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

第9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
第9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

第9章配位化合物

一判断题

1 价键理论认为,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是由于中心离子(或原子)采用不同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的结果。()

2 价键理论能够较好地说明配合物的配位数、空间构型、磁性和稳定性,也能解释配合物的颜色。()

3 价键理论认为,在配合物形成时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进入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空的价电子轨道而形成配位键。()

4 同一元素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作为中心离子,与相同配体形成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电荷越多,其配位数一般也越大。()

5 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6 所有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比平面四方形的稳定性强。()

7 所有金属离子的氨配合物在水中都能稳定存在。()

8 价键理论认为,所有中心离子(或原子)都既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又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9 所有内轨型配合物都呈反磁性,所有外轨型配合物都呈顺磁性。()

10 内轨型配合物往往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螯合物比简单配合物稳定,则螯合物必定是内轨型配合物。()

11 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定大于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2 不论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采取d2sp3或是sp3d2杂化轨道成键,其空间构型均为八面体形。

13 [Fe(CN)6]3-和[FeF6]3-的空间构型都为八面体形,但中心离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不同。()

14 [Fe(CN)6]3-是内轨型配合物,呈反磁性,磁矩为0。()

15 K3[FeF6]和K3[Fe(CN)6]都呈顺磁性。()

16 Fe2+的六配位配合物都是反磁性的。()

17 在配离子[AlCl4]-和[Al(OH)4]-中,Al3+的杂化轨道不同,这两种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也不同。()

18 已知E(Cu2+/Cu) = 0.337V,E([Cu(NH3)4]2+/Cu) = -0.048V,则E([Cu(CN)4]2-/Cu) < -0.048V。()

19 已知E(Ag+/Ag) = 0.771V,E([Ag(NH3)2]+/Ag) = 0.373V,则E([Ag(CN)2]-/Ag) > 0.373V。()

20 按照价键理论可推知,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低时,只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电荷数高时,才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21 以CN-为配体的配合物,往往较稳定。()

22 Ni2+的平面四方形构型的配合物,必定是反磁性的。()

23 Ni2+的四面体构型的配合物,必定是顺磁性的。()

24 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25 所有Ni2+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26 所有Fe3+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27 已知K2[Ni(CN)4]与Ni(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28 按照晶体场理论,对给定的任一中心离子而言,强场配体造成d轨道的分裂能大。()。

29 按照晶体场理论可知,强场配体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30 晶体场理论认为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作用力是静电引力。()

31 具有d0、d10结构的配离子都没颜色,因为不能产生d-d跃迁。()

32 按照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d 轨道分裂后组成d ε(t 2g )轨道的是d x y 22-和d z 2。( )

33 按照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分裂后组成dr (e g )轨道的是d xy 、d yz 、d xz 。...()

34 按照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的电荷数越高,半径越大,分裂能就越小。( ) 35 高自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定小于低自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

36 晶体场理论认为,在八面体配合物中,中心离子五重简并的d 轨道受配体的排斥作用,将分裂成能量不同的两组,一组为能量较高的dr (e g )轨道,一组为能量较低的d ε(t 2g )轨道。 37 按照晶体场理论,在不同空间构型的配合物中,分裂能△值不同。( )

38 与价键理论相比,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的成功之处,首先是解释了配合物的颜色。() 39 晶体场理论在说明配合物结构时,考虑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静电作用的同时,还考虑了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共价键成分。( )

40 具有d 5电子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其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必定为零。( )

41 由于F -离子的半径小,电场强,所以由F -作配体形成的过渡金属离子八面体配合物都是低自旋配合物。( )

42 由于CN -离子半径大,电场弱,所以由CN -作配体形成的过渡金属八面体配合物都是

高自旋配合物。( )

43 由磁矩测出在[Mn(H 2O)6]2+中,中心离子的d 轨道上有5个未成对电子,所以可知

[Mn(H 2O)6]2+的中心离子d 轨道分裂能小于电子成对能。( )

44 由磁矩测出在[Fe(CN)6]3-中,中心离子的d 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这个未成对电子应排布在分裂后的dr (e g )轨道上。...( )

45 在强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中,分裂能大于电子成对能,形成低自旋配合物。( ) 46 在高自旋配合物中,分裂能小于电子成对能,相应的配体称为弱场配体。( )

47 对于电对Ag +/Ag 来说,当Ag(Ⅰ)生成配离子时,Ag 的还原性将增强。()

48 对于电对Cu 2+/Cu 来说,当Cu(Ⅱ)生成配离子时,Cu(Ⅱ)的氧化性将增强。()

49 在某些金属的难溶盐中,加入含有可与该金属离子配位的试剂时,有可能使金属难溶盐的溶解度增大。()

50 所有物质都会因生成某一配合物而使溶解度增大。()

51 所有配合物在水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

52 在含有少量AgCl 沉淀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水,可以使AgCl 溶解,如果再加入适量的HNO 3溶液,又可看到AgCl 沉淀生成。()

53 AgI 在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54 在5.0mL0.10mol ·L -1AgN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Cl 溶液,生成AgCl 沉淀。只要加入1.0mL0.10mol ·L -1NH 3·H 2O 溶液,AgCl 就因生成[Ag(NH 3)2+]而全部溶解。 () 55 在[Ni(NH 3)6]2+溶液中加入乙二胺(en),将会有[Ni(en)3]2+生成。()

56 在FeCl 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KCNS(s),再加入适量的NaF 溶液,最终溶液呈血红色。 ............................................................................................................................... ()

57 已知K ([HgCl 4]2-)=1.17?1015,K ([HgI 4]2-)=1.48?10-30。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HgCl

4]2-+4I -[HgI 4]2-+4Cl -将向右进行。()

58 已知K ([CuBr 2]-)=7.8?105,K ([CuI 2]-)=1.4?10-9。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uBr

2]-+2I -[CuI 2]-+2Br -将从左向右进行。()

59 已知[Ag(S 2O 3)2]3-和[AgCl 2]-的lg K 分别为13.46和5.04。

则在标准状态下反应[Ag(S 2O 3)2]3-+2Cl -[AgCl 2]-+2S 2O 32-将从右向左进行。()

60 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都一样的配合物,其E 一定变小。()

61 如果电对的氧化型、还原型能同时生成配体和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当氧化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较大时,则E 变小。()

62 E([PdCl4]2-/Pd)

63 [Ag(NH3)2]+的氧化能力强于[Ag(CN)2]-。()

64 已知lg K([Co(NH3)6]2+)=5.11,lg K([Co(NH3)6]3+)=35.2,

则E(Co3+/Co3+)

65 K([Ag(CN)2]-)=1.26?1021,K([Ag(NH3)2]+)=1.12?107。则相同浓度的[Ag(NH3)2]+的氧化性比[Ag(CN)2]-的氧化性强。()

66 已知Co3++e-Co2+E=1.84V

[Co(NH 3)6]3++e-[Co(NH3)6]2+E=0.10V

则K([Co(NH3)6]3+)

67 HgS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68 某金属离子的难溶电解质,因生成配离子而使沉淀溶解的过程可称为沉淀的配位溶解;一般配离子的K越大,沉淀的K较小时,越有利于配位溶解反应的发生。()

69 在M2+溶液中,加入含有X-和Y-的溶液,可生成MX2沉淀和[MY4]2-配离子。如果

K(MX2)和K([MY4]2-)越大,越有利于生成[MY4]2-。()

70 许多配位体是弱酸根离子,相关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液pH值有关。一般pH 值越小,配合物越不易解离。()

71 HF、H2SiO3皆是弱酸,但是H2SiF6却是强酸。()

72 Al3+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溶液反应生成配离子,可使溶液的pH值变小。 ....................................................................................................................................... ()

73 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74 配合物形成体是指接受配体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即中心原子或离子。()

75 配合物中,提供孤对电子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或配体。()

76 配位酸、配位碱以及配位盐的外界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相应配离子的电荷总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77 只有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才能形成螯合物。()

78 配合物的配体中与形成体直接相连成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79 氢氧化二氨合银(Ⅰ)的化学式是[Ag(NH3)2]OH。()

80 配合物[CrCl2(H2O)4]Cl的命名应为一氯化四水·二氯合铬(Ⅲ)。()

81 配合物Na3[Ag(S2O3)2]应命名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82 一个配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这种配位体即为多齿或多基配体。()

83 CO分子中有多对孤对电子,CO作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

84 [Ca(edta)]2-是配位数为4的螯合物。()

85 [Fe(C2O4)3]3-的配位原子为C,配位数为3,是一螯合物。()

86 常见配合物的形成体多为过渡金属的离子或原子,而配位原子则可以是任何元素的原子。()

87 配合物H2[PtCl6]应命名为六氯合铂(Ⅳ)酸。()

88 五氯·一氨合铂(Ⅳ)酸钾的化学式为K3[PtCl5(NH3)]。()

89 配合物[PtCl2(NH3)2]应命名为二氯二氨合铂(Ⅳ)。()

90 配合物[Fe(CO)5]应命名为五(一氧化碳)合铁。()

91 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类似于弱电解质。()

92 [Cu(NH3)4]2+在水中的解离如同弱电解质。()

93 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94 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解离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不稳定常数,可用K表示。()

95 在水溶液中配合物生成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称为稳定常数,可用K表示。()

对同一配离子而言,相同温度时应有K=1/K。()

96 将0.20mol·L-1的[Ag(NH3)2]Cl溶液用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两倍,则平衡时溶液中

c(NH3)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97 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越大,表明该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解离的倾向越小。()

98 某配离子在18℃时的稳定常数为K(1),50℃时的不稳定常数为K(2)。二者之间的关系为K(1)=1/K(2)。()

99 在0.10mol·L-1[Cu(NH3)4]SO4溶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c(SO42-)>c([Cu(NH3)4]2+)>c(NH3)>c(Cu2+)。()

100 在1.0L0.10mol·L-1[Ag(NH3)2]Cl溶液中,通入2.0molNH3(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大小的关系是c(NH3)>c(Cl-)≈c([Ag(NH3)2]+)>c(Ag+)。()

101 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K=K·K·K·K。()

102 某配离子的逐级不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总的稳定常数K=1/(K·K·K·K)。()

103 在1.0L6.0mol·L-1氨水溶液中溶解0.10molCuSO4固体,假定Cu2+全部生成

[Cu(NH3)4]2+,则平衡时NH3的浓度至少为5.6mol·L-1。()

104 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A(NH3)6]3+和[B(NH3)6]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4?105和2?1010,则相同浓度的[A(NH3)6]3+和[B(NH3)6]2+溶液中,A3+和B2+的浓度关系是

c(A3+)>c(B2+)。()

105 已知[HgCl4]2-的K=1.0?10-16,当溶液中c(Cl-)=0.10mol·L-1时,c(Hg2+)/c([HgCl4]2-)的比值为1.0?10-12。()

106 对于电对Ag+/Ag来说,当Ag(Ⅰ)生成配离子时,Ag的还原性将增强。()

二选择题

7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配合物的配体的是()。

(A)NH3;(B)NH4+;(C)CH3NH2;(D)C2H4(NH2)2。

8 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A)原子序数;(B)电荷数;(C)成单电子数;(D)成对电子数。

9 下列关于用价键理论说明配合物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并非所有形成体都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B)以CN-为配体的配合物都是内轨型配合物;

(C)中心离子(或原子)用于形成配位键的轨道是杂化轨道;

(D)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对电子。

10 价键理论认为,决定配合物空间构型主要是()。

(A)配体对中心离子的影响与作用;

(B)中心离子对配体的影响与作用;

(C)中心离子(或原子)的原子轨道杂化;

(D)配体中配位原子对中心原子的作用。

11 配位化合物形成时中心离子(或原子)轨道杂化成键,与简单二元化合物形成时中心原子轨道杂化成键的主要不同之处是:配位化合物形成时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

(A)一定要有d轨道参与杂化;

(B)一定要激发成对电子成单后杂化;

(C)一定要有空轨道参与杂化;

(D)一定要未成对电子偶合后让出空轨道杂化。

12 价键理论可以解释配合物的()。

(A)磁性和颜色;(B)空间构型和颜色;

(C)颜色和氧化还原性;(D)磁性和空间构型。

1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地说,内轨型配合物较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B)ⅡB族元素所形成的四配位配合物,几乎都是四面体构型;

(C)CN-和CO作配体时,趋于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D)金属原子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

14 在[AlF6]3-中,Al3+杂化轨道类型是()。

(A)sp3;(B)dsp2;(C)sp3d2;(D)d2sp3。

15 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A)[V(H2O)6]3+,μ=2.8B.M.;(B)[Mn(CN)6]4-,μ=1.8B.M.;

(C)[Zn(OH)4]2-,μ=0B.M.; (D)[Co(NH3)6]2+,μ=4.2B.M.。

16 已知下列配合物磁矩的测定值,按价键理论判断属于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Fe(H2O)6]2+,5.3B.M.;(B)[Co(NH3)6]3+,0B.M.;

(C)[Fe(CN)6]3-,1.7B.M.;(D)[Mn(CN)6]4-,1.8B.M.。

1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Ni2+形成六配位配合物时,只能采用sp3d2杂化轨道成键;

(B)Ni2+形成四配位配合物时,可以采用dsp2或sp3杂化轨道成键;

(C)中心离子采用sp3d2或d2sp3杂化轨道成键时,所形成的配合物都是八面体构型;

(D)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其磁矩都要发生改变。

18 下列配离子中,不是八面体构型的是()。

(A)[Fe(CN)6]3-;(B)[CrCl2(NH3)4]+;

(C)[CoCl2(en)2]+;(D)[Zn(CN)4]2-。

19 [Cu(CN)4]3-的空间构型及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

(A)平面正方形,dsp2杂化;(B)变形四面体,sp3d杂化;

(C)正四面体,sp3杂化;(D)平面正方形,sp3d2杂化。

20 形下列各种离子中,在通常情况下形成配离子时不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Cu2+;(B)Cu+;(C)Ag+;(D)Au+。

21 在〖Al(OH)4]-中Al3+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A)sp2;(B)sp3;(C)dsp2;(D)sp3d2。

22 [Co(NH3)6]3+(磁矩为0)的电子分布式为()。

(A)↑↓↑↑[↑↓↑↓↑↓↑↓↑↓↑↓]

3d4s4p;(d2sp3)

(B)↑↓↑↓↑↓____[↑↓↑↓↑↓↑↓↑↓↑↓]______

3d4s4p4d;(sp3d2)

(C)↑↓↑↑↑↑[↑↓↑↓↑↓↑↓↑↓↑↓]______

3d4s4p4d;(sp3d2)

(D)↑↓↑↓↑↓[↑↓↑↓↑↓↑↓↑↓↑↓]

3d4s4p;(d2sp3)

23 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Ag(NH3)2]Cl;(B)K3[FeF6];(C)[Co(en)3]Cl3;(D)[PtCl2(NH3)2]。

24 已知[Fe(C2O4)3]3-的磁矩大于5.75B.M;其空间构型及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A)八面体形,sp3d2;(B)八面体形,d2sp3;

(C)三角形,sp2;(D)三角锥形,sp3。

25 下列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采用sp杂化呈直线形的是()。

(A)[Cu(en)2]2+;(B)[Ag(CN)2]-;(C)[Zn(NH3)4]2+;(D)[Hg(CN)4]2-。

26 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采用sp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且μ=0B.M.的是()。

(A)[Cu(en)2]2+;(B)[CuCl2]-;(C)[AuCl4]-;(D)[BeCl4]2-。

27 已知[Co(NH3)6]3+的磁矩μ=0B.M.,则下列关于该配合物的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p3d2杂化,正八面体;(B)d2sp3杂化,正八面体;

(C)sp3d2,三方棱柱;(D)d2sp2,四方锥。

29 下列配离子中具有平面正方形空间构型的是()。

(A)[Ni(NH3)4]2+,μ=3.2B.M.;(B)[CuCl4]2-,μ=2.0B.M.;

(C)[Zn(NH3)4]2+,μ=0B.M.;(D)[Ni(CN)4]2-,μ=0B.M.。

30 实验测得配离子[MX4]2-的磁矩小于简单离子M2+的磁矩,则下列关于[MX4]2-的中心离子轨道杂化类型和配离子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p3,正四面体形;(B)dsp2,正四面体形;

(C)sp3,平面正方形;(D)dsp2,平面正方形。

31 下列各组配离子中,都是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Fe(H2O)6]2+、[Fe(CN)6]4-;(B)[FeF6]3-、[Fe(CN)6]3-;

(C)[FeF6]3-、[CoF6]3-;(D)[Co(CN)6]3-、[Co(NH3)6]3+。

32 下列两组离子,每组有两种配离子:

(a)组:[Zn(NH3)4]2+与[Zn(CN)4]2-;

(b)组:[Fe(C2O4)3]3-与[Al(C2O4)3]3-;

33 它们的稳定性应该是()。

(A)(a)组前小后大,(b)组前大后小;

(B)(a)组前大后小,(b)组前小后大;

(C)(a)、(b)两组都是前小后大;

(D)(a)、(b)两组都是前大后小。

34 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磁矩为μ=4.9B.M.或0B.M.,则该金属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Cr3+;(B)Mn2+;(C)Fe2+;(D)Co2+。

35 测得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磁矩,有5.9B.M.,也有1.7B.M.。则该金属离子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Cr3+;(B)Fe3+;(C)Fe2+;(D)Co2+。

36 知[CoF6]3-与Co3+有相同的磁矩,则配离子的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类型及空间构型为()。

(A)d2sp3,正八面体;(B)sp3d2,正八面体;

(C)sp3d2,正四面体;(D)d2sp3,正四面体。

37 已知[Ni(CN)4]2-的μ=0B.M.,则此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为()。

(A)正四面体形,sp3;(B)正四面体形,dsp2;

(C)平面正方形,sp3;(D)平面正方形,dsp2。

38 下列离子中,在形成四配位的配离子时,必定具有四面体空间构型的是()。

(A)Ni2+;(B)Zn2+;(C)Co2+;(D)Co3+。

39 配离子[HgCl4]2-的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A)平面正方形,dsp2;(B)正四面体,sp3;

(C)正四面体,dsp2;(D)平面正方形,sp3。

40 已知[Ni(NH3)4]2+的磁矩为 2.8B.M.,则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配合物空间构型为()。

(A)d sp2,平面正方形;(B)dsp2,正四面体形;

(C)sp3,正四面体形;(D)sp3,平面正方形。

41 某配离子[M(CN)4]2-的中心离子M2+以(n-1)d、ns、np轨道杂化而形成配位键,则这种配离子的磁矩和配位键的极性将()。

(A)增大,较弱;(B)减小,较弱;

(C)增大,较强;(D)减小,较强。

42 [Fe(CN)6]4-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类型是.()。

(A)4,sp3d2;(B)4,d2sp3;(C)0,sp3d2;(D)0,d2sp3。

43 [Mn(CN)6]4-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类型是.()。

(A)1,sp3d2;(B)0,sp3d2;(C)0,d2sp3;(D)1,d2sp3。

84 [Co(NH3)6]3+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类型是.()。

(A)4,sp3d2;(B)0,sp3d2;(C)4,d2sp3;(D)0,d2sp3。

45 [Fe(H2O)6]2+是外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类型是.()。

(A)4,d2sp3;(B)0,d2sp3;(C)4,sp3d2;(D)0,sp3d2。

46 下列配体中,与过渡金属离子只能形成低自旋八面体配合物的是()。

(A)F-;(B)I-;(C)H2O;(D)CN-。

47 下列配体中,与过渡金属离子只能形成高自旋八面体配合物的是()。

(A)F-;(B)NH3;(C)CN-;(D)CO。

48 已知在配离子[Cr(H2O)6]2+中,中心离子d轨道上有4个成单电子,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r(H2O)6]2+是高自旋配合物;

(B)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能大于电子成对能;

(C)H2O是强场配体;

(D)4个成单电子都排布在d (t2g)轨道上。

49 根据晶体场理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强场配体造成的分裂能较小;

(B)中心离子的d轨道在配体场作用下才发生分裂;

(C)配离子的颜色与d电子跃迁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有关;

(D)通常在弱场配体作用下,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50 对于八面体配合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磁矩为零时,其配体都是弱场配体;

(B)磁矩为5.9B.M.,其配体都是弱场配体;

(C)磁矩越大,晶体场稳定化能越大;

(D)磁矩越大,晶体场稳定化能越小。

51 下列配体与相同中心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其中造成分裂能最小的是()。

(A)F-;(B)Cl-;(C)I-;(D)H2O。

52 下列配体中与相同中心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分裂能最大的是()。

(A)F-;(B)H2O;(C)Cl-;(D)CN-。

53 对下列各相关配离子按磁矩相对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Ti(H2O)6]3+>[V(H2O)6]3+>[Cr(H2O)6]3+;

(B)[Ti(H2O)6]3+=[V(H2O)6]3+>[Cr(H2O)6]3+;

(C)[Ti(H2O)6]3+<[V(H2O)6]3+=[Cr(H2O)6]3+;

(D)[Ti(H2O)6]3+<[V(H2O)6]3+<[Cr(H2O)6]3+。

54 具有d5电子构型的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在弱场和强场配体作用下,晶体场稳定化能应.()。

(A)都是0D q;(B)分别为0D q和-20D q+2P;

(C)均为-20D q;(D)分别为-20D q和0D q。

55 具有d7电子构型的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在弱场和强场配体作用下,晶体场稳定化能应.()。

(A)均为-8D q;(B)分别为-8D q和-18D q+P;

(C)均为-18D q;(D)分别为-18D q和-8D q。

56 下列关于晶体场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晶体场理论不能解释配位体的光谱化学序;

(B)分裂能小于成对能时,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C)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的分裂能△0=10D q,所以八面体配合物的分裂能都相等;

(D)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为零的配离子也能稳定存在。

57 配合物[Fe(H2O)6]2+和[Fe(H2O)6]3+的分裂能相对大小应是()。

(A)[Fe(H2O)6]2+的较大;(B)[Fe(H2O)6]3+的较大;

(C)二者几乎相等;(D)无法比较。

58 比较配合物[Cr(H2O)6]2+和[Cr(H2O)6]3+的分裂能△o相对大小应是()。

(A)[Cr(H2O)6]2+的较大;(B)[Cr(H2O)6]3+的较大;

(C)二者几乎相等;(D)无法比较。

59 比较配合物[CrCl6]3-和[MoCl6]3-的分裂能△o相对大小应是()。

(A)[CrCl6]3-的较大;(B)二者几乎相等;

(C)[MoCl6]3-的较大;(D)无法比较。

60 下列关于晶体场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心离子具有的d电子越多,晶体场稳定化能越大;

(B)晶体场理论能够解释配位键的强弱;

(C)通常以氮为配位原子的配体必定是强场配体;

(D)通常以碳原子为配位原子的配体都是强场配体,卤素离子都是弱场配体。

61 下列关于晶体场稳定化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晶体场稳定化能小于零的配合物,才有一定的稳定性;

(B)晶体场稳定化能随中心离子具有的d电子数增大而增大;

(C)具有d1~d3构型的中心离子,不论与强场或弱场配体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晶体场稳定化能相等;

(D)晶体场稳定化能仅由中心离子的d电子构型决定。

62 下列对八面体配合物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P>△o时形成低自旋配合物,磁矩大;

(B)P<△o时形成低自旋配合物,磁矩小;

(C)P>△o时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磁矩小;

(D)P<△o时形成高自旋配合物,磁矩大。

63 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既可是高自旋,也可是低自旋,而这类金属离子所具有的d电子数目应为.()。

(A)d1~d3;(B)d4~d7;(C)d8~d10;(D)没有限制。

64 下列配离子中,磁矩最大的是.()。

(A)[Fe(CN)6]4-;(B)[FeF6]3-;

(C)[Fe(CN)4]3-;(D)[CoF6]3-。

65 对下列相关配离子按分裂能相对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B)△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C)△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D)△o([Fe(H2O)6]2+)<△o([Co(H2O)6]2+)>△o([Ni(H2O)6]2+)。

66 按照晶体场理论,Cu+、Ag+、Zn2+等水合离子无色,是因为它们()。

(A)d轨道已全充满而不会发生d-d跃迁;

(B)d轨道正好半充满而不会发生d-d跃迁;

(C)没有d电子而不会发生d-d跃迁;

(D)未发生d轨道分裂而不会发生d-d跃迁。

67 已知[Mn(CN)6]4-的磁矩为1.8B.M.,则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式和晶体场稳定化能分别为()。

(A)dε5(或t2g5),-20D q+2P;(B)dε5(或t2g5),-30D q;

(C)dε3dr2(t2g3,e g2),0D q;(D)dε3dr2(t2g3e g2),-10D q。

69 已知[FeF6]3-的磁矩为5.9B.M.,则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式和晶体场稳定化能分别为()。

(A)dε5(或t2g5),-20D q;(B)dε3dr2(t2g3e g2),0D q;

(C)dε3dr2(t2g3e g2),-10D q;(D)dε5(或t2g5),-30D q。

70 已知[Co(NH3)6]2+的磁矩为4.26B.M.,则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式和晶体场稳定化能分别为()。

(A)dε6dr1(t2g6e g1),-18D q;(B)dε6dr1(t2g6e g1),-36D q;

(C)dε5dr2(t2g5e g2),-8D q;(D)dε5dr2(t2g5e g2),-22D q。

71 某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晶体场稳定化能为-12D q,则该金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可能是()。

(A)d3或d6;(B)d4或d7;(C)d6或d9;(D)d3或d8。

72 某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在弱场配体情况下的晶体场稳定化能为

-8D q,则这种金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可能是()。

(A)d2或d7;(B)d2或d8;(C)d3或d8;(D)d4或d9。

73 下列各组配离子中,都属于高自旋的是()。

(A)[FeF6]3-和[Co(CN)6]3-;(B)[FeF6]3-和[Co(H2O)6]2+;

(C)[Co(NH3)6]2+和[Fe(CN)6]4-;(D)[CoF6]3-和[Fe(CN)6]4-。

74 下列各组配离子中,都属于低自旋的是()。

(A)[Fe(H2O)6]2+和[Fe(NCS)6]3-;(B)[Cu(NH3)4]2+和[Zn(NH3)4]2+;

(C)[Co(CN)6]3-和[Co(NH3)6]3+;(D)[Co(H2O)6]2+和[Fe(CN)6]3-。

75 下列各组配离子中,晶体场稳定化能均为零的一组是()。

(A)[Fe(H2O)6]3+,[Zn(H2O)6]2+,[Cr(H2O)6]3+;

(B)[Fe(H2O)6]3+,[Cr(H2O)6]3+,[Ti(H2O)6]3+;

(C)[Mn(H2O)6]2+,[Fe(H2O)6]3+,[Zn(H2O)6]2+;

(D)[Ti(H2O)6]3+,[Fe(H2O)6]3+,[Fe(H2O)6]2+。

76 下列八面体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为dε3(t2g3)的是()。

(A)[MnCl6]4-;(B)[Ti(H2O)6]3+;(C)[Co(CN)6]3-;(D)[CrF6]3-。

下列八面体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为dε6dr0(t2g6e g0)的是()。

(A)[Co(CN)6]3-;(B)[CrF6]3-;(C)[MnCl6]4-;(D)[Ti(H2O)6]3+。

77 某金属离子在弱八面体场中的磁矩为4.9B.M.,而在强八面体场中的磁矩为零,该金属离子可能是()。

(A)Cr3+;(B)Mn2+;(C)Mn3+;(D)Fe2+。

78 [Co(NO2)6]3-显黄色(吸收紫光),而[Co(NH3)6]3+显橙色(吸收蓝光)。根据它们的颜色(或吸收光波长)判断Co3+在这两种配离子中分裂能(△o)的相对大小为()。

(A)△o([Co(NO2)6]3-)<△o([Co(NH3)6]3+);

(B)△o([Co(NO2)6]3-)>△o([Co(NH3)6]3+);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79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场八面体和弱场八面体中的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均相同的是()。

(A)Ti3+和Cu2+;(B)Fe2+和Co2+;

(C)Fe3+和Cr3+;(D)Co3+和Ni2+。

80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场八面体和弱场八面体中,d电子分布方式均相同的是()。

(A)Cr3+和Fe3+;(B)Fe2+和Co3+;

(C)Co3+和Ni2+;(D)Cr3+和Ni2+。

81 下列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Zn(OH)4]2-(lg K=17.66)>[Al(OH)4]-(lg K=33.03);

(B)[HgI4]2-(lg K=29.83)>[PbI4]2-(lg K=4.47);

(C)[Cu(en)2]+(lg K=10.8)>[Cu(en)2]2+(lg K=20.0);

(D)[Co(NH3)6]2+(lg K=5.14)>[CoY]2-(lg K=16.31)。

82 在0.10mol·L-1的[Ag(NH3)2]Cl溶液中,各种组分浓度大小的关系是()。

(A)c(NH3)>c(Cl-)>c([Ag(NH3)2]+)>c(Ag+);

(B)c(Cl-)>c([Ag(NH3)2]+)>c(Ag+)>c(NH3);

(C)c(Cl-)>c([Ag(NH3)2]+)>c(NH3)>c(Ag+);

(D)c(NH3)>c(Cl-)>c(Ag+)>c([Ag(NH3)2]+)。

83 将2.0mol·L-1氨水与0.10mol·L-1[Ag(NH3)2]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各组分浓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A)c(NH3)>c(Cl-)=c([Ag(NH3)2]+)>c(Ag+);

(B)c (NH 3)>c (Cl -)>c ([Ag(NH 3)2]+)>c (Ag +);

(C)c (Cl -)>c (NH 3)>c ([Ag(NH 3)2]+)>c (Ag +);

(D)c (Cl -)>c ([Ag(NH 3)2]+)>c (NH 3)>c (Ag +)。

84 在1.0L2.0mol ·L -1的Na 2S 2O 3溶液中溶解0.10molAgNO 3固体,假定Ag +全部生成

[Ag(S 2O 3)2]3-,则平衡时S 2O 32-的浓度为()。

(A)0.20mol ·L -1;(B)1.8mol ·L -1;(C)1.2mol ·L -1;(D)0.80mol ·L -1。

85 将0.10mol ·L -1的Na 3[Ag(S 2O 3)2]溶液用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两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g(S 2O 3)2]3-的浓度恰好为稀释前的一半;

(B)Ag +的浓度变为稀释前的一半;

(C)S 2O 32-的浓度变为稀释前的一半;

(D)Na +的浓度等于稀释前的一半。

86 已知[CuY]2-和[Cu(en)2]2+的K 分别为5.0?1018和1.0?1020,则下列关于这两种配离子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uY]2-在水溶液中比[Cu(en)2]2+更稳定;

(B)[Cu(en)2]2+在水溶液中比[CuY]2-更稳定;

(C)[CuY]2-和[Cu(en)2]2+的稳定性几乎相同;

(D)不能直接从K 值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87 25℃时,[Ag(NH 3)2]+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NH 3)2]+[Ag(NH 3)]++NH 3 K

[Ag(NH 3)]+Ag ++NH 3 K 则[Ag(NH 3)2]+的稳定常数为()。

(A)K /K ;(B)K /K ;(C)1/(K ·K );(D)K ·K 。

88 25℃时,[Ag(NH 3)2]+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Ag(NH 3)2]+[Ag(NH 3)]++NH 3 K

[Ag(NH 3)]+Ag ++NH 3 K 则[Ag(NH 3)2]+的不稳定常数为()。

(A)K /K ;(B)K /K ;(C)1/(K ·K );(D)K ·K 。

89 下列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可作为[Zn(NH 3)4]2+的不稳定常数的是()。

(A)Zn 2++4NH 3[Zn(NH 3)4]2+;

(B)[Zn(NH 3)4]2++H 2O [Zn(NH 3)3(H 2O)]2++NH 3;

(C)[Zn(H 2O)4]2++4NH 3[Zn(NH 3)4]+4H 2O ;

(D)[Zn(NH 3)4]2++4H 2O [Zn(H 2O)4]2++4NH 3。

90 下列水溶液中的反应,其标准平衡常数可作为[FeF 6]3-的稳定常数的是( )。

(A)[Fe(H

2O)6]3-+6F -[FeF 6]3-+6H 2O ;

(B)[FeF

6]3-Fe 3++6F -;

(C)[FeF 6]3-+6H 2O [Fe(H 2O)6]3++6F -;

(D)[FeF 6]3-+H 2O [FeF 5(H 2O)]2-+F -。

91 在1.0L6.0mol ·L -1氨水中,溶解0.10molAgCl 固体,平衡时,溶液中c (NH 3)应()。

(A)大于5.9mol ·L -1; (B)小于5.8mol ·L -1;

(C)约等于5.8mol ·L -1; (D)约等于5.9mol ·L -1。

92 已知[Zn(NH 3)4]2+的K =3.47?10-10。在其溶液中c (NH 3)=2.0mol ·L -1时,则c c (Zn )( [Zn(NH )])

2342++的值为()。 (A)5.6?10-9;(B)2.2?10-11

;(C)1.7?10-10;(D)8.7?10-11。

93 在计算配合物系统的平衡组成时,常假定中心离子都形成最高配位数的配离子,而忽略其它配位数较小的配离子的存在。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而误差不会超出允许范围。这种简化计算的条件是()。

(A)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相差不大;

(B)形成最高配位数的配合物物种稳定常数必须大于1020;

(C)系统中配体足够过量;

(D)配合物的稳定性差。

9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位平衡是指溶液中配离子解离为中心离子和配体的解离平衡;

(B)配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像弱电解质;

(C)对同一配离子而言K·K=1;

(D)配位平衡是指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为内界和外界的解离平衡。

95 配离子[M(NH3)6]3+和[R(NH3)6]2+的不稳定常数分别为1.0?10-8和1.0?10-12,则在相同浓度的[M(NH3)6]3+溶液及[R(NH3)6]2+溶液中c(NH3)应是()。

(A)[R(NH3)6]2+溶液中较大;(B)[M(NH3)6]3+溶液中较大;

(C)两溶液中相等;(D)无法比较。

96 已知[HgCl]+、[HgCl2]、[HgCl3]-、[HgCl4]2-的稳定常数依次分别约为107、1013、1014、1015。在Cl-的平衡浓度为2.0mol·L-1时,将0.10molHg(NO3)2溶解在1.0LNaCl(aq)中,Hg(Ⅱ)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HgCl]+;(B)[HgCl2];(C)[HgCl3]-;(D)[HgCl4]2-。

97 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液滴定Mg2+时,如果不使用缓冲溶液,则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D)不变。

98 已知K([HgBr4]2-)=1.0?10-21,K([PtBr4]2-)=3.2?10-21。在[HgBr4]2-溶液和[PtBr4]2-溶液中,c(Hg2+)和c(Pt2+)的大小关系是()。

(A)只能c(Hg2+)>c(Pt2+);(B)只能c(Hg2+)

(C)只能c(Hg2+)=c(Pt2+);(D)难以确定。

99 在一定温度下,某配离子ML4的逐级稳定常数为K(1)、K(2)、K(3)、K(4),逐级不稳定常数为K(1)、K(2)、K(3)、K(4)。则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K(1)·K(2)·K(3)·K(4)=[K(1)·K(2)·K(3)·K(4)]-1;

(B)K(1)=[K(1)]-1;

(C)K(4)=[K(1)]-1;

(D)K(2)=[K(3)]-1。

100 25℃时,在Ag+的氨水溶液中,平衡时c(NH3)=2.98?10-4mol·L-1,并认为有

c(Ag+)=c([Ag(NH3)2]+),忽略Ag(NH3)+的存在。则[Ag(NH3)2]+的不稳定常数为()。

(A)2.98?10-4;(B)4.44?10-8;(C)8.88?10-8;(D)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101 25℃时,在Cu2+的氨水溶液中,平衡时c(NH3)=6.7?10-4mol·L-1,并认为有50%的Cu2+形成了配离子[Cu(NH3)4]2+,余者以Cu2+形式存在。则[Cu(NH3)4]2+的不稳定常数为( ....................................................................................................................................... )。

(A)4.5?10-7;(B)2.0?10-13;(C)6.7?10-4;(D)数据不足,无法确定。

102 25℃时,在Cd2+的氨水溶液中,平衡时c(NH3)=0.053mol·L-1,并有99%的镉生成了配离子[Cd(NH3)4]2+,余者以Cd2+形式存在.。则[Cd(NH3)4]2+的K为()。

(A)1.3?105;(B)1.3?103;(C)1.9?103;(D)1.3?107。

103 已知[Ag(NH3)2]+的稳定常数为 1.12?107。在含有0.20mol·L-1的[Ag(NH3)2]+和

0.20mol·L-1NH3的混合溶液中,c(Ag+)应为()。

(A)4.5?10-7;(B)8.9?10-7;(C)1.8?10-8;(D)8.9?10-8。

104 已知[Ag(NH3)2]+的稳定常数为1.12?107。室温下,将0.010molAgNO3固体溶于1.0L 氨水中,实验测得平衡时c(Ag+)=1.21?10-8mol·L-1。则氨水的最初浓度为()。

(A)0.088mol·L-1;(B)0.27mol·L-1;(C)0.68mol·L-1;(D)0.29mol·L-1。

105 将0.0010molNaCl固体加入1.0L0.0100mol·L-1Hg(NO3)2溶液中,若仅生成HgCl+,其稳定常数K为5.5?106,则平衡时Cl-的浓度为()。

(A)2.0?10-8mol·L-1;(B)5.5?10-3mol·L-1;

(C)1.4?10-4mol·L-1;(D)4.8?10-4mol·L-1。

106 已知[Ni(en)3]2+的稳定常数为2.14?1018。将2.00mol·L-1的乙二胺溶液与0.20mol·L-1的Ni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平衡时c(Ni2+)为()。

(A)6.67?10-20mol·L-1;(B)4.7?10-2mol·L-1;

(C)1.36?10-18mol·L-1;(D)1.36?10-19mol·L-1。

107 将1.0?10-3molNaCl固体加入1.0L0.0100mol·L-1Hg(NO3)2溶液中,若仅生成配离子[HgCl]+,其K为1.82?10-7。则平衡时Cl-的浓度是()。

(A)2.0?10-8mol·L-1;(B)5.5?10-7mol·L-1;

(C)2.0?10-8mol·L-1;(D)5.5?10-5mol·L-1。

108 已知[Ag(Py)2]2+的稳定常数为1.00?1010,将0.200mol·L-1的AgNO3与2.00mol·L-1的Py (吡啶)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平衡时c(Ag+)和c(Py)分别为()。

(A)1.23?10-11mol·L-1,0.90mol·L-1;(B)1.1?10-11mol·L-1,0.90mol·L-1;

(C)1.56?10-11mol·L-1,0.80mol·L-1;(D)1.25?10-10mol·L-1,0.80mol·L-1。

109 当溶液中存在两种配体,并且都能与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在两种配体浓度相同的条件下,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倾向是()。

(A)两种配合物形成都很少;

(B)两种配合物形成都很多;

(C)主要形成K较大的配合物;

(D)主要形成K较小的配合物。

110 已知E(Fe3+/Fe2+)=0.771V,E([Fe(CN)6]3-/[Fe(CN)6]4-)=0.36V。

则lg[K([Fe(CN)6]3-)/K([Fe(CN)6]4-)]的值是()。

(A)6.94;(B)-6.94;(C)13.9;(D)-13.9。

111 欲使CaCO3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宜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1.0mol·L-1Na2CO3;(B)加入2.0mol·L-1NaOH;

(B)加入1.0mol·L-1CaCl2;(C)加入0.1mol·L-1edta。

112 下列物质中在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AgCl;(B)AgBr;(C)AgI;(D)Ag2S。

113 已知[Ag(SCN)2]-和[Ag(NH3)2]+的K依次分别为2.69?10-8和8.91?10-8。当溶液中

c(SCN-)=0.010mol·L-1,c(NH3)=1.0mol·L-1,c([Ag(SCN)2]-)=c([Ag(NH3)2]+)=1.0mol·L-1时,反应:[Ag(NH 3)2]++2SCN-[Ag(SCN)2]-+2NH3进行的方向为()。

(A)于平衡状态;(B)自发向左;

(C)自发向右;(D)无法预测。

114 HgS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1.0mol·L-1NH3(aq);(B)1.0mol·L-1NaCl(aq);

(C)1.0mol·L-1KBr(aq);(D)1.0mol·L-1NaCN(aq)。

115 已知[HgI4]2-的稳定常数为K,[HgCl4]2-的稳定常数为K。

则反应[HgCl

]2-+4I-[HgI4]2-+4Cl-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A)K/K;(B)K/K;(C)K·K;(D)K+K。

116 已知[Ag(S2O3)2]3-的不稳定常数为K,[Ag(CN)2]-的稳定常数为K,则反应[Ag(S2O3)2]3-+2CN-=[Ag(CN)2]-+2S2O32-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A)K/K; (B)K/K; (C)K K; (D)K+K。

117 已知[Ag(NH 3)2]+的稳定常数为K,反应[Ag(NH3)2]++2SCN-[Ag(SCN)2]-+2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则[Ag(SCN)2]-的不稳定常数K应为()。

(A)K=K·K;(B)K=K/K;

(C)K=K/K;(D)K=1/(K·K)。

118 已知反应[Ag(NH 3)2]++2CN-[Ag(CN)2]-+2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Ag(NH3)2]+的稳定常数为K,则[Ag(CN)2]-的稳定常数K为()。

(A)K=K·K;(B)K=K/K;

(C)K=K/K;(D)K=1/(K·K)。

119 某金属离子M2+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配离子[MX4]2-和[MY4]2-,K([MX4]2-)

(A)取代反应为:[MX 4]2-+4Y-[MY4]2-+4X-;

(B)由于K([MX4]2-)1。

(C)当Y-的量足够时,反应必然向右进行。

(D)配离子的这种取代反应,实际应用中并不多见。

120 已知E(Fe3+/Fe2+)=0.771V;[Fe(CN)6]3-和[Fe(CN)6]4-的K分别为1.0?1042和

1.0?1035,则E([Fe(CN)6]3-/[Fe(CN)6]4-)应为()。

(A)0.36V;(B)-0.36V;(C)1.19V;(D)0.771V。

121 已知E(Ag+/Ag)=0.799V,K([Ag(NH3)2]+)=8.90?10-8,则E([Ag(NH3)2]+/Ag)为 ....................................................................................................................................... ()。

(A)0.799V;(B)0.383V;(C)0.591V;(D)-0.591V。

122 已知K(AgBr)=5.0?10-13,K([Ag(NH3)2]+)=1.1?107,M r(Ag)=107.9,M r(Br)=79.90。

1.0L1.0mol·L-1的氨水中,能溶解的AgBr质量是()。

(A)4.4g;(B)0.88g;(C)0.44g;(D)0.22g。

)和K([PbI4]2-),则反应PbI2+2I-[PbI4]2-的标准平衡常数K=()。

103 已知K(PbI

(A)K([PbI4]2-)]/[K(PbI2);(B)K(PbI2)]/[K([PbI4]2-);

(C)K(PbI2)·K([PbI4]2-);(D)1/[K(PbI2)·K([PbI4]2-)]。

124 Cu(OH)2溶解在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生成[Cu(NH3)4]2+时,系统的pH值 ....................................................................................................................................... ()。

(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估计。

105 在工业硫酸铝的测定中,采用在一定的pH值范围使[AlY]-(乙二胺四乙酸根合铝)与NH4F反应,生成[AlF6]3-与H2Y2-,则溶液的pH值()。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预测。

106 已知[Al(OH)]2+的稳定常数为K,则反应Al3++H 2O[Al(OH)]2++H+的标准平衡常数K为()。

(A)K=1/K;(B)K=K/K;(C)K=K·K;(D)K=K/K。

127 已知E(Hg2+/Hg)=0.857V,K([Hg(CN)4]2-)=2.5?1041;

则E([Hg(CN)4]2-/Hg)=()。

(A)0.37V;(B)-0.37V;(C)1.59V;(D)-1.59V。

128 已知E(Zn2+/Zn)=-0.763V,K([Zn(NH3)4]2+)=2.9?109。

则E([Zn(NH3)4]2+/Zn)=()。

(A)-0.48V;(B)0.48V;(C)-1.04V;(D)-1.32V。

129 已知E(Sn4+/Sn)=9.0?10-3V,E([SnF6]2-/Sn)=-0.25V。

则K([SnF6]2-)=()。

(A)2.4?104;(B)5.6?108;(C)1.6?1017;(D)3.2?1032。

130 已知K([Zn(CN)4]2-)=1.99?10-17,E(Zn2+/Zn)=-0.763V。

则[Zn(CN)4]2-+2e-Zn+4CN-的E为()。

(A)-1.75V;(B)1.75V;(C)-1.26V;(D)-0.494V。

131 已知K([CuCl2]-)=3.16?105,E(Cu+/Cu)=0.515V

则[CuCl 2]-+e-Cu+2Cl-的E为()。

(A)-0.131V;(B)0.189V;(C)0.379V;(D)0.362V。

132 已知E(Ag+/Ag)=0.799V,将金属银浸在含有1.00mol·L-1的S2O32-和1.00mol·L-1 [Ag(S2O3)2]3-的溶液中,与标准银电极(作正极)组成原电池。测得电动势为0.797V。则

[Ag(S2O3)2]3-的K为()。

(A)3.44?10-14;(B)1.19?10-14;(C)1.19?10-27;(D)3.44?10-16。

133 已知E(Cu2+/Cu)=0.337V。将铜片插在含有 1.00mol·L-1的NH3和1.00mol·L-1[Cu(NH3)4]2+的溶液中,以标准氢电极为正极,组成原电池,其电动势为0.057V。则[Cu(NH3)4]2+的K为()。

(A)7.24?1012;(B)2.76?1012;(C)1.23?1013;(D)2.05?1013。

134 已知Au3++3e-Au E=1.50V

[AuCl 4]-+3e-Au+4Cl-E=1.00V

则K([AuCl4]-)=()。

(A)4.86?1026;(B)3.74?1018;(C)2.18?1025;(D)8.10?1022。

135 已知E(Cu2+/Cu)=0.337V,K([Cu(NH3)4]2+)=4.79?10-14,当c([Cu(NH3)4]2+)=1.0mol·L-1,c(NH3)=2.0mol·L-1时,E([Cu(NH3)4]2+/Cu)为()。

(A)-0.075V;(B)-0.057V;(C)-0.066V;(D)-0.093V。

136 已知K(Al(OH)3)=1.3?10-33,K([AlF6]3-)=6.9?1019。

则反应Al(OH)

(s)+6F-[AlF6]3-+3OH-的标准平衡常数K=()。

(A)1.1?1013;(B)9.0?10-14;(C)5.3?1052;(D)1.9?10-53。

137 难溶的Co(OH)2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0.10mol·L-1CoCl2(aq);(B)0.10mol·L-1KNO3(aq);

(B)0.10mol·L-1NH3(aq);(D)0.10mol·L-1NH4Cl(aq)。

138 已知K(AgCl)=1.8?10-10,K([Ag(CN)2]-)=1.3?1021。将0.20mol·L-1AgNO3溶液与等体积的0.10mol·L-1NaCl(含KCN)溶液混合,为使AgCl沉淀不生成,平衡时c(CN-)=()。

(A)2.1?10-14mol·L-1;(B)1.5?10-7mol·L-1;

(C)4.3?10-14mol·L-1;(D)2.9?10-7mol·L-1。

139 已知电池(-)Pt∣Hg(l)∣[HgBr4]2-(aq)Fe3+(aq),Fe2+(aq)∣Pt(+)的E=0.561V,

E(Hg2+/Hg)=0.857V,E(Fe3+/Fe2+)=0.771V,则[HgBr4]2-的K应为()。

(A)1.12?1036;(B)7.21?1021;(C)1.06?1018;(D)8.50?1010。

140 已知K(NiS)=2.0?10-26,K([Ni(CN)4]2-)=5.0?10-32。欲使1.0?10-2molNiS沉淀溶于

1.0LKCN溶液中,KCN的起始浓度至少应为()。

(A)0.25mol·L-1;(B)0.044mol·L-1;(C)0.066mol·L-1;(D)0.088mol·L-1。

141 配合物(NH4)3[SbCl6]的中心离子氧化值和配离子电荷分别是()。

(A)+2和-3;(B)+3和-3;(C)-3和+3;(D)-2和+3。

142 Al3+可与edta(EDTA)形成()。

(A)聚合物;(B)简单配合物;(C)螯合物;(D)复盐。

143 对于配合物[Cu(NH3)4][PtCl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前者是内界,后者是外界;

(B)二者都是配离子;

(C)前者为正离子,后者为负离子;

(D)两种配离子构成一个配合物。

144 化合物[Co(en)3]Cl3的正确命名是()。

(A)三氯化三(乙二胺)钴;

(B)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C)三氯·三(乙二胺)钴(Ⅲ);

(D)三氯酸三(乙二胺)合钴(Ⅲ)。

145 配离子[CoCl(NO2)(NH3)4]+的正确名称是()。

(A)氯·硝基·四氨钴(Ⅲ)离子;

(B)氯·硝基·四氨钴离子;

(C)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Ⅲ)离子;

(D)氯化硝基·四氨合钴(Ⅲ)离子。

146 配合物K[Au(OH)4]的正确名称是()。

(A)四羟基合金化钾;(B)四羟基合金酸钾;

(C)四个羟基金酸钾;(D)四羟基合金(Ⅲ)酸钾。

147 配合物Cu2[SiF6]的正确名称是()。

(A)六氟硅酸铜;(B)六氟合硅(Ⅳ)酸亚铜;

(C)六氟合硅(Ⅳ)化铜;(D)六氟硅酸铜(Ⅰ)。

148 配合物[CrCl3(NH3)2(H2O)]的正确名称是()。

(A)三氯化一水·二氨合铬(Ⅲ);(B)三氯·二氨·一水合铬(Ⅲ);(C)一水·二氨·三氯合铬(Ⅲ);(D)二氨·一水·三氯合铬(Ⅲ)。

149 化合物(NH4)3[SbCl6]的正确名称是()。

(A)六氯合锑酸铵(Ⅲ);(B)六氯化锑(Ⅲ)酸铵;

(C)六氯合锑(Ⅲ)酸铵;(D)六氯化锑三铵。

150 二羟基四水合铝(Ⅲ)配离子的化学式是()。

(A)[Al(OH)2(H2O)4]2+;(B)[Al(OH)2(H2O)4]-;

(C)[Al(H2O)4(OH)2]-;(D)[Al(OH)2(H2O)4]+。

151 下列配合物中,形成体的配位数与配体总数相等的是()。

(A)[Fe(en)3]Cl3;(B)[CoCl2(en)2]Cl;

(C)[ZnCl2(en)];(D)[Fe(OH)2(H2O)4]。

152 下列配合物中只含有单齿(基)配体的是()。

(A)K2[PtCl2(OH)2(NH3)2];(B)[Cu(en)2]Cl2;

(C)K2[CoCl(NH3)(en)2];(D)[FeY]-(注:Y为edta)。

153 下列配合物中,形成体的配位数与配体总数不相等的是()。

(A)[CoCl2(en)2]Cl;(B)[Fe(OH)2(H2O)4];

(C)[Cu(NH3)4]SO4;(D)[Ni(CO)4]。

154 下列物质能作为螯合剂的是()。

(A)SCN-;(B)NO2-;(C)SO42-;(D)H2N?CH2?COO-。

155 下列物质能作为螯合剂的是()。

(A)CO;(B)NH2?(CH2)2?COOH;(C)NH3;(D)NO3-。

156 下列物质能作为螯合剂的是()。

(A)SO32-;(B)CH3COOH;(C)SO42-;(D)P2O74-。

157 下列配合物中只含有多齿(基)配体的是()。

(A)H[AuCl4]; (B)[CrCl(NH3)5]Cl;

(C)[Co(C2O4)(en)2]Cl; (D)[CoCl2(NO2)(NH3)3]。

15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配离子只能带正电荷;

(B)中性配合物不存在内界;

(C)配合物的内、外界都有可能存在配位键;

(D)配合物的形成体可以是正离子,又称为中心离子。

159 在配合物[CoCl2(NH3)3(H2O)]Cl中,形成体的配位数和氧化值分别为()。

(A)3,+1;(B)3,+3;(C)6,+1;(D)6,+3。

160 下列配合物中,属于螯合物的是()。

(A)[Co(NO2)6]4-;(B)Ni(CO)4;(C)[Fe(C2O4)3]3-;(D)[Fe(NCS)6]3-。

161 在配合物[Co(en)3]2(SO4)3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和氧化值分别是()。(A)3,+3;(B)6,+3; (C)3,+2;(D)6,+2。

162 在配合物[ZnCl 2(en)]中,形成体的配位数和氧化值分别是()。

(A)3,0;(B)3,+2;(C)4,+2;(D)4,0。

163 在配离子[Co(C 2O 4)2(en)]-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和氧化值分别是()。

(A)6,+3;(B)3,+3;(C)6,+2;(D)3,+2。

16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配合物必定是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

(B)配位键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形成体接受孤对电子而形成;

(C)配合物的内界常比外界更不易解离;

(D)配位键与共价键没有本质区别。

16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必定是由金属离子接受电子对形成的;

(B)配合物都有内界和外界;

(C)配位键的强度低于离子键或共价键;

(D)配合物中,形成体与配位原子间以配位键结合。

166 关于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配位体半径愈大,配位数愈大;

(B)形成体的电荷数愈多,配位数愈大

(C)中心原子(或离子)半径愈大,配位数愈大;

(D)由单齿(单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则配体总数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

167 下列物质不能作为螯合剂的是()。

(A)HOOCCH 2·CH 2COOH ;(B)P 3O 105-;(C)P 2O 74-;(D)PO 43-。

168 已知某配合物的组成为CoCl 3·5NH 3·H 2O 。其水溶液显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腾有氨放出,同时产生Co 2O 3沉淀;加AgNO 3于该化合物溶液中,有AgCl 沉淀生成,过滤后再加AgNO 3溶液于滤液中无变化,但加热至沸腾有AgCl 沉淀生成,且其质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二分之一。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最可能为()。

(A)[CoCl 2(NH 3)4]Cl ·NH 3·H 2O ; (B)[Co(NH 3)5(H 2O)]Cl 3;

(C)[CoCl 2(NH 3)3(H 2O)]Cl·2NH 3; (D)[CoCl(NH 3)5]Cl 2·H 2O 。

169 EDTA 的酸效应系数Y α在一定酸度下等于( )。

A 、c(Y 4-)/c Y

B 、c Y /c(Y 4-)

C 、c(H +)/c Y

D 、c Y /c(H 4Y)

170 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若要求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的酸度条件必须满足( )。式中,c M 为滴定开始时金属离子的浓度;Y α为EDTA 的酸效应系数;K MY 为金属离子M 与EDTA 的配合物稳定常数;'MY K 为金属离子M 与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A 、610≥MY M K c

B 、6'10≤Y MY M

K c α C 、610≥Y MY M K c α D 、610≥MY Y M K c α

171 当溶液中有两种(M ,N )金属离子共存时,欲以EDTA 滴定M 而使N 不干扰,则要求( )。

A 、

510≥NY N MY M K c K c B 、510-≥NY

N MY M K c K c C 、810≥NY N MY M K c K c D 、810-≥NY N MY M K c K c 172 某溶液主要含有Ca 2+、Mg 2+及少量Fe 3+、Al 3+。今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 滴定,用铬黑T 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

A 、Mg 2+含量

B 、Ca 2+含量

C 、Ca 2+和Mg 2+总量

D 、Fe 3+和Al 3+总量

173 在EDTA 配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 、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 、pH 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 、酸效应系数愈大,配合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愈大

174 对EDTA 滴定法中所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要求它与被测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条件稳定

常数'MIn K ( )。

A 、''lg /lg 2MIn MY K K >

B 、''

lg /lg 2MY MIn K K >

C 、''/100MIn MY K K ≥

D 、''/100MIn MY K K ≤ 175 已知二甲酚橙在pH<6.3时为黄色,在pH>6.3时为红色,铅与二甲酚橙形成的配合物为红色,而滴定Pb 2+的最高酸度pH=3.2,最低酸度所对应的pH=7.2,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用EDTA 滴定Pb 2+的适宜酸度范围是( )。

A 、pH>3.2

B 、pH :3.2~6.3

C 、pH<6.3

D 、pH:3.2~7.0

176 确定某种金属离子被滴定的最小pH 值(配合滴定中,允许相对误差为±0.1%),一般根据以下哪项计算?( )

A 、')(lg lg lg ,5lg MY MY H Y MY M K K K c -=≥α

B 、'()lg 6,lg lg lg M MY Y H MY MY c K K K α'≥=-

C 、MY MY H Y MY M K K K c lg lg lg ,10')(8-=≥α

D 、MY MY H Y MY M K K K c ')(6'lg lg ,10=≥α 177 在配合滴定中,有时出现“封闭”现象,其原因是( )。式中,M 为待测离子;N 为干扰离子;In 为指示剂;Y 为EDTA 。 A 、''NY MY K K > B 、''NY

MY K K < C 、''MY

MIn K K > D 、''MY NIn K K >

178 以EDTA 法测定石灰石中CaO(其摩尔质量为56.08 g·L -1)含量,用0.0l mol·L -1 EDTA 滴定。 设试样中含CaO 约59%,试样溶解后定容为250m1。吸取25m1进行滴定则试样称取量应为:

A .0.1g 左右;

B .0.12~0.24g

C .0.23~0.45g

D. 0.4~0.8g .

179 EDTA 的酸效应系数αY

A. [Y 4-]/[Y]总;

B. [Y]总/[Y 4-];

C. [H +]/[Y]总;

D. [Y]总/[H 4Y];

180 K CaY2-=1010.69。当pH =时,lg(αY(H)=1.29,则K CaY2-

A1011.96 ; B. 10-9.40; C . 1010.69 D. 109.40

1—198 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M %,则滴定的酸度条件必须满足:

A. 610≥MY M K c ;

B.610≤'Y MY M

K c α; C. 610≥Y MY M K c α, D . 610≥MY Y K α

式中:c M 为滴定开始时金属离子的浓度;

αY 为EDTA 的酸效应系数;

K MY 为金属离子M 与EDTA 的络合物稳定常数;

K ˊMY 为金属离子M 与EDTA 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181 当溶液中有两种(M ,N)金属离子共存时,欲以EDTA 滴定M 而使N 不干扰,则要求

6

10

MY

N

MY

M

K

c

K

c

B.

5

10-

MY

N

MY

M

K

c

K

c

C.

8

10

MY

N

MY

M

K

c

K

c

D.

8

10-

MY

N

MY

M

K

c

K

c

式中:

c M表示滴定开始时金属离子M的浓度;

c N表示滴定开始时金属离子N的浓度;

K MY表示金属离子M与EDTA的络合物稳定常数;

K NY表示金属离子N与EDTA的络合物稳定常数。

182 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以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是:

A. Mg2+含量;B.Ca2+含量;Ca2+和Mg2+总量;

D.Fe3+和Al3+总量;

183 在Ca2+、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法测定Ca2+,要消除2+的干扰,宜用:

A.控制酸度法;B络合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沉淀掩蔽法;

184 在EDTA、

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酸效应系数愈小,络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络合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高中化学竞赛-配合物,络合物,配位化学,配体,配位数,中心体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 配合物(配位化合物)化学基础 【竞赛要求】 配位键。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常见的络合剂及常见的配合反应。定性说明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Ti(H2O)6的颜色。路易斯酸碱的概念。 1.配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 络合物。如[Co(NH3)6]3+、[Cr(CN)6]3–、Ni(CO)4都是配位单元,分别称作配阳离子、配阴离子、配分子。判断物质是配合物的关键在于物质是否含有配位单元。配合物和复盐的区别:前者一定含有配位键,后者没有配位键,如KCl·MgCl2·6H2O是复盐,不是配合物。 2.配合物的组成: 为外界,内外界(1)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以[Cu(NH3)4]SO4为例,[Cu(NH3)4]2+为内界,SO-2 4 之间是完全电离的。内界是配位单元,外界是简单离子。又如K3[Cr(CN)6]之中,内界是[Cr(CN)6]3–,外界是K+。配合物可以无外界,但不能没有内界,如Ni(CO)4。 (2)中心离子(原子)和配位体: a.中心离子(原子):又称配合物的形成体或中心体,多为过渡金属离子,如Fe3+、Fe2+、Co2+、Ni2+、Cu2+,也有电中性的原子为配合物的中心原子,如Ni(CO)4、Fe(CO)5中的Ni和Fe都是电中性的原子。只要能提供接纳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的离子或原子均可作中心体。 b.配位体:含有孤对电子的阴离子或分子。如NH3、Cl—、CN—等。配位体中直接同中心原子配合的原子,叫做配位原子。如[Cu(NH3)4]2+配阳离子中,NH3是配位体,其中N原于是配位原子。配位原子经常是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 (3)配位原子和配位数:配体中给出孤对电子与中心体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叫配位原子。配位单元中,中心体周围与中心体直接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的个数,叫配位数。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一般为2、4、6、8(配位数为8的较少见),如在[Pt(NH3)6]C14中,配位数为6,配位原子为NH3分子中的6个氮原子。一般说来,配位数大多是中心体电荷数的两倍,如Cu+、Ag+、Au+的配位数均为2,Cu2+、Zn2+的配位数均为4,Fe3+、Cr3+的配位数均为6,但也有例外。配位数与中心体和配体的性质有关:若中心离子的电荷高,半径大,则利于高配位;而配体的电荷高,半径大,则利于低配位。

配位平衡习题及答案

配合平衡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Cu (Ⅱ) 、Zn (Ⅱ) 、Cd (Ⅱ) 的易溶盐较多。() 2. 金属锌可以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氢气。() 3. Zn 、Cd 、Hg 的金属活泼性分别比Cu 、Ag 、Au 强。.............. () 4. [ Cu (NH3 )4 ]2+ 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u2+ 以sp3 杂化轨道与NH3 形成配位键。.........................................................................................................................() 5. Zn2+ 、Cd2+ 、Hg2+ 与EDTA 形成配位数为4 的螯合物。()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将Mn2+氧化为MnO4-的是.................()。 (A) PbO;(B) Bi3+;(C) NaClO;(D) (NH4 )2 S2O8。 2. 下列金属中,延展性最好的是........................................................... ()。 (A) 银;(B) 金;(C) 铜;(D) 锌。 3. 下列反应中,配离子作氧化剂的是............................................. ()。 (A) [Cu (OH)4]2- 与甲醛反应;(B)[ Fe (CN)6]4- 与FeCl3 反应; (C) [Co (NH3 )6]2+ 与O2 反应;(D)[ Ag (NH3 )2]+ 与KI 反应。 4. 下列化合物中易溶于水的是............................................................. ()。 (A) Cu2O ;(B) CuCl ;(C) CuCl2 ;(D) CuI 。 5. 下列离子分别与Hg2+ 反应不生成沉淀的是........................ ()。 (A) 少量I- ;(B) OH-;(C) Sn2+;(D) Cl-。 6. 在酸度较大的水溶液中也不溶解的盐是( ) (A) Ag2SO4 (B) Ag3PO4 (C) Ag2CO3 (D) Ag2S 7. 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常形成的产物是( ) (A) Cu(HCO3)2 (B) CuCO3 (C) Cu2(OH)2CO3 (D) Cu(OH)2 8. 组成黄铜合金的两种金属是( ) (A) 铜和锡(B) 铜和锌(C) 铅和锡(D) 铝和铜 9. Cu+的磁矩是( ) (A) 3.88 (B) 5.0 (C) 2.83 (D) 0 10. 下述有关银的性质的正确论述是( ) (A) 从稀盐酸中置换出氢(B) 从浓盐酸中置换出氢 (C) 从氢碘酸中置换出氢(D) 从稀硫酸中置换出氢 11. 要从含有少量Cu2+离子的ZnSO4溶液中除去Cu2+离子最好的试剂是( ) (A) Na2CO3 (B) NaOH (C) HCl (D) Zn 12. 能共存于溶液中的一对离子是( ) (A) Fe3+和I-(B) Pb2+和Sn2+(C) Ag+和PO43-(D) Fe3+和SCN- 13. 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少量Fe3+,加入下列试剂效果最好的是( ) (A) 氨水(B) NaOH (C) H2S水(D) Cu2(OH)2CO3 14. Cu2O 和稀H2SO4反应,最后能生成( ) (A) Cu2SO4+ H2O (B) CuSO4+ H2O (C) CuSO4+ Cu + H2O (D) CuS 15. 五水硫酸铜可溶于浓盐酸,关于所得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成蓝色; (B) 将溶液煮沸时释放出氯气,留下一种Cu(I) 的配合物溶液; (C) 这种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生成沉淀; (D) 此溶液与金属铜一起加热,可被还原为一种Cu(I)的氯配合物。

高中化学竞赛配位化合物

高中化学竞赛专题练习 配位化合物 1、画出下列配合物可能有的旋光异构体的结构。 (1)[FeCl2(C2O4)en] ;(2) [Co(C2O4)3]3-;(3)[Co(en)2Cl2]+。 2、一些顺式铂的配合物可以作为活性抗癌药剂,如cis-PtCl4(NH3)2、cis-PtCl2(NH3)2、 cis-PtCl2(en)等。实验测得它们都是反磁性物质,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它们的成键情况,指出它们是内轨型配合物还是外轨型配合物。 3、已知下列配合物的磁矩,根据价键理论指出各中心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轨道杂化类型、 配离子空间构型,并指出配合物属内轨型还是外轨型。 (1) Mn(CN)63-(μ=2.8 B.M); (2) Co(H2O)62+(μ=3.88 B.M); 4、实验测得配离子Co(NH3)63+是反磁性的,问它属于什么几何构型?根据价键理论判断中心 离子采取什么杂化状态? 5、通过计算说明,在标准状况下金难溶于水,但用氰化钠溶液却可以浸取金矿砂中的金。 已知E°(Au+/Au)=1.69V,E°(O2/OH-)=0.401V,K稳°[Au(CN)2-]=2×1038 6、已知E°(Fe3+/Fe2+)=0.771V,E°(I2/I-)=0.535V,在标准状况下Fe3+可以将I-氧化为单 质I2。通过计算说明在标准状况下,下列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Fe(CN)63-+2I-=Fe(CN)64-+I2 已知K稳°(Fe(CN)63-)=1.0×1042,K稳°(Fe(CN)64-)=1.0×1035。 7、已知E°(Fe3+/Fe2+)=0.771V,E°(Sn4+/Sn2+)=0.14V,K稳°(FeF3)=1.15×1012。通过计算说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F,然后再加SnCl2; (2)向Fe(SCN)3溶液中加入SnCl2(K稳°(Fe(SCN)3)=4.4×105); (3)向Fe(SCN)3溶液中加入KI(E°(I2/I-)=0.535V)。 8、某Ⅷ族不活泼金属A溶于足量的王水生成B的溶液(A的含量为47.60%);将SO2通入B 的溶液中,得到C的溶液(A的含量为57.56%)。已知B、C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阴离子所带电荷也相同。 (1)通过计算推理,确定A的元素符号; (2)写出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画出B、C阴离子的空间构型。 9、铝与三乙胺形成的单核配合物是电中性分子,实验测得其氢的质量分数为14.32%,画出 它的立体结构,指出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和杂化类型。要给出推理过程。 10、将2,2-联吡啶,冰醋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物在75℃时水浴加热3小时后,析出细小的 针状晶体A。A可作为配体与许多过渡金属生成配合物,如与铬形成红紫色配合物B:CrA x Cl y(ClO4)z·H2O,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r 8.43%、C 38.95%、H 2.94%、Cl 17.25%、N 9.08%、O 23.35%。 (1)若A是双齿配体,易配位形成七元环,写出A的结构式。 (2)确定B的化学式,并计算该化合物的磁矩。 (3)写出B中的配离子所有可能的结构式。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答案 9-1 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和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1)[CoCl 2(H 2O)4]Cl (2)[PtCl 4(en)] (3)[Ni Cl 2(NH 3)2] (4)K 2[Co(SCN)4] (5)Na 2[SiF 6] (6)[Cr(H 2O)2(NH 3)4]2 (SO 4)3 (7)K 3[Fe(C 2O 4)3] (8)(NH 4)3[SbCl 6]·2H 2O 9-2 已知磁矩,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1)[Cd(NH 3)4]2+ (μ=0 B M) (2)[PtCl 4]2- (μ=0 B M) (3)[Mn(CN)6]4- (μ=1.73 B M) ( 4 ) [CoF 6]3- (μ=4.9 B M)

(5)[BF 4]- (μ=0 BM) (6)[Ag(CN)2]- (μ=0 B M) 9-3 解释下列名词 (1)配位原子 (2)配离子 (3)配位数 (4)多基(齿)配位体 (5)螯合效应 (6)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7)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 (8)磁矩 答:见教材。 9-4 选择适当试剂,实现下列转化。 Ag →AgNO 3→AgCl ↓→[Ag(NH 3)2]Cl →AgBr ↓→Na 3[Ag(S 2O 3)2]→AgI ↓→K[Ag(CN)2] →Ag 2S ↓ 答:转化路线: ↓?→???→?→?→???→?↓?→????→?↓?→???→?- - - - - ?S Ag ]K[Ag(CN)AgI ])O [Ag(S Na AgBr ]Cl )[Ag(NH AgCl AgNO Ag 22232323NH 32232233 S KCN I O S Br O H Cl HNO 要点:应记忆题给各常见配合物和沉淀物的稳定转化顺序。 9-11 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金属离子M ,试证明在化学计量点时, (1)() ' 2 1MY pK pMY pM -= (2))(lg 2lg )(lg M c K MY c MY += 证明:

课题: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课题: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课型:课时: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配合物的形成原理 2、知道配位键、配合物、配离子等基本概念 3、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重、难点: 1、配合物的组成 2、配合物的命名 学习过程: 课前检测: (一)完成下面方程式: 1、硫酸铜与氨水反应 2、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 3、硝酸银与氨水反应 (二)溶度积规则Qi与Ksp的关系 学习新课 一、配合物的定义 [实验探究] 1、取一支试管加入5mL 0.1mol/L CuSO4溶液,然后逐滴加入2mol/L NH3·H2O 溶液至过量,观察并记录现象 。 2、将上述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数滴0.1mol/L BaCl2溶液,另一份滴加数滴1mol/L 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 3、分析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沉淀-溶解平衡考虑) [自学反馈]预习P130配合物的定义,理解下列几个基本概念 1、配位键 2、配离子 3、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组成 [自学反馈]预习P131配合物的组成,掌握配合物的组成 以[Cu(NH3)4]SO4为例,分析其组成 [Cu(NH3)4]SO4

1、中心原子:通常是, 例如:。 2、配位体:提供的分子和离子叫配位体 例如:。 配位原子:配位体中原子叫配位原子 例如:。 3、配位数:作为直接与结合的的数目,即形成配位键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4、配离子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和电荷数的代数和。 5、内界和外界:配合物分为内界和外界,其中称为内界,与内界发生电性匹配的称为外界。 三、配合物的命名 [自学反馈]预习P132配合物的命名,熟悉配合物的命名规则 1、配离子的命名: 2、配位酸: 3、配位碱: 4、配位盐: 自学检测: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PtCl6] (2)K4[Fe(CN)6] (3)[Co(NH3)6]Cl3; (4)[CrCl2(H2O)4]Cl (5)[Co(NO3)3(NH3)3] (6)[Fe(CO)5]

高中化学竞赛辅导无机化学16.2配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知识点素材

§16-2 配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The Isomerism of Complexes 一、总论: 1.Definition:凡是化学组成相同的若干配合物,因原子间的连接方式或空间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现象,称为配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 2.Classification (1) 化学结构异构现象(chemical structure isomerism):化学组成相同,原 子间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现象,称为化学结构异构现象。例如: [Co(NH3)5(NO2)]2+和 [Co(NH3)5(ONO)]2+ (2) 立体异构现象(stereo isomerism):化学组成相同,空间排列不同而引起 的异构现象,称为立体异构现象。例如:Pt(NH3)2Cl2

cis – 二氯·二氨合铂(II) trans - 二氯·二氨合铂(II) 二、化学结构异构现象,大致分为五类: Ionization isomerism, Hydrate isomerism, Linkage isomerism, Coordination isomerism, Polymerization isomerism. 1.Ionization isomerism (1) Two coordination compounds which differ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ons between those directly coordinated and counter-ions present in the crystal lattice are called ionization isomers. (2) e.g. [Cr(NH 3)5Br]SO 4 and [Cr(NH 3)5SO 4]Br 2.Hydrate isomerism (Solvent isomerism) (1) Hydrate isomerism is similar to ionization isomerism except that an uncharged ligand changes from being coordinated to a free-lattice position whilst another ligand moves in the opposite sense. (2) e.g. [Cr(H 2O)6]Cl 3 ,[Cr(H 2O)5Cl]Cl 2·H 2O ,[Cr(H 2O)4Cl 2]Cl ·2H 2O 3.Linkage isomerism (1) The first example of this type of isomerism was provided by J φrgensen, W erner’s contemporary. His method of preparation was as follows : A"solution "Cl]Cl )[Co(NH 23N aN O H Cl N H 253???→???→???→? red Co(ONO)]Cl )[(NH A"solution "253cold in stand let ?????→? yellow )]Cl Co(NO )[(NH A"solution "2253H Cl conc heat ???→???→?? (2) It deals with a few ligands (ambidenatate) that are capable of bonding through are type of donor atom in one situation not a different atom in another complex. Some authors refer to this type of isomerism as “structura l i somerism” but inasmuch as all isomerism is basically “structural” , the term linkage isomerism is preferable. (3) e.g. +252SCN]O)[Cr(H and +252NCS]O)Cr(H [ +]SSO )Co(NH [353 and +S]OSO )[Co(NH 253 4.Coordination isomerism (1) This may occur only when the cation and anion of a salt are both complexes, the two isomers differing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igands between the cation and anion (2) e.g. ]Cr(Ox)][)Co(NH [363 and ]][Co(Ox))[Cr(NH 363 ] ][Cr(SCN))[Cr(NH 663 and ](SCN))][Cr(NH (SCN))[Cr(NH 423243 ]PtCl ][)[Pt(NH 643 and ]][PtCl Cl )[Pt(NH 4243

第09讲 络合物(配位化合物)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 第9讲络合物(配位化合物)化学基础 【竞赛要求】 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位(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分子、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而常见的络合剂及其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 的颜色。路易斯酸碱的概念。象基本概念。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Ti(H2O)+3 6 【知识梳理】 一、配合物基本知识 1、配合物的定义 由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体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相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通常称为配位单元。凡是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都称作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也叫络合物。 [Co(NH3)6]3+,[Cr(CN)6]3–,Ni(CO)4都是配位单元,分别称作配阳离子、配阴离子、配分子。 [Co(NH3)6]Cl3、K3[Cr(CN)6]、Ni(CO)4都是配位化合物。[Co(NH3)6]、[Cr(CN)6] 也是配位化合物。判断的关键在于是否含有配位单元。 思考: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是配合物 ①CuSO4·5H2O②K2P t Cl6 ③KCl·CuCl2 ④Cu(NH2CH2COO)2 ⑤KCl·MgCl2·6H2O ⑥Cu(CH3COO)2 注意:①配合物和配离子的区别 ②配合物和复盐的区别 2、配合物的组成 中心离子 内界单齿配体 配位体多齿配体 配合物螯合配体 外界 (1)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 以[Cu(NH3)4]SO4为例: [Cu(NH3)4]2+ SO-2 4 内界外界 内界是配位单元,外界是简单离子。又如K3[Cr(CN)6] 之中,内界是[Cr(CN)6]3–,外界是K+。可以无外界,如Ni(CO)4。但不能没有内界,内外界之间是完全电离的。 (2)中心离子和配位体 中心离子:又称配合物的形成体,多为金属(过渡金属)离子,也可以是原子。如Fe3+、Fe2+、Co2+、Ni2+、Cu2+、Co等,只要能提供接纳孤对电子的空轨道即可。 配位体:含有孤对电子的阴离子或分子。如NH3、H2O、Cl-、Br-、I-、CN-、CNS-等。

第6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简答题: (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 答: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地点分析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要求配位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且能进行完全;反应必须迅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2)EDTA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EDTA 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生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高;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几乎均为1: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能溶于水;配位反应迅速;EDTA 与无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3)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答:MY M K c lg ≥6 (4)配位滴定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从理论上看,哪些对滴定分析有利? 答:配位滴定副反应包括:EDTA 的酸效应,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的配位反应,干扰离子效应,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等。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对滴定分析有利。 (5)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怎样消除封闭? 答:如果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极其稳定,以至于加入过量的滴定剂也不能将金属离子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出来,溶液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就没有颜色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受到了封闭。可加掩蔽剂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条件与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酸度;2)分别采用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3)分离干扰离子。 2.名词解释 (1)酸效应

答:由于H+的存在使配位剂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酸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酸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3) 配位效应 答:由于存在其他配位剂L 与金属离子M 配位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4)配位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配位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配位效应系数。 (5)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 答:]n I []MIn ['=当点。变,此即指示剂的变色时,指示剂发生颜色突 3.计算题: (1)用EDTA 滴定法检验血清中的钙。取血清100μl ,加KOH 溶液2滴和钙红指示剂1~2滴,用0.001042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0.2502ml 。计算此检品中Ca 2+含量(Ca 2+mg/100ml )。若健康成人血清中Ca 2+含量指标为 9~11mg/100ml ,此检品中Ca 2+含量是否正常?(尿中钙的测定与此相似,只是要用柠檬酸掩蔽Mg 2+) 解: E D T A C a S Ca ()100Ca%(0.0010420.2502)40.0810010.45(mg /100ml)(40.08g/mol)0.1 cV M V M ??=???=== (2)精密称取葡萄糖酸钙(C 12H 22O 14Ca·H 2O )0.5403g ,溶于水中,加入适量钙指示剂,用0.05000mol/LE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23.92ml 。计算此样品中葡萄糖酸钙含量。(1222142C H O Ca H O M =448.7) 解:

11 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习题解答

11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习题 (p368-369)参考解答 1.解答: 序号 粒子 命名 中心离子 配体 配位原子 配位数 1 [CoOH (NH 3)4(H 2O)]2+一羟基.四氨. 一水合钴(III) 离子 Co(III)OH - 、NH 3、H 2O O 、N 、O 6 2 [Co(NO 2)3(NH 3)3] 三硝氨和钴 (III) Co(III)NO 2-、NH 3 N 、N 6 Pt(II)NH 3N 4 3 [Pt(NH 3)4][PtCl 6]六氯合铂(II) 酸四氨合铂 (IV) Pt(IV)Cl -Cl 6 4 Ag 2[HgI 4] 四碘合汞(II) 酸银 Hg(II)I -I 4 5 [Co(en)3]Cl 3 氯化三乙二 胺和钴(III) Co(III)en N 6 6 [Fe(CN)5(Py)] 3-五氰.一吡啶合铁(II)离子 Fe(II)CN -、Py C 、N 6 7 Cu[SiF 6] 六氟合硅(IV) 酸铜 Si(IV)F - F 6 8 [CoBr(NH 3)5]SO 4 硫酸一溴.五 氨合钴(III) Co(III) Br -、NH 3 Br 、N 6 2.解答:(1) [Ni(CN)4]2- (2) K[PtCl 5(NH 3)] (3) [Cu(en)2]Cl 2 (4) [CoCl 2(NH 3)4]Cl (5) [PtCl 2(NH 3)2] 3.解答: 4.解答: 粒子 自旋状态

(1)Fe(en)22 + 高自旋 外轨型 (2)Mn(CN)64- 低自旋 内轨型 (3)K 3[Fe(CN)6] 低自旋 内轨型 (4)Pt(CN)42 - 低自旋 内轨型 5.解答:[Fe(H 2O)6]2 +:高自旋,2g 和e g 电子排布为: 磁矩:μ= B.M 9.4 [Fe(CN)6]2 -:低自旋, t 2g 和e g 电子排布为: 磁矩为:μ= B.M 06.解答: [Ag + ]= 4.0×10-7mol·L -17.解答:无AgI 沉淀生成。 8.解答: K θf =3.5×1012 9.解答: E θ (AuCl 4- /Au)= -1.04V 10.解答:; 117 3L mol 10 8.2]Al [??+?×=13-4L mol 104.1]AlF [???×=13-25L mol 101.7]AlF [???×=; 13-36L mol 104.1]AlF [???×=11.解答:(1) [Mg 2+]=6.2×10-5 mol ?L ?1; (2) [Mg 2+]=3.8×10-8mol ?L ?1 12.解答: L mol 107.3 [Y] -1-11?×=13.解答:lg c =7.75>6,可以标定。 θ/ ZnY K 14.解答:lg c =9.21>6,可以滴定。 θ/ZnY K 15.解答:=7.73>6,可以准确滴定。 θ/ CuY lg cK 16.解答:pH=6.00时不能直接滴定Mg 2+;pH min =9.66(此时基本不生成沉淀) 17.解答:(1)可进行分别滴定。(2)滴定Zn 2+适宜的pH 范围(3.97,6.38)。 18解答:(1)lg αZn =5.10; (2)lg K Zn'Y'= 10.95; (3) mol ?L ?1 ; [Zn 2+]=6.4×10080.0][Zn /=-7mol ?L ?1 19.解答:(1)总硬度(CaCO 3)= 1 L mg 1.332??(2)Ca 含量(CaCO 3)= 1L mg 7.203??Mg 含量(MgCO 3)= 1L mg 2.97??20.解答: 结构组成 AgCl 沉淀质量 [CrCl 2(H 2O)4]Cl·2H 2O 53.83g [CrCl(H 2O)5]Cl 2·H 2O 107.7g [Cr(H 2O)6]Cl 3 161.5g 21.解答:(1) [Fe(OH)(H 2O)5]2+ no isomers (2) [RuBr 2(NH 3)4]+ have 2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和组成 1.配位键 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 如:A →B :A 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1)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组成 如[Cu(NH 3)4]SO 4 (3)形成条件 ??? 配位体有孤电子对? ?? ?? 中性分子:如H 2 O 、NH 3 和CO 等。 离子:如F - 、Cl - 、CN - 等。中心原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 、Ag +等。 【练习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 A .NH 3、H 2O B .NH + 4、H 3O + C .N 2、HClO D .[Cu(NH 3)4]2+ 、PCl 3 【练习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化合物是( ) A .NH 4NO 3 B .NaOH C .H 2SO 4 D .H 2O 【练习3】下列物质:①H 3O + ②[B(OH)4]- ③CH 3COO - ④NH 3 ⑤CH 4中存在配 位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④⑤ D .②④ 【练习4】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 .[Cu(H 2O)4]SO 4·H 2O B .[Ag(NH 3)2]OH C .KAl(SO 4)2·12H 2O D .Na 3[AlF 6] 【练习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 ) ①CuSO 4·5H 2O ②K 2PtCl 6 ③KCl ·CuCl 2 ④Cu(NH 2CH 2COO)2 ⑤KCl ·MgCl 2·6H 2O ⑥Cu(CH 3COO)2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 D .①③⑤ 二、配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⑴简单配合物:由形成体和单齿配体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物称简单配合物(也称单核配合物)。如()[] 443SO NH Cu 、()[] O H SO O H Cu 2442?等。 其特点是: ① 在中心离子周围按一定空间构型整齐地排列着一定数目的配体。 ② 在水溶液中往往逐级离解,形成一系列中间配离子,并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 ③ 大量的水合物,是以H 2O 为配体的简单配合物。 ⑵螯合物: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俗称内络盐。此类配体也称螯合剂,它与中心离子结合时犹如螃蟹的双螯钳住中心离子似的。 其特点如下: ① 螯合物中有环状结构。 ② 若中心离子相同,且配位原子也相同时,螯合物一般比简单配合物稳定。 ③ 在水溶液中很少发生逐级离解现象。 ④ 一般具有特征颜色。 ⑤ 往往不溶于水,但却溶于有机溶剂中。 在分析化学上,螯合剂被广泛地用作滴定剂、显色剂、沉淀剂、掩蔽剂和萃取剂等进行分离和分析测定。 ⑶特殊配合物:除简单配合物和螯合物外,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配合物。 如:多核配合物、多酸配合物、羰基配合物、夹心配合物等。 2、 配合物的化学式 3、 配合物的命名: 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氧化数) 如:[Co(NH 3)6] 3+ 六氨合钴(Ⅲ)离子

(完整版)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A、D: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2O)(NH3)3Cl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2)3Cl3] 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2[PtCl6] 六氯合铂(Ⅳ)酸 【C】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中的配合物而言,NO2-以N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2-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3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3)4(CO3)]+ B. [Co(NH3)5(CO3)]+ C. [Pt(en)(NH3)(CO3)] D. [Pt(en)2(NH3)(CO3)]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3)5(CO3)]+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3)(CO3)] 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2(NH3)(CO3)]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3)4(CO3)]+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因此CO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3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3 B. [Zn(NH3)4]2+ (μ = 0 ) C. [Ni(CN)4]2-(μ = 0 ) D. 【C】A:BF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3)4]2+ (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部排满电子,因此只会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D:NH4+离子是正面体结构,因此中心原子N原子发生了sp3杂化;C:[Ni(CN)4]2-(μ = 0 )的配位数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思考题解析 以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假定它们的浓度均为0.001mol.L-1,指出溶液导电能力的顺序,并把配离子写在方括号内. (1)Pt(NH3)6Cl4(2)Cr(NH3)4Cl3(3)Co(NH3)6Cl3(4)K2[PtCl6] 解:溶液导电能力顺序为Pt(NH3)6Cl4>Co(NH3)6Cl3>K2[PtCl6]>Cr(NH3)4Cl3 2. PtCl4和氨水反应, 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t(NH3)4Cl4。将1mol此化合物用AgNO3处理,得到 2molAgCl,试推断配合物内界和外界的组分, 并写出其结构式。 解:内界为[PtCl2 (NH3)4]2+、外界为2 Cl-,结构式为:[Pt Cl2 (NH3)4] Cl2。 3下列说法哪些说法不正确?说明理由。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2)只有金属离子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3)配位体的数目就是形成体的配位数。(4)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5)配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 解:(1)不正确。有些化合物不存在外界,如[PtCl2 (NH3)2]、[CoCl3 (NH3)3]等。 不正确。少数高氧化数的非金属元素离子也可作为形成体,如[BF4]-、[SiF6]2-中的B3+、Si4+等;另外,有些中性原子也可作形成体,如[Ni(CO)4]中的Ni原子。 不正确。在多齿配体的螯合物中,配位体数目就不等于配位数,如[Cu(en)2]2+中。 不正确。配离子电荷应是形成体和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如[Fe(CN)6]3-。 正确。 4.实验测得下列配合物磁矩数据(B.M.)如下: [CoF6]3- 4.5 [Ni(NH3)4]2+ 3.0 [Ni(CN)4]2-0 [Fe(CN)6]4-0 [Cr(NH3)6]3+ 3.9 {Mn(CN)6}4- 1.8 试判断它们的几何构型,并指出哪个属于内轨型,哪个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精编WORD版

配位化合物习题及解析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配位化合物》作业参考解析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共价键相结合 B. 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配位键 C. 配合物的中心原子都是阳离子 D. 螯合物中不含有离子键 【B 】A 、D :一般认为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相结合,因此螯合物中内界和外界之间是可以存在离子键的;C :中心原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例如[Ni(CO)4];B :中心原子与配体化合时,中心原子提供杂化过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 2. 下列配合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 [Co(H 2O)(NH 3)3Cl 2]Cl 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Ⅲ) B. [Cr(NH 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C. K[Co(NO 2)3Cl 3] 三硝基·三氯合钴(Ⅲ)酸钾 D. H 2[PtCl 6] 六氯合铂(Ⅳ)酸 【C 】根据配体命名顺序,先无机后有机,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进行命名。对于C 中的配合物而言,NO 2- 以N 原子为配位原子时,命名为硝基,带一个负电荷,氯离子也是阴离子,同类配体,根据配位原子在字母表中的

先后顺序,Cl-离子在前,NO 2 -离子在后,因此该配合物应该命名为“三氯·三硝基合钴(Ⅲ)酸钾”。 3. 下列配离子具有正方形或者八面体形结构,其中CO 3 2-最有可能作为双齿配体的是 A. [Co(NH 3) 4 (CO 3 )]+ B. [Co(NH 3 ) 5 (CO 3 )]+ C. [Pt(en)(NH 3)(CO 3 )] D. [Pt(en) 2 (NH 3 )(CO 3 )]2+ 【A】根据题意,配离子具有正方形结构时,配位数为4,形成四个配位键;具有八面体 结构时,配位数为6,形成6个配位键。B:[Co(NH 3) 5 (CO 3 )]+ 配离子中,已有5个氨作为 配体,氨是单齿配体,形成5个配位键,因此该配离子中,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 样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C:[Pt(en)(NH 3)(CO 3 )] 配合物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形 成2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就 形成了4个配位键;D:[Pt(en) 2(NH 3 )(CO 3 )]2+ 配离子中,乙二胺(en)为双齿配体,2个en 形成4个配位键,氨为单齿配体,形成1个配位键,因此CO 3 2-离子只能是单齿配体,这样 就形成了6个配位键;A:[Co(NH 3) 4 (CO 3 )]+ 配离子中有4个氨为配体,形成4个配位键, 因此CO 32-离子必须是双齿配体,这样就形成了4个配位键,如果CO 3 2-离子是单齿配体,那 么配离子的配位数为5,这与题意不符。 4. 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中心原子发生了dsp2杂化的是 A. BF 3 B. [Zn(NH 3 ) 4 ]2+ (μ = 0 ) C. [Ni(CN) 4 ]2-(μ = 0 ) D. 【C】A:BF 3分子为正三角形,中心原子B发生sp2杂化;[Zn(NH 3 ) 4 ]2+ (μ = 0 )的配位数 为4,中心原子提供4个杂化空轨道,由于Zn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10,d轨道已经全

配位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

第六章配位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习题答案6150 (1) [RhCl6]3- (2) [Ni(H2O)6]2+ 6001 分裂成两组, d 2 2y x 和 2 z d处于高能级,d xy,d yz,d xz处于低能级。 6002 X-为弱场配体,CN-为强场配体, NH3介于两者之间。 6003 (A) 6004 否 6005 (C) 6006 -2△0 6007 此结论仅在O h场中,中心离子d 电子数n=4--7 时才成立。 6008 -0.4△0×6 =-2.4△0 6009 假设填T d空隙 LFSE(Td)=[4×(-0.267△)+4×0.178△] = -0.356△ 假设填O h空隙 LFSE(Oh)=[6×(-0.4△)+2×0.6△] = -1.2△ Ni2+倾向填入稳定化能大的空隙中,所以NiAl2O4为反尖晶石。 6010 小 6011

参看《结构化学基础》 (周公度编著) p.275 6012 (1) t 2g 4 e g 2 (2) - 0.4△ (3) │M s │=6π 2h (4) μ= 26 μβ 6013 (D) 6014 能级次序: d 22y x -最高, 2d z 次之,d xy 再次之,d yz ,d xz 最低。 理由:①因z 方向拉长,相应xy 平面上的 4 个L 靠近,所以d 22y x -能级升高,d z2能级下降; ②因为 d xy 在xy 平面内,受L 的影响大,所以d xy 能级上升,而d yz , d xz 受xy 平面上 的 4 个L 排斥小,所以能级下降。 ③但因z 方向上方还有 1 个L,加之2z d 的"小环"在xy 平面上,可受到L 的直接作 用,所以2d z 能级高于 d xy 能级。 6015 O h 点群,说明Jahn-Teller 效应为 0,按强场排:( t 2g )6(e g )0 LFSE =-2.4△0 6016 (B), (D) 6017 否 6018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