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复习课程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的认识;

2.熟练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3.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熟练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4.通过对铁锈蚀及防护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对金属锈蚀的探究能力,加强对金属资源保护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游戏、实验探究等情景,学生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归纳、概括、发现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学习,增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结合,突出有用化学,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解决生活与社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学情分析

通过第八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的一些零碎的知识,但不容易内化应用,与原有知识形成网络。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应用,并形成以金属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梳理基本知识,形成金属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网络科学系统。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教学难点:构建金属与各物质之间的关系的网络。

教学方法:合作、展示、探究、练习

教学用具:希沃白板、游戏扑克、实验药品与仪器、学案

【复习学习】

第一环节:

【我来展示】

教:我们将从“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锈蚀与保护”三个方面开展今天的金属

之旅的学习。请某一小组同学分享展示“金属材料专题小结”。

师生再梳理本专题的“知识树”

(第一部分金属材料)。【链接中考1】课堂练习

教:我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现在我们玩与Fe有关的一个“小游戏”。第二环节:

【合作游戏】

“扑克游戏”规则:请拿到Fe的同学先出牌,将能与Fe反应的牌全出,不能反应的牌留在手中。将游戏中涉及的化学反

应写在学案中。的问题;

3.进一步加深对金属活

动性顺序的理解,熟练应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4.通过对铁锈蚀及防护

的复习,进一步提升对金

属锈蚀的探究能力,加强

对金属资源保护的认识。

【我来展示】

某一小组的同学实物投

影,分享展示第一部分

“金属材料”。

其余小组可补充或质疑。

【链接中考1】学生练习,

某生讲解,其余生可补

充、纠错、质疑。

【合作游戏】

学生六人一组玩“扑克游

戏”,并表述能反应的理

由(即化学反应),并完

成学案中的相关内容。

某生讲解“游戏的谜底”

并板演相应的化学方程

式。

3Fe + 2O

2

= Fe

3

O

4

Fe + CuSO

4

= FeSO

4

+Cu

运用实物展台展现

学生整理的:专题小结。

该部分内容较简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结

本专题的“思维导图”,

主动轮流讲解的方式,再

以“链接中考”习题的方

式得以巩固。

某生运用白板笔书

写练习。

以“游戏”的方式增

强学习的趣味性,运用白

板遮幕、拖动的方式揭秘

游戏之谜,以金属“Fe”

为线索贯穿“金属的化学

性质。

点燃

师生再梳理本部分的“知识树”(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活生产中有重要

应用,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判断的依据呢?

教补充“强调与铁有关的置换反应的生成物为二

价铁的化合物”

教: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问题。【合作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师应鼓励创新,积极评价。

提供实验药品:Zn、Fe、

Cu、ZnSO

4溶液、CuSO

4

液、FeSO

4

溶液

教师捕捉学生实验的“精彩现象”,上传到大屏幕上。

第三环节:

【我来展示】

教:铁不仅在纯氧气中剧烈氧化产生四氧化三铁,而且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而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也是三氧化二铁,又如何得到Fe + 2HCl = FeCl

2

+ H

2

Fe + H

2

SO

4

= FeSO

4

+H

2

学生背诵“金属的活动性

顺序表”。

回顾“获取判断的依据”。

(信息)1.在金属活动性

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

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

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

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

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

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

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

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4.

铁与酸,铁与盐溶液发生

置换反应,生成亚铁化合

物。

【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该实验的方案,汇报交

流。

各小组分别汇报方案,互

相补充。

小组再分工完成实验,记

录现象,分析小结。最后

汇报实验,全班交流。

某一小组分享、轮流展

教师依据学生回顾

“金属活动性”的信息,

白板灵活显现的运用更

显恰当。

“金属的化学性质”

是本专题的难点,温习金

属活动性顺序是为学会

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

问题,体会化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运用西沃LINK助手,

上传学生实验中出现的

实验现象的记录记事。

该部分内容较简单,仍采

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

物展台的方式小结“思维

导图”并主动讲解,再以

单质铁呢?

再请某一小组同学分享

展示“金属的锈蚀与保护专题小结”。

第四环节:【拓展提升】教: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那么铜也会生锈吗?

PPT展示一幅铜生锈的图片。

问题:铜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课堂小结】

教: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今天“金属之旅”的学习。可见,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爱生活、爱化学!

【拓展提升】

见学案。示、讲解第三部分“金属

锈蚀与保护”。其余小组

课补充、质疑。

【链接中考2】学生练习,

某生讲解,其余生可补

充、纠错、质疑。

生“猜想”。

依据铜生锈的成分进行

再猜想。

学生课后完成学案中的

【拓展提升】题目。

“链接中考2”习题的方

式得以巩固。

运用白板放大镜的

功能凸显“铜绿”的颜色,

加深学生的印象。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及对铁锈蚀的学习基

础,拓展、迁移对铜生锈

的再学习。

课后学生以“铜锈蚀网络

学习单”为指向,利用网

络资源查询相关资源,完

成“课外学习”。

探究能力的提升。

课后反思:这节课教学过程整体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活动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并点评,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解答和评价。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8单元总复习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2、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④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⑤铬:硬度最高的金属;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用做灯丝);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⑧锇:密度最大的金属;⑨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 合 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不过,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金属材料的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常见的金属材料 1、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展性等。不同的金属物理性质也有很多差别,如:多数金属常温下呈固态,汞是液态: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铁在粉末状时呈黑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钴、镍能被磁铁吸引,其他金属一般不能被吸引。 2、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金属的物理性质应用 具有金属光泽贵重金属如金、银、铂等可作装饰品 机械强度大加工成多种工具、如铁锤、剪刀等 延展性好制成车辆外壳、钢丝绳、铝箔纸 导电性好电极、电线、电缆 传热性好铁锅、铝壶等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合金:是在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从而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更广,是因为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硬度更大、熔点更低、因而性能更优越,加工更容易。 (2)常见的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青铜()、铝合金()等。 知识点2 常见金属的化学反应 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1)镁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点燃时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 (2)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常涂在铁器的表面用来保护铁。 化学方程式:

(3)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化学方程式: (4)铜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加热时才反应,红色的铜变为黑色的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5)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很高温度下也不能被氧化 2、金属与酸的反应(发生置换反应) (1)反应规律:金属 + 酸→盐+ 氢气 (2)反应条件: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如镁、铝、铁等)能与酸(一般指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并且金属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剧烈;而氢后面的金属一般不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②酸必须是除硝酸、浓硫酸外的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 ③生成的盐应为可溶性盐。 金属 稀盐酸稀硫酸 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 镁 铝 铁 铜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1)反应规律:金属+ 盐→新金属+ 新盐 (2)反应条件: ①K、Ca、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将其单质直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③反应的盐必须是溶于水的。 简记: (3)规律:当一种金属和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其中排在活动性顺序中最后的金属优先被置换,然后再依次置换出稍后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两金属间距越大,则上述反应越易发生。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第八单元专项练习 1.下列生活用品中,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A.瓷器 B.铁罐 C.玻璃瓶 D.塑料瓶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天然材料 D.合成材料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 4.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5.(多选)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 C.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6.小雨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项链是否为铜锌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溶液 (NO3)2溶液 溶液溶液 7.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可用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从苦卤中提取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Br+Cl2=Br2+2NaCl,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到达目的的是 、FeSO4、CuSO4 、Cu、H2SO4 、Cu、ZnSO4 D. Fe、Cu、KOH 9.某兴趣小组进入实验室后,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C.向盛有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铜片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10.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 Cu的金属活动顺序是 A. Mg>R>Cu B. Cu> R> Mg C. R> Mg>Cu D. Mg>Cu>R 11.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 和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 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 2、用途 二、合金 1、概念 2、性质a、硬度b、熔点 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内容琐碎,不易记牢。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教学难点: 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 金属和金属材料重点人教版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金属的分类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钨——灯丝——熔点高 铬——电镀——硬度大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汞——体温计液柱 银——保温瓶内胆 铝——―银粉‖、锡箔纸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 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③ 抗腐蚀性能好。 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课题1,本课题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常见的重要物理性质,同时提供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学生的下一步讨论形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化学观念提供了依据,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以厨师在炒菜加入调料的目的来比喻制得的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容易接受。随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并结合查阅资料、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归纳得出“合金性能优异”的结论。最后教材以列表概括了合金的广泛用途,文字介绍了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再次感受到了金属材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题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熟悉,对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此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对获得的事实证据或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资料,故本课题的学习难度不大。 2、教学思路与设计 本节课内容比较零散,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由于教材自身的特点编写以叙述性为主,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空洞枯燥的印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感到索然无味。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如:利用小故事引入课题;展示古代及现代金属材料制品的精美图片、实物,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如:调查身边的金属制品;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化学观念,并学会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能综合多方面因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金属材料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上面两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辩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由学生熟悉的“神舟”5号飞船上天事件,自然过渡到探究合金的相关知识,进而迁移到设计火箭外壳材料的物理指标。这样创设的教学环节既生动真实又可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性学习要求。 两节课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应该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陈述教师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二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参与面广、参与程度深;三是教师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于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四是多次、适时应用STS渗透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乐趣。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 Mg:24 Zn:65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贵 B.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 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D.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3. 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 ( ) A.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铁钉表面有气泡逸出 C.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溶液的质量增大 4. 下列物品或装饰品,不易受酸雨腐蚀的是:( ) A. 大理石华表 B. 铝合金窗框 C. 铁栏杆 D. 塑料制品 5.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下列关于铁画生锈与防 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止生锈 C.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D. 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铁 6. 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8. 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规定,新建小区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新建建筑不得再使用 传统铸铁排水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金属资源 B.金属易腐蚀,而塑料使用时间长 C.塑料密度小,减少房屋的自身重量 D.降低成本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10. 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 进行。下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11.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 少许镁条,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铝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A.偏向放镁条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复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3、了解金属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 二、【复习重点、难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3. 含杂计算 三(知识整理) 常见的金属 纯金属 共性:常温下,大多是 固 体, 银白 色,有金属光 泽,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 特性: 铜 紫红 色,金呈 黄 色;常温下, 汞 为液体。 材料 了解合金组成:(混合物,均匀融合) 合金 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比较:硬度: 大 熔点: 低 1、与氧气的反应:镁 、 铝 在常温下就能反应;但 铁 、 铜 在高温下才 与氧气反应; 金、银 即使高温也不反应。 金属的 2、与酸的反应:(镁、铝、铁(生成亚铁盐)、锌、与盐酸、稀硫酸) 化学性质 3、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 和 铜与硝酸银溶液)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金属资源保护: 铁锈蚀条件:铁同时与O 2、水接触(铁锈的 主要成分:Fe 2O 3·xH 2O )。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同时与O 2、水、CO 2 接触。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反应越快。 (2)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 H (不可用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 (除K Ca Na 外) 4.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物理性质

化学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执教:公安县裕公初级中学卜太平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执教:公安县裕公初级中学卜太平 教学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 实验准备 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

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 时间:2014年10月26日地点:会议室主持人:宾昌军 参加人:杨大华、黄卫、王烈平、卜太平、张集平、贺厚军 说课人:卜太平 说课主题:《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 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 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常见的合金: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 第八单元《金属》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整理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比较复杂,学习时一定要多思考,另外多做些练习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比如防止护栏被腐蚀、存放物品容器的选择等等,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生活的骗局哦,比如识破“钛圈”广告宣传说可以治疗颈椎病。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镁常温下逐渐变暗。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的固体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2Mg + O2点燃 2MgO 铝常温下表面变暗,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4Al + 3O2点燃2Al2O3 铁持续加热变红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3Fe + 2O2点燃Fe3O4 铜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 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而被 腐蚀 加热生成黑色物质2Cu + O2加热 2CuO 银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注:①由于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镁做照明弹和烟花。 ②常温下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被氧化, 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③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Mg,Al常温下就能反应,而Fe、Cu在常温下却不和氧气反应。金在高温下也不会和氧气反应。 ④可以利用煅烧法来鉴定黄铜和黄金,过程中如果变黑则是黄铜,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2、金属 + 酸→盐 + H2↑【重点】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注:根据不同金属和同一种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越剧烈说明此金属越活跃。 规律: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足量酸完全反应所用时间越少,金属反应速度越快,金属越活泼。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重点】 (1)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2)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3CuSO4+2Al==Al2(SO4)3+3Cu 现象: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注意:CuSO4溶液时蓝色,FeSO4是浅绿色。 4、置换反应【重点】 (1)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2)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3)常见类型:

初中化学九年级《金属材料》优秀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两课时) 单元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许多日常生活用品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重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然后,由学生根据金属的性质讨论其用途,最后得出“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论。第二部分介绍合金,通过活动与探究比较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为拓展学生视野,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很有前途的金属钛及新型高科技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材料。由于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5.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创没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内容见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合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2.了解常见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不同,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了解物质的用途虽然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认识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黄铜片、铜片、铝合金片、铝片 五、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 导 入 3 分 钟【故事导入】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 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怎么回事? 【解释原因】锡在温度低于-18℃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如果温度下降到-33℃,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 学生观看幻 灯片上的故事。 学生纳闷 儿、思考,猜测, 了解一些金 属的性质,可以 帮助我们合理的 使用金属。 通过故事使 学生感到学习金 属性质的重要 性,认识到合理 使用材料的必要 性,从而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 学 25 分 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这些金属制品用途能反应出它们有哪些物 理性质? 学生看图、 回答这些常见金 属的用途和有关 性质,总结出金 属的共性和特 性。 利用学生身 边的物质的用 途,分析物质的 性质,让学生体 验到生活中处处 有化学。 【展示资料并提出问题】 展示教材第3页表8-1,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阅 读资料回答1-4 个问题。得出物 质的性质决定物 质的用途。但不 是唯一的决定因 素,还需要考虑 价格、资源、是 否美观、使用是 否方便,废料是 否易回收,对环 境是否有影响等 多种因素。 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通过讨论, 认识到决定物质 用途的不仅仅由 物质的性质决 定,还需要综合 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交流, 提高了学生语言 表达能力。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8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常见的金属 1、常见的金属 (1)铁:(纯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在冶金工业中被称为黑色金属) (2)铜:是一种紫红色色有金属光泽,质软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3)铝: 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比较良好。 铝的耐腐蚀性能比较好,通常铝在空气中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防止内部铝的继续氧化。 (4)钛: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 2、金属特性:(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二、合金: 1、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 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 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2、合金的优点: 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 (1)镁和氧气反应: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结论:2Mg+O22MgO (2)铝和氧气反应:(常温) 4Al+3O2=2Al2O3(白色固体粉末) (3)铁与氧气的反应: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结论:3Fe+2O2Fe3O4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才会生锈(电化学反应) 铁锈:红棕色(红色)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Fe2O3 试验: 试验分析现象 铁钉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 接触 生锈 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用油封住液面 铁钉只与水接触基本无明显变化 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 中,塞上胶塞: 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无明显变化

课题1 金属材料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做饭时食物变熟,需要能源提供的热量。从图片中你还可以看到哪些共同点?做饭时同样需要炊具。 【交流讨论】炊具一般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说一说你身边的金属制品。 【图片展示】各种金属制品。 【过渡】我们身边的很多生活用品,如锅、壶、水龙头等很多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你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是怎么的吗? 【讲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到了铁器时代,铁和钢的使用就比较广泛了。在100多年前,人们又发现和利用了铝。而铜、铁、铝是现代社会应用的最多的三种金属材料。 【交流讨论】金属材料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这些金属的广泛应用都与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及图片中金属的用途,说一说金属都有哪些物理性质。 【总结】金属一般具有以下性质: 1.金属一般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金为黄色、铜为紫红色) 2.金属一般为固体。(汞是液体) 3.金属一般易导电、传热。

初中化学: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 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方法】 引导实验探究;指导调查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仪器、药品及其它】 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