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篦机主要部件的设计

链篦机主要部件的设计
链篦机主要部件的设计

链篦机主要部件的设计

链篦机——回转窑法生产球团矿(氧化球团和金属化球团)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工艺。链篦机是主要的热工设备,是用于冶金烧结非标大型主机设备,该机是在高温状态下大链条平行运行的特殊设备。其核心部件运行部分,担任着承载运送料球的使命,文章将对链篦床装置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进行阐述。

标签:链篦机;链篦床装置;设计

1 链篦机工作原理

由圆盘造球机制好的生球,经过筛分将合格生球由布料器按工艺要求的料层厚度均匀地铺布在链篦床尾部篦床表面上,由链篦床装置载着生球向链篦机头部运行。链篦床装置根据工艺要求。先进入干燥室(有的分为干燥I室及II室),脱除生球中的附着水和结晶水,干燥室温度一般在550℃以下。然后再进入预热室,将生球加热到750~950℃。使生球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最后经卸料装置将预热好的球团送入回转窑中进行焙烧(氧化球团)或还原(金属化球团)。在这一过程中,链篦床装置是从高温区运行至低温再运行至高温区,属于反复运行于高、低温区之间,起着运送料球的作用,一旦它出现大的问题,整台链篦机失去作用,所以我们才要对其中代表性的部件进行一些探究。

2 主要部件设计研究

链篦床装配的材料及结构设计:链篦床就像带式输送机中的胶带,通过不停的运行,传送着料球。链篦床本身重量达80吨左右(以规格2.8×36m为例),再加上其上布的40吨左右的料球,与同长度的胶带相比,不知要庞大多少倍。如何能保证整个链篦床在常温和高温区都能正常的运行,而不至于产生干涉和漏料,这一直是各设计院及相关人士研究的重点。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解。

2.1 链篦床的组成

链篦床由挡圈、套管、左侧板、链节、定距管、小轴、篦板、右侧板、卡块组成。几百节这种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环行结构,成为一条“合金钢带”,它在常温与高温区穿梭,完成着自己传送料球的使命。

2.2 链篦床零部件的材料及结构设计

2.2.1 链节的材料及结构设计。(1)链节的材料设计。根据有关资料及实验,对于链节的材料也先后做了几次更改。一方面要求其膨胀及收缩率不能过大;另一方面又需要考虑其高温时的抗拉强度足够,开始时我们先后选过ZG3Cr26Ni4、ZG42CrMo,结果不是高温时强度差一些,就是膨胀和收缩率不够理想,另外还出现使用寿命不够长的缺点。后来我们选用了HH(进口牌号),经高温实验,

第1章 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

睐第1章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 1.1数控机床的组成 1.1.1 数控机床的整体结构 数控机床的组成,从大的方面划分,主要由信息载体、计算机数控装置、坐标伺服系统、辅助控制系统、位置和速度检测反馈系统以及过程检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等六部分组成。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 图1-5数控机床的组成及框图 1.信息载体 它是把加工零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数学处理后,按规范编制成工艺流程,形成程序文件,然后通过计算机存储到软盘或磁盘上,再将软盘或磁盘的程序输送到数控系统中。或者通过键盘将加工程序输送到数控系统中,也可通过DNC接口用通用计算机直接将加工程序输送到数控系统中。

这些软盘、磁盘、键盘或通用计算机就是信息载体。我们把可用不同形式将零件的加工程序记录在上面,并可传输给数控装置的这种载体称为信息载体,也可称为控制介质。 在早期的数控机床上,常用纸带、穿孔卡片、磁带等作为信息载体。 2.计算机数控装置 加工程序由输入装置传送到数控系统中后,经过中央处理单元、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等,又通过数控系统软件、机床参数等的支持,再经过输出装置,分配到坐标伺服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中去。 同时又将坐标伺服系统中的位置检测信号、速度检测信号和自适应控制的温度、转矩、振动、摩擦、切削力及液压、气压、中心润滑等系统的压力多因素变化过程检测的反馈信息,经与给定值和最佳参数反复比较、处理后,再输出给坐标伺服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 这里的输入/输出装置、中央处理单元(CPU)、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组成的装置称为计算机数控装置。 3.坐标伺服系统 由伺服控制电路、功率放大器、交流伺服电机或线性电机、位置和速度检测装置等组成,将数控装置发出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的各坐标运动,这种系统称为坐标伺服系统。 坐标伺服系统中的位置检测装置和速度检测装置,对坐标运行的直线位置、角向位置的准确性和直线运行速度、角向回转速度进行检测、修正。其中包括主轴转换成伺服坐标的角向位置检测和回转运行的速度检测。坐标伺服系统中的坐标运行位置精度和运行速度将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4.辅助控制装置 辅助控制装置的作用,就是通过接收数控装置发出的辅助控制指令,经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转换成强电(动力能源)信号,用来控制机床主轴的启动、停止,主轴的无级调速,机械手、刀库、换刀的动作,刀塔的动作,尾座的动作,工作台的交换、定位、夹紧,冷却液装置的动作,排屑器的动作,液压装置的动作,气压装置的动作及中心润滑装置的动作等。 辅助控制装置用辅助指令来控制数控机床各开关量,能使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或较完整的逻辑工作状态。 数控机床由数控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检测反馈装置、和机床本体四大部分组成。 1.1.2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CNC)的组成 计算机数控系统(CNC)主要由微型计算机、外围设备和机床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1.微型计算机

链篦机主要部件的设计

链篦机主要部件的设计 链篦机——回转窑法生产球团矿(氧化球团和金属化球团)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工艺。链篦机是主要的热工设备,是用于冶金烧结非标大型主机设备,该机是在高温状态下大链条平行运行的特殊设备。其核心部件运行部分,担任着承载运送料球的使命,文章将对链篦床装置的材料和结构设计进行阐述。 标签:链篦机;链篦床装置;设计 1 链篦机工作原理 由圆盘造球机制好的生球,经过筛分将合格生球由布料器按工艺要求的料层厚度均匀地铺布在链篦床尾部篦床表面上,由链篦床装置载着生球向链篦机头部运行。链篦床装置根据工艺要求。先进入干燥室(有的分为干燥I室及II室),脱除生球中的附着水和结晶水,干燥室温度一般在550℃以下。然后再进入预热室,将生球加热到750~950℃。使生球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最后经卸料装置将预热好的球团送入回转窑中进行焙烧(氧化球团)或还原(金属化球团)。在这一过程中,链篦床装置是从高温区运行至低温再运行至高温区,属于反复运行于高、低温区之间,起着运送料球的作用,一旦它出现大的问题,整台链篦机失去作用,所以我们才要对其中代表性的部件进行一些探究。 2 主要部件设计研究 链篦床装配的材料及结构设计:链篦床就像带式输送机中的胶带,通过不停的运行,传送着料球。链篦床本身重量达80吨左右(以规格2.8×36m为例),再加上其上布的40吨左右的料球,与同长度的胶带相比,不知要庞大多少倍。如何能保证整个链篦床在常温和高温区都能正常的运行,而不至于产生干涉和漏料,这一直是各设计院及相关人士研究的重点。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解。 2.1 链篦床的组成 链篦床由挡圈、套管、左侧板、链节、定距管、小轴、篦板、右侧板、卡块组成。几百节这种结构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环行结构,成为一条“合金钢带”,它在常温与高温区穿梭,完成着自己传送料球的使命。 2.2 链篦床零部件的材料及结构设计 2.2.1 链节的材料及结构设计。(1)链节的材料设计。根据有关资料及实验,对于链节的材料也先后做了几次更改。一方面要求其膨胀及收缩率不能过大;另一方面又需要考虑其高温时的抗拉强度足够,开始时我们先后选过ZG3Cr26Ni4、ZG42CrMo,结果不是高温时强度差一些,就是膨胀和收缩率不够理想,另外还出现使用寿命不够长的缺点。后来我们选用了HH(进口牌号),经高温实验,

球团的生产及设备简介

球团的生产及设备简介 2011-11-14 14:23来源:百度百科试用手机平台 简介 粉矿造块的重要方法之一。先将粉矿加适量的水分和粘结剂制成粘度均匀、具有足够强度的生球,经干燥、预热后在氧化气氛中焙烧,使生球结团,制成球团矿。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处理精矿细粉。球团矿具有较好的冷态强度、还原性和粒度组成。在钢铁工业中球团矿与烧结矿同样成为重要的高炉炉料,可一起构成较好的炉料结构。也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 球团矿生产 先将矿粉制成粒度均匀、具有足够强度的生球。造球通常在圆盘或圆筒造球机上进行。矿粉借助于水在其中的毛细作用形成球核;然后球核在物料中不断滚动,粘附物料,球体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实。矿粉间借分子水膜维持牢固的粘结。采用亲水性好、粒度细(小于0.044毫米的矿粉应占总量的90%以上),比表面积大和接触条件好的矿粉,加适当的水分,添一定数量的粘结剂(皂土、消石灰和生石灰等),可以获得有足够强度的生球。 生球经过干燥(300~600℃)和预热(600~1000℃)后在氧化气氛中焙烧。在预热和焙烧阶段出现氧化铁的氧化、石灰石分解和去硫等反应。焙烧是球团固结的主要阶段。球团固结过程中,固相反应和固相烧结起重要作用,而液相烧结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得到发展。焙烧温度一般是1200~1300℃,主要用气体或液体燃料,有时也可用固体燃料。 设备 球团矿的焙烧设备主要有竖炉、带式焙烧机和链篦机-回转窑三种。用竖炉焙烧,单机能力小,加热不均,对原料适应性差;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中国在竖炉

焙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带式焙烧机主要是德腊沃-鲁奇型(Dravo-Lurgi),具有单机能力大、有余热利用系统、设备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球团焙烧的主要设备,生产的球团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链篦机-回转窑具有焙烧均匀、单机能力大等优点,但设备环节多。

对加工中心滑枕的结构设计

对加工中心滑枕的结构设计 摘要: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中心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产量和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滑枕是加工中心的核心结构之一,是对零部件加工的直接执行机构,它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加工中心的加工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加工中心滑枕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 关键词:加工;滑枕;结构设计 1前言 数字控制也是最近几年新兴起来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技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方法。数字控制的机床是采用数字来对机床进行控制。数控的机床是装有数控控制的装备。数字控制的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采用逻辑处理的方式,或者是运用其他的运算符编码指令来对规定的程序进行编写,数控系统也是一种控制的系统,他能够完成对数控信息的输入、编码以及运算,对数控机床进行全面的加工。 2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的加工中心主要就是运用了计算机技术的自动控制,精密的测量方法和完善的机械设计等方面知识,也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是未来机床的发展趋势。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加工零件图上的信息和工艺的信息数字化,按照相关规定的代码和格式对其进行相应的加工。数字化信息的定义就是将工件与道具的坐标分割成一个小单位,也可以叫做最小位移量,数控系统是按照程序的要求,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配,使得坐标的移动可以是若干个小的位移单位,在工件与道具运动的过程中完成零件的加工。 3 数控加工中心滑枕结构设计 主轴和主轴电机等构件与移动部分相连,随移动部件移动。丝杠电机与固定件连接。丝杠与固定部分连接,丝杠丝母控制移动部分上下移动。主轴电机选择西门子1PH7-137—NG,配套减速器型号为2LG4320。丝杠驱动电机选择西门子1FK7101-5AF71,配套减速器型号为LP155-M01。丝杠公称直径选为55 mm,导程20 mm,长度约为1200 mm。丝母的型号选择为BNFN5520-5。联轴器选择为ROTEX梅花型弹性联轴器。型号NO.001-钢材料,规格38。 3.1滑枕设计计算 3.1.1滚珠丝杠选择计算 (1)已知参数 丝杠的公称直径55mm,导程20mm,长度1500mm,BNFN5520-5。 (2) 切削力的确定 按照立铣(不对称顺铣)计算各向分力,如下图所示:已知主切削力Fc =5000(N),fw—运转系数,见下表:

浅析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

我们知道加工中心的品种、规格是比较多的,今天我们就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 机床的刚度高、抗振性好。为了满足加工中心高自动化、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加工中心的静刚度、动刚度和机械结构系统的阻尼比都高于普通机床(机床在静态力作用下所表现的刚度称为机床的静刚度;机床在动态力作用下所表现的刚度称为机床的动刚度)。 2. 机床的传动系统结构简单,传递精度高,速度快。加工中心传动装置主要有三种,即滚珠丝杠副;静压蜗杆-蜗母条;预加载荷双齿轮-齿条。它们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省去齿轮传动机构,传递精度高,速度快。一般速度可达15m/min,最高可达100m/min; 3. 主轴系统结构简单,无齿轮箱变速系统(特殊的也只保留1~2级齿轮传动)。主轴功率大,调速范围宽,并可无级调速。目前加工中心95%以上的主轴传动都采用交流主轴伺服系统,速度可从10~20000r/min无级变速。驱动主轴的伺服电机功率一般都很大,是普通机床的1~2倍,由于采用交流伺服主轴系统,主轴电动机功率虽大,但输出功率与实际消耗的功率保持同步,不存在大

马拉小车那种浪费电力的情况,因此其工作效率最高,从节能角度看,加工中心又是节能型的设备; 4. 加工中心的导轨都采用了耐磨损材料和新结构,能长期的保持导轨的精度,在高速重切削下,保证运动部件不振动,低速进给时不爬行及运动中的高灵敏度。导轨采用钢导轨、淬火硬度≥HRC ,与导轨配合面用聚四氟乙烯贴层。这样处理的优点:a.摩擦系数小;b.耐磨性好;c.减振消声;d.工艺性好。所以加工中心的精度寿命比一般的机床高; 5. 设置有刀库和换刀机构。这是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和数控镗床的主要区别,使加工中心的功能和自动化加工的能力更强了。加工中心的刀库容量少的有几把,多的达几百把。这些刀具通过换刀机构自动调用和更换,也可通过控制系统对刀具寿命进行管理; 6. 控制系统功能较全。它不但可对刀具的自动加工进行控制,还可对刀库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刀具自动交换。有的加工中心具有多个工作台,工作台可自动交换,不但能对一个工件进行自动加工,而且可对一批工件进行自动加工。这种多工作台加工中心有的称为柔性加工单元。随着加工中心控制系统的发展,其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如FANUCl6系统可实现人机对话、在线自动编程,通过彩色显示器与手动操作键盘的配合,还可实现程序的输入、编辑、修改、删除,具有前台操作、后台编辑的前后台功能。加工过程中可实现在线检测,检测出的偏差可自动修正,保证首件加工一次成功,从而可以防止废品的产生。

链篦机运行系统结构优化论文

链篦机运行系统的结构优化 【摘要】链篦机是链篦机——回转窑法培烧球团的主要设备,是该工艺线上三大主机的核心。而国内链篦机运行系统的不实用、不合理结构直接影响到整条工艺生产的连续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针对链篦机运行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解决了链篦机——回转窑生产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链篦机;运行系统;优化 【abstract】chain-gratestokerisa main equipment used for roasting the material balls in the rotary kiln,it is a key equipment on the production line. unreasonable operatingsystem‘sstructureaffectthecontinuityin thetechnics,andcauseagreat unnecessary loss .inthispaper ,theanalyzationofrunningthesystemstructure optimization,whichsolvedtheanalyzation-rotarykilnproductionofadifficui tproblems. 【key words】chain-grate stoker;operating system;optimization 0.概述 链篦机——回转窑法是将造球机造好的生球,经过链篦机的干燥、脱水、预热,然后进入回转窑内焙烧,再通过环冷机完成冷却,从而生产出合格的氧化球团的一种技术。链篦机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到整条工艺生产的连续性,运行系统又是链篦机的核心部

《机床夹具设计》机床夹具概述.pdf

模块1机床夹具概述 【知识目标】 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 机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分类方法; 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技能目标】 掌握生产一线工件在机床夹具中的装夹方法; 能够辨别生产一线常见的机床夹具类型; 初步具备辨识常见机床夹具的能力。 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其处于正确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的装置,统称为夹具。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中,如焊接过程中用于拼焊的焊接夹具,零件检验过程中用的检验夹具,装配过程中用的装配夹具,机械加工过程中用的机床夹具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机床夹具。机床夹具就是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零件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本模块所讲述的仅限于机床夹具,以后简称为夹具。 【任务描述】 如图1-1所示为生产一线常见的钻床夹具示意图,试分析如何正确去使用该夹具。 图1-1生产一线常见的钻床夹具示意图 1—钻模板;2—压紧螺母;3—压板;4—工件;5—长方形基础板; 6—方形支撑;7—V型块 【任务分析】 图1-1是生产一线常见的钻床夹具示意图,要正确使用该夹具,必须明确该夹具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以及装夹方式。要想进一步了解并认识此夹具的设计过程及其在 生产中的作用,就要学习本模块的内容。 【任务引导】 (1)该钻床夹具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2)该钻床夹具作为机床夹具的典型代表,其基本组成是什么?

(3)便于认识和更好的使用机床夹具,如何对机床的夹具进行分类? (4)生产一线对机床夹具还有什么新的要求? (5)在生产实习时,应对常见机床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分析有所认识。 【知识准备】 学习情境 1.1机床夹具 1.1.1机床夹具的基本概念 工件在机床上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其精度要求,工件的加工表面与刀具之间必须保持 一定的位置关系。机床夹具就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 因此,工件必须借助于夹具占有正确位置。夹具是指夹持工件的工具,如卡盘、顶尖、 平口钳等。刀具也必须借助于辅具使其保持一定位置。辅具是指夹持刀具的工具,如钻夹头、丝锥夹头及刀夹等,如图1-2所示为丝锥夹头。 图1-2丝锥夹头 1.1.2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在机械加工中,工件通过定位元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工件和夹具通过连接元件 在机床上占有正确位置,工件和夹具通过对刀元件相对于刀具占有正确位置,从而保证了工件相对于机床位置正确、工件相对于刀具位置正确,最终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因此,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应具有以下作用: 1.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使用机床夹具来对工件定位,可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工件的位置精度完全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保证工件加工精度高且稳定。 2.能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于机床夹具的存在,无需找正便能使工件迅速地定位和夹紧,显著地减少了辅助工时;用夹具装夹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增大切削用量;可以使用多件、多工位夹具装 夹工件,并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采用夹具后,产 品质量稳定,废品率下降,可以安排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明显降低了生产成本。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根据加工机床的成形运动,附以不同类型的夹具,即可扩大机床原有的工艺范围。例如,在车床的溜板上或摇臂钻床工作台上装上镗模,就可以进行箱体零件的镗孔加工了。 4.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当采用液压、气动等夹紧装置时,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链篦机-回转窑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技术 1 简介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技术是采用链篦机干燥、预热生球,回转窑固结、焙烧球团,环冷机上冷却成品球团的一种球团工艺。该技术生产的球团矿是一种优质的高炉原料,含铁品位高,冶金性能好,适合较长时间贮存和远距离运输等商品化优势。与烧结矿搭配使用,可有效的降低高炉焦比和提高高炉产量,能使高炉炉料结构合理化;工艺先进,二次能源利用充分,环境清洁;球团矿质量高、能耗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而竖炉球团的技术,球团质量不均匀、对原料适应性差,难于大规模生产。 根据我国钢铁和矿山企业的现状和特点,自 2002 年以来,我们研制开发建成了几十条中小型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生产线(详见业绩表)。这些工程以工艺先进、实用、投资省,建设快,投产达产快,效益好而得以迅猛发展。 2 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控制水平 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目的,充分吸取国内同类型球团厂建设的经验和国外先进技术,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体生产线设备全部采用 PLC 系统实现集中联锁控制,关键生产岗位设有监控工业电视,达到国内先进的自动化程度。 3 工艺简述 磁铁矿粉和赤铁矿粉和膨润土在配料室按一定比例进行配比。配比完后的混合料在干燥机烘干 ( 水份由 10% 经过烘干后降至 8.0% 左右 ) 和混匀 , 在润磨机上对混合料进行润磨 , 通过拉式皮带机把润磨好的混合料送至造球盘造球 , 通过布料筛分系统均匀把生球布在链篦机上 , 生球在链篦机上进行干燥、预热,在回转窑中固化、焙烧,在环冷机上冷却(温度≤ 150℃ ),最后通过皮带机或链板机运至成品场储存。成品球团矿粒度 8~16mm,其中 10~16mm 的占90% 。返料、除尘灰均返回使用,能够充分回收和利用资源并确保生球的质量。

典型机床夹具及其设计要点

典型机床夹具及其设计要点 1.车床夹具 车床夹具大部分是安装在机床的主轴上,用于加工回转成形面。 (1)车床夹具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1)角铁式车床夹具主要用在工件形状复杂,被加工表面的轴线与定位基面呈平行关系或构成一定角度。 图2-33为开合螺母车削工序图。图2-34是加工上述工件的车床夹具。 图2-33 开合螺母车削工序图 图2-34 角铁式车床夹具 2)心轴类车床夹具适合于工件以孔为定位基准的车削或磨削等工序中。 3)花盘式车床夹具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在加工一个或几个与基准平面垂直的孔时,就可采用此类夹具。图2-35为齿轮泵壳体的加工工序图。图2-36为车齿轮泵壳体两孔的花盘式车床夹具。

图2-35 齿轮泵壳体工序图 图2-36 车齿轮泵壳体两孔的花盘式车床夹具 (2)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1)定位装置的设计加工回转表面时,要求工件加工面的轴线与车床主轴的旋转轴线重合,夹具上定位装置的结构和布置必须保证这一点。 2)夹紧装置的设计夹紧力必须足够,自锁性要好。 3)车床夹具与车床主轴的联接要求夹具的回转轴线与车床主轴轴线有尽可能高的同轴度。夹具与车床主轴的联接方式有:采用锥柄联接;采用过度盘联接。 4)夹具总体结构设计夹具的外形尺寸应尽量小,重心与回转轴线重合,以减小离心力和回转力矩的影响。悬伸长度L域外轮廓直径D之比为: D≤150mm的夹具,L/D≤1.25; D=150~300mm的夹具,L/D≤0.9; D≥300mm的夹具,L/D≤0.6。

(2)弹性斜定心夹紧机构利用定位、夹紧元件的均匀弹性变形来实现定心夹紧的.这种机构定心精度高,但变形量小,夹紧行程小,只适用于精加工中.根据弹性元件不同,有膜片夹具、碟形弹簧夹具、液压塑料薄壁套筒夹具等类型。

新兴铸管年产80万吨氧化球团设备简介

新兴铸管年产80万吨氧化球团设备简介 1、6m造球机 造球机是我单位在引进技术和基础上,根据钢铁行业的实际经验而加以改进而定型的产品。造球机用树脂胶粘贴一层。橡胶,防止粘料及磨损,保护金属本体。主机各个润滑点采用集中润滑装置,便于维护,盘面角度调整采用机械式调节装置,稳定可靠。 2、120环冷机 环冷机主要由设备本体、传动装置、回转体部分、支撑辊、侧挡辊、压轨、机架(包括走台及检修平台),风箱、风箱下电动双层卸灰阀、卸料区罩子等组成。传动装置为双传动装置,设计中保证两侧设备同步运转;传运装置设置速度检测装置,便于生产调整控制;设置辅助驱动装置,以便在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环冷机低速运转以保护设备;环冷机适应露天无厂房的工作环境。 3、链篦加热机 采用全封闭结构大大提高了热利用率,并具有料层高度和厚度探测装置,应用与给料机进行连锁,通过调节给料机速度从而进行定量控制。整机由框架结构、壳体部分、链篦回转部分、厚度探测装置、拖料装置、传动装置、烟室、防偏装置等部分组成,篦板与拖料板间隙可实现自动控制,将磨损降低到最低值。 4、4X30m回转窑 钢铁行业球团用回转窑作为我单位回转窑系统的另一短窑支系,由于其结构上的独特优势,将其结构性能特点推到了另一高度。回转窑主

要由回转部分、支承部分、传动装置、窑头罩、窑头窑尾密封、燃烧装置等组成。窑口护板和窑尾回料勺采用分块铸造,安装方便,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和耐蚀、耐磨性能,窑头冷风套内通冷却风,能对窑头筒体及窑口护板进行均匀冷却,使其更安全可靠。窑头罩采用大容积方式,对开窑门结构,使得气流更加平稳。窑头、窑尾密封采用径向摩擦迷宫、鱼鳞片双重密封形式,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密封形式。燃烧装置采用具有喷油点火装置的旋流式四通道煤粉燃烧器。 5、风扫煤磨 减速机和小齿轮间,用胶块联轴器,对中性好,有助于缓冲和吸震。筒体与底板间垫石棉板,同时在筒体外覆盖一层硅酸铝纤维毡,有助于物料的保温,凶省能源,衬板材质采用锰钢衬板,冲韧性及硬度适中,耐磨性能好,衬板结构采用条凸凹衬板镶嵌装配,减少螺栓数量,提高筒体的强度,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6、3.2X6.5润磨机 润磨机是球团工艺中的主要选矿设备,处理含水量在8%~13%的物料,使物料充分混合和细化,增大物料颗粒的表面积。使用润磨机可以缩短球团矿的制作工艺,节省了设备能耗,且有提高团矿质量和金属回收率、改善劳动条件和环保条件等作用,所以在球团矿工艺中得到迅速推广。 润磨机的工作原理是由周边大齿轮带动简体旋转时,物料受到研磨介质钢球的冲击,以及球与球之间和球与筒体衬板之间的粉磨,使物料

《机床夹具设计》课后作业2

【课后作业】2 、填空题 (1) 由刚体运动的规律可知,在空间一个自由刚体有且仅有六个自由度。 (2)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称为过定位。 (3) 要确定零件上点、线、面的位置,必须以一些指定的点、线、面作为依据, 这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 (4) 工艺基准是指在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工艺基准又 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5) 在最初的每一道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 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经过加工的表面所组成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根据定位误差分析计算的结果,便可看出影响定位误差的因素,从而找到 减小定位误差 和提高夹具工作精度的途径。 (9)实际生产中,常用几个定位元件组合起来同时定位工件的几个定位面,以 达到定位要求,这就是组合面定位。 (10)定位基准的选择应尽可能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并尽量选用精基准定位。 、选择题 (1) 在机械制造中,工件的 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 唯一位置,称为【A 】定位。 A.完全 B.不完全 C.过定位 D.欠定位 (6) 工件以圆孔定位时,心轴用来定位回转体零件。 (7)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有支承定位和定心定位两种。 (8)

(2)加工时确定零件在机床或夹具中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B】基准,即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 A.工序 B.定位 C.测量 D.装配 (3)在机械加工中,支承板与支承钉的结构已经标准化,其对工件定位基面的 形状通常是【A】。 A.平面 B.外圆柱面 C.内孔 D.锥面 (4)常见典型定位方式很多,当采用宽V形块或两个窄V形块对工件外圆柱面 定位时,限制自由度的数目为【D】个。 A.1 B.2 C.3 D.4 (5)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也B和基准位移纠组 成。因此,有以下【ABCD】种情况。 A.当人B =0卫丫工0时,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基准位移,故 B.当 A B H 0严丫 = 0时,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基准不重合, C.当也B 工0,也丫=0时,如果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准面上,则 D.当人B 工0严丫 = 0时,如果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则 A D = A 丫 -也B 三、简答题 1?简述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及过定位的基本概念,并 举例说明。 答:(1)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的六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 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2)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位置。 举例:在长方体上加工不通孔,属于完全定位。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 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2节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②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 2)mm;平行度为。 ③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 25)mm。 ④φ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φ28H7孔及两端面。 ②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φ10H9和φ11),位于互成90°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钻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案如下。 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φ10H9孔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85.0 mm 公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22(a)所示。

②以孔φ28H7孔及端面K 定位,以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6 7 28 g H φ。 ②选择可调支承钉为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防转定位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4(a)所示。也可选择如图2-2-24 (b)所示移动V 形块。考虑结构简单,现选用图2-2-24(a)所示结构。 (3)定位误差计算 ①加工φ10H9孔时孔距尺寸(80±mm 的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B =0。 基准位移误差为定位孔(φ38021.00+mm)与定位销(φ38007 .0002.0--mm)的最大间隙,故ΔY =+0. 007+mm =。 由此可知此定位方案能满足尺寸(80±mm 的定位要求。 ②加工φ10H9孔时轴线平行度的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B =0。 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孔φ28H7与定位面K 间的垂直度误差。故ΔY =0. 03mm 。 此方案能满足平行度0. 3mm 的定位要求。 ③加工φ11孔时孔距尺寸(15±mm 。加工φ11孔时与加工φ10H9孔时相同。

加工中心的特点、种类、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

本项目主要对加工中心的特点、种类、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加以概述,使初学者对加工中心有一个基本认识。 项目一加工中心 同类型的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的结构布局相似,主要在刀库的结构和位置上有区别,一般由床身、主轴箱、工作台、底座、立柱、横梁、进给机构、自动换刀装置、辅助系统(气液、润滑、冷却)、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 5-1 所示。加工中心的基本组成: 项目二加工中心分类 加工中心的品种、规格较多,这里仅从结构上对其作一分类。 一、立式加工中心 指主轴轴线为垂直状态设置的加工中心。其结构形式多为固定立柱式,工作台为长方形,无分度回转功能,适合加工盘、套、板类零件。一般具有三个直线运动坐标,并可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个水平轴的数控回转台,用以加工螺旋线零件。 立式加工中心装夹工件方便,便于操作,易于观察加工情况,但加工时切屑不易排除,且受立柱高度和换刀装置的限制,不能加工太高的零件。 立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价格相对较低,应用广泛。 二、卧式加工中心 指主轴轴线为水平状态设置的加工中心。通常都带有可进行分度回转运动的工作台。卧式加工中心一般都具有三个至五个运动坐标,常见的是三个直线运动坐标加一个回转运动坐标,它能够使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完成除安装面和顶面以外的其余四个面的加工,最适合加工箱体类零件。 卧式加工中心调试程序及试切时不便观察,加工时不便监视,零件装夹和测量不方便,但加工时排屑容易,对加工有利。 与立式加工中心相比,卧式加工中心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价格也较高。 三、龙门式加工中心 龙门式加工中心的形状与龙门铣床相似,主轴多为垂直设置,除自动换刀装置外,还带有可

更换的主轴附件,数控装置的功能也较齐全,能够一机多用,尤其适用于加工大型或形状复杂的零件,如飞机上的梁、框、壁板等。 项目三加工中心主要加工对象 加工中心适用于复杂、工序多、精度要求高、需用多种类型普通机床和繁多刀具、工装,经过多次装夹和调整才能完成加工的具有适当批量的零件。其主要加工对象有以下四类: 一、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是指具有一个以上的孔系,并有较多型腔的零件,这类零件在机械、汽车、飞机等行业较多,如汽车的发动机缸体、变速箱体,机床的床头箱、主轴箱,柴油机缸体,齿轮泵壳体等。 箱体类零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一次装夹可以完成普通机床 60 %~ 95 %的工序内容,零件各项精度一致性好,质量稳定,同时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对于加工工位较多,工作台需多次旋转角度才能完成的零件,一般选用卧式加工中心;当加工的工位较少,且跨距不大时,可选立式加工中心,从一端进行加工。 二、复杂曲面 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国防等领域的产品中,复杂曲面类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叶轮、螺旋桨、各种曲面成型模具等。 就加工的可能性而言,在不出现加工干涉区或加工盲区时,复杂曲面一般可以采用球头铣刀进行三坐标联动加工,加工精度较高,但效率较低。如果工件存在加工干涉区或加工盲区,就必须考虑采用四坐标或五坐标联动的机床。 三、异形件 异形件是外形不规则的零件,大多需要点、线、面多工位混合加工,如支架、基座、样板、靠模等。异形件的刚性一般较差,夹压及切削变形难以控制,加工精度也难以保证,这时可充分发挥加工中心工序集中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一次或两次装夹,完成多道工序或全部的加工内容。 四、盘、套、板类零件 带有键槽、径向孔或端面有分布孔系以及有曲面的盘套或轴类零件,还有具有较多孔加工的板类零件,适宜采用加工中心加工。端面有分布孔系、曲面的零件宜选用立式加工中心,有径向孔的可选卧式加工中心。 项目四加工中心主要技术参数 加工中心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工作台面积、各坐标轴行程、摆角范围、主轴转速范围、切削进给速度范围、刀库容量、换刀时间、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其具体内容及作用详见表 5 - 1 。 项目五自动换刀装置 加工中心上的自动换刀装置由刀库和刀具交换装置组成,用于交换主轴与刀库中的刀具或工具。 一、对自动换刀装置的要求 加工中心对自动换刀装置有如下具体要求: 1、刀库容量适当 2、换刀时间短 3、换刀空间小 4、动作可靠、使用稳定 5、刀具重复定位精度高 6、刀具识别准确 二、刀库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2013080832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阮吴祥班级机械1 学号2013080832 计题目钻铰孔专用夹具指导老师张秀香 零件名称通孔套材料ZG 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毛坯铸件 生产纲领 设计任务零件简图如下,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 mm 的孔,设计手动钻铰孔专用 夹具。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 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就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 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与位置精度由 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0、1mm; 加工槽的深度为30±0、2mm。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 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与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与深度要求,需要限 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与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 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 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 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方案一:孔O2及O1为第二与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固定圆柱销及V形块实现 定位;

炼铁炉料结构技术的发展

炼铁炉料结构技术的发展 -------------------------------------------------------------------------------- 来源:物资采购网采编时间:2007年1月12日16时32分 高炉炼铁所用的炉料包括:烧结矿、球团矿、天然块矿、熔剂和焦炭。所谓炼铁炉料结构技术主要是指所用烧结矿、球团矿、天然块矿的比例。熔剂是在产烧结和球团过程中配加,在高炉正常生产时是不单独配加熔剂。焦炭用量是随高炉冶炼条件(包括入炉矿石含铁品位、热风温度、喷吹煤粉量、高炉操作水平和富氧率等)而不断变化的。 国内外高炉炼铁的炉料结构是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的。每个高炉都是根据本企业所能获得自然资源的条件(品级和价格)、铁矿石的冶金性能和物理化学成分,以及高炉炼铁成本等方面因素来进行选择的。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炉料结构。总体上讲,炼铁炉料结构是受复杂因素影响的,是与炼铁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炉料的特性 1 烧结矿 烧结矿是用粒度<8mm的铁矿粉、溶剂、燃料、代用品(钢铁企业产生的含铁尘泥)和返矿(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5mm的筛下物)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匀,配以小于9%的水分,经过造球和二次混合之后,在带式烧结机上进行焙烧而成。烧结矿是一种由多种矿物组织而组成的多孔集合体。孔隙率在40%-50%。烧结矿分类为酸性烧结矿(碱度小于1.0),自熔性烧结矿(碱度在1.0左右),碱性烧结矿(碱度大于1.0)。高碱度烧结矿(碱度在1.8-2.0)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高碱度烧结矿的特点如下: (1)好的还原性。铁矿石还原度每提高10%,高炉炼铁焦比会下降8%-9%; (2)较好冷强度和较低的还原粉化率; (3)具有较高的荷重软化温度,有良好的高温还原性和滴熔性。 烧结矿的上述特点,决定了要在高炉炉料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约在85%左右,并在短期不会有较大的变动。随着冶金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烧结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取得新进展。如采用小球烧结,厚料层烧结技术,不但可以节能(减少燃料消耗20kg/t左右),而且可以提高烧结机作业率;为降低炼铁成本,开发多配低价褐铁矿烧结技术;为提高烧结矿品位,开发成功高铁低硅烧结生产技术;偏折布料,热风烧结,烧结余热回收和配加添加剂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先进技术,都为烧结生产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高炉料层提高透气性创造出良好条件。 2 球团矿 球团矿的生产是用颗粒度较细的精矿粉,配加4%左右的燃料,2%左右的皂土,使用圆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第2节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②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 2)mm;平行度为0.3mm。 ③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 25)mm。 ④φ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φ28H7孔及两端面。 ②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 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φ10H9和φ11),位于互 成90°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 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 钻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 案如下。

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 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φ10H9孔 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85 .00+mm 公 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22(a)所示。 ②以孔φ28H7孔及端面K 定位,以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6 7 28 g H φ。

加工中心的特点、种类、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

加工中心的特点、种类、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 本项目主要对加工中心的特点、种类、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加以概述,使初学者对加工中心有一个基本认识。 项目一加工中心的基本组成 同类型的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的结构布局相似,主要在刀库的结构和位置上有区别,一般由床身、主轴箱、工作台、底座、立柱、横梁、进给机构、自动换刀装置、辅助系统(气液、润滑、冷却)、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5-1 所示。 项目二加工中心分类 加工中心的品种、规格较多,这里仅从结构上对其作一分类。 一、立式加工中心 指主轴轴线为垂直状态设置的加工中心。其结构形式多为固定立柱式,工作台为长方形,无分度回转功能,适合加工盘、套、板类零件。一般具有三个直线运动坐标,并可在工作台上安装一个水平轴的数控回转台,用以加工螺旋线零件。 立式加工中心装夹工件方便,便于操作,易于观察加工情况,但加工时切屑不易排除,且受立柱高度和换刀装置的限制,不能加工太高的零件。 立式加工中心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价格相对较低,应用广泛。 二、卧式加工中心 指主轴轴线为水平状态设置的加工中心。通常都带有可进行分度回转运动的工作台。卧式加工中心一般都具有三个至五个运动坐标,常见的是三个直线运动坐标加一个

回转运动坐标,它能够使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完成除安装面和顶面以外的其余四个面的加工,最适合加工箱体类零件。 卧式加工中心调试程序及试切时不便观察,加工时不便监视,零件装夹和测量不方便,但加工时排屑容易,对加工有利。 与立式加工中心相比,卧式加工中心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价格也较高。 三、龙门式加工中心 龙门式加工中心的形状与龙门铣床相似,主轴多为垂直设置,除自动换刀装置外,还带有可更换的主轴附件,数控装置的功能也较齐全,能够一机多用,尤其适用于加工大型或形状复杂的零件,如飞机上的梁、框、壁板等。 项目三加工中心主要加工对象 加工中心适用于复杂、工序多、精度要求高、需用多种类型普通机床和繁多刀具、工装,经过多次装夹和调整才能完成加工的具有适当批量的零件。其主要加工对象有以下四类: 一、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是指具有一个以上的孔系,并有较多型腔的零件,这类零件在机械、汽车、飞机等行业较多,如汽车的发动机缸体、变速箱体,机床的床头箱、主轴箱,柴油机缸体,齿轮泵壳体等。 箱体类零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一次装夹可以完成普通机床60 %~95 %的工序内容,零件各项精度一致性好,质量稳定,同时可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对于加工工位较多,工作台需多次旋转角度才能完成的零件,一般选用卧式加工中心;当加工的工位较少,且跨距不大时,可选立式加工中心,从一端进行加工。 二、复杂曲面 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国防等领域的产品中,复杂曲面类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叶轮、螺旋桨、各种曲面成型模具等。 就加工的可能性而言,在不出现加工干涉区或加工盲区时,复杂曲面一般可以采用球头铣刀进行三坐标联动加工,加工精度较高,但效率较低。如果工件存在加工干涉区或加工盲区,就必须考虑采用四坐标或五坐标联动的机床。 三、异形件 异形件是外形不规则的零件,大多需要点、线、面多工位混合加工,如支架、基座、样板、靠模等。异形件的刚性一般较差,夹压及切削变形难以控制,加工精度也难以保证,这时可充分发挥加工中心工序集中的特点,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一次或两次装夹,完成多道工序或全部的加工内容。 四、盘、套、板类零件 带有键槽、径向孔或端面有分布孔系以及有曲面的盘套或轴类零件,还有具有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