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个人论文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个人论文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个人论文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协民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提高教师素质,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重新认识教研组的功能

我国教师的教研工作是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的。早在1957年,教育部就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其中规定了教研组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明确的规定了那个年代教研组的任务与功能,那么,六十年过去了,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研组又有哪些功能呢?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在接受《现代教学》记者专访时明确地指出:在教研组建设发展的五十年的历程中,虽然教学过程中设计、实施、评说、改进这一基本的流程和环节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取向和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主要是技术熟练取向,新课程改革以后,逐渐转变为全面反思取向,更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转变,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又是教师学习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因而,要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智慧,教研组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教研组有很多事情要做。

大体来说,学校教研组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实体,其二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的主要机体。教研组应该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体现在群体化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每一个体都以课程改革委要求,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形成较理想的群体素质。其三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应验积累的基本主题。教研组的行为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课程的发展,发挥教研组功能的基础是增强学校教研组的“造血机能”。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

教研组在新形势下应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研究、合作、反思。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功能:

(一)发挥组织学习功能,提高教师课改意识

在二期课改全面推广的形势下,许多教师对课改的理念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如何把课改理念转化教学实践,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因此,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功能,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

1、组织学习课改文件。教研组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制订学习计划,坚持组织教师学习《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和市教委、区教育局推广二期课改的文件,明确推广二期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教师自觉投入推广二期课改的信心。

2、组织听讲专题讲座。在学习课改文件的基础上,教研组要创造条件,请本学科专家、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教研组进行专题讲座,让组教师具体了解学科的课改的目标与要求,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本区课改的发展方向与教法改革的容,为把二期课改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相结合打下良好基础。

3、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教研组要定期请同组教师讲课,交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法,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师相互学习,使得教师的自身教学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教师的相互学习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这种表面现象的后面,是全组教师教学智慧的凝聚和合作精神的发扬。这种凝聚和发扬是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会有效促进教研组团队精神的形成。

(二)发挥教学研究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研组是促进教师发展的第一平台,所有的教师教学研究都是从这里起航,因此教研组应该姓“研”不姓“教”。教研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把教师组织起来,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畅所欲言;组织本组教师研究教材、教学方法、学情、学习方法等。对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是通过经常性的研讨活动,教师的思维、兴趣与激情必然会得到培养与激发,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会得到持续的提高。所以教研组必须营造学习、教研氛围,让新的时代理念,新的教育思想深入教师心中,使教师从中汲取营养并蓬勃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研组的中心工作,完成这项中心工作的根本力量还是教师。教研组必须起到研究与管理的作用,依靠全组教师发挥教学研究的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教研组要依据市教委、区教育局和市教委教研室、区教研室关于推广二期课改的文件,明确课改工作目标,研究确定本学科推广二期课改的做法。教研组可以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总结出有效的课改教学方法,在组推广。如果确实行之有效,还应该以点带面,在校和区推广。

2、开展教学质量管理。管理学科教学质量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容,它包括设计、控制和提高教学质量。设计教学质量是在学期的某一时间段,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制定必须达到的教学质量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要

求。控制教学质量是建立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衡量,确定教学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明确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教改进学质量是在对教学质量控制后,教研组分析教学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的达成度,选择好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然后再在原有目标上制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目标。

3、开展学科课题研究。随着二期课改的推广与深化,教师必定会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产生不少困惑。教研组要整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归纳出瓶颈问题,进行课题立项,开展课题研究。在一个课题下面可以分设几个子课题,由教研组教师根据实际分头研究,并且把研究工作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与学习课改理念相结合。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实际上还有一种过程与方法的研究与课题研究是并行的,掌握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比课题研究更加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20世纪中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观念:教育研究不应只是专家的专有权,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也应该从事教学研究,而要实现教师从事教学研究这一目标其桥梁和纽带就是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和教师们开展教学研究,研究备课时、教学中产生教学实际的问题时,开展教学反思时,逐步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育活动机制与模式,可以推动教研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使教育教学实践进入良性循环中。

(三)挥培训教师功能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培训教师,特别是培训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教研组发挥功能的重要方面。当前,推广二期课改需要对教师进行新教材和教法、教学技能的培训;上区“十一五”教师培训已经结束,“十二五”工作即将开展,又对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研组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开展反思性实践研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的作风,不断完善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程序,使“教”与“研”紧密结合的本质得以真正的回归,从而确立教研组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及课程改革领域的重要地位,真正实现其催生“研究型”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功能。

1、教研组师徒结对。在教研组中,一般都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熟练的老教师和工作时间不长、教学技能还不熟练的青年教师。教研组可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由老教师定时间,有目标、有重点、有评价地带教青年教师,培训他们的教学技能。由于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同在一个教研组工作,朝夕相处,青年教师在教学思想和技能上受到老教师的言传身教,这样,组师徒结对带教会很有成效。

2、建立组本培训课程。组本培训是以教师发展为本,以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为直接目标的培训。组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

性的特点,因为教研组的教师往往是最为相互了解的,完全能够使得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组要综合组教师的力量,建立适合本组教师实际的组本培训课程。如我校教研组每学期开展的主题学习就是教研组组本培训的一个重要途径。教研组通过组本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对课程的意识,实在地提高教师建立和实施课程的能力,从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3、实践提高教学技能。教研组位于学校教学的第一线,十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事实上,也只有教师的教学实践才是提高教学技能有效途径。因此,教研组要以己所长,紧贴教师教学实际,开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工作,发挥教研组培训教师的功能。许多学校已经在这方面创造了很好的培训方法,如“一课多上”、“三次实践二次反思”、“课前说课、课中讲课、课后评课”等等,提供了不少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经验。

(四)抓好常规教学发挥指导激励功能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应让“备”、“评”、“查”、“赛”、“析”、“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备”即集体备课。(讨论一下)

形式一:发挥教研组的整体优势,建立主备人制度,每个星期同样一年级同一学科由一位教师做主备人,在备课会议上就下周授课容提出设想,其他教师在深入仔细地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提出备课建议,然后形成突击的教学方案,下个星期再由另一位老师作为主备人,一次轮换,教研组也可以经常召开备课组会议,对整个教研组各个年级的备课进行研讨。

形式二:集体备课的形式一是“一人重点备、大家参与讨论”的现状,第二种形式是每个教师事先根据“学什么——确定学习目标”,“怎么学——设计学习活动”,“学成度——评价策略”备出简案,带着各自的教学设计在组说课,在思维的碰撞中反思原有设计,产生新的火花。(这样的集体备课,重在策略研究,在“智慧群”的作用下,每个人都从“有备而来”自觉走向“有感而备”,从而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我们质疑了过去集体备课“一人重点备、大家参与讨论”的现状,发现集体备课往往停留在对“主角”教学设计“弊端”的争论上,这样不仅打击了主讲教师的积极性,更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2、“评”即评课。教研组要经常进行相互评课活动,听完课后教研组集中进行研讨。主要探究教师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讲课的教态、语速、语调、音量、板书、学生的参与度等。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通过听课、评课一方面可以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查”即课后检查。

包括(1)教案检查。检查组教师的教案,包括课后的随笔。教师最好每节课都能及时地写下课后反思,总结每节课的得失,记下上课时出现的灵感,及时优化教案;

(2)作业检查。要求每一位教师精心布置作业,并要进行认真批改和学生订正后的复批。

4、“赛”即教学比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

5、“析”即教学分析。为了持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水平,教研组和教师对教学情况经常进行自我分析和集体分析,以优化与改善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6、“管”即质量管理。管理学科质量是教研组工作的重要容,它包括教学质量底线和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教研组要确定教学质量的目标与要求,明确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找准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重视行动研究实现行为转变

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行动研究”,他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

(1)开展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教研组在学习课程标准及研究教材时,边学习边讨论,逐步明确课程标准的特点及主要容。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教师的认识会更加明确,为教学中正确使用和把握教材奠定基础。

(2)对教材教法的研究。与一期课改相比,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容都发生了改变,那么教材的教法也相应有所改变,针对现有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如何更好地实施教材,都是值得教师探索研究的问题。可以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的容,组织同一备课组教师一起研究教学模式,可以以同课异构的模式,观摩后大家评议,取长补短。

(3)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教材,教法要改变,学法也要改变,根据不同教材的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边探索、边改进。边总结。

(4)对考试与命题的研究。教研组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要适当增加体现学科的特点、探究性学习、富有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试题;要重点研究近几年中考的变化趋势,使之产生积聚和辐射效应,能更好地把握教改的航标和标尺。

综上所述,一个教研组的作用不只是停留在工作的上传下达、布置任务的这个浅层次上,而是应该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引导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潜心研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使每一位教师持续提升专业素养。

二、教研组功能发展的趋势

1、强化教研组的研究功能。

教研组的本质就是研究。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课改的今天,强化教研组的研究功能显得特别重要。因为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远多于以前,而现在教师的压力也是十分的沉重,因此,教研组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研究功能,为教师的业务上排忧解难,树立服务的理念,使教师能以愉悦的心态面对新问题。

2、打破教研组的学科堡垒。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开设,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综合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以后在教研活动中增加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综合教学的能力,适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三、发挥教研组功能教研组长是关键

(一)教研组长担负的传统任务

1、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促进本组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

2、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科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3、积累本学科教学经验,形成本学科教学特色。

(二)新时代赋予教研组长的新任务

1、引领先行者。

(1)教研组是校本研修的重要阵地,就像部队的基层连队,是一个集教学、教研、科研、培训于一身的实体,教研组长是这个实体的“领头羊”,是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的中坚力量。教研组长要引导教研组的每位成员树立学习意识,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标准,学名家,学同行,研究教材教法,有序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从而创设一种、和谐、团结、协作的校本教研氛围。

(2)在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①每学期至少普听组一半教师的课,了解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教研组长可以携备课组长一起听各年级的教师的课,可以使备课组长也了解备课组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并针对教师上的课进行评课与指导。

(2)精心选择每一次教研的主题,为主题教研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根据教研组近年来新新教师多这一状况,可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研。如“如何备课”“如

何说课”“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二期课改下怎样才算是一堂好课”等主题教研。

2、合作交流者。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加强合作,寻找共同研究的课题,团结协作进行研究,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提高。这就要求教研组长是一个合作者。

3、热心服务者。

(1)教研组长还应该是一个关注组教师的利益重于己,以关注学校大发展为核心顾全大局的人,通过他的努力能使青年教师迅速走向成熟;通过他的努力,中老年教师可以不断地消除“职业倦怠”,焕发青春,迈向专家的行列。

(2)教研组长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努力调动教师关心学校、关心教研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开展“传、帮、带”工作,形成真诚合作、共享成果、共同提高的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

4、学习创新者。

(1)新形势下,属于教师队伍中骨干力量的教研组长和其他教师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困惑,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和其他教师一样,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教研组长要在课程改革的跑道上继续“领跑”,自身迫切需要进修提高。(2)教研组长要有学习意识与行动,应把学习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努力促成本组老师学习意识的养成,不然搞好校本教研就是一句空话。

四、改进教研组活动的建议

(一)抓住“学”

以“学”为本,保证教研活动中学习的时间非常必要。那么,学什么呢?学习《课程标准》;学新课程理念;学习《教学基本要求》(尤其是非会考年级的老师对之了解较少);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学习名校先进的教学方法等。学习的方式要注意多种多样,可以集体学,也可以个别学;可以对照书本学,也可以请有经验、有独特见解的老师指导大家学;可以在校学,也可以走出校外学等等。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我想,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终生的学习者。

(二)体现“导”

多数教研组尤其是成员多的教研组的老师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组长有职责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帮助那些教学中遇到困难的老师尽快提高。教研组长要经常性地组织老师们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对平时写的教学反思、笔记,要多进行交流。俗话说,“旁观者清”,就教研组工作本身而言也需要科学的指导。(三)突出“研”

很多老师总说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搞教科研,有些老师对教研组布置的任务容易遗忘,从而降低了科研的自觉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能否把教研任务逐步转化为每位教师的常规工作。例如:进行一次教后反思;进行一个课例的评析;提出一个教学问题;介绍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一次说课活动等等。这样,每次集中活动时,老师们不再是“沉默寡言”、无话可说,而是可以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供大家讨论,既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容,又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研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要想研得深、研得透,我个人认为还是得以一个好的课题牵头。有了一个好的课题,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有了一个共同的事业。如这学期学校给每个教研组(除了艺体组书还没买到,但是组长已经考虑了一些学习研讨的主题)都购买了一本教学理论书籍,希望大家能过好好的利用,切勿流于形式。研讨的主题不一定多,但一定要实,在研究了一段时间后最好能够总结点成果来,并形成文本资料,再配以日常的研讨活动的过程资料,那就是非常好的课题研究报告。这一定会使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

(四)做好“结”

即检查总结工作。每学期、每学年的教研组活动一定要把平时研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起来,对教师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这也是为每学期的教研组长的工作交流提供第一手资料。

音乐学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音乐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 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音乐系·本(专)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必要时) 目次页 主体部分: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专业本(专)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专业:(××××××××三号黑体) 例: 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花舌技巧在笙演奏中的实际应 用 专业:音乐学 2009年6月 例: 现代音乐与作品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专业:音乐学 2011年12月 4.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教研组建设与特色教研体系的建构思考

教研组建设与特色教研体系的建构思考 【摘要】教研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本文针对中学历史教研组建设以及特色教研体系的建构工作展开了简要的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教研组建设;特色教研体系建构;研究思考 对中学历史教师而言,不断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目标,始终是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在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过程中,教研组建设与特色教研工作实践体系的建构也是重要的途径,中学历史科目的教学,与相关学科的研究工作本身具备着比较充分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不仅来自于学科本身,也来自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过程,本文将以中学历史学科目的教研实践工作的现有发展阶段状况为切入点,简要针对教研组建设与特色教研体系的建构问题展开论述,仅供启发与借鉴。 一、中学历史教研组建设工作的改良建议 笔者针对过去几年间,高中历史科目教研组,在开展日常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本人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以及客观遭遇的现实问题和困境,展开了具体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归纳了出现相关工作问题与困境的基本原因。接下来,基于上述状况,尝试性地给中

学历史科目教研组的建设与日常运营过程,提出部分改良建议: 第一,实现教研组工作与活动内容的全面化改良。教研组的日常工作,要同时包含集体备课、切磋解疑、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探讨等基本内容,要不断扩展教研组日常研究工作的多样化特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践背景之下。要开展最新版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指导理论的集体学习,要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具体化细节内容展开系统深入的研读,自觉实现历史学科知识观念的强化目标,不断提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创造能力。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最新版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了各个基础学科在日常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且还比较全面的包含和吸纳了较多的最新发展形成的教育工作实践理论,为中学历史科目的教学开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教研组内部的教师,应当就其在日常教学实践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相对充分的共同探讨交流行为,要对学生群体中的知识掌握状况以及心理状态调适状况展开充分且及时的信息资源共享行为,要针对学生在教材阅读和习题演练过程中面对的具体问题,展开系统而科学的组内交流,发现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知识内容体系过程中的闪光点,为教研组内教师整体提升需求提供充分支持。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个人论文

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协民 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提高教师素质,开展教研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理想场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教研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重新认识教研组的功能 我国教师的教研工作是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的。早在1957年,教育部就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其中规定了教研组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明确的规定了那个年代教研组的任务与功能,那么,六十年过去了,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研组又有哪些功能呢?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在接受《现代教学》记者专访时明确地指出:在教研组建设发展的五十年的历程中,虽然教学过程中设计、实施、评说、改进这一基本的流程和环节没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取向和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主要是技术熟练取向,新课程改革以后,逐渐转变为全面反思取向,更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转变,既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又是教师学习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因而,要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智慧,教研组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教研组有很多事情要做。 大体来说,学校教研组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实体,其二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的主要机体。教研组应该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体现在群体化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每一个体都以课程改革委要求,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形成较理想的群体素质。其三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应验积累的基本主题。教研组的行为必须顺应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课程的发展,发挥教研组功能的基础是增强学校教研组的“造血机能”。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根本性转变。 教研组在新形势下应教、研、训一体化,重视研究、合作、反思。具体来说,具有以下功能: (一)发挥组织学习功能,提高教师课改意识 在二期课改全面推广的形势下,许多教师对课改的理念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如何把课改理念转化教学实践,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因此,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功能,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

党支部建设心得体会3篇

党支部建设心得体会3篇 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是大学生党支部书记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党支部建设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党支部建设心得体会 5月14日下午,学生第三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第一组新农村建设专题讨论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就新农村建设这专题进行首次的集体讨论,学习。期间气氛活跃,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尽情的表达,相信大家对新农村建设都有了新的更深的感悟。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对新农村建设多多少少有点期待,有所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今天下午的讨论,学习,对国家的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有进一步的掌握。 我们那儿新农村建设刚刚起步,进展比较缓慢,成绩还是可见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那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一一阐述吧!为了发展生产,村政府统一规划农田,鱼塘。留足农田种植粮食,确保家家户户不必买米;鱼塘集中租给养鱼专业户,在发展水产养殖的同时又可增加整个村的收入,并且发展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基塘—蚕桑业。为周围城镇丝织

业的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蚕茧,同时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除发展当地农业外,还积极招商引资,许多的外地企业在当地办厂,为当地人提供工作岗位的同时,加强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农村不再像以前那么封闭,落后。,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其他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必定是多种格局下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新农村建设,就能做到既贴近新农村建设抓新农村建设,又能跳出新农村建设看新农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跑在前头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建新路,增加绿化,拓宽河道,办社区活动中心,增加娱乐设施。住房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日常垃圾集中处理,尽可能的做到整洁,有序,展现新的村容面貌。乡邻之间友好,和睦,团结互助,民风淳朴。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政府干部容易倾向办“政绩工程”而忘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得农民更苦,农村更穷,农业更危险。还有就是容易出现片面的倾向,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这五方面的要求,都是必须花大力气才能做好的大文章。比如破解农民增收难,就是一篇不易做好的大文章。但若从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来看,就不能眼睛只盯着局部;眼睛只盯着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doc

谈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目录 综述································ 1 一、从初级钢琴伴奏开始学习简易编配 (2) 二、培养键盘和声的实际弹奏能力 (2) 三、重视即兴伴奏的有效训练 (3) (一)重视基础训练 (3) (二)熟悉键盘和声构造思维 (3) (三)增加伴奏手法的使用量和信息量 (4) (四)重视弹奏的艺术 (4) 四、以内容需要为原则 (4) 五、应变能力及技巧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正文 谈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摘要: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王国,要想歌唱表演和音乐作品得到完美的体现,伴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就得努力,刻苦钻研,还要有适合自己的书籍,相应的指导,各种机会的锻炼,以及应变和技巧上的训练。 关键词:即兴伴奏;能力;提高 综述 传统的和声课中,老师一般都是注重和弦选配与声部走向技法的学习和训练,都没有实际弹奏的。即使有时涉及到键盘和声要求,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学们有的时常抱怨老师,抱怨学的和声没有很好的运用。我觉得很悲哀,悲哀这种现象会促使我们对和声的学习失去兴趣,但又不得不迫使我们重新来思考和培养弹奏的能力,培养好的和声“内心听觉”及和声色彩的想象力,创造力。 键盘和声是歌曲即兴伴奏的基础,为了让伴奏音乐化,还要把和声伴奏音型多多训练,就是把和弦弹奏的方法加以变化,这种“织体”的变化,能使同样的和弦弹奏出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有的同学在弹奏即兴伴奏时,因为比较熟练,相反忽视了表现艺术,比如,没有正确处理好曲子的情感,没有把握好音色处理,旋律分句、走向、节奏与踏板的应用等,而有的同学,因为本身就比别人差一些,所以更要重视! 音乐不断深入社会,声乐演唱作为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和喜爱!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歌唱的成败与钢琴伴奏者的伴奏水平及艺术修养息息相关,好的伴奏在声乐演唱中能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见,伴奏在声乐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直以来,各大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不断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了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担负着社会最基础的音乐美育教育工作。可是许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弹奏简单而有限的正谱乐曲,对钢琴伴奏技能掌握不够,甚至薄弱,使得教师在组织教学及参与音乐活动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作为一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担忧。据我个人观点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开设的即兴伴奏课没有得到师生们的重视;二是老师

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平 一、让教研组成为“学习之家” 教研组应当成为教师最基本的、现实的、主要的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每个教师秉持专业成长的意愿,围绕共同的目标营造出一种开拓进取、勤奋学习、民主开放、合作共享的教研环境和氛围,使之成为一个能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受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组织者,是教学实践的引导者,还应是教师专业学习与成长的促进者。所以,教研组长不但要有独立的学科钻研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主动参与教研的工作热情;不但要有不断自我提升教育素养的意识,还要有交流和共享的团队精神;不但要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还要有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教研组长才能很好地承担“家长”的职责,以他自身良好的专业精神感染并带领整个团队在校本教研工作中不断探索,奋力前行。 二、让制度成为“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建设,要以发展为目标,努力创造适应学生、教师发展的空间,同样需要制度的保障。通过教研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教研的意识和行为,实施教研制度下的有效管理,吸引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教育科研和教学上来,然后让教研组进入“我要听课”、“我要研课”、“我要学习”、“我要研究”等的良好局面与良性循环状态。教研活动就不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负担,而是提高教学

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捷径,是教师成长的一条通道。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实现制度——习惯这一转换呢? 1.把教研活动中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提升为可操作的制度。去拿我校针对教师以往存在为了完成每学期规定的听课节数而听课的被动情绪和应付式的大一统的评课方式,把每学期的公开课活动整合为“新教师风采展示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骨干教师风采展示周”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周”。经过几轮活动,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能较自觉地融入备课——听课——评课的过程,研课的习惯已初步形成,活动的效果和活动方式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认同。学校关于公开课的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也就相应地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之一个操作性强、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制度,为教研组建设和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2.实施教研组的捆绑式评价。学校在建立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评价机制的同时,应为教研组的评价保留一份独立性——变教师的个体评价为教研组的整体捆绑式评价,设立先进教研组、优秀课题组等表彰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团队评价方式促使教师个体在参与年段组、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工作中不断测量自身专业成长的步伐,及时地调整专业前行的目标和节奏,跟随课改的节拍实现自我跟进。 3.让理念化为“行动”。[HT]活动,是教研组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教研组活力的源泉。只有科学设臵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有效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中体验教学与研究的乐趣。在这方面,我认为教研组应重视开展集体备课、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三方面活动。

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 全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作为基层行党委,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所辖党支部的执行力与战斗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切实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 一是要坚持“书记讲党课”制度。充分利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保持党员先进性等主题教育活动,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支部书记要坚持给员工讲党课,宣讲党的理论、政策、方针。 二是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党日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形式,精选主题、精心筹备,力求主题党日活动务实、高效,坚持做到以主题活动激昂斗志、以追本溯源传传承精神,以重温誓词坚定信念,以总结讨论增强党性。 三是要定期开展内部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党委中心组要定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各部门及网点每周开展学习例会。业务部门要定期邀请上级行及行外专家进行业务培训,开拓员工视野,提升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优化员工知识结构,有效提升业务技能。 四是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适时组织员工开展对社会公众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以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切实加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一是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员大会要明确规定,支部委员必须由大局观念强、组织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同志担任,网点行长担任支部书记,实行“一岗双责”,防止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构建有效的战斗堡垒。 二是要全面加强网点班子建设。打铁还须自身硬,加强网点党支部建设首先要加强网点的班子建设。要配强、配优网点正副行长和运营主管。他们作为员工的表率,从严要求自己,勇挑重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三是要坚持标准发展新党员。坚持发展党员不走过场、不降标准,严格按照组织规定的时间、流程和员工表现甄选培养对象,及时指定培养人和介绍人,实施全程指导,帮助员工提高政治思想素养。 四是要完善党员管理,建立公平考核机制。要实施全方位绩效考核管理,从业绩贡献等多维度实施员工综合评价,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工资分配、员工考核和职务晋升之中,形成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 三、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一是要强化文化引领。优秀的文化具有凝聚和导向作用,能够引导员工自觉行动。要在全体员工中持续开展企业文化深植活动,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确立支行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积极倡导员工履行“团结拼搏、争先进位、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践行高效高质的工作作风,不找借口、不辞辛苦。 二是要强化制度约束。要逐步建立健全涵盖各项业务工作、党建管理、员工管理、费用管理、行政管理、团队建设、考勤着装、办公环境、工作作风等各类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

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晓庄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视唱练习对钢琴演奏的帮助姓名: 学号: 院系: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 年级: 2014级 指导教师:

视唱练习对钢琴演奏的帮助 中文摘要 随着音乐热潮的兴起,钢琴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练习。钢琴不仅仅是练习的乐器,更是一种表演的乐器。而在西洋乐器中,钢琴也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这对钢琴的教学与演奏提出了更系统,也更严谨的要求。钢琴的演奏除了有技术层面的要求,更多的是对情感的诠释、作品的理解和作曲家风格特色等等方面的的表达。这些都不是只有纯粹的钢琴练习就能达到的。在钢琴的教学和演奏过程中,有一个词被频繁提起,那就是——乐感。表演者对演奏或演唱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就能称之为乐感。在音乐表演中,作品的诠释是否到位、情感是否贴切都以乐感为体现。这使得乐感成为判断一位演奏者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乐感并不是天生就拥有的,在后天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视唱练习、反复的听、反复的唱以得到我们需要的音响效果。特别是具有音乐性的视唱练习,是培养乐感,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传统意义上的视唱练习,过于关注音准的问题,从而忽略了对旋律表演性以及乐曲整体性的表达。这让视唱练习成为单纯的音准练习,没有达到锻炼乐感能力的目标。在视唱练习中,有许多方面都能够对乐感能力有着锻炼的作用,比如节奏感的培养,和声感到培养,音量、力度感的培养等。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对视唱练习的重视,从各个方面锻炼视唱能力,提高视唱水平,才能使乐感能力得到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钢琴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达到练习视唱的目的。 关键字:视唱练习,乐感,钢琴演奏 目录

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管理 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实体,是教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研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无论实施素质教育、还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教研组建设都不能局限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层面上;都不能局限于听课、说课、评课、观摩等教研活动的层次上;都不能局限于少数“精英”作秀、多数人捧场的活动形式上;都不能局限于为单纯教学质量而教研的目标上。教研组应该是校本研究的推进者、实施者,是学校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必须以校本教研为支点,落实到教师研究并进行实践的层面。 一、当前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面: 1.分年级管理模式决定了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年级组的管理,而相对轻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因此,有些学校只满足于设有教研组、备课组,能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并未使教研组的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教研组在现有形势和条件下尚未成为教师继续学习和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 2.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领导偏重于教师个体的培养与指导,对教研组集体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方法指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主观任命,有些组长根本无法体现“长”的作用,一些教研活动当然也就无法展开。 3.学校教研活动未形成制度化,学校领导未能深入课改一线,有的领导从根本上放弃了教学。课改问题尽管在有关会议上大讲特讲,但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制定的制度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无法抓准科教研一体化的结合点,所谓的以科研促教学,促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局限于口号,在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教研组内部: 1、教研组工作因循守旧。从教研组工作方式来看,部分教研组长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们满足于旧有的教研模式,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和变革能力。日常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为主,没有具体的教研目标和详实的教研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的教研策略,教研组在学科教研和师资队伍建设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2、教研组活动浮光掠影。纵观整个教研活动全过程,一些教研组不能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主动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教研活动中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明确的教研主题,教研活动更多地成为一些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等内容的空洞说教活动。整个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和细致的统筹安排。其次从教研效果来看,教研组活动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不能有的放矢地就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集中教研组的力量展开深入研究,教师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 3、教研组评价走马观花。对学科教研组工作的评价,一直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多数学校没有及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教研组长基本职能和教研活动基本规范,对教研活动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教研活动随意性比较大,教研管理松懈;另一方面学校在评价教研组工作中也单纯以教研活动的次数和活动材料来衡量教研组工作的实效,缺乏对教研活动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简单的评价方式挫伤了教研组长的工作热情,制约了教研组工作开展的成效。 (三)教师自身: 1.学校管理教研组的活动并未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并非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一种负担,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解决手段 系别音乐系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年级 2011级 学生姓名肖思 学号 指导教师赵丽娟 二零一五年四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浅谈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解决手段》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人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 : 年月日 文献综述 概述

在声乐初学者学习声乐发声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换声点不知如何转换声部的问题,真假音的转换在声乐练习上是必修课。我国教育改革的30年来,特别是艺术教育改革为声乐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声乐工作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并与世界上着名声乐大师近距离交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声乐教学把人声划分三个声区或两个声区的训练方法,是否存在换声点以及真假声如何混合等问题。近几年,对无声换声点混声训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正文 在罗娜《浅谈声乐者应注意哪些问题》中,笔者强调人的声音线条,人都是有自然声区,而所谓自然声区就是用自然舒服的方式发出的声音,一般就是我们说的中音区,打好中音区的基础,用正确的呼吸和共鸣的方法练习中音区。声音是一种声音流,经过胸腔产生胸腔共鸣,最后声音上到头腔,产生头腔共鸣。喉咙位置不对,或者没有用腔体,声音不是发白,就是会发闷。笔者着重强调声音正确的发声。 余开基的《声乐卷》大量叙述了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网络技术也给推动声乐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们可以从网络上了解世界着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声乐教育家弗兰切斯科·兰培尔蒂、扎科莫·劳里-沃尔皮等世界着名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声乐教育理论和声乐演唱和声乐演唱方法。20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之后,许多声乐艺术家在北京举办了大型音乐会,使一大批声乐工作者有机会与世界上着名声乐大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因此,在声乐学习中产生了不同的方法和理论,其中一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完整的、统一的、无换声点、一步式混声训练方法,并从生理和心理分析的角度,对无换声点混声训练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这是声乐教学理论和实践认识上一大发现。笔者通过世界声乐的交流,并从中了解声乐促进各国交流,文化交流。 施国新的《试论歌唱换声点的移位》文章中,强调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遇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技术要求,同样音高的换声点,在碰到不同的制约因素时,同一个歌唱家会出现不同的演唱效果,这是因为在歌唱家演唱实践中,把换声点曲解为一个固定不变的音高,导致声源体与共鸣体之间产生不和谐耦体,造成声音的不统一,因而给声音转换带来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换声现象”不是孤立在于某个特定音

(完整)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

(完整)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的全部内容。

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与管理 英山实验中学柯有亮 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实体,是教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研组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无论实施素质教育、还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教研组建设都不能局限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层面上;都不能局限于听课、说课、评课、观摩等教研活动的层次上;都不能局限于少数“精英"作秀、多数人捧场的活动形式上;都不能局限于为单纯教学质量而教研的目标上。教研组应该是校本研究的推进者、实施者,是学校教学创新的“孵化器”,因此抓好教研组建设必须以校本教研为支点,落实到教师研究并进行实践的层面. 一、当前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面: 1.分年级管理模式决定了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年级组的管理,而相对轻视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因此,有些学校只满足于设有教研组、备课组,能象征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并未使教研组的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教研组在现有形势和条件下尚未成为教师继续学习和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 2.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校领导偏重于教师个体的培养与指导,对教研组集体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方法指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不是民主选举产生,而是主观任命,有些组长根本无法体现“长”的作用,一些教研活动当然也就无法展开。 3.学校教研活动未形成制度化,学校领导未能深入课改一线,有的领导从根本上放弃了教学。课改问题尽管在有关会议上大讲特讲,但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制定的制度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无法抓准科教研一体化的结合点,所谓的以科研促教学,促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局限于口号,在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二)教研组内部: 1、教研组工作因循守旧.从教研组工作方式来看,部分教研组长在学科教研活动中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他们满足于旧有的教研模式,不思进取,缺乏创新意识和变革能力。日常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为主,没有具体的教研目标和详实的教研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的教研策略,教研组在学科教研和师资队伍建设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2、教研组活动浮光掠影.纵观整个教研活动全过程,一些教研组不能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主动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教研活动中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明确的教研主题,教研活动更多地成为一些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等内容的空洞说教活动。整个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和细致的统筹安排.其次从教研效果来看,教研组活动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不能有的放矢地就教学方面出现的问题集中教研组的力量展开深入研究,教师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

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汇报_工作汇报.doc

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_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教务处向大会作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和批评。 我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已经两年有余,两年多来,我们在摸索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在学习北环中学、东庐中学等名校的基础上,又积极引进即xx中学等学校的教研文化建设特色,逐渐形成我校的教研组文化,并且已在姚北大地上生根发芽。 一、学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2.教研组文化建设突破了传统的教研组。传统的教研组和现在的比起来少了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民主化。组员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才能使整个教研组形成合力,组长努力让每位成员,体验成功、发展潜能,这是教研组发展的必要前提。二是积极性。“态度决定一切”,在课改的大浪潮里,每位组员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成为名符其实的终身学习者,熟悉学科教材,研究知识体系,理解学科基本精神,开拓学术研究视野,并以自身的勤勉努力影响组内成员,构建积极的教研组文化。三是合作式。合作、交流、对话已经成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交流和对话,使得每位教师的思想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同伴的思想和良好的建议已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以上三条正是我们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中所凸显出来的。

3.教研组文化是树立良好师德的最好平台。教研组内教师的良好师德、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和文化生活,是整个学科教研组的一种精神。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立身之本,也是对教研组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我校把树立良好师德放在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首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各组有各自确立的组训,通过榜样力量、良好的教师形象,创建一个充满学习、民主气氛,洋溢自主、创新精神和体现务实作风的学习型组织,引导教师从自学走向自觉,使每一位教师都牢固树立起一种“敬业乐教、诲人不倦、勇于担当、乐学力行”的自觉精神和价值观念,逐步培养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师德,形成主动发展的教科研文化愿景。?二、学校在教研组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基本做法? 1.学校校长室十分注重教研组文化建设。学校多次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和具体指导,甚至进课堂面授;也多次让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去学习知名学校的优秀做法,都让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在不断地教研活动中渗透入教改的理念。电子集体备课的推广运用和作业有效整合的积极实施,是教研组文化最基本最常规的做法,学校在检查督促中发现,我们的老师都能投入到这一教学改革当中。学校对各教研组积极参评市规范教研组、市示范教研组均予以大力支持,并希望各组向 2.教务处教科室也在教改金牌教研组靠拢并最终去争创。?? 中积极动脑筋。在常规的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中都要求有学友互助高效课堂模式的运用,在三到八年级中大力推广学友互助式的教学模式,最近又设置课堂观察统计表,来规范我们的教学课堂。每次活动都认真落实每项议程,监督整个环节,使教学研究活动逐步规范有效,最后对活动组织的后续均能出好月刊《教学工作简报》,迄今已到19期。对教师们在电子集体备课和作业有效整

音乐系本科生毕业设计(毕业音乐会)实施办法-Yuncheng

音乐系本科生毕业音乐会(毕业设计)实施办法 毕业音乐会是音乐系学生诸多毕业设计活动之一,也是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检验其学习成果,并以此评定其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落实好此项工作,根据《运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条例》和《音乐系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的规定及要求,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申办资格 毕业音乐会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舞台表演能力要求较高。从历届毕业班学生的专业水平来看,举办毕业音乐会的学生人数以控制在毕业生总人数的 20%左右为宜。申办毕业音乐会原则上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专业主项考试成绩 80 分及以上者可独立申办。 2、专业主项考试成绩 75 分及以上者优良者可二人联合申办。 3、独立申办者演唱(奏)曲目不少于 8 首,其中具有一定难度的曲目不少于4 首。 4、二人联合申办者每人演唱(奏)曲目不少于 6 首,其中具有一定难度的曲目不少于 3 首。 5、专业技能课老师有明确同意的推荐意见。 二、申办程序 学生本人书面申请(填写附件 1:音乐系本科生毕业音乐会申办登记表)→专业小课老师推荐→教研室主任签注意见→分管实践教学副主任签注意见→ 系主任审查批准 三、确定曲目(选题及开题) 毕业音乐会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原则上,音乐学专业学生应突出“一专多能”专业培养特点,曲目难度不宜过大,可用多种专业技能表演形式。音乐表演专业应突出一专和舞台表演的专业培养特点,选择曲目应有一定难度,舞台表演能力更应高一些。 曲目确定后,填写《音乐系毕业音乐会开题报告》(附件 2)和《音乐系毕业音乐会设计任务书》(附件 3),相关要求等同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 中学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若干意见 各中学: 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实施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机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与摇篮。学科教研组的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乃至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目前,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越来越成为制约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在于以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切实改进学校教研组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组建设的新内涵、新思路、新功能,全面提升教研组工作水平,现就加强我县中学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 1、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教研组。教研组设置应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各校要建立和健全各学科教研组,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同科

教师三人以上成立教研组,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相关学科合并设立教研组。跨学科教师编入其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时必须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学校领导按兼课情况编入相应的教研组。 2、各校要在学科教研组下设立备课组。规模较小的学校不设备课组,由教研组统筹安排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组织。教研组与备课组有关不同的职责和活动范围,要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3、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组织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各校应选拔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定期更新和调整。要明确和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和相应待遇,积极吸收教研组组长参与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研究、决定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务处要建立教研组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具体工作。 二、明确教研组的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业务学习。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以及本校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计划,以集体学习、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和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

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

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教务处向大会作教研组文化建设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意见和批评。 我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已经两年有余,两年多来,我们在摸索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在学习北环中学、东庐中学等名校的基础上,又积极引进即xx中学等学校的教研文化建设特色,逐渐形成我校的教研组文化,并且已在姚北大地上生根发芽。 一、学校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1.教研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建设,丰富学校品牌内涵,提升学校质量效应,学校在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发展校园文化。而教研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是举足轻重的部分。现在我们有11个教研组有了自己的文化核心,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壮大中。比如初中英语组的“润”文化,初中数学组的“圆”文化,小学语文组的“扬”文化等都很好的诠释了教研组的特色。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教研组是扛起文化建设旗帜的,才能为学校文化建设着上浓墨重彩。 2.教研组文化建设突破了传统的教研组。传统的教研组和现在的比起来少了三个重要特点。一是民主化。组员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理解、信任,才能使整个教研组

形成合力,组长努力让每位成员,体验成功、发展潜能,这是教研组发展的必要前提。二是积极性。“态度决定一切”,在课改的大浪潮里,每位组员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成为名符其实的终身学习者,熟悉学科教材,研究知识体系,理解学科基本精神,开拓学术研究视野,并以自身的勤勉努力影响组内成员,构建积极的教研组文化。三是合作式。合作、交流、对话已经成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交流和对话,使得每位教师的思想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到改善,同伴的思想和良好的建议已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资源。以上三条正是我们学校教研组文化建设中所凸显出来的。 3.教研组文化是树立良好师德的最好平台。教研组内教师的良好师德、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和文化生活,是整个学科教研组的一种精神。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立身之本,也是对教研组文化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我校把树立良好师德放在教研组文化建设的首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各组有各自确立的组训,通过榜样力量、良好的教师形象,创建一个充满学习、民主气氛,洋溢自主、创新精神和体现务实作风的学习型组织,引导教师从自学走向自觉,使每一位教师都牢固树立起一种“敬业乐教、诲人不倦、勇于担当、乐学力行”的自觉精神和价值观念,逐步培养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师德,形成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解决手段 系别音乐系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年级 2011级 学生姓名肖思 学号 指导教师赵丽娟 二零一五年四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浅谈声乐初学者换声点的解决手段》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人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 : 年月日 文献综述 概述 在声乐初学者学习声乐发声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换声点不知如何转换声部的问题,真假音的转换在声乐练习上是必修课。我国教育改革的30年来,特别是艺术教育改革

为声乐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声乐工作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并与世界上著名声乐大师近距离交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声乐教学把人声划分三个声区或两个声区的训练方法,是否存在换声点以及真假声如何混合等问题。近几年,对无声换声点混声训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正文 在罗娜《浅谈声乐者应注意哪些问题》中,笔者强调人的声音线条,人都是有自然声区,而所谓自然声区就是用自然舒服的方式发出的声音,一般就是我们说的中音区,打好中音区的基础,用正确的呼吸和共鸣的方法练习中音区。声音是一种声音流,经过胸腔产生胸腔共鸣,最后声音上到头腔,产生头腔共鸣。喉咙位置不对,或者没有用腔体,声音不是发白,就是会发闷。笔者着重强调声音正确的发声。 余开基的《声乐卷》大量叙述了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网络技术也给推动声乐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们可以从网络上了解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声乐教育家弗兰切斯科·兰培尔蒂、扎科莫·劳里-沃尔皮等世界著名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的声乐教育理论和声乐演唱和声乐演唱方法。20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之后,许多声乐艺术家在北京举办了大型音乐会,使一大批声乐工作者有机会与世界上著名声乐大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因此,在声乐学习中产生了不同的方法和理论,其中一部分学者主张采用完整的、统一的、无换声点、一步式混声训练方法,并从生理和心理分析的角度,对无换声点混声训练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这是声乐教学理论和实践认识上一大发现。笔者通过世界声乐的交流,并从中了解声乐促进各国交流,文化交流。 施国新的《试论歌唱换声点的移位》文章中,强调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遇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技术要求,同样音高的换声点,在碰到不同的制约因素时,同一个歌唱家会出现不同的演唱效果,这是因为在歌唱家演唱实践中,把换声点曲解为一个固定不变的音高,导致声源体与共鸣体之间产生不和谐耦体,造成声音的不统一,因而给声音转换带来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换声现象”不是孤立在于某个特定音高的点上,而是常持续出现在某一特定音区。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清晰的明白换声点对于演唱者的重要性,换声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歌唱的时候,根据歌曲,找到适合

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讲座讲稿 对教研组文化建设的思考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高端访谈》节目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和国外国际型大企业的真正差距不是在人们瞩目的重大战略上,而是在于企业文化积淀上。”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而最终极的竞争是文化力的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组织的“文化”是非物质的东西,无影无形,但对这个组织的影响又无处不在。在教育领域,“文化”正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过去,一些学校可能借助历史惯性、政策倾斜、地域优势来谋求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后校际的竞争将主要是文化的较量。同样道理,一个团队的文化建设也将更大、更多地影响着团体中每个个体的发展与成长。 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教研组文化在教师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成长的“小环境”、“小气候”。 什么是教研组文化?简言之,它就是影响组中每个教师行为的“潜规则”。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当一个教师决定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他不仅要考虑学科、内容、目标和自身能力等变量,而且要受到教研组团队默认的教法的影响——“潜规则”。一旦教学行为过多地违背了这些“潜规则”,那么这个教师很有可能会受到教师团队的排斥,会受到同事的非议,会产生不小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同事的态度以及种种教育教学策略,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教研组文化的影响。教研组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它在深层次上对教师产生影响,或制约或促进教师的发展。其中的关键在于教研组文化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 传统的教研组文化表现为一种强势的、惰性的、竞争的文化,其中也有值得肯定的内容,但它离现代的组织文化已经越来越远。 “强势”来源于行政文化的影响。教育行政对教师的管理方式往往是集权式,教师不得不认同或无条件服从。在这种行政文化影响下,教研组长在日常活动中会或多或少地采用行政方式对教师进行管理,教研组长处在一种“专制”的地位上,有错用或滥用自己权力的可能。 “惰性”主要表现为对种种企图改造自身的外在因素的抗拒排斥。人性根子里的“惰性”、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弹性”、制度建设督导的不到位,极易造成集体积极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