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预测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预测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预测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预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不同一次能源的利用现状谈起:

1.煤炭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宁夏、河南和安徽8省,8省储量占全国储量近90%。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煤炭剩余可采储量1 145亿t,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位居世界第3位,占世界总量的%,煤炭的储采比为4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3。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据统计,2009年煤炭产量达到亿t ,比2008年增加亿t,同比增长%,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左右。

煤炭发电存在的问题:煤炭发电过程中除了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外外,还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酸雨的主要来源。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根源在于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

它造成大面积植被死亡、生态环境退化、蓄水能力下降。燃煤发电是山西、内蒙古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是北京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2.石油

我国是少油国家,但石油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煤炭处于第二位),目前我国石油还不能够完全自给,约50%的石油用量需要从国外进口。最近几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一直在增长,从2004年的亿t增长到2009年的亿t,其中2004年增幅最大达%,除了2005年和2008年增幅较小外,其他年份增幅都在2位数以上,从中可看出中国的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较高。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亿t,位居世界第13位,但仅占世界总量的%,石油储采比1l,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3.天然气

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但是我国天然气生产消费增速较快。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目前我国探明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22.66万亿m3,可采资源量为

万亿m30 200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亿m3,比2006年增长%,首次进入世界天然气生产前十强;2008年我国生产天然气亿m3,与上年相比增长%;2009年我国生产天然气亿m3,与上年相比增长%。

石油和天然气存在的问题:我国石油储量有限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4.水电

水电资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平衡和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在水电的具体规划布局上,2010年西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约9500万kW,占全国的55%,开发程度为%,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四川、云南水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700万kW和l700万kW,开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kW,占全国的30%,开发程度达到68%;东部地区装机规模达到2500万kW,占全国的15%。而且“十一五”期间,我国已薪增水电装机容量7300万kW,其中抽水蓄能电站1300万kW。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亿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6%左右,开发程度达到35%,其中大中型常规水电亿kW,小水电5000万

kW,抽水蓄能电站2000万kW,已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3l%。

水力发电存在问题:破坏人文地质景观,周边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建设过程带来的移民问题也不容忽视。

5.风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风电发展水平差距十分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风能资源曾进行了一次普查,根据全国900余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首次较完整地估算了陆地上离地面lOm高度层上的风能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是:陆地平均风功率密度为lOOW/m2,风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为亿kw,经济可开发利用量约为亿kW;海上风能可开发利用量按陆地的3倍估算,约为亿kW:共计lO亿kw,大于中国的水能资源储量(中国水能资源储量为亿kw,居世界第l位。实际可开发量为40%一60%).风能丰富区主要包括东南沿海地区,东北、西北及青藏高原为较丰富区。中国大陆风能储备最丰富的地区是青海、甘肃、新疆和内蒙,可开发的风能储量分别为1l43万KW、242l万KW、3433万KW和6l78万KW.我国对新能源的研究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90年代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报告。强调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环

境保护的重要作用,这一报告有力促进了我国的风能由科研试验向商业性开发与利用的转变。由于风电的独特优势,自从该报告提出以来。国内风电装机容量一直以平均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同时,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很快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国。

图1:我国近年来风电的发展状况及预测

图2:我国风力资源分布情况

图3:我国风电基地建设情况

风电存在的问题:不稳定、随机性强,时时刻刻在变化,这也是风电最主要面对的问题。

6.核能

核电凭借资源丰富,干净清洁、用之不竭、经济、安全等优点,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投资热点。从国务院批准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5—2020年)》可以看出我国对核电发展的战略由“适度发展”到“积极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核电能源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按照规划,到2020年,核电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从现在的不到2%提高到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 600~2 800亿k矾;2005—2010

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9%;2010—2020年,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8%。

核电:安全问题仍是重中之重,福岛核电站再次给我们敲醒了警钟,安全上出了问题是最难办的。

7.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带动下继续发展壮大,在各种项目和政策推动下,国内并网光伏发电市场开始起步,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逐步扩大。初步统计,2010年新增并网光伏发电装机53万kW ,累计装机达到83万kW,其中地面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累计装机70万kW,建筑一体化并网光伏发电装机约l 3万kW。光伏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带动下继续发展壮大。全球光伏发电市场2010年新增装机同比增加超过120%,达到1700万kW以上,带动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当年我国全年光伏电池产量同比增长约l倍,约800万kW。特别是国内光伏产业的多晶硅原料瓶颈得到新突破,当年全国多晶硅产量达到4万t以上。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规模的扩大、原料成本的下降和光伏设备市场竞争加剧,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

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受气候条件影响,具有间歇性,且价格昂贵,目前只能用于小型设备供电。

二、我国能源发展趋势

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预计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采殆尽。中国是世界能耗大国,面临的形势更加严竣,未来的我国能源结构也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煤炭

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目前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中国煤炭储量丰富。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在未来的几十年煤炭将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会有所降低但仍将占主导地位。

石油、天然气

中国石油储量20.5亿t,2009年我国石油产量达到近1.9亿t且还有增长趋势,按照目前开采速度,20 年之内我国石油将开采殆尽,石油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慢慢削弱。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每年生产量都在大幅度递增,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新技术的引进及提高,天然气工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从大自然中获取能量,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点。主要的可再生资源是太阳能,风、河流、波浪和潮汐的动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及岩石中的热量。在这些可再生能源中,水力水电已经大量开发,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现阶段水电消费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到6%,依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50 年我国的水电消费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将得到很大提高;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与常规发电相比,具有能源充足、不消耗燃料、无环境污染、占地面积小、工程建设周期短、发电技术成熟等优点。在当今世界的新能源开发技术中。风力发电是最成熟、最有商业利用价值的发电方式,其装机容量正在不断扩大.全球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我国幅员广大,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我国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已基本成熟。根据欧洲JRC的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占到3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的供应中达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耗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占到60%以上,显示出极其重要的战

略地位。由此可推断,在未来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倒也会相应的提高。

核能

在现有的基础上,核能技术必将越来越成熟,核能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定会越来越得到加强。

三、结论

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随着化石能源资源的逐渐枯竭,新能源(可再生资源、核能等)必将取代它们而发挥主要作用,未来的能源结构将会进行很大的调整。

参考文献:

1.从我国风电发展现状看世界风电发展形势及政策借鉴

作者:陈文章,荣士壮

2.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展望及政策措施建议

作者:赵勇强,时璟丽,高虎

3. 浅谈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邱志斌,黄刚,黄霞4.新能源发展的基本动因与主要方向

作者:吴疆

参考网站:

&f=top

赠送常用精致线性可编辑小图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