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管道防腐施工方法

预埋管道防腐施工方法
预埋管道防腐施工方法

埋地钢制工业管道防腐工艺

埋地钢制工业管道防腐工艺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埋地钢制工业管道的防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0447-96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施工准备

3.1 材料要求

3.1.1 石油沥青防腐涂层对沥青性能的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石油沥青防腐涂层对沥青性能的要求

3.1.2 石油沥青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石油沥青性能

3.1.3 H01-4型、量HL-Q2厚浆型环氧煤沥青性能应符合表3和表4的规定。

表3 H01—4型环氧煤沥青性能

表4 HL-Q2厚浆型环氧煤沥青性能

3.1.4 中碱玻璃布性能及规格应符合表5的规定,且要清洁、干燥、无蜡。

表5 中碱玻璃布性能及规格

3.1.5

聚氯乙烯工业膜性能及规格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聚氯乙烯工业膜性能及规格

3.1.6 配制底漆用汽油必须是无铅汽油。 3.2 主要机具

沥青锅、电动钢丝刷、钢丝刷、砂纸、布剪、1.5Kg 手锤、克丝钳、喷灯、撬杠、帆布、兜布、帆布手套、帆布鞋盖、口罩、眼镜、沥青桶、扁担。

3.3 作业条件

3.3.1 钢管外表经检验无焊疤或毛刺等;

3.3.2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气温不低于—25℃; 3.3.3 施工场地能满足防腐施工的需要;

3.3.4 技术人员己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了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质量要

求、检验方法、成品保护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施工工艺

4.1 施工程序见图1。 4.1.1 石油沥青配制与涂刷

4.1.2 底漆的重量配比为:沥青:无铅汽油=1:2.25~2.5;沥青牌号应与防腐涂料所

采用的相同。

4.1.3 冬季施工时,宜采用橡胶溶剂汽油或航空汽油熔化30号石油沥青,重量配比为:

沥青:汽油==1:2。

图1 埋地钢管道防腐流程

4.1.4 熬制沥青涂料的温度不宜高于220℃,不宜在200℃温度下持续1小时以上。

4.1.5 沥青熔化后应彻底脱水,不含杂质。

4.1.6 底漆涂刷前,应将钢管外表的尘土、杂质、油污、水份清除干净,并彻底除锈,达到St2级。

4.1.7 底漆涂刷应严密不漏,厚度均匀,不流淌,无空白,无凝块。

4.1.8 底漆干燥后方可浇涂沥青,在常温下,浇涂沥青应在涂底漆后48小时内进行。4.1.9 沥青应在干燥和未受污染的底漆层上浇涂,浇涂时,在沥青末凝时应立即缠绕玻璃布。

4.2 环氧煤沥青的配制与涂装

4.2.1 环氧煤沥青,有定型产品和自配两种。定型产品,一般为分装双组份涂料,使用时技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比例进行调配和使用。

4.2.2 自配环氧煤沥青时,应按比例配制,加入固化剂必须充分搅拌均匀,熟化10—30分钟后方可涂刷。

4.2.3 如施工环境温度低,漆料粘度过大,可适量加入稀释剂,但以能正常涂刷而又不会影响漆膜厚度为宜,面漆稀释剂用量不超过50%。

4.2.4 如储存的涂料出现沉,使用前应搅拌,超过使用期限的涂料不得使用。

4.2.5 涂料应在8小时内用完。

4.2.6 底漆表干后即可涂下一道漆,缠绕玻璃布前,应在不流淌的前提下尽量将漆层涂厚,并立即缠绕玻璃布,玻璃布绕完后,可立即涂下一道漆。

4.3 玻璃布缠绕缠绕玻璃布必须干燥,清洁,缠绕时应紧密无褶皱,压边宽度为10—15mm,压边应均匀,玻璃布接头的搭接长度为50—80mm,玻璃布的沥青透率应达到95%以上,严禁出现大于50×50mm的空白,管子两端应技管径大小预留沥青,预留长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钢管两端各防腐层应做成阶梯形接茬,阶梯宽度为50mm。

表7 管端预留长度

4.4 聚氯乙烯工业膜包扎

最后一层沥青浇涂后,应冷却到100℃以下再包扎聚氯乙烯工业膜,外包工业膜应紧密适宜,无褶皱、脱壳等现象,压边宽度为15—20mm,接头长度为100—150mm.

4.5 补口和补伤

管道涂层的补口和补伤防腐结构及所用材料均应与原管道防腐层相同,补口、补上处的泥土、油污、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呈钢灰色,补口时的每一层玻璃布及最后的一层聚氯乙烯工业膜应在原管涂层接茬处搭接50mm以上;补伤时对于损伤面直径大于100mm以上时,应按该防腐层结构进行补伤,小于100mm时可用沥青修补。气温低于5℃时,按冬季施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 应测定沥青涂料的脆化温度,达到脆化温度时,不得进行起吊、搬运等作业。

4.5.2 在气温低于—5℃且下雪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管子不需预热即可进行防腐施工,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5%,管子上凝有霜露时,应先经干燥及加热方可进行防腐施工。

4.5.3 在气温低于—25℃时,不得进行管子的清洗和防腐施工。

5 质量检查和质量标准

5.1 质量检查

5.1.1 外观检查:可用目测方法进行表面宏观检查,涂层表面应平整、无漏涂、气泡、裙皱、翘边和杂物,厚度均匀,颜色一致,刷纹流畅。

5.1.2 厚度检查:用测厚仪进行测厚,其最低厚度应满足表10和表11中总厚度的规定。

5.1.3 粘接力检查

5.1.3.1 在防腐层上切一个45°~ 60°V型切口,从角尖端处撕开防腐涂层,撕开面积为30~ 40cm2,被撕开后粘附在钢材表面上的第一层沥青占撕开面积的95%以上为合格。5.1.3.2 管子每20根抽查1根,每根抽查1处,若不合格再抽查两根,如仍有不合格,则应对全部管道逐根检查。

5.1.4 电火花检测

5.1.4.1 采用电火花检漏仪进行检测,以不打火花为合格。检漏电压应符合表8和表9的规定。

表8石油沥青防腐结构检查漏电压

表9环氧煤沥青防腐结构检漏电压

石油沥青防腐结构的最低检测电压也可按下式计算:

U=78401σ

式中: U——检漏电压(V)

σ——涂层厚度(mm)取实测数字的平均值

5.1.4.2 电火花检测应为每20根管子抽查一根,检查应从一端侧至另一端,若不合格再抽查两根,其中仍有1根不合格时,则全部不合格。

5.1.4.3 对于经过补口、补伤的防腐层要重点抽查,抽查率为5%,若一个补口不合格,再抽查两个补口,如仍有不合格时,则应逐个补口进行检查。

5.2 质量标准

5.2.1 石油沥青防腐涂层结构和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结构应符合表10和表11的规定。

表10石油沥青防腐涂层结构

表11环氧煤沥青防腐涂层结构(mm)

5.2.2 粘接力、电火花检查质量标准应满足表8和表9的要求。

6 成品保护

防腐后管道的堆放、装卸、运输、下沟、回填等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防腐层不受损伤。

7 施工注意事项

7.1 到货沥青必须按批进行检验。

7.2 熔化沥青的现场必须备有消防器具,以备不测。

7.3 防腐人员必须戴帆布手套,穿长裤长衣,扎好鞋带,戴好口罩和眼镜,传递沥青桶、沥青壶时应平稳可靠,绝不允许抛扔,以防止热沥青飞溅烫伤。

7.4 防腐前,要认真检查每根管的外表面,不得有任何尖锐的瘤子或焊疤,以防刺破防腐层。

7.5 沥青防腐底漆配制时,热沥青温度必须先降至110℃以下,并且将汽油缓慢地倒入盛有沥青的容器中,同时不停地搅拌直至沥青全部稀释为止。

7.6 熬制沥青应用专门沥青锅,燃料宜采用煤,烟囱不得冒烟,以免污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