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胍杀菌剂应用

双胍杀菌剂应用
双胍杀菌剂应用

双胍杀菌剂应用综述

常用的消毒剂产品以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聚六亚甲基双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繁殖体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但需要的浓度均在5000 mg/L以上,不仅价格高,且杀菌效果并不稳定。因此,目前市场出现的产品多为复方制剂,以提高其杀菌能量和降低成本。以含量650 mg/L低浓度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分别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苯扎溴铵、乙醇、醋酸氯己定进行配伍,制成复方消毒剂,并进行了杀灭白色念珠菌效果的观察。结果表明, 4组以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消毒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均较单方聚六亚甲基双胍有明显提高,其中聚六亚甲基双胍与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组成的复方消毒剂和与醋酸氯己定组成复方消毒剂杀菌效果更好。确定一种综合性能更全面的皮肤消毒剂,尚需要进一步进行杀菌谱范围、毒副作用、使用的舒适性和方便性等性能全面评价,方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主要成分为聚六亚甲基双胍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简称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以下同),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pH值为

4.50。聚六亚甲基双胍复方消毒剂是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配而成的消毒剂,含625mg/L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1 250mg/L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1. 聚六亚甲基双胍乙醇复方消毒剂

聚六亚甲基双胍(625 mg/L) +乙醇(750 ml /L)。

2. 聚六亚甲基双胍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方消毒剂

聚六亚甲基双胍( 625 mg/L )+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250 mg/L)。

3.聚六亚甲基双胍苯扎溴铵复方消毒剂

聚六亚甲基双胍(625 mg/L) +苯扎溴铵(1250 mg/L)。

4. 聚六亚甲基双胍醋酸氯己定复方消毒剂

聚六亚甲基双胍(625 mg/L) +醋酸氯己定(1250 mg/L)。

聚六亚甲基双胍乙醇复方消毒剂中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为500 mg/L时,作用1 min,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为250 mg/L时,作用 3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均达5100以上;聚六亚甲基双胍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复方消毒剂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为250 mg/L时,作用1 min,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为125 mg/L时 .

市场上流通的双胍类消毒液,是以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要成分的复方消毒液,为观察其杀菌效果和使用安全性,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含260 mg/L盐酸聚六亚甲基胍的手消毒液作用1.5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杀灭对数值达5.00以上;作用3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达5.00以上。含520 mg/L盐酸聚六亚甲基胍的该消毒液作用1. 5 min,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大于4. 00。以该消毒液原药液搓擦消毒3 min,对受试者手上自然菌的平均降低对数值为2. 40。该手消毒液小鼠经口LD50> 5000mg/kg·bw,属实际无毒;其原液对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小鼠蓄积系数K > 5。结论,该手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酵母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动物试验属无毒类物质,对手皮肤无刺激,有弱蓄积毒性,无致微核作用。

二甲双胍瓶装说明书(共4篇)

篇一: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功能主治】 . 格华止首选用于单纯饮食及体育活动不能有效控制的型糖尿病. 对于型或型糖尿病止低血糖发生 具协同作用 格华止与胰岛素合用 特别是肥胖的型糖尿病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防 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减少胰岛素用量 . 格华止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 【主要成分】 格华止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双胍 【包装规格】 铝塑包装 每片.g每板 片 每盒板 【用法用量】 应遵医嘱服药 格华止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每日二次 根据病人的状况或. 克 逐渐增加剂量随餐服用 通常格华止(盐酸二可每周增加.克或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毫克 对需进一步控制 为了更 甲双胍片)的起始剂量为.克每周增加.血糖患者好的耐受 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每日一次 逐渐加至每日克分次服用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克 剂量可以加至每日毫克(即每次. 每天三次)每日剂量超过克时 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 【不良反应】 格华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为大便异常流感症状 低血糖潮热 肌痛

恶心头昏 呕吐头晕 胃胀指甲异常 乏力皮疹 消化不良出汗增加 腹部不适及头痛味觉异常 其它少见者 寒战格华止 胸部不适 心悸体重减轻等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b 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罕见 【注意事项】 . 口服格华止期间肾功能 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以减少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定期检查 接受外科手术和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患者应暂时停止口服格华止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 肝功能不良某些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合并有肝功能损害. 应激状态 在发热 昏迷 感染和外科手术时 因此有肝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格华止 服用口服降糖药患者易发生血糖暂时控制不良 此时必须暂时停用格华止. 对型糖尿病患者 改用胰岛素待应激状态缓解后恢复使用 而应与胰岛素合用 不宜单独使用格华止 . 应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 格华止治疗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罕见如发生应排除维生素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b缺乏 . 即往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血糖控制良好的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实验室化验异常或临床异常 测定包括血清电 (特别是乏力或难于表达的不适)应当迅速寻找酮症酸中毒或乳酸酸中毒的证据解质停用 酮体 血糖 血酸碱度

药理简答题答案详解

1、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2、简述可乐定的降压作用机制 3试述治疗高血压联合应用氢氯噻嗪、肼苯哒嗪和普奈洛尔的优点。 4简述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5.改变心肌的血液分布,有利于缺血区的供血 6简述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作用机制。 7简述他汀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8试述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包括哪类,各举一代表药。 9利尿药的分类、每类药的作用部位及代表药。 10述高效能和中效能利尿药的不良反应 11比较各类利尿药的利尿作用部位、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12血的类型及抗贫血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13双香豆素可与哪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为什么 14常用抗凝药物肝素和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及过量的解救药。 15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及局部雾化吸入的主要不良反应。 16简述茶碱类平喘药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17平喘药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18试述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用途 19.简述多潘立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 20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并各举一代表药物。 21简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疗程及适用情况。 22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代谢紊乱方面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23状腺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4碘化物的不良反应。 25胰岛素主要用于何种糖尿病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剂型 26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有何症状如何预防 27格列本脲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8试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29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0试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1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 32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举例说明 33简述青霉素G的抗菌谱、抗菌机制及临床应用。 34试述四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35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及其共同特点有哪些 36.CCBs(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药)的分类、代表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1章)。37.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代表药。(22章) 38.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25章) 39.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26章) 40。硝酸酯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8章) 41.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分类。(27章) 42尿药的分类、每类药的作用部位及代表药。 43.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2章)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新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2073497.html,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新认识 作者:刘建欣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02期 【摘要】二甲双胍主要应用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改善,低糖耐量的纠正,并且可起到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近几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其对脂肪肝(非酒精性)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糖代谢;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非酒精性)二甲双胍的化学结构式由胍基和含甲基侧链组成,因数量均为2个,所以化学名为二甲双胍。该药的亲脂能力比以往使用的双胍类药物差,而且半衰期也比以往使用的双胍类药物短,临床应用半衰期为90 min,最终可随尿液排出体外[1]。70年代时该药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并不多,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药物的应用量较小,直到90年代发现该药对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其用药量便迅速的大幅度增加。2006年至今二甲双胍主要应用于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 改善,低糖耐量的纠正,可起到降低抵抗胰岛素的作用,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2]。随着药理药性的不断研究,发现该药可应用的适应证增多,本文将就临床应用展开探讨。 1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1.1二甲双胍具有降糖的功效,但与磺脲类在此方面的作用机制不同,该药无法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只能通过增加体内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来发挥作用,所以小肠为其作用部位。有学者做了动物实验,数据表明该药增加了糖的利用度(幅度约为20%),且能抑制肝糖原的转化分解,减少肝糖的输出量,同时促进胰岛素清除血糖[3]。 1.2新的研究发现除上述作用外二甲双胍还能抑制DPP IV活性,从而对GLP-1效应起到 延长作用,增加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抑制作用,间接的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所以在2008年该药成为降糖一线用药(2型糖尿病)。2低糖耐量的纠正作用 2.1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前期会出现低糖耐量的现象,是糖代谢异常的前兆,但并不是发生这种现象就会患有糖尿病。临床统计30%的低糖耐量者会产生糖尿病[4],其余人群的一半会转变为糖耐量正常,另一半维持现状没有变化。 2.22009年糖尿病协会(美国)的专家组提出可以将二甲双胍设为糖尿病的唯一预防用药。但其主要是应用于极高危的病患,一般病患需要存在多个危险患病因子,体型肥胖,年龄低于60岁,且存在IFG、IGT症状。针对这部分人群的预防可获得最好的效果。3血压、血脂的干预

盐酸二甲双胍片怎么服用

盐酸二甲双胍片怎么服用 文章目录*一、盐酸二甲双胍片怎么服用*二、什么时候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效果好*三、盐酸二甲双胍片有什么注意事项 盐酸二甲双胍片怎么服用一般来说,成人的常规剂量最大日剂量为10mg格列本脲/2000mg盐酸二甲双胍。 *1、单纯饮食控制和/或运动疗法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 初始剂量一次1.25mg格列本脲/250mg盐酸二甲双胍,一日1次,进食时服用;对于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9%或空腹血糖(FPG)高于2g/L的初次治疗患者,初始剂量一次1.25mg格列本脲/250mg盐酸二甲双胍,一日2次,早晚进食时服用。每隔2周可增加日剂量,直至达到最小的有效治疗剂量。 *2、单用磺酰脲类药或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水平未得到满意控制的2型糖尿病 初始剂量一次2.5mg格列本脲/500mg盐酸二甲双胍或5mg 格列本脲/1000mg盐酸二甲双胍,一日2次,早晚进食时服用。初始剂量不可超过之前使用的磺酰脲类药或盐酸二甲双胍的日剂量。之后可逐渐增量,每次增量不超过2.5mg格列本脲/500mg盐酸二甲双胍,直至达到最小的有效治疗剂量。老年患者不可使用最大剂量。

什么时候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效果好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应遵医嘱服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病人状况,逐渐增加剂量。通常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的起始剂量为0.5克,每日二次;或0.85克,每日一次;随餐服用。可每周增加0.5克,或每2周增加0.85克,逐渐加至每日2克, 分次服用。 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2550毫克。对需进一步控制血糖患者,剂量可以加至每日2550毫克(即每次0.85克,每天三次)。每日剂量超过2克时,为了更好的耐受,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 盐酸二甲双胍片有什么注意事项1、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期间,定期检查肾功能,可以减少乳酸中毒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接受外科手术和碘剂X射线摄影检查前患者暂时停止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 2、肝功能不良:某些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因此有肝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 3、应激状态:在发热、感染和外科手术时,服用口服降糖药患者易发生血糖暂时控制不良,此时必须暂时停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改用胰岛素。待应激状态缓解后恢复使用。 4、对I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而应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总结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为全球防控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临床地位和临床疗效 1、临床地位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首选药物和全程药物,且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 2、治疗糖尿病 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患者的FPG(空腹血糖)及PPG(餐后血糖),可使HbA1c下降1.0%~2.0%。 与其他口服降糖药作为一线治疗相比,以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加用第2种口服降糖药或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最晚。 3、预防糖尿病 二甲双胍能够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850mg,2次/d)治疗,3年内T2DM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 特别提醒:目前我国尚未批准二甲双胍用于预防糖尿病。 4、减重效果 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6周,正常、超重、肥胖患者的体重分别下降1.47kg、2.81kg、2.92kg。

磺脲类、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可增加患者体重,联合二甲双胍可减轻上述药物对体重增加的影响。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相比,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体重少增加2.28~3.85kg。 5、降糖机制 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作用于肌肉、脂肪: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提高GLP‐1水平; 激活AMPK,改善肌肉、脂肪、肝脏的能量代谢。 降糖外作用 1、改善血脂的作用 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浆TG、LDL‐C及TC水平,但对HDL‐C改变不明显。 2、心血管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通过有效改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降低基础和负荷后胰岛素水平,起直接或间接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3、使用二甲双胍的肥胖T2D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对下降35%、心肌梗死风险下降39%。 4、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二甲双胍可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雌二醇水平,改善PCOS患者的多毛症,使月经规律、诱导排卵。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摘要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来,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如2016年发表的中国最新二甲双胍联合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临床研究显示,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均能有效降低HbA1C;2015年ADA/EASD立场声明,建议放宽二甲双胍用于中度肾功能不全T2DM 患者的限制;欧洲版说明书已删除慢性心力衰竭的禁忌证;2015年,中国研究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治疗能有效改善IR、更好地控制体重及成本-效益比更佳等。因此,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 【关键词】二甲双胍;共识;临床应用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近年来,虽然有多个新型降糖药物上市,但二甲双胍仍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有良好的单药/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证据,以及心血管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明确的临床证据。因此,该药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二甲双胍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199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T2DM。2004年,欧盟正式批准二甲双胍用于治疗10岁及以上患儿T2DM。国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建议,无论对于超重还是体重正常的T2DM 患者,除非存在禁忌证或无法耐受,否则都应从一开始就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联合治疗的方案中都应包括二甲双胍,这体现了该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自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以来,该共识已成为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二甲双胍的重要学术参考文献。近两年,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为此,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更新。推荐意见、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常见缩略语见表1~3。 一、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

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精)

1957年首次使用双胍类药物,主要是苯乙双胍。历经多年发展、改进,医学界将二甲双胍推荐为所有新发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并与生活方式干预一同成为第一步和贯穿糖尿病治疗始终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作用机制和功效是: 1.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 2.增高肌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的作用而增加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胰岛素抵抗。 3.一定程度的抑制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之所以二甲双胍在有关“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得到越来越高的应用地位,是因为有以下的主要理由及优势: 1.具有良好降糖效果;2.使用安全、副作用小;3.可控制体重;4.在世界范围内的价格都很经济;5.能预防糖尿病;6.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甲双胍的治疗优势近年国际上很多权威研究机构对糖尿病展开了深入的大型研究,上述研究也为对二甲双胍的再认识提供了权威的偱证学依据。 1.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经历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二甲双胍具有良好降糖效果。许多研究证实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动,降低HbA1C。一项二甲双胍与其他降糖单药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应用之后可以使空腹血糖下降60%~78%,磺脲类大概下降60%~70%,在中国应用比较多的阿卡波糖对空腹血糖的影响大概只有双胍类药物的一半。另外二甲双胍在降糖机制方面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降低肝糖输出之外,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2.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在双胍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大家非常关心乳酸酸中毒,大量临床证实:由二甲双胍取代苯乙双胍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研究发现,应用二甲双胍后体内乳酸变成葡萄糖的数量明显减少,同时乳酸的氧化增加,并使乳酸转变成二氧化碳离开体内,因此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不少病人服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适应。总之,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已近50年,长期安全性证据非常充分,没有使用新药可能带来的长期安全性方面的隐忧。 3.二甲双胍治疗能控制体重在降糖的同时又能控制体重是二甲双胍的一个很大优势。研究显示,在超重亚组的患者中,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患者的体重,而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格列本脲则逐渐增加体重。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在控制体重方面显著优于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 4.二甲双胍预防糖尿病

盐酸二甲双胍片工艺

盐酸二甲双胍片工艺改进点分析: 从盐酸二甲双胍片的制剂工艺以及生产情况来看,盐酸二甲双胍片颗粒主要有以下特点:颗粒大且硬,可压性不好,颗粒粗细不均,压片存在不少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时间摸索和最终分析,影响工艺的关键性属性:脆碎度、水分、重量差异、颗粒流动性;总结如下: 影响因素 工艺关键属性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依据 淀粉浆加入量和浓度 脆碎度淀粉浆浓度合理,加入量多可使颗粒的粘性大大提升,片子的脆碎度越好,故影响程度高 水分淀粉浆加入越多,颗粒水分越多,但是感颗粒水分一般由干燥时间决定,故影响程度可以不计 重量差异淀粉浆加入过多,颗粒粗且硬,加入过少颗粒少细粉多都对重量差异有很大影响,故影响程度高 流动性 淀粉浆加入多少和颗粒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但是只要细粉量不超过70%,颗粒的流动性都能满足生产,故影 响程度为中 软材搅拌时间 脆碎度搅拌时间越长指出的颗粒越粗,但对颗粒的粘性无太大的影响,故影响程度低 水分不影响 重量差异软材搅拌时间越长,制出的颗粒越粗,会导致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故影响程度高流动性软材搅拌时间和颗粒的大象有一定关系,对颗粒的流动性有影响,影响程度中 干燥时间 脆碎度干燥时间长,可粒水分低,片子难以压紧,故影响程度高

水分影响程度高 重量差异低 流动性低 制粒筛网目数 脆碎度低 水分不影响 重量差异制粒筛网目数对颗粒大小有直接影响,但是是对整体颗粒大小有影响,故影响程度中 流动性不影响 进风频率 脆碎度不影响 水分不影响 重量差异低 流动性进风频率越大,细分越多,颗粒流动性越低,故影响程度高 上表分析: 1.片子脆碎度:淀粉浆加入多少和浓度、干燥时间、羧甲纤维素钠水化物的量三个参数需要着重考虑,淀粉浆越多,羧甲纤维素钠水化物越多颗粒 粘性越大,脆碎度越好,干燥时间短,颗粒水分高,压片越紧,脆碎度越越小。

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盐酸二甲双胍片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以下内容是本人为您精心整理的盐酸二甲双胍片相关资料,欢迎参考! 产品品名盐酸二甲双胍片主要原料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双胍,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主要作用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等。产品规格*12s*4板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开始一次,一日2~3次,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剂量,一般每日1g~,最多每日不超过2g。餐前半小时服用,肠溶片能减轻胃肠道反应。生产企业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二甲双胍片 商品名称:盐酸二甲双胍片 英文名称: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双胍,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等。 【规格型号】*12s*4板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开始一次,一日2~3次,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剂量,一般每日1g~,最多每日不超过2g。餐前半小时服用,肠溶片能减轻胃肠道反应。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胃痛、口中金属味。 2 有时有乏力、疲倦、体重减轻、头晕、皮疹。 3 乳酸性酸中毒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应予注意。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过度换气、神志障碍,血液中乳酸浓度增加而不能用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水杨酸中毒解释。 4 可减少肠道吸收维生素B12,使血红蛋白减少,产生巨红细胞贫血,也可引起吸收不良。 【禁忌】下列情况应禁用: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及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 2.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 3.静脉肾盂造影或动脉造影前。 4.酗酒者。 5.严重心、肺病患者。 6.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缺乏的患者。 7.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如营养不良、脱水)。

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格华止 通用名称: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英文名称:metformin hydrochloride extended-release tablets 【成份】 主要成份:盐酸二甲双胍。 【适应症】 单独使用本品,建议联合饮食及运动疗法,达到控制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血糖的作用。本品还可和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合并用以控制2型糖尿病人血糖。 【用法用量】 2型糖尿病使用本品治疗高血糖时没有固定的剂量。在不超过最大推荐剂量,即2000毫克/日的情况下,剂量根据作用和耐受必须个体化。 本品通常随晚餐单次服药,为了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也为了使用最小剂量的药物使患者的血糖足以控制,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剂量。 治疗开始和调整剂量期间(见推荐的服药计划),测定空腹血糖可用于确定本品治疗反应,以及确定患者最小的有效剂量。此后,应每隔三月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联合使用,治疗的目标都是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使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确定原发失效和继发失效,前者是指服用最大推荐剂量的药物仍不能有效降低血糖,而后者是指经过最初一段有效期后而丧失满意的降糖作用。对于通常单纯饮食控制血糖良好而暂时血糖升高的患者,短期服用本品是有效的。 推荐服药计划 成人- 通常,低于1500毫克/日的剂量时,临床上没有明显的反应。但是为了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从小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剂量。 通常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起始剂量为500毫克,1次/日随晚餐服用。每周剂量增加500毫克,最大剂量至2000毫克,1次/日随晚餐服用。如果用至2000毫克,1次/日,血糖仍没控制满意,可以考虑改用1000毫克,2次/日试验性治疗。如果还需要更大量的二甲双胍,应当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2550毫克/日的最大剂量,分次服用。 一项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转变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随机实验,结果提示,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的患者可以安全的以相同剂量转换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1次/日的治疗,最高至2000毫克,1次/日,转变后要严密监测血糖,并相应调整剂量。从其他降糖治疗转变治疗 除了氯磺丙脲,患者从其他的口服降糖药转为本品治疗时通常是不需要转换期,服用氯磺丙脲的患者在换用本品的最初2周要密切注意,因为氯磺丙脲在体内滞留时间长,易导致药物作用过量,发生低血糖。 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如果服用最大推荐剂量的本品数周后仍无反应的患者,应当考虑在维持最大剂量治疗的同时逐渐加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除非患者已存在对磺脲类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目前仅有二甲双胍与格列苯脲(优降糖)之间相互作用的临床和药代动力学的数据。 联合服用本品与磺脲类药物,通过调整两种药物的剂量可以达到满意的血糖控制。联合本品治疗,磺脲类药物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持续存在,甚至有所增加,应当进行恰当的预防。(见所选择的磺脲类药物的包装说明)。 如果患者联合最大剂量的本品与最大剂量的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1至3个月仍不能满意

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精)

·文献综述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070650、 81270397 作者单位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 上海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心 ,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 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 :刘芳 , E -m a i l :f -l i u @s j t u . e d u . c n 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 侯沃霖刘芳 【摘要】二甲双胍作为 T 2D M 患者的一线用药已被广泛共识 , 但 T 2D M 是一种进行性疾病 , 起始采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的患者 , 随时间的推移和病程的进展 , 常需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 , 如磺脲类、格列奈类、 T Z D s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A G D I 、二肽基肽酶 -4(D P P -4 抑制剂、胰升血糖 素样肽 -1(G L P -1 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制剂来控制血糖。本文就二甲双 胍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二甲双胍 ; 联合治疗 ; 降糖药物 ; 疗效 d o i :10. 3969/j . i s s n . 1006-6187. 2015. 02. 019E f f i c a c y o f c o m b i n e d m e t f o r m i n a n d o t h e r h y p o g l y c e m i c d r u g s H O U W o -l i n , L I U F a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a n d M e t a b o l i s m ,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A f f i l i a t e d 6t h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o f

二甲双胍使用说明书

二甲双胍使用说明书 【篇一: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功能主治】 . 格华止首选用于单纯饮食及体育活动不能有效控制的型糖尿病. 对 于型或型糖尿病止低血糖发生 具协同作用 格华止与胰岛素合用 特别是肥胖的型糖尿病 防 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减少胰岛素用量 . 格华止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您认为此药的治疗效果如何?【主要成分】 格华止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双胍 【包装规格】 铝塑包装 每片.g每板 片 每盒板 【用法用量】 应遵医嘱服药 格华止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每日二次 根据病人的状况或. 克 逐渐增加剂量随餐服用 通常格华止(盐酸二可每周增加.克或 毫克 对需进一步控制 为了更 甲双胍片)的起始剂量为.克每周增加.血糖患者好的耐受 克 每日一次

逐渐加至每日克分次服用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克 剂量可以加至每日毫克(即每次. 每天三次)每日剂量超过克时 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 【不良反应】 格华止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为大便异常流感症状 低血糖潮热 肌痛 恶心头昏 呕吐头晕 胃胀指甲异常 乏力皮疹 消化不良出汗增加 腹部不适及头痛味觉异常 其它少见者 寒战格华止 胸部不适 心悸体重减轻等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 b 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罕见 【注意事项】 . 口服格华止期间肾功能 应定期检查肾功能 以减少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定期检查 接受外科手术和碘剂x线摄影检查前患者应暂时停止口服格华止. 肝功能不良某些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合并有肝功能损害. 应激状态在发热 昏迷 感染和外科手术时 因此有肝脏疾病者应避免使用格华止 服用口服降糖药患者易发生血糖暂时控制不良 此时必须暂时停用格华止. 对型糖尿病患者 改用胰岛素待应激状态缓解后恢复使用

降糖药物的分类与应用

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 一磺脲类: (一)作用机制: 1 胰腺内作用机制 : 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是胰岛素释放的主要机制,磺脲类药物以及葡萄糖(通过转运、磷酸化、氧化代谢产生ATP)均可通过此 机制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 2 胰腺外作用机制 :磺脲类药物除了对β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外,还可使外周葡萄糖利用增加 10%-52 %(平均 29%)。 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相比,亲合力低,脂溶性差,对细胞膜穿 透性差,需口服较大剂量才能达到与之相同的降糖效果;第一代比第二代磺脲类药物 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第一代磺脲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 3 磺脲类药物的用药特点: 磺脲类药物每日使用剂量范围较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超过最大有效浓度后降糖作用并不随之增强, 相反副反应明显增加。 4 磺脲类药物的选药原则: (1)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2)老年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3)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4)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5 代表药物有: 格列吡秦(迪沙片、美吡达)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美脲:万苏平甲苯磺丁脲: D860

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 抗体(GAD)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 制不能达标时,可以合并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 同一患者一般不同时联合应用两种磺脲类药物。 6副作用 ( 1) .低血糖反应 : 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 2) .体重增加 : 长期使用磺脲类药物过程中出现体重增加。 ( 3) .其他 : 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 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等。 7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1)禁忌证:1型糖尿病患者不可单独使用;有急性严重感染、手术、创伤或糖尿病 急性并发症者;有严重的肝、脑、心、肾、眼等并发症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2)注意事项: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改用胰岛素治疗;老年人使用磺脲类药物剂量要 酌情调整;不推荐儿童服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酌情使用。 二双胍类: 双胍类药主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它的作用主要是让身体里面的胰岛素在细胞水平 的利用上能够提高,所以双胍类药不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的用药由于它对胃肠道有 点刺激,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一般主张一顿饭吃一半,把药送进去,这样做减 少对胃的刺激,或者吃饭了以后立马把药吃进去。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 ,DBI );二甲双胍 (Metformin)。 1作用机制: (1)减少糖异生 (2)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用大鼠做试验证明 , 能使肠葡萄糖的吸收量减少一半。 (3)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4)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

降糖药的分类及应用

降糖药的分类及应用 一:促进胰岛素分泌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 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 (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 200-500 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 型糖尿病。(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很快即被完全吸收。血浆半衰期为1.5小时,代谢完全,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血糖作用,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系统排泄。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且病人胰岛B细胞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以上为目前常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其降糖强度从强至弱的次序为: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奇特。 非磺脲类 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其常用药物有: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适用于餐后血糖的控zhi 二:双胍类 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它不影响胰岛素分泌,主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1.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其降糖作用较苯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药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17T10:53:19.8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仝翠翠 [导读]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医院内分泌科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具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但二甲双胍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盐城 2247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片及拜糖平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他们平均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治疗组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拜糖平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血糖都有所降低,血糖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具有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作用,但二甲双胍更加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药物之一。 【关键词】二甲双胍;拜糖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170-02 1.引言 近年来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人体血液中所堆积的葡萄糖过多的一种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一种最常见的“成人型糖尿病”,虽然这种疾病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却会威胁到人体健康[1]。在临床治疗上,一般选择药物治疗,二甲双胍就是一种有效降低血糖的双胍类药物,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此药物对人体不会带来很大伤害,而且副作用少,是治疗糖尿病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而拜糖平是一种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它可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对患者降低餐后血糖也具有一定效果。本课题为了证明二甲双胍疗效和优势,特意和拜糖平进行了对照比较,现作如下报告: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100例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都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所入选的病例都不存在严重的肾、肝、心等重要脏器损害情况。100例患者中,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58例,他们的年龄为37~78岁,平均年龄为(51.4±6.2)岁,他们的病程为2个月~13年,平均病程为(5.6±1.2)年。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按照糖尿病治疗标准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给予治疗组患者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起始剂量为0.25克,每日二至三次,给予对照组拜糖平(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205),起始剂量为一次50mg(一次1片),一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次0.1g(一次2片),一日3次[2]。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两个月,对他们进行每个月一次随访,分别测定FBG、PPBG和胰岛素。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3] (1)显效:FBG在7.2mmol/L以下,PPBG在8.3mmol/L以上;(2)有效:FBG在7.2mmol/L以上,在8.3mmol/L以下,而PPBG在8.3mmol/L以上11.1mmol/L以下;(3)无效: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二甲双胍与拜糖平对两组患者的降糖效果比较,见表1如下[(x-±s)]: 由上可见,和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有所下降,但在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更加显著。 2.2治疗二个月后疗效比较,见表2如下(n,%) 2.3 对胰岛素分泌影响 二甲双胍和拜糖平都不会对胰岛素分泌造成刺激,空腹及餐后两小时的胰岛素没有存在差异性(P>0.05)。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腹部不适,其中1例出现腹泻,但没有影响到疗效观察;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排气增多情况,还有4例患者出现腹胀,2例患者轻度腹泻,但情况都不算严重。 3.讨论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只有血糖得到控制,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二甲双胍和拜糖平两种药物在治疗糖尿病中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中,二甲双胍属于一种双胍类的降糖药,它不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减轻体重及缓解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不过二甲双胍对较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佳,而对消瘦型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而拜糖平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在人体内,拜糖平对蔗糖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和蔗糖酶的亲和力比蔗糖高1500倍,延缓了蔗糖往葡萄糖及果糖的转化时间,从而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同时还可降低空腹血糖。可以说,拜糖平和二甲双胍各有特点。但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明,二甲双胍对人体心血管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4]。二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二甲双胍是常用的双胍类药物,目前全球超过90个国家在使用。本文就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做一解答。 一、UKPDS对二甲双胍的评估是什么?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34”中对新诊断的超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用二甲双胍强化治疗组与饮食控制对照组相比较,中位数HbAlc分别为7.4%及8.0%,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糖尿病相关死亡、所有原因死亡的危险度分别下降了32%(P=0.002)、42%(P=0.017)、36%(P=0.011)。二甲双胍组与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超重者相比较,虽然血糖控制程度相似,但二甲双胍强化治疗组在降低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所有原因死亡和中风发生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值分别为0.0034、0.021、0.032)。提示二甲双胍除有良好的抗高血糖效果,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降低相关死亡率外,还有降低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作用。其改善心血管病变危险性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PAI-1水平、降低蛋白质糖化有关。 在UKPDS附加试验中,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后,一般糖尿病相关的终点危险度较单用磺脲类药物组下降19%,而糖尿病相关死亡的危险率和所有原因的死亡率分别增加96%和60%。但按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饮食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等因素,以采用的治疗方案为时间依赖性变量,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后糖尿病相关死亡的危险度与其他治疗方案比并无增加,反而下降了5%(P>0.05)。 应用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与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相比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UKPDS“34”研究结果,建议对早期、超重的T2DM患者,二甲双胍是一线用药,对已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仍需进一步研究。 二、二甲双胍及其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这是否意味二甲双胍直接毒害肾脏? 二甲双胍主要从小肠吸收,在血中较稳定,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二甲双胍几乎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从血中清除较快,12小时可清除90%。其肾脏清除率超过肾小球滤过率,表明是从肾近曲小管分泌。二甲双胍本身不损害肾脏,但当其用于慢性肾病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时,排泌受阻,可能会在体内蓄积致乳酸性酸中毒。 肾功能的判定指标既往常用的有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放射性核素测定肾血流量等,由于后者使用放射性物质、操作不便,临床上多用Scr、Ccr来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在外源性肌酐摄人量稳定、体内肌酐生成量恒定的情况下,Scr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Scr与肌肉容积有关,肌肉特别发达的人,Scr正常值可高达130μmol/L。所以,当选用Scr作为肾功能的判定指标时,男性的界点往往高于女性。此外,年轻人Scr界点高于老年人、黑人高于白人。Ccr基本上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但测定时需无肌酐饮食3天(禁食肉类、限制蛋白摄入为40g/日以下),然后留24小时尿液,同步留取血标本检测血、尿肌酐浓度,计算出Ccr。由于尿标本留取过程中常欠准确,目前多根据Scr值,经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按Cockcroft-Gault公式或MDRD公式计算,得出Ccr或GFR。 Cockcroft-Gault公式: Ccr(m1/min)=[(140-年龄)×体重×(0.85女性)]/(72×Scr) MDRD公式: GFR[m1?min-1?(1.73m2)-1]=170×(Scr)-0.999×(年龄)-0.176×(BUN)-0.170×(白蛋白)+0.318×(0.762女性)公式中:Scr(mg/d1);年龄(岁);体重(kg);BUN:(mg/d1);白蛋白(g/d1) 按照K/DOQI慢性肾病指南,Scr因受年龄、性别、种族、体重、饮食、药物、测定方法等因素影响,不能精确估计肾功能,故不能单独用于判断肾功能水平,需进行GFR测定。肾损害早期,肾单位代偿性肥大、肾小球高滤过,GFR值正常或增高;当GFR<60m1?min-1?(1.73m2)-1时,提示肾功能受损。GFR正常值也受年龄、种族等影响,20-30岁以后,GFR平均每年下降1.0m1?mi n-1?(1.73m2)-1。 有作者建议,应对糖尿病患者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计其GFR来判断肾损害程度。若不伴蛋白尿,则每年测定一次GFR;若伴有蛋白尿,应多次测定。 三、停用或禁止应用二甲双胍的综合因素包括哪些?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者多存在有其他因素,如心、肾功能不全,而后者可致乳酸性酸中毒。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可增加肾脏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时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性,但这仅见个例报道。一般在下述情况时停用或禁止应用二甲双胍类药物: 1.肾功能减退:男性血肌酐≥1.5 mg/d1(132μmol/L)和女性血肌酐≥1.4 mg/d1(124 μmol/1);或GFR<60m1?min-1?(1.73m2)-1。 2.心脏和呼吸功能不全引起中枢性缺氧或外周组织灌注不足。 3.乳酸性酸中毒病史。 4.严重感染致组织灌注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