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品味鲁迅

大学语文论文——品味鲁迅
大学语文论文——品味鲁迅

2012-2013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科目考查卷

姓名:陈洪冰专业及班级:电气自动化1217班学号:12401710745 任课教师:陈祥谦成绩:

品味鲁迅

——之《孔乙己》

【摘要】:我国有这样一位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杉,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 他,就是鲁迅。

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名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群;虽有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迅: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 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而在他的诸多作品中,一篇从中学学习到的课文—《孔乙己》一直让我为之心灵的震动与回味。

【正文】

一、《孔乙己》的写作背景

《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孔乙己》是《呐喊》的第二篇,写于“五四”前夕,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篇声讨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919年的“五·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在1898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末经革新的古国里。《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二、解读《孔乙己》

1、孔乙己的形象分析

文中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而“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描绘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形象。还有他“排出九文大钱”与“摸出四文大钱”。“排”表明他有钱时的自得,同时向只能掏出四文钱买酒喝的短衣帮炫耀自己的优越。“摸”既点明了孔乙己贫困潦倒,也描绘出孔乙己拿钱的困难。从“排”到“摸”动作的变化,前后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文中又有“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茴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贫寒的老年读书人善良、迂腐的性格。并从中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2、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孔乙己生活的晚清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思想文化都经历着巨大震荡的转型期,现代文明已经开始冲击古老的中国,而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

孔乙己是这个没落社会里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的身份在咸亨酒店显得很特殊。他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认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感到颓唐不安,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

在封建社会受科举制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在这样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吃懒做,不会营生,以至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

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孔乙己也一样。他虽然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但是品行却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讲信誉,从不拖欠酒钱;他看不起劳动者,以读书人自傲,但是对孩子却很热情,教“我”识字、给孩子分茴香豆,这都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

三、我对《孔乙己》的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初中的一篇课文,现在还隐约记得老师抠字眼给我们讲某个字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当时为鲁迅写出的精辟的字句所震撼,如今再读,更多的,是对这篇文章所架构出来的旧中国社会的悲哀所感叹。整篇文章都充斥着对旧中国社会和旧教育制度的控诉,如同成千上万个人透过这篇文章呐喊一般,惊醒人们。

. 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孔乙己,是一个邋遢的人,却身着象征富贵的长衫和那些贫困的短衫帮一起站在酒店喝酒,那象征这富贵的长衫却也破破烂烂,还要在喝酒的时候结结巴巴地反驳掌柜和短衫帮的取笑。明明就是穷人,却固守阔绰的姿态,连给钱也要做作地“排”出,表现表现出人炫耀的心态,孔乙己拼命地想与短衫帮划清界线,故以读书人自居,但实际上,孔乙己自始自终都没有逃脱贫穷的命运,孔乙己是封建教育的一个牺牲品,本应被人

同情,却被众人嘲笑,足以说明当时社会的阴暗,故事就以此开始,我可以理解孔乙己的心情,读破万卷书,却无法获得官位,到最后甚至因此被人所嘲笑,不禁自问:我读了数十年的书,连读书是对是错都分不清楚,几十年枯燥的日子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换来,剩下的,只有禁不住内心拷问的心。这就是当时的教育所致,所以,孔乙己从头到尾都是以一个牺牲品的角色空虚地活着。

之后被人嘲笑的孔乙己,嘴中念着什么“之乎者”之类的话语,他人听不懂,只是不停地取笑他,甚至越加的厉害,更显出孔乙己被教育所禁锢、毒害的心,孔乙己好吃懒做,以至于弄到讨饭、偷窃维持生计的地步,有怪得他人?孔乙己好心教我“茴”字的写法,却被“我”置之不理,叹了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那无用的知识,原以为还可以教小孩子。但连小孩都不愿学,又一次加深了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最后被丁举人打到残了条腿,掌柜和酒客之间用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语气谈到被暴政压迫的孔乙己,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悲哀,在熟悉的酒店却得不到应有的打抱不平和关心,丁举人的暴行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周围的人们如同习惯了这类事情的发生一般,然我感到寒心……当孔乙己用手艰难爬到酒店要酒喝时,掌柜依然向他要欠下的钱,如同被钱蒙蔽了眼睛一般,而之后掌柜又用平常一样的调侃的语气笑着说道:“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孔乙己却没有像平时那样辩驳,却如同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般说道:“不要取笑!”紧接着掌柜说道:“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则轻声说道:“跌,跌……”掌柜不愿意给一点点的关心,却还要抹杀掉孔乙己仅有的一点尊严……从这些,鲁迅深刻地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参考文献:

[1]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2]郁达夫.《怀鲁迅》——新语丝电子文库

[3]《孔乙己》——百度百科

鲁迅作文之有关鲁迅的作文素材

有关鲁迅的作文素材 【篇一:作文素材——鲁迅专题】 走近鲁迅专题 一、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 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 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 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 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 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据说有一个日本人发表他自己对中国的一点看法,说:“全中国只有 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鲁迅,一个是蒋介石,半个是毛泽东。” 毛泽东听冯雪峰说完这段话后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 人还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 林语堂:“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 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 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二、鲁迅求学、读书。 (1)、求学: 1904年9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成绩在142人中排68名。1906年3月、4月间因深感改造国民性的必要退学,弃医从文。 1906年六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独逸语学校研究文艺,搞翻译,跟 章太炎先生学习《说文解字》等,与周作人编《域外小说集》两册,在东京和上海销售。因周作人在立都大学未毕业就跟羽太信子结婚,羽太家又很贫穷,为了贴补家里和二弟的费用,鲁迅回国工作。 鲁迅的买书和藏书 根据《鲁迅日记》逐年统计,24年间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 约合今人民币480万元。而其中耗资1万3千多银圆用来购置图书 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人民币52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优秀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优秀范文 答辩是毕业论文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能促使学生认真总结思考毕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下是搜集整理的本科毕业自述稿,欢迎阅读查看。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光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XX(1)班的学生陈玄玄。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MATLAB的QPSK仿真设计与实现》。我当时之所以选择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觉得做这个课题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完成仿真的设计内容,可以加深对已学课程通信原理的理解,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并复习正交相位偏移键控(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误比特率的计算方法,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模拟调制中的幅度调制(AM)如双边带幅度调制(DSB)、单边带幅度调制(SSB)、常规幅度调制;角度调制中的相位调制(PM)和频率调制(FM);以及数字调制中的幅度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等方式,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掌握通信系统Simulink仿真建模方法。 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针对这个题目,阅读大量相关方面的各种资料。对QPSK系统的研究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为了完成论文,我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在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从中选取了主要的参考资料,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16年6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该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课题可行性和优势,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所要研究的QPSK系统和论文中用到的软件MATLAB系统环境。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MATLAB中的工具simulink来创建QPSK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框图,然后通过编程,应用MATLAB调试、运行,观察分析QPSK调制解调过程中各环节的波形,然后结合QPSK信号调制技术的原理得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下的传输比特错误率。然后,将比特错误率和理论值相比较,绘制出关系曲线,通过分析系统的性能,证实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华北电力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所在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实验动10班 学生姓名杨 学号11011 025 指导教师签名 审批人签字 2014 年3 月24 日

摘要 纯铝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易加工、耐久性高、适用范围广、装饰效果好、花色丰富。由于铝的优秀性能,铝越来越多的用于机械制造行业. 随之而来的是对铝焊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国外MIG焊铝的技术工艺日趋成熟, 主要用于全焊接游轮, 火车及汽车箱体, 摩托车架, 压力容器, 工作平台, 飞机等。在飞机、汽车和机车车辆等制造业中,为了减轻运载工具的自重,提高运载能力,越来越多地采用轻金属合金与薄壁型轻量化结构。尤其在飞机蒙皮、筋板等制造中,采用焊接代替传统的铆接工艺,减重效果显著。然而由于铝特性及T型接头结构特点,无论传统焊接还是先进的激光焊接都遇到了焊缝气孔、裂纹、变形等依靠单独焊接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主要研究焊接速度、焊接电流以及频率的变化对焊接外观造成的影响,从而找到最合适的焊接参数。本文包括三组实验,分别对焊接速度、焊接电流以及频率的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各个参数对焊缝的影响,最终通过实验优化了纯铝MIG焊的焊接工艺。实验证明:焊接2.8mm的1630铝板时,焊接速度为35cm/min,焊接电流为77 A,频率为1.5 Hz时,为较佳工艺。 关键词:铝;熔化极氩弧焊;焊接工艺

Abstract Has goo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ure aluminum: easy processing, high durability for a wide range of decorative effect, and rich colors. Due to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aluminum, aluminum, more and more used in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llowed by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aluminum welding. Foreign MIG welding aluminum technology matures, mainly for the all-welded cruise ships, trains and car box, motorcycle frames, pressure vessels, work platform, aircraft.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airplanes, cars and rolling stock,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means of delivery, to improve the carrying capacity, more and more lightweight construction of light metal alloys and thin-walled type. Especially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aircraft skin, ribs, using welding instead of riveting, significant weight loss. However, due to the aluminum features and T-joi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regardless of traditional welding or laser welding encountered weld pores, cracks, deformation, etc. rely on a separate welding difficult problem to solve.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study the welding speed, welding current and frequency changes caused by the welding appearance in order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welding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a total of three sets of experiments,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welding speed, welding current, and frequency, respectively, the final experiments to optimize the welding of pure aluminum MIG weld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welding speed 35cm/min, welding speed 77 A,, frequency of 1.5 Hz, better technology. Keywords: Aluminum;Melting Inert Gas;Welding process

大学语文论文——品味鲁迅

2012-2013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科目考查卷 姓名:陈洪冰专业及班级:电气自动化1217班学号:12401710745 任课教师:陈祥谦成绩: 品味鲁迅 ——之《孔乙己》 【摘要】:我国有这样一位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杉,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 他,就是鲁迅。 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名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群;虽有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迅: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 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而在他的诸多作品中,一篇从中学学习到的课文—《孔乙己》一直让我为之心灵的震动与回味。 【正文】 一、《孔乙己》的写作背景 《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孔乙己》是《呐喊》的第二篇,写于“五四”前夕,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又一篇声讨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919年的“五·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在1898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末经革新的古国里。《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二、解读《孔乙己》 1、孔乙己的形象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一)物流 物流成本学说权威、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20世 纪70年代提出了物流成本理论的核心――“物流冰山说”。他指出:企业外包物流成本是浮在水面上的,即为可知;内部物流成本 则是水面下的冰山,相互交错,不宜归集。当作为“第一利润源”的生产和“第二利润源”的销售达到一定极限时,人们开始关注“第三利润源”――物流[1].物流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构筑企 业供应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实质和作用体现在:保证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使其在到达客户前使用价值不变;节 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能源;克服时间、空间和人的间隔[2].我 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物流是物品在从供应地向接 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3]. 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组成部分。《物流术语(国家 标准)》中将企业物流定义为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单个生产 企业的物流活动是一个采购――制造――产成品(――中间 商)――客户的全过程。 随着竞争战略的变化和物流管理运作方式的发展,越来 越多的企业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将不属于核 心竞争力范畴的物流业务外包,使得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3pl)服 务市场逐步形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包括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 (二)物流管理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二者是不同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生产和 销售的组织方式,而物流管理是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服 务的。企业可以没有供应链管理,但只要采取供应链管理方式来 组织生产和销售,就需要物流管理的支持。《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 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3]. 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企业内外部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 态转换过程的管理,所有其它的物流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运输 和仓储的转换效率而展开的。这些活动经过抽象和提炼,共同构 成物流管理理念的外延,即围绕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输和仓储综 合管理活动。因此,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成本水平和服务质量水 平两个方面[2].正是由于物流管理运作具有双重性特点,即由企 业内部协同运作要求所决定的跨边界性和由客户服务要求所决定 的开放性,使得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产生的物流总成本 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 作伙伴那里。从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来看,物流成本既与企 业的生产和销售管理有关――实现产品价值的场所,又与客户的 物流服务要求直接相关――作为与客户互动的界面要求客户满意。 二、物流管理会计 (一)现状 纵观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成本的 构成认识不清,以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 威的行业数据。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成本按照人工和产品来分摊,不设单独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相关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 所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较难对企业 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在财务预、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标题xxxxx(三号黑体) 学号:(xxxxxxxx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xxxxxxxx三号黑体) 专业:(xxxxxxxx三号黑体) 年级:(xxxxxxxx三号黑体) 学校:(xxxxxxxx三号黑体) 4.2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3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 1.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5.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5.2序号 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xxxx(三号黑体,居中) 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xxxx(小三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xxxx(四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xxxxx三号黑体) 学号:(xxxxxxxx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xxxxxxxx三号黑体) 专业:(xxxxxxxx三号黑体) 年级:(xxxxxxxx三号黑体) 学校:(xxxxxxxx三号黑体) 4.2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选择题和填空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选择题和填空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国。 A、颛臾 B、鲁 C、齐 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 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A、1927年 B、清代 C、汉代 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选择要恰到好处 B、安排要有条不紊 C、层次要清晰明了 D、轻重要分明得当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A、南霁云 B、于嵩 C、贺兰进明 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A、李广 B、沙子龙 C、水生嫂

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A、柳州 B、永州 C、苏州 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A、《春秋》 B、《论语》 C、《尚书》 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A、冰心 B、朱自清 C、巴金 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 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A、李商隐 B、王昌龄 C、李白 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A、曹操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论文(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202 年月日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目录及正文格式(文史类) 目(空四格)录(黑体三号字加黑居中) (空2行) 摘要(宋体小四号字) (x) Abstract (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黑) (x)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宋体小四号字) (x)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宋体小四号字) (x)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及其发展(宋体小四号字) (x)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与界(宋体小四号字) (x)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宋体小四号字) (x)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界限(宋体小四号字) (x)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与法律救济(宋体小四号字) (x)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宋体小四号字) (x)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救济(宋体小四号字) (x) 参考文献(宋体小四号字) (x)

标题 XXXXXXXXXXXXXX(宋体三号字加黑,居中) 学生姓名:XX 学号:XXX(五号宋体字不加黑,居中) XXXX学院 XX专业(五号宋体字不加黑,居中) 指导教师:XXX 职称:XXX(五号宋体字不加黑,居中) 摘要(黑体小四):具体内容(楷体小四号字不加黑) 关键词(黑体小四):**;**;** (楷体小四号字不加黑) (空一行) Title XXXXXXXXXXXXXX(Times New Roman三号不加黑,居中)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加黑):具体内容(Times New Roman小四不加黑) 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加黑):**;**;** (Times New Roman小四不加黑) 前言(宋体小三号加黑)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黑)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二级标题仿宋体小四号字加黑) 1.政府信息公开(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 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不加黑)、图表说明(宋体小五号字不加黑) 参考文献: 引用期刊文献的格式为: 作者姓名(3名以内全部列出,各姓名间加逗号,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引用专著的格式为: 作(编)者姓名.书名[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社),年份:起页-止页. 引用析出文献的格式为: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引用专利文献的格式为: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引用学位论文的格式为: 作者.论文题名[D].论文保存地:论文保存者,答辩年. 引用国内、国际标准的格式为: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社),年份:起页-止页. 电子文献的格式为: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注:若因专业需要,学院可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对论文格式做适当调整,统一要求。

鲁迅伤逝读后感800字1000字2000字3000字

鲁迅伤逝读后感800字1000字2000字3000字 《伤逝》读后感精选 梦想的旅程带着很多的感伤,情感的开始更于心中感悟,一副隽永幽远的画卷,几许别样浪漫的人生。 子君,两副面孔出现的子君。会馆时期的子君是恋爱时期的子君。这个子君在小说中是一个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见识,有主见。而吉兆胡同时期的子君——即同居时期的子君——却是一个旧女性的形象,怯弱和无知,带有中国旧时代烙印的传统女性。不管怎么说,子君这个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己。世上最能打动人的是悲剧,这是很残忍。《伤逝》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子君死了,为涓生而死了,

那是时代的悲剧,更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终极目标的痴情女子的悲剧。 涓生,一个拥有感情却又时时被时代所要挟的知识分子,他面对帝国主义的罪行可以义愤填膺,而面对情感却畏首畏尾,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却是那样的脆弱却又那样的坚固:“她却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夜阑时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运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这,是他对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对爱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剧在于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时代里,子君的执著,却给她带来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种绝

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 《伤逝》是一种超越视觉和人生的冲击,们分析的永远都只是别人的爱情,而我们自己此时此刻正经历着的、心碎着的爱情却是我们自己也不愿去分析,不愿去推敲的。个中原因是经不起。 在爱情理想的追求过程中,涓生从浪漫走向实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则从果决刚强走向平庸懦弱,从希望到满足进而走向失望和绝望。在与生活所作的悲剧性抗争中,子君是弱者和牺牲品,而涓生则作为一个强者终于站起来,“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作我的前导……”。不能说他一定会成功,至少,他还没有失败。 读《伤逝》有感_1200字

我心中的鲁迅精选作文(5篇)

我心中的鲁迅精选作文(5篇) 本文是关于鲁迅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我心中的鲁迅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我觉着鲁迅先生是个爱恨分明的人。鲁迅先生的话语很幽默、风趣。他没说自己的地位比别人高一级,就让别人给他干这干那。即使鲁迅先生比别人高一等,但鲁迅先生还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从鲁迅先生给车夫包扎伤口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同情、热爱之情。鲁迅先生用委外的语言,批评“我”读书马虎。但又看出了鲁迅先生和别人教育后代的方式不一样。 从《一面》这一篇课文中,我又感受到了鲁迅先生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和坚持不屈的伟大精神。 我还要学习鲁迅先生珍惜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会有的。”是啊,如果你不愿挤,怎没可能会有呢? 鲁迅先生逝世前,还依然坚持写作。直到逝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鲁迅先生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关心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鲁迅先生虽然死了,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却永远在我们心中。“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篇二:我心中的鲁迅 小时候我曾听大人说过,中国有一个大文豪叫鲁迅。心中总觉得这人很伟大。但自从上了六年级,学了关于鲁迅的课文,鲁迅在我心中高大起来。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一个隶书的‘一’字。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有学问,关心青年,幽默,关心劳动人民,珍惜时间的人。看,在那北风呼啸的夜晚,鲁迅半跪着,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司机包扎伤口;看在牛毛细雨,鲁迅廉价买书,送书给一位青年。我心中的鲁迅就是这么一个人。 篇三:我心中的鲁迅 鲁迅这个名字不知道你听没听过?答案是你肯定听过。鲁迅被毛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集模版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选集模版》(字数5000字以内) 一、理工科专业格式 毕业论文标题(黑体三号字) 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小四号宋体) 指导教师:xxx(小四号宋体) (空两行) 摘要(四号黑体)(空两格)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200字左右。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空一行) 关键词(四号黑体)(空两格)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小四号宋体)关键词3-5个为妥。 (空一行) ABSTRACT(空两格)This is abstract in English外文摘要以200个左右实词为宜,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空一行) KEY WORDS(空两格)keyword1;keyword2;keyword3 1.前(空一字符)言(三号黑体) 前言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字,宋体),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要达到的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章标题1(三号黑体)

届本科毕业论文精编版

届本科毕业论文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学科类:学号:学校代码:密级: 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北京博源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薪酬福利管理 院系: 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二〇一四年月 毕业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北京博源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薪酬福利管理》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是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黑体3号、居中) 摘要内容:(小四、宋体1.5倍行距)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企业薪酬管理体制的完善。二十世纪是经济发展强大的世纪,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国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发展强大自己的经济根基,我国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世纪的洪流中。以前的计划经济虽然已经解体,但它的后遗症还是牵制了我国经济的腾飞,特别是传统的薪酬管理体制已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建立新的薪酬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来说已是迫在眉睫。我国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所提出的这种新的薪酬管理模式是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激励,是根据员工在公司里岗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薪酬管理方法,尽可能的满足每个员工最迫切的需求,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 关键词:民营企业;薪酬福利;激励性 Abstract(黑体3号、居中)

外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小四、Time New Roman字体,1.5倍行距)Compens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ut also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Twentieth Century 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century,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as much as possible in their own development, strong economic foundation, China's enterprises will inevitably enter the flood. The former planned economy has collapsed, but its sequelae or hamp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the traditional salary management system has not the economy, build new salary management mode for China's enterprises is imminent.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he salary management, these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new salary management mode is carried out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of staff incentive, salary management is to take differ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ff positions in the company, as much as possible to meet the most urgent needs of each employee, improve their work enthusiasm. Keywords:private enterprise;salary;incentive

读鲁迅《伤逝》有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e3820896.html, 读鲁迅《伤逝》有感 作者:叶韬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12期 摘要:文章针对鲁迅先生的《伤逝》展开分析讨论,从子君与涓生的生活轨迹出发,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二者爱情悲剧的根源。 关键词:鲁迅;《伤逝》;感悟 《伤逝》出自我国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笔下,著于1925年年底,属于鲁迅先生人生彷徨时期的文学作品。小说《伤逝》以特殊的笔触描述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带给读者特殊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读者带去了无尽的深思。时至今日,尽管时代变迁、斗转星移,依旧在人格塑造上发挥着指导意义。 在鲁迅先生的心中始终倡导“写真实”,但是也倡导文学创作的内容不等同于真实生活,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必将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所以,在《伤逝》这不高度概括性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是可以读出特殊社会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情境与心灵困境的[1]。 通常我们否认为,小说《伤逝》当中涓生与子君之间的悲情爱情故事的根源在于当时社会背景下,封建势力太过强大,社会是充满黑暗与阴霾的,而社会中的民众没有经过最广泛的思想启蒙,同时在社会民众的意识形态中,过分的将目光聚焦在小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之上,对于社会的发展认知不够清楚,没有更加远大的理想抱负去支撑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与追求,进而也就使得生活在黑暗与阴霾中的普通民众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无力回天,所以导致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是社会、是经济、是政治。而在笔者看来,如果从文化或者哲学的角度去审视,使得男女主人公爱情没能硕果累累的根源的确是他们缺少远大的理想抱负,而导致理想抱负缺失的根源在于二者生活领域存在着天壤之别[2]。 在《伤逝》当中所刻画的子君是一位经历了新思想洗礼的时代女性,在五四运动的四朝当中,在个性解放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子君的内心中布满了对于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渴望与追求,所以她勇敢的打破了封建家庭的桎梏,冲出了封建礼数的牢笼,在无数反对的声音中与涓生确立了恋爱关系并且同居。在与涓生相处之后,子君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之前子君与涓生一同去讨论雪莱、泰戈尔,一同去畅想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同去努力打破破旧习惯、家庭专制……而后来,子君由于繁琐的家务变成了一位落于俗套的家庭妇女。而对于涓生来讲,这位被繁琐庸俗家务所左右的女人来讲,精神上是具有隔阂的,同时二人的生活在经济上是捉襟见肘的,从而使得涓生不堪物质与精神的压力抛弃了子君,子君从新回到了封建的牢笼当中,最后在孤独与寂寞当中,在思念与落寞当中老去、死去。 在女主人公子君的生活轨迹当中,她首先在新思想的启蒙之下勇敢的走出了封建家庭,之后进入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与涓生同生同乐的新家当中,而后来有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

本科毕业论文

作者XXX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号:165 指导教师:XXX 内容提要: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和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1、确定初步的是非观念,打好良好的个性基础,逐步形成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营造氛围,树立榜样,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长期性;3、创设各种场景,努力提高情商,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4、拓展教学空间,密切联系实际,促进多种美好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品德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学习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确定初步的是非观念,打好良好的个性基础,逐步形成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社会生活的参与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他们对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充满着好奇,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无不熏陶和感染着他们,在造就他们的思想,左右他们的灵魂。因此,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和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其可塑性是最强的。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可否”观念,引导孩子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有的人管得住自己,有的人管不住自己。管得住自己的人,才有足够的自制力推动自己做该做的事,并阻止自己做不该做的事。听说过一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小冬冬两岁的时候,特别喜欢撕爸爸的书和本子。于是,爸爸就给小冬冬一些废报纸让他撕,并告诉孩子:“这些报纸是可以撕的,那些书和本子是不可以撕的。”以此使孩子建立起初步的范围概念和规则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孩子建立起初步的规则意识,引导他们划定范围,建立“可否”观念,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克制着不做某些事的过程中,培养的是通向成功的另一中重要品德——自制力。这样,让他们形成一种初步的规则意识:帮助同学、舍己为人“可”,勇敢去做;自私自利、坑人害人“否”,坚决不为。从而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及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 严格的教育对孩子都是很残酷和痛楚的,但一开始就严格的教育往往会事半功倍。不允许的事情,一开始就不允许,要从一而终,一次也不能例外,这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相反,如果我们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痛苦。 2、利用语文教学题材,确定是非观念,打好良好的个性基础。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1.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两人的爱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不能容忍涓生和子君叛逆地去追求爱情的自由。他们永远维护着封建伦理道德,压制人的自我和个性。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的结合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他们的准则,便生活在一个众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环境里。正因为如此,涓生才会失业,子君的叔叔也“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两人也很难找到住的地方,“大半是被托词拒绝”。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重压下,两人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负担,以至于子君最后不得不走向“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2.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和缺陷。同居之后,两人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初涓生对待爱情勇敢、真诚,抛弃世俗眼光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然而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变大,涓生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渐渐显露出来。爱情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但是涓生却认为“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但非常不负责任,而且直接把子君推向了死亡。虽然涓生自己也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可能导致子君的死,但他还是选择了和子君分手,而子君也同样在最初的斗争中,以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现出非凡的果敢和坚决,但旧思想的束缚使她在和涓生同居后成了软弱、琐屑的家庭主妇,甚至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居吵架。最终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3.经济的困顿。我们不得不承认,美满的爱情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起初十分深厚,但是生活的困顿渐渐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在涓生失去工作之后,他也失去了轻松的心情,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因此也与子君产生了矛盾。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拮据琐碎而同邻居争执不休,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再也没有时间讨论两人曾经孜孜以求的精神性追求,长此以往,两人的爱情也渐渐变质。(二)小说表现两人爱情悲剧的意义是什么?“五四”时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青年的一种追求,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效仿易卜生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看到个性主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