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docx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docx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期末复习用.docx

第一章绪论

1动物生命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适应性

2何谓内环境和稳态?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稳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牛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 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3试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特点:迅速,精确,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4比较正回馈、负反馈与前馈调节之间的异同及生理意义。

三者间的共同点:都精密的调节动物体的生命活动。

三者间的不同点:疋凹馈:在死循坏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回馈信息彫响受控部分, 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负反馈:在死循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回馈信息影响受控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前馈调节:当受控部分发出信号, 指令受控部分进行某一活动吋,受控部分不发出回馈信号,而是由某一监测装置在受到刺激后发出前馈信号,作川于控制部分时期,及早做出适应性反应及时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生理意义:负反馈:在其作用F,可以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正回馈:在其作用下,可1叫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前馈调节:在其作用下,可避免负反馈调节时矫枉过正产生的波动和反应的滞后现象,使调节控制更富冇预见性,更具冇适应性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各自功能。

脂质: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构成细胞膜的骨架。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是一些载体,负责运输。

2细胞膜转运物质有几种方式?它们是怎样实现物质转运的?各有何特点?

(一)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单纯扩散。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膜两侧的浓度差;2膜的通透性。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细胞口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脂溶性小分了物质,如

C02、02. N2、N0等。

(二)易化扩散: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口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易化扩散的类型:(1)载体转运:指借助于载体蛋口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的特点:1 ?特异性;2.饱和性;3.竞争性抑制。载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2)通道转运:指借助丁通道蛋白作用來完成的易化扩散。通道的分类:①电压门控信道;②化学门控信道;③机械门控通道。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离子物质,如Na+、K+。影响易化扩散的因索:1.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2载体数量和侑道的功能状态。易化转运的特点:需要膜蛋山质说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三)主动转运:指在细胞膜上生物泵的作用下,通过细胞木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主动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离子物质,如Na+、K+、Ca2+。主动转运的特点:需要生物泵作用,消化细胞口身代谢能量,逆浓度差进行。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1 .生物泵的功能状态;2细胞的代谢水平

(四)出胞与入胞:人分子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人分子物质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称为入胞。出胞与入胞转运的物质:大分子物质,如递质、激素、消化晦、细菌、组织坏死碎片、衰老的红细胞。出胞与入胞的特点:需要细胞膜的运动,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

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方式的异同。

(一)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膜的高浓度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现彖称为单纯扩散。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1 ?膜两侧的浓度差;2膜的通透性。单纯扩散的特点是:不需膜蛋白质帮助,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女II C02. 02、N2、NO等。

(二)易化扩散:指水溶性的小分了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易化扩散的类型:(1)载体转运:指借助于载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的特点:1 ?特片性;2.饱和性;3.竞争性抑制。载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2)通道转运:指借助于通道蛋白作用来完成的易化扩散。通道的分类:①电压门控信道;②化学门控信道;③机械门控通道。通道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离了物质,如Na+、K+。影响易化扩散的因索:1 .膜两侧的浓度差或电位差;2.载体数量和信道的功能状态。易化转运的特点:需要膜蛋白质说明,不消耗细胞自身代谢能量,顺浓度差进行。

(三)主动转运:指在细胞膜上生物泵的作用卜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转运。主动转运转运的物质:主要是离了物质,如Na+、K+、Ca2+o主动转运的特点:需要牛物泵作用,消化细胞H身代谢能量,逆浓度差进行。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1.生物泵的功能状态;2细胞的代谢水平

(四)出胞与入胞:大分了物质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称为出胞。大分了物质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称为入胞。出胞与入胞转运的物质:人分子物质,如递质、激索、消化酶、细菌、组织坏死碎片、衰老的红细胞。出胞与入胞的特点:需要细胞膜的运动,消耗细胞口身代谢能量。

4跨膜信号转导有哪些方式?

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主要有:1.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信道蛋白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这些信道蛋白可以分为电压门控信道、化学门控信道、机械门控同道三类,另外还有细胞间通道。2.由膜的特异性受体蛋片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为什么说静息电位相当于钾离子的平

衡电位?

细胞膜上有Ungated钾通道,始终开放。而钠钾ATP晦又在把钠输出,钾摄入。摄入的钾又冇顺

钾通道流出的趋势。这时阻止钾流出的就是电场的内负外止的钾平衡电位。插入膜内的是尖端直径的玻璃管微电极,管内充以KCI溶液,膜外为参考电极,两电极连接到电位仪测定极间电位差。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比膜外电位低,即膜内带负电而膜外带正电。

6试述兴奋性和兴奋的区别。可兴奋细胞有何特点?

可兴奋细胞的兴帝能力称为兴奋性。而可兴奋细胞在阈刺激的作用下,产牛?动作电位的过程称兴奋。町见兴奋性是兴奋的基础,兴奋是兴奋性的表现。一个没有兴奋性的组织或细胞给予任何强人刺激也不会产生兴奋。但是,没有产生兴奋的纟F1织不一定没有兴奋性。例如给予肌肉组织以光或声的刺激,不会引起兴奋,给予其电刺激则可引起兴奋。

7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因受到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该处的膜将由静息时的内负外正暂时变成内正外负,但和该段神经相邻的神经段则仍处于静息时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有电荷移动,这就是局部电流。它的流动方向是:膜外有正电荷从未兴奋段流向兴奋段,胞内有正电荷由兴奋段流向未兴奋段。但是在突触处,传导是单向.

第三章神经生理

1、比较兴奋型突触和抑制型突触传递原理的异同

二者传递时,突触前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动作电位到达,引起Ca2+依赖性释放),只是释放的递质的功能不同。在突出后过程中,虽然都是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离子通透状态改变,从而产生突触后电位,但在兴奋性突出中,兴奋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使钠离子、钾离子(主要是钠离子)通透性增高,产生去极化的突出后电位(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时,突出后神经元产生兴奋;而在抑制性突触屮,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主要是Cl?通透性增高, 引起Cl?内流,产生超极化的突出后电位(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不宜产生兴奋。

2简述确定递质的基本条件及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

确定递质的基本条件:(1)在突出前神经元内貝有合成递质的而体物质及相应酶系统,并能合成

递质(2)合成的递质储存丁突出小泡内,神经冲动到来时能将其释放入突触间隙(3)能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4)在突出部位存在使递质失活的IW或摄取冋收机制(5)有特意的受体阻断剂能阻断递质的作用,也冇激动剂能增强递质的效应。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他递质(NO和CO)

3试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发生机制及生理意义。

牵张反射的概念:是指冇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类型: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牛的牵张反射。肌紧张: 缓慢的持续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牵张反射。

发生机制: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当肌肉受外力牵拉时,肌梭内螺旋形末梢变形导致I a类纤维

传入冲动增加,引起支配同一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的兴奋,

梭外肌收缩。丫运动神经元兴奋不能引起整块肌肉缩短,但可使梭内肌收缩以增加肌梭的敏感性,并引起la类传入纤维放电,导致肌肉收缩

生理意义:1、维持身体姿势2、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來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4试述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

去大脑僵直产牛的机制:一方面,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rti于失去了大脑皮层和尾状核后行抑制性冲动的控制,其抑制作用相对减弱。另一方而,网状结构的界化系统和询庭核的活动乂冇所加强。两方面效应相结介,四肢仲肌及所冇对抗重力肌肉群的牵张反射便处于绝对优势。

5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消化腺,汗腺,和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特征:1対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2紧张性作用。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4对整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意义。

6试述牵涉痛及其产生的机制

内脏疾病往往会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牛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发生牵涉病的原因尚不很清楚,但有两种说法:1佼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支配牵涉师的体表部位和患病内脏的传入神经纤维起自相同脊髓节段,相应的内脏和皮肤的第1级传入神经元汇聚于脊髄背角的第2级神经元,上达背侧丘脑和人脑皮层。产牛类似于皮肤的痛觉;2认为來白内脏的过度刺激在同一脊髄节段的背根进入部位向后角细胞扩散,提高了为体表痛有关的后角细胞群的兴奋性,以致较弱的刺激也能引起较正常情况下更强的中枢活动,从而表现为痛觉过敏。

7下丘脑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体温调节调节水平衡摄食活动的调节行为与情绪反应的调节调节垂体功能对昼復戒律活动的调节

第四章肌肉

1?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过程,Ca2+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有何作用?

肌肉收缩过程: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一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4-进入肌浆一Ca2+与肌钙蛋口结合引起肌钙蛋口的构型改变一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

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一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启动ATP酶作用,分解ATP-横

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一肌节缩短二肌细胞收缩

肌肉舒张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后一肌膜电位复极化一终池膜对Ca2+通透性I

肌浆网膜Ca2+泵启动一肌浆网膜[Ca2+] I -原肌凝蛋口覆盖的横桥结合位点

->Ca2+与肌鈣蛋白解离一骨骼肌舒张

2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

(1)、动作电位的传导。

(2)、信息在三联管部位的传递。

(3)、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和再积聚。

3 ?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有哪些?

(一)前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I韦I内,肌肉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随前负荷增人而增加,达最适前负荷时,其收缩效果最佳;

(二)后负荷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随着后负荷的增加,肌肉长度增加,出现肌肉缩短

的时间推迟,缩短速度减慢,缩短距离减小。后负荷增大到一定值,肌肉出现等长收缩;

(三)肌肉收缩能力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可显箸影响肌肉收缩效果,而收缩能力乂受兴奋-收缩

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影响。

4何谓终板电位,有何特点?

答:终板电位:是Ach作用于终板膜的受体,使各种小离了通道开放,主要是Na+通道开放,终板静息电位减小的局部去极化电位。

特点:1)等级性反应2)电紧张性扩布3)总和现象

第五章血液

1、试述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1)晶体渗透压由血浆屮的晶体物质构成,占总血浆渗透压的99.5%o其屮80% 來自Na+和Cl ?,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中其重要作用。

(2)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构成,仅占总血浆渗透压的0.5%,血浆蛋口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使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明显高于组织液,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有利于保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2 ?红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和功能?

1、红细胞的特性

(1)膜的选择性通透(2)渗透脆性与溶血(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沉降率

2、红细胞的功能

(1)血红蛋口与气体运输血红蛋口(Hb)红细胞成分的30%亚铁血红素、珠蛋白组成(2)血红蛋白的酸碱缓冲功能

3 ?试述各类白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在发生炎症时发挥作用,主要与(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有关。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屮的作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中性粒细胞:其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酶,有活跃的变形运动、高度的趋化性和很强的吞噬作用,是对抗各种急性细菌感染过程屮最主耍的细胞成分。还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抗原■抗休复合物等。

单核细胞:能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和界物,并能识别和清除衰老的细胞核组织碎片, 在体内发挥重要的防御功能;能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同时也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具冇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可进一步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别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4?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并比较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异同点?第一阶段:凝血因子X启动成Xa,并形成凝血酶原启动物

第二阶段:Xa作用厂II启动成Ila(凝血酶)

第三阶段:Ila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内源性途径:参与的酶较多,凝血过程较慢,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使因子X启动的途径。

外源性途径:参与的酶数量较少,凝血较快,依靠血管外组织因子III來参与因子X激活的途径。

两条途径并不完全独立,且参与两条途径的一些凝血因子可以相互启动,最后将两条凝血途径联系起来。

5 ?试述加速和延缓凝血的方法和依据。

加速:适当升高温度,血液接触粗糙面的物质,血液接触带负电荷的物质,术询补充维生素K

延缓:加抗凝剂,降低温度,脱纤法,血液与光滑而接触,双香豆素

第六章血液循环

1.试比较心室肌细胞、自律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

骨骼肌的动作电位特点:

骨骼肌的动作点为由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共分为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4个

吋期。

1)去极化和反极化:Na+内流。从一90mV到+30mV。

2)复极化期:K+快速外流造成。

3)超极化期:k+持续外流超过静息电位。

4)恢复期:恢复膜内外各种离了浓度的止常比例。如钠一钾泵的活动,钠一钙交换。

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1.绝对不应期

2.和对不应期

3.超常期

4.低常期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特点:

心肌的动作点为由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纟R成,共分为0、1、2、3、4五个时期。

1)0期:去极化,Na+内流。从一90mV至iJ+30mV o

2)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K+外流造成,10ms。

3)2期:平台期,为Ca++的内流和少量的K+的外流造成,100ms,是复极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4)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Ca++的内流停止和K+的快速外流。

5)4期:静息期或舒张期,恢复膜内外各种离了浓度的止常比例。如钠一钾泵的活动,钠—钙交换。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特点:

在没冇外来刺激时,心室肌细胞4期膜电位稳圧。而在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末达最大值或最大舒张电位时,4期膜电位便开始口动缓慢地去极化,待达到阈电位水平吋,便爆发新的动作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是由于在4期中发生的进行性净内向离了电流所引起。不同类型的白律细胞,4期白动去极化速度和离子基础不同。

2 ?影响心肌自律细胞自律性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口律性高低既受最大舒张电位与阈电位羌值的影响,也取决于4期口动去极化的速度。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到达阈电位所需的时间短,则自律性高。最大舒张电位水平上移,或者阈电位水平下移,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所需的时间缩短, 则自律性也增高。

3、正常生理条件下,窦房结是如何控制心脏活动节律的?

心脏的止常兴奋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发出兴奋性,经心房肌及功能上的优势传导通路,传播到左右心房。再经房室交界传到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最后经蒲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进而引起整个心室兴奋。

4、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机制: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素:每搏量:每搏量增大则心收缩压明显升高

心率:每搏量和外周阻力不变,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最终导致舒张压明显升高

外周阻力: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反之,则血压降低。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可减缓收缩压,维持舒张压,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心室内压的波动幅度。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比例:任何原因导致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系统容积相对增大,都会使血管系统的充盈度下降,致使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将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5、简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生成:组织液是血浆经毛细血管壁滤过形成的。毛细血管屮的水和低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生成组织液。

影响因素: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血压逆行性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口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使局部组织液胶体渗透床升高,组织液牛成增多, 造成组织水肿;

淋巴回流:若淋巴回流受阻,则组织液积聚在受阻淋巴管而段部位的组织间隙屮,可导致组织水肿。

第七章肺通气

1?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胸膜腔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胸膜腔由网层胸膜构成:内层是肌层,紧贴肺的表面;外层是壁层,与胸壁内侧面相接。两层胸膜间有少量浆液。

胸内负压的形成原理:大气压可通过肺内表面直接作用于胸膜腔。出于肺的弹性和肺泡表面张力均有使肺回缩的趋势,只要肺泡一扩张就形成回缩力。肺的回缩力耍抵消一部分大气压力,从而造成肺内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胸内压二肺内压(大气压)■肺冋缩力

生理意义:①胸内负压是保证呼吸吋肺泡张缩的重要条件;

②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能持续的与周围血液进行气

体交换;

③可降低屮心静脉压,从而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和右心的充盈;

④有利于呕吐反射与反刍作用。

2机体是如何通过肺换气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和通过组织换气将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

答:1)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由于肺泡内的氧分压高于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分压,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分压总是低于混合

静脉血的二氧化碳的分压。从而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2)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动脉血,组织中的氧分压低于动脉血。结果, 流经组织的动脉

血又变为静脉血。

3.02和Co2的运输过程?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屮是以两种方式运输的:

1)物理溶解状态;

2)化学结合方式,占绝大咅$分。

物理溶解的量从血液运输气体的量上看无多大意义,但从气体交换的角度看,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氧的运输

血液中的氧主要是与血红蛋口(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口(Hb02)的形式而运输,约占98%;溶解的量1.5%。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大量CO2进入红细胞,红细胞内有丰富的碳酸肝酶,催化CO2+H2O-

H2CO3-HCO3-+H+;

(2)细胞内HC03■不断增加,向细胞外扩散并与C1 ?交换叫氯转移;

(3)结果C02是以NaHC03、KHC03的形式被运输,

(4)还原型Hb较氧合型HbO结合C02更强。

4叙述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过程。

指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包描肺扩张、肺缩小反射。

1 )肺缩小反射(肺萎陷反射人是肺缩小而引起吸气兴奋的反射。

在平静呼吸调节屮的意义不大,但对阻止呼气过深和肺不张等可能起一定作用。

2.)肺扩张反射:是肺扩张时引起吸气抑制的反射

过程:肺扩张一肺牵感器兴奋一迷走N-延髓一兴奋吸气切断机制N元一吸气转化为呼气。

意义:①加速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②与呼吸调整中枢共同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第八章消化和吸收

1 ?与骨骼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伸展性:胃可以容纳好儿倍于自己原来初容积的食物,而胃内压及胃壁的紧张性却没有多大改变。

(2)紧张性收缩:内脏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持续的收缩状态,平滑肌木身所固有的。(3)动节律性:不如心肌那样有规律,而且收缩非常缓慢,持久。

(4)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于其它肌肉,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化学的,温度的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⑴静息电位:不稳定,波动大,约-50mv—60mv, K+的外流是主要原因,也存在着少量Na+内流和Cl?外流;62+的跨膜扩散和Na+泵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产生。

(2)慢波电位: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町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牛有节律性的、白发的去极化、复极化电位变化,因频率较低而被称为慢波(slow wave)电位。

慢波电位并不引起肌肉的收缩,但可使静息电位接近阈电位。一口去极化达到了阈电位水平, 即在其波幅上产生1至数个动作电位。这种慢波变化决定着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因此,又被称为基木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 BER),也被称为平滑肌起搏电位。

⑶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则是在慢波基础上去极化发牛的。

①上升慢,持续吋间长,与慢波相比,它乂要快得多,因此乂称为快波(fast wave).

②平滑肌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由一种慢通道介导的离了内流引起(主要是Ca2+和少量Na+的内流)。

2.简述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消化道粘膜下存在着数I种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胃肠道激素。

(二)胃肠道激素的作用:

(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3)营养作用:-?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促进牛长的作用,称作营养作用。

(4)影响免疫功能,胃肠激素对免疫细胞增生及细胞因子释放、免疫球蛋白的生成、白细胞的趋化与吞噬作用等都有广泛的影响。

(5)对肠道水和电解质转运的影响。肠道粘膜卜?神经从及具分泌的神经肽能直接调节

肠上皮的分泌和吸收。

3?消化道运动的方式有几种?分别发生在何处?对消化有何意义?

(1)食道、胃、肠的运动形式:

分别有蠕动、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胃容受性舒张、钟摆运动。

容受性舒张是一?种反射活动,其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均是迷走神经,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反射即消失,故称此反射为迷走■迷走反射(vagovagal reflex)0

(2)消化道运动的作用:

①暂吋贮存食物,主要是胃的功能。

②搅拌及碾磨食物,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匀。

③将食糜分批、少量地向消化道下段推移或排放。

④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4?何为胃的排空?促进和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哪些?各类食物排空速度有何不同?

胃内食糜由冒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o胃的收缩是胃排空的动力。

(1)胃的排空速度受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一般流体的食物比固体的排空快;颗粒小的比大块食物排空快;等渗溶液的排空速度比非等渗溶液的快。

(2)胃排空的控制:

①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a)食量:胃内容物的扩张刺激通过壁内神经从和迷走-迷走长反射引起胃运动加强。

b)胃泌素:食物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消化产物引起胃窦粘膜G细胞释放胃泌素。

②十二指肠因索抑制排空:

a)肠■胃反射:当食糜进入十二指肠,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对肠壁上相应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抑制冒的运动,胃排空减慢。英传出神经可能是迷走神经、壁内神经或者是交感神经

b)十二指肠激素的抑制作川:当酸或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町引起小肠粘膜分泌胰泌素、抑胃多肽等肠抑胃肽。抑制胃的运动,延缓骨的排空。

c)抑制作用的拆除:随着盐酸在肠内被中和、食物消化产物被吸收,它们对■胃的抑制性影响便渐渐消失

5?胃酸由何种细胞产生?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蛋白酶、粘液、碳酸氢盐和内因子等。

(1) HC1也称胃酸,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

①其生理功能冇:

a)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b)能启动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酚;

c)为胃蛋白酶提供必耍的酸性坏境,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消化;

d)HC1进入小肠麻,可引起胰泌素的解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

c)HC1所造成的酸性环境冇助于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②HC1的分泌:

a) HC1中的H+來源于壁细胞浆内的水,H+被主动分泌到管腔;

b)HCl屮C1 ■的來源于由H2CO3解离产牛的HCO3?与血液屮的C1 ■进行交换;(2)胃消化酶

a)胃蛋口酶:主要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起先由无活性的胃蛋口酶原形式存在,盐酸启动后成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陋,后者也可启动其他胃蛋白酶原,胃蛋白晦将蛋白质分解为示和丿拣

,以及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胃蛋白酶授适酸性的条件为pH2。

b)凝乳酶:幼小动物在哺乳期时,胃液中存在凝乳酶,其在酸性条件卜-启动,可使乳汁发牛凝固,延长乳汁在胃屮停?时间以利于其的消化。

C)胃脂肪酶:山主细胞分泌,在胃液中含量少,活性弱,只能分解乳化的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3)粘液和碳酸氢盐(3)粘液和HCO3-

①粘液由胃表面上皮细胞及胃腺的粘液细胞和贲门腺、幽门腺所分泌。粘液主要作用是润湿食物,保护胃黏膜免受机械损伤。

②胃内HC03■主要山胃粘膜的非泌酸细胞所分泌。

③在胃内与粘液间形成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

(4)内因了

是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口,内因子可与进入胃的维住素BI2结合而促进其吸收。

6?何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他为什么能阻止胃酸及蛋白酶对胃壁的侵蚀?

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mucous?HCO3-bairier )

①胃粘膜上皮表而覆盖的富含HC03?的不可溶性粘液凝胶构成。

②起隔离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及屮和H+的作用,防止胃酸和胃蛋片酶对粘膜的自身消化。

③正常时,胃酸和粘液一碳酸氢盐屏障保持动态平衡,若胃酸分泌过多,或粘液产生减少, 屏障受

损,导致粘膜口身消化,可形成胃溃疡。

胃粘液的粘稠度约为水的30?260倍,H+和HCO3■等离了在粘液层内的扩散速度明显减慢, 因此当胃腔屮的的H+向粘液凝胶深层弥散时,就会与从粘液层卜面的上皮细胞分泌的向表而扩散的HCO3-相遇,并在粘液层内发生屮和反应。在胃粘液层存在一个PH梯度,从胃腔面到上皮细胞,PH从2变到7,这样就保护冒黏膜免受H+侵蚀,而粘液深层的中性PH 环境还可使胃蛋白酶失活并丧失分解蛋白质的能力。

7 ?何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0%以上被肠黏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重冋肝脏,再合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Z间被反复利用,称为胆盐的肠川:循环。

&瘤胃为什么是微生物发酵的场所?

(1)瘤胃微牛物牛存条件:

①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瘤胃节律性运动,将内容物搅和与后排。

③内容物含水稳定,渗透压接近血液水平。

④发酵产热,温度相対较高。

⑤PH (115.5-7.5,微生物产生的酸与哑液中和。

⑥内容物高度乏氧有利于嫌气性细菌繁殖。

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1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一)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最代谢的影响最人。全身剧烈活动时,短时间内其总产热量比安静时高出数十倍。

(二)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般不超过4%。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悄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lh开始,持续7?弘),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些“额外”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彖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同,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

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四)环境温度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C的环境中较为稳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C,能量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20°C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牛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 同时增加能最代谢率。

4.舰艇舱内温度可高达60°C,故舰员的能虽代谢率很高。

2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

室温20-25°C,清辰空腹(进食后12?14小时),静卧半小时以上,淸醒,安静,全身肌肉松弛。即排除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肌肉活动、环境温度、和神经紧张等影响因素。

3简述散热的几种基本方式和循环系统在散热过程中的作用。

⑴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屮的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观船、炼钢人员),因环境温度高丁?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轴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爭。

⑵传导散热: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

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

⑶对流散热: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对流散热量主要取决于

衣服覆盖于体表,不易实现对流;棉、毛纤维间的空气不易流动,因此增加衣着可以保温御

寒。

若在较密闭的高温环境中(如船舱内)或闷热气候,因空气对流差,易发生中屛。⑷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 同吋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每1.0 g水蒸发可带走热量2.44KJ。

当气温3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①不感蒸发:乂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血,在未聚成明显水滴

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最约1000ml/U (皮肤约占2/3,肺占1/3)。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吋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

②发汗:又称町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C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乂多时,气温达25°C便可发汗;机体活动吋,山于产热Mt ,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C 亦可发汗。

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5。

???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如烧伤病人)或汗腺分泌障碍者,在热环境屮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生命。

第十章泌尿

1、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1)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及其通透性。

(2)肾小球冇效滤过压:凡能影响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渗压的因素都能影响到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从而影响到肾小球的率过滤。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山于血管平滑肌具有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动脉血压在

10.6-23. 9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化时,具有自身调节机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及有效滤过压也能维持恒定。

②囊内压囊内压降低,增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③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情况卜?变化不大,只有当全身血浆蛋口浓度明显卜?降,则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

2、试述哺乳动物尿的生成过程。

答:尿來源于血浆。尿的牛?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3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成分(水、低分子溶质和少量低分了蛋片质等)在此发生超滤,进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超滤液(原尿)。原尿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滤过液的成分被选择性的更吸收回血液,血液小的某些成分被分泌到肾小管中,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

3、哺乳动物尿的生成是如何调节的?

答:尿的生成的调节主要体现在调节滤过、重吸收、分泌作用。

①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滤过面积,滤过膜通透性,有效滤过压,肾血流量

②影响尿生成的因素: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滤过膜。

4、如果向兔子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20ml,动物的尿量有何变化?

为什么?

动物尿量会增加。因为近球小管对衙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1 6 0?1 8 Omg/ml )o 当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时,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 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 液屮的Na+浓度被稀釋而降低,所以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球量 增加。 5、动物大量出汗或腹泻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大量出汗或腹泻会使尿量减少。

因为在这种情况卜?可引起机体失水过多,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对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罐减少,尿液被浓缩。

1、简述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含氮激素不能穿透细胞膜,只能为胞膜上受体结合。这类激素先少胞膜受体结合,再通 过激发细胞内生成第二信使物质,而实现调节效应。

类固醇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内,与胞内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并向细胞核内转移,再与核受 体结合变成有生物活性的核内激素■受体复合物,触发基因的转录过程,牛?成新的mRNA 诱 导新的蛋白质的合成,再引起细胞的绘终效应。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I 、 激索的信息传递作用:i 、内分泌ii 、神经分泌iii 、白分泌血、旁分泌v 、腔 分泌 II 、 激索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III 、 激素的高效生物放人作用

IV 、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腺垂体分泌哪些激素?各有何作用?

进机体生长 促

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及释放 促

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及释放 促

进卵泡或精子生成 促

进排卵和黄体生成,刺激孕激素、雄激素分泌 刺

激乳房发育及泌乳 促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4、试述甲状腺激素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I 、生长激索, 作用: II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作用: III 、促甲状腺素, 作用: IV >卵泡刺激素, 作用: V 、黄体生成素, 作用: VI 、催乳素, 作用: VII 、黑素细胞刺激素,

作用: I3-LPH ),作用:溶脂作用和轻微的黑素细胞刺激作用 VIII 、B ■促脂激

I、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分解增强小肠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加强肾上腺索、胰高血糊素、糊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的生糊作用。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使糖的氧化分解增加。

II、脂类代谢:促进脂肪的氧化分解;既能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乂加速其降解,但降解速度大于合成速度。

IIL蛋片质代谢:依甲状腺素的剂最不同而不同:生理剂量时,可促进蛋片质的合成; 大剂量时,促进蛋口质的分解;剂量不足时,蛋口质合成减少。

IV.对水和电解质的影响: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维持和细胞内液的更新有调节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参与哪些生理过程?作用如何?

一、糖皮质激素:

I、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i、糖代谢:有显著的升血糖作用

ii、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分解、抑制其合成的作用

iii、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但其引起的高血糖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进而加强成脂作用。

iv、水盐代谢:增加肾小球血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促进水的排出。

II、对组织器官的作用:

i、血细胞:增加血液中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而使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ii、血管体统: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来保持血管的紧张性和维持血压稳定,还可降低毛细血管的壁的通透性,利于血容量维持。

iii、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体统的兴奋性。

iv、消化系统:促进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分泌

皿、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当动物受到一系列非特界性刺激时,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立即升高,其可以从多方面调整机体对应激刺激的适应性和抵御能力,冇保护自身意义。还冇增强骨骼肌收缩力、抑制骨的形成和促进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等作用。

IV、药理效应:

作为药物,大剂量时有抗炎、抗过頌、抗毒素、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

二、盐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索是调节机体水盐代谢的重要激索,对肾脏冇保钠、保水和排钾作用,进而影响细胞外液和循环血量的相对稳定。

醛固酮促进靶细胞内醛固酮诱导蛋口的合成,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対钠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钠泵活动增强,使钠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重吸收后肾小管液呈负电性质,使钾离子和氢离了由细胞禅放到管腔屮。由于保钠作用,提高了细胞间隙的渗透性,水被继发性重吸收, 实现对保钠、保水和排钾作用的调节。

其还有允许作用,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作用强于糖皮质激素。

6、论述体内哪几种激素参与钙代谢的调节。

一、甲状旁腺激素

作用:升高血钙

对肾脏的作用:其可促进肾小管对血钙的重吸收,使尿钙减少,血钙升高。

对骨的作用:可促进骨钙入血,分为快速效应和延迟效应。

对小肠吸收钙的影响:可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二、降钙素

作用:降低血钙

对骨的作川: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使溶骨过程减弱,还能使成骨过程增强,骨纽织屮钙沉积增加,而血屮钙水平降低。

对肾的作用:可减少肾小管对钙离了等离了的重吸收,可增加钙离子在尿中的排出虽。

三、1,25?二轻维生素D3

对小肠的作用:可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対钙的吸收。

对骨的作用:对动员骨钙入血和钙在骨中的沉积均有作用。

对肾脏的作用:可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7、简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1、调节糖代谢: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丿IJ,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界生, 进而

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调节脂肪代谢:能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吋抑制脂肪的氧化分

解。

3、调节蛋白质代谢: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另一方面又抑制蛋白质

的分解,因而有利于动物生长

4、其它功能: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可促进细胞DNA、RNA及ATP

的合成

第十二章生殖

一.试述睾丸和卵巢的生理功能

睾丸的功能1睾丸的结构:被膜和实质两个部分。2.睾丸的生精功能(精原细胞发育为成熟精子的过程)。3.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和曲细精管的支持细胞共同实现)

卵巢的功能1卵巢的结构:被膜和实质构成,实质又包括皮质和髓质两部分。2 卵巢的生卵作用:成熟雌性动物最基本的生殖功能。3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外,还分泌抑制素,少量雄激素及多种肽类激素等。

二.试述雄激素和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雄激素的生物学作用:雄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主要发挥作用的是睾酮,睾酮的生理作用如下1,维持生精作用2,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现3,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4,促进红细胞的生成,5,调节腺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作用:2,对乳腺的第二性征的作用、;3对代谢的作用

三.为什么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由于雌激索、孕激索、分泌抑制索、松弛索等等激索周期性的分泌调节决定了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第十三章泌乳

,乳腺的发育分那三个阶段

1胚胎时期的发育

2,初牛到性成熟期间的发育

3妊娠期的发育

二叙述乳腺的发育与内分泌的关系

乳腺发育受内分泌腺活动的控制,乳腺的发育是由多种激素协同作用的结杲

1,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对乳腺的发冇均具冇调节作用2妊娠期乳腺的发育还与胎盘激素有关

3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体内营养代谢的重要激素

4胰岛索对活体牛乳索发育几乎没有影响

5松弛素是妊娠期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

6瘦素作为自分泌和旁分泌因子,可通过受体启动调控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凋亡而发挥作用

论述维持泌乳所需的激素及作用

1垂体是泌乳所需的必需器官,切除垂体的动物泌乳活动会立即停止2垂体后叶激素:催产素是垂体后叶激素分泌的激素。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协

助乳汁的排放

3肾上腺激素:切除泌乳期动物的肾上腺可使乳汁分泌明显减少,肾上腺激素是维持泌乳所必须的激素

4甲状腺激索:切除泌乳期动物的甲状腺或用放射性碘破坏甲状腺,会引起泌孚L量卜降

5卬状旁腺激素:泌乳期动物对钙的需求量很高,甲状旁腺激素的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的正常水平

6胰岛素:肮岛素是位于胰腺的胰岛分泌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通过调节血糖水平间影响产奶量

1、生理学:是研究活体内发生的基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急性实验:活体解剖实验离体器官实验这两种方法通常都不能持久,一般实验后动物都死亡,所以通称为急性实验法。

3?慢性实验:安置痿管、埋植电极等。这种动物nJ以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实验,故称之为慢性试验法。

4、兴奋:由相对静止的或活动较弱的状态,转变为活动的或活动增强的状态的过程。

5?回馈:由效应器发出回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作用。

6、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机械活动,即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7、心率:单位时间的心动周期数,即为心率。

8、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相乘之积O

9、有效滤过压: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Z差。

10、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11、呼吸运动:胸腔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叫做呼吸运动。

12、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为功能余气量,是余气量和补呼气量Z和。

13、气体分压:分压是指在混合气体中,某一种气体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压力,它不受其他气体及其分压存在的影响。

14、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15、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以被动物肓接利用的小分了物质过程。

16、暧气:是反刍动物特冇的生理现象,指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经由食道、口腔向外排出的过程。

17、反刍:反刍动物采食一般比较匆忙,特别是粗饲料,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瘤胃的过程。

18、吸收: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19、稳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20、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为静止能量代谢。

21、排泄:有机体将物质

代谢的终产物和机体不需要或过多的物质排除体外的住理过程称为排泄

2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二肾小球

毛细血管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23、肾糖阈: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超过160-180 mg

/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滤液屮的葡萄糖不能全部被重吸收,尿小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血小葡萄糖的浓度称为肾糖阈

24、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少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处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25、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地作川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的受休,导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26、受体:是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仝特界结合性结合并诱发牛.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27、渗透压:促使纯水或低浓度溶液屮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屮渗透的力最,称为渗透压。

28、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

的反射活动。

29、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脑之间横断脑干的去人脑动物,会立即岀现全身肌紧张,特

别是伸肌肌肉紧张过度亢进,变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直的角弓反张现象。

30、激素: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

递而发挥调节作川,这种化学物质叫做激素。

31 ?血沉:单位时间内红细胞F沉的距离。

32?代偿间歇:在一次前期收缩之后,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

33?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Ifli积内血管壁的压力。

34?氧容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屋。

35?氧含量: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36?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收缩。

37?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人,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38?肺活量:用力呼气再用力吸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最。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文档Word

.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 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 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跨膜内流和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K 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37文档Word .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正反馈就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就是由 , , , ,与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与。 4反射活动包括与两大类。 5体液调节得特点就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得特点就是:调节作用较 ,对刺激得敏感性。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 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 2.维持机体稳态得重要途径就是:( )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得最基本得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指机体(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 适应性:指机体得功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变化并能保持自身生存得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自身调节:即不依赖于神经与体液调节,由机体器官、组织与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得适应性反应。 体液调节:指机体依赖某些化学信息物质(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对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得功能进行调节得方式;主要参与对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得调节。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加强得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得生理调节过程)。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减弱得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得调节过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 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5、持久 6、局限较小 二、选择题 1、A 2、B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得组织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得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得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得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得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受控部分得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得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静息电位就是外流形成得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 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 ,使终板膜 主要对得通透性增加。 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得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 4.横桥具有ATP酶得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 5.骨骼肌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得升高主要就是 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得降低,主要就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得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得极化状态恢复得过程称为。 7.肌肉收缩就是肌丝向肌丝滑行得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得中介物质就是。 9.钠离子泵就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 与维持细胞内外得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与 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就是通过 直接激活各种 ,引起磷酸化反应,二就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得促速G 蛋白(Gs), 则Gs与GTP得复合物可以增强得活性,后者可使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答案: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2.异位节律() 答案:由潜在起搏点所形成心脏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3.肺活量(,) 答案: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血清() 答案: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块发生回缩,同时析出淡黄色的液体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答案: 6.受体()蛋白 答案:一种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起到传递化学信息的蛋白质 7.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答案: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肾血流量能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保持相对稳定,包括血管的肌源性自身调节、球-管平衡和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引起的渗透性利尿等 8.有效不应期() 答案:心肌细胞从0期开始至复极达-60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 9.非自动控制系统 答案:是一个开环系统( ),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是单方向的。 10.余气量(,) 答案: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呼出的气量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些属于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A.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 B.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C.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流动规律 D.心脏的泵血过程 答案:, 2.以电紧张形式扩布的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流 D.局部电位 答案:D 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缓慢 B.广泛 C.持久 D.迅速 答案: 4.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答案:D 5.刺激阈值是指 A.保持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B.刺激时间不限,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强度 C.保持刺激强度不变,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适刺激时间 D.用最小刺激强度, 引起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时间 答案:A 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平衡电位 B.平衡电位 C.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和 D.平衡电位和平衡电位之差 答案:A 7.下列关于稳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B.稳态是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 D.稳态的调定点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8.下列各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需后天学习获得

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生理学试题库-期末考试-兽医考研-专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正常原尿的下列成分中哪一种能全部被重吸收? ( ) A、水 B、Na+ C、尿素 D、葡萄糖 2. 在肾小球滤过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出球小动脉血压 3. 阴部神经兴奋时( )。 A、尿道括约肌收缩 B、逼尿肌收缩 C、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D.尿道外括约肌舒 4. 对原尿部分物质而言,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降支 D、髓袢升支 5. 大量失血引起尿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C、.囊压增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6. 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 )。 A、重吸收物质种类少 B、各种物质重吸收量少 C、小管液与上皮细胞液保持等渗D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 7. 肾维持机体水平衡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下列哪一项的调节实现的?( ) A、肾小球的滤过量 C、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B、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8. 下列哪一项可直接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和Cl-的重吸收?( ) A、血管紧素 B、抗利尿激素 C、心房钠尿肽 D、醛固酮 9.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维持依靠( )。 A、弓形动脉 B、小叶间动脉 C、管周毛细血管网 D、直小血管 10. 建立起肾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物质基础是( )。 A、NaCl B、尿素 C、肌酐 D、KCl 二、填空题 1.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__________、肾小管、集合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基本过程。 2. 肾小球滤过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__________调节Na+、K+的转运。 4. 静脉注射甘露醇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大量饮清水引起的利尿称为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的增高、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的降低,是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 6. 肾小球旁器由,和三部分组成。 7. 浓度升高、浓度降低可直接刺激醛固酮的分泌。 8. 滤过分数是和之比,表示流经肾脏的血浆被滤出生成原尿的情况。 9. 不论肾小球的滤过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近端小管对水和Na+的重吸收是定比重进行的,重吸收率始终为肾小球滤过率的左右,这种定比重吸收的现象称为。 10. 初级排尿中枢在。皮层的高级中枢可抑制或加强初级中枢的反射活动。 三、判断题 1. 在一般情况下,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维持的。…………() 2.原尿与血浆的本质区别在于原尿中不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3.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将使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量减少。………………() 4.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 5. 尿液的浓缩主要发生在髓袢升支粗段。因为该段肾小管不能主动重吸收 Na+而对水通透,使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成为高渗溶液。………………………………() 6. 肾小管和集合管可分泌H+、K+和NH3。…………………………() 7. 生理状态下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大小, 而和其所带电荷的性质无关。…………………………………………………………() 8. 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与Na+的主动重吸收是相耦联的,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9. 抗利尿激素可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 大部分在该部位进行。……………………………………………() 10.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通过入胞方式从小管液中重吸收少量被滤出的小分子蛋白质。()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11

第十一章生殖 选择题 1 睾酮的化学性质是 A 固醇类 B 类固醇 C 胺类 D 肽类 E 蛋白质 2 睾酮由睾丸的下列哪种细胞分泌 A 间质细胞 B 支持细胞 C 精原细胞 D 精母细胞 E 精子 3 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睾酮的激素是 A FSH B TSH C ACTH D LH E GnRH 4 雄激素结合蛋白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 A 肝细胞 B 睾丸间质细胞 C 睾丸支持细胞 D 睾丸生精细胞E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 随尿排出的睾酮代谢产物主要是 A 双氢睾酮 B 脱氢异雄酮 C 雄烯二酮 D 17-羟类固醇 E 17-氧类固醇 6 抑制素的化学性质是 A 肽类 B 类固醇 C 糖蛋白 D 胺类 E 蛋白质 7 抑制素由睾丸的哪种细胞分泌的 A 间质细胞 B 支持细胞C精原细胞D 精母细胞E 精子 8 抑制素对下列哪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A LH B TSH C FSH D PRL E GH 9 能促进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的激素是 A LH B ACTH C TSH D ADH E FSH 10 雌二醇的化学性质是 A 胺类 B 肽类 C 类固醇 D 固醇类E蛋白质 11 下列哪一种激素能在排卵前一天左右诱发排卵所必需的LH峰 A 雌二醇B孕酮C 促卵泡激素D 抑制素E 雌三醇 12 尿中排出的雌三醇是下列哪一种激素的代谢产物 A 皮质醇 B 雌二醇 C 睾酮 D 孕酮 E 孕二醇 13 孕酮的化学性质是 A 蛋白质 B 肽类 C 胺类 D 类固醇E固醇类 14 下列有关孕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促进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 B 促进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C 子宫发育 D 促进并维持女性特征E促进子宫收缩 15 育龄期女子基础体温的双相变化是有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 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LH E FSH 16 月经正常的妇女,其月经黄体能维持几天 A 3-5天 B 5-7天 C 7-9天 D 9-11天 E 12-15天 17 尿中排出的孕二醇是下列哪种激素的代谢产物 A 皮质醇 B 雌二醇 C 雌三醇 D 雄酮E孕酮 18 女性月经周期诱发排卵最重要的激素是 A FSH B GH C PRL D LH E GnRH 19 女性月经周期中,月经来潮是由于血中 A E2浓度下降,P浓度升高 B E2浓度升高,P浓度下降 C E2和P浓度均不变 D FSH和LH浓度均下降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7.原尿:入球小动脉得血液经过肾小球得滤过作用,形成得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得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得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得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得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与其它不需要得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得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得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得能量释放、转化与利用得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得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得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得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得代谢强度与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得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得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得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与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得过程。 20。胃得排空:随着胃得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

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得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与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与胃体部得肌肉舒张得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得消化液中得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得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25。肾单位:肾单位就是肾脏得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得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得变化从而调节肾素得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得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得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得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得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得部分称为肌小节,就是肌肉收缩与舒张得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得头部露出在粗肌丝得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得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得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与,直至处于持续得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得Na+跨膜内流与K+跨膜外流而引起得终板膜得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三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 的最小刺激强度。 期前收缩: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 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 ml 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中枢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 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 则中枢延 搁时间越长。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正常状态下细胞内 Q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外,细胞外Na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内。 3?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 0期是由 ________ 内流所致,2期是由 __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 流和 _______ 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________ ,舒张压为 ________ ,脉压为 _______ 。 5.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6. 氧解离曲线为 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 Hb 中Q 的饱和度与 ________ 的关系。 7.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 _______ ,收缩 _____ 。 8. 内因子是胃腺 ____ 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_ ,它能保护和促进 ____ 的吸收。 9. 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 ____ 温最高, ______ 温最低。 10?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 ______ , ___ 和 ____ 的作用。 11. 醛固酮由 ____ 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_______ 的重吸收和对 _____ 的排出。 12. 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 _______ ,缺乏生长素将导致 ____ 。 13.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 。 14.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 _______ 区和 ____ 区。 15.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 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 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 因 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 2.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3. 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输出量比右心室多。 () 4. 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脉压减小。 () 5.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 因该次兴奋和收缩 3500 ml ,女性为 2500

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 1、试述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方式和特点。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②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③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2、比较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运输、继发性主动运输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需要依靠特殊膜蛋白质; 不同点:易化扩散不需另外消耗能量,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具有选择性、饱和性和竞争性。而原发性主动运输与继发性主动运输都要消耗能量且逆电-化学梯度进行,但原发性主动运输能量由直接分解ATP 来提供而继发性主动运输的能量则由间接分解ATP来提供。 3、简述峰电位、动作电位、阈电位;静息电位与极化状态;动作电位与除极化、反极化状态、复极化、超极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它们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快速除极化和快速复极化所形成的一个短促尖锐的脉冲样变化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阈电位则是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静息电位是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极化状态是静息电位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 除极化是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反极化状态是细胞膜由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反转过程复极化位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超极化则是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4、简述Ach是如何通过化学门控通道进行跨膜信号传导的。 5、讲述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过程和主要路径。 传导过程主要包括:①受体识别配体并与之结合②激活与受体耦联的G蛋白③激活G蛋白效应器④产生第二信使⑤激活或抑制依赖第二信使的蛋白质酶或通道 主要路径有:①受体——G蛋白——AC信号传导途径②受体——G蛋白——PLC信号传导途径 ③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途径 6、试述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Ca2+在肌肉收缩程中起何作用? 肌肉收缩过程: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

畜牧兽医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 7.原尿8.终尿9.肾小球滤过率10.有效滤过压11.排泄12.肾糖阈 13.能量代谢14.基础代谢15.氧热价 16.等热范围17.蒸发18.辐射 19.物理消化20.胃的排空21.反刍 22.容受性舒张23.化学消化24.微生物消化 25.肾单位26.致密斑27.继发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29.肾糖阈30.高渗尿 31.肌小节32.横桥33.等张收缩 34.等长收缩35.强直收缩36.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38.三联体39.横管 40.化学性突触41.神经递质42.突触延搁 43.受体44.特异投射系统45.脑干网状结构 46.去大脑僵直47.锥体系48.条件反射 49.牵张反射50.脊髓休克51.内分泌 52.神经内分泌53.旁分泌54.激素 55.垂体门脉系统56.长反馈调节57.应急反应 58.性成熟59.体成熟60.发情周期 61.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63..着床 64.生殖65.排卵66.分娩 67.妊娠维持68.初乳69.常乳 70.心动周期71.每搏输出量72.心力储备 73.期前收缩74.代偿间隙75.窦性节律 76.异位节律77.每分输出量78.脉搏压 79.动作电位80.静息电位81.主动运输 82.易化扩散83.内吞84.胞吐作用 85.时值86.阈值87.内环境 88.血压89.吸收90.基本电节律 91.肺活量92.血型93.稳态 94.血清95.血浆96.红细胞比容 97.红细胞脆性98.血液的粘滞性99.血沉 100.血液凝固101. 去极化102. 中枢延搁 103. 突触104. 兴奋-收缩耦联10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10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7. 突触前抑制108. 突触后抑制109. 潮气量110.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11. 单收缩 112. 凝血因子113. 等渗溶液1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115. 血浆胶体渗透压116. 血浆胶体渗透压117. 解剖无效腔118. 氧容量119. 氧含量120. 消化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 一、教学目标 在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掌握人体及哺乳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则。理解机体的工作原理,即生命活动的过程,特别是机体适应于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控过程,涉及从分子到整体的多水平研究的整合。充分认识到生命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以及生命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并通过对人体功能的了解,科学和自觉地维护自身健康。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主要内容: 1.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2. 内环境及稳态。 3. 生命活动的调节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反馈系统:负反馈,正反馈。 教学要求: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以及体内控制系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稳态和负反馈的概念。 重点、难点:内环境及稳态的概念,负反馈和正反馈系统。 第二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3学时 主要内容: 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离子通道和载体。 3.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钠钾泵等离子泵),继发主动转运。 4.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物质跨膜转运各种方式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钠钾泵的工作原理和重要作用。 第三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细胞膜的电生理学 3学时 主要内容: 1.静息电位: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Na+平衡电位,不应期,不衰减传导。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重点和难点: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机制。 第四章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 6学时 主要内容: 1.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终板电位,量子释放(微终板电位)。

2.神经元突触:突触的分类和结构,突触传递,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活动的调节(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中枢递质。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区分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理解突触抑制的作用方式。了解中枢递质种类。 重点: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 难点:突触抑制。 第五章骨骼肌生理——肌肉细胞生理学 3学时 主要内容: 1.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行学说,横桥周期。 3.骨胳肌收缩的机械特性:单收缩和强直收缩,肌肉长度-张力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骨骼肌细胞超微结构和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理解和掌握骨骼肌收缩原理。重点: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难点:横桥周期,肌肉长度-张力关系。 第六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6学时 主要内容: 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器官反射,脊休克。 2.脑干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去大脑僵直。 3.脑的高级功能:脑电图,学习和记忆。 教学要求:了解脑的高级功能。掌握脊髓及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重点:牵张反射。 难点:去大脑僵直。 第七章感觉器官 4学时 主要内容: 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和感受器电位,适应。 2. 视觉器官:眼的折光成像系统和调节,视网膜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暗适应和明适应。 3. 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耳蜗对声音的感受和分析:基底膜的频率分析,毛细胞的换能,微音器电位。 教学要求:了解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觉和听觉感受器的功能和换能机制。 重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视杆和视锥系统的特点,暗适应,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析。难点:视色素的感光机制,听毛细胞的感音机制。 第八章血液 2学时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判断:1.只要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组织一定会发生反应。 2.组织兴奋性越高,其所需的刺激阈值越大。3.组织对刺激反应越快,其兴奋性越高。选择:1 以下关于兴奋性的概念,哪一项正确? A 兴奋性可分为兴奋和抑制 B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C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能兴奋的特性。 D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的能力。 2 .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标是 A 引起动作电位所需刺激的强度 B 动作电位的大小C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3 . 组织器官的活动加强称为: A 兴奋性B 兴奋 C 紧张4. 阈刺激是:A 能引起反应的刺激 B 能引起反应的最大刺激强度 C 能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填空:1.刺激必

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和,才能引起反应。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3.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阈值越小,其兴奋性。 4.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类。 5.急性实验可分为和两类。 6.一次刺激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阶段依次为、、和。思考题:1、*简述细胞兴奋性的变化。2、简述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 过程: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③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 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2)生理意义: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 、名词解释(3分X 5) 二、问答题(35 分) 1.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5分) 2.根据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观察,试说明静脉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的实验结果及其主要机制。(5分) 3.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增加无效腔,动物呼吸运动出现何种现象,为什么(5分) 4.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制如何(5分)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如何(7分) 6.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过程。(8分) 三、填空题(1分X 15)(按顺序写出答案,不能回答的空,用横线表示) 期前收缩肺活量化学性消化基础代谢适宜刺激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_____________ ,半月瓣处于 9第一心音发生在__________,音调__________ ,持续时间_ 2. 1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外向离子流是由 的,内向离子流主要是由__________ 携带的。 3. 8 .平静吸气时,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径、____________ 径和____________ 径增大,肺容积 大气压,空气入肺。 4.36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 。 5.7.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大量分泌。 6.24.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的机制包括引起 射和释放_____________ 素。 7.2.机体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体内___________ 分解氧化,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70%由其余由、提供。状态。携带 收缩,使胸廓,肺内压 细胞,促进胰液 和 _________ 的 _分解提供,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5.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 6.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 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 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 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跨膜内流和K+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以小泡为单位的倾囊释放称为量子释放 38.三联体:由横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的结构单位称三联体,它是把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 39.横管:又称T管,是由有细胞膜向内呈漏斗状凹陷形成的闭合管道,其主要功能为把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迅速传进细胞内部。 40.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稍释放特殊的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对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影响的突触。 4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42.突触延搁:信息经突触传递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误称突触延搁。 43.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大分子蛋白质,它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连续使用单独的条件刺激而不采用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那么条件刺激会逐渐减弱,直至完全不出现的现象叫条件反射的消退 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对心血管活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 血管紧张素的主要作用——升高血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研究健康人及动物的各种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 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局部组织或细胞不依赖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自身对刺激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液态镶嵌模型: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支架,其中镶嵌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指一些小的脂溶性物质依靠分子运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的方式。 易化扩散:某些物质能够依靠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的帮助,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 主动转运:在细胞膜上载体的帮助下,通过消耗ATP,将某种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 受体:指细胞拥有的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蛋白质大分子。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PCD) 细胞保护:细胞对于各种有害因素的适应能力,称为细胞保护。 阈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大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小于阈刺激的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或组织、细胞的兴奋,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生物电现象:一个活的细胞无论是它处于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都是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其中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霍奇金学派的离子学说:生物电的产生依赖于细胞膜对化学离子的严格选择性的通透性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极化:—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 去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逐渐减小的过程。 复极化:—膜电位去极化后逐步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 超极化:—膜电位绝对值高于静息电位的状态。 超射:膜由原来的-70mv去极化到0 mv,进而变化到20~40mv,去极化超过0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终板电位:冲动传导到突触前终末时,在极短时间内,差不多同时有200-300个囊泡同时破裂,其中的Ach被释放,经过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结果导致终膜出现远较微终板电位大得多的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终板电位。 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有效刺激时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 兴奋—收缩耦联:把从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肌膜发生兴奋,与肌原纤维中的肌丝活动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 基本电节律:有节律地反复进行的去极化和复极化活动叫基本电节律。

动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2.氧饱和度: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3.氧解离曲线:以氧分压作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绘制出的氧分压对血红蛋白结合氧量的函数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5.余气量:在竭尽全力呼气之后,仍能剩留在肺内的气量。 6.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 7.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8.终尿: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及分泌作用,最终形成的尿液。 9.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量。 10.有效滤过压:存在于滤过膜两侧的压力差。 11.排泄:动物有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其它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由体内排出的过程。12.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浓度限度。 13.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14.基础代谢: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15.静止能量代谢:动物在一般的畜舍或实验室条件下、早晨饲喂前休息时的能量代谢水平。16.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 17.蒸发:机体的热量靠体表呼吸道水份 18.辐射:体热以红外线形式向温度较低的外界散发。 19.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 20.胃的排空:随着胃的运动,食糜分批地由胃移送入 21.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22.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部的肌肉舒张的反射。 23.化学消化:利用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的各种酶对饲料进行消化。 24.微生物消化:利用畜禽消化道内栖居的大量微生物对饲料进行消化。 25.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6.致密斑: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或髓绊升支粗段部分,细胞核密集而形成圆盘状的聚集区,其功能为感受小管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调节肾素的分泌。 27.继发转运:指通过耦联转运系统由离子梯度驱动的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原尿的量 29.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30.高渗尿:尿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 31.肌小节: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小节,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32.横桥:肌球蛋白的头部露出在粗肌丝的表面形成横桥。 33.等张收缩:肌肉张力不变而长度发生改变的收缩 34.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改变的收缩 35.强直收缩:对肌肉刺激频率不断加大,肌肉不断进行收缩总和,直至处于持续的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终板膜上发生的Na+跨膜内流和K+跨膜外流而引起的终板膜的去极化称终板电位。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总结

各章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学4个水平上的研究: (1)细胞和分子水平 (2)组织和器官水平 (3)系统水平 (4)整体水平 2.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1)神经调节 ①机制:由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其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即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②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 (2)体液调节: ①机制: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的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运输调节全身各处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其调节方式是激素. ②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 ①机制: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局部的细胞、组织、器官本身自动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②特点:作用精确,作用部位较局部,有利于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 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 1.细胞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1)单纯扩散(简单扩散):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①主动运输: A.原发性主动转运: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 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②被动运输 A.经载体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 B.经通道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3)胞吞和胞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细胞间通讯和信号传导的类型: (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①cAMP-PKA途径 ②磷脂酰肌醇代谢途径 (2)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