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程标准

中职课程标准
中职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

《儿歌弹唱》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技能课程。其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儿歌弹唱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学前教育相应的基本职业能力。本课程围绕幼儿园课程体系,对幼师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教育规律确定本课程的结构。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学前教育入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结构和实训环节安排等方面以幼儿教师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

儿童歌曲弹唱是从事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在各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钢琴或电子琴键盘乐器是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乐器,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并学会为儿童歌曲编配伴奏、自弹自唱,这是幼儿教必各的基本功。

三、设计与思路

1.必须明确教学目的,针对学前教育系学生的特殊需要及成人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在学术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创造性。

3.在选择教材方面,除传统教材练习曲、简易复调、小型乐曲以外,注意选用根据中、外音乐歌曲和幼儿园音乐课常用歌曲写成的简易钢琴曲、儿歌等作为教材。

4.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必须掌握各类技术训练和音乐训练外,还必须重视“配弹”简易伴奏的教学和弹伴奏能力的训练,使之适应培养全面音乐素质的人才需要。

四、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撑,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教师开展幼儿音乐活动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儿歌弹唱教学中以知识、能力、素质为课程三大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识乐谱、键盘乐理知识;掌握键盘琴弹奏及儿歌弹唱的基本技法知识;掌握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理论知识及幼儿音乐教学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熟练地键盘琴弹奏与弹唱能力;键盘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良好的音乐感、

节奏感及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及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

3.素质目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人生态度;良好的音乐审美素质和人文艺术修养;乐观、大方的健康人格;耐心细致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儿歌弹唱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演唱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熟悉儿歌弹唱活动的总体工作流程,具备儿歌弹唱相关业务的职业能力,达到10级职业资格的鉴定要求。同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学会沟通与合作,树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和生态等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第一学年能力目标:

●能掌握儿歌弹唱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准确运用;

●能准确掌握双手弹奏要领;

●能用自然流畅的演奏各条练习曲及儿歌。

第二学年能力目标:

●掌握原位五指练习要领并熟悉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在键盘上的位置;

●准确的用原位及转位和弦编配儿歌伴奏;

●能熟练演奏C、G、F大调及平行小调的儿歌弹唱;

第三学年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能根据幼儿歌曲的内容、情感演奏、演唱并表演;

●能准确掌握幼儿歌曲的节奏、音准并用科学的发声方式背唱

●能在幼儿园见习工作中将儿歌弹唱运用自如。

五、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一学期教学安排:《键盘乐器演奏基础》之上篇一

第一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键盘琴弹奏的基本常识;主要学习基础乐理知识并认识键盘、熟悉键盘;技能目标:进行最基础的键盘琴弹奏的技能训练;能够运用简单的歌曲演唱方法。情感目标:能够感受到键盘课的乐趣。

2.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学习正确的识谱方法;能演奏所学练习曲。

3.教学内容

(1)识谱方法、拍号、音符的时值与休止符、断奏弹法

(2)基本练习:断奏练习

(3)弹奏练习:《开步走》《小熊吹喇叭》《早操》《四段绳》《月亮,月亮》

第二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继续巩固基础乐理知识并认识键盘、熟悉键盘

技能目标:继续进行键盘琴弹奏的技能训练;能够较准确运用歌曲演唱方法。

情感目标:能够从弹唱中体会快乐,慢慢喜爱幼儿教育职业。

2.教学要求

(1)仔细读谱,注意乐谱上的力度速度记号及表现音乐的内容和特点。

(2)根据乐谱上的奏法记号,运用多种下键方法,表现音乐的分句与语气。

3.教学内容

(1)双音的弹法

(2)跳奏与连奏的弹法

(3)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

(4)弹奏练习:《回声》《跳橡皮筋》《小花猫》《练习曲》

第三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连线的弹奏方法;知道升降号的相关知识;掌握儿歌演唱的理论知识。技能目标:正确弹奏升降号音在键盘的位置;正确弹奏跨手位音区。

情感目标:逐步培养爱音乐、爱键盘、爱幼儿、爱教育的信念。

2.教学要求

(1)听懂所讲的,练会所学的。

(2)学习正确的识谱方法;能演奏所学练习曲。

3.教学内容

(1)临时升降号;调号(G大调与F大调);移调练习;运用指法(顺指法)

(2)基本练习:临时升降及还原练习;移调练习

(3)弹奏练习:《踏级石》《企鹅》《玩具》《黑键练习曲》

第二学期教学安排:《键盘乐器演奏基础》之上篇二

第四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为儿歌设计指法;巩固和弦选择的方法;

技能目标:对C大调的正三和弦和属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在键盘上转换自如;

情感目标:根据所弹儿歌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政教育。

2.教学要求

(1)在弹奏时要分手熟练各个声部,边弹边唱。

(2)学习正确的识谱方法;能熟练演奏所学儿歌。

3.教学内容

(1)运用指法(扩指法、缩指法、同音换指)

(2)附点四分音符和切分节奏

(3)基本练习:扩指法、缩指法、同音换指

(4)弹奏练习:《风车》《森林里有一棵树》《两只老虎》《西藏民歌》

第五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a小调并能在键盘上找到音节及常用和弦。

技能目标:能为儿歌搭配前奏。

情感目标:体会小调歌曲的旋律美,从而热爱这专业热爱这职业。

2.教学要求

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学习正确的识谱方法;能演奏所学儿歌。

3.教学内容

(1)小调音阶与主和弦的组成

(2)基本练习:小调音阶与主和弦的练习

(3)弹奏练习:《上下楼》《骑木马》《沙漠中的骆驼》

第六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拍号()、音符的时值(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技能目标:能对变化节奏如:附点、切分等熟练地打唱出来并弹奏

情感目标:能够感受乐曲美并享受弹奏的快乐。

2.教学要求

①要求学生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

②学习的知识要熟练掌握;能熟练弹奏所学练习曲,《顺采茶》要弹奏的轻松愉快。3.教学内容

(1)拍号()、音符的时值(十六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

(2)基本练习:变化节奏练习

(3)弹奏练习:《舞曲》《洗衣歌》《笛手》《顺采茶》

第七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穿指和越指。

技能目标:掌握运指方法,穿指与越指的正确弹奏方法;能够正确运用歌唱方法练声;

情感目标:能够感受到弹歌唱的乐趣。

2.教学要求

①练习时注意一指的独立与灵活,臂腕放松自如;弹奏音阶时注意指法规律。

②表现音乐的分句与语气。

3.教学内容

(1)运指方法:穿指与越指

(2)基本练习:音阶、琶音与和弦

(3)弹奏练习:《飞鱼》《鼓与号》《练习曲》

第三学期教学安排:《儿歌弹唱》

第一章: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原位五指练习的方法熟悉左手伴奏音型及正三和弦。

技能目标:通过原位五指的练习,提高学生左手和弦弹奏的能力。

情感目标:能够感受到键盘课的乐趣,培养学生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之情。

2.教学要求

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学习正确的连奏断奏的弹奏方法;能左右手简单配合弹奏歌曲。

3.教学内容

(1)连奏、断奏的弹法

(2)基本练习:左右手单指及双音练习

(3)弹奏练习:《我爱我的幼儿园》《小鸭小鸡》《划小船》《摇篮曲》《小星星》第二章: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C大调及关系小调a小调音阶的弹法及琶音的弹奏和左手分解和弦。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对琶音的弹奏能力及C大调a小调儿歌的儿歌弹唱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弹唱结合培养学生对不同幼儿歌曲的感受和对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之情。

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学习C大调和a小调音阶的弹奏方法及相关儿歌弹唱

3.教学内容

(1)音阶练习、琶音指法练习

(2)基本练习:左手半分解音型练习

(3)弹奏练习:《晒太阳》《欢乐颂》《小燕子》《劳动最光荣》《小红帽》《上学歌》

第四学期教学安排:《儿歌弹唱》

第三章:G大调e小调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G大调及关系小调e小调音阶的弹法。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对G大调及关系小调e小调音阶的弹奏能力及对相关儿歌弹唱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弹唱结合培养学生对不同幼儿歌曲情感的感受及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的决心

2.教学要求

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学习G大调和e小调音阶的弹奏方法及相关儿歌弹唱

3.教学内容

(1)音阶练习:G大调及e小调音阶

(2)基本练习:G大调、e小调基本练习曲

(3)弹奏练习:《小羊羔》《幸福拍手歌》《哈里罗》《我的朋友在哪里》《铃儿响叮当》《报春》

第四章:F大调d小调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F大调及关系小调d小调音阶的弹法。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对G大调及关系小调e小调音阶的弹奏能力及对相关儿歌弹唱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弹唱结合培养学生对不同幼儿歌曲情感的感受及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的决心

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学习F大调和d小调音阶的弹奏方法及相关儿歌弹唱

3.教学内容

(1)音阶练习:F大调及d小调音阶

(2)基本练习:F大调、d小调基本练习曲

(3)弹奏练习:《两只老虎》《拔萝卜》《大风车》《太阳》《牧童之歌》《伦敦桥》第五学期教学安排:《儿歌弹唱》

第五章:其他大调的练习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D大调、降E大调、降B大调音阶的弹法。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对D大调、降E大调、降B大调的弹奏能力及对相关儿歌弹唱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弹唱结合培养学生对不同幼儿歌曲情感的感受及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的决心

2.教学要求

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学习D大调、降E大调、降B大调的弹奏方法及相关儿歌弹唱

3.教学内容

(1)音阶练习:D大调、降E大调、降B大调的音阶

(2)基本练习:D大调、降E大调、降B大调的基本练习曲

(3)弹奏练习:《小毛驴》《新年好》《春天》《小铃铛》《小奶牛》《宝宝要睡觉》第六章:儿童歌唱的发声特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童声阶段的划分及特点、幼儿音域及嗓音特点。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对幼儿音域及嗓音特点的掌握能力及对相关儿歌教唱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幼儿音域及嗓音特点,提高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幼儿歌曲教唱的兴趣。

2.教学要求

①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②掌握幼儿音域及嗓音特点并对相关儿歌进行教唱学习。

(1)理论知识:童声阶段的划分及特点、幼儿音域及嗓音特点

(2)基本练习:幼儿歌曲教唱练习

(3)弹奏练习:《在那遥远的地方》《虫儿飞》《大海啊,故乡》《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

第六学期教学安排:实习实践

在幼儿园实习见习中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老师。

六、课程实施建议

1.推荐教材

《拜尔》、《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儿童歌曲弹唱伴奏教程》

2.教学参考资料

(1) 教材:《快乐的音符------儿童歌曲钢琴伴奏曲集》

《快乐的旋律------儿童歌曲钢琴伴奏曲集》

(2)网站:省级精品课程《儿童歌曲弹唱》

(3)其他网站:山东学前教育网、中国幼儿教师网等

3.教师素质要求

本课程教师队伍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由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教学经验丰富,充分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4.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教学设施齐全,建筑面积500 多平方米,钢琴琴房 1个,有星海钢琴 10架。电钢教室6个,数码钢琴 160 架,音乐教2个,电子琴教室1个,电子琴 25架。

5.课程考核

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教师按照班级分考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一次抽签考试。

评分细则:

七、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 教学原则

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1)按照学前教育相关专业职业标准进行教学;

(2)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现场指导、参观调研、技能训练、教学实践、岗位实习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学习一体化的活动,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3)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以实践性、实用性为主,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4)体现先进性,立足于贵阳及周边地区本行业的发展现状,使教学更贴近本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指导性。

2. 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明确学习的目标,检查学习的达成;

(2)理实一体教学法。将规范、技术的学习和练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3)任务和评价的分层。尊重学生的差异并在学习和评价过程中得以合理地量化,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多媒体教学法。拓展课堂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3. 教学项目设计及课时计划

第一学期:课程总学时为 64 学时,每周 4学时。其中教学时间 56学时,考核 8 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学期:课程总学时为 64 学时,每周 4学时。其中教学时间 56学时,考核 8 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三学期:课程总学时为 64 学时,每周 4学时。其中教学时间 56学时,考核 8 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四学期:课程总学时为 64 学时,每周 4学时。其中教学时间 56学时,考核 8 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五学期:课程总学时为48 学时,每周 3学时。其中教学时间 38学时,考核4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4. 组织实施

(1)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以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实践让学生具备本课程相关业务的相应职业能力;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将理论基础知识融贯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理论与实践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倡导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职业素质。

(3)以“行为目标模式”过程为基础,设置了5个环节,即:

第一步,教师设置情境,任务驱动;

第二步,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传授;

第三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第四步,评价;

第五步,通过作业,进行拓展和提升。

5. 参考教材

教材采用国家教育部制定推荐教材。

6.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实习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开发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训指导手册;

(3)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行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其综合职业素质。

八、评价和考核

1. 评价目的

能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价,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科学的评价体系还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以帮助学生学习和进一步提高。

2. 评价原则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主要根据实践操作结果来评价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可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等评价方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在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前提下,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技能竞赛、考试等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对学生弹唱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4)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心智。

第一学期期末考核:

评价方式

(1)基本乐理知识进行出试卷理论统一考试。

(2)弹奏模唱进行实操考试。

评价标准

(1)弹奏模唱准确、大方、熟练(70分)

(2)乐理知识考试(30分)

第二学期期末考核:

评价方式

儿歌弹唱实操考试。

评价标准

弹奏演唱准确、自然、流畅(100分)

第三学期期末考核:

评价方式

随机抽选弹奏两首儿歌进行现场弹唱表演

评价标准

1.速度均匀、力度准确、音准、节奏准确,音色圆润饱满(25分)

2.表情自然大方有感情(25分)

3.歌曲弹奏完整、流畅(30分)

第四学前期末考核:

评价方式

随机抽选两首幼儿歌曲进行现场弹唱表演

评价标准

1.表情自然大方有感情,演唱音色圆润饱满(25分)

2.速度均匀、力度准确、音准、节奏准确(25分)

3.歌曲弹唱完整、流畅(50分)

第五学期期末考核:

评价方式

上台进行弹唱表演儿歌一首(指定),其他歌曲一首(自选),合作小组配歌表演。

评价标准

1.儿歌弹唱基础:要求队伍能完整弹唱歌曲,内容均为本学期所学的曲目(30分)

2.弹唱处理:要求队伍儿歌弹唱处理得体,强弱快慢对比鲜明,各声部的配合默契,富有有感染力,表现力。(30分)

3.特色编排:排练形式新颖,有一定的创意,队形有变化。(20分)

4.综合评价:精神面貌,出场,退场秩序等(20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