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仪

质谱仪
质谱仪

质谱仪在食品、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1.质谱仪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目前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营养标签以及食品中有毒有害残留物的分析已成为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违规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污染及微生物污染等。因此,建立新的分析检测方法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非法添加物、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已成为消费者和检测实验室的迫切需要,因此各种新的分析技术不断出现。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最显著的特点是目标物含量低,基体复杂,难以有效地分离和测定。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和简单的仪器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色谱的分离能力为混合物的分离提供了强有力的分离分析手段,但是色谱方法难以得到分析物的结构信息,因此色谱方法在复杂混合物的结构分析方面不尽如人意。质谱仪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与具有极强分离能力的色谱技术联用,已成为食品中定量分析的热门方法。

1.1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面的应用

质谱分析法正以其快速、高效、分析鉴定结果准确等优势而倍受青睐,随着诸多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衍生等技术的不断开发,质谱法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必将有更广阔的前景,在食品营养成分脂肪酸、糖类、维生素类分析方面的已应用。可以用质谱仪将肌肉和肾脏中的四环素、土霉素、氯四环素用 C18硝基柱分离后,检测出限为肌肉 10 ng/g,肾脏20 ng/g。还可以用质谱法测定鸡蛋中的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的联用(HPLC- MS)方法进行确证。营养学研究中运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标准品 ( 通常是氘和C13) 和传统质谱仪或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联用追踪维生素体内代谢活动,包括吸收、代谢和分泌,这项技术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染缺陷。例如,用质谱法稳定同位素参考方法测定标记的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成视黄醇的效率。这项技术得出的研究结果:(1)绿色和黄色蔬菜能维持中国儿童体内维生素A的储存量;菠菜和胡萝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 A。另外,质谱分析显示,虽然β胡萝卜素转化成视黄醇的效率相当低,但是人体可以通过摄入经过食用油烹饪的富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得到充足的维生素 A,即油脂可以帮助β胡萝卜素的吸收或者是转化。利用 LC-MS 代谢组学手段对特定生物体系进行氨基酸轮廓分析 (profiling) 已经十分普及。比如对日本发酵食物味精在不同成熟阶段的代谢产物进行组学分析,发现是氨基酸、柠檬酸和糖胺化合物带来了不同成熟阶段的特征性风味。瘦肉成分是决定肉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3-甲基组氨酸 (3-MeHis) 是一个典型的肉蛋白成分,不同肉类中蛋白质结合的 3-MeHis 含量几乎是恒定的,而非肉类来源的富含蛋白质产品,如牛奶、鸡蛋和豆制品则不含3-MeHis。因此,3-MeHis可以用来作为检测肉产品中真正瘦肉含量的标记物。

1.2在食品微量元素分析方面的应用

微量元素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及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在人类膳食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情况又分为必需微量元素、非必需微量元素及有害微量元素。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不可缺少不是指缺少将危及生命,不能生存,而是指缺少时会引起机体生理

功能及结构异常,导致疾病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 作为元素分析的新工具,可精确检测微量元素,它利用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已广泛用于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其他常用的微量元素检测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分析速度慢,且基体干扰严重,对于不同的元素必须采取不同的基体改进剂;样品需求量大也限制了其使用。ICP-MS 技术具有多元素同时测定,灵敏度高、动态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因此,ICP-MS 分析在营养学微量元素研究中越来越显著和重要。借助分析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丰度,ICP-MS 能追踪元素在体内的代谢以及分析内源性和食物来源的比例。这对建立可靠的膳食中微量元素需求量和推荐量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稳定同位素示踪的 ICP-MS 分析和计算机结合能确定组织中微量元素储集池的大小和组织之间的动态分布。

1.3在食品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是以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为手段,对细胞、体液、组织中所有代谢物进行无偏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在许多学科已成为重要的分析工具,比如人类疾病学、营养学、药物研发、植物生理学等其他学科。通常,代谢组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某些特定的物质,而是要尽可能多地获取所有代谢产物的信息。代谢组学分析过程包括依次为样品准备、代谢物提取、衍生化处理、代谢物分离、检测、数据处理。但每步并不是总要做,仅检测和数据处理在所有代谢组学研究报告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代谢组学分析离不开质谱技术的应用。代谢组学分析现有的主要检测手段包括:核磁共振技术 (NM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 (CE-MS)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GC-MS)。

2.质谱仪在化工业中的应用

目前质谱在化工领域主要应用于钢铁冶炼高炉监测、化肥生产监测等。高炉生产中通过提高焦比来提高高炉的效率,在高效的高炉操作中,焦碳消耗必须控制在最少。CO和CO2的水平代表了高炉的还原情况,在炼铁过程中,利用质谱仪对CO和CO2含量进行实时地连续测量可以将焦碳消耗每吨铁减少100kg。使用质谱仪可以对氢气含量的突然增高快速报警,氢气的突然升高预示着冷却水向高炉的泄漏。冷却水泄漏的早期监测可避免高炉冷却,从而避免了焦碳消耗的增加。另外,质谱仪连续、精确地控制氢气可以避免氢气含量达到危险的极限水平,从而防止易爆混合物的产生。在用氮气作为吹扫气体的情况下,炉顶气体中氮、氩比是检测取样系统故障的理想标志,按照此比值来设定警报级别,能够提早检测故障并减少高成本。另外,铁的产量主要决定于高炉热量控制的水准,许多工厂利用气体分析数据来计算高炉底部额外热量,从而控制高炉温度来确保连续稳定的铁产量。氮气对于精确计算物质平衡测量是至关重要。质谱仪可以直接测量氮气,而不像红外分析仪从其它气体的测量中推测出氮气含量。质谱仪除了可以分析顶气外,还可以分析上部炉料管和下部炉料管中气体组分。质谱仪用于高炉气体分析的特性和优点是在于在3s内快速分析6个成分(H2、CO2、CO、N2、Ar、O2);每吨铁减少焦碳消耗100 kg;氢气的快速准确检测优化了高炉热量控制,提高了高炉泄漏时的安全性;氮气的直接测量提高了质量平衡计算的精确度;延长了高炉的工作周期;所有数据由一台分析仪提供,从而简化了与控制系统的连接。

国内化肥行业应用质谱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天然气分子量检测:化肥厂和天然气供应公司时常发生天然气计量的误差,原因在于分子量的波动。使用质谱仪分析天然气以计算它的分子量,补偿流量表便能连续地、精确地测定质量流量;碳水比控制:在化肥行业中,低水碳比具有节能的优势,且有利于催化剂效率的改进。然而当水碳比降低时,催化剂的结碳率会增加。因此,操作人员需严格控制水碳比,又要保持离结碳点有一定安全余量。使用质谱仪后,一段炉能在较低的水碳比下运行,既达到节能的目的,又不发生析碳;氢氮比控制。氢氮比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方案。加入工艺中的空气以及循环气中氢的变化会对氢氮比等许多工艺变量产生影响。使用质谱仪迅速检测出氢氮比,不是单纯的对氢氮比变化的反应,而是多变量预估控制。这种控制方案在装置的前端有干扰的情况下特别有效,通过预估,这一控制将会对关键参数中的一个变化立刻起反应,并使合成塔入口的氢氮比波动最小,形成最佳氢氮比,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空燃比的分析控制:它用于空燃比的分析控制,提高燃烧效率,保证了生产设备的安全。尿素系统中CO2/NH3的分析控制。与合成氨的H2/N2类似,当质谱仪参与了其分析控制后,有效地控制了低碳氨比,降低了氨耗,使尿素生产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3.质谱仪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近年来,生物质谱已经广泛用于中药研究领域,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及中药作用机制等更深层次的研究。中药药学研究中质谱技术应用于中药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解析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与用于小分子化学药物相同,采用饱和硫酸胺沉淀,透析脱盐冻干法获得中药阿胶、地龙、龟甲胶、羚羊角的蛋白,利用蛋白质芯片为载体,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SELDI-TOF-MS)技术,分析阿胶、地龙、龟甲胶的蛋白质、肤分子量分布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发现不同质量浓度稳定获得的有意义蛋白。质谱分析技术是将气相色谱法高效的分离效率与质谱法分析的高专属性相结合,使其广泛地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橘叶挥发油,用质谱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橘叶挥发油中分离出 50 种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 34 种,占总油量的 83%。分析结果表明,在透骨草挥发性成分中,主要是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醇类和酯类,也含有烷烃、醛酮等化合物。娄方明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结果显示 5 种不同产地厚朴所含挥发油的量有较大差别,以浙江产最多,云南和四川产最少,但是5个地区的厚朴所含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只是含量有差异,其共有成分达到 18 种。另外,有 20 种成分分别为各产地所独有,但含量均甚微,其他成分则在 2 种以上产地上存在。质谱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也有报道,在分析药物分子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也会出现不同的差异,这些因素决定了药物能否以适当浓度到达肌体目标部位,并停留一定时间,从而使药物的疗效得以发挥。由于多数药物的代谢物保留了原形药物分子的骨架结构,因此,HPLC-MS 在药物代谢研究中不但可确定分子量,还可以根据药物分子特异性断裂规律推导出重要部分结构甚至是完整的结构,从而可以迅速找到可能的代谢物,并鉴定出结构。Cheng 等利用液质联用(GC-MS)技术,依照临床剂量对甘草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分析确定了大鼠口服临床剂量的甘草代谢物中 62 种尿代谢物和 42 种血浆代

谢物。目前,液质联用技术已逐渐成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热点

临床实验室中的质谱分析和质谱仪

临床实验室中的质谱分析和质谱仪

然后在真空的作用子下迫使离子进入分析器,这类离子源有电喷雾(Electro-spray,ESI)、大气压中化学电离(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等。在固相离子源中,被分析物处于不挥发的沉积状态,这种沉积状态可由各种制备方法产生,其制备过程经常会涉及引入一种固体或非挥发性液体做为基质,被分析化合物的沉积随后经高能粒子或光子照射使沉积物表面的离子释放出来并在电场的作用下进入分析器,这类离子源有基质辅助激光解析(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等离子体解析(Plasma desorption)离子源等。 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可由不同的原理发展而成。大致而言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时间的尺度将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进行分离,例如四级杆质谱;另一类则是以空间的尺度将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进行分离,例如离子阱质谱。当然分类也可以用质量分析器的其他性质,比如脉冲式的或是连续式的等等。随着仪器的发展,也出现许多将不同的质量分析器联用的组合,例如四级杆-飞行时间(Quadrupole-TOF)等。当评价一台质谱仪的性能,一般会考虑到以下这些因素:可分析的质量区间、分析速度、传送能力(进入分析器与到达检测器离子的比例)、质量准确度和分辨度。表一列出了某些常用质量分析器的基本特征。 两个或数个质量分析器可被串联起来使用,使得在前级质量分析器中的选定碎片在后一级质谱中得到进一步分析,这样的质谱被称为串联质谱(MS/MS或MS n)。也可以将色谱(气相或液相)连接在离子源的前端做为样品的输入装置,使得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分离鉴定能力得到叠加,被称为色质联用(GC-MS或LC-MS),联用的质谱部分自然也可以是串联质谱。目前临床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质谱就是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 检测器和电脑 检测器的作用在于使通过质量分析器的离子产生电信号(电流),此电流的强度与其丰度成比例。对离子的测定无非总是根据其电荷、质量或是速率。由于在每个特定时间点上由质量分析器中出来的离子有限,其所形成的电流也十分有限,因此其后部都连有放大电路。检测器与质谱的其他部件一样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以应对新的需求,例如测定质量很大的离子。 电脑在质谱分析中的基本作用与许多分析仪器基本相同,主要有三个功能:控制仪器、获取和加工分析资料集对数据进行解读,从而最后向用户输出一份分析结果的报告。这其中涉及到模数信号的转换、分析过程中的取样频率与分析质量的关系,用户也应该对所用数据库的特点有所了解,以便对电脑给出的分析结果有正确的解读。 三、质谱在临床实验室中的主要应用 (1)治疗药物浓度检测(TDM)

(仅供参考)液相质谱联用仪 岛津LCMSMS-8040 简单操作流程 、

LCMS-8040 简单操作流程 版本:Version-LCMS001 1. 启动液质联用装置 接通电源: 确保质谱主机、液相色谱各单元和电脑已经接通电源(请务必确定电源的稳定和不会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依次打开质谱主机、液相色谱各单元和电脑的电源开关(质谱主机电源键位于仪器背后的红色按钮,液相色谱各单元的电源开关位于各单元正面的左下方),此时,可观察到各单元的绿色指示灯依次亮起。 【注:若有某个单元的红色指示灯亮起,请及时联系岛津工程师进行处理】 质谱主机的开启: 1.1启动真空系统: 1.1.1 电脑开机完毕后,请确认电脑右下方的相关图标为绿色。 【注:如果该图标为黄色,说明系统正在启动,请稍等片刻。如果该图标为红色,表示有错误产生,请重启电脑。】 1.1. 2. 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等待,直到出现下面的界面: 1.1.3. 点击“OK”,启动分析程序。在新出现的窗口中点击左侧的“Instrument”,再双击右侧的对应的仪器型号图标。 1.1.4. 然后点击新窗口的左侧按钮“Data Acquisition”,再点击“main”按钮,然后再点击窗口 左侧最下方的按钮,此时,会出现“System Control”窗口:点击“Auto Startup”按钮,抽真空约10 分钟后可以开始进行分析实验。此时,质谱主机上的“STATUS”指示灯亮起,为绿色。如果需要得稳定测试结果,至少需要抽真空半天以上(最好抽真空过夜,16h以上)再进行测试。 1.1.5. 点击“Advanced”按钮,将CID GAS 右侧的“Open”按钮按下,以便打开碰撞气。

1.2日常开机: 【该操作是针对日常使用中,已经启动了真空系统的状态下启动仪器进行分析实验的操作】 1.2.1. 先接通液相色谱各单元的电源,开启液氮罐上的阀门和氩气钢瓶的总阀。检查液氮罐和氩气钢瓶的气体输出压力【氮气减压阀表头压力读数在690-800kPa,氩气减压阀表头压力读数在500kPa,即如钢瓶的表头黑色记号笔标记所示】,确认无误后。 1.2.2 将液相部分的A泵和B泵的旋转阀向左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阀门于地面平行。点击A 泵、B泵及自动进样器上的purge键(A流动相为超纯水,B流动相为色谱级甲醇)。3 min后,A泵和B泵purge结束,将液相A泵和B泵的旋转阀向右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1.2.3. 等待自动进样器purge结束。 2.平衡色谱柱,准备分析实验 10%甲醇冲系统: 2.1. 更换A泵瓶中的10%的异丙醇。 2.2. 打开电脑电源,启动windows 系统,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图标,等待,直到出现下面的界面: 2.3. 点击“OK”,启动分析程序。在新出现的窗口中点击左侧的“Instrument”,再双击左侧的控制液相部分的图标,如下图。 2. 4. 设置B相(甲醇)浓度为10%,流速设为0.1 mL/min。 2.5. 启动液相色谱各单元,并如下图所示点击LabSolutions 的各按钮,让仪器各部件开始工作。

有机质谱仪及MS的发展与应用

有机质谱仪及MS的发展与应用 ……专业聂荣健学号:………指导老师:…… 摘要:质谱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质谱仪器和光谱仪、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仪器,都是能用一台仪器分析多种物质的谱仪,都是不可缺少的近代分析仪器。有机质谱仪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特别是在化学及生物领域。本文介绍了质谱仪的主要组成离子进样系统及质量分析器,以及MS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有机质谱离子进样系统质量分析器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 and MS Name Nie Rongjian Abstract: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is an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analysis method. Mass spectrometer、 Optical measuring equipment、Chromatographic instrument、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l instrument and so on are all the equipments that indispensability. 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 has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ield.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major composi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about Ion Injection system and Mass Analyz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S. Key words:Organic Mass SpectrometryIon Injection System Mass Analyzer Application

过程质谱仪的技术及应用

过程质谱仪技术及应用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基本背景
z
在线分析:通过仪器对过程变化进行在线实时监控,检测特定化学物质或物理 状态,得到过程信息(如反应状态、速率、均匀性和浓度等) 传统气体成分在线分析:工业色谱、红外和其它单一的气体检测单元(紫外, 热导 磁氧) 存在分析速度慢 准确度差 系统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 热导,磁氧),存在分析速度慢、准确度差、系统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 不能及时地反映过程的快速变化等问题 过程质谱:原理同实验室质谱。在过程检测中,由于质谱仪能够进行实时、多 过程质谱 原 同实验 质谱 在过程检测中 由 质谱仪能够进行实时 多 点、多组分检测,提供定性定量信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势,因此 越来越受到在线过程监控应用领域的重视。 应用领域:石油化工、半导体、冶金、环境、食品、催化和地质勘探等气相工 应用领域 石油化工 半导体 冶金 环境 食品 催化和地质勘探等气相工 业反应的监测。
z
z
z

主要内容
1 2 3 4 在线质谱技术 在线质谱应用 在线质谱仪系统 舜宇恒平在线质谱仪

在线质谱技术

质谱分析法
z
质谱,即质量的谱图,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各种途径形成带电粒子(即 质谱 即质量的谱图 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 经各种途径形成带电粒子(即 离子),某些带电粒子可进一步断裂。 每 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 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 ( / )。 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强 度 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 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
85
9500 9000 8500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z
z
O
CH3
41 56
27
67
100

质谱试题及答案

质谱 一、选择题 1. 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 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2) (1)从大到小(2)从小到大(3)无规律(4)不变 2. 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2) (1)偶数(2)奇数(3)不一定(4)决定于电子数 3. 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3) (1)1∶1∶1(2)2∶1∶1(3)1∶2∶1(4)1∶1∶2 4.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2) (1)α-裂解(2)I-裂解(3)重排裂解(4)γ-H迁移 5. 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下列哪个碎片峰不可能出现(3) (1)M+2(2)M-2(3)M-8(4)M-18 二、解答及解析题

1.样品分子在质谱仪中发生的断裂过程,会形成具有单位正电荷而质荷比(m/z)不同的正离子,当其通过磁场时的动量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其在磁场的偏转度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答:根据公式m/z=B2R2/2E可知,m/z越大,动量越大。 m/z值越大,偏转度越小。 2.带有电荷为e、质量为m的正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被电位V所加速,其速度达υ,若离子的位能(eV)与动能(mυ2/2)相等,当电位V增加两倍时,此离子的运动速度υ增加多少倍? 答:由公式eV=1/2mv2,当V增加两倍时,此时的离子的运动速度v增加为原来的√2倍。 3.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离子源进入电位为E的静电场后,由于受电场作用而发生偏转。为实现能量聚焦,要使离子保持在半径为R的径向轨道中运动,此时的R值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eV=mv2/R R=mv2/eE,由此可知,此时的R主要受静电场强度的的影响。 4.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电场进入强度为H的磁场后,受磁场作用,再次发生偏转,偏转的半径为r,此时离子受的向心力(Heυ)和离心力(mυ2/R)相等,此时离子受的质荷比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由题意有Heυ= mυ2/r,m/e=Hr/υ=H2r2/2V 此时离子受的质荷比受磁场强度、半径r以及电场电位V的影响。

质谱仪习题及答案

质谱仪习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质谱分析习题 一、简答题 1.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组成仪器各个主要部分的作用及原理。 2.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3.试述飞行时间质谱计的工作原理,它有什么特点 4.比较电子轰击离子源、场致电离源及场解析电离源的特点。 5.试述化学电离源的工作原理。 6.有机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离子源中有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7.如何利用质谱信息来判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分子式 8.色谱与质谱联用后有什么突出特点 9.如何实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0.试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迫切性。 二、选择题 1.3,3-二甲基戊烷:受到电子流轰击后, 最容易断裂的键位是: ( ) A 1和4 B 2和3 C 5和6 D 2和3 2.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3.下列化合物含 C、H或O、N,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A C6H6 B C6H5NO2 C C4H2N6O D C9H10O2 4.在下列化合物中, 何者不能发生麦氏重排 ( ) 5.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A 化学电离源 B 电子轰击源 C 高频火花源 D B或C 6.某化合物的质谱图上出现m/z31的强峰, 则该化合物不可能为 ( ) A 醚 B 醇 C 胺 D 醚或醇 7.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 57(100%),m/z 29(27%)及m/z 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 A (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OOCH3 D CH3COO(CH2)3CH3 8.按分子离子的稳定性排列下面的化合物次序应为 ( ) A 苯 > 共轭烯烃 > 酮 > 醇 B 苯 > 酮 > 共轭烯烃 > 醇 C 共轭烯烃 > 苯 > 酮 > 醇 D 苯 > 共轭烯烃 > 醇 > 酮 9.化合物在质谱图上出现的主要强峰是() A m/z 15 B m/z 29 C m/z 43 D m/z 71 10.溴己烷经均裂后,可产生的离子峰的最可能情况为: ( ) A m/z 93 B m/z 93和m/z 95 C m/z 71 D m/z 71和m/z 73 11.在C2H 5F 中,F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A M B M+1 C M+2 D M及M+2 12.某化合物的M S图上出现m/e 74的强峰,R光谱在3400~3200c m-1有一宽峰,1700~1750c m-1有一强峰,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A R1-(CH2)3-COOCH3 B R1-(CH2)4-COOH C R1-CH2(CH3)-CH2-CH-COOH D B或C 13.在质谱图谱中若某烃化合物的(M+1)和M峰的强度比为24: 100,则在该烃中存在碳原子的个数为()。 A 2 B 8 C 22 D 46 14.在质谱图中,CH 3C 1的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1/3 B 1/ 2 C 1/4 D 相当 15.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中性分子如CO2,则裂解前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A 发生变化 B 不变 C 不确定

质谱仪原理

王俊朋6 我的主页帐号设置退出儒生一级|消息私信通知|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我的任务为我推荐|百度首页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 帮助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图片数字博物馆核心用户百科商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质谱仪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CHY-2质谱仪质谱仪又称质谱计。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 目录 质谱仪原理 质谱仪简介 用法 有机质谱仪 无机质谱仪 同位素质谱仪 离子探针 编辑本段质谱仪原理质谱仪能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为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这些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质量,质量不同的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不同,其结果为质谱图。 原理公式:q/m=2v/B2r2 编辑本段质谱仪简介 质谱仪以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为核心。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了过多的能量会进一步碎裂成较小质量的多种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它们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均动能而进入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按质荷比m/e大小分离的装置。分离后的离子依次进入离子检测器,采集放大离子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绘制成质谱图。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离子检测器都各有多种类型。质谱仪按应用范围分为同位素质谱仪、无机质谱仪和有机质谱仪;按分辨本领分为高分辨、中分辨和低分辨质谱仪;按工作原理分为静态仪器和动态仪器。 编辑本段用法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仪器的主要装置放在真空中。将物质气化、电离成离子束,经电压加速和聚焦,然后通过磁场电场区,不同质量的离子受到磁场电场的偏转不同,聚焦在不同的位置,从而获得不同同位素的质量谱。质谱方法最早于1913年由J.J.汤姆孙确定,以后经 F.W.阿斯顿等人改进完善。现代质谱仪经过不断改进,仍然利用电磁学原理,使离子束按荷质比分离。质谱仪的性能指标是它的分辨率,如果质谱仪恰能分辨质量m和m+Δm,分辨率定义为m/Δm。现代质谱仪的分辨率达105 ~106 量级,可测量原子质量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 质谱仪最重要的应用是分离同位素并测定它们的原子质量及相对丰度。测定原子质量的精度超过化学测量方法,大约2/3以上的原子的精确质量是用质谱方法测定的。由于质量和能量的当量关系,由此可得到有关核结构与核结合能的知识。对于可通过矿石中提取的放射性衰变产物元素的分析测量,可确定矿石的地质年代。质谱方法还可用于有机化学分析,特别是微量杂质分析,测量分子的分子量,为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提供可靠的依据。由

JJG(教委)003-1996 (中文)有机质谱仪检定规程

MV_RR_CNJ_0029 有机质谱仪检定规程 1.有机质谱仪检定规程的说明 编号JJG(教委)003-1996 名称 (中文)有机质谱仪检定规程 (英文)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for organic mass spectrometer 归口单位国家教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国家教育委员会 主要起草人许建光陈能煜胡耀铭吴万年 批准日期 1997年1月22日 实施日期 1997年4月1日 替代规程号无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新安装、使用中和调试后的有机磁质谱仪的检定方法。 本规程规定了新安装、使用中和调试后的四极质谱联用仪(以下简称 仪器)的检定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调修后的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仪(以 下简称仪器)。仪器的工作重点在色谱质谱联用。 外观 主要技术要求 1. 2. 安装条件 3. 检定条件 4. 检定设备 5. 样品 6.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是否分级无 检定周期(年) 2 附录数目 1 出版单位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有机质谱仪检定规程的摘要 2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新安装、使用中和调试后的有机磁质谱仪的检定方法。 2.1原理 样品进入高真空条件下的电离源被电离,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过多的能量而碎裂成较小质量的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它们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动能飞向磁分析器,在磁分析器中飞行离子的质荷比(m/z)与仪器工作参数和扇形磁分析器曲率半径R间具有如下关系。 m/z=kH2r2/V (1) 式中m为离子质量,z为离子电荷数目,H为磁场强度,r为曲率半径,V为离子被加速

(完整版)质谱法习题集及答案

第四章、质谱法(122题) 一、选择题 ( 共35题 ) 1. 2 分 已知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8H 10,在质谱图上出现 m /z 91的强峰,则该化合物可 能是: ( ) (1)CH 3 C 2H 5 CH 3CH 3 CH 3 CH 3(2)(3) (4) 2. 2 分 下列化合物含 C 、H 或O 、N ,试指出哪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为奇数?(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4H 2N 6O (4) C 9H 10O 2 3. 2 分)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奇数的是 ( ) (1) C 6H 6 (2) C 6H 5NO 2 (3) C 6H 10O 2S (4) C 6H 4N 2O 4 4. 2 分 在溴己烷的质谱图中,观察到两个强度相等的离子峰,最大可能的是:( ) (1) m /z 为 15 和 29 (2) m /z 为 93 和 15 (3) m /z 为 29 和 95 (4) m /z 为 95 和 93 5. 2 分 在C 2H 5F 中, F 对下述离子峰有贡献的是 ( ) (1) M (2) M +1 (3) M +2 (4) M 及M +2 6. 2 分 一个酯的质谱图有m /z 74(70%)的强离子峰,下面所给结构中哪个与此观察值最为一致? ( ) (1) CH 3CH 2CH 2COOCH 3 (2) (CH 3)2CHCOOCH 3 (3) CH 3CH 2COOCH 2CH 3 (4) (1)或(3) 7. 2 分)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6H 14O, 质谱图上出现m /z 59(基峰)m /z 31以及其它 弱峰m /z 73, m /z 87和m /z 102. 则该化合物最大可能为 ( ) (1) 二丙基醚 (2) 乙基丁基醚 (3) 正己醇 (4) 己醇-2 8. 2 分 某胺类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其M =129, 其强度大的m /z 58(100%), m /z 100(40%), 则该化 合物可能为 ( ) (1) 4-氨基辛烷 (2) 3-氨基辛烷

质谱原理简介

质谱原理简介: 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分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以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离子质荷比为横坐标所作的条状图就是我们常见的质谱图。 常见术语: 质荷比:离子质量(以相对原子量单位计)与它所带电荷(以电子电量为单位计)的比值,写作m/Z. 峰:质谱图中的离子信号通常称为离子峰或简称峰离子丰度: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 基峰:在质谱图中,指定质荷比范围内强度最大的离子峰称作基峰总离子流图;质量色谱图;准分子离子;碎片离子;多电荷离子;同位素离子总离子流图: 在选定的质量范围内,所有离子强度的总和对时间或扫描次数所作的图,也称TIC图. 质量色谱图指定某一质量(或质荷比)的离子其强度对时间所作的图. 利用质量色谱图来确定特征离子,在复杂混合物分析及痕量分析时是 LC/MS测定中最有用的方式。当样品浓度很低时LC/MS的TIC上往 往看不到峰,此时,根据得到的分子量信息,输入M+1或M+23等数值,观察提取离子的质量色谱图,检验直接进样得到的信息是否在 LC/MS上都能反映出来,确定LC条件是否合适,以后进行MRM等 其他扫描方式的测定时可作为参考。 1.0 指与分子存在简单关系的离子,通过它可以确定分子量.液质中最常 见的准分子离子峰是[M+H]+或[M-H]-. 在ESI中,往往生成质量大于分子量的离子如

M+1,M+23,M+39,M+18......称准分子离子,表示为:[M+H]+,[M+Na]+ 等碎片离子: 准分子离子经过一级或多级裂解生成的产物离子碎片峰的数目及其丰度则与分子结构有关,数目多表示该分子较容易断裂,丰度高的碎片峰表示该离子较稳定,也表示分子比较容易断裂生成该离子。 Ep hedri ne, MW = 165 多电荷离子: 指带有2个或更多电荷的离子,常见于蛋白质或多肽等离子.有机质谱中,单电荷离子是绝大多数,只有那些不容易碎裂的基团或分子结构 -如共轭体系结构-才会形成多电荷离子.它的存在说明样品是较稳定 的?采用电喷雾的离子化技术, 可产生带很多电荷的离子,最后经计算机自动换算成单质/荷 比离子。 同位素离子由元素的重同位素构成的离子称为同位素离子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基本上按照其在自然界的丰度比出现在质谱中,这对于利用质谱确定化合物及碎片的元素组成有很大方便,还可利用稳定同位素合成标记化合物,如:氘等标记化合物,再用质谱法检出这些化合物,在质谱图外貌上无变化,只是质量数的位移,从而说明化合物结构,反应历程等 如何看质谱图: (1)确定分子离子,即确定分子量 氮规则:含偶数个氮原子的分子,其质量数是偶数,含奇数个氮原子 的分子,其质量数是奇数。与高质量碎片离子有合理的质量差,凡质量差在3~8和10~13,21~25之间均不可能,则说明是碎片或杂质。

质谱操作说明

质谱操作说明及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1 开机 打开主电源,打开毛细管加热装置(CPS),打开旁路泵电源,待指示灯变黄之后,按向上的箭头,当压力达到5×10-6后,开控制箱(RC Interface),听见滴的一声,打开MAsoft 的软件开始实验设置。 2 软件操作 (1)新建文件:File—New File新建文件,出现主窗口; (2)点亮灯丝,观察控制箱上灯丝状态,当灯丝亮启后,点击绿色开始按钮,开始扫描。注意:两个灯丝不能同时打开,勿点击Degas analysis Source, 容易烧坏灯丝,点击该按钮前,请与该公司工程师联系。 (3)当需要查看各个循环次数时,可选择要查看的Scan窗口,点击右键,选择Mode-Historical data,当需要转化到目前的扫描窗口时,选择Real time。 (4)当扫描结束时,点击黄灯结束当前循环后停止,红灯则马上停止扫描。 (5)可选择路径自己保存数据File-Save As , 可导出Excel 数据File-Export-File (6)格式可选择曲线颜色:Views—Trend View setup ; 在Windows中可改变窗口形式。(7)在Edit-Library-compound中可查看各物质的峰含量图谱,可点击New进行添加新物质。3关机 (1)关闭MAS soft 软件,然后关闭控制箱。 (2)关泵,关闭cps,待面板上出现off时,关闭总电源。 4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切勿用肥皂泡检查气路,包括自己的气路在检查时也一定要与质谱接口断开(非常重要,很多质谱都因为学生采用肥皂泡捡漏使得四级杆污染无法继续使用);(2)一般情况下,质谱要保持正常运行状态,除非15天以上不用仪器,方可关闭。因为质谱需要一定时间稳定(24h以上),频繁开关质谱也会加速真空规污染。在预知停电的情况下,请提前关掉质谱。 (3)泵油的更换:要经常观察泵油颜色,当变成黄褐色时应立即更换。如果仪器使用频繁且气体比较脏,则要求至少半年更换一次,加入泵油量不超过最上层液面。 (4)QIC20散热过滤网应定期进行清洗(每两个月清洗一次),在夏天没有空调的房间使用时尽量打开上盖,以防影响仪器散热。 (5)毛细管在不与外部仪器连接时,不要直接放置在脏的桌面上,尽量悬空放置;毛细管内部的过滤器要定期清洗,在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丢失部件。 (6)在仪器运输过程中,如果有油泵需要放出泵油(若干净可进行收集以后继续使用)、卸掉RF射频头,单独运输。

质谱试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质谱试题及答案

质谱 一、选择题 1. 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 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2) (1)从大到小(2)从小到大(3)无规 律(4)不变 2. 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2) (1)偶数(2)奇数(3)不一定(4)决定于电子数 3. 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3) (1)1∶1∶1 (2)2∶1∶1 (3)1∶2∶ 1 (4)1∶1∶2 4.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2) (1)α-裂解(2)I-裂解(3)重排裂 解(4)γ-H迁移 5. 在通常的质谱条件下,下列哪个碎片峰不可能出现(3) (1)M+2 (2)M-2 (3)M- 8 (4)M-18 二、解答及解析题

1.样品分子在质谱仪中发生的断裂过程,会形成具有单位正电荷而质荷比(m/z)不同的正离子,当其通过磁场时的动量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其在磁场的偏转度如何随质荷比的不同而改变? 答:根据公式m/z=B2R2/2E可知,m/z越大,动量越大。 m/z值越大,偏转度越小。 2.带有电荷为e、质量为m的正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被电位V所加速,其速度达υ,若离子的位能(eV)与动能(mυ2/2)相等,当电位V增加两倍时,此离子的运动速度υ增加多少倍? 答:由公式eV=1/2mv2,当V增加两倍时,此时的离子的运动速度v 增加为原来的√2倍。 3.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离子源进入电位为E的静电场后,由于受电场作用而发生偏转。为实现能量聚焦,要使离子保持在半径为R的径向轨道中运动,此时的R值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eV=mv2/R R=mv2/eE,由此可知,此时的R主要受静电场强度的的影响。 4.在双聚焦质谱仪中,质量为m,电荷为e、速度为υ的正离子由电场进入强度为H的磁场后,受磁场作用,再次发生偏转,偏转的半径为r,此时离子受的向心力(Heυ)和离心力(mυ2/R)相等,此时离子受的质荷比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由题意有Heυ= mυ2/r,m/e=Hr/υ=H2r2/2V

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及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系统技术参

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及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一、技术需求 面对新乡市目前细颗粒物浓度减排压力以及臭氧污染逐渐凸显的局面,为切 和臭氧前体物VOCs的快速诊断技实开展、落实减排工作计划,现亟需针对PM 2.5 和VOCs的特征画像,弄清污染物的浓度、种类、来源及术,通过建立本地PM 2.5 其空间分布、排放规律等,实现从区域污染全局把握,到重点区域精细化诊断的 和VOCs污染问题的的快速响应,精准管控,靶向治理。工作计划,实现对PM 2.5 传统“离线采样-分析测试-数据解析”的方法时效性较低,周期较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指向性较差,难以有效满足重污染应对及精准防控和评估的需求,因此拟采用在线监测技术手段,通过定点在线监测及移动走航,实现从“点-线-面”多维度对新乡市空气质量及污染来源的快速摸排。为满足本项目需求,现需购置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系统一套、颗粒物在线源解析质谱监测系统一套及具备完善的运维及报告分析服务三年。 二、采购需求 通过颗粒物在线源解析质谱监测技术,增强我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能力,确定需优先控制的颗粒物污染源类别和重点管控区域,提高我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颗粒物浓度有效削减,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技术,快速对本地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摸清新乡市整体的挥发性有机物分布情况,锁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工段,实现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单位有效管控,对差异化治理措施的制定和治理措施的快速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具体采购内容如下:

三、工作目标 (一)颗粒物在线源解析质谱监测系统 1、判定重污染天气成因并明确管控方向 利用单颗粒质谱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分析污染过程中逐小时的颗粒物成分及来源,以及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该系统应能实现对整个重污染过程的追踪,并结合气象条件、污染源分布及现场巡查,及时判断污染成因。如:在传统大类源的基础上,可以针对燃煤和机动车尾气两类源展开精细化源解析的工作,细化污染来源,使得管控手段更加精准,更具有指向性。 2、对管控效果开展评估并实时调整 颗粒物在线源解析质谱监测系统应根据源解析的结果,及时对采用的管控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 3、对异常点位开展原因分析,实现削峰降频 根据高时间分辨率成分及来源结果,结合高时间分辨率气象及辅助数据(风向、风速、气态污染物、污染源分布等),剖析长期异常的点位异常原因,尤其是其异常时段相对于正常时段的差异,提供精准管控指向。 4、建立长期分析监测机制,实现达标减排 能够开展时间维度的上分析,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同比,环比等,明确污染源及其组分占比、变化规律等。系统需结合新乡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要求,精准评估治理效果,通过动态调控,实时跟踪,建立长期分析监测机制,优化治理措施,为进一步的减排及举措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系统 1、通过对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走航监测工作,对新乡市本地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进行摸底调查,弄清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物种、浓度、分布、来源及排放规律等,对城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行画像。 2 、依据区域挥发性有机物分布画像,明确区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对重点区域和企业进行分级,对其进行不同级别的走航工作。如:在工业聚集区开展摸排、业务化巡查、问题点位锁定、问题企业锁定等工作,针对企业污染情况,分级管控。深入开展“一企一策”,针对各个企业的污染情况开展长期的,多维度的分析,包括厂界监测,厂内工段排查,昼夜排放对比等工作。

质谱仪培训资料

质谱仪器 质谱分析法 1 概述 质谱分析法是通过对被测样品离子的质荷比的测定来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被分析的样品首先要离子化,然后利用不同离子在电场或磁场的运动行为的不同,把离子按质荷比(m/z)分开而得到质谱,通过样品的质谱和相关信息,可以得到样品的定性定量结果。从J.J.Thomson制成第一台质谱仪,到现在已有近90年了,早期的质谱仪主要是用来进行同位素测定和无机元素分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开始用于有机物分析,六十年代出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质谱仪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开始成为有机物分析的重要仪器。计算机的应用又使质谱分析法发生了飞跃变化,使其技术更加成熟,使用更加方便。八十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质谱技术,如快原子轰击电离子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源,电喷雾电离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以及随之而来的比较成熟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富立叶变换质谱仪等。这些新的电离技术和新的质谱仪使质谱分析又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质谱分析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化工、材料、环境、地质、能源、药物、刑侦、生命科学、运动医学等各个领域。 质谱仪种类非常多,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也有很大的不同。从应用角度,质谱仪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1.1. 有机质谱仪:由于应用特点不同又分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在这类仪器中,由于质谱仪工作原理不同,又有气相色谱-四极质谱仪,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等。 1.1.1.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同样,有液相色谱-四器极质谱仪,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仪,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以及各种各样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1.1.2其他有机质谱仪,主要有: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 富立叶变换质谱仪(FT-MS) 1.2. 无机质谱仪,包括: 1.2.1 火花源双聚焦质谱仪。 1.2.2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1.2.3 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 1.3 同位素质谱仪。 1.4 同位素质谱仪。 1.5. 气体分析质谱仪。主要有呼气质谱仪,氦质谱检漏仪等。 以上的分类并不十分严谨。因为有些仪器带有不同附件,具有不同功能。例如,一台气相色谱-双聚焦质谱仪,如果改用快原子轰击电离源,就不再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而称为快原子轰击质谱仪(FABMS)。另外,有的质谱仪既可以和气相色谱相连,又可以和液相色谱相连,因此也不好归于某一类。在以上各类质谱仪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是有机质谱仪。因此,本章主要介绍的是有机质谱分析方法。 除上述分类外,还可以从质谱仪所用的质量分析器的不同,把质谱仪分为双聚焦质谱仪,四极杆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等。 1.1 一般质谱仪结构与工作原理 质谱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样品的离子的质荷比的分析而实现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方法。因此,质谱仪都必须有电离装置把样品电离为离子,有质量分析装置把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分开,经检测器检测之后可以得到样品的质谱图,由于有机样品,无机样品和同位素样品等具有不同形态、性质和不同的分析要求,所以,所用的电离装置、质量分析装置和检测装置有所不同。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质谱仪,其基本组成是相同的。都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本节主要介绍有机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2 离子源(Ion source) 离子源的作用是将欲分析样品电离,得到带有样品信息的离子。质谱仪的离子源种类很多,现将主要的离子源介

+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LC-MS-MS 液质联用(LC-MS)性能选择和价格比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原理及应用 简介液色迷人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514410.html," 1977年,LC/MS开始投放市场 1978年,LC/MS首次用于生物样品分析 1989年,LC/MS/MS取患上成功 1991年,API LC/MS用于药物开发 1997年,LC/MS/MS用于药物动力学高通量筛选 2002年西方强国质谱协会统计的药物色谱分析各种不同方法所占的比例。1990年,HPLC高达85%,而2000年下降到15%,相反,LC/MS所占的份额从3%提高到约莫80%。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可能相当于西方强国1990年的水平。为此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色谱质谱的在线联用将色谱的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功能结合起来,使成为事实对庞大混合物更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并且也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 色谱质谱联用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互为增补,分析不同性质的化合物。 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的区别: 气质联用仪(GC-MS)是最早商品化的联用仪器,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用电子轰击方式(EI)获患上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对比。 液质联用(LC-MS)首要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需要解答的题目:不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测定;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

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没有商品化的谱库可对比查询,只能自己建库或自己解析谱图。 常见的色质联用仪首要有气相-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质谱联用仪。随着我国财政能力的日益增强和理化分析仪器的飞速发展,许多单元处于一个设备迅速增长的高峰期,提出买质谱的单元也不少,下面针对疾控系统中色质联用仪的采办与应用需要解答的题目谈下个人看法。 从技术层面来说,采办色质联用仪的目的首要有两方面:定性,灵敏度。 谈到色质联用仪在定性方面的作用,就要先谈一下从色谱定见的逻辑缺陷。 色谱定性和色谱定量都涉及到一个基本逻辑:“在两个流程的绝大多数因素都完全一致,则独一不不异的那一个因素,最终引起了成果的不同”。 色谱定量是依据这个逻辑(在各个条件都一致时,决议峰面积不同的独一因素就是浓度的不同),色谱定性也是这样(在各个条件都一致时,决议保留时间不同的独一因素就是组分的不同)。 色谱定性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在绝大多数情况,这甚或是独一的依据)。我们在定性时的色谱定见就是:“ 组分峰与标准峰保留时间不异,则判断该组分=标准物质”。注意,我们使用的是“不异”,而上边逻辑中的重点却是“不同”。 要使这样的色谱定见合乎逻辑,必需加上至少一个限制:过程中的每个因素都能对成果产生特别优异性的作用。对于色谱来说,就是“在定性时,每种不同的组份必需对应不同的保留时间”。 然而,大量的测试成果告诉我们,不同的组份,往往会有不异或极为相近的保留时间。 以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色谱定性可靠度不高”的由来,在色谱测试中,不同的保留时间对应不同的组份是成立的,但是反过来,不异的保留时间象征着不异的组份却是靠不住的。 所以在测试中,排除是相当有决议信念的,而确认则在相当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有一

质谱仪指标解析

质谱仪的几个重要性能指标解释 1.质量范围:质谱仪器能检测到的最低和最高质量,取决于质量分析器的类型。因为质谱检测的是质荷比(m/z),而不是质量,所以仅当离子所带电荷数z=1时,才将质量上下限看成是能检测化合物的最高最低相对分子质量。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化合物,带10个电荷,其m/z=10000/10=1000,所以质量上限为1000的质量分析器也能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的化合物。 2.质量准确度:是指离子质量测定的准确性。 3.质量轴的稳定性:质量轴指质谱测定离子质量的坐标,亦称质量标尺。质量轴稳定性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质量标尺发生漂移的幅度,一般多以8h和12h内某一质量测定值的变化来表示。它和仪器的性能以及仪器操作条件有关,会随着仪器状态和操作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目前商品化仪器均以48h来度量 4.分辨率:是指质谱分辨相邻两个离子质量的能力。不同质量分析器能达到的分辨率不一样,四极杆质谱和离子阱质谱均属于低分辨仪器,一般能分开质荷比相差1的两个带电离子,即通常所谓单位质量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和扇形磁场质谱属于高分辨仪器。在GC/MS联用中低分辨质谱应用更为广泛,高分辨质谱目前主要应用在在二噁英和兴奋剂检测中。 5.灵敏度:有相对灵敏度和绝对灵敏度之分。通常仪器厂家所给指标指相对灵敏度,为一定进样量获得的待测信号强度(S)和噪声信号

强度(N)之比S/N,是无量纲的数值。对多数质谱仪器而言灵敏度和分辨率互为倒数关系。随着分辨率的提高,灵敏度会显著下降,灵敏度是反映仪器整体性能的一项指标,它和离子化效率、离子传输效率、扫描方式、扫描速度、检测器增益、进样方式等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6.扫描速度:质谱进行质量扫描的速度,定义为每秒钟扫描的最大质量数。取决于质量分析器性能以及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接口的信号转换速率。扫描速度慢,质谱图中的离子丰度比将受GC组份浓度变化的影响,色谱峰形也会因为采样点数不够而峰形变坏,从而降低定量的准确性。

Agilent 7890B-5977气相色谱质谱仪

7890B-5977A气质联用仪 1. 技术要求 1.1 气相色谱 1.1.1 主机 1.1.1.1 电子流量控制(EPC):所有流量、压力均可以电子控制,以提高重现性,13路电子流量控制 1.1.1.2 压力调节:0.001psi 1.1.1.3 保留时间重现性:<0.001min,峰面积的重现性:<1% RSD 1.1.1.4 大气压力传感器补偿高度或环境变化,具有4种EPC操作模式:恒温,恒压,程序升压,程序升流 1.1.2 炉箱 1.1. 2.1 操作温度:室温以上4?C至450?C 1.1. 2.2 温度设定:1?C ,程序升温间隔 0.1?C 1.1. 2.3 升温速度:0.1?C -100?C / min (最大) 1.1. 2.4 程序升温:20 阶,21个温度平台 1.1. 2.5 稳定性:< 0.01?C 1.1. 2.6 温度准确度:± 1% 1.1. 2.7 炉箱冷却速度:450?C到50?C, 240秒 1.1. 2.8 最大运行时间:999.99分钟 1.1.3 毛细柱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具有电子压力控制功能) 1.1.3.1 最高使用温度:350?C 1.1.3.2 电子参数设定压力,流速和分流比 1.1.3.3 压力设定范围:0-100psi;压力设定精度:0.001psi 1.1.3.4 流量范围:0-200mL/分钟N2, 0-1250mL/minH2 or He 1.1.4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1.1.4.1 温度范围:1?C步进可达400?C 1.1.4.2 自动灭火检测,自动点火,自动调节点火气流 1.1.4.3 最低检测限:<1.5 pg C / sec 1.1.4.4 线性范围:>107 1.1.4.5 数据采集频率:400HZ 1.1.5 微板流路Deans Switch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