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守则规定了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操作工艺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

本守则若与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相抵触时,则应以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2 焊接材料

2.1 焊条应符合下列标准

手工焊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药芯焊丝应符合《碳钢药芯焊丝》GB10045的规定;埋弧焊使用的焊丝应符合《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焊丝》GB/T8110的规定。

2.2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复验报告。进口焊条或焊丝符合出产国的相应

标准。

2.3焊接材料的烘干

2.3.1 焊接材料的存储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

说明书或下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干。

焊条、焊剂的烘干温度和时间

2.3.2 烘干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中,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裂纹。

2.3.3焊条在保温筒内不宜超过4小时。超过后应按原烘干制度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

数不得超过二次。

3 焊接工艺评定与焊工

3.1 焊接工艺评定

3.1.1 球罐焊接工艺评定应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定进行。

3.1.2 必要时,焊接工艺评定前,应针对钢板的钢号、厚度、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

试样进行裂纹试验,以确定预热温度。

3.1.3裂纹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按GB4675.1进行,裂纹率应为零。

b) 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可参照GB4675.1进行,裂纹率应为零。试验坡口应采用图1所示的型式。

图1

c)当求壳板厚度大于25mm 时,还应该做窗形拘束裂纹试验,可参照JB4708中附录B (参考件)进行。

32 焊工

3.2.1 从事球罐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证书。

焊工施焊的钢材种类、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等,均应与焊工本人考试合格的项目相符。

3.2.2 熟悉焊接工艺文件,弄清楚焊接位置、焊条和焊丝牌号、规格是否符合工艺文件 要求。

4 焊接

4.1 施焊环境

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

a) 雨天及雪天;

b) 风速:手工电灯弧焊时风速>8m/s ;自动保护和/或气体保护焊时风速>2m/s ; c) 环境温度在- 5℃及以下; d) 相对湿度在90%及以上。

注:焊接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在距球罐表面500~1000 mm 处测量。 4.2 定位焊及工卡具焊接

4.2.1 焊接工艺以及对焊工的要求应与球壳焊接相同,当球壳为自动焊时,其定位焊和工卡具可采用半自动焊或手工电弧焊,且应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资格。

4.2.2 焊接要求预热的球壳,在定位及工卡具焊接处,至少应在150 mm 范围内进行预热。

4.2.3 定位焊的长度不小于50mm ,一般焊肉厚度为8,间距为200-300 mm ,定位焊的引弧和熄弧应在坡口内。

4.2.4工卡具在焊接时,引弧点和息弧点应在工卡具焊缝上,严禁在非焊接位置任意引弧和息弧。

4.2.5 工卡具拆除时,不得损伤球壳板表面, 宜用气割方法去除卡具且留有3 mm 左右焊肉厚度,切除后应用砂轮机打磨平滑。

4.3 焊接

4.3.1 焊接前应检查球壳板的装配质量、坡口角度、钝边和组装间隙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4.3.2 焊接前应检查坡口表面是否清洁,将坡口表面和两侧至少20mm 范围内的油污、水分和其它影响焊接的有害杂质清除干净。

4.3.3 预热和后热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预热温度应遵循焊接工艺评定所确定的温度,也可参照下表。

/2

注:(1)拘束度高的部位(如接管、人口)或环境气温低于5℃时,应采用较高的预热温度,扩大预热范围。

(2)不同强度的钢相互焊接时,应采用强度较高的钢所适用的预热温度。

(3)对不需预热的焊接接头,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至15℃左右方可进行焊接。

(4)表中“一”表示不需预热。

b)预热必须均匀,预热宽度应为焊接接头中心线两侧各取3倍板厚,且不少于100mm。预热温度应距焊接接头中心线50mm处对称测量,每条焊接接头测点不少于三对。

c)预热的焊缝,其层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的下限,后热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的上限,一般为200~250℃,时间为0.5~1h。

4.3.4 焊接线能量

a)焊接线能量按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应不超过经焊接工艺定定合格的线能量上限。

b)对于材料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钢材,厚度大于38mm的碳素钢,厚度大于25mm的低合金钢的焊接线能量,必须进行测定和严格控制在工艺文件中规定的范围内。

4.3.5 焊接顺序的选择和焊工位置,应有利于减少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以防产生焊接裂纹,较长的焊接接头应采用分段退步焊法。

4.3.6 多层焊时,必须采用多层多道焊,严禁大摆弧的多层单道焊。焊道始端应采用后退起弧法,终端应将弧坑添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50mm以上。

4.3.7对称或不对称X型对接接头的单侧焊接后应进行背面清根。用碳弧气刨清根时,应用砂轮修整刨槽,磨除渗碳层。材料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钢材清根后须进行渗透探伤。

清根时,宜将定位焊的熔敷金属清除掉,或按焊接工艺评定和工艺文件确定。清除后的坡口形状,宽窄应基本一致。

4.3.8 低合金钢和高强度调质钢的焊道因故中断焊接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后热处理措施,以防产生裂纹。再行施焊前,须经检查且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焊接。

4.3.9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焊缝,焊后须立即进行消氢热处理,后热温度200~250℃,后热时间应为0.5~1h.:

a)厚度大于32mm,且材料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球壳;

b)厚度大于38mm的低合金钢球壳;

c)嵌入式接管与球壳的对接接头;

d)焊接工艺评定确定需消氢处理着。

4.4 产品试板的焊接

4.4.1 试板的制备,按照GB150《钢制压力容器》有关规定执行。

4.4.2 需焊后热处理的球罐的产品试板应随球罐进行热处理后,再作机械性能试验。

4.5 附件的焊接

4.5.1 人孔、接管等附件直接与罐体焊接时,为防止裂纹应注意以下几项:

a)附件与罐体时,应选用与罐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b)异种钢焊接前,必须经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焊,其焊接条件

应以强度较高一侧的钢材的焊接条件为准。

4.5.2 为防止角变形,人孔与壳体焊接时坡口的角度最好是里大外小,其焊接顺序应为:

点焊在小坡口一侧→大坡口焊接2/3、反面清根后小坡口一侧焊接成形→完成大坡口一侧的剩余焊接量。

5 焊接检验

5.1 焊后必须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前后应将渣皮、飞溅清理干净。

5.2 焊接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5.2.1 焊接接头和热影响区范围内,不得有裂纹、咬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并不得保留有熔渣和飞溅物。

5.2.2 角焊接接头的焊接尺寸应在规定的尺寸以上,表面应有圆滑过渡到母材的几何形状。

5.2.3 经打磨焊接接头表面、消除缺陷后机械损伤后的厚度,应不小于设计的最小厚度。

5.2.4 焊接接头的外形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规定,对接焊接接头的宽度以每边超过坡口2 mm为宜,其焊接余高允许值参见表2和图2。

图2

6 返修

6.1 接到返修通知单后,凡需处理的焊接接头缺陷应用超声波检测定位。

6.2 焊补的长度不得小于50mm,先用碳弧气刨去掉缺陷,然后用砂轮打磨,两端圆滑过渡,当消除缺陷清到球壳板厚度的2/3处还有残留缺陷时,应在该状态下补焊,然后在其背面再次清除缺陷,进行补焊,补焊要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法。

6.3 补焊时严格按焊接工艺进行。

6.4 焊接接头同一部位修补次数不超过二次。若经过二次返修应不合格时,必须对原返修工艺进行分析,重新制订返修工艺,报现场组焊单位质保工程师或授权的项目工程质保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返修。

6.5 凡经返修的焊接部位,必须做好质量记录。

6.6 对接焊接接头的咬肉缺陷进行焊补时,应加焊一道回火焊道,回火焊道焊完后,磨去多余的焊肉。

7 焊后工作

7.1 关闭电源、整理焊接设备、工具和焊接材料,清扫现场。

7.2 在施焊位置的规定部位及时打上焊工钢印代号,并做好焊接和返修记录。同时,进行焊缝表面和外观质量检查,清除焊件上的焊接熔渣、药皮和飞溅等物。

球罐现场热处理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守则规定了钢制球形储罐制造的现场焊后热处理的工艺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50-100m3钢制球形储罐制造的现场焊后热处理

2 一般规定

2.1 在球罐完成安装工序后,当设计要求进行热处理时,可采用“球内燃油法“进行热处理。但当施工现场不准使用火焰加热时,宜采用内部电热法进行热处理。

2.2 热处理的专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2.3 专业操作人员必须在负责热处理的技术人员指导下,熟悉热处理工艺规范,并能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措施方案。

2.4 热处理所用设备、仪器、仪表等在热处理前必须进行检查、校验,并确定其是否在计量检验周期内。

3 热处理的准备工作

3.1 球罐热处理应根据球罐材质、规格、厚度等,确定热处理主要工艺规范。需由负责热处理的技术人员编写处理工艺说明书或技术措施,按公司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质量保证手册》第3章规定的程序审批。

热处理工艺说明书或技术措施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3.1.1 热处理方法和设备。

3.1.2 热处理工艺规范及其控制方法。

3.1.3 保温方法及要求(必要时应包括热工计算书)。

3.1.4 测温系统及温度控制。

3.1.5 产品焊接试板布置及性能要求。

3.1.6 柱脚移动及监测措施。

3.1.7 热处理操作记录。

3.2 球罐的一切焊接工作必须全部完成,热处理前各工序检查均已合格,并已取得有关资料(球罐几何尺寸、外观检查、无损探伤检验报告),并经质检部门人员检查确认。

3.3 将焊接试板布置在球罐赤道位置外侧,并尽量与球罐壁紧贴。

3.4 热处理前将各立柱垂直度调整到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然后松开地脚螺栓和拉杆及一切刚性连接。

3.5 柱脚底部设移动设施,以便进行必要的球柱垂直度的调整。

3.6 球罐上凡与热处理无关的接管均用盲板封住。

3.7 保温工作

3.7.1 热处理用的保温材料必须要有合格证。

3.7.2 保温材料不应受潮,受潮后的保温材料必须进行干燥。

3.7.3 进行保温作业时,先将焊有铁钉(一般长度宜在100mm以上)的带钢纵向固定在球体外表面,然后铺设岩棉毡块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必须要紧贴壳体表面,多层保温时各

保温层接缝应错开且对严,单层保温时保温层接缝宜塔接100mm以上。保温材料铺设后,应用10#铁丝勒紧,以使保温层在热处理过程中不发生松动或脱落。

3.7.5 热处理时,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应大于60℃。

3.8 测温系统准备

3.8.1 测温点均匀地布置球壳外表面,相邻测温点间距不得大于

4.5m,距人孔与球壳板环缝边缘200 mm以内及产品焊接试板上必须设测温点。各种不同容积的球罐应设置的测点及必设点,参见表1。

3.8.2 测温热电偶固定应牢固可靠,补偿导线应作妥善固定,敷设应尽量减少受球壳板热辐射影响。

3.8.3 温度记录必须采用连线自动记录仪表,并应与热电偶、补偿导线相匹配。仪表精度应达到1%的要求。

4 球罐热处理的要求

4.1 采用球内燃烧法热处理,使用国产GD系列燃油火咀或其它更为先进的燃烧器。整个热处理系统由供油、供风、供液化气、排烟、测温以及保温等系统组成。

4.2 在供油、供风、供液化气待系统应设置必要的压力表、流量计,用以监视系统的运行状况。

4.3 热处理温度应按图样要求或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确定,可参照表2。

4.4 在热处理的升降温过程中,应监测并及时调整柱脚的位移,移动柱脚应平稳缓慢进行。热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柱子垂直度,温度每变化100℃应测量和记录一次柱脚移动值。

4.5 升温时严禁升温过快,300℃以下可不限制升温速度,但300℃以上升温速度应控制在50-80℃/h。

4.6 降温冷却的速度在300℃以上时应控制在30-50℃/h,300℃以下可不限制冷却速度,但应在静止空气中自然冷却。

4.7 300℃以上升温和降温时,球壳表面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差,不得大于130℃。

4.8 热处理恒温时间,按球壳厚度每25 mm恒温1h计算,且不少于1h。

5 在热处理后应及时进行如下工作:

5.1 整理热处理温度曲线和热处理温度记录。

5.2 对经热处理后的产品焊接试板试件进行机械性能和金相试验。

6 施工技术人员编制的球罐热处理技术措施或工艺文件,是本守则的具体补充。当发生矛盾时,应以施工技术措施或工艺文件为准。

CO2气体保护焊通用焊接工艺规范

文件编号:LGK/ZL-04 CO2气体保护焊 通用焊接工艺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 适用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 技术要求 (3) 3.1 焊前准备 (3) 3.1.1 焊前检查 (3) 3.1.2坡口准备 (3) 3.2焊接材料 (4) 3.2.1焊丝 (4) 3.2.2保护气体 (4) 3.2.3焊接电源 (5) 3.3焊接参数 (5) 3.3.1焊接电流 (7) 3.3.2焊接电压 (7) 3.3.3气体流量 (7) 3.4操作要求 (7) 3.4.1焊接方法 (7) 3.4.2引弧 (7) 3.4.3收弧 (7) 3.4.4定位焊 (7) 3.5焊后检验 (7)

CO2气体保护焊通用焊接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通用工艺适用于本单位燃烧器低碳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结构件焊接时所采用CO2混合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工艺。 2.引用标准 GB700 碳素结构钢 GB3087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8110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YB/T5092 焊接用不锈钢丝 3.技术要求 3.1焊前准备 3.1.1焊前检查: 1)组焊工件前应先检查其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然后按定位焊要求焊接定位焊缝。 2)选择焊丝直径,确定焊接顺序,装配好焊丝、焊枪,接通电源,打开气体检测开关,调整气体流量;按下焊枪开关,检查送丝是否通畅,然后调节好电流、电压值。 3)试焊,焊接一块板厚相当的试板,看焊接规范是否为最佳。 3.1.2坡口准备 1)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及工艺文件的要求,当无规定时,应符合GB/T985.1的要求。 2)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3)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2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

焊接工艺手册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发布日期:2009-9-29 | 阅读次数:4651 -------------------------------------------------------------------------------- (转)通用焊接工艺规程2009年08月15日星期六 16:23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通用焊接工艺(一) 1 总则 本通用工艺适用于我公司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钨极氩弧焊及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工艺的各类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 2 焊工 2.1 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焊工合格证,方能在有效期内从事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2.2 焊接前焊工必须了解所焊焊件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点。 3 焊接方法 3.1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埋弧焊 3.1.1 10≤δ≤60的拼接焊缝; 3.1.2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外口。 3.2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手工焊: 3.2.1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 3.2.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内口 3.2.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外口; 3.2.4 C、D 类焊缝。 3.3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钨极氩弧焊: 3.3.1 直径φ≥1000mm 且δ≤8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打底焊; 3.3.4 φ<89mm的接管与法兰B缝焊接; 3.3.5 图样要求采用氩弧焊的C、D类焊缝焊接。 3.4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 3.4.1 塔器的裙座和底座环的焊接; 3.4.2 容器和换热器等设备的鞍座和支座的焊接。 4 焊接材料 4.1 根据产品图纸或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规定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 4.2 焊条、焊丝、焊剂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经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 焊条存放处必须干燥,焊条应堆放整齐,分类、分牌号存放,避免混乱。 4.4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烘烤,焊条领用时须用焊条筒存放,随取随用。连续使用的焊剂应过筛,除去其中的尘土和粉末。 4.5 焊丝表面应无铁锈、氧化皮、油污等污物。 4.6 焊接用保护气体的纯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有含水量要求的要严格控制其含水量。 5 焊缝坡口形式与基本尺寸 5.1 采用手工焊的坡口形式和基本尺寸规定如下:

氩弧焊的焊接方法与工艺

氩弧焊的焊接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好手工钨极氩弧焊的焊前准备、运焊把、送丝、引弧、焊接、收弧的技巧 ?具体要求: ?1、了解焊弧焊的原理、特点和分类 ?2、掌握好氩弧焊焊前准备和焊接方法 ?3、掌握好氩焊在焊接过程中产的缺陷和解决的办法 ?4、适用于有接焊接基础人员,其焊件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内部和外观要求有较高要求的标准焊件。 ?1、氩弧焊的原理: ?氩弧焊是使用惰性气体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一种气电保护焊的焊接方法。?2、氩弧的特点: ?(1)焊缝质量高,由于氩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与金属起化学反应,合金元素不会被烧损,而氩气也不熔于金属,焊接过程基本上是金属熔化和结晶的过程,因此,保护较果好,能获得较为纯净及高质量的焊缝?(2)焊接变形应力小,由于电弧受氩气流的压缩和冷却作用,电弧热量集中,且氩弧的温度又很高,故热影响区小,故焊接时应力与变形小,特别造用于薄件焊接和管道打底焊。 ?(3)焊接范围广,几乎可以焊接所有金属材料,特别适宜焊接化学成份活泼的金属和合金。 ?3、氩弧焊的分类: ?氩弧焊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钨极氩弧焊(不熔化极)和熔化极氩弧焊。根据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手工、半自动和自动氩弧焊。根据电源又可以分为直流氩弧焊、交流氩弧焊和脉冲氩弧焊。 ?4、焊前准备: ?(1)阅读焊接工艺卡,了解施焊工件的材质、所需要的设备、工具和相关工艺参数,其中包括选用正确的焊机,(如焊接铝合金则需要用交流焊机),正确的选用钨极和气体流量, ?首先,要从焊接工艺卡上得知焊接电流的大小等工艺参数。然后选用钨极(一般来说直径2.4mm用的比较多,它的电流造应范围是150A—250A,铝例外)。

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球罐焊接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守则规定了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操作工艺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 本守则若与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相抵触时,则应以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2 焊接材料 2.1 焊条应符合下列标准 手工焊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药芯焊丝应符合《碳钢药芯焊丝》GB10045的规定;埋弧焊使用的焊丝应符合《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焊丝》GB/T8110的规定。 2.2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复验报告。进口焊条或焊丝符合出产国的相应 标准。 2.3焊接材料的烘干 2.3.1 焊接材料的存储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 说明书或下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干。 焊条、焊剂的烘干温度和时间 2.3.2 烘干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中,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裂纹。 2.3.3焊条在保温筒内不宜超过4小时。超过后应按原烘干制度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 数不得超过二次。 3 焊接工艺评定与焊工 3.1 焊接工艺评定 3.1.1 球罐焊接工艺评定应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定进行。 3.1.2 必要时,焊接工艺评定前,应针对钢板的钢号、厚度、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 对 试样进行裂纹试验,以确定预热温度。 3.1.3裂纹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按GB4675.1进行,裂纹率应为零。 b) 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可参照GB4675.1进行,裂纹率应为零。试验坡口应采用图1所示的型式。

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 ——编号HG—0001 目录 1、用途及说明 2、焊接设备及工辅具 3、焊接材料 4、焊工 5、焊接工艺 6、焊接质量检验 手工电弧焊工艺规程 (焊接说明书) 1 用途及说明 本工艺规程适合用于专业厂、生产车间生产的手工电弧焊总成,同时也是技术科、检查科、生产车间进行工艺设计、焊接质量检查及产品验收的依据。 2 焊接设备及工辅具 2.1 手工电弧焊电源种类 2.1.1 交流弧焊机 常用型号:BX-500、BX1-300、BX3-300等。 2.1.2 旋转式直流弧焊发电机 常用型号:AX1-500、AX3-300等。 2.1.3 弧焊整流器 常用型号:ZXG1-250、ZXG1-400等。 2.1.4 逆变弧焊整流器 常用型号:ZX7-250、ZX7-315等。 2.2 对设备的性能要求 2.2.1 要求弧焊电源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及徒降的外特性。 2.2.2 应有较高的空载电压,使焊接过程中电弧燃烧稳定。 2.2.3 按GB8118-87规定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焊接电流可调围。 2.3 设备的选择依据 2.3.1 选择设备时要以产品图作为依据,根据焊接金属材质、焊条类型、焊接结构来选择弧焊电源的类型。 2.3.1.1使用酸性焊条焊低碳钢时,应优先考虑用交流焊机。 2.3.1.2使用碱性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或合金钢、铸铁时,需选用弧焊整流器、弧焊发电机等直流电源。 2.3.1.3在弧焊电源数量有限,而焊接材料的类型又较多时,可选用通用性较强的交直流两用电源。 2.3.2 根据焊接结构所用材料、板厚围、结构形式等因素确立所需弧焊电源的容量,然后参照弧焊电源技术数据,选用相应的设备。

球罐焊接工艺

球罐焊接工艺 第1章焊前准备: 第1节16MnR钢的焊接性分析 16MnR钢属低合金钢,供货状态为正火,Pcm>0.25%,具有一定的冷裂倾向,根据16MnR的焊接CCT图可以看出,不产生马氏体的临界冷却时间t p′=26s,根据板厚34mm 16MnR钢的线能量范围12~50kJ/cm,结合CO2气体保护电弧焊t8/5冷却时间线算图,初步确定预热温度范围为80~150℃时,t8/5> tp′。 第2节焊接工艺评定 根据GB4708-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分别对平仰焊、立焊和横焊三种位置进行评定。 评定项目如下: 射线检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12℃)。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为Q-40 (平仰焊) Q-41 (立焊) Q-42 (横焊) 第3节焊工的培训与考核 从事球罐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并取得劳动部门

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证书(证书应在有效期内),施焊的钢材种类、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均与焊工本人考试合格的项目相符。 第4节施工现场准备 为了保证自动焊焊接工艺的正常进行,确保自动焊焊接质量,在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焊接设备及附件的检查施焊前,应仔细检查焊接电源、送丝机构是否完好,CO2气体压力是否符合规定,气体预热器、气压表、气流表是否正常,输气软管、焊接电缆有无破损泄漏,控制电缆接头是否接触良好。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后再进行焊接,不得带故障运行。 2.焊接电源摆放 焊接电源应放在通风、干燥、洁净的环境中,三台焊接电源配备一个焊机房。焊接电源的供电应单独配给,不得与其它载荷并网合用,防止电压波动和偏相而影响焊接质量。为提高对焊接参数控制的准确性,减少电流损失和电压降,焊接电源应尽量靠近球罐。 3. 对球罐脚手架搭设的要求 脚手架的搭设应考虑送丝机的放置、焊工焊接时的摆动及预热器的架设方便,为使焊工上下操作方便脚手架每层间距为1.7m左右,脚手架立杆距离纵缝焊道左侧不小于800mm宽,距离纵缝焊道右侧不小于250mm宽,脚手架横杆应在环焊缝下侧500mm左右,脚手架内侧横、立杆应距离焊缝30 0mm以上。脚手架应牢固、安全、可靠。 4. 防风措施

钣金加工-箱体结构焊接工艺守则

钣金加工-箱体结构焊接工艺守则 更新时间:2009-12-10 22:05:49 浏览次数:215 箱体结构焊接工艺守则 XX3-DCT-004SZ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箱体结构焊接。 2. 材料 电焊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规定的半成品零部件和辅料。 3. 设备及工具: a. 交(直)流弧焊机,CO2保护焊。 b. 电焊钳、面罩。 c. 平台、柜体胎具(根据柜体结构大小配备)。 d. 钢卷尺、角尺。 e. 各种焊接夹具、手锤、清砂用尖锤扁铲等。 4. 准备工作 4.1 接受生产任务单后应熟悉所分配的任务,充分了解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和各部件焊接尺寸。 4.2 领取所有焊接部件,按图号分类堆放,便于操作时对号取件准确无误。 4.3 所有半成品件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因受外力碰磕、挤压,造成工件变形。 5. 工艺过程 5.1 操作者应熟悉自己经常使用的设备、胎具、工夹具、量具的性能及操作保养方法。 5.2 接受任务后应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在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没有弄懂以前切勿盲目施工。 5.3 工序转来的半成品零件和部件是否符合图纸和其他技术文件要求,如不符合技术要求,应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切不可将不合格的零部件组装到骨架结构上。 5.4 检查所有的使用的焊接工胎夹具应是合格的。

5.5 首件焊接的左右侧壁要按图纸严格检查,各部位尺寸,角度正确与否,如发现错焊或严重扭曲变形,应及时改正和整形。 5.6 基本骨架完成后,按图纸要求焊接电器元件的安装梁、板、支承件、门板、铰链及其他零部件,其焊接顺序应是自上而下,由前到后,先关键件后一般件。 6. 质量检查 6.1 按照产品图纸认真检查箱体成型后的外观和内在焊接质量。 箱体结构的外形尺寸公差按图纸进行检查,如图纸无公差要求,其公差可接下表要求 执行: mm 部位 尺寸范围 同一缝隙均匀差平行缝隙均匀差 <1000 1 2 ≥1000 1.5 2.5 注:测量部位:高度测量四角,宽度测量前后两面上、中、下三处,深度测量左右两面 修改状态第23 页 0 共25 页 上、中、下三处,偏差按每部位最大值计算,1m钢尺,1m以上用 2~3m钢卷尺测 量。 6.2 箱体结构侧面、后面及底面的绝对值按下表执行 偏差值 尺寸范围 高宽深 400~1000 ±1.0 0 -1.4

氩弧焊焊接工艺规程

氩弧焊焊接工艺规程 1、焊接方法: 手工钨极氩弧焊 2、焊接材料: 不锈钢药芯焊丝不锈钢实心焊丝 3、焊接工艺参数:见焊接工艺卡 4、焊前准备: (1)检查焊接设备,按焊接工艺卡调整电弧电压、焊接电流、钨极等焊接工艺参数。 (2)焊前100-150℃烘干不锈钢药芯焊丝。 5、焊接工艺: (1)清理焊件坡口及其两侧各宽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等杂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清理不锈钢焊丝表面油污等赃物。 (2)组对焊接接头,注意按图纸及工艺卡要求留出间隙。 (3)使用焊接活性剂时,将活性剂与丁酮以1:1的比例混合,然后均匀涂抹在坡口面内, 待丁酮挥发后再施焊。渗透剂的用量要适当,若太少,熔池粘度降低不多,流动性改 善不明显;若太多,熔池粘度降低太多,流动性变差。 (4)定位焊采用与打底焊相同的焊丝与工艺,定位焊缝长10~15mm,定位点固2—3处。 (5)第一层氩弧焊打底焊焊接,使用不锈钢药芯焊丝,打底焊应一次连续完成,避免停弧以减少接头,焊接时发现有缺陷,如夹钨、气孔等应将缺陷清除,不允许通过重复熔 化的方法来消除缺陷。电弧熄灭后,焊枪喷嘴仍要对准熔池,以延续氩气保护,防止 氧化。 (6)使用不锈钢实心焊丝进行第二层以后的层焊与罩面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与验收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的要求编写。适用于本公司P≥10Mpa产品的对接焊接接头的X 射线AB级检测技术。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的要求。检测工艺卡内容就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1000m3球罐的焊接结构和工艺设计

1000m3球罐的焊接结构和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本次设计以《GB12337-2010钢制球形储罐》和《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为设计依据,综合国内外现有的制造技术设计了3000m3液氨储罐。在以安全为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产品质量、施工建造可行性、国内现有的建造技术等方面的因素,设计出公称直径为18000mm、壁厚为44mm的大型球罐。本设计在选材方面考虑了多种材料的特性,最后确定Q345R为本球罐的材料。同样,本设计在球罐选型及支撑方式的选择上也应用多种形式作比较最终确定混合式结构、可调式拉杆支撑最合理。最后进行强度及稳定性校核,校核结果显示本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又经济。 本文通过对球罐的材质的焊接性分析,确定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根据每条焊缝有不同的特点,制定了各条焊缝的具体焊接顺序和坡口形式,并选择了焊接工艺参数。 球罐组装、焊接之后,需要进行焊后处理,包括无损检测,焊后热处理,以及耐压试验等,本文也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说明,并介绍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球罐;安全;经济;焊接

Abstract The design Of 3000m3liquid ammonia spherical tank is basis on both the GB12337-2010 《steel spherical tanks 》and GB150-2011 《design of steel pressure vessel》,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ank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rinciples of safety ,consider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the existing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at last the spherical tank is designed for nominal diameter 18000mm、wall thickness 44mm.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in this design is in consideration, compared with some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materials,finally the Q345R has be choosen.Also,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the spherical support is in consideration,finally hybrid strucure and adjustable tension support seems to be the most reasonable. Finally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test, the result shows this design of structure is safe and economic. Based on the spherical tank welding material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welding materials and weld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weld, developed a specific welding seam of each sequence and groove type, and selected welding parameters. After the installation and welding of the spherical container, there need to conduct process when the welding finished, which includ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and the pressure test, and so on. In the paper, they were conducted a brief analysis and exposition, and were introduced the corresponding resolve methods and attention matters. Keywords: spherical tank;safety;welding

焊接工艺规范与操作规程完整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铁塔结构、桁架结构、多层和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钢材厚度≥4m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适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2.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3.焊接通用规范 3.1焊接设备 3.1.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1.2 焊接设备的选用: 手工电弧焊选用ZX3-400型、BX1-500型焊机 CO2气体保护焊选用KRⅡ-500型、HKR-630型焊机 埋弧自动焊选用ZD5(L)-1000型焊机 3.2 焊接材料 3.2.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 /T5118)的规定。 3.2.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规定。 3.2.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2.基本作业: 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 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 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 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 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 业计划上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 5.1.焊前准备 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 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 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 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5.1.5.合焊前应先行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一般 应为10-15mm(可视情况而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高度的1/2(至少低于焊脚高度)。 5.1. 6.对于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焊件,根据工艺文件要求规范参数预热,温度必须经 热电偶测温仪测定,预热范围宽度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2.焊接过程 5.2.1.施焊过程应密切注视电弧的燃烧状况及母材金属与熔敷金属的熔合情况,发 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或停止焊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2.2.多层焊时层间清渣要彻底,并自检焊缝表面发现缺陷及时修复,如焊接工艺 文件对层间温度有要求,必须保证层间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再焊下一层。 5.3.减少焊接应力变形的措施 5.3.1.刚性固定法:通常用于角变形较大的构件,施焊前加装若干块固定筋板其厚 度一般不小于8mm,对于较厚的焊件固定筋板的厚度应随之增大。

球罐焊接方案

球罐焊接方案 1.概述 本方案是为新疆库车塔河稠油技改工程石油液化气罐区三台1000m3液化石油气罐编制的。该球罐容积为1000 m3,公称直径为12300mm,板材为20R,壁厚为48mm,结构型式为混合三带式。 1.1:工程地点:新疆库车 1.2球罐结构型式及参数: 结构型式见图1:设计技术参数见表1: 球罐设计技术参数:表1 球罐主要实物构成(单台)表2

球罐本体焊缝分布及焊接工作量:表3 2.编制依据 2.1技术文件; 2.2球罐建筑施工合同; 2.3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GB12337-98《钢制球形储罐》 GB50094-98《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1999年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材质分析 3.1母材:该三台球罐壳体材料为国产优质低碳钢20R。该材料综合机械性能良好,含碳量与碳当量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 球壳用20R钢板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4

3.2.1球罐本体平、立、横焊缝使用台湾广泰生产的KFX-712C,仰脸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材采用四川自贡产的大西洋J427焊条。KFX-712C是以纯CO2作为保护气体的钛型微合金的全位置药芯焊丝,该焊丝用于低碳钢及低合金的焊接,主要应用于造船、桥梁、建筑、机械、车辆、石油化工、压力容器等金属结构的焊接。焊接时焊丝成型美观,电弧柔和稳定,飞溅少,脱渣性好,焊接熔敷率高,烟雾少。具有出色的冲击韧性和优良的综合性能(见表5): KFX-712C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5 条。该焊条为低氢钠型药皮焊条,具有良好的塑性、冲击韧性和抗裂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但药皮易吸水,对工种要求严,焊接前必须清洁焊件焊接区并将焊条按规定烘焙干燥。 J427焊条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表6 4.焊接工艺评定 4.1球罐焊接前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08-2000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做-19℃低温冲击试验,以确定合适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设计规范流程

铝合金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 使用围及目的 围:本规是适用于地铁铝合金部件焊接全过程的通用工艺要求。 目的:与焊接相关的作业人员按标准规作业,同时也使焊接过程检查更具可操作性。 2 焊前准备的要求 2.1 在焊接作业前首先必须根据图纸检查来料或可见的重要尺寸、形位公差和焊接质量,来料不合格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2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将残留在产品表面和型腔的灰尘、飞溅、毛刺、切削液、铝屑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 2.3 用棉布将来料或工件上的灰尘和脏物擦干净,如果工件上有油污,使用清洗液清理干净。 2.4 使用风动不锈钢丝轮将焊缝区域的氧化膜打磨干净,以打磨处呈白亮色为标准,打磨区域为焊缝两侧至少25mm以上。 2.5 焊前确认待焊焊缝区域无打磨时断掉的钢丝等杂物。 2.6 钢焊和铝焊的打磨、清理工具禁止混用。 2.7 原则上工件打磨后在48小时没有进行焊接,酸洗部件在72小时没有进行焊接,则焊前必须重新打磨焊接区域。 2.8 为保证焊丝的质量,焊丝原则上用完后再到焊丝房领用,对于晚班需换焊丝的,可以在当天白班下班前领用,禁止现场长时间(24小时以上)存放焊丝。 2.9 在焊接作业前,必须检查焊接设备和工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焊

前应检查焊机喷嘴的实际气流量(允差为+3L/min),自动焊焊丝在8圈以下,手工焊焊丝在5圈以上,否则需要更换气体或焊丝;检查导电嘴是否拧紧,喷嘴是否需要清理。导电嘴不能只简单的采用手动拧紧,必须采用尖嘴钳拧紧。检查工装状态是否完好,若工装有损坏,应立即通知工装管理员进行核查,并组织维修,禁止在工装异常状态下进行焊接操作。 2.10 焊接前必须检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作业区要求温度在5℃以上,MIG焊湿度小于65%,TIG焊湿度小于70%。环境不符合要求,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1 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有穿堂风。因此,在焊接作业前必须关闭台位附近的通道门。当焊接过程中,如果有人打开台位相近处的大门,则要立即停止施焊。如果台位附近的空调风影响到焊接作业,也必须将该处空调的排风口关闭,才能进行焊接作业。 2.12 对于厚度在8mm以上(包括8mm)的铝材,焊接要预热,预热温度80℃~120℃,层间温度控制在60℃~100℃。预热时要使用接触式测温仪进行测温,工件板厚不超过50mm时,正对着焊工的工件表面,距坡口表面4倍板厚,最多不超过50mm的距离处测量,当工件厚度超过50mm时,要求的测温点应位于至少75mm距离的母材或坡口任何方向上同一的位置,条件允许时,温度应在加热面的背面上测定,严禁凭个人感觉及经验做事。 2.13 按图纸进行组装,点焊固定,点焊要满足与焊接相同的要求,不属于焊接组成部分的点焊要尽可能在焊接时完全熔化(图纸要求的点焊

焊接工艺通用工艺守则知识分享

焊接工艺通用工艺守 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主要承压元件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以及焊缝返修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则,常压容器的焊接可参照执行。 1.2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制D1、D2类压力容器的焊接(不包括有色金属的焊接)。 1.3本守则如与设计文件相矛盾之处,应以设计文件为准。 1.4焊接时,除符合GB150、GB151、JB4710、JB473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本守则外,还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1.5本守则中引用的法规、标准、守则等如经修改,应以新的版本为准。 2.引用标准 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 《压力容器》 GB151 《管壳式换热器》 JB4710 《钢制塔式容器》 JB4731 《钢制卧式容器》 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NB/T47015《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GB/T21433《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 HG20583《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GB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 GB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3. 焊接材料 3.1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钢带、气体、电极和衬垫等。 3.2 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按照材料验收程序进行验收与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 焊条药皮应均匀、表面无气孔、没有明显的裂纹、脱皮现象,并存放在干燥的仓库内,要求温度≥5℃、相对湿度≤60%,使用前对焊条按规定温度应进行烘干和保温,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低氢型焊条一般在常温下4h后应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宜超过三次,对于焊工退回的焊条,库管员要做好标识,并按牌号、规格、代号存放,使用前应进行烘干,对于二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黄色标记,对于第三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红色标记。 3.4焊条、焊丝、焊剂及气体的选用应根据NB/T47015规定或图样规定进行选择,对于非受压元件或图样中未注明的焊材可按下列原则选用。 3.4.1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应按母材抗拉强度等级选用相应强度等级的焊材,不同强度的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应按强度较低一侧母材要求选择焊材,即按“低匹配”原则。 3.4.2不锈钢焊接一般应选用与母材金属化学成份相近的焊接材料,不锈钢与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接一般选用铬镍含量高于奥氏体母材的焊接材料焊接。 3.5 焊工应根据焊接要求选用相应焊机,并注意直流焊机的极性连接。 4. 焊工及其钢印 4.1从事压力容器焊接作业的人员(以下简称焊工),应当按照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能在有效期间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一、电特性参数 1.焊接电流钨极氩弧焊的焊接电流通常是根据工件的材质、厚度和接头的空间位置来选择的,焊接电流增加时,熔深增大,焊缝的宽度和余高稍有增加,但增加很少,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焊缝成形不良或产生焊接缺陷。 2.电弧电压钨极氩弧焊的电弧电压主要是由弧长决定的,弧长增加,电弧电压增高,焊缝宽度增加,熔深减小。电弧太长电弧电压过高时,容易引起未焊透及咬边,而且保护效果不好。但电弧也不能太短,电弧电压过低、电弧太短时,焊丝给送时容易碰到钨极引起短路,使钨极烧损,还容易夹钨,故通常使弧长近似等于钨极直径。 3.焊接速度焊接速度增加时,熔深和熔宽减小,焊接速度过快时,容易产生未熔合及未焊透,焊接速度过慢时,焊缝很宽,而且还可能产生焊漏、烧穿等缺陷。手工钨极氩弧焊时,通常是根据熔池的大小、熔池形状和两侧熔合情况随时调整焊接速度。 二、其它参数 1.喷嘴直径喷嘴直径(指内径)增大,应增加保护气体流量,此时保护区范围大,保护效果好。但喷嘴过大时,不仅使氩气的消耗增加,而且不便于观察焊接电弧及焊接操作。因此,通常使用的喷嘴直径一般取8mm~20mm为宜。 2.喷嘴与焊件的距离喷嘴与焊件的距离是指喷嘴端面和工件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小,保护效果越好。所以,喷嘴与焊件间的距离应尽

可能小些,但过小将不便于观察熔池,因此通常取喷嘴至焊件间的距离为7mm~15mm。 3.钨极伸出长度为防止电弧过热烧坏喷嘴,通常钨极端部应伸出喷嘴以外。钨极端头至喷嘴端面的距离为钨极伸出长度,钨极伸出长度越小,喷嘴与工件间距离越近,保护效果越好,但过小会妨碍观察熔池。通常焊对接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5mm~6mm较好;焊角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7mm~8mm较好。 4.气体保护方式及流量钨极氩弧焊除采用圆形喷嘴对焊接区进行保护外,还可以根据施焊空间将喷嘴制成扁状(如窄间隙钨极氩弧焊)或其他形状。焊接根部焊缝时,焊件背部焊缝会受空气污染氧化,因此必须采用背部充气保护。氩气和氦气是所有材料焊接时,背部充气最安全的气体。而氮气是不锈钢和铜合金焊接时,背部充气保护最安全的气体。一般惰性气体背部充气保护的气体流量范围为0.5~42L/min。当喷嘴直径、钨极伸出长度增加时,气体流量也应相应增加。若气流量过小,保护气流软弱无力,保护效果不好,易产生气孔和焊缝被氧化等缺陷;若气流量过大,容易产生紊流,保护效果也不好,还会影响电弧的稳定燃烧。对管件内充气时,应留适当的气体出口,防止焊接时管内气体压力过大。在根部焊道焊接结束前的25~50毫米时,要保证管内内充气体压力不能过大,以便防止焊接熔池吹出或根部内凹。当采用氩气进行管件焊接背面保护时,最好从下部进入,使空气向上排出,并且使气体出口远离焊缝。

球形储罐焊接施工工艺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14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球形储罐焊接施工工艺规 程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球形储罐焊接施工工艺规程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球罐焊接施工,焊接的主要施工方法为手工电弧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施工范围包括:柱腿的焊接、方块和吊耳的焊接、球罐组对点焊、球罐的焊接、附件及梯子平台的焊接。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法规编制,施工方法施工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及具体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1.2本标准适用球罐施工的下列范围: 球罐支柱同球壳板的组装及支柱的安装 球壳板的组装(不包括球壳板的焊接) 球罐开孔的承压封头、平盖法兰及紧固件的安装

球罐喷淋装置的安装 1.3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球罐的施工: 受核辐射作用的球罐 非固定(如车载或船载)的球罐 双壳结构的球罐 膨胀成型的球罐 2.施工准备 球罐的安装前的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材料的验收、基础的交接检验、支柱的安装、吊点的焊接、机具材料的检验、焊接材料的发放和保管、工装卡具的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施工资料准备 施工合同 施工行政批准文件

焊接工艺通用工艺守则.docx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主要承压元件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以及焊缝返修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则 , 常压容器的焊接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制D1、D2类压力容器的焊接 ( 不包括有色金属的焊接 ) 。 本守则如与设计文件相矛盾之处,应以设计文件为准。 焊接时,除符合 GB150、GB151、JB4710、JB473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本守则外,还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本守则中引用的法规、标准、守则等如经修改,应以新的版本为准。 2.引用标准 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JB4710《钢制塔式容器》 JB4731《钢制卧式容器》 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NB/T47015《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 TSG Z6002— 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GB/T21433《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 HG20583《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GB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 GB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3.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钢带、气体、电极和衬垫等。 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按照材料验收程序进行验收与

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焊条药皮应均匀、表面无气孔、没有明显的裂纹、脱皮现象,并存放在干燥的仓库内, 要求温度≥ 5℃、相对湿度≤ 60%,使用前对焊条按规定温度应进行烘干和保温,烘干后的 焊条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低氢型焊条一般在常温下 4h 后应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 宜超过三次,对于焊工退回的焊条,库管员要做好标识,并按牌号、规格、代号存放, 使用前应进行烘干,对于二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黄色标记,对于第三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红色标记。 焊条、焊丝、焊剂及气体的选用应根据 NB/T47015规定或图样规定进行选择,对于非受压 元件或图样中未注明的焊材可按下列原则选用。 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应按母材抗拉强度等级选用相应强度等级的焊材,不同强度的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应按强度较低一侧母材要求选择焊材,即按“低匹配”原则。 不锈钢焊接一般应选用与母材金属化学成份相近的焊接材料,不锈钢与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接一般选用铬镍含量高于奥氏体母材的焊接材料焊接。 焊工应根据焊接要求选用相应焊机,并注意直流焊机的极性连接。 4.焊工及其钢印 从事压力容器焊接作业的人员(以下简称焊工),应当按照 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 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取得相应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能在有效期间内担任合格项目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焊工应当按照焊接工艺指令卡和通用焊接工艺卡施焊并且做好施焊记录,检验人员应当对实 际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检查,检验记录列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应当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缝附近的指定部位打上焊工钢印(不锈钢除外),并做好记录, 不锈钢设备的焊工钢印应在排版图上记录。 公司焊接负责人应当建立每个持证焊工技术档案。 5.焊前准备 焊前必须检查和熟悉所焊产品的图样、工艺和有关技术要求,明确焊接钢种,所用焊接 材料牌号、焊接规范及操作要领。 检查所焊工件的装配质量,包括坡口型式、角度、钝边、间隙及错边量是否符合要求并 对坡口表面进行清理,除去焊缝两侧 20~3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蚀,不锈钢焊缝两侧 100mm

氩弧焊通用焊接工艺

氩弧焊通用焊接工艺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手工钨极氩弧焊 通 用 焊 接 工 艺 目录 1、一般要求 2、应用范围 3、焊接准备 4、操作技术 5、焊接 6、氩气焊丝和焊条 7、焊接工艺 8、质量记录

9、焊接及注意事项 10、钨极氩弧焊安全规程 11、焊接危险点危险源辩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一、一般要求 1、焊接材料 焊丝:用于GB的焊丝应符合GB/T8110的有关规定,对于入库时间长而有锈斑,影响使用的应予报废。 保护气体的种类和质量:采用纯度大于%纯氩。 钨极的种类:采用钍钨极或铈钨电极,其端头的几何形状应根据电流的大小选择,采用小电流时,端头夹角为30度。 焊接设备:氩弧焊机。 焊接辅助装备:安全防护用品、手锤、角向砂轮等。 焊工资格:焊工必须经过南昌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培训,并且取得相应的合格项目,方可从事相关焊接工作。 焊接工作必须按照技要、技术标准进行。 焊接环境:当风速大于2m/s、相对湿度大于90%、雨、雪环境、焊件温度低于0℃时,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焊接质量。当焊件温度在-18~0℃之间时,应将始焊点周围100mm的母材预热到约15℃再开始焊接。否则禁止施焊。 焊接极性:直流正接既焊枪接负极,工件接正极。 在操作过程中若有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应立即与班组长、检验员或焊接工程师联系。 2、焊前准备 根据焊接位置、持证项目、接头形式和作业情况等选择合适的焊接辅助装置。 去除坡口内、外20mm范围内的水、锈、油污等杂质。 根据图纸、工艺要求核对坡口形式及角度、材质、坡口尺寸及装配质量。 如需要标记移植,检查标记移植情况。 检查所用设备是否完好情况。 不锈钢管焊接的接头,应内部充氩保护,保护时,管子两头和管子四周的孔应该用美纹纸或铁板封住,以增强保护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