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海洋污染应急计划SMPEP

船上海洋污染应急计划SMPEP
船上海洋污染应急计划SMPEP

SHIPBOARD MARINE POLLUTION

EMERGENCY PLAN

(SMPEP)

船上海洋污染应急计划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 37 of Annex I and Regulation 17 of Annex II of MARPOL 73/ 78 根据MARPOL 73/78公约附则I第37条以及附则II第17条之规定编写

FOR

M.T.“”

变更记录Record of Revision

船上海洋污染应急计划SHIPBOARD MARINE POLLUTION EMERGENCY

PLAN

船名:

NAME OF SHIP :

船舶编号或呼号:

DISTINCTIVE NUMBER OR LETTER :

国际海事组织编号:

IMO NUMBER :

船型:

TYPE OF SHIP :

载重吨(夏季吃水):

DEAD WEIGHT(SUMMER) :

船籍港:

PORT OF REGISTRY :

批准主管机关 :

ADMINISTRATION APPROVAL :

地点:

PLACE :

日期:

DATE :

目录TABLE OF CONTENT/ INDEX OF SECTIONS

简介INTRODUCTION (6)

第一节:序言SECTION 1:PREAMBLE (7)

第二节:报告要求SECTION 2:REPORTING REQUIREMENTS (11)

2.1 总论General (11)

2.2 报告程序Reporting Procedures (11)

2.2.1 何时报告When to report (11)

2.2.1.1 发生排放Actual Discharge (12)

2.2.1.2 可能发生排放Probable Discharge (12)

2.2.2 所需信息资料Information Required (13)

2.2.3 向谁报告Who to Contact (16)

2.2.3.1 沿岸国联系人Coastal State Contacts (17)

2.2.3.2 港口国联系人Port Contacts (17)

2.2.3.3 船舶重要联系人Ship Interest Contacts (18)

第三节:控制排放措施SECTION 3:STEPS TO CONTROL DISCHARGE (20)

3.1 操作性溢漏Operational Spills (20)

3.1.1 操作性溢漏的防范Operational Spill Prevention (20)

3.1.2 管线泄漏Pipeline Leakage (21)

3.1.3 货舱溢漏Tank Overflow (22)

3.1.4 船体泄漏Hull Leakage (22)

3.1.5 机器处所设备引起的泄漏Spills caused by Equipment in Machinery Spaces (23)

3.2 由于船舶事故造成的泄漏Spills Resulting From Casualties (23)

3.2.1 搁浅Ship grounded/stranded (23)

3.2.1.1 防止火灾和爆炸Prevention of Fire and Explosion (24)

3.2.1.2 船体破损应力Extension of Hull Damage (25)

3.2.1.3 减少或停止油污或有毒物质外泄程序Procedures to Reduce or Stop Outflow of Oil or NLS (25)

3.2.1.4 自行起浮脱浅Refloating by own Means (26)

3.2.1.5 固定船身Securing the Ship (27)

3.2.2 火灾/爆炸Fire/ Explosion (27)

3.2.3 碰撞Collision (28)

3.2.4 船壳破损/舱容破损Hull Failure/Containment Failure (29)

3.2.5 严重倾斜Excessive List (30)

3.2.6 危险的货物混合或化学反应形成的危险状态Dangerous reaction of cargo/contamination

yelding a hazardous condition (31)

3.2.7 其他危险货物和/或蒸汽泄漏other dangerous cargo and/or vapour release (31)

3.2.8 舱内环境失控Loss of tank environmental control (32)

3.2.9 船舶沉没/坍塌/损毁Ship submerged/foundered/wrecked (32)

3.3 优先措施Priority Actions (33)

3.4 减轻措施Mitigating Activities (34)

3.5 燃油/货物的过驳-减轻措施Transfer of Bunker/Cargo - Lightening (34)

3.6 破舱稳性和船体应力的计算Damage Stability and Hull Stress Calculation (36)

3.7 船长和船员的职责Gener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aster and Officers/ Crew Members (37)

SECTION 4: 国家和地区协作NATIONAL AND LOCAL CO-ORDINATION (40)

SECTION 5 附加信息资料ADDITIONAL INFORMATION (41)

APPENDIX 1 初始报告INITIAL NOTIFICATION (51)

APPENDIX 2 沿岸国联系人COASTAL STATE CONTACTS (FOCAL POINTS) (53)

APPENDIX 3 港口国联系人PORT CONTACTS (54)

APPENDIX 4 船舶重要联系人SHIP INTEREST CONTACTS (55)

APPENDIX 5 船舶技术资料图纸SHIP′S PLANS AND DRAWINGS (56)

INTRODUCTION

1.本计划根据《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以下简称“MARPOL73/78公约”)附则I第37条以及附则II第17条规定的要求编写。遵照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78(43)决议,本计划作为船舶油污应急计划和船舶海上有毒物质污染应急计划的合并本。

The plan is compi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Regulation 37of Annex I and regulation 17 of Annex II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 1973, as modified by the Protocol of 1978 relating thereto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MARPOL73/78 convention"). and amended by Res. MEPC.78(43).

As recommeded by IMO this plan is a combination of a SOPEP and a Shipboard Marine Pollution Emergency Plan for noxious liquid substances.

2.本计划意在当船舶发生或可能发生污染事故采取有关措施时,为船长或驾驶员提供指导。

The purpose of the plan is to provide guidance to the master and officers on board the ship with respect to the steps to be taken when an oil pollution accident has occurred or is likely to occur.

3.本计划包括MARPOL73/78附则I第37条和附则II第17条规定、国际海协组织制订的“船舶海上污染应急计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及有关政府条令所要求的所有材料和操作程序。附录包括所有与计划有关联的联系人的姓名、电话、电传号码等,以及其它有关数据。

The plan contains all information and operational instructions required by Regulation 37 of Annex I and regulation 17 of Annex II of MARPOL73/78 Convention,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pboard marine pollution emergency plan"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uidelines") developed at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and the relating ministerial ordinance. The appendices contain names, telephone and telex numbers, etc., of all contacts referred to in the plan as well as other reference material.

4.本计划业经法国船级社代表巴拿马政府批准,除下列情况外,未经法国船级社许可,不得对其任何部分作改变和修订。

This plan has been approved by Class BV on behalf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Panama and, except as provided below, no alteration or revision shall be made to any part of it without the prior approval of the Class BV.

5.修改第5节和附录不必经主管机关批准。附录中的船舶所有人、营运人和经营人,必须为最近情况。

Changes to Section 5 and the appendices will not be required to be approv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The ship’s owners, operators and managers should maintain the appendices up to date.

6.一些沿岸国家认为确定对油污染事故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并批准这些可能引起进一步污染的操作(减载)是他们的责任,而并不妨碍船东的义务。各国通常有权根据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染事故公约的要求这样做。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ship owner's liability, some coastal States consider that it is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define techniques and means to be taken against an oil pollution incident and approve such operations which might cause further pollution, i.e. lightening. States are

in general entitled to do so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relating to Intervention on the High seas in cases of oil pollution Casualties, 1969 (Intervention Convention).

在船上进行定期演练不仅能保证船员熟悉其职责同时也有助于形成一个熟练掌握有效的方法的团队以应对各种污染事故。

Routine drills conducted on board will not only ensure that the ship’s staffs are familiar with their duties but will assist informing a proficient team to combat all pollution incidents in an efficient manner.

在事故中起用了该计划后,须对其有效性做一个总结回顾。

Following an incident in which the plan has been activated there will be a through review of its effectiveness.

第一节序言

Section ⅠPreamble

1.1本计划适用于帮助船员处理意外的排油(或有毒液体物质),其主要目的是采取

必要的措施,以控制或减少排放和减轻其危害。有效的计划能确保有组织的,合理的,安全的和及时的方法采取必要的行动减小泄露及其影响。

This Plan is available to assist the ship′s personell in dealing with an unexpected discharge of oil or noxious liquid substances. Its primary purpose is to set in motion the necessary actions to stop or minimize the discharge of those substances and to mitigate its effects.

1.2有效的计划能够保证必要的措施能及时地有组织地有条不紊地进行。

Effective planning ensures that the necessary actions are taken in a structured, logical and timely manner.

1.3 本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Plan are to

i.防止污染prevent pollution。

ii.截止或者降低由于船损造成的外溢。

stop or minimize outflow when a damage to the ship or its requirements occurs

iii 截止或者降低操作性外溢,降低至规则可接受的数量和速率范围内。

stop or minimize outflow when a operational spill occurs in excess of the quantity or instantaneous rate permitted under the present Convention

1.4更进一步,本计划旨在为船长,驾驶员,特定船员提供一个实际可操作的指导以

防止海上污染并能执行MARPOL73/78附则I第37条和附则II第17条规定的义务。

Further, the purpose of the Plan is to provide the Master, officers and certain crew members with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prevention of marine spills and in carrying out the responsi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regulation 37 of Annex I and Reg. 17 of Annex II of MARPOL 73/ 78:

。报告污染事故的程序

procedures to report an oil / marine pollution incident。

。在发生外溢污染事故时需要联系沿岸国联系人以及港口国联系人表

Coastal State contacts (Focal Points) and Port Contact Lists to be contacted

in the event of any pollution incident

。事故随之后的减少和控制排放的应急响应行动

response actions to reduce or control the discharge of substances following

an incident

。和沿岸国以及港口当局协同行动。

co-ordination with national and local Authorities in combatting a pollution 1.5 总之,本计划在船员面对泄露时有助于提高实用的应对措施。

In summary, the Plan will serve to promote a practised response when the ship′s personell is faced with a spill.

1.6 尽管本计划是专业设计的船舶特有工具,但必须也要充分考虑到额外的和岸基计

划相衔接的设备。本计划鼓励船岸之间有效的共同对抗和降低任何污染事故造成的影响。

Although the Plan is designed as a ship-specific tool it must also be considered as an additional instrument and as a link to shore-based plans. With this the Plans allowes an efficient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hip and shore-based Authorities/ Organizations in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ny pollution incident.

1.7本计划包含了一份总图(见9页图)以指导船长在出现污染事故时的报告和行动

程序。

The Plan includes a summary flowchart (see page 9) to guide the Master through reporting and acting procedures required during an oil pollution incident response.

1.8本计划作为船上的船长和驾驶员使用的重要文件,应包含他们所使用的工作语言。

The Plan is likely to be a document used on board by the Master and officers of the ship and must therefore be available in the working language used by them.

船舶海洋污染应急计划---简明流程图

SHIPBOARD MARINE POLLUTION EMERGENCY PLAN – SUMMARY FLOWCHART

流程图仅仅是船上人员在应急防污染行动中的一个概括性指导图,基于海事组织出版的指南。此图并非是详尽,也不应被被单独使用,应参考本计划包含的其他指导意见。本图的行动步骤旨在帮助船上人员截止或减少油类或者有毒液体物质的溢漏并尽量降低其造成的影响。这些步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报告和采取措施。

This flow diagram is an outline of the course of action that shipboard personnel should follow in responding to a pollution emergency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published by the Organization. This diagram is not exhaustive and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sole reference in response.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for inclusion of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Plan. The steps are designed to assist ship personnel in action to stop or minimize the discharge of oil or NLS and mitigate its effects. These steps fall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 reporting and action.

第二节报告要求

SECTION Ⅱ REPORTING REQUIREMENTS

2.1 综述General

本节的报告要求是遵照MARPOL73/78公约”)附则I第37条以及附则II第17条规定

The reporting requirements of this section comply with those of regulation 37

Annex I and 17 Annex II of MARPOL 73/ 78.

当船舶涉及油污事故,从而导致有害物质实际的排放或可能发生的排放时,船长或其它船舶主管人员应毫不迟疑地采用最快电讯信道,按照MARPOL73/78公约第8条和议定书I的要求,最优先地向最近沿海国报告事故的详细情况,以便沿海国以及其它部门采取相应的行动。

When the ship is involved in an incident which results in the discharge (or probable discharge) of oil or NLS, the Master is obliged under the terms of MARPOL 73/ 78 to report details of the incident, without delay, to the nearest Coastal State by

means of the fastest telecommuncation channels available.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沿岸国得到尽快的通知,对引起污染或可能威胁海洋环境

的事故采取必要的应对和救援措施

The intent of these requirements are to ensure that Coastal States are informed,

without delay, of any incident giving rise to pollution, or threat of pollu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of assistance and salvage measures, so that

appropriate action may be taken.

在不妨碍船东利益的情况下,一些沿岸国把这些事故中采取的防止污染扩大

的措施看成他们的责任和权力。需要指明的是,沿岸国按照各种相关的国际

公约及条款通常是有这样的权力的。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shipowners' liability, some coastal states consider that it is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define techniques and means to be taken against a marine

pollution incident and approve such operations which might cause further pollution,

i.e. lightening. States are in general entitled to do so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relating to Intervention on the High Seas in Cases of Oil Pollution

Casualties, 1969 and the Protocol relating to Intervention on the High Seas in Case of Pollution by Substances other than Oil, 1973.

2.2 报告程序

Reporting Procedures

为便于参考,报告要求内容部分在本计划中分为两部分

For easy reference the reporting requirem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lan are divided i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blocks:

2.2.1何时报告

When to report

参照第九页流程图,在以下情况下:

Taking the summary flowchart as shown on page 9 as a basic guide into

consideration reports are necessary in the following cases:

?2.2.1.1已经发生排放:

Actual discharge:

船长必须向沿岸国报告,无论油/有毒液体是由下列何种原因产生的排放

The Master is obliged to report to the nearest Coastal State whenever there is a discharge of oil / NLS resulting

●船舶破损导致

from damage to the ship

●船舶设备的破损导致

from damage to the ship′s equipment

●为保障船舶安全和海上救助人命所致排放

for the purpose of securing the safety of a ship or saving life at sea

●船舶作业时,油类的排放超出公约所允许的数量或瞬间排放率。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Ship in excess of the quantity or instanteneous

rate permitted under the present Convention

2.2.1.2 可能发生排放

Probable Discharge

船长对没有实际排放却可能发生的油类或有毒液体物质排放必须报告

The Master is obliged to report even when no actual discharge of oil or NLS has

occured but there is a probability that one could.

然而,并没有任何对可能排放的准确定义以及何种情况下需要报告,这就需

要船长自己判断这样的可能性并决定是否报告

However, as it is not practible to lay down precise definitions of all types of

situations involving pro-bable discharge of oil/NLS which would warrant an

obligation to report the Master is obliged to judge by himself whether there is such

a probability and whether a report should be made.

因此,推荐至少以下几种情况下报告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t least, the following events

1.影响船舶安全的故障、失灵或受损,例如:碰撞,搁浅,火灾,爆炸,结构

受损,进水,货物移动;和

Damage, failure or breakdown which effect the safety of the ship, such as; collision, grounding, fire, explosion, structural failure, flooding, cargo shifting; and

2.造成航行安全性下降的机器或设备的故障和受损,例如:舵机,推进器,发电

系统,关键的船载导航设备的故障和失灵事故。

Failure or breakdown of machinery or equipment which results in the

impairment to safety navigation; examples of such incidents are failure of breakdown of steering gear, propulsion, electrical generating system, essential ship borne navigational aids.

当因船舶或其设备损坏而有引起排放的可能时,亦应作出报告,在判断是否存在这种可能和是否需作出报告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If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r probability of an oil discharge resulting from damage to ship or its equipment, a report should also be made. To decide whether there is such a probability and whether the report shall be made, the following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1.船舶,机器或设备故障,失灵或损坏的性质;和

The nature of damage, failure or breakdown of the ship, machinery or equipment. and

2.船位和就近的陆地或其它航行危险物;和

Ship location and proximity to land or other navigational hazards. and

3.天气,潮夕,海流和海况;和

Weather, tide, current and sea condition.

4.交通密度。

Traffic density.

如有不能够确定,船长就应该提交上面提到的报告。

If in doubt, the Master should always make a report in cases aforementioned.

在各种情况下,船长都应该保持和主管当局的通信,报告船舶状态进展以及

何时这种污染的危险结束。

In all cases the Authorities should be kept informed by the Master as how the

situation progress and be advised when all threat of pollution has passed.

2.2.2所需信息资料

Information required

根据MARPOL 73/ 78公约草案I中的第八条款,船长或其他负责主管报告污染细节的人,根据IMO 决议A.851(20),船舶报告机制总则,包括事故报告指南,包含危险货物,有毒有害物质和/或海洋污染。

As required in article 8 and Protocol I of MARPOL 73/ 78 Convention the Master or other persons having charge of the ship should report the particulars of any pollution incident. In this context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in 1997, adopted Resolution A. 851 (20) "General Principles for Ship Reporting Systems and Ship Reporting Requirements, including Guidelines for Reporting Incidents involving Dangerous Goods, Harmful Substances and/ or Marine Pollutants".

上述决议草案意在沿岸国当局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出现的污染或者对海洋环境的威胁能尽快得到通知,并采取相应的救援和援助措施。

The intent of the Resolution aforementioned is to enable Coastal States and other interested parties to be informed, without delay, of any incident giving rise to pollution, or threat of pollu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of assistance and salvage measures, so that appropriate action may be taken.

本章并不解除船长在当时状态下对事故或者可能的排放的正确全面的判断并立刻做出报告

Nothing in this chapter relieves the Master in using sound judgement to make sure that any incident or propable discharge is reported as quick as possible in the prevailing situation.

在发送初始报告给最近的沿岸国当局时,船长或其他负责发送处理的人应该注意 A.851(20)决议。

When transmitting initial reports to the authorities of the nearest Coastal State the Master or other persons dealing with such a transmission should take note of Resolution A. 851 (20).

特别是,在初始报告的格式,和后续追加报告格式要和A.851(20)决议中包含的格式核对确认。无论初始报告还是后续报告,都应该遵照IMO的报告格式,包含以下内容,参照下面的表格。

Especially, the format of the initial report as well as supplementary of follow-up reports should conform with the guidance contained in Res. A. 851 (20). All reporting whether initial or follow-up, should follow IMO′s reporting format as outlined below and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在本计划的附录I中包含了一份初始通知和详细的初始报告格式表

A sample format for initial notification and a detailed example of an initial report is included within the appendices under App. 1.

后续报告应包含沿岸国当局以及保持和沿岸国当局联络的事故进展情况的信息。

All follow-up reports by the Master should include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the Coastal State Authorities to keep them informed as the incident develops.

后续报告应包含任何船况的明显改变,和污染物扩散的信息,天气海况和正在进行的清污措施。

Follow-up reports should include information on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ship′s condition, the rate of release and spread of the substances, weather and sea conditions and clean-up activities underway.

由此,燃油和货物的处理,状态以及空仓,性质,所载压载水等信息也要包含其中,以便评估因船损已经或者可能的排放。

In this context details of bunker and cargo disposition, condition of any empty tanks and nature of any ballast carried are information needed by those involv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 threat posed by an actual or probable discharge from the damaged ship.

2.2.3 向谁联系

Who to contact

船长负责报告任何包含放油/有毒液体物质的已排放或者可能排放。

The Master is responsible for reporting any incident involving an actual or probable discharge of oil or NLS.

参考9页的总流程图,船长应立即报告任何本计划第二节2.2.1.1和2.2.1.2中定义的排放或可能排放事故。(参看附录I)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ummary flowchart shown on page 5 the Master of the ship involved in any kind of an actual or probable discharge, cases of which are defined under SECTION 2 (sub-paragraph 2.2.1.1 and 2.2.1.2) of this Plan should report details on the incident immediately (see Appendix1)

本章节不解除船长根据当前形势进行全面判断并作出报告。

Nothing in this chapter relieves the Master from using sound judgement to make sure

that any inci-dent is reported as quick as possible in the prevailing situation.

2.2.

3.1沿岸国联系人(在海上):

Coastal States Contacts (For the ship at sea):

为了便于尽快响应和降低污染事故带来的危害,沿岸国当局在最快时间内得到通知至关重要。

In order to expedite response and minimize damage from any pollution incident, it is essential that appropriate Coastal States be notified without delay.

因而,使用沿岸国代理或负责机构联系表联系,他们负责接收和处理这些报告(称作中心),这是IMO机构防污染公约第八款中推荐发展而来。

In this context the use of the list of agencies or officials of Administrations responsible for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reports (so called "Focal Points") as developed by the Organization (IMO) in conformity with article 8 of the Convention is recommended.

见附录II

Such a list is shown under App. 2.

最新的(中心)联系表可以在IMO网站上找到

An updated list of existing "Focal Points" is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et pages of IMO under address:

https://www.360docs.net/doc/0e9947900.html, >>> National Contacts >>> MEPC.6/Circ. xx 如果没有这份表格或者所列出的联系中心只有某一个国家,则船长最快捷的方式联系:

In the absence of such a list or listed focal point for a single country/ Coastal State, the Master should contact by the quickest available means

?最近的海岸电台或者,

the nearest coastal radio station or

?指定的船舶动态报告站或者,

the designated ship movement reporting station or

?最近的搜救协调中心

the nearest Rescue Co-Ordination Centre (RCC).

2.2.

3.2 港口当局联系人(在港口):

Port Contacts

对于在港船,通知本地当局,应急专业团队,或清污公司将加快响应的速度。

不管是正在进行的操作还是其事故的结果,船长都应毫不迟疑地通知本地当局(比如国家响应中心,站/港口当局等)

For the ship in port, notification of local agencies, combatting teams or clean-up companies will speed up response. If any spill occurs during the ship′s stay in port, whether operational or as a result of an incident, the Master should inform the appropriate local agencies (e.g. National Response Center, Terminal/ Port Authorities

etc.) without undue delay.

如果船舶是在两国或码头间定线航行,船长或其他船长委派的上船人员应提供一份相关服务港口的联系地址,定线航行港口的港口当局,主管人,以及负责处理的基站。

If the ship is engaged in a regular service between ports/ terminals the Master or any other person aboard delegated by the Master should provide a list with the relevant Port Contact addresses for each port served regularly of Authorities/ persons and/ or terminals dealing with a spill.

此表格应定期更新

This list should be regularly updated.

港口联络表见附录3

The "Port Contact List" is shown in the App. 3.

如果航行或贸易海区改变,或相关负责人或港口管理部门或码头负责方的地址有改动,则船长或船长委托的人应提交一份新的联络表。

If a change in the ship′s range of trade or a change in the addresses of persons/ Authorities of the ports/ terminals served regularly takes place the Master or any other person aboard delegated by the Master is required to issue a new list.

如果由于船舶的业务不太可能提供这样的联络表,那么船长应在抵港前索要当地港口当局的联络表或寻求指导本地的报告程序。

Where ship′s service make it not feasible to prepare such a list the Master should seek guidance concerning such local Port Contacts and local reporting procedures upon arrival in port.

由此途径获得的联系表应在船上备案并告知船长考虑其有效性且应附加在本计划附录3中

Addresses obtained in this way should be documented aboard in the form that the Master considers most effective and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Plan (Appendix 3).

2.2.

3.3船舶重要联系人:

Ship interest contact:

对船舶重要联系人,船长在发生溢漏时的处理,有必要通知船东或者船舶操作人办公室总部,公司的本地代理,和相应的保险保险负责人,清污承包商。

For Ship Interest Contact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information at the Master′s disposal in case of any spill for informing the home office of the ship′s owner or operator, the local agent of the company, the appropriate P & I Club and correspondents, clean-up contractors etc.

这些信息应该在船舶重要联系人表中提供。

This information should be provided in the form of a so-called "Ship Interest Contact List".

船舶重要联络人表见附录4

The "Ship Interest Contact List" is shown in the Appendix 4.

为避免重复发送报告,本计划和公司计划中规定负责通知船舶各个重要联络人的负责人是

To avoid a duplication of reports and to co-ordinate the Plan and the company′s shoreside plan(s) responsible for informing the various Ship Interested Contacts is 船长Master

船东Owner

船舶操作方Operator

第三节控制排放措施

SECTION III STEPS TO CONTROL DISCHARGE

船员很可能在最佳位置用快捷的行动来缓解或控制油类或者有毒液体物质的溢漏。Ship personell will most probably be in the best position to take quick action to mitigate or control the discharge of oil or noxious liquid substances from their ship.

因此,本计划提供给船长一个清晰的如何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采取何种措施的指导。Therefore, this Plan provides the Master with clear guidance on how to accomplish this mitigation for a variety of situations.

船长负责在发生排放或可能发生排放油类/有毒液体物质时发起响应。

It is the Master′s responsibility to initiate a response in the event of a discharge of oil/NLS or substantial threat of discharge – actual or probable – into the waters.

不要采取可能威胁人员安全的措施,不论是在海上还是陆地上。

In no case action should be taken that in any way could jeopardize the safety of personell either onboard or ashore.

在发生有毒液体物质泄漏的时候,船长必须参考为NLS准备的MSDS危险品特性资料,要考虑到这种危险物质的泄漏可能产生的其他后果,比如和水,空气,或其他物质接触后可能发生的危险。

In cases of a discharge of noxious liquid substances the Master has to refer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Chemicals Proposed for Marine Transport in Bulk" (Data Sheets) provided onboard for any NLS cargo. Consideration have to be made to any danger resulting from discharge of such substances, i.e. mixing with water, air, other materials/substances.

要特别考虑到,如果有必要在船舶内部转驳,其他货舱及管线材料的相容性。Special consideration is to be taken in case of the necessity to transfer cargo into another compartment onboard the compa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to be transferred and the material of pipes and tanks to be used for such action.

下面列举几种类型的可能发生的操作性溢漏情况及其相应的反应措施。

The following enumeration specifies different kinds of possible operational spills with regard to reactions to be taken.

3.1操作性溢漏

Operational spills

3.1.1 操作性溢漏的防范

Operational Spill Prevention

船员在货物操作和加装燃油过程中保持谨慎值班严防油或NLS溢漏。

Crew members shall maintain a close watch for the escape of oil or NLS during bunker or cargo operations.

在货物操作和燃油操作之前,由胜任的船员调集船上的防污染设备,放置在计划进行操作的位置。例如燃油作业一侧的沿着栏杆的位置。

Prior to bunker or cargo transfer the competent crew members should mobilize the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石油的开发等,部分海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状况很不乐观, 这对海洋生物、海水质量以致人们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只有对我国近海污染作出正确的分析,才能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措施,促进沿海经济与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海洋;污染;可持续发展;防治对策 正文: 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环境与发展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海洋 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及容限调控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其目标 是在维护海洋环境良性发展的同时协调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开发促进海洋环境 的可持续利用确保海洋为人类代幸福带来持续的环境和经济利益。目前,中国 的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仍很严峻,中国近海由近岸海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陆源污 水排放量持续增加沿海富营养化加重突发性环境灾害将进一步增多 ,近岸局部海域功能退化,资源基础损害加重。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肩 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 海洋污染的原因 1.1海洋石油开发引发的污染 因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近海海域成为石油开发重地 。部分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造成认为的海洋污染。 1.2 废弃物对海洋的污染 世界人口的大幅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使得各种垃圾和废弃物的数量也发生了成倍地增长,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向海洋排放的废弃物和废水的数量已经超过初期的20 倍,而且 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多。 1.3 船舶引起的污染 船舶污染,主要原因是海上事故、船舶操纵以及过往船只的海上倾倒行为导致各类有害物质进人海洋,使得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 2 海洋污染物的种类 2.1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 此物质相对较为繁杂,包括工业排出的油脂、纤维素、糖醛;生活污水的粪便、食物残渣、洗涤剂以及化肥的残液等。 2.2 固体废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严重损害近岸海域水生资源、破坏沿岸景观的船舶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工程渣土以及疏浚物等。 2.3 农药 目前农村的农作物大范围、长时间使用各种除草剂、灭虫剂等农药,而这些农药中往往含有汞铜等重金属成分以及工亚上应用的多氯酸苯等。 2.4 废热 带有大量热量的工业废水也会对海洋造成热污染,在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温高出4 摄氏度以上的热废水常年流入时,就会使得海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降低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2.5 石油及其副产品 泄漏的石油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中分馏出来的汽油、煤油、柴油、溶剂油、石蜡、

海洋石油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研究

海洋石油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研究 摘要:简述了石油污染的来源和现状及主要危害。对生物修复的概念、类型进行详细的介绍,讨论了生物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恢复对策。提出了对当前和今后研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危害生物修复 1 引言 石油污染是与石油的发现和使用伴随而生的。目前,石油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42%(IEA1998)。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据统计每年倾注到海洋的石油总量在200~1000万吨之间[1]。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受石油污染的海洋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也日益严重。在我国油污染也非常严重,全国每年直接排入近海的石油约10余万吨,仅渔业损失每年就达数亿元。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监测,我国近海油类含量超过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已达到5.6万平方公里[2]。 由于石油的主要成分有烷烃、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复杂芳香烃,这些物质毒性大,有的有致癌致突变作用,难以去除,而且会随着径流进入周围的流域和地下水,从而给油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由于生产费用低、不产生二次污染而被视为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3]。 2 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 海洋水体油污染主要来源于海底溢油、海上石油生产、海洋运输、大气输送、城市污染水排放等。其中自然来源约占92%,人类活动来源约占8%。而对环境影响最严重的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突发性溢油事故[4]。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每年海上油井井喷事故和油轮事故造成的溢油高达2.2×107t。大量石油瞬间溢出进入海洋环境,通过扩散、漂移等作用可对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破坏。 海洋石油污染按石油输入类型,可分为突发性输入和慢性长期输入。突发性输入包括油轮事故和海上石油开采的泄漏与井喷事故,而慢性长期输入则有港口和船舶的作业含油污水排放、天然海底渗漏、含油沉积岩遭侵蚀后渗出、工业民用废水排放、含油废气沉降等[1]。而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石油的海上运输频繁使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几率增大;港口装卸油作业频繁,存在溢漏油的隐患;油轮的大型化增添了发生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了溢油处理的难度;海上油田石油勘探开发中的泄漏和采油废水排放等[3]。 3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石油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后,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2013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3年第12号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3年8月22日经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杨传堂 2013年8月31日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 交通运输部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7号)作如下修改:删去第四十四条第一款。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

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2010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0年第7号发布,根据2013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3年第12号《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条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有关作业活动,是指船舶装卸、过驳、清舱、洗舱、油料供受、修造、打捞、拆解、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充罐、污染清除以及其他水上水下船舶施工作业等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全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职责权限,具体负责监督管理本辖区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船舶检验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条约的要求,并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五条船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条约的要求,取得并随船携带相应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文书。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证书、文书目录,并

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防治船舶污染水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指导环境管理与科学治污,促进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订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中国籍船舶和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外国籍船舶(军事船舶除外)营运中产生的含油污水(船舶机器处所油污水和油船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生活污水(包括黑水和灰水)、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和船舶垃圾的污染防治。压舱水、锅炉及废气清洁系统的洗涤水、除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和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之外的其他洗舱水、除船舶垃圾之外的其他固体废物(如核废物)、大气污染物和噪声的污染防治不适用于本技术政策。 (三)本技术政策中含油污水是指船舶营运中产生的含有原油和各种石油产品及其残余物的污水,包括机器处所油污水和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生活污水是指船舶上主要由人员生活产生的污水,分为黑水和灰水两类,其中黑水包括:a)任何形式便器的排出物和其他废物;b)医务室(药房、病房等)的洗手池、洗澡盆,以及这些处所排水孔的排出物;c)装有活的动物处所的排出物;d)混有上述排出物或废物的其他污水。灰水包括来自洗碗水、厨房水槽、淋浴、洗衣、洗澡池和洗手池下水道的排水,不包括来自货物处所的排水。有毒液体物质是指对水环境或者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会对水资源利用造成损害的物质,包括在《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的第17或18章的污染物种类列表中标明的,或者根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Ⅱ 第6.3条暂时被评定为X类、Y类或Z类物质的任何物质。含有毒液体物 质的污水是指船舶由于洗舱等活动产生的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船舶垃圾是指产生于船舶正常营运期间,需要连续或定期处理的废弃物,包括各种塑料废弃物、食品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废弃食用油、操作废弃物、货物残留物、动物尸体、废弃渔具和电子垃圾以及废弃物焚烧炉灰渣,《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 ARPOL)附则Ⅰ、Ⅱ、Ⅲ、Ⅳ、Ⅵ所适用的物质除外,也不包括以下活动过程中的鲜鱼(含贝类)及其各部分:a)航行过程中捕获鱼产品(含贝类)的活动;b)将鱼产品(含贝类)安置在船上水产品养殖设施内的活动;c)将捕获的鱼产品(含贝类)从船上水产品养殖设施转移到岸上加工运输的活动。 (四)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船舶营运中产生水污染物的源头预防、船上处理与回用、船上收集与转运、岸上处理与回用等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和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内容,为防治船舶水污染及相关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五)船舶水污染防治应遵循预防优先、分类管控、船岸并用、以岸为主、强化监管的综合防治原则。

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2) 1.4预案体系及关系 (3) 1.5工作原则 (3)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4) 2.1应急组织机构 (4) 2.2职责分工 (5) 2.2.1总指挥职责 (5) 2.2.2副总指挥职责 (5) 2.2.3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5) 2.2.4综合组职责 (5) 2.2.5应急组职责 (5) 2.2.6宣传组职责 (6) 2.2.7督导组职责 (6) 2.3各相关部门职责 (6) 2.3.1生产部职责 (6) 2.3.2动力设备部职责 (6) 2.3.3安全环保部职责 (6) 2.3.4各生产车间职责 (6) 2.4 公司应急组织架构 (6) 2.5污染物排放情况 (7) 2.5.1总体概况 (7) 2.5.2原料场粉尘及治理情况 (7) 2.6污染物排放量 (7) 2.6.1 ×××生产线 (7) 2.6.2 ×××生产线 (7) 2.6.3 ×××复混肥料生产线 (7) 2.6.4 ×××硫磺制酸装置 (7) 第三章预防和预警机制 (9) 3.1信息报告制度 (9) 3.2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9) 3.3预警分级和响应 (9) 3.3.1预警 (9) 3.3.2分级 (9) 3.3.3响应 (10) 3.4应急响应程序 (11) 3.4.1接警和上报 (11)

3.4.2预案启动11 第四章应急措施 (13) 4.1Ⅳ级响应(蓝色)程序 (13) 4.2减排方案 (13) 4.3Ⅲ级响应(黄色)程序 (14) 4.4减排方案 (14) 4.4.1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4) 4.4.2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4) 4.4.3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5) 4.4.4×××应急实施方案 (16) 4.5Ⅱ级响应(橙色)程序 (17) 4.6减排方案 (17) 4.6.1×××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7) 4.6.2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7) 4.6.3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18) 4.6.4×××应急实施方案 (19) 4.6.5 ×××应急实施方案 (19) 4.7Ⅰ级响应(红色)程序 (20) 4.8减排方案 (20) 4.8.1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20) 4.8.2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20) 4.8.3 ×××生产线应急实施方案 (21) 4.8.4×××应急实施方案 (21) 4.8.5 ×××应急实施方案 (22) 第五章应急保障 (23)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23) 5.2监督与检查 (23) 第六章预案管理 (23) 6.1预案宣传 (23) 6.2预案培训 (23) 6.3预案演练 (23) 6.4责任与奖惩 (23) 6.4.1责任 (23) 6.4.2奖励 (23) 6.4.3惩罚 (23) 第七章总结评估 (24) 7.1总结评估 (24) 7.1.1应急响应评估 (24) 第八章附则 (24) 附件 (25) 附件1:指挥部成员及其联系方式 (26)

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班级:土木建筑学院建筑一班 学号:20130110130119 姓名:张美杰 【摘要】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他对现代工业的作用无可替代,但他在个人类文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的重大的污染,特别是海洋,如今,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了.对于它的污染治理问题,现今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个方法.科学家预测稻壳碳这种治污方法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补法, 稻壳碳. 石油及其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大量石油进入环境, 就水环境而言,由于海上石油开采和海上漏油事故的频繁发生,因此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海洋环境中石油可分为2种来源:一是自然源;一是人为源。自然源主要是由于海洋中含油地层被抬升,导致石油渗出覆盖层造成海洋污染;人为源不仅包括海上石油开采、海上石油运输事故的漏油事故造成的污染还包括城市和工业产生的污水及海洋倾倒造成的污染。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为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已经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如图中的企鹅和海鸟。

石油是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进入海洋中的石油会形成大面积的油膜,是大气和海洋隔绝,阻止大气中的氧气进入海水中,从而降低海水的自净能力。而且还隔绝了光的进入,使得海洋中的生物得不到能量的补充。从而影响力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整个地球最大的净化系统,一旦海洋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那么可以说整个地球也将处于危险之中,谁是有崩溃的危险。所以说保护海洋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保护海洋的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石油对 海洋的破坏。 首先,石油是我们现代工业 的血液,是我们现代文明的主 要能量来源,科学家预言至少 在未来的五十年之内,石油依 旧会是人类的主要能量来源。而石油在地球上分布得又非常不平衡,在非洲的阿拉伯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地下储备,还有大部分储备在海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海运来运转石油。同时海底石油钻井技术也不 是很成熟。所以想从根本上解决

上海海事局关于防治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污染海洋环境管理规定(试行)

上海海事局关于防治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污染 海洋环境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和处理活动,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相关作业活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管辖范围内进行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作业及相关单位、船舶和人员。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以下称“主管机关”)负责实施对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和处理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一般要求 第四条在主管机关管辖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排放污染物,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和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国际条约的规定。 对于不能满足前款规定排放的船舶污染物,应当委托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接收处理。 第五条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满足《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单位接收处理能力要求》的要求,其接收、处理和污染清除能力

应经主管机关评估、备案并公布。 第六条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并通过主管机关组织的评审。 从事含有有毒液体物质污水接收的单位还应当制定保证危险废物经营安全的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从事船舶清舱作业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按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制定安全作业制度,配备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材。 第七条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及其所属接收船舶应当编制防治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主管机关批准,每六个月举行一次应急演练,演习前应向所在辖区海事处报告,演习后应做好评估和记录,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第八条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与防污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 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污染物接收作业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通过主管机关评估、备案,持有相应的培训合格证明。 第九条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单位应依法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或设有办事机构。 使用船舶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单位,应拥有与作业品种及作业水域相适应的上海港籍自有接收船舶,并有固定的靠泊码

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钢结构有限公司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重污染天气情况下污染防控工作,提高员工们的身体健康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办法。 三、适用范围 公司厂区内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2)坚持属地管理,统一领导; (3)坚持加强预警,提前响应; (4)坚持部门联动,员工参与; (5)坚持信息共享,车间联防。 五、组织机构 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总指挥:董事长 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副总指挥:安全副总 成员单位:安全部、技术质量部、采购部部、综合办、保卫、财务部、调度、各车间负责人。 应急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联系电话:

六、职责 1、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统一组织指挥本公司厂区内严重以上级别污染天气事件的应急处臵工作; (2)负责向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报告重污染天气事件的发生、发展、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处臵结果; (3)组织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处臵方案并组织公司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4)组织修订《钢结构有限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全部,办公室主任由安全部部长兼。 2、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组织、协调、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 (2)负责组建重污染天气应急专项人员; (3)传达指挥部命令,跟踪事态变化和处臵情况,并向指挥部上报; (4)负责重污染天气事件的分析、总结和评估工作; 3、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 (1)安全部:负责公司与环保部门建立沟通、会商和信息通报机制,当预测未来可能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或导致污染加重的气象条件时,应及时上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要求,适时提出应急响应工作变动;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健康防护措施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工人健康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2)技术部:监控公司废气的排放是否合格; (3)采购部部:组织协调应急状态下的相关物资的紧急供应; (4)调度:负责重污染天气事件下的公司安全生产及员工工作; (5)动力车间负责环保设备的维护保养、正常运转工作。 七、应急小组职责

最新谈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谈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科 1 海洋环境污染的元凶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陆地污染源流入海中、石油污染、人类无节制的捕捞活动等。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1.1 陆源污染 陆源污染是指陆地上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他危害。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其中,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为蒙特利尔环境部长会议预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80%的海洋污染源于陆源污染。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域,成为陆源污染的主因;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通过地表径流或者河流流入沿海水域;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也成为主要的污染物。随着大量的陆源污染物流入海洋,致使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直接导致海产品重金属超标。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32×108t石油中,约有320×104t进入海洋环境[2]。 石油流入海洋的途径包括:

1)海底油井开采开采过程中溢漏和井喷; 2)油船运输中泄漏或发生事故; 3)炼油厂含油的废水直接流入海洋。 1.3 过度捕捞 过度捕捞是指捕捞超过系统能够承担的数量的鱼,使整个系统退化。捕捞了太多的某种鱼类,让它们的数量不足以繁殖和补充种群数量。 据《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环境生态学》书中指出:近海的过度捕捞正造成一个恶性循环:生态系统中价值高、个体大的种类被过度捕捞后,人们的捕捞目标必然转向其他一些价值较低的物种,而当这些价值较低的物种生物量枯竭后,捕捞目标随之又转向价值更低的种类,这样依次将使生态系统的所有物种都被过度利用,造成渔业资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种品种的退化[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成为了我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为了满足人们餐桌上的需求,人类大肆从海洋中捕获渔业资源,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数量,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海洋环境保护 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关键前提是要求我们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海洋环境的污染,制约了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污染范围的扩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如何保护海洋环境,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制体系,保护海洋环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07条规定:各国应制定法律和规章,以防止、减少和控制陆源污染,包括河流、河口湾、管道和排水口结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到国际上议定的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办法及程序[6]。 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

船舶对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

1船舶对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 海洋环境保护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海洋生态平衡的要求制定的有关法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调整海洋开发和环境生态间的关系,以达到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的目的。毫无疑问,无论是船舶对海洋的污染,还是陆地对海洋的污染,其结果都是对人类、海洋生物、海洋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目前,为了遏制海洋环境的继续恶化,不但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而且公众还自行组织了以环保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但是,笔者以为虽然我国在防治流动污染源船舶污染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在预防船舶对海洋污染方面的立法起步较晚,还存在防治船舶污染相关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船员的海洋环保意识淡薄,港口防污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防治船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要从如下诸方面多下功夫。 (1)完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治理法规体系。现行的相关法规体系对于保护海洋环境,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积极参加有关国际组织,也就有责任、有义务做好相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为保护海洋环境作出贡献。这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以《73/78防污公约》履约为例,2007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公约附则I和附则II的2004年修正案,就为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在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事务中的权利、义务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我们享有公约赋予缔约国的权利和利益,另一方面,也必须履行国际承诺。譬如,这些应当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予以

体现。因此,有关部门应根据《海洋法公约》和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抓紧时间尽快制定配套法规,修订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法规,完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治理法规体系,与国际接轨,加强防治外国籍船舶对我国海洋的污染。 (2)提高船公司、船员等人员的海洋环保意识。目前许多船员的海洋环保意识淡薄,经常违规向海洋排放油污水、洗舱水,生活污水,抛弃船舶垃圾等,造成污染。因此,海事治理机构应加强对船公司、船员(包括到港外轮船员)等有关人员的海洋环保意识教育,把《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保护法》、《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公约中对防止船舶污染的各项要求,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至船公司、船员等有关人员,同时加强国内船员海洋环保知识方面的培训与考试。使船舶单位、船员等人员充分熟悉到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克服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效益的错误观点,主动加强船舶防污的治理工作,把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指导思想贯串于生产、运输全过程,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3)加强港口环保等设施的建设。提供足够的船舶污染物接受设施是缔约国履行海洋法公约的义务,但由于国内部分港口防污设施、设备不足,使一些到港的散化船产生的洗舱水不能排到岸上接受设施。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港口环保设施的建设,新建港口、码头应在基建费用中列入,对老港口、码头已“欠账”的应通过以新带老的办法逐步解决。港口决策层要摆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位置,增加投入,提高港口对到港船舶污染物接受处理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解读

?制定《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1.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之举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海上污染危害性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船舶装卸、过驳、油料供受等有关作业活动日益频繁,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船舶溢油事故对自然环境、水产养殖和旅游资源等造成的损害更是难以弥补。据统计,1973年至2009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2821起,平均每4到5天发生一起,近几年我国船舶溢油事故进入高发期,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我国也尚未针对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一部系统的规章。因此,为规范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管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必要制定相关规章。 2.贯彻实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必要举措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防污条例》)已于2010年3月1日生效。《防污条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对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一般规定、船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接收、船舶有关作业活动的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为制定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提供了立法依据。《防污条例》的规定较为原则,设定了防治船舶污染的相关制度,但是没有明确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所必需的操作性规定,因此需要在上位法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配套规章对其予以细化和明确。 3.履行相关国际公约的必要措施 国际海事组织(IMO)先后通过了《73/78防污公约》及其六个附则,对船舶油类、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与大气污染的预控做出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包括船舶防污证书文书的配备、防污染结构、防污染设备配备、污染物排放控制等各方面要求。该公约对加强海洋环境保护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加入国家最多、实施最为广泛的公约之一,我国也已加入《73/78防污公约》及其全部六个附则。作为《73/78防污公约》缔约国,我国必须全面履行公约及其附则各项要求,包括制定相应的国内法规,确保公约各项要求得以严格执行。因此,建立专门的规章,使现行规定与公约最新要求相一致,做好与《73/78防污公约》公约全面接轨,对提高我国的履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船舶污染预防制度体系,不仅从制度建设上满足了依法行政的要求,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也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主管机关和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使船舶及相关作业的行为更为有序,更为规范,使主管机关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更加明确。 二是树立了环保与安全并重、责任共担的理念,对提高个人、企业与政府的海洋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有助于提高船舶和有关作业活动的安全与污染防治水平,从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运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引导海运业的良性发展,促进海运业结构的调整,为我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提供制度性保障。 ?《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如何对船舶有关作业实施管理

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编制目的 (2) 四.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3) 五.应急预案机构组成 (3) 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网络图: (3) 2.应急人员职责划分 (4) 六.空气重度污染控制要点 (5) 七.空气污染应急措施 (5) 八.空气重度污染治理措施 (7) 1.巡视措施 (7) 2.日常管理措施 (8) 3.洗车池、沉淀池管理措施 (8) 4.水泥库管理措施 (9) 5.专用建筑垃圾临时储存间管理措施 (9) 6.木工棚管理措施 (10) 7.垃圾及材料运输管理措施 (10) 8.露天材料堆放管理措施 (11) 9.阶段性管理措施 (11) 九.宣传措施 (13) 十.重大不利环境因素控制公示牌” (13) 十一.附件1: (14)

一.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西咸新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8条》 二. 工程概况 三. 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工程能顺利施工,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

们将认真贯切执行国家及陕西省咸阳市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西咸新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措施18条、采用清洁工艺,坚持清洁生产,防止空气污染,防止人民受空气污染而影响身体健康。为治污减霾奉献微薄之力,特制定此预案。 四. 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1、当政府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当施工现场出现污染空气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五. 应急预案机构组成 1.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成管理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曹廷光 副组长:黄强 组员:敬华、王伟峰、解宏喜、贾文全、刘炮民、吴自然

海洋水污染

海洋水污染及保护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94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2000年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2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6亿元。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突发性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04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7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3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2起。2000年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20余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4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起。日益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这一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及各国的政府的极大关注。为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它们对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沿海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国际社会也针对世界海洋污染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海洋环境污染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空气污染、躁音污染、淡水污染等。本文只就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对策作一探讨。 一、造成污染的原因 1、船舶造成的污染 何谓船舶造成的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纵、海上事故及经由船舶进行海上倾倒致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船舶造成污染的特征:(1)经由船舶将各类污染物质引入海洋。(2)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污染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如:洗舱污水、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3)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员故意的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洗舱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还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错开伐门将燃油排入海洋。(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发生海上事故,如: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

一、船舶对海洋污染的途径.

碰撞搁浅 * 、 - 1 油舱压戟水油直 F J 含油率 4000-7000pptn 含油率 2OOO-lQ0O(}ppni X _________________ 皆油率 loooppm 图5-9-3事故性溢油 2.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有毒液体对海洋污染事故很多是化学品船舶造成的(图5-9-4 ),其基本因素是从货舱 一、船舶对海洋污染的途径 1 ?石油及其制品的污染 船舶给海洋带来的石油污染,可分为营运作业时排油和事故性溢油。 1)船舶营运作业期间排油主要指油舱压载水、洗舱水以及机舱中设备运转时排出并漏入舱底的油料而形成的含油污水。 2)船舶事故性溢油是指航行中因触礁、碰撞、搁浅、失火等意外事故,使货油舱、燃油舱(柜)破损,对海域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这种危害十分严重,它具有溢油量大、污染持久、清除困难等特点(参考案例)。 失火 机舱含诜舱咲水 图5-9-4有毒液体物质

向舱外排放洗涤水。排入水中的有毒物质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很大, 所以对海洋环境的影 响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或沉入海中或漂浮海面;有的容易与海水中物质起化学反应, 有 的在水中迅速消散。其危害也不大相同。 3.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船上包装运输有害物质,会发生包装破损、泄漏、溢流及洒落等现象。其主要污染方式 为船上用以清除包装货物中洒落或漏 (溢)出的有害物质的洗涤水或水溶液; 货物漏到舱内 清除出的垃圾;货物的应急排放等。此外,包装运输有害物的容器、槽罐等均属污染物质。 4?生活污水污染 船舶生活污水来源如图 5-9-5所示,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针对“黑水”而言,因为这些 污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图 5-9-6 )。 訂污染絢 成分尸 浮游、 固体 微粒 微粒) 图5-9-6 “黑水”主要污染成分 5?垃圾污染 成浮 机 恳物 有份 图5-9-5生活污水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09年9月9日国务院令第561号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8号)第一次修订;2013年12月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5号)第二次修订;根据2014年7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53号)第三次修订,根据2016年02月0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订,根据2017年03月0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76号)第五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具体负责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组织编制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 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相应的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 第六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反应机制,并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 第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根据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需要,会同海洋主管部门建立健全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机制,加强对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监测、监视。 第八条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建立专业应急队伍和应急设备库,配备专用的设施、设备和器材。 第九条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报告 班级:软件三班 姓名:李晓芳 学号:20132230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20132230 2013级软件三班李晓芳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近300平方公里的海域,3200公里长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多公里的海洋大国。中国海域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是中国海洋的富饶,这是近年来我国提出“海洋大国战略”、“走出深蓝的中国海军”等基本的立足点。保护好中国的海洋环境,就是在保护中国以后的资源供给,具有战略性意义。要想了解中国海洋战略,首先得了解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以及改善的对策,才能真的实现“海洋大国战略”。 关键词:中国海洋环境现状改善方法海洋大国 一.中国海洋环境现状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对于我国四海: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水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四个海域中,渤海、东海的海水污染较严重。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

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以上都是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 或许是受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格劳修斯的“海洋是无边无际,不可用竭”的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影响,人类对海洋探索越来越热,渴望从海洋中获取那“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却也因此,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尤其是国家近海领域的污染,给中国的海洋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从我国对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洋调查分析中,可明显的看出,我国海洋环境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有以下表现: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由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营养失衡,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得异常。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的污染,是海洋油污染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石油在海水表面形成油膜,阻止了还洋气体的对流,是海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引起大面积的缺氧;而且油膜能黏住大量的鱼卵和幼虫,是鱼卵、幼虫,还能引起鱼、贝的畸形,蓄积某些致癌物质,对使用这些鱼、贝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的改善方法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海洋生态问题严重,难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大国战略,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力度,改善海洋环境现状。 首先,从根本上说,我国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不足,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

一、船舶对海洋污染的途径.

一、船舶对海洋污染的途径 1.石油及其制品的污染 船舶给海洋带来的石油污染,可分为营运作业时排油和事故性溢油。 1)船舶营运作业期间排油主要指油舱压载水、洗舱水以及机舱中设备运转时排出并漏入舱底的油料而形成的含油污水。 2)船舶事故性溢油是指航行中因触礁、碰撞、搁浅、失火等意外事故,使货油舱、燃油舱(柜)破损,对海域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这种危害十分严重,它具有溢油量大、污染持久、清除困难等特点(参考案例)。 图5-9-3 事故性溢油 2.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图5-9-4 有毒液体物质 有毒液体对海洋污染事故很多是化学品船舶造成的(图5-9-4),其基本因素是从货舱

向舱外排放洗涤水。排入水中的有毒物质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很大,所以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或沉入海中或漂浮海面;有的容易与海水中物质起化学反应,有的在水中迅速消散。其危害也不大相同。 3.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船上包装运输有害物质,会发生包装破损、泄漏、溢流及洒落等现象。其主要污染方式为船上用以清除包装货物中洒落或漏(溢)出的有害物质的洗涤水或水溶液;货物漏到舱内清除出的垃圾;货物的应急排放等。此外,包装运输有害物的容器、槽罐等均属污染物质。 4.生活污水污染 图5-9-5 生活污水来源 船舶生活污水来源如图5-9-5所示,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针对“黑水”而言,因为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图5-9-6)。 图5-9-6 “黑水”主要污染成分 5.垃圾污染

图5-9-7 船舶垃圾来源 根据垃圾的来源,船舶垃圾主要来源于货物、捆扎和包装货物的物品、船舶及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弃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和各种废物等(图5-9-7)。船舶垃圾对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有着极大的影响。 6.船舶动力装置的有害排气 船舶动力装置排气主要是由船舶柴油机(主机、发电副机)和锅炉燃烧后排出的废气,这些废气的主要成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燃料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图5-9-8),这种排放物对人体和生物不会造成直接危害,另一类是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物(图5-9-9),这种排放物不同程度地会对人体和生物构成毒害威胁。 目前,实际上只对柴油机船舶动力装置限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上已禁止使用氟氯烃(氟利昂R12)作为制冷剂和喀尤1211灭火剂。 图5-9-8 完全燃烧产物图5-9-9 不完全燃烧产物 7.其他有害污染 除上述各种有害污染物质外,船舶噪声、防腐涂料、疫区压载水(含病毒、病菌压载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