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护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

理教研室结合临床实践,组织研究近年的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参照该大纲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保障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践,适应护士资格考试的要求。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尽量做到医学护理临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教师言传身教,强化”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

标签:护理学;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护患沟通

我院是攀枝花学院的附属医院,在培养医学护理生的教学课程中要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了解疾病及护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护理教研室正在对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

1结合临床实践,修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目前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现实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除以护理教材为基础,还应获取各种疾病的最新进展及临床指南的最新信息,以适应医学护理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集中护理各专业骨干教师研究近年的护理资格考试大纲,参照该大纲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保障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践,适应护士资格考试的要求,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尽量做到医学护理临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2教学模式的改革

2.1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现状目前,医学院校的护理教育多采用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为主、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式大多采取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灌输知识为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错误地放在教学从属地位而非主体地位,违背了教育的指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很少在教學中得到开发和提高。

2.2探索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与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学习教学法相结合方式的教育模式。这两种学习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国外在数10年前就已开始开展PBL教学。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减少死记硬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PBL教学运用给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双方都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将逐渐成为我院护理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

中医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简述你对中医护理的学习体会 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作为中医医学教育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器管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另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

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 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所谓导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护法,就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篇二: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学心得 参加20XX年浙江昝中医中医院全国护理骨干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 理论力学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土木工程这种对力学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它的作用更是突出。下面是搜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理论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多和课时少、教材针对性差等特点,加上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普通反映难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其工程实际应用能力,文章在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又探讨了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 ___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 ___;工程实际 理论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核心技术基础课程。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理论力学这门课程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后继力学课程的基础,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理论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要在确保学生掌握内容和体系的同时,学会应用该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力学是主要以伽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古典力学范畴[1]。虽然其体系与内容已经相

当完善,但随着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 ___与深化,特别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存在教学学时偏少、针对性教材缺乏、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 ___不够紧密、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压力大,提不起兴趣。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探讨了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 ___内容。 (一)教学学时偏少 不同高等院校使用的《理论力学》教材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之间在层次结构和知识点上都存在逻辑关联,构成理论力学这门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但在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 ___下,随着基础学科加强、特色学科增多,课时不可避免的被压缩。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根据“专结构、懂施工、长材料”人才培养方案特点,加强了与材料方面相关的学科,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学时被减少到64个学时。课程内容多、知识点存在逻辑关联、体系完整等特点导致很难通过简单的减少课程内容来减少学时减少所带来的问题,这种简化方式只会导致这门课程失去其完整性与严谨性。 (二)缺乏针对性教材

我院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我院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结合当前就业形势,较为全面阐述了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 标签: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趋于旺盛。然而,就目前会计专业就业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原因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不愿花金钱和时间去培训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其办学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让学生能实现“零距离”上岗,实现无缝对接。目前,我院正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能够实现企业、学生、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多赢,是当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过程之中。开展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工学结合、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会计实践教学,借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使高职会计教育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财会人才。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校内实践教学仿真性差。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方式方面都要重点突出实践。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内容涉及范围过于狭窄,一般只涉及某一工业企业某一月份的经济业务,业务时间跨度较小,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而现实会计实践中除了工业企业以外,还有大量的商品流通业和服务业等企业,这使得学生在走入社会以后对其他行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等经济业务的处理还是感到陌生。因而学生学完会计课程后,真正实际操作起来仍显得困难。二是由于学校实践经费投入较少,有的院校没有专门的会计实验室,有的建有会计实验室的也因为经费投入少等问题和其他课程的实验室比较起来,条件很简陋,几张桌子、几台电脑加一個软件就是一个会计模拟实训室。 (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实习质量难以保证。虽然高职院校逐步意识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人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重要手段,也与一些企业签定了校企合作协议。然而,现在的企业都是一个个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财务信息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机密,出于嫌麻烦、怕泄露商业秘密、增加成本费用、担心实习学生造成工作差错等考虑,现在企业一般都不喜欢接收实习生,而且,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不仅要支付工资还要为学生承担工伤等保险费用,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诸如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费用可以双倍在所得税前扣除等鼓励性政策出台,企业缺乏参与工学结合的原动力。即使接受了学生实习,也很难让学生真正像一名企业财务人员一样去接触财务资料,大多数学生都是打杂。

语文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语文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语文教育专业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高专院校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对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育来说有重大意义和作用,如果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力度,则能够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实践型、应用型及综合型人才,足以见得实践教学对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语文教育专业教学经验,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文化教育领域,如今已经经历了不少于五次教育改革,使我国教育体系及制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有利于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也是在多次教育改革中发展和成长着,如今更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及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高的位置,成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实践型及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及机构,故高职高专院校内的专业均被人们所关注着,其中不乏有语文教育专业。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教育中进行实践教学,是提高语文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及效率的必经之路,所以本文先简单论述了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中展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后简要分析了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最后详细分析了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在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中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实践能力,在语文教育专业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还会使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培养;第二,能够有效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岗位竞争力等。如今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领域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一个领域工作时需要同时掌握多个领域的工作技巧,这意味着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及岗位竞争力,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也不例外,所以对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是必要的,能够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岗位竞争力[1]。

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护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护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 理教研室结合临床实践,组织研究近年的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参照该大纲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保障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践,适应护士资格考试的要求。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尽量做到医学护理临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教师言传身教,强化”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 标签:护理学;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护患沟通 我院是攀枝花学院的附属医院,在培养医学护理生的教学课程中要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了解疾病及护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护理教研室正在对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探索。 1结合临床实践,修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目前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现实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除以护理教材为基础,还应获取各种疾病的最新进展及临床指南的最新信息,以适应医学护理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集中护理各专业骨干教师研究近年的护理资格考试大纲,参照该大纲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保障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践,适应护士资格考试的要求,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尽量做到医学护理临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2教学模式的改革 2.1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现状目前,医学院校的护理教育多采用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为主、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式大多采取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灌输知识为主要手段。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错误地放在教学从属地位而非主体地位,违背了教育的指导作用和导向作用,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学生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很少在教學中得到开发和提高。 2.2探索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与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学习教学法相结合方式的教育模式。这两种学习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国外在数10年前就已开始开展PBL教学。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减少死记硬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PBL教学运用给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双方都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将逐渐成为我院护理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

理论力学教学改革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第29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3月 Vol. 29 No.2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r. 2007 ────────── 收稿日期:2004-04-02 作者简介:王志刚(1956-),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 - 111 - 理论力学教学改革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王志刚,王庆禄 (唐山师范学院 物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从理论力学的自身特点出发,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2-0111-02 1 理论力学自身的特点 理论力学[1][2]是物理专业为《热力学与统计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力学知识和有关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在学习理论力学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普通力学,而理论力学本来就存在和普通力学有一些重复的弊端,因此在学习理论力学时,有些同学不能主动接受和应用理论力学中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而继续用普通力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传统的理论力学教材和讲授方法都是从特殊到一般,步步深入,这样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认为理论力学就是力学的简单补充和继续,因此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有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时出现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这样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理论力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理论力学的理论体系严谨,逻辑性较强,课程的内容既经典又完整,不易全面更新。但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上课学时的不断减少,如果仅采取简单的压缩,只会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鉴于此,只有采取积极的办法,从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挖掘课程本身的潜力,做到基础理论要精练、深化,应用方面要结合专业特点并适当进行拓宽。改变传统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体系,充分利用数学工具,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讲授方法。如:转动坐标系从最一般的转动系讲起,辅之以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例题,不能总停留在重平面转动系、轻空间转动系的水平上。在动力学部分,应加强分析力学的内容,重视两个自由度系统的力学问题分析,重视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以便和后续课程更好接轨。这种体系有两方面优点:一方面,其描述简洁、精练,既缩短了篇幅又加深了内容。这种表述方法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良好训练。另一方面,它可以迫使学生放弃用普通力学的知识,来理解理论力学的内容, 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学习理论力学的新概念和新知识,努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还可以避免由于盲目利用以前知识来研究新问题而造成的错误,有利于纠正学生以前得到的不准确概念等问题。 3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当改革 3.1 提高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多而不细的方法,将一些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教给学生,并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发挥其创造性留足时间和空间。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关键所在,教师讲解的应是各章节的主干内容,而对一般内容或者比较简单的章节则可稍加指点,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并将其联系到主干内容上。当课程讲完每一章时,应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将前面所学的内容用一两条主线串联起来。理论力学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例题和习题的选用上,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保留一些基本题型外,应该不断更新,如加一些天文学方面的例题等内容,以显示经典力学的渗透力。而我国理论力学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几十年来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因此在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上既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又要体现时代特色,还应注意相关领域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将理论力学和自己的专业以及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2 开展讨论式教学 讨论法与讲授法、演讲法都不同,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集体的组织形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由教师一人主讲变为由学生、教师共同讨论,整个讨论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讨论法不仅能使学生看到发现真理的过程,而且能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个过程,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上好讨论课的关键是首先选

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摘要: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时间与资源设备、考核和评估、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实践教学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富有竞争力的应用型师范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近几年来,许多师范院校加强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但在实践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对实践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设施和经费投入不够,管理缺乏规范,监督与考评不得力,等等[1]。因此,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通过确立多维立体的实践教学目标,使师范生师能和师德并重,成为未来合格的德艺双修的中小学教师。其教学目标应体现在: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将所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拥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能力,并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才能得以更好地展现;通过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教育,坚定师范生的职业信念,并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2]。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构建 1.专业技能训练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教具及课件制作等。二是教学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备课技能、制作多媒体课件技能、说课技能、讲课技能等。其中讲课技能又包括导入、讲解、活动设计与组织、组织教学、提问、板书等技能训练。三是教育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学生团队工作等技能训练。 2.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此,可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如军训、文体活动、读书或演讲比赛、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调查研究、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育科研能力训练 师范生通过在校的学习与实践必须具备两大能力,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训练包括研究性作业、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发明创作等。 4.现代教育技术训练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是当代师范生必须面对和掌握的实践知识之一,如网站或网页的制作、课件制作、对word、flash、power point、excel等的熟练操作和使用。 三、实践教学的多方位探索 (一)教学途径多方位探索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及基本特点 时间:2015年5月6日地点:六楼会议室主讲人:姜艳华 主讲内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得形成与发展 1、早在远古时代期,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兽皮或树叶遮体,是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偶然受伤便设法涂裹包,身体疼痛不适便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并通过对动物、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逐渐熟悉和认识了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药用价值。原始人类这些本能的保护自身、减轻痛苦的自疗和互动活动,即是医护的开始。当人们发现一些本能的方法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去实施时,即形成了护理学的萌芽。 2、战国至东汉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杰出医家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外科和医疗体育的奠基人,他不仅创造性地使用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还吸取前人“引导”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造了五禽戏,使头、身、腰等各个关节都得到运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把体育和医疗护理结合起来。 这是最早的康复护理的方法,也对体育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晋隋唐时期是中医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众多名医著作,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5、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救卒方》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外、妇、五官、精神、骨伤各科之大成,书中对各科护理均有详细的阐述 6、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和《备急千金要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病手段为主的方书 《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较系统地总结和反应了自《皇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并详细论述了临床各科的临证护理、投药、食疗及养生、婴幼儿保健、护理等内容,对妇女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还记载了许多小儿喂养和护理方法 7、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 8、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这一时期饮食营养学得代表作 9、明清时期是中国医药学深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诸多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了许多创见,

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

---------------------------------------------------------------范文最新推荐------------------------------------------------------ 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 1加强实训基地仪器设备建设:,购置仪器设备一定要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护理实训基地配备了如婴儿头皮静脉注射模型、婴儿护理模型、NICU抢救设备、多功能护理模型人、高级急救护理模型、多功能分娩床等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型和设备,并不断外出学习考察,及时更新仪器设备;另外搜集购置临床医院使用的新型器械用品,让学生熟悉并及时掌握,弥补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或滞后临床的状况,以利于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工作。2完善实训条件,营造临床环境:我校儿科护理实训室全部以模拟儿科病房形式组建,营造仿真的临床环境。婴儿生长发育室配备有体重、身高(长)测量仪,以及头围、胸围、上臂围等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仪器,并在墙壁上张贴不同年龄小儿动作发育的图片;婴儿沐浴室配备有沐浴池、抚触圆床、游泳池等,墙壁上贴有婴儿沐浴和抚触的操作图片;另外我校在实训中心设置了母婴同室,供学生们学习了解现代护理中的以“小儿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整个儿科护理实训中心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设置其独特的环境,以粉红色为基础色调,窗帘、被褥配合可爱的卡通图案,完全贴合临床儿科病房的特点。突出了专业训练的真实性、实用性。3校院一体,医教结合:临床护理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学校遵循“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学校教学不与临床脱节,教师每五年中要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一年,学习临床新技术、新方法;临床医生、护士轮流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不 1 / 4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Hetao University 河套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河套大学高职财会专业整体优化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课题组

河套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河套大学高职财会专业整体优化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组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对于新入学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 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由于以前从未接触过这些知识,时常感到无从下手,很多原理和方法无法理解,存在着入门难的情况。那么作为教师就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选择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 一、《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任务、目标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基础会计实习,将会计核算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它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按照“课程体系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要进一步完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使课程结构合理化,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能。结合企业实际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改革与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课程建设按照“知识和能力”,“必须和够用”的原则进行,要求“立足实际,讲求实效,注重结合”,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三、《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施措施

师范教育 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师范教育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09年第5期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师范司司长管培俊做客人民网谈教师队伍建设(节选)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2007年的时候管司长就来过人民网做客,当时您曾经说过,全国30万教师学历不合格, 现在您认为这个数字目前是否有所改变? 管培俊:有改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截止到2008年底,学历不合格教师的数量由原来的50多万已经下降到24.3万。与此同时,高学历的教师在逐步地增加,根 据统计,到2008年底,具有专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已经占到全部小学教师的71%,这个增长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具有 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现在已经占到半数以上,在高中教师当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也在逐步增加。教师学历的水平提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自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华东师范大学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国家政策,把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学校不仅通过提升课程建设的质量,加强师范生的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学习,而且积极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基本体验 和基本技能。 一、师范生实践教学的开展 2007年以来,我校在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 (一)构建“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2007年5月,学校根据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提出的培养优秀教师未来教育家的培养目标,制定了新的师范生培养 方案。为凸显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构建“教育见习、研习与实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把互为衔接的专题见习、课题研习和教育实习,循序渐进地贯穿在师范生四 年的专业学习中。 为把这一新的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落到实处,华东师范大学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 为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的改革,整体推进“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实践体系的建设,学校建立了师范生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同学校教务处整体制定实践教学的实施计划和师范生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并负责指导、监督 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各院系相继建立师范生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系主 任亲自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师范生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与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 2.探索师范生实践教学新机制 为落实“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一体化实践体系的建设,在师范生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上,华东师大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机制。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田虎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年多来在教育学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科入手,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促进了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真分析学科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过去学科的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一,教师对各学科是在教学,但不够科学,方法陈旧。如识字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从音、形、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生字。其二,由于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知识不教,到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掌握和理解,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在数学学科中,如:元、角、分;时、分、秒;年、月、日等内容。教师上课只是走过场,糊弄糊弄学生。 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挑选出一批教学优秀、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青教师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回顾近几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新课程研究正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策略、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实践中研究和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初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操作细则。我们本着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去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和技能死方法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尝试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却出现了一些担忧的问题。为夸奖而夸奖、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我们提出必须用理性对待实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1)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向教师提出了课堂努力的三个阶段:

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现行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一般仍停留在基础实践教学的层面,通常是“课堂讲授+机房模拟”模式,整体内容的侧重点还是较为基础的凭证的填写、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今社会需要应用型会计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各高校不断的对自身会计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本文通过会计实践教学的意义展开,分析了会计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并对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当今社会会计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懂得课本上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各高校不断的对自身会计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不再是传统的课堂式讲授,而是加入了实践教学环节。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使得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会计本身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要求会计实践教学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充分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核算。会计实践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的精神。

(一)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会计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理论与实践方法都会随之不断变革。但是现有的会计教学所用的教材,虽然各高校都在不断的更新,但是仍旧赶不上政策变化的速度。许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虽然很认真的学习并掌握,但是实践中依然不知道如何操作。在教材方面,许多会计教材多采用文字描述,且过于晦涩,缺少生动性,这些都会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此外,教材中对于多个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的关联性不强,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掌握情况良好,但是实际运用中出现许多问题。现实中的企业的情况复杂,许多会计数据需要通过各个方法的'原理综合理解进行判断。 (二)实践教学形式化 目前会计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即校内实验课程和校外实习。校内实验课程通常是在学校实验机房进行,通过对一系列的案例进行模拟演练,使学生将课堂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充分运用。但是实验课程由于管控不如传统课堂那么严格,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甚至许多学生认为“校内实验课程”=“玩”,最终导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校外实习也是会计实践教学的极为重要的一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提纲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 变革

精品资料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五章: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第一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一、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也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转变了“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就能够自觉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除了知识的掌握外,还能够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动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目前,在我国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自主学习就是要使学生,不再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跟着教材走,而是发挥其个体能动作用主动地、独立地、有目的地去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要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自主学习又是具有内在规定性的,它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坚持学’”。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三)教学实践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时候是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有创建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富于个性的独到见解,教师应积极赞赏。 二、学生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多边”的合作,其中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它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实际上,合作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会合作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的模式与基本要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介绍1996年以来清华大学的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情况。通过分析理论力学课程在工科大学生培养中的定位和任务,明确与中学物理、大学普通物理的不同分工,确定理论力学的核心内容。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新的理论力学体系,用64学时完成理论力学的核心内容,并保持了系统性和逻辑性。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理论力学是清华大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目前由航空航天学院的理论力学课程组面向机械学院、土木水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开设。自1987年以来,理论力学一直是校级一类课程,2002年入选学校首批“百门精品课”建设项目,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 1996年正逢四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我在8月初突然接到任务:9月上旬用16个学时为参加竞赛的学生串讲理论力学。由于没有系统讲授过理论力学课程的经验,这是极大的挑战,也迫使我另辟蹊径,初步形成了现在的课程体系雏形。这次竞赛中,清华大学参赛学生获得了理论力学成绩第2名到第7名。 而后,我们在工程力学系95级、96级、98级连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试点。当时理论力学的课内学时为112,秋季学期48学时,讲静力学和运动学内容,春季学期64学时,讲动力学内容。使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罗远祥等编写的《理论力学》。 促成新体系在全校推广的机遇是清华大学的学制由5年改为4年而大幅度压缩学时。用64学时讲完原有的教学内容,采用新体系是惟一出路。2000年,理论力学教学组的4位青年教师编写了讲义,在全校试用。2001年正式出版了新体系教材,并在后续几年内完成了教材的“立体化”。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在大幅度压缩学时之前,清华大学(以土木系为例)理论力学的学时

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Value Engineering 表1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前后对比 整合后的教学内容 整合前的教学内容 四大模块主要内容 一、会计基础知识 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六大会计要素、账 户结构、复式记账法、会计处理流程等。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章复式记账 第四章工业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第五章账户分类 第六章会计凭证 第七章会计账簿 第八章财产清查第九章财务报告 第十章账务处理程序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组织二、 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方法 按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资金筹 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财务 成果的形成级分配)来介绍会计核算和管 理的方法,重点突出在业务过程中成本的 计算和控制,各种税费的发生。 三、财务分析 介绍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含义,强调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的方法。 四、会计法规和职 业道德 介绍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人员的职业 道德,强调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所应承担的 法律责任。 0引言 按教育部课程规划的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将基础会计 学列为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也因此成为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把握高职教育的教学目的。实际上高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将来要从事具体会计工作(如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专业人才,而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 会计、 学习会计,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本人根据数年来从事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经验,就目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1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使 学生理解会计的涵义、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掌握设置账户、借贷复式记账等基本方法,形成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日常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操作技能。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而不是 会计信息的生产者。 因此教学内容不应该特别强调会计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应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上,侧重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会计信息的分析技能。而目前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往往并没有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教师授课基本照搬会计专业的大纲、教案要求组织实施教学,其结果导致学生认为学习会计与其所学专业毫不相关,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偏离了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1.2教学内容体系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不论是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基本都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体系: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会计核算方法设置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受课时限制,可能只是会计专业教学的简化版本。同时因为缺乏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后续课程的衔接和巩固,许多学生头脑中无 法系统理解会计核算的整体性,更谈不上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学会分 析和应用会计信息。 除上述问题外,当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滞后、忽视会计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强的非会计专 业基础会计教材、 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单一等等问题。2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2.1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表1是针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前后对比,从中可以看出,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弱化了对学生“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操作技能的要求,在理解会计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强调通过理解会计工作与经济管理活动之间的联系掌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使用技能。在授课过程中,各专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在模块二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方法中引入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了解本行业的会计知识。 2.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以及非 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本位、能力中心”的思想,结合课程内容的改革,应灵活运用多种适合于学生特点和课程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如表2所示。 2.3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课程考核上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和要求,改革以往的以期末考试为主导的 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团队报告、期末笔试四个部分,评价标准如下:2.3.1课堂表现,权重20%。平时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考勤并记录,占10%;课堂案例讨论的参与积极程度和讨论结果,占10%。—————————————————————— —基金项目:本文是金肯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年基础会计教改项目(项目 编号:KC09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景诚(1981-),女,江苏东台人,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会计 教学与研究工作。 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On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Reform of Fundamental Accounting for Non-accounting Major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景诚Jing Cheng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56) (Jinken Colleg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56,China )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将基础会计学列为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在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开设过 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把握高职教育的教学目的。文章通过分析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非会计专 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Abstract:Fundamental accounting is generally listed as a basic cours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for those non-accounting major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owever,there exists some problem in the starting of fundamental accounting for those non-accounting major that the purpos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s not clear.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fundamental accounting,the passage illustrates the reform of fundamental accounting course for non-accounting major.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Key words:non-accounting profession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1-0261-02 ·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