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10审计8班成员:姚茜何晓玲周丽丽朱悦刘泽

南海公司事件是世界经济史和会计审计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经济学界多归结于狂热与泡沫,会计审计学界则归结于会计舞弊等等。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现象作一分析。基于此,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整合思考,多角度分析了南海公司事件产生的原因,博览群书,希望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避免产生类似问题,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有序发展。

一、事件概况:

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South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政

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乱,协助向股民作出赔偿,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实权,并被后世形容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后,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了英国的政局。至于南海公司并没有因为泡沫而倒闭,但事实上,公司在1750年以后已中止对南美洲进行的贸易业务,它最终维持至1853年才正式结业

二、具体介绍

南海公司成立背景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机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有待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在这种背景下,一家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

南海公司成立原因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是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债信的恢复(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发行了巨额国债),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万计的“金砖银块”就会源

源不断地运回英国。

南海事件的诱发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随着南美贸易障碍的清除,加之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又带动股价的上升。1720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作为交易条件,政府逐年向公司偿还。为了刺激股票的发行,南海公司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第一年仅仅只需支付10%的价款)来购买公司的新股票。2月2日,英国下议院接受了南海公司的交易,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从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当上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票价格涨上了390英镑。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因而价格狂飙,从1月的每股128英镑上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然而公司的真实业绩与人们期待的投资回报相去甚远。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民众: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英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漩涡。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人们惟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大科学家牛顿在事后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政府: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

南海公司被取缔

为了规管市场乱局,以及保护南海公司免受“泡沫公司”打扰,国会在1720年6月9日通过了别称《泡沫法案》的《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内容规定股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6]到6月11日,乔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

属非法,可受检控;后来乔治一世离开英国渡假,南海公司遂游说负责摄政的上诉法院法官,促使法院在7月颁令86间“泡沫公司”为非法,予以取缔。1720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许多财主、富商损失惨重,有的竟一贫如洗。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于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也心存疑虑。

南海事件爆发的后果

自大量“泡沫公司”被取缔后,社会大众才如梦初醒,对股份公司怀有戒心,连带南海公司也受牵连。自7月以后,随着热潮减退,南海公司的股价由原本1,000镑以上的价位急速下滑,情况不受控制。南海公司的股价到8月25日已跌至900镑,这时不少知情的内幕人士及时脱身,免却了血本无归的下场,但普通大众却在9月损失惨重。在9月9日,南海公司股价已暴跌至540镑,为了挽救跌势,南海公司董事与英格兰银行董事在9月12日商讨解决方法。会后误传英格兰银行决定注资600万镑,一度令南海股价重上670镑,但到同日下午,市场证实消息乃子虚乌有,南海股价随即跌至580镑,翌日再下试570镑,收市时更急挫至400镑。此後,市场上人心虚怯,人人大举设法抛售南海股票,到9月28日的时候,南海股价已暴泻到190镑,至12月更跌剩124镑。而在同期间,英国其他股票也受到拖累,英格兰银行的股价亦由8月的263镑跌到12月的145镑,但情况要比南海公司好。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使数以千计股民血本无归,当中不乏上流社会人士,另外部分人更因为欠债累累而出逃国外。

自经济泡沫发生后,社会舆论随即强烈要求向有关官员及南海公司的董事展开调查,以追究事件责任。而由于事态严重,在内阁的请求下,乔治一世在11月提早结束休假,返回英国主持大局。

三、事件分析

贸易公司

南海公司虽然名为贸易公司,但实际上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在当时是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事实上,南海公司本身的贸易业务平平,它虽在1711年成立,却要迟至1717年才开展远航贸易,至於在西班牙的规定下,南海公司一年其实只可派船三只前往南美贸易,而贸易本身到1718年更复因英、西交恶而中断。南海公司股票之所以受公众追捧,是因为它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令大众对之放心,而另一方面,公司在推销南海方案时又向大众谎称,公司将会在南美贸易上赚取极丰厚的利润,将来股票持有人将会获得可观股息,使得大众深信不疑。

英国大众

虽然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计划在20年以失败收场,但英国大众却依然对南海计划充满信心。公司的计划在取得御准后不出数星期,就已经成功向逾半国债持有人换取债券,使他们成为公司股东之一,而同时间,南海公司股价亦开始节节上扬。在1720年年初,原本只处于128英镑的南海公司股价,到3月上升至330镑。在4月的时候,南海公司的董事们已经以每股高达300镑的价钱售出225万股

股票。到5月,南海股价上扬至500镑,6月升到890镑,7月的时候更上试到每股1,000英镑的价位。尽管每股逾千镑,但公司董事仍然在这个价位售出500万股股票。

泡沫破灭

1720年初南海公司股价迅速上涨,但是要继续推高股价就需要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向南海公司,然而此时的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大量的民间企业同样需要筹集资本,于是民间企业开始背着政府偷偷地发行股票。因而会引起股票供给的增加,这样南海公司的股价就降下来,损害南海公司的利益。南海公司为了和民间企业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开始大规模活动,他们利用与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游说议会,从而通过了一项法案,即“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俗称为“泡沫法”。“泡沫法”的颁布进一步推高了南海公司的股价,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南海股票,在股价越涨越高的时候,内部人士与政府官员的大举抛售,引发了南海泡沫的破灭。

贪污受贿

在1720年12月8日,国会召开,并随即就南海泡沫事件展开调查,其中下院更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专责调查。为了阻止局势恶化,下院的罗伯特·沃波尔曾建议英格兰银行及东印度公司各购入900万镑的南海股票,虽然这个建议得到国会支持,但最后没有落实。到1721年1月,国会通过法案禁制南海公司董事离开英国,并著令要他们如实交代他们拥有的资产价值。下院的秘密委员会随后在1721年2月发表调查报告,指南海公司进行非常严重的诈骗及贪污活动,

另外又伪造公司账目,此外部分董事又与官员私相授受,其中更有董事透过不法投机活动而赚取可观利润。在下院的报告中,受牵连的官员包括曾受贿的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邮政总局局长老詹姆士·克拉格斯、南方大臣小詹姆士·克拉格斯、甚至乎是内阁掌权人斯坦厄普勋爵及巽得兰勋爵等等。当中,艾思拉比在1721年1月被迫辞任财相,其后更被起诉犯下“最声名狼藉、危险和罪大恶极的贪污罪”,至3月被下院裁定罪成,除了被遂出下院外,更被判监禁在伦敦塔内;至於克拉格斯父子两人在举国痛骂下分别在3月和2月去世。此外,在沃波尔的维护下,斯坦厄普勋爵、巽得兰勋爵及部分人士最终被判无罪,但值得注意的是,下院认为坦厄普勋爵无罪的票数仅仅比有罪的票数多三票。随后在国会通过法案下,南海公司董事们的财产被充公,总值2,014,123英镑,不过其中354,600镑退还予南海公司董事们,作为他们基本营生所用。以主席约翰·布伦特爵士为例,原本拥有18.3万身家的他充公后只剩下5,000镑;至於余款则用于救助南海泡沫事件中的受害人。经调查后,委员会得出南海公司的股本在1720年年尾时共值3,700万镑,其中只有2,400万镑股本分配予持股人,其余1,300万镑诈骗得来的股本仍由公司持有。在这笔款项中,最后有800万镑被用以瓜分为股息,每股派息作价33镑6仙令8便士,以作为对南海股票持有人的补偿。

四、南海公司的破产后果

南海公司的破产引发了工业革命前西方资本市场的最为严重的一次

经济危机,它标志着世界早期资本市场的崩溃。1720年8月31日,南海公司股票市值为1640万英镑,此后不到一个月市值就被蒸发掉1030万英镑,同年10月,伦敦的股票指数平均跌去一半。资本市场危机使刚刚建立的金融制度摇摇欲坠。硬币从流通中消失,在伦敦,每月需支付5%的利息才能借到硬币,在爱尔兰,甚至回到了物物交换的阶段,阿姆斯特丹的股份公司个个垮台,股东纷纷破产(高德步等,2001)。由于股价暴跌,南海公司遭到参与债务和货币认购的股东的敌意攻击,议会也迅速掉转矛头针对南海公司,就此成立了一个13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南海公司破产事件。

南海公司事件后,本来是南海公司采取各种手段影响国会通过的旨在减少与南海公司争夺资本资源竞争对手数量的《泡沫公司取缔法》真正成了股份公司的克星。此后的一百零五年,民间合股被视为非法。南海公司事件还影响了英国的立法,自此,对破坏金融市场均衡与构成潜在威胁的行为进行整治和禁止已成为英国当时立法的特定惯例。

五、南海公司破产的原因

南海公司事件不单纯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破产案,它的股价的涨跌也非简单的市场涨跌,它的暴涨暴跌和破产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和社会背景。它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于以下种种原因(自我推测,可能不全)产生的,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1、“债转股”等股权政策对经济的盲目推动。

当时,随着政府新政策的推出,尽管当时并没有事实,或者是足够的

信息来支持公司对投资者们做出承诺。失去理性的大众狂热,使南海公司的股价迅速飙升。泡沫式的经济随着政府法案的颁布和人们理性的回升使得一时间大量抛售股票,造成泡沫经济的破灭,

2、高级管理人员舞弊与套利。

据当时特别委员会调查显示,该公司会计记录严重失实,存在舞弊行为。同时,该公司管理当局还涉嫌操纵股市,并通过多种手段调节股市,以期靠信息欺诈来维持股价。例如当1720年8月股价开始波动时,该公司承诺在以后的12年间,公司每年将支付50%的红利,特别是在股价涨至1020英镑左右时,公司管理当局又提出了一系列迷人而又荒唐的发展计划。

3、投资者对股票投资的极端不理性。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迷失了方向。、他们的投资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投机性行为。公众已经谈不上对股市基本行情的认识,已经不能客观预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使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非理性泡沫的破灭

4、政府对经济的监督管理不利。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前,英国政府过度地纵容南海公司,使南海公司为日后高额发行股票的圈钱活动创造了“信誉”。公司股票价值的每一次升值都伴随着政府信用的支持。例如1719年,南海公司开始购买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在一定时期内国债的年利率为6%;后以公司股票转换政府债券,并接收全部国债,政府则承诺逐年向公司偿还,

而且还由下议院和上议院通过政府与公司交易的议案等等。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束手无策,只得通过“泡沫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强行压制。在整个过程中,政府缺乏有力的监管。

5、不对称的会计信息和不适应的会计技术等多项因素综合作用。

当时的会计等相关人员徇私舞弊,会计记录不真实,信息不对称,使得很多投资者不能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导致了事件的发生。会计技术不完善:一是会计报表体系尚不完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尚未来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由于当时上市公司多为贸易公司,每个经营期并不固定,因此,决算的时间也不固定。二是披露没有明确有制度要求。本来,相比固定利率的债券,股票的定价就十分困难,公开市场的出现割断了中小股东与公司的直接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的会计信息,股票市场就成为了投机、冒险与游戏之地。

6、投资渠道单一。

当时英国投资者没有别的投资渠道,当他们看到买股票挣钱后,不假思索的陷入疯狂的股市,因此酿成了悲剧。

六、南海公司事件启示

与工业革命前的其他任何经济事件相比,南海公司事件无论在世界经济史、资本市场发展史,还是在会计审计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南海公司事件是世界早期资本市场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它折射出早期资本市场诸多方面的问题,深入研究南海公司事件对现今资本市场的建设和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仍有一定的启迪

意义

1、政府方面

“南海气泡”告诉人们:金融市场是非均衡性的市场,只要有足够多的资金,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天价,导致泡沫急剧膨胀。正如凯恩斯所说,股票市场是一场选美比赛,在那里,人们根据其他人的评判来评判参赛的姑娘。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政府的监管是不可或缺的!

(1)政府信用的价值作用对经济发展的稳定至关重要。我国政府应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实施合理有序的宏观调控,严厉打击官员操控市场的情况,树立良好的信用,为经济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2)健全相关的法律,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在南海公司案例中,相关法律的缺失为不法分子和公司创造了发展的空间,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和破灭。以史为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法律等配套设施必须跟上,防患未然,长期发展。

(3)政府监管应有“度”完善市场的信息机制,努力使政府、企业、投资人信息对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2、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应该真实披露财务状况,诚信经营。股票的发行必须符合社会经济规律,股票发行市场的容量直接反映的是股票的供需关系,而供需关系又影响股票的价值。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及推行新的鼓励政策时,应遵循经济规律。

正确运用金融创新工具。南海公司的发迹与政府债券向公司股票转换的金融创新工具的运用密切相关。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减缓政府

兑付债券的压力,也拓展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企业没有确定的发展前景和业绩支撑,就会形成泡沫。

3、公众方面

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客观预期投资所带来的后果。

作为投资人,理性出发。股票市场有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有时也许会出现海市蜃楼般的繁荣,但作为投资人,受伤害的总是我们自己,因此,必须理性出资。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学生尤为重要。必须多学习知识,了解经济才能创造财富。拓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科学合理的投资渠道,既有利于投资者致富。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稳定的投资环境,防止金融“惨案”发生。

4、审计方面

(1)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民间审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开创了近代民间审计的历史先河,对世界民间审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影响。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股份公司随之诞生和发展,在股份公司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审计的发展纳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发展孕育了现代民间审计的产生,英国“南海公司”破产案造就了世界第一位民间审计师,同时也揭开了民间审计发展的序幕。

(2)股份公司发展对民间审计的客观需要。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的发生,说明建立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股份公司,其经营具有委托性质。由于受种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投资者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直接接触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要了解公司经营的详细情况必须借助于其会计报告。但是股东和债权人要得到公司真实,准确、客观的会计信息决非易事,这在客观上要求与公司无利益关系的熟悉会计语言的第三者就公司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证明,以便将客观、可信的会计信息提供给公司股东及债权人。

(3)会计人员应正确填制报表,披露报表,确保报表真实性、可靠性。

(4)审计人员科学审计、严谨工作,相关部门严格守法,司法部门公正执法,共建经济和谐社会。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回顾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迷途,不仅使我们了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当今日新月异的公司制度、证券市场发展以启迪,不让类似的历史事件重现。我相信我们的祖国!

舞弊手段

1.贿赂

在此事件中,南海公司向不少政府要员进行贿赂,其中内阁掌权人巽得兰勋爵及斯坦厄普勋爵更分别收受南海公司市值50,000镑的股票以及25万贿款,使他们大力声援方案,又令财政大臣约翰·艾思拉比负责推销有关计划,以求让方案获得广泛支持。再加上南海公司的方案比英格兰银行的吸引,最终使其方案在2月2日获下院通过,其后在4月7日获得御准生效。

在方案获得通过前,辉格党的下院议员罗伯特·沃波尔曾经对此大力反对。他一方面担心方案会演变成不良的投机买卖,而且又警告南海公司透过方案人为地增加公司股票面值,本身的实力根本有限,因此方案将带来相当高的风险。尽管如此,但当时社会上下都对方案十分着迷,每当沃波尔在下院就方案陈词时,议事厅内的绝大部分议员甚而选择退席离场,对沃波尔的顾虑嗤之以鼻。不少人要到日后股灾爆发,方才如梦初醒。

在南海公司与国会达成的最终方案中,南海公司愿意购入市场总值3,160万英镑的可赎回政府债券及定期债券,并以南海公司的股票作交换。而公司会无条件支付政府400万镑,再加上有条件地支付的360万镑,使政府最多可从方案获760万镑。购入债券后,政府只需向南海公司支付5%的利率,利率到1727年夏天后会降至4%,那时开始南海公司所持的所有国债都会变成可赎回政府债券。

这个方案在当时被视为让政府与南海公司缔造双赢局面,原因是原本市场上的国债持有人享有高达7%至9%的利率,支付大笔

的国债利息对政府构成沉重的财政包袱,现在经南海公司换取国债后,利率得以下调,使政府财政压力舒缓。另一方面,政府又可从南海公司最多取得760万镑的款项,成为一笔可观的进账。至於对南海公司而言,由于其股价在当时大受追捧,公司可趁机以远远高于面值的股票换取回报稳定的国债,变相赚取丰厚利润;此外,公司还可每年从政府赚取稳定的债息。

2.财务报告舞弊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公司或企业,不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歪曲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英国南海公司存在舞弊行为,会计记录严重不实的问题,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使投资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

审计策略

财务报告舞弊审计策略

1.深入了解客户经营状况。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佳.是管理舞弊的主要原因之一。评估客户的经营状况.有赖于审计人员对客户及其行业两方面的了解。以下与行业有关的问题会增加管理舞弊的可能性《1)行业或产业日渐走下坡路.(2)科技环境快速改变:(3)许多同类公司发生经营失败:(4)同行业之问获利能力差异较大,尤其被审计单位的业绩表现明显差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了解这些因素. 有助于审计

人员评估客户财务报表有无舞弊的可能性,判断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程度。

2.密切关注舞弊征兆。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存在舞弊,往往会出现一些征兆。这些征兆包括.经营业绩的异常;那些可能预示特定动机的管理当局的特征:组织结构的异常以及与外部交易主体之间违规关系的存在等;会计.控制和组织结构方面的一些征兆:通过分析财务报告也能够发现一些警报.比如:财务报告中出现的一些无法解释的变化.在一个充满危机的环境下经营.迫于报告有利收益的需要.一些非同寻常的大额和获利丰厚的交易,收益质量的不断下降.高额负债或者其他利益负担以及无法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或者其他现金流量问题。另外,成本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依赖于某一产品或巨额的法律诉讼,也是舞弊的征兆。

3.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分析性复核的内涵在于被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者趋势. 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者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分析性复核程序是反舞弊的有效手段。

4.巧妙使用询问程序。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管理层和雇员的询问是发现会计舞弊行为的重要途径。注册会计师在询问时既要避免形成“会话式”审计.又要避免形成不得要领的单刀直入.使得有关人员无法接受。

5.高度重视对函证程序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审计案例分析,在审计实务中,实施函证是对付舞弊的锐利武器。因此,在实务中.

审计人员应高度重视对函证程序的运用。通常情况下,函证程序应当作为对易造假科目进行实质性测试的首选程序,尤其在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允许的情况下更应如此。注册会计师应当控制实施函证的整个程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函证的态度、函证的对象和范围、函证的方式.函证的重点内容等方面。

6.必须执行存货的监盘。对存货的作弊,最主要的方式不外虚增数量或单价。关于数量方面的虚增.注册会计师可以做好存货盘点时的审核,有效加以预防,有时从一个细小环节可以发现舞弊的线索。

7.适当追加延伸性审计程序。会计舞弊行为在通过复核.观察.比较.询问、账户分析和内部控制测试这些审计技术仔细追踪之后.是可以被揭露出来的。除这些一般的审计程序之外,舞弊审计中还应采用延伸性的审计程序,以便彻底揭露舞弊。常用的延伸性审计程序包括:在一日内或较短间隔日内突击盘点两次现金. 以发现贪污或挪用行为:调查供应商及客户.可以发现由企业采购部人员或其他人员虚构的供应商,同时可以揭露一些由企业内部雇员虚构的客户:对企业最近审计期间主要新产品的大量销售收入进行销售截止测试,以发现虚构的销售收入或应收账款等。

贿赂的审计策略

从一个审计调查的立场上看,帐外进行的贿赂舞弊是很难被发现的。鉴于此种原因,一个有效的审计动向就是要将重点放在筹资上,强调付款的最终责任,强调控制,支持以及接受相称的价值。对于帐

内付款,最重要方面是确定其最终接受者的身份。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10审计8班成员:姚茜何晓玲周丽丽朱悦刘泽 源 南海公司事件是世界经济史和会计审计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其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经济学界多归结于狂热与泡沫,会计审计学界则归结于会计舞弊等等。从以史为鉴的角度,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现象作一分析。基于此,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整合思考,多角度分析了南海公司事件产生的原因,博览群书,希望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避免产生类似问题,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有序发展。 一、事件概况: 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South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政

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乱,协助向股民作出赔偿,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实权,并被后世形容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后,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了英国的政局。至于南海公司并没有因为泡沫而倒闭,但事实上,公司在1750年以后已中止对南美洲进行的贸易业务,它最终维持至1853年才正式结业 二、具体介绍 南海公司成立背景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机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有待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在这种背景下,一家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 南海公司成立原因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是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债信的恢复(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发行了巨额国债),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万计的“金砖银块”就会源

南海公司案件启示

南海公司事件启示 1、英国政府方面 ①政府信用的价值作用 从深层次看,南海公司股票价值的每一次升值都伴随着政府信用的支持。南海公司一系列经营活动是以政府信用为依托。 南海泡沫的破灭让神圣的政府信用遭到了彻底的粉碎,英国人没人再敢问及股票,此后整整一百年间,英国再也没有发行过一张股票。 ②政府立法 通过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可以看出,股份公司的存在需要民间审计及公司立法,民间审计发展对公司立法同样有着客观要求。股份公司的发展对发展资本市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若在法律上不加规范、缺乏社会监督则势必引起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政府通过制定法案对股份公司进行社会监督有着重大的意义。 ③政府监管应有“度”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前,英国政府过度地纵容南海公司,任由南海公司对外吹嘘。而且,当南海公司以300%甚至400%的溢价发行股票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根据南海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及时地予以制止,反而都争相购买了南海的股票,以致当南海公司的股票出现在短短十个月时间由暴涨到狂跌的动荡局面时。 南海泡沫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通过了“泡沫法案”,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再次出现,但却对股份公司实行封杀,严重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 2、股份公司应该真实披露财务状况,诚信经营 股份公司作为公众性公司,披露信息是其与公众进行交流的最基本形式。股票价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的。如果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虚假,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或者经营状况,就会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股票价格发生异常波动,以致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 3、公众应持有理性的投资态度。 在对巨大财富的憧憬中,公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任由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牵引。当公众不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辨别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只为股价的一

某公司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LCC公司咨询案例 LCC公司由LCC形象设计与LCC广告两个实体组成,成立于1992年,经过八年的发展过程,已成为业界的知名品牌,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从业人员亦由最初几个人发展到现在七十余人,企业效益亦在迅速增长,产权结构亦由原来的"夫妇店"发展成合伙人制。LCC公司的成功与其创始人管理理念新颖、超前,对管理完善的追求强烈意志、人格魅力不无关系。但是公司目前管理水平缺乏长足发展之基础,实现"创建具有中国精神的国际化品牌"远景目标有困难,与决策者的愿望、要求有较大差距。LCC公司决策者向咨询公司指明要求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 A.人力资源管理项目 一、LCC公司管理现状 (一)有战略设想,却无战略规划 企业决策者的经营理念超前,目光伟大,不把企业作为一个人财产,敢与员工分享成功,欲将公司办成公众公司,成就大业。 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能为这种远大的理念所打动,高层的思想充满着无穷的激励作用。但问题是,员工们都是听到的,对老板的目标、思想认可,但了解不多,从未见到公司的远景规划,未真正地看清楚公司的蓝图,听的次数多了,反而有"狼来了"的感觉。主要原因是领导忙于业务,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企业经营思想,没有人能帮领导将战略构想变成战略规划,未能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未能向员工宣传战略思想及战略目标。而企业目标就是员工"心中的太阳",因为企业目标不明确员工就看不到自己在公司里的发展前途。对知识型员工而言,目标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同时明确的战略规划亦可避免公司的管理受领导人的情绪化影响。没有公司的战略规划就更谈不上人力资源的规划了。 (二)重视人才,却忽视人才机制的建立 LCC公司属智力型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可以说在智力型企业的从业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没有真才实料就难以立足。可是真正的人才又是业界各企业猎寻的对象,因此人才流动大。"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无人才企业就没有竞争实力,真正重视人才就必须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机制,人才机制又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人事政策与管理制度里。在LCC只听说有较为完善的薪酬分配方法,其它如晋升、培训、考评等皆无,未见到任何可视文字。有意见反映:试用期结束后公司未有给员工一个试用评估的明确说法,有的员工上午还在工作,下午就被炒掉,给留下的人严重心里压力,没有工作安全感,他们很渴望知道,走的人在哪些地方不能满足公司的需求,以此来提醒自己去努力,做合格的员工;绩效评估要公开化等。"未有梧桐树,难引金凤凰",无好的人才机制怎能引进和留住好的人才。 (三)专业意识强,但管理意识弱 LCC公司专业人才济济,而管理人才缺乏,除决策者外,大多数人员有专业第一,管理次要的思想,对智力型企业而言如欲做大,形成产业无管理人才是成功不了的,要么将管理意识灌输给专业人士,要么启用管理型人才,懂技术又懂管理是理想,实现起来有个过程。只要是办企业就要讲究管理。尽管LCC从事产品策划、设计和广告,但它仍然是商业行为,不能以艺术(专业思想)替代管理思想。有些人的离开可能是对管理者的方式不认同。

案例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0001

12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1资产状况 案例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2-1-1资产构成 2-1-2资产质量 2-2负债状况 … 2-3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利润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支出净额 经营状况综述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预算完成情况及分析 ........... 3-1收入收益类 .................. 3-2成本费用类 .............. 3-3预算分析综述 .............. 重要问题综述及建议 .. .................... 资威公路收入增长分析 ........ 国债跌价幅度较大 ......... 工程项目完成量不足 ........ 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期间性影响较大大 4-1 4-2 4-3 4-4 1主要会计数据摘要(单位:万元) 10 10 10 11 12

注:扣除去年同期XX净收益374万元后 2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 1 资产状况 截至2009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 1-1 资产构成 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 2亿元,XX 1.08亿元,XX 3496万元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审计作业.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 学院:管理学院 班级:会计1104班 学号:220110522176 姓名:石少桂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 一:案例介绍 (一)基本案情及起因 “南海公司”始创于1710年,主要从事海外贸易业务。 公司成立10年经营业绩平平。1719年至1720年之间,公司趁股 份投机热在英国方兴未艾之机,发行巨额股票,同时公司董事对外散布公司利好消息,致使公众对股价上扬增加了信心,带动了公司股价上升。1719年,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1720年3月股价升至300英镑,1721年7月公司股票价格高达1050英镑,公司老板布伦特决定以高于面值数倍的价格发行新股。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一时间南海公司股价扶摇直上,一场股票投机浪潮席卷全国。由此,170 多家渐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 5 — 6 倍,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大恐慌》一书中这样描绘当时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形:“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虚荣。”

英国议会为了制止国内“泡沫公司”的膨胀,于1720年6月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随之一些公司被解散。许多投资者开始清醒,并抛售手中所持股票。股票投资热的降温,致使“南海公司”股价一路下滑,到1720年12月,“南海公司”股价跌至124英镑。年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所剩无几。而后,“南海公司”宣布破产。 “南海公司”破产,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公司投资人和债权人,数以万计的股东及债权人蒙受损失。当证实了百万英镑的损失落在自己头上时,纷纷向英国议会提出严惩欺诈者并给予赔偿损失的要求。 (二)南海公司的破产及后果 1720年初南海公司股价迅速上涨,但是要继续推高股价就需要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向南海公司,然而此时的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大量的民间企业同样需要筹集资本,于是民间企业开始背着政府偷偷地发行股票。因而会引起股票供给的增加,这样南海公司的股价就降下来,损害南海公司的利益。南海公司为了和民间企业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开始大规模活动,他们利用与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游说议会,从而通过了一项法案,即“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俗称为“泡沫法”。“泡沫法”的颁布进一步推高了南海公司的股价,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南海股票,在股价越涨越高的时候,内部人士与政府官员的大举抛售,引发了南海泡沫的破灭。英国议会为了制止国内“泡沫公司”的膨胀,于1720年6月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

xxx公司年度经营分析报告

xx 公司年度公司年度经营分析报告 xxxx 年,我公司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领导下,以“严 管控,防风险,抓队伍,促发展,优结构,增效益”的十八字方针为指引,很抓业务发展,和公司文化建设,公司和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公司xxxx 年度的分析报告上报: 一、 业务完成情况分析: 3102 1814 649 3091210 1164 772607 1603 407 277 917 864 87 50010001500200025003000 3500 总量18.9% 首年新单13.14%首年期交59.29%十年期交11.26% 续期31.85% 趸交34% 短险-10% 09年业绩08年业绩 从柱状图上分析,我公司xxxx 年的各项业务指标除短险外,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为:总量全年实现xxxx 万元,增幅为%,首年新单实现xxxx 万元,增幅为xxxx ,首年期交实现xxxx 万,增幅达到xx%,趸缴业务实现xxx 万,增幅达到xx%。 但是短险业务令人感到惋惜,出现了负的增长,短险 全年实现xxx 万元,这是公司业务发展上的一个名显的不足,

也是公司影响公司长期发展的一个短板,我公司将在今年的工作中,克服这一不足。公司短险赔款xxxx 万,培付率为xxx%。 二、 公司费用完成及执行情况 费用提取情况 长险可提费用 短险可提费用 集团件数提取 可提费用合计 万 费用支付情况 手续费支出 工资性及统筹 资产费用分摊 监管费 招待费 已支费用 合计 从费用提取和支付情况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今 年亏损xx 万元,但今年公司短险仅只完成xx 万元,公司提取费用为xx 万余元,若公司短险多发展xxx 万元,在赔付率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经营就可以实现不亏的状态。因此公司在新的一年中要正确规划好自已的短险目标,为公司经营扭亏为盈打下良好的基础。 126.9 37.07 54.71 27.474.91 35.5 20.8 20406080100120140长 险 可 提 费 用 69 % 短 险 可 提 费 用 无 职 工 工 资 及 统 筹 62 .56 % 工 资 29 % 2009年 2008年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该事件是审计史与会计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法制不健全、会计体系不完整、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一次经济泡沫。其产生的原因,经济学界多归结于狂热与泡沫,会计审计学界则归结于会计舞弊。本文研究表明,南海公司事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它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不公平的产权制度、不合时情的制度设计、不完善的公司治理、不对称的会计信息和不适应的会计技术等多项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 【关键词】南海公司注册会计师分析 二、【事件概述】 南海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711年的特许贸易公司,1719年该公司拟定了一项计划:以增发股票来帮助政府实现债务转移,获得政府的支持和高额利息,同时赚取巨额股价盈余。由于南海公司对其好处大作宣传,股价迅速上升。1720年1月3日南海公司股价为128英镑/股,5月2日升至335英镑/股,6月24日上升至1050英镑/股,该公司因此获利得到巨额盈余。当人们发现南海公司并无真实资本,便纷纷抛售该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面临破产境地。许多陶醉在发财梦景之中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损失惨重。1720年8月25日至9月28日的一个月时间里,该公司股票从每股900英镑跌至每股190英镑,最后被迫宣告破产。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会任命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秘密查证的结果是:南海公司的会计记录严重失实,明显存在蓄意篡改经营数据的舞弊行为。于是委员会便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查尔斯?司奈尔先生对南海公司的分公司“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了检查。经审计,司奈尔发现了该公司管理当局存在着会计欺诈行为。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1.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的历史意义及对现代民间审计产生的深远影响。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开创了近代民间审计的历史先河,对世界民间审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影响。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

案例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WORD文档,可修改

报告目录 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2) 2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 2-1资产状况 (2) 2-1-1 资产构成 (3) 2-1-2 资产质量 (3) 2-2 负债状况 (4) 2-3 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 (4) 2-3-1 主营业务收入 (4) 2-3-2 主营业务成本 (5) 2-3-3 其他业务利润 (5) 2-3-4 管理费用 (6) 2-3-5 财务费用 (7) 2-3-6 投资收益 (7) 2-3-7 营业外支出净额 (8) 2-3-8 经营状况综述 (8) 3 预算完成情况及分析 (9) 3-1 收入收益类 (9) 3-2 成本费用类 (9) 3-3 预算分析综述 (10) 4 重要问题综述及建议 (10) 4-1 资威公路收入增长分析 (10) 4-2 国债跌价幅度较大 (11) 4-3 工程项目完成量不足 (12) 4-4 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期间性影响较大大 (12)

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单位:万元) 注:扣除去年同期XX净收益374万元后 2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1 资产状况 截至2009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 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 2亿元,XX 1.08亿元,XX 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净值4.8亿元,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摊余净值837万元。 2-1-2 资产质量 (1)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9.48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构成,共计5.61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3)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与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3.08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 2-2 负债状况 截至2009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10.36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9.6亿元,长期借款5500万元,应付账款707万元,应交税费51万元。 目前贷款规模为10.15亿元,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的93%,说明短期内公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相关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都有哪些呢,不妨看看,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一、综述 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产出和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新媒体公司涨势强劲。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达到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3家新媒体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涨幅均居各类型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之首。 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高于传媒娱乐行业%和印刷包装行业%的平均水平。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保持了较好的长期偿债能力。 报业公司传统业务持续萎缩,产出利润全面下滑。XX年上半年,6家报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亿元,同比大幅下降%。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影响,全部6家公司传统报刊发行及广告业务营业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成为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下

降的重要因素。其中,粤传媒报刊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ST生物广告、服务及发行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减少%。 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趋势日益显现。出版传媒公司大力推动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报告期内,有22家公司涉及数字出版等数字化业务,占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总数的2/3。5家在半年报中对数字出版等新业态业务收入进行单独体现的出版公司中,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大地传媒等4家公司当期新业态业务收入整体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中文传媒新业态板块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资产重组更趋活跃。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工具,积极开展跨行业、跨媒体资产重组,整合优质资产,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努力开拓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大数据等新业态,深化产业融合。报告期内,皖新传媒、中文在线等16家公司完成或正在筹划资产重组,接近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半数,涉及重组资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其中,皖新传媒20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在线教育及智慧书城项目。中文在线20亿元非公开发行,用于基于IP的泛娱乐数字内容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在线教育平台及资源建设项目。康得新48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高分子膜材料及裸眼3D项目。浙报传媒募资20亿元,投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平台项目。

2015XX公司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 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 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 70.6% (二) 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 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 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 46%,中专以及下占25%。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 硕士学历。 ◆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资质上有8位(33% )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 基层队伍结构分析 ◆ 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 ◆ 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 ◆ 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分析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一)封页: 注明案例分析的题目,参与人员等等必要事项。学生在写的时候还要注明班级、小组、日期。设计要美观。 (二)主题: 1、案例陈述 案例全盘陈述和删节陈述,但是,要严格保留案例的实际性。要全面、翔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是真实情景中的关键因素不可遗漏,特别要突出情境中的要素间的冲突——人物间的冲突、行为与结果的冲突、决策中的困境和困惑。 (三)案例分析 这是案例分析报告的关键部分,在分析案例的时候一定联系相关理论,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文字表达要开门见山,在案例分析中,为使论点突出,可以使用小标题,在各段落的开始,应突出该段的主题句子,紧接着可用陈述句支持主题句,这样分析,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便于他人理解和接受。 (四)结论 这是案例分析报告的重中之重,要注重问题解决策略的情景适宜性和合理性。1.有个人的见解。要防止单纯复述或罗列案例提供的事实,用所学过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发现经营管理中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逻辑排列,从中抓住主要矛盾。 2.提出的建议要有特色。首先是提出的建议要符合具体情况,有明确的针对性,防止出现空泛的口号和模棱两可的观点及含糊不清的语句。应当注意的是,管理的实际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不会是唯一答案,关键是对问题的分析要符合逻辑,对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方案要有充分的信息支持和必要的论证,并进行合理的比较。 3.要重视方案实施的步骤和可操作性。在分析案例时,对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常能列出很多优点,有时却难以操作,这样就失去实际意义,也缺乏说服力。二、案例分析报告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阅读案例,明确写作目的 要想将一篇案例分析报告写好,对案例的透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给出的案例描述是你们进行写作的依据。一般来讲,作者对案例至少要进行两类阅读——泛读和精读。这一步就是泛读的过程,泛读让你们对整个案例有初步认识,对案例描述进行泛读时,不能漫无目的地浏览一下案例梗概就完事了。泛读要求你们对整个案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字叙述,还要阅读其中的图表、数字以及附录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案例中的重要事项进行确认,如案例的主题、案例中机构的成功之处、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所涉及的人物及人物间的关系等等,最好用笔勾画出来加以明确。 另外还需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确定报告的写作框架。 第二步:注重细节,精读案例并加以分析 这一阶段的阅读就是前面提到的对案例进行的精读,需要对案例进行反复、细致的阅读,以求透彻理解整个案例的详细情况,从中获取报告所需的定量和定性信息。 第三步:明确案例分析需要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南海公司案例分析审计作业

精品文档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 学院:管理学院 班 1104班级:会计 220110522176 学号:姓名:石少桂

. 精品文档 “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例 一:案例介绍 (一)基本案情及起因 南海公司”始创于1710年,主要从事海外贸易业务。“公司成立10年经营业绩平平。1719年至1720年之间,公司趁 国方兴未艾之机,股份投机热在英外对董公司事时发行巨额股票, 同致使公众对股息,散布公司利好消带动了公司股价上扬增加了信心,为价司价上升。1719年,股南海公月股价升至3114英镑,到1720 年月公司股票价年17217,300英镑英镑,公司老板布伦特决定以高 于面值数倍的价格发行格高达1050新股。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 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一时多170 间南海公司股价扶摇直上,一场股票投机浪潮席卷全国。由此,股都成了投机对象,家渐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各种职业的人, 6 价暴涨 5 —倍,场漩涡。美国经济学家加尔

布雷斯在其《大恐慌》一书中这样描绘当“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时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形:易商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虚荣。” . 精品文档月通61720年英国议会为了制止国内“泡沫公司”的膨胀,于,随之一些公司被解散。许多投资者开始清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醒,并抛售手中所持股票。股票投资热的降温,致使“南海公司”股英镑。年“南海公司”股价跌至1241720年12月,价一路下滑,到底,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所剩无几。而后,“南海公司”宣布破产。震惊了公司投资人和债权人,破产,犹如晴天霹雳,“南海公司”当证实了百万英镑的损失落在自数以万计的股东及债权人蒙受损失。己头上时,纷纷向英国议会提出严惩欺诈者并给予赔偿损失的要求。 (二)南海公司的破产及后果 1720年初南海公司股价迅速上涨,但是要继续推高股价就需要 更多的社会资金涌向南海公司,然而此时的英国正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夕,大量的民间企业同样需要筹集资本,于是民间企业开始背着政府偷偷地发行股票。因而会引起股票供给的增加,这样南海公司的股价就降下来,损害南海公司的利益。南海公司为了和民间企业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开始大规模活动,他们利用与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游说议会,从而通过了一项法案,即“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俗称为“泡沫法”。“泡沫法”的颁布进一步推高了南海公司的股价,

××集团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集团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对××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的分析 班级:MBA0F2班组别:第四组组员:孙润华、李红兵、李明踊、石敏、辛英华、仇强胜执笔:孙润华

在2000年6月6日-1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不但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布展,还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门口拉了一条横幅,上写“中国××郑重推出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全国208家红旗轿车服务站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此举当时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和诸多争议。据了解,在亚运村展卖的当天,此种售价18、5万元的红旗就卖出了好几辆。 如何样认识××的此种营销行为?其市场背景如何?此行为对企业的进展怎么说是利是弊?我们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推出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的背景分析 自1987年复原生产以来,××生产的红旗轿车,已拓宽为发动机排量从1、8升到4、6升的系列产品,既有差不多型,又有豪华型、普及型,还有各种各样的变型加长车,品种多达58种,是继奥迪之后我国公务车的又一主力车型。能够说,红旗轿车是一直被定位在中高档的,那么,为何××此次推出18、5万元的低档红旗轿车呢?我们认为,要紧是缘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红旗在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受到竞争者推出的本田雅阁、上海别克和桑塔那时代超人的强烈冲击。 1993年以来,××集团公司利用引进的奥迪技术和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生产小“红旗”轿车系列,产量逐年递增,1997年达到18000辆,在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的占有份额超过75%,小红旗与奥迪构成当时中高档轿车的主导产品;然而,××奥迪在1994年达到2万辆的顶峰后一路滑落,1997年仅为9424辆,其时,小红旗便成为××重点进展的中高档轿车产品,后来,××在奥迪基础上又开发出自己的红旗品牌,而且批量生产以后销量大幅攀升。能够说,1998年往常国内的中高档轿车集中在××生产。为抢占中高档轿车市场份额,1997年上海

某公司年度经营分析实施报告

xx公司年度公司年度经营分析报告xxxx年,我公司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领导下,以“严管控,防风险,抓队伍,促发展,优结构,增效益”的十八字方针为指引,很抓业务发展,和公司文化建设,公司和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公司xxxx年度的分析报告上报:一、业务完成情况分析: 从柱状图上分析,我公司xxxx年的各项业务指标除短险外,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为:总量全年实现xxxx万元,增幅为18.9%,首年新单实现xxxx万元,增幅为xxxx,首年期交实现xxxx万,增幅达到xx%,趸缴业务实现xxx 万,增幅达到xx%。 但是短险业务令人感到惋惜,出现了负的增长,短险全年实现xxx万元,这是公司业务发展上的一个名显的不足,

也是公司影响公司长期发展的一个短板,我公司将在今年的工作中,克服这一不足。公司短险赔款xxxx万,培付率为xxx%。 二、公司费用完成及执行情况 费用提取情况 费用支付情况 从费用提取和支付情况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今年亏损xx万元,但今年公司短险仅只完成xx万元,公司提取费用为xx万余元,若公司短险多发展xxx万元,在赔付率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经营就可以实现不亏的状态。因此公司在新的一年中要正确规划好自已的短险目标,为公司经营扭亏为盈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公司的工资性及统筹来分析,公司今年为xxxx万元。而xxxx年为xxx万,增长了xxxx%,其中工资xxx年为xxxx万,xxxx年为xxxx万。增长了xxx%,社会统筹保险费xxxx年为xx万,xxxx年为xxx万,增长了xxx%。在公司发展的同时,让全体员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二、人力发展情况分析 公司人力去年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的态势,总人力达到xxx 人,较去年增长了36%,其中个险xxx人,增长了24%,中介

案例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案例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2) 2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 2-1资产状况 (2) 2-1-1 资产构成 (3) 2-1-2 资产质量 (3) 2-2 负债状况 (4) 2-3 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 (4) 2-3-1 主营业务收入 (4) 2-3-2 主营业务成本 (5) 2-3-3 其他业务利润 (5) 2-3-4 管理费用 (6) 2-3-5 财务费用 (7) 2-3-6 投资收益 (7) 2-3-7 营业外支出净额 (8) 2-3-8 经营状况综述 (8) 3 预算完成情况及分析 (9) 3-1 收入收益类 (9) 3-2 成本费用类 (9) 3-3 预算分析综述 (10) 4 重要问题综述及建议 (10) 4-1 资威公路收入增长分析 (10) 4-2 国债跌价幅度较大 (11) 4-3 工程项目完成量不足 (12) 4-4 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期间性影响较大大 (12) 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单位:万元)

注:扣除去年同期XX净收益374万元后 2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1 资产状况 截至2009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 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 2亿元,XX 1.08亿元,XX 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净值4.8亿元,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摊余净值837万元。 2-1-2 资产质量 (1)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9.48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构成,共计5.61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3)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与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3.08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

宝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宝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综述 宝洁公司创始于1837年,是向杂货零售商和批发商供货的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并且在品牌消费品制造商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的策略设计方面是一个领先者。在1993年,宝洁公司的30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各占一半。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了许多种类的产品,公司组织成了5大产品部:保健/美容、食品/饮料、纸类、肥皂、特殊产品(如化学品)。 宝洁公司的大多数产品类别的竞争比较及集中,在每一个产品类别中,2个或3个品牌产品生产商控制了总品牌产品销后额度额的50%以上的份额。宝洁公司的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在产品销售数量发面最重要的几个渠道是杂货零售商、批发商、超级市场、和俱乐部商店。尽管公司于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的和谐,但是宝洁公司的管理层认识到,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要满足渠道的需要。保洁工产品的需求主要是由最终消费者的拉动通过渠道的,而不是通过贸易推动的。消费者对宝洁产品的强有力的需求拉动为公司在与零售商和批发商交易过程中提供了优势。 在150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宝洁公司已经在积极和成功地进行高质量消费品的“世界级”的开发和营销方面建立了声誉。在公司发展的历史中,宝洁公司强调给消费者提供能带来良好的价值的出色的品牌产品。并且将公司定位于:为忠于品牌的消费者提供根据价值定价的产品的基础上构造公司的未来。

20世界70年代,产品促销显着发展。伴随大量的促销活动,使提前购买成为行业的惯例,而且导致了制造商很难准确的预测需求的变化。各个环节的库存不断扩大来满足消费者的提前购买需求。它不仅提高了库存成本,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服务成本,也导致了品牌价值和供应链渠道的无效率。 90年代的渠道转变的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有力的关系,用合作来替代谈判,从而有效率地、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通过将消费者的忠诚于改进的渠道效率和关系相结合,宝洁公司认为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增长,而渠道和消费者的服务成本将会下降,使渠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受益。 二问题分析 (1)分销渠道的改革 在20世纪90年代,宝洁对渠道进行了改革。它希望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互利的关系,用合作来代替谈判。它的目的是提高渠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此,它有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集中于通过连续补充计划(CRP)来提高供应物流和降低渠道库存。第二个项目是通过订货和开票系统的修改来改善对渠道客户的总订货周期和服务质量。 CRP的实施对各个零售商来说解决了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断扩大的顾客需求和有限的仓库容量的矛盾,使零售商不得不通过零担运输的方式来满足需求。零担运输无疑增加了零售商的物流成本,这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涨。而价格对零售商来说是争取顾客的有利武器。宝洁的这种做法解决了零售商的后顾之忧,使零售商只需要关心他的前台运作了。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由于

年度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年度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年度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我局所属企业在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全市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形势下,坚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搞活经济强化管理为重点,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深入挖潜,调整经营结构,扩大经营规模,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努力开拓,奋力竞争。销售收入实现万元,比去年增加30%以上,并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本年度商品销售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其中,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5.5%,商办工业产品销售万元,比上年减少10%,其它企业营业收入实现万元,比上年增加43%。全年毛利率达到14.82%,比上年提高0.52%。费用水平本年实际为7.7%,比上年升高0.63%。全年实现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商业企业利润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商办工业利润万元,比上年下降28.87%。销售利润率本年为4.83%,比上年下降0.05%。其中,商业企业为4.81%,上升0.3%。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天数为128天,比上年的110天慢了18天。其中,商业企业周转天数为60天,比上年的53天慢了7天。 (二)主要财务情况分析 1.销售收入情况 通过强化竞争意识,调整经营结构,增设经营网点,扩大销售范围,促进了销售收入的提高。如南一百货商店销售收入比去年增加296.4万元;古都五交公司比上年增加396.2万元。 2.费用水平情况 全局商业的流通费用总额比上年增加144.8万元,费用水平上升0.82%其其中:①运杂费增加13.1万元;②保管费增加4.5万元;③工资总额3.1万元;④福利费增加6.7万元;⑤房屋租赁费增加50.2万元;③低值易耗品摊销增加5.2万元。

企业年度分析报告

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5-09-15编辑:hjh手机版 一,总体评述 (一) 总体财务绩效水平 根据xxxx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xxxx系统和xxx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xxxx本期财务状况比去年同期大幅升高. (二) 公司分项绩效水平 项目 公司评价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 资产负债表 1.企业自身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化说明: 公司本期的资产比去年同期增长xx%.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最多,为xx万元.企业将资金的重点向固定资产方向转移.应该随时注意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决定了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因此,建议投资者对其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与研究. 流动资产中,存货资产的比重最大,占xx%,信用资产的比重次之,占xx%. 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为xx%.在流动资产各项目变化中,货币类资产和短期投资类资产的增长幅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说明企业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将增强.信用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的货款的回收不够理想,企业受第三者的制约增强,企业应该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存货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存货增长占用资金过多,市场风险将增大,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和销售工作.总之,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付市场的变化能力一般. 2.企业自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变化说明: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企业的流动负债比率为xx%,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xx%.说明企业资金结构位于正常的水平. 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中,流动负债减少xx%,长期负债减少xx%,股东权益增长xx%. 流动负债的下降幅度为xx%,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的变化引起流动负债的下降,主要是应付帐款的降低引起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的降低.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

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及分析 ——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审计案例 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经营无方,公司效益一直不理想。公司董事会为了使股票达到预期价格,不惜采取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事情败露后,英国议会聘请了一位懂会计的人,审核了该公司的账簿,然后据此查处了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于是,审核该公司账簿的人开创了世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先河,民间审计从此在英国拉开了序幕。 一、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背景 在18世纪初,随着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英国政府发行中奖债券,并用发行债券所募集到的资金,于1710年创立了南海股份公司。该公司以发展南大西洋贸易为目的,获得了专卖非洲黑奴给西班牙、美洲的30年垄断权,其中公司最大的特权是可以自由地从事海外贸易活动。南海公司虽然经过近10年的惨淡经营,其业绩依然平平。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总额的70%,即约1 000万英镑,可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该年底,一方面,当时英国政府扫除了殖民地贸易的障碍,另一方面,公司的董事们开始对外散布各种所谓的好消息,即南海公司在年底将有大量利润可实现,并煞有其事地预计,在1720年的圣诞节,公司可能要按面值的60%支付股利。这一消息的宣布,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转换,进而带动了股价上升。1719年中,南海公司股价为114英镑,到了1720年3月,股价劲升至300英镑以上。而从1720年4月起,南海公司的股票更是节节攀高,到了1720年7月,股票价格已高达1 050英镑。此时,南海公司老板布伦特又想出了新主意:以数倍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可分期付款的新股。同时,南海公司将获取的现金,转贷给购买股票的公众。这样,随着南海股价的扶摇直上,一场投机浪潮席卷全国。由此,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股票以及原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股价暴涨51倍,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都卷入了这场漩涡。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大恐慌》一书中这样描绘当时人们购买股票的情形:“政治家忘记了政治,律师放弃了买卖,医生丢弃了病人,店主关闭了铺子,教父离开了圣坛,甚至连高贵的夫人也忘了高傲和虚荣。”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从7月份开始,外国投资者首先抛出南海公司股票,撤回资金。随着投机热潮的冷却,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从1720年8月25日到9月28日,南海公司的股票价格从900英镑下跌到190英镑,到12月份最终仅为124英镑。当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政府逮捕了布伦特等人,另有一些董事自杀。“南海泡沫”事件使许多地主、商人失去了资产。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参股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心存疑虑。 二、对南海公司舞弊案的查处 1720年名噪—时的“南海公司”倒闭的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惊呆了正陶醉在黄金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