物生长品质的提高。不造成作物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 1、1、3、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1)、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杆肥、泥肥、饼肥。 (2)、商品肥: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半有机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微肥、植物生长辅助物质肥料)。 (3)、其他肥料: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纺织工业副产物、不含防腐剂的鱼渣、骨粉、氨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第一章总论 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毕节金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 建设规模:年各类蔬菜种植能力30亩,为市场提供纯天然、无公害、大众化蔬菜200吨。 建设内容:建设国内标准化培育基地300平方米,蔬菜保鲜库400平方米,冷藏库100平方米,温室种植面积30亩及配套灌溉设施等。 建设期限:2013年 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科技资金30万元、自筹70万元。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项目投产后,年种植各种蔬菜2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40万元,能提供20个劳动力就业岗位。 7、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提高蔬菜种植能力和种植质量,

提高农产品的无公害化。可有效地带动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在发展高效种植业、带动基地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基地项目负责人在蔬菜种植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环境条件良好,承建该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发展订单农业,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论证结论 该项目选址合理,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技术人才、管理措施、产品销售、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该项目的销售定位于城市大中型超市,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药残、肥残和灌溉水源的保护问题要高度重视,要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解决好蔬菜基地的标准化种植技术问题。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拓市场空间。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建设背景

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标准

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标准 一、建设要求 1、基地选址。必须在城市建设规划范围之外,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内,土壤基础条件好、周边无污染。凡新建的蔬菜基地,要远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基地周围3公里以内没有污染企业,土壤、灌溉水、大气等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已建蔬菜基地周围有化工企业的,化工企业或蔬菜基地一律搬迁至3公里以外,并建隔离带。 2、产地环境。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与土壤、水源环境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蔬菜基地。蔬菜基地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1所列的浓度值;蔬菜基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含量不应超过附表2所列浓度值;蔬菜基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附表3所列的限值。 3、地形地貌。选择在相对平缓地建设,坡度控制在25°以内。 4、交通。应紧邻公路或已经规划农村公路建设的通达区域。合理配备田间机耕道、板车道、田间便道,满足蔬菜生产要求。

5、土壤。建设区域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基本农田管理、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小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实施。耕地经开发整治后,做到地平土碎,土层深厚(活土层大于20厘米),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 6、排灌。基地水源有保证,伏旱季节40天无雨能保灌溉,其它季节70天无雨能保灌溉;雨季能排渍,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日降雨量150毫米不受淹,特大洪水有对策。 7、综合利用。蔬菜基地经整治后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复种指数,开发秋冬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 二、建设内容与标准 (一)排灌设施 充分开发河流与地下水资源及天然降雨,合理布局和修建灌排水沟、拦山沟和动力提灌或塘、库蓄水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和水源利用。地面排水工程按十年一遇标准设计,三日暴雨不淹田,一日内排除积水,干旱能满足蔬菜生长需要的灌水要求。 (二)田间道路 按照集约节约用地、方便生产、适度超前、降低投入的原则,因地形地貌特点规划建设,并与土地整治和排灌设施结合紧密。平坝区要突出田成方、地块大,方便机械耕作运

绿色食品认证及其申报要求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 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 二〇〇六年三月

大纲: 一、绿色食品概念及标志 1、绿色食品概念 2、绿色食品分类 3、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 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准 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申请者、生产、申报范围) 2、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申请、审核、现场检查、上报、发证) 3、绿色食品标准 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 1、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目录 2、申请书及调查表 3、生产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 4、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原料收购合同、基地图、农户名单) 5、其他材料 6、外购原料

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 1. 绿色食品概念 1、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 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 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 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

工程建设标准化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实施

工程建设标准化在工程建设中如何实施 近年来回顾我国工程建设中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标准化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强制性条文为龙头,技术文件、标准化管理规定和各类标准规范为技术支撑的标准构架,对于服务建设工作的大局,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审视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进展,从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看,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 一、推进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体制的建立 世界当今发达国家对建筑技术管理普遍采用的体制是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此体制也是WTO规则认可的有关贸易壁垒的技术管理体制。为了适应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在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标准化的性质体现在强制性与推荐性相结合。《强制性条文》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从研究、探索再到实施,已经向技术管理法制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从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化相结合的体制总目标来看,当没有上位法规支持技术法规制定的前提下,《强制性条文》还只能为解决目前工程建设领域技术问题的一种过渡。因此,解决法律滞后的问题是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体制的前提。为配合立法工作的开展,建议加快目前正在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房屋建筑、城镇燃气专业技术法规试点编制工作的步伐,为技术法规的审查、编制、批准、发布、实施、管理等的探索经验,为法律的修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二、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 (一)人员配备标准化。明确项目组各成员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要点。在人员配制中,项目部要充分的考虑各部分、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确保人员配制齐全。 (二)现场管理标准化。实施现场签认制度,建立定人、定岗、定期、定责、定点的检查制度,按现场作业标准以及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产权单位施工联系人、各迁改工点运营范围等情况,施工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所有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施工中,每个月由项目部负责人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考试。定期召开安全会议,通过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确保施工、行车等安全。制订各级质量管理部门或机构及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必须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楚,责任及具体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个人,形成质量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坚持全线创优,制定明确细化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施工过程中要严抓组织实施。

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张店镇风口村 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切实搞好本年度我们风口村西红柿蔬菜基地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有效增加群众收入,我们认真细致地进行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现将项目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风口村位于平陆县城北部20余公里的张店镇境内,地处干旱缺水的沿山地带,北依中条山与盐湖区接壤,西隔西牛沟与部官乡为邻,南临陈张村,东接横涧、张郭等村。区域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地势北高南低,呈一面坡势,阶梯状下降,海拔高程在848.5——961.2米之间。 全村有风口、红咀、上张峪三个自然村,198户798口人,其中农业劳动力460人,耕地面积3800余亩,人均4亩,大部分为坡耕地和旱垣地。原来单一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基础条件的改善,新发展桃果经济林千余亩,又种植露地西红柿1300余亩,使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 二、工程规划的背景 2006年,我村被列为全县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并作为市委高卫东书记的联系点,近年来,遵循市委高书记的指示精神,紧扣生产发展主题,贯彻“二十字方针”,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向富裕型、小康型迈进。近年来,我们结合海拔高、

日照长、温差大的独特地理、气候条件,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露地西红柿产业。最后经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群众讨论,确立了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目标,以生产发展为总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产业化经营为途径,以蔬菜种植为重点的工作思路。 西红柿产业从试验种植到大面积推广,一年一个新台阶,今年种植户达到175户,户户都在3亩以上,10亩以上的规模户25户,面积达1000余亩,产值达到800万元。我村村民柴安新5口人种植18亩收入15万元,柴胜虎4口人种植8亩收入10万元。 县委、县政府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和人代会上,也提出了要切实搞好风口民俗文化节和以农家乐、地窨院和条山森林公园为依托的生态游,所以建设蔬菜基地和交易批发市场、举办民俗文化节成为摆在我们支村两委2009年工作的头等大事。 三、工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项目依据“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结合、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实施。 四、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1、从水池以下到千亩露地西红柿田面之间需铺设Φ110mmPE塑料管长5450m,配套购安D100mm高杆一体出水栓28个,D100mm三通、四通等20个,D100mm弯头30个,D100高杆截止阀16个。 2、建设768平方米钢架结构蔬菜交易市场1座;硬化交易广场场地4000平方米;围墙、栏杆、大门等附属设施。

蔬菜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司命名由来 笔者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格林”和“福瑞斯”的由来。 首先企业的名字以后大多会成为企业产品的商标名,故其名字不能太俗气或是生涩难懂,一般取名都会是琅琅上口或是寓意吉祥。 第二企业的商标名都要注册,同一大类的商品的注册商标必须不同,所以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别人没有注册过的商标。 第三“格林”和“福瑞斯”这两个名字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商标总局网上还没有被注册。 第四“格林”和“福瑞斯”这两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格林”和“福瑞斯”分别是英文“green”和“forest”的英译名。首先“green”是绿色的意思,“forest”是森林的意思;而蔬菜基地都是种植的绿色蔬菜,同时大面积的蔬菜远远望去就像森林一样,因此这同“green格林”和“forest福瑞斯”在意境上非常相似。其次“格林”和“福瑞斯”的发音比较琅琅上口,容易被人记住,这有助于以后企业的品牌宣传。最后是由于“格林”和“福瑞斯”的寓意是绿色生态,这与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相一致,都表达了吉祥健康的含义。 故笔者在以下可行性报告中将公司的名字暂定为“格林”和“福瑞斯”。 以上是笔者在报告中提到的一些农机设备的参考照片

崇州市桤泉镇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格林(福瑞斯)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拟在崇州市桤泉镇租地200亩建设蔬菜基地。其中:30亩用于修建厂房(其可行性另行评估),170亩用于蔬菜的培育和生产(其中20亩为苗圃用地,150亩为蔬菜生产用地)。总投资63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2.5万元,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盈利27万元,年盈利率43%。 1.2项目建设的背景 1.2.1崇州市简介 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37公里,位于天府之国的腹心。全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平坝区占总面积的52%,山区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总面积的5%。总人口64.15万人。市辖25个乡镇。崇州市境内属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类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占了全市总面积的38.4,低山和丘陵为8.7%,平坝为52.9%。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崇州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4℃温差为1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12.4㎜,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春季为176.1㎜,夏季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为29.9mm。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风,占9%。年平均风速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崇州的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川内比较理想的蔬菜种植地。 1.2.2桤泉镇概况 桤泉镇位于崇州市以南12公里,东面与大邑县董场镇接壤,西与燎原乡相连,北与隆兴镇相接,南紧靠大邑县安仁镇,幅员面积19.8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18907亩,镇总人口147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3人,农业人口14379人,征地农转非人员46人,辖中和社区、生建村、灵通村、群安村、千功村等4村1社区,镇人民政府驻桤泉场镇。该镇属平坝区,桤木河、泉水河由北向南流经境内,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历年都是商品粮食基地、崇州市生猪发展基地。境内建有自来水厂、医院、中小学、邮电所、广播站等。光纤、道路、电话、供电“四通”工程,遍及全乡,形成网络,四通八达。桤泉镇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蔬菜基地需求大量劳动力而提供了保障;同时桤泉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这可以降低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快捷的交通有利于蔬菜产品快速的运输。 1.2.3项目由来 蔬菜种植业逐步成为崇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蔬菜发展XX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X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蔬菜发展XX 二○○三年九月

蔬菜发展XX 项目负责人:董事长 编写人员:工程师 高级农艺师 农艺师 审核:工程师

目录 1 概论 1.1项目提要 (1)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项目提出的背景 1.4 承办单位概况 1.5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实施保证条件 (5) 2.1 项目区概况 2.2 项目实施保证条件 3 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8) 3.1无公害蔬菜定义 3.2产品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 3.3产品方案设计 3.4营销计划 4 生产技术方案与技术流程 (10) 4.1技术方案 4.2技术流程 5 原材料供应 (11) 6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与培训 (13) 6.1企业组织 6.2 劳动定员 6.3 人员培训 7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4) 7.1项目前期工作 7.2项目建设计划进度 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 8.1 投资估算 8.2 资金筹措 9 经济评价 (18) 9.1评价依据及基础数据 9.2财务评价 9.3不确定性分析

10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21) 10.1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0.2 项目建议 附表 基本报表1 主要经济数据与经济指标表 基本报表2 项目投资估算表 基本报表3 现金流量表 基本报表4 损益表 基本报表5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基本报表6 资产负债表 辅助报表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辅助报表2 流动资金估算表 辅助报表3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辅助报表4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辅助报表5 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辅助报表6 固定资产投资还本付息表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保障工程建设标准的有效实施,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技术进步,维护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服务活动,以及对上述活动实施标准监督管理的,均应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工程建设,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第三条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管理,是通过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组织宣贯实施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最佳投资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第四条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应纳入全省建设事业发展规 划和年度计划。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省行政区域 内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并制定全省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工作规划、计划; (三)组织制定、修订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四)接受委托承担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等任务。 (五)指导和协调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参与处理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工作中的问题; (六)组织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并对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七)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 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日常工作由省工程建设标准站负责实施。 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职能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和省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处理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 (三)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宣贯实施工程建设标准; (四)在本行政区域内对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时间:2005-12-13 16:54: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前言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合理选择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环境条件,防止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对绿色食品产地的影响,并促进生产者通过综合措施增施改进土壤肥力,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从2000年04月OI日实施,同时代替1995年8月颁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 --定义(增加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调整了限值); --农田灌溉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 --渔业水质(调整了部分项目和限值); --土壤环境质量(调整了评价体系和含量限值); --附录(增加了土壤肥力分级);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德中、杨林书、张从、孟凡乔、刘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三产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隆产的农田、蔬菜地、果园、茶园、饲养场、放牧场和水产养殖场。 本标准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池土壤肥力分级,供评价和改进土壤肥力状况时参考,列于附录之中。适用于栽培作物土禁,不适于野生植物土壤。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 GB3O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O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16O7-89渔业水质标准 GB5749-85生活饮用水质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9137-88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7173-87土壤全氮测定法 GB7845-87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GB7853-87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GB7856-87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GB7863-87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绿色食品:系指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AA级绿色食品: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A级绿色食品: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4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绿色食品植物生长池和动物养殖地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 4环境质量要求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