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襄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展规划

(2009-2011)

前言

襄樊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2005年2月,襄樊市委、市政府决定,报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将原高新区与原省级汽车产业开发区合并,组建新的国家级襄樊高新区。两区合并后,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突出产业特色,壮大经济规模,奋力承担起襄樊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市区经济龙头重任,向中国新车城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2004年襄樊高新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汽车动力及关键部件产业基地;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07年被授予“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环境十佳高新区”荣誉称号;2008 年6月被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授予“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国家劳动人力资源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治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新时期下,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两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襄樊

高新区面临着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壮大产业实力的紧迫任务,承担着推进自主创新、带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历史使命,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加快进展步伐、转变进展方式,提高进展质量和效益,努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阵地和服务平台,成为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依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进展规划纲要》、《湖北省“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规划》、《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以来襄樊高新区产业进展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进展现状

1、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近年来,高新区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全地域税收、出口创汇等要紧经济指标大幅度增长,年均增幅都远远超过全市平均增幅。其中,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126.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20亿元,年均递增32.6%,高于全市同期26.9%的增幅,占全市的比重由200

3年的38.7%上升到2008年的48%;固定资产投资由8亿元增长到80.2亿元,年均递增58.5%;全口径税收由10.9亿元增长到21亿元,年均递增14%;出口创汇由2829.7万美元增长到17亿元,年均递增54.5%,远远高于全市32.7%的增幅,占全市的比重由30.8 %上升到66.7%。

2、主导产业集群进展

通过16年的建设进展,襄樊高新区形成了“一大产业、三大集群”的进展新格局。“一大产业”即汽车产业。目前,已初步成为集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和研发检测于一体的中国新车城。形成了天籁、东风小霸王、东风金刚、东风莲花、东风信天游等世界知名品牌。除整车制造外,高新区还拥有年产100万台,中国重要的发动机生产基地;拥有年产40万根,亚洲规模最大的中重型车桥生产基地;拥有年产160万件国内最大的汽车座椅调角器生产基地。在汽车研发检测方面,拥有科研设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轿车研发中心,拥有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汽车试验场和国家汽车检测中心,与17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三大集群”即航空航天、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航空航天集群以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和航天四十二所为主体,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要紧生产飞机救生弹射座椅,并拥有亚洲唯一的火箭撬滑轨试验场;机电一体化产业以襄樊大力工业操纵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追日电器有限公司、襄樊泰和有

限公司、湖北天工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为主体,由近30家企业组成全国最大的电机软启动集群,其销售占全国同行业销售市场的70%以上。新材料产业以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襄樊国网合成绝缘子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要紧生产特种光学玻璃、合成绝缘子和汽车粘胶剂等,其企业产销能力在全国同行企业中均为第一。

3、项目建设明显加快

近五年来,尤其是两区合并以来,高新区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加,注册企业个数由2003年的705家上升到2008年的1859家,年均增加2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5家增加到116家,年均增加20家;工业园区从零起步,建成了总面积7.32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园和汽车工业园,截至2008年底,两个园区实际引进项目146个,其中已建成投产84个,在建47个,总投资239亿元,另有15个项目立即开工建设,总投资57亿元。以上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0多亿元,新增税收25亿元以上,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

4、自主创新长足进步

通过不懈努力,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孵化面积4.5万平米的新科技孵化大楼;通过民营企业投资建成了汉北民营企业孵化园,新增孵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全区孵化面积达到10多万平方米。近年来,高新区累计认定高新技

术企业217家,为中小科技企业减免税收逾10亿元;立项并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打算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各类科技打算142项,落实科技资金8489万元。2008年,高新区有6个产业化项目入列国家重点火炬打算项目,获国家无偿科技经费支持560万元。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截止目前,高新区共申请专利1956项。其中区内企业共拥有各类有效专利97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科研成果500多项。

二、进展目标

在三年规划时期,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进展的总体目标是: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拓展进展空间,壮大经济实力,要紧经济指标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自身进展的需要,实现固定资产两年翻一番,工业经济产值三年翻一番的近期目标。把襄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中部一流、省内领先”的国家级高新区。具体来讲,要努力实现以下要紧进展目标:——经济持续快速进展。到2011年GDP突破31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28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2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4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出口供货额达到5.8亿美元。同时,东风汽车股份公司、风神襄樊公司产值分不超过200亿元,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襄樊工厂2家企业产值分不超过50亿元,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产值分不超过10亿元,襄樊航天化学动力总公司、襄樊大

力工业操纵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追日电气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产值分不超过5亿元。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力争新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进展潜力大的中小型企业。

高新区2009--2011年要紧经济进展目标

单位:亿元

——自主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确立三大进展战略,即环境领先战略、人本智源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四大支撑体系,即政策体系、环境体系、网络体系、交流体系;搭建五大服务平台,即园区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平台、投融资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

中介服务平台,为孵化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策划服务、咨询服务、融资服务等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到2011年底,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用地达到园区总面积的60%以上,以满足高新区全民创业,各界科技人才发明制造和开发区科技创新的需要。

——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围绕重点产业,吸引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大企业研究机构、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和高等院校入驻高新区,建立地区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2011年,力争形成10个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30个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增加科技投入,高新区直接用于支持新产品开发的科技经费占年财政预算比例力争超过10%;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劲争达到年产品销售额的5%;高新区内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建设10个以上各具特色的专业孵化器,累计毕业高新技术企业争取超过500家。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致力带领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端升级,推进工业结构的高新化;突破要紧依靠汽车产业的局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由单一支柱向多元主导转变,大力进展电子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物流三产,培育新兴产业,增强进展后劲;在巩固提高现有高科技优势产业群的同时,新材料、航空航天技术产业等潜力型产业规模比2009年翻一番,其它高技术产业初步实现规模化;新培育形成2-3个围绕优势核心大企业、众多专业化分工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群;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使其增强活力,成为进展主体;加快进展金

融、中介服务、物流等服务业,力争到2011年服务业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5%。

三、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产业布局

以邓城大道为主轴,将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深圳工业园串联,形成“一轴三园”的产业格局。

高新技术产业园于2004年动工建设,已建成3.04平方公里(不含原高新区已建成部分),拟拓展6.17平方公里,下设台商工业园、国际创新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健康产业园)等园中园。重点进展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特色。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入驻企业60家,已建成投产43家,在建企业17家。其中重点企业有: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襄樊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股份公司、襄樊大力工业操纵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追日电气有限公司、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税收4亿元;可能2009年可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税收7亿元;2010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40亿元,税收10亿元;2011年可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税收15亿元。?汽车产业园于2003年动工建设,已建成4.28平方公里(不含原东风基地),拟拓展10平方公里,下设神龙工业园、汽车电子园、节能产业园等园中园。重点进展汽车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目前,已入驻企业59家,已建成投产36家,在建企业23家。其中重点企业有:中大青山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后

续整车项目、东风股份新LCV阵地(A08项目)、襄樊博亚机械有限公司、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襄樊西卡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襄樊新火炬汽车部件装备有限公司、襄樊福达东康曲轴有限公司等。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税收3亿元;可能2009年可实现工业产值70亿元,税收5亿元;2010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税收10亿元;2011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00亿元,税收20亿元。

深圳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首期建设面积8.5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产业布局形成“一核、两轴、四区”的都市构架。一核:位于综合服务区邓城大道两侧,要紧有行政办公、科研、产品展示等功能。两轴:以东西向的邓城大道为都市进展轴,规划以南北向的航空路及其延伸线为产业进展轴,形成“十”字型的进展骨架。四区分不为汽车配件区、电子电器工业区、机械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重点进展汽车配件、电子、机械工业和与园区产业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同时兼具一定的科研、居住及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成为现代化生态型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目前,已入驻企业27家,在建企业15家。其中重点企业有:湖北节能产业园、服装制鞋园中园、蔚蓝航空产业园

、襄樊美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可能2009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税收1.5 亿元;2010年可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税收4亿元;2011年可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税收10亿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

自建区至2008年12月底,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区级投资4.6亿元)。建设了57条市政主次干道,长度约达到71Km;绿化面积约35万㎡;路灯约680杆,居民供气1020M3/月,供电5亿度/年。2009年在建项目有3号路北延伸段、汽车园区北扩7#、13#、18#道路、神龙园8#-9#、11#-12#连接段等工程,绿化在建项目有汽车园区道路绿化、法院路绿化等。现有在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约1.5亿元。

高新区以后三年市政建设重点在高新工业园和汽车工业园(深圳工业园由市政府投资,故不在本次规划内)。两个工业园拟扩展16.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打算总投资24.25亿元。具体建设打算如下:

一、高新工业园(邓城大道以北)规划扩建6.17平方公里,总投资约9.25亿元。拟修建道路12纵2横,总长约25公里、绿化约15万㎡、路灯1300盏,包括供电、供气、给排水、通讯在内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投资明细见下表。

二、汽车工业园(16#道路以北)规划扩建1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拟修建道路5纵10横,总长约36公里、绿化20万㎡、路灯1800盏,包括供电、供气、给排水、通讯在内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投资明细见下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