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图像专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图像专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图像专题

热学图像

一、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1.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2.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二、沸腾

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三、比热容

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5.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

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

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

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

明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的吸热能力强些。

(3)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

是 J/(kg·℃)。

6.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

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4所示。如果要

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电学图像

1.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5所示,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

D.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

2.有两只定值电阻R A和R 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U-I图象中的A、B。则()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流是R B的2倍

B.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压是R B的2倍

C.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 A的电功率是R B的2倍

3.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左下图所示,R A= Ω。若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3A,则电源电压是V。B图像说明:。

4.小刚用如右上图甲所示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5V不变,当滑片P位于a 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是W,此时,电阻R1在10min内产生的热量为` J.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 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定值电阻R

为5?。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

(“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R0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像可能是()

7. 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实验中,不断改变Rx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与 R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此次实验中,伏特表的示数始终保持 V不变。

8.发光二极管具有高亮度、低能耗等优点,将在我市推广使用。如图甲所示是LED的实物图和元件符号。

把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LED接人电源电压恒为4.5V的电路,如图乙所示。

(1)闭合开关S,LED发光;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闭合S,LED却不发光,可见,LED具有 (填“单向”或“双向”)导电性;

(2)移动滑片P,测得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当该LED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多大?此时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多大?

例12如图12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图中表示从S极到N 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力学图像

一、密度(m-v图像)

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的关系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

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1

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二、速度(s-t图像)

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1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

t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a

m/×103kg

1 2 3 4

1

2

3

4

b

c

图6

图4

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 .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 .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7.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 .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 .两物体都受不平衡力作用

C .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

D .甲受不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三、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8.描述水的有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四、压强、浮力

9.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 ,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 浮,p 、F 浮与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例7如图7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是( )

8.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8)中的( )

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

(2)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3)一段时间后,木块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使木块的内能增加.(4)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力F对木块做的功为 J,力F的功率是 W.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物理电学计

算经典练习

解题要求:1.写出所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

2.写出代入数据的过程

3.计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

1.如图1所示,已知R1=2Ω, R2=4Ω,U=12V;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2)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2A,8V)

2.如图2所示,电流表示数为0.5A, R2=20Ω,通过R2的电流是0.3A,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1=?(6V30Ω)

3. 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8V,R1=4R2,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

求:电阻R1, R2各为多少欧?(200Ω50Ω)

4.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U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3A。当电路中开关S断开时,R1两端电压为5V,R2的电功率为10W.

求:电源电压U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15V 5Ω 10Ω)

5.把阻值为

300Ω的电阻

R1接入电路中

后,通过电阻

R1的电流为

40mA;把阻值

为200Ω的电阻R2和R1串联接入同一电路中时;

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多少?

2)R2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3)5min内电流通过R2做功多少?(0.25A 0.75A)

6. 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知R1=12Ω, R2=6Ω。求:

1)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读数

2)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读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