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学综合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学综合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濮阳市油田教育中心

3、建设规模:6684平方米

4、建设投资:1448.12万元

5、拟建地点: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校园内

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22020070011

1.2建设单位概况

濮阳市油田十中,位于濮阳市华龙区干城小区,西临长庆路,南靠五一路,东北与干城小区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周围有干城小区、五一公社、乙烯生活区,瑞景新城等,学校位于区域中心,便于居民接送学生。

濮阳市油田十中创建于1984年,总占地32亩。原为解决油田钻井二而建设,曾被称为中原油田第十中学,后改名为濮阳市油田十中。建设初期,学生人数少,并受建设条件限制,学校规模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有初中教学楼一栋,图书楼,办公楼,科技实验楼、小学教学楼等,并有标准运动场地一处,基本满足学校的正常教学需要。目前,学校有小学、中学两部分组成,小学部25班,共1400多名学生,初中部共1800多名学生,是油田及濮阳市教育的窗口学校。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1.3.1编制依据

①《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②《濮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④《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⑤《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⑥《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⑦《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⑧《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⑨有关抗震、采光、节能、供热等规范及技术标准。

⑩濮阳市油田十中提供的委托和相关资料。

1.3.2编制的范围

根据我国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的要求,该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研究以下范围和内容:

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②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

③建设条件是否具备

④工程建设规划方案

⑤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

⑥组织机构及定员分析

⑦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⑧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⑨对项目实施后的效益进行分析

1.4 研究结论

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油田十中申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目前实际教学活动和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功能性教室与活动场所严重短缺,现有小学教学楼建筑和教师办公用房质量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原因有:

1、近年来,每年学校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班级平均人数为60-70人,而且原教室设计空间小,不标准、人多而拥挤。

2、学校目前缺少学生图书、阅览室、教师阅览室、音乐美术教室、职工会议室、报告厅等功能室。

3、现有建筑质量差,安全隐患多。为改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质量,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传授知识和学习的氛围,校园内现有建筑因使用年代久、设备设施不足,不能满足现在及将来的教学使用要求。现有建筑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提高新建学校建筑的抗震抗灾、防火等要求,需要拆除现有破旧建筑确保建筑质量及师生教学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建筑面积少,学校周围的小区增多,生源进一步扩大,需要增加标准教室和功能教室满足濮阳市油田十中。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学校规模今后若干年内仍会呈扩大趋势,在油田十中就读的学生人数将会逐年增加。

1.4.2建设地点评述

濮阳市油田十中,西临长庆路,南靠五一路,交通便利。项目拟选址在市油田第十中学校园内东侧。该处现有两栋小学教学楼和一栋行政办公楼,质量差,被批准拆除,改项目利用现有场地;将原有建筑拆除,在该位置新建综合教学楼。拟建地点地势平坦,周围没有污染源,水、电、暖引接方便。

1.4.3 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筑面积6684平方米,建筑整体4层。

1.4.4 建筑规划

建筑整体呈L形。该建设符合学校总体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学校现在的设施,按照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学校有小学区、初中区、运动区、课间活动区,使各功能区紧密联系、互不干扰。该教学楼布置能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与学校其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

1.4.5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水、电、通讯、采暖引接方便,项目建设地的气象、地质及水文等自然条件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建设地点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可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1.4.6组织定员

在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教学楼的建设、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

1.4.7项目投资及资金筹资

项目总投资1448.12万元,申请专项建设资金支持1448.12万元。

1.4.8建设期限

初步建设期限定为一年。

1.4.9、经济技术指标

1.4.10结论及建议

该项目的建设,有力的完善了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的基础教育设施,大大改善了学生学习的场所,提高了学习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心学习的场所,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办公设施。该项目建成后,解决了学校教室紧张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必将大大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新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题: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国际化、教育社会化。我国的教育改革从1985年全面启动至今,改革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又有着一系列的变化发展。教育改革具体表现由以下几点。

首先,现在所提高的教育质量不仅仅一位地强调教学质量,只重视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质量,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过去强调教育质量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因素,现在理解教育质量的认识框架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教育质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讲授、学习和练习,而是包括了整体的学校办学模式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教育体系与制度。

其次,教育公平是我国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20世纪8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仍然是紧密围绕着尖端科技、知识精英和国家实力等展开的。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9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少数精英及其掌握的尖端知识,全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才是更加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重要地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改革主题。

再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发展业已明显呈现出来的一种潮流和趋势,并日益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一教育改革主题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各国自身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都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对发达国家来说,推动教育国际化改革不仅可以通过教育服务输出直接获得经济利益,而且还可以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在文化和政治经济等方面扩大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鼓励教育国际化,一方面是满足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其国家发展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融入国际体系的需要。于是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尤其培养公民国家认同等特殊任务,其基础教育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更高素质的教育,关系到世界国家对我国教育的认同。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和社会文明总体提高的基础,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

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地位,关键在人才。实现新时期宏伟蓝图的人才就来自今天的中小学生。21世纪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亿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根基,更是为广大劳动者奠定基本素质的关键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邓小平同志历来是从政局发展战略上看待教育工作,强调要把发展基础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

濮阳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实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紧紧围绕创建“教育强市”目标,按照“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人才兴教”战略,促进各项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5年5月,濮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原石油勘探局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在濮阳宾馆隆重举行中小学移交签字仪式。根据移交协议规定,中原石油勘探局所属河南、山东境内38所中小学的机构和

人员,其中在职3778人,离退休1232人,内退432人,资金20600.97万元,土地面积1444581.9平方米,全部整体移交濮阳市,并将中原石油勘探局所属各学校的资产全部无偿划转给濮阳市,移交后,中石化转移支付21882万元/年。

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社会负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提高企业竞争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中石化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考虑被移交单位和职工的利益。油田教育中心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被移交单位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间断,继续保持优良的教育教学成绩。经过一年多的考验证明,濮阳市政府、勘探局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着油田的教育事业,包括油田第十中学在内的众多学校已经跨入了新的发展黄金期。

2.3项目建设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建成后,为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的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知识、增加学校趣味、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特长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一个形象化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舒适宽敞的教室学习,使学生们实现自我超越,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紧随科技发展导向。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学生创造了解世界,了解科学基本要求,成为文化知识、科普、科技产品、法制和艺术文化产品展示的中心,教育学生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法制意识,教育学生敢于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在形象化的学习中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从文化知识中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因此,建设本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条件

4.1 自然条件

4.1.1 气候条件

濮阳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冷暖适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风向:常年主导风向南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

风速:年平均风速 3.2M/S

气温:年平均气温 13.4℃

极端最高气温 40.1℃

极端最低气温 -18℃

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607.9mm

年最大降雨量 1062.4mm

年最小降雨量 527.8mm

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 1663.3mm

年最大蒸发量 1924mm

年最小蒸发量 1521.8mm

湿度:年平均湿度 69﹪

日照:年平均日照 2497.8小时

日照率 57﹪

积雪:年最大积雪厚度 20厘米

冻土:最大冻土厚度 41厘米

4.1.2 地质及水文条件

建设地点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该区域地形平坦,地貌为第四纪黄河冲积平原;地层结构简单,第1层为粉质粘土,压缩性高,强度较低;第2层为粉砂,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地基属稳定地基,适合工程建设。

该区土层为黄河历年泛滥的新沉积地层,主要以粉沙及轻亚粘土为主,局部地方分布有粘性土,由于泛滥,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地表为清沙土质,地层分布比较零乱,薄夹层及透镜体较多,地层垂直与水平方向变化较大,第四纪土埋藏较深,一般约在26~27米左右。

根据《濮阳市供水水文地质报告》,在勘探深度500米范围内,揭穿了第四系地层和部分第三系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底板埋深25.7~35.9米,上部为亚沙土、亚粘土和泥质粉沙,下部为细粉沙,少量亚粘土,局部含泥质和机质。本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6米以下的细沙含卵石。

4.2 外部建设条件

4.2.1 交通

项目所建地点在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校园内,油田第十中学,西邻城市主干道长庆路,南靠城市次干道五一路,交通便利。建设所需原料购买运输便捷。

4.2.2 通讯

濮阳市现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通讯网络,移动通讯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微波通讯、互联网比较普及,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设置直拨电话、微机网络系统的需要。

4.2.3 供电

从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供电线路引到项目区,控制整个项目的供电。供电电压等级380伏,目前变电所供电能力可满足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用电需求。

4.2.4 给排水

该项目用水可从现有学校内主干供水管网引接,可满足项目的用水需求。通过校园内排水系统至市政或区域排水管网,可保证排水畅通。

4.2.5采暖

直接从学校供暖系统引暖气管线到建设项目区,可满足项目采暖的需求。

4.3 地震等级

该区北靠华北拗陷带,南有古老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位于东濮拗陷带之中和浚县起以东的大斜坡上。市区范围内次级构造发育,北东向构造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北西和近东西向构造交错迭加,构成了一个相对隆起的凹陷,区内主要的地质构造有浚县断块,东濮地堑,安阳断裂,外围西有汤阴地堑,东为鲁西隆起,北与临清凹陷相通,组成豫北特有的构造架格。

豫北地区属邢台—河间地震带的一部分,是华北平原地震区中活动性较高的一个地震区,豫北曾有多次地震记载。近几年来,该地区一直是全国地震点监视区之一,震区烈度区划为6~8度。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Ⅱ-89)的规定,从场地土的性质和测试数据判定,属于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3类,地震烈度为8度,建筑按7度设防。

第四章建设区概况及规模选择

4.1 项目建设区概况

濮阳市于1983年9月成立,位于中原腹地、黄河中下游北岸、冀鲁豫交界地区,现辖濮阳、清丰、南乐、范县、台前五县和华龙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余万,是一个古老的新兴城市。濮阳——谓濮水之阳,古为帝丘、澶渊、开州,乃黄河要塞,“河朔保障,北门锁钥”,“颛顼遗都”,舜帝生地,启铸九鼎,相土造车,春秋盟城,卫国帝都,宋辽盟地,世称“中原古战场”。古濮阳以“九鼎”威严之声响震华夏霄汉之间!濮阳——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民族解放之革命老区,人赞“模范濮范观、钢铁小延安”,是民主革命之摇篮,革命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人民政权的开创地。濮阳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养育了一大批卓越人才。

本项目建设地点在濮阳油田第十中学校园内,由于现有建筑质量差,安全隐患多。为改善教学环境,保证教学质量,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传

授知识和学习的氛围,拟在原有教学楼和行政办公楼的原址上重建,现有地点有两栋教学楼和一栋办公楼,已批准拆除。

3.2 建设规模确定

根据学校目前普通教室的需求及未来学校发展的前景,确定建设面积6684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教师办公用房按照设计标准设计其长宽及面积。教学楼主体建筑主体4层。南面布置行政办公用房和报告厅等附属用房,南北走向的主体为教学楼,北面布置音乐、美术教室。

本项目建筑使用面积4679平方米。建筑使用系数为0.6-0.7,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为6684平方米。

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估算表

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5.1工程建设指导思想

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向学生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思

想认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为此,确定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下:

①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富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性。

②根据科学、适用、美观的原则,建设规模适度,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③建设布局合理,根据具体的功能要求设计其布局。

④公用工程安排符合有关规定。

⑤满足消防、安全等特殊要求,有关部分报相关部门审批。

5.2 总平面布置

根据油田第十中学的远期校园规划,项目拟建地点在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校园内。

教学综合楼为四层双面框架结构,呈L字行布局,建筑面积6684平方米。

5.3设计方案

5.3.1教室

1、内容

普通教室,共30个,可容纳1500名学生。

2、各类教室的设置

普通教室供讲课、辅导、习题课、学生自习和分班活动使用。每班均设一个固定的普通教室。每个教室60平方米,共1800平方米。

5.3.2行政办公用房

学校领导正职每人设双间办公室,副职每人设单间办公室。每位教师设一办公桌位,使用面积4平方米,供备课、休息和集体活动用。

5.3.3图书室(馆)和阅览室

设置图书室(馆)和阅览室一个。

5.3.4音乐、美术教室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各两个。

5.3.5会议室

设置会议室一个。

5.3.6其它

包括功能配房和卫生间等用房。

5.4工程建设方案

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拟建主体框架结构,地基是条形基础。具体建筑构造如下:

(1)、屋面:不上人平屋面,屋面排水坡度2%,用SBS卷材防水。

(2)、地面:室外地面用混凝土现浇或广场砖铺设,室内采用地砖地面,卫生间及水房地面均为防滑地砖。

(3)、楼面:大厅通道及楼梯采用花岗岩楼面,室内采用地砖楼面,卫生间及水房地面均为防滑地砖。

(4)、内墙面:卫生间为白色大理石纹内墙砖,余者为混合砂浆,外罩两遍888仿瓷涂料压光。设1.2米高瓷砖墙裙。

(5)外墙:水泥砂浆外基层,满刮腻子后刷外墙漆。底层窗户以下设外墙砖。

(6)、内墙装修及配件:

踢脚:面砖踢脚、花岗岩踢脚、木踢脚,高度均为150cm。

顶棚:大厅、通道采用吊天花板,室内与内墙相同。

护角:除特殊装修的内墙、柱外,墙角均做水泥护角。

油漆:木门、木墙裙、窗台板、木踢脚均采用清漆,裸露网架均涂刷LB钢结构膨胀防火材料。

所有预埋件及木门塑钢窗与墙体交接部分均涂防腐油或煤焦油,预

埋铁件均刷防锈漆两道,外露铁件均应防锈打底,面漆由单项设计而定。

(7)基础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水剂体系。消防、生活用水池及水坑池底及池壁均采用外掺剂水泥砂浆防水。

(8)门窗:大厅入口处为不锈钢框玻璃门,其余门均采用成品木门,窗户采用PVC中空玻璃窗;一层设不锈钢防盗窗。

(9)其它:楼梯扶手采用不锈钢扶手。

5.5建筑材料

钢材:钢筋采用Ⅰ级、Ⅱ级钢筋,型钢为3号钢;

砂浆:M7.5水泥浆(基础)或M45混合砂浆(墙体)

混凝土:基础垫层为C10 基础C30

5.6公用工程

5.6.1给水工程

5.6.1.1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

1、用水量估算

根据《建设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15-88估算为:平均每小时用水量6立方米,最大用水量为11.5立方米。

2、水质及水压要求

项目各种用水为城市供水,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要求。

各用水点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应不低于0.2Mpa。

5.6.1.2水源工程

学校用水直接引接濮阳市油田十中校内供水管网,经学校供水主干线管网引接至项目区,从项目区内管网引接供水支管到各楼层用水处,可满足用水需求。

5.6.2排水

5.6.2.1排水系统

污水排放拟建设污水地支管引入市排水管网,所排水有生活污水,对环境构不成污染,可直接排到城市排水管网。

5.6.3供电

根据《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和《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5)等现行电气设计规范及工艺设备、暖通等专业提供的用电

资料及防雷接地等进行设计。

5.6.4采暖与通风

为保证项目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夏季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降温和空调降温,冬季用油田供热管理处集中供应的暖气增温、暖气片散热,可保证一个舒适的环境。

5.7防雷接地

配电室设避雷专柜,主楼最高层设置避雷带保护,配电室设计五防式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各用电点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第六章消防系统设计

6.1建筑消防设计

1、建筑消防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16-87)

2、根据城市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要求,建筑物楼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因此该教学楼按一级耐火等级设计。

3、有关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要求:

①防火墙为空心砖墙200厚,耐火极限按﹥4小时设计。

②其余承重结构,楼梯间的耐火极限按﹥3小时设计。

③非承重隔墙,现浇混凝土梁及楼顶耐火根限按﹥2小时设计。

④主体建筑消防设计

a. 各类管道井均单独设置,井壁检修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井内做防火分隔,用非燃材料填充空隙。

b. 在教学楼楼顶设消防用水池,基坑设排水设施。

c. 所有露明钢件及铝件均喷涂防火涂料保护层。

d. 其它防火措施,详见水、电等相关专业。

6.2暖通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①《暖通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

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建筑

教学楼均采用油田供热管理处城市集中供暖系统采暖,没有集中空调系统,采暖系统供热介质温度为65℃,符合防火要求。

6.3给排水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

2、室内外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一次计算,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20L/S。

3、水源形成供水能力

教学楼采用临时高压供水,由消防水泵及消防稳压泵供给消防用水。在施工图设计中将选用经消防部门认可的可靠设备。

4、室外消防给水设计

教学楼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60L/S,为满足消防给水要求,增设消防水池(V=700立方米)。消防栓沿站内主干道布置,间隔80米,保护半径80米。

在教学楼设置四个地下水泵接合器,并设置明显标志。

5、室内消防设计

教学楼内设置DN65毫米单出口消火栓,保护半径25米消火栓用水量

30L/S,每根立管流量15L/S,消防干管直径DN150。

教学楼内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教室、公共活动用房、走道、

办公室(除不宜用水扑救的场合)设置闭式喷洒头。系统消防用水量20L/S,总管管径DN100。

教学楼内的教室、办公室、公共教学用房设置河北省消防局认可的固定式EBM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

6.4电气消防设计

本建筑属二类防火建筑。在一层设有消防中心,内置集中报警器和综合控制台各一套。报警器选用二总线智能地址编码火灾报警器,它接受来自感烟离子探测器、手动报警器报警信号。消防中心值班人员得知有火警时,可以启动消防泵,切断事故层照明盘电源及相关上下层照明盘电源,可以开展紧急广播系统,通知事故和安全疏散指令,也可调动人员扑灭火灾和抢救重要物资。除按房间设置烟感离子探测器外,还在人流集中的地方设手动报警器和消防电话,消防泵启动按钮。火灾报警系统采用105℃耐热铜导线穿钢管暗敷。各层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照明灯,指示灯。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7.1环境保护

7.1.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项目拟建在油田十中校园内,所建地地势平坦,紧临干城小区,周围环境没有污染,也没有污染区,适合项目建设的需要。

7.1.2综合处理方案

①本项目内部卫生有专业环卫人员打扫,禁止乱扔皮核的东西,在每层楼道内一定的距离设计垃圾箱。

②出口明显处设置“禁止吸烟”、“静”等标志。

③因本建筑物内人员密度大,设计时应尽量考虑最大限度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7.1.3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噪音及施工粉尘会对周围环境和周边人群造成污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加隔声装置,对施工中的粉尘采用喷水降尘方法,经处理后,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7.1.4环境影响综述

本项目无“三废”产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音响设备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在设计施工中,环保工作按照“三同时”原则进行。

7.2安全保卫

7.2.1安全防护措施

本项目认真执行安全防护“三同时”原则,在设计方案中采取相应的防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建成后达到防护要求。

主要防护措施如下:

1、为保证员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筑物设置通风和采暖设施。

2、配电室的安全设计按有关专业规范进行。

3、按照电气设计的有关规范,建筑物及设备采取防雷、防静电、防漏电措施。

4、所有设备选型,均遵循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

5、项目设计专门的职业安全管理机构,专人负责,定期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杜绝责任事故发生。

7.3节能

本项目节能措施如下:

1、在设备选型上,选用节能型产品,以便有效地降低能耗。

2、低压配电拟采用静电电容器集中补偿无功负荷,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失,合理选用导线截面,以减少线路损失。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定员

8.1管理模式

学校性质属全供事业单位,业务直属油田教育中心,办公经费全部由中石化转移支付给濮阳市的教育费用和濮阳市财政投资,内部管理为党组织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保卫处等职能处室。办公室负责上传下达、人事工资、医疗保险、职工福利、计划生育等事务,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政教处负责学生管理,教研室负责教育科研,总务处负责后期保障,保卫处负责安全保卫。对于教学楼工程建设,建立建设小组负责教学楼的建设及一切工作要求,由校长任组长。

8.2组织定员

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共有教职工___多人,下设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保卫处等处室,具体负责学校各方面工作。

8.3教学楼物业管理

新扩建的教学楼为政府投资兴建的共有财产,由学校校委会负责管理。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区制度,本着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划分卫生区,由办公室牵头进行卫生检查评比,评比结果纳入学校量化管理,严格兑现奖惩。楼本体及其各种附属的维护由学校总务处负责,实行责任到人,严格看护,发现破损,及时维修。整个楼的安全工作由校保卫处负责,制定有详尽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9.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主要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初步设计及审批、施工图设计及审批、资金筹措、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投入使用等阶段,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工期,各阶段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交叉。详见下表:

项目实施进度表

9.2项目招投标方案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建设期,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特制定项目的招投方案。

9.2.1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本项目招标的范围主要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