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我院引入亿高医疗公司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院肿瘤科派出人员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学习半年,引入了南京亿高医疗公司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现将正式投入使用。亿高医疗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是国内知名的消融系统,也是少数在消融领域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少数厂家之一,为全国各大医院使用的微波消融治疗品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广东省省人民医院等的微波消融系统均为该公司的产品。

治疗原理:

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 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最大的消融范围,一般直径小于3CM的肿瘤能够一次性灭活;小于5cm的肿瘤能通过双针或者多次消融灭活;

2、术中病人痛苦小,经需要静脉麻醉,无需气管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3、安全性高,恢复快,一般术后1-2天即可出院;

4、使用范围广,对于肝、肺肿瘤效果尤其佳。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独创的新一代温控/测温系统;

传统的测温系统,一般测量的是杆中(冷却水)温度或者是毁损区域的中心温度,而冷循环温控微波刀通过测量肿瘤凝固组织的边缘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肿瘤实际毁损范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冷循环专利技术;

拥有专利的冷循环技术,水冷和气冷两种冷却方式可选,微波天线杆稳降至37℃以下,防止烫伤皮肤,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3、双刀并用及多刀并用技术;

微波双针叠加并不是两根针1+1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双针的两电磁热场叠加、两热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形成明显大于等功率、等时间条件下单针两次凝固范围的球形凝固区域。

对于直径5cm以上的较大体积肿瘤,建议使用双刀并用技术,双刀并用能一次形成较大的类球形毁损区域,与单刀多点凝固相比,提高了一次原位灭活率,消灭了单刀多点凝固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的盲区,简单快捷、更好的体现了治疗安全性。

4、连续、脉冲双模式输出;

连续、脉冲双模式可根据临床要求选择。

连续工作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缩短凝固治疗时间。

脉冲工作模式能增强微波的穿透深度,有助于增大毁损范围,减少组织炭化。

使用范围:

目前,冷循环微波刀已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胰腺癌、前列腺癌、骨肿瘤、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适应症:

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

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

3、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姑息性治疗;

4、因位置原因不能手术切除或术中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

5、病人拒绝手术。

并发症及副作用:

微波刀治疗肿瘤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不高,常见的有术后低热,术中轻微灼痛感等,在给予对症处理后,通常在2-3天后症状会消失。因此是目前最安全高效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

医院选择微波微创消融优势在哪: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靶向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它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药物治疗、生物、基因技术等一体,代表着21世纪肿瘤治疗的最新发展方向。

1. 微创,病人损伤小,恢复快;

2. 安全、无放化疗毒副作用、不损伤免疫系统;

3. 效果确切、对肿瘤细胞直接消融摧毁;

4. 冷循环微波刀既可单独施行,也可与化疗、放疗、介入或手术疗法结合;

5. 尤其适合中晚期、不能开刀、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肿瘤;

6. 对原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开刀;

7. 因损伤轻微,病人可多次接受该手段治疗。

微波光子学及其链路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

微波光子学及其链路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微波光子学及其链路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 摘要:微波光子学以光子技术为工具,生成、处理、传输微波/毫米波信号,注重微波与光子在概念、器件和系统方面的结合。微波光子学典型研究包括了微波信号的光产生、处理和转换,微波信号在光链路中的分配和传输等。微波光子链路技术与传统电子技术相比则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重量轻,易于铺设,抗电磁干扰,低损耗,高带宽等。本文通过对微波光子链路领域相关文献的阅读与学习,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微波光子学;微波光子链路;系统应用 引言 微波光子学(MicrowavePhotonics,MWP)作为微波与光子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兴学科,发展迅速。在过去30年中,微波光子学在理论、器件、关键技术和系统应用层面都取得了进步与发展,某些应用甚至已经实现了实用化。在船舰、机载、卫星、雷达系统、无线通信等或民用或军用领域的复杂多元化电磁环境中,微波光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地位日益凸显,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波光子链路(MicrowavePhotonicLink,MPL)也得益于微波光子学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而受到广泛地关注与研究。光生毫米波技术、光纤无线电(ROF)技术、光控相控阵技术等作为微波光子学技术的分支,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微波光子链路作为这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势明显,在电子战、雷达、遥感探测、无线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微波光子学及微波光子链路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现状 微波光子学及其链路背景 光波分复用技术及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出现后,光通信得到迅速发展。无线通信容量需求也不断发展增加,应用于光纤系统中光发射和接收中的微波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传统的微波传输介质在长距离传输时具有很大损耗,但光纤系统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特性,对于微波传输和处理相当具有吸引力。

光子晶体基本原理

光子晶体 2.1光子晶体的基本原理 大家都知道,许多研究都因类似的现象作出的假设。这是因为宇宙具有相同的模式,其中有一个高度一致的内部规则,即使拥有千变万化的外观。光子晶体也是这样,这是第一先假设光子也具有类似于电子的传输性质,不同的是电子是在普通晶体中传输,而光子是在光子晶体中传输,然后在半导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外,晶体的原子是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由于这个周期势场,电子的运动收到周期性布拉格散射效应,从而形成一个能带结构,带隙存在于带与带之间。如果电子波带隙能量落到带隙中,就不能继续传播。事实上,无论什么电磁波,只要受到周期性调制,就会产生一个能带结构,也有可能出现带隙。 简而言之,由于半导体中离子的周期性排列引起了能带结构的产生,而能带控制着载流子(半导体中的电子或者空穴)在半导体中运动。同样的,在光子晶体由周期性变化所产生的光的光带隙结构,从而由光带隙结构控制着光在光子晶体中的移动。 2.2光子晶体的制备 人们已广泛认识到光子晶体具有的巨大应用前景, 这是光子晶体得以应用的必要条件———光子晶体的制备工艺得到世界上众多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在此后的时间里,关于光子晶体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探索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然成为国际信息科技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光子晶体的维数上看,光子晶体可以分为一维光子晶体, 二维光子晶体和三维光子晶体。一维光子晶体,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维度上周期性排布的光子晶体,它是由两种介质块构成的,而且这两种介质块须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并在空间上交替排列。二维光子晶体是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柱(或其他规则介质)在二维空间上周期性排列的结构,如石墨结构,在某一平面上具有周期性,而在垂直这个平面的方向上是连续不变的。三维光子晶体是在三个方向上均具有周期性结构,因此与一维、二维光子晶体在某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具有光子带隙不同,它在三个方向也都具有光子禁带,也被称为全方位光子带隙。

新型宽带大动态毫米波器件及应用中的微波光子学基础研究论文已处理

新型宽带大动态毫米波器件及应用中的微波光子学基 础研究论文 项目名称: 新型宽带大动态毫米波器件及应用中的微波光子学基础研究 首席科学家: 起止年限: 依托部门: 一、研究内容 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对六项内容展开研究: 1.基于全光频域信号变换的复杂宽带毫米波信号的产生 (1)光频梳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 研究以较低频率的微波调制信号通过电光调制变换产生宽带光谱的新方法。研究激光器相位噪声与微波信号的相互作用机理,揭示光源相位噪声对输出谱线相位影响的内在规律;探索进一步增大输出光谱可利用带宽的新方法。 (2)光学非线性光频谱扩展与光频梳稳定的机制研究 将基于非线性光学理论,研究多谱线光谱扩展与稳定的方法。研究高功率密度的多光频分量在高非线性器件中的相互作用机理,揭示非线性过程对频谱相位噪声影响的内在规律;研究高转换效率的非线性光谱展宽技术和相关器件的实现方法;研究反馈控制回路特性、光腔稳定方法等对频谱噪声、抖动等特性的影响,探索获得高稳定度带宽光谱输出的新方法。 (3)全光频域信号变换机制对光生毫米波信号保真度的作用研究 研究全光频域信号变换中的信号失真与混叠机理;研究空域光束分布及

变换方式等对波形失真影响的机理。 2. 光波相位控制机理与毫米波稳相传输 (1)毫米波光纤传输中相位噪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 研究光纤色散、非线性、偏振效应与毫米波相位噪声之间的物理关联性,揭示毫米波光纤传输中相位噪声的形成与演化机理,为毫米波传输相位噪声的控制提供依据。 (2)光纤传输的时域非互易性规律及其对稳相精度的影响研究 探索基于时域非互易的光纤传输稳相理论,研究非互易性控制方法。重点研究光纤相位扰动互易性与光纤物理参数之间的规律;研究高精度、大范围的光波相位误差检测理论和方法,创建基于光波相位误差检测的光纤传输相位测量系统;探索新型的相位校正理论和方法。 (3)毫米波相位控制机制与毫米波光子移相器的研究 光波相位与毫米波相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控制机制,研究基于光波相位控制的毫米波光子相位控制方法;研制相应的毫米波光子移相器。 (4)相位误差检测机制与光波、毫米波鉴相器的研究 研究毫米波鉴相精度与非线性混频效率和激光相位噪声之间的物理关联性,研究基于光学非线性效应的毫米波相位误差检测机制;研制高精度的毫米波光子鉴相器。 3.光-毫米波频谱转换理论与宽带毫米波的动态可重构信号处理 (1)光载毫米波信道化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 研究PS-FBG的结构、提高PS-FBG通带和截止带之间过渡带斜率的工艺。面向频率覆盖至300GHz及以上频段,研究增强PS-FBG透过谱带宽的理论与工艺。

微波治疗仪的原理应用及维修

?微波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医学上的应用为九十年代方引入我国,并很快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我院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男科和眼科的治疗,至末期大量引进,用于耳鼻喉,妇科,肿瘤科的手术治疗,并广泛应用于各科室的理疗应用,机型主要有南京生产的HBS-A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珠海生产的EBH-IV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等,其中以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为主。在长期的使用和维护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有必要把相关的原理、使用及维修系统地阐述一下以资参考,希望能给使用和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 下面从微波的临床应用原理及设备的结构原理两部分进行论述其应用、维护和维修。 一、微波应用的原理。 ? ? 1、微波的产生 ? ? 电磁场(交变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就形成电磁波。而微波正是一种频率介于 300~300000MHZ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是利用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的状态不断改变而激励出来的高频振荡。 磁控管外接电路示意图 ? ? 微波发生器常用的有电真空速调管,磁控管,返波管,变容和雪崩管等。在微波治疗仪中采用的是磁控管。它实质是一个加有恒定磁场的真空二极管,其阴极发射电子,阳极作为电磁振荡的“电路”称为谐振腔,施以高压直流,使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激励出高频振荡产生微波。 ? ? 2、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 ? ? 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微波的生物效应。人体是一个生物电场,是最精妙最复杂的电磁兼容系统,这就是电磁波与人体能够互相作为的基础。生物体内的带电粒子,极性分子等在微波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和摩擦和碰撞,从而产生热能。 ? ? 微波与生物相互作用后产生各种生理,病理反应,叫做微波的生物效应,又称为微波生物医学效应。分为内生热效应和非至热效应: ? ? 1)内生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 ? 组织温度升高会引起许多生理反应,包括加热对组织的直接作用和受热后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管,毛细血管压力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使局部白细胞和抗体浓度提高,加快毒素细菌和代谢物排除体外,使局部肌肉痉挛缓解和痛疼消除。 ? ? 2)非致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不引起生物体温度明显升高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激活细胞再而三生:解痉,止痛和灭菌的特性。 微波这两大生物效应就是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这正是微波照射生物体组织后得以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原因。 ? ? 3、微波加热的特性 ? ? 生物组织一定,其吸收微波能量的多少与微波的频率和功率的大小相关;微波一定,生物组织吸收微波能量多少与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和组织的含水量密切相关;热的留驻又与组织环境及组织内血液循环有关如果组织环境温度高或血流量小带走的热量就少,温度就高,反之就低。 ? ? 微波使生物组织作为热源体里面发热,是内发热,加热速度快而均匀,是整体性的。容易深入组织内部进行治疗,透入深度有选择性,就是它的一大优势。这就是其它外加热方式(如神灯,红外线灯属外加热)无法达到的。 ? ? 4、微波应用的选择 ? ? 微波辐射器的面越小,能量就越集中,输出功率越大能量也越大,所以手术治疗时其幅射器或说探头形状就要越小越尖,让辐射头与组织接触释放更大能量产生高温进行凝固或切割。而理疗则相反。

光子晶体简介及应用

光子晶体及其应用的研究 (程立锋物理电子学) 摘要:光子晶体(PbmDftic Crystal)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材料,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光子禁带(Photonic B锄d.G £lp,简称PBG),频率落在光子禁带内的电磁波是禁止传播的,因而具有光子带隙的周期性奔电结构就称为光子晶体。近几年,光子晶体被广泛地应用于微波、毫米波的电路设计中。的滤波特性,加以优化,则可以实现带通滤波器。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基于光子晶体的全新光子学器件被相继提出,包括无阈值的激光器,无损耗的反射镜和弯曲光路,高品质因子的光学微腔,低驱动能量的非线性开关和放大器,波长分辨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超棱镜,具有色散补偿作用的光子晶体光纤,以及提高效率的发光二极管等。光子晶体的出现使光子晶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全光子化"和光子技术的微型化与集成化成为可能,它可能在未来导致信息技术的一次革命,其影响可能与当年半导体技术相提并论。 关键词:光子晶体;算法;应用;

1光子晶体简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随着人们对电子在物质尤其是半导体中运动规律的研究,使得对电子控制能力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各种微电子器件以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推动了电子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半导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半导体的工作载体是电子,因此半导体的研究围绕着怎样利用和控制电子的特性。但近年来,电子器件的进一步小型化以及在减小能耗下提高运行速度变得越来越困难。人们感到了电子产业发展的极限,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光子。与电子相比,以光子作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具有优越性。光子是以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速度快;它的静止质量为零,彼此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即使光线交汇时也不存在相互干扰:它还有电子所不具备的频率和偏振等特征。电子能带和能隙结构是电子作为一种波的形式在凝聚态物质中传播的结构,而光子和电子一样具有波动性,那么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材料,光子作为一种波的形式在其中传播也会产生光子能带和带隙。近来大量的理论和实验表明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材料,其典型的结构是一个折射率周期变化的三维物体,它的周期为光的波长,折射率变化比较大时,会出现类似于电子情况的光子能带和带隙。这种具有光子能带和带隙的材料被称为光子晶体。 在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在晶体的周期势场中传播时,由于电子波会受到周期势场的布拉格散射而形成能带结构,带与带之间可能存在

光子晶体原理及应用

一、绪论 1.1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 光子晶体是由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在空间呈周期排布的结构,当电磁波受到调制而形成类似于电子的能带结构,这种能带结构称为光子能带。在合适的晶格常数和介电常数比的条件下,类似于电子能带隙,在光子晶体的光子能带间可出现使某些频率的电磁波完全不能透过的频率区域,将此频率区域称为光子带隙或光子禁带。人们又将光子晶体称为光子带隙材料。 与一般的电子晶体类似,光子晶体也有一维、二维、三维之分。一维光子晶体是介电常数不同的两种介质块交替堆积形成的结构。实际上,一维光子晶体已经被广泛应用,如法布里-珀罗腔光学多层的增反/透膜等。二维光子晶体是介电常数在二维空间呈周期性排列的结构。 光子晶体中存在光子禁带的物理机理是基于固体物理的布洛赫理论。 1.2光子带隙 光子在光子晶体中的行为类似于电子在半导体晶体中的行为,通过独特的光子禁带可改变光的行为。研究表明,光子带隙有完全光子带隙与不完全光子带隙的区分。所谓完全光子带隙,是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无论其偏振方向及传播方向如何,光都禁止传播,或者说光在整个空间的所有传播方向上都有能隙,且每个方向上的能隙能互相重叠。所谓不完全光子带隙,则是相应于空间各方向上的能隙并不能完全重叠,或只在特定的方向上有能低折射率的介质在晶格中所占比率以及它们在空间的排列结构。总的来说,折射率差别越大带隙越大,能够达到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光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特性研究 2.1一维光子晶体的传输矩阵法 设一维光子晶体由两种材料周期性交替排列构成,通常称一维二元光子晶体,类似固体能带理论中的Kroning-penney模型,在空气中由A、B薄层交替构成一维人工周期性结构材料,其中A材料的折射率是na,厚度为ha,B材料的

微波治疗仪.

微波治疗仪 简介 微波治疗在国际、中国已经应用多年,其疗效已得到世界医务界的肯定。在手术时以其优越的止血效果,先进的作用原理,微小的组织损伤,而被喻为取代电灼、冷冻、激光的新技术。微波治疗仪是一种利用微波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新型医疗仪器。它除具有深表加热的特点外,还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安全性高以及造价低,仪器结构紧凑, 适应性广泛等优点。通过配备不同的附件设备, 可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微波治疗仪其是在微波技术,传感器、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科技术的综合体,是一种既安全、方便、良好的手术治疗方法,无需麻醉,可在门诊直接完成。该治疗仪在治疗前列腺病患(前列腺增生(BPH 、前列腺炎和女性非淋菌性 阴道炎、宫颈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WB-3100微波治疗仪正在成为泌尿外科和妇科的一种主要设备,正在被中国各大医院、专科门诊、计划生育指导站所认识、熟悉和使用。 治疗原理 生物电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愈益受到中国外有关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对高频电磁波的研究已经拓展到毫米波段,并被视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毫米波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 1968年,加拿大学者 Webb 发表了第一篇关于 毫米波可抑制细菌生长的生物效应文章, 随后他又报道过微生物对毫米波存在类似谐振的能量吸收谐振点,指出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对毫米波具有不同的吸收谐振点。此后, 俄、美、德、法和中国等许多科学家都做了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工作。结果表明低能量密度的毫米波照射能引起明显的生物效应, 同时在毫米波临床应用上也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微波作为毫米波的一种,除了具有毫米波的共有特性外,还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毫米波的独特性质。微波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似光性、穿透性和非电离性。 似光性——微波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相比,更能像光线一样地传播和集中;

微波通信原理的详细介绍

微波通信原理的详细介绍 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共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 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我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有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

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 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采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近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

微波治疗仪的原理应用及维修

微波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医学上的应用为九十年代方引入我国,并很快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我院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男科和眼科的治疗,至末期大量引进,用于耳鼻喉,妇科,肿瘤科的手术治疗,并广泛应用于各科室的理疗应用,机型主要有南京生产的HBS-A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珠海生产的EBH-IV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等,其中以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为主。在长期的使用和维护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下面从微波的临床应用原理及设备的结构原理两部分进行论述其应用、维护和维修。 一、微波应用的原理。 1、微波的产生 电磁场(交变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就形成电磁波。而微波正是一种频率介于300~300000MHZ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是利用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的状态不断改变而激励出来的高频振荡。 磁控管外接电路示意图 微波发生器常用的有电真空速调管,磁控管,返波管,变容和雪崩管等。在微波治疗仪中采用的是磁控管。它实质是一个加有恒定磁场的真空二极管,其阴极发射电子,阳极作为电磁振荡的“电路”称为谐振腔,施以高压直流,使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激励出高频振荡产生微波。 2、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 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微波的生物效应。人体是一个生物电场,是最精妙最复杂的电磁兼容系统,这就是电磁波与人体能够互相作为的基础。生物体内的带电粒子,极性分子等在微波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和摩擦和碰撞,从而产生热能。微波与生物相互作用后产生各种生理,病理反应,叫做微波的生物效应,又称为微波生物医学效应。分为内生热效应和非至热效应: 1)内生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组织温度升高会引起许多生理反应,包括加热对组织的直接作用和受热后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管,毛细血管压力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使局部白细胞和抗体浓度提高,加快毒素细菌和代谢物排除体外,使局部肌肉痉挛缓解和痛疼消除。 2)非致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不引起生物体温度明显升高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激活细胞再而三生:解痉,止痛和灭菌的特性。 微波这两大生物效应就是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这正是微波照射生物体组织后得以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原因。 3、微波加热的特性 生物组织一定,其吸收微波能量的多少与微波的频率和功率的大小相关;微波一定,生物组织吸收微波能量多少与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和组织的含水量密切相关;热的留驻又与组织环境及组织内血液循环有关如果组织环境温度高或血流量小带走的热量就少,温度就高,反之就低。 微波使生物组织作为热源体里面发热,是内发热,加热速度快而均匀,是整体性的。容易深入组织内部进行治疗,透入深度有选择性,就是它的一大优势。这就是其它外加热方式(如神灯,红外线灯属外加热)无法达到的。 4、微波应用的选择 微波辐射器的面越小,能量就越集中,输出功率越大能量也越大,所以手术治疗时其幅射器或说探头形状就要越小越尖,让辐射头与组织接触释放更大能量产生高温进行凝固或切割。而理疗则相反。 所以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幅射器的选择和功率的大小范围也不同。治疗目的有两种即手术治疗和康复理疗。对手术治疗,微波主要由辐射头吸收,要瞬间产生高热,所以功率必须大,并根据部位和手术要求来调整;理疗是完全辐射透热,以热的有益效应来加强疗效,功率不能太大。 5正确安全的使用必须注意如下几方面在我们医院应用最广的主要是理疗,治疗是医生专用,使用上不存在什么问题,所以这里着重针对理疗来谈其使用和维护。 YWY-2B型微波治疗仪设定功率范围在0~30W(电路设定),其输出频率固定在2400MHZ(误差30MHZ)。 1)金属物的影响 导电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微波不能透入金属内部而被反射,故由于金属对微波的强反射作用如果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会起到增强作用这时就会相应升高透射组织内的温度;如果反射波与入射波不在同一方向对透射组织的温度的影响就不大。所以我们要考虑金属物的形状与照射面的深浅程度,这会影响到反射波的方向,比如直于金属圆环平面

光子晶体的应用与研究

光子晶体的应用与研究 IsSN1009—3044 Compu~rKnowledgeand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 V o1.7,No.22.August2011. 光子晶体的应用与研究 陆清茹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E—mail:kfyj@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677918.html,.ell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1677918.html, Tel:+86—551~56909635690964 摘要: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PhotonicBand~Gap,简称为PBG)g~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时也称为PBG光子晶体结 构.该文系统的阐述了光子晶体的产生,制备及应用.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子频率禁带;激光全息: 中图分类号:TN364文献标识码:A 光子晶体激光器:微波天线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468—02 进入2O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迎来了电子时代,电子器件被极其广泛的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 和通讯行业的发展.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电子器仲不断深入的小型化,低耗能,高速度,其进一步的提升也越来越困难.人 们感到了电子器件发展的瓶颈,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光子,有人提出了使用光子代替电子作为新一代信息载体的设想.电子器件的基 础是电子在半导体中的运动,类似的,光子器件的基础是光子在光子晶体中的运动.光子的性质决定了光子器件的主要特点是能量 损耗小,运行速度快,所以工作效率高.光子器件在高效率发光二极管,光子开关,光波导器件,光滤波器等方面都具备巨大的应用

潜力.近年来,光子晶体相关的理论研究,实验科学以及实际应用都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光子晶体领域已经成为现在世界范围 的研究热点.1999年l2月17日,《科学》杂志就已经把光子晶体的研究列为全球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1光子晶体的由来 1987年S.John和E.Yablonovitch等人分别提出了光子晶体的概念: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PhotonicBand—Gap,简称为 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时也称为PBG光子晶体结构.它是根据电子学上的概念类比得出的.我们知道,在固体物理 学的研究中,晶体中的呈周期性排列的原子产生的周期性电势场会对其中电子有特殊的约束作用.在介电常数周期性分布的介质 中的电磁波的一些频率是被禁止的,光子晶体也类似.通常这些被禁止的频率区间为光子带隙,也叫光子频率禁带,而将具有"光子 频率禁带"的材料称作为光子晶体 2光子晶体的分类与结构 我们可以根据光子晶体的结构进行分类根据其能隙空间分布的不同,我们把光子晶体分为一维光子晶体,二维光子晶体,三 维光子晶体. 3光子晶体的制造 光子晶体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它是一种人造做结构,其制备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机械加工法 机械加工法又叫精密机械加工法.这种加工法是存光子晶体的早期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方法.机械加工法通过在集体材料上进 行机械接卸钻孑L,利用空气介质和集体材料的折射率差束获得光子晶体,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制备制作起来比较容易的晶格常熟在 厘米至毫米量级的微波波段光子晶体. 3.2半导体微制造法 半导体制备技术中的"激光刻蚀","反应离子束刻蚀","电子束刻蚀"以及"化学汽相

微波光子学研究的进展

微波光子学研究的进展 2009-08-1916:31 摘要:微波光子学注重微波与光子在概念、器件和系统的结合,典型研究包括微波信号的光产生、处理和转换,微波信号在光链路中的分配和传输等。其研究成果促进了新技术的出现,如光载无线(RoF)通信、有线电视(CATV)的副载波复用和光纤传输、相控阵雷达的光控波束形成网络以及微波频域的测量技术等. 英文摘要:In microwave photonics, the combination of concepts, devices and system is emphasized. Its typical research includes: photonic microwave generation, photonic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version, distribution of microwave signals in optical links, and so on. These research results promote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Radio over Fiber (RoF) communications, the subcarrier multiplex and fiber transmission of Cable Television (CATV), optical control beam forming network in phased array radar, test technologies in microwave frequency, and so o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36002、60807026) 1 微波光子学产生的背景 光波分复用技术的出现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发明使光通信得到迅速发展。光纤通信具有损耗低,抗电磁干扰,超宽带,易于在波长、空间、偏振上复用等很多优点,目前已实现了单路40~160 Gb/s、单根光纤10 Tb/s的传输。 随着容量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光纤系统需要在光发射和接收机中采用微波技术。 与此同时,随着对无线通信容量需求的增加,微波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微波通信能够在任意方向上发射、易于构建和重构,实现与移动设备的互联;蜂窝式系统的出现,使微波通信具备高的频谱利用率。但目前微波频段的有限带宽成为严重问题,人们开始考虑30~70 GHz新频段的利用。60 GHz光载无线(ROF)系统由于接入速率高和不需要另外申请牌照等优点正成为宽带接入的热门技术。60 GHz信号在大气中的传输损耗高达14 dB/km,意味着在蜂窝移动通信中信道频率可更加频繁地重复使用。但传统的微波传输介质在长距离传输时具有很大损耗,而光纤系统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特性,对于微波传输和处理充满吸引力。 光纤技术与微波技术相互融合成为一个重要新方向。从理论上来讲,微波技术和光纤技术的理论基础都是电磁波波动理论。在光电器件中,当波长足够小时要考虑波动效应,采用电磁波理论来设计和研究光电器件,如波导型或行波型器件。理论基础的统一,使得微波器件和光电子器件可使用相同材料和技术在同一芯片上集成,这极大促进了两个学科的结合,促进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微波光子学的诞生。 微波光子学概念最早于1993年被提出[1]。其研究内容涉及了与微波技术和光纤

光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题目光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成绩 专业 课程名称、代码 年级姓名 学号时间2016年12月 任课教师

子晶体及其器件的研究进展 摘要:光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光子带隙的新型材料,通过设计可以人为调控经典波的传输。由 于光子晶体具有很多新颖的特性,使其成为微纳光子学和量子光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微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光子晶体在信息光学以及多功能传感器等多个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光子晶体及其特征,概述了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方法和加工制作流程,论述现阶段发展的几种光子晶体器件,并对光子晶体器件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子晶体的应用;发展趋势 Research progress of photonic crystals and devices Abstract:Photonic crystal is a new material with photonic band gap, which can regulate the transmission of classical wave artificially. Because it has many novel properties of photonic crystal, which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of micro nano Photonics and quantum optics. With the progress of micro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photonic cryst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information optics and multifunction senso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hotonic crystal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 and process of the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iscusses several kinds of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at this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hotonic crystal devices is prospected. Key words:Photonic crystal; application of photonic crystal; 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随着人们对电子在物质尤其是半导体中运动规律的研究,使得对电子控制能力的增加,从而产生了各种微电子器件以及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推动了电子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半导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半导体技术正向着高速化和高集成化方向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当信息处理的频率和信号带宽越来越高时,通过金属线传输电子会带来难以克服的发热问题和带宽限制;而线宽减小到深纳米尺度时,相邻导线的量子隧穿效应成为电子器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迫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光信息处理技术,并尝试用光器件来替代部分传统电子器件,以突破上述瓶颈限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光子器件尺寸降低至微纳米量级,并能与微电子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三种:纳米线波导,表面等离子体和光子晶体。其中,光子晶体具有体积小、损耗低和功能丰富等多种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光子集成材料,称为光子半导体[1],它是1987年才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材料。这种材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可以如人所愿地控制光子的运动。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光子晶体可以制作全新原理或以前所不能制作的高性能光学器件,在光通讯上也有重要的用途,如用光子晶体器件来替代传统的电子器件,信息通讯的速度快得

微波治疗机的资料

微波治疗仪 在临床上,微波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微波致热效应和非微波致热效应。微波治疗仪所采用的微波热疗是一种非接触加热方式,不存在因电接触造成的热灼伤和电灼伤的可能。近几年,由于各项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得微波治疗无需麻醉,可在门诊完成,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 微波治疗在国际、国内已经应用多年,其疗效已得到世界医务界的肯定。在手术时以其优越的止血效果,先进的作用原理,微小的组织损伤,而被喻为取代电灼、冷冻、激光的新技术。微波治疗仪是一种利用微波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新型医疗仪器。它除具有深表加热的特点外,还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安全性高以及造价低,仪器结构紧凑,适应性广泛等优点。通过配备不同的附件设备,可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微波治疗仪其是在微波技术,传感器、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科技术的综合体,是一种既安全、方便、良好的手术治疗方法,无需麻醉,可在门诊直接完成。 微波治疗疾病原理 微波作为毫米波的一种,除了具有毫米波的共有特性外,还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毫米波的独特性质。微波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似光性、穿透性和非电离性。 似光性——微波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相比,更能像光线一样地传播和集中; 穿透性——与红外线相比,微波照射介质时更容易深入物质内部; 非电离性——微波的量子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不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只改变其运动状态)。短波超短波同属电磁波,但与微波相比,由于频率大幅度降低,临床效果差别很大。人体的血液、淋巴液、脑脊髓液等对微波都有特殊的吸收作用。如短波超短波在电极作用下,脂肪与肌肉的温升之比约为9比1,而人体皮下都有一层脂肪,脂肪吸收电磁能产热过多,势必妨碍电磁能在深部组织的作用。而微波作用于人体脂肪和肌肉的产热之比接近于1比1,因此微波的热效应更均匀,在较深部位肌层内仍有显著的热效应。 微波生物学临床治疗机理微波热效应人体组织是由各种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组成,这些物质在电学上可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人体内钠、钾、钙、碘、铁等多种无机离子,它们在微波电磁场中忽而被吸引,忽而被排斥,形成电场方向的振动,振动时离子间的互相摩擦以及和周围媒质间的摩擦产生了热。人体胶体组织本来并不显电性,但部分胶体颗粒吸附周围的离子也会呈现电性,形成带电的胶体,这些物质在微波场作用下亦产生类似离子的摩擦碰撞运动而产生热。人体组织中的肌肉、脂肪、蛋白、内脏、血液、淋巴液等在电学上均属电介质,它们含有大量水分。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所带的正电和负电作用中心重合,通常情况下不呈现电特性。在微波电磁场下水分子极化,水分子中正电和负电作用中心不重合。形成电学中的电偶极子并按高频场瞬间场的方向重新排列,使之发生急剧旋转产生摩擦热。 微波非热效应微波作用于人体组织除热效应外还存在着非热效应,例如人体乳脂、红细胞等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作用下沿电力线分布排列成串珠状,这些现象在不引起热的电场强度下亦可发生,反映在临床医学上有特定疗效,显然这种疗效与热效应无关。 治疗机理大量科学实验表明,不论离子、带电胶体或偶极子在微波场中所作振动或旋转运动产生的热效应,或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下产生的非热效应(电磁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专栏 本课程为计算机通信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使计算机学院毕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通信知识背景,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通信和网络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阅读全文] 第1章通信系统概述 更多.. 通信按传统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信息可以是语音、文字、符号、音乐、图像等等 第1节通信的基本概念 第2节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3节通信的发展趋势 第4节本书概述 第2章传输介质 更多..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 第1节传输介质的基本概念 第2节双绞线 第3节同轴电缆 第4节无线信道 第5节无线信道的微波频段 第6节光纤 第3章信号的传输技术 更多..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传输是指通过物理介质传播含有信息的信号的过程 第1节传输技术概述 第2节模拟信号的调制传输 第3节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4节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第5节光信号的传输 第4章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 更多..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两大类,与模拟信号相比,由于数字信号在传输、交换、处理等过程中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目前的通信系统普遍是以数字信号为主的数字通信系统

概述 第1节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第2节多路复用技术 第3节数字复接技术 第4节同步技术 第5节同步数字系列(SDH) 第5章信号的交换 更多..“交换”即是在通信网大量的用户终端之间,根据用户通信的需要,在相应终端设备之间互相传递话音、图像、数据等信息 第1节交换技术概述 第2节数字程控交换 第3节ATM交换 第4节以太网交换 第5节光交换 第6章话音通信 更多.. 公用交换电话网即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它是以电路交换为信息交换方式, 以电话业务为主要业务的电信网。PSTN同时也提供传真等部分简单的数据业务 第1节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 第2节信令与信令网 第3节智能网 第7章数据通信基础 更多.. 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之间通过通信节点、有线或无线链路进行数字信息的交换 第1节数据通信的演变 第2节数据通信概述 第3节数据通信系统主要任务 第4节数据传输方式 第5节数据通信关键技术 第6节数据通信系统技术指标 第7节数据通信网 第8节OSI参考模型与协议 第8章局域网 更多.. 局域网是一种地理范围有限的网络,是一种使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第1节局域网概述 第2节局域网技术 第3节以太网 第4节家庭网

综述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

光子晶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学号:SA12231016 姓名:陈飞虎) 摘要: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是在1987年由S.john[1]和E.Yablonovitch[2]分别独立提出,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结构。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当中,光子晶体已在光通信技术、材料科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光子晶体在各方面所取得的相应进展,并探讨光子晶体在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状况。 关键词:光子晶体研究进展 1 引言 自光子晶体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它就成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材料又称为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 gap,PBG)材料,指介电常数(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材料。电子在固态晶体的周期性势垒下能形成电子带隙,光子晶体的周期性晶格对光的布拉格散射可以形成光子带隙, 频率处在光子带隙中的光被禁止进入光子晶体。若光子晶体中某个地方不满足周期性,即引入了缺陷,禁带中就会出现缺陷态,缺陷态具有很高的光子态密度。采用各种材料,设计不同的光子晶体结构和引入不同的缺陷类型以及缺陷组合,可以制作出功能和特性各异的微纳光子器件。因光子晶体具有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两大优越特点,所以它在发光二极管、多功能传感器、光通讯、光开关、光子晶体激光器等现代高新技术领

域[3-4]有着广泛应用。当前所制备的光子晶体大多不可调,但对于可调制光子晶体的带隙可以调控,电介质的折射率和光子晶体的晶格常数决定了光子带隙的宽度和位置,故改变外部环境,如加电场、磁场、压力或温度等,均能对光子禁带进行调制。因此可调控的光子晶体成为各个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2 光通信技术方向的研究进展 传统波导利用的是全内反射原理,当波导弯曲较大时,电磁波在其中的传播不再符合全反射原理,以至于弯曲损耗较大。而光子晶体波导采用的是不同方向缺陷模共振匹配原理,因而光子晶体波导不受转角限制,有着极小的弯曲损耗。理论上,当波导弯曲 90°时,传统波导会有 30%的损失,而光子晶体波导的损耗只有 2%[5]。另外,光子晶体波导的尺度可以做得很小,达到波长量级;因此,光子晶体波导不仅在光通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未来大规模光电集成、光子集成中也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光子晶体光纤(PCF) 由于它的包层中二维光子晶体结构能够以从前没有的特殊方式控制纤芯中的光波,使其具有诸多优异的光学特性,如无截止单模传输特性、可调节的色散特性、高双折射特性、大模面积和高非线性特性等,因此PCF的研究一直是光通信和光电子领域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目前,世界各国对PCF的研究如火如荼,在PCF的色散、带隙、非线性特性及应用方面均有了长足进展。PCF的

微波治疗的原理

微波治疗 1、微波作用原理: 微波是指频率从300MHZ到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临床上微波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二大类,即微波的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致热效应: 在生物体受到较大功率微波辐射时,机体温度会逐渐上升,使活体组织引起许多生理反应,而获得医疗效果。如杀死肿瘤和癌细胞,破坏增生组织。杀死致病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人乳头病毒、疱疹病毒……。受热后,血管扩张,引起血流增加,增强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了毛细血管的压力,加快了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毒素、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和渣质输出患部的速度,使肌肉松弛,消除疼痛和缓解肌肉痉挛等。 微波的热疗是将生物体置于微波辐射声中完成的。前列腺微波的热疗作用不同于一般的体表热疗。通常采用经尿道或在直肠对前列腺进行加热的体内疗法。尿道治疗导管中微波达到比体温高若干度的温度,一般为45--49℃,并保持一定时间,使被加热组织变性、萎缩,脱落,将细菌杀灭,这样被压迫的尿道得以舒张,炎症得以消除,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在女性治疗中,通常采用经阴道、尿道对病灶部位进行加热的体内疗法,微波能量对病灶部位加热使之达到比体温高的温度一般为38-43℃,使血流量增加,血液中机体免疫细胞浸润,使附着阴道及子宫颈粘膜外的病原微生物在高温作用下死亡病变组织变性,萎缩,脱落,从而提高了机体组织的抗病能力,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治疗导管中不断流动的冷却水将保护尿道壁或阴道壁不受损伤。 而且由于循环水微波热疗是一种非接触加热方式,避免了因电接触造成的热灼伤和电灼伤的可能。 2、微波治疗的主要作用: (1)消灭病原微生物、病原体。 如:

支原体、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念珠菌等 (2)加速被杀死致病病原体及其病毒排出体外 (3)消除炎症,减轻或消除后尿道机械性梗阻 (4)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扩张),使药物在患部最大量吸收。 3、微波治疗要求做到“四个有效”: ①有效温度: 根据操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②有效时间: 达到有温度后时间保持30—60分钟 ③有效部位: 患者感觉热的部分为阴茎根部及会阴部 ④有效感觉: 患者有温热的感觉 4、微波治疗后,病人的注意事项: 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感冒、受凉,术后禁止性生活,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注意休息。 妇科微波治疗 阴道炎微波治疗较一般传统治疗方法疗效迅速而彻底,一般需行2-4次阴道微波治疗。 宫颈炎、重度糜烂阴道微波治疗,无创伤面形成,无出血,将糜烂面上皮破坏使之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由外向内修复,宫颈转为光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