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崔连仲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它在印度表现得最为森严、复杂和持久。

种姓:瓦尔那和迦提

“种姓”这一名称出自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和旅印高僧的著作中,有时称为“族姓”,或简称之为“种”和“姓”。这一概念开始就兼指古代印度所使用的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名词。例如在《十诵律》中提到十个种,即:刹利种,婆罗门种,贾客种,锻师种,木师种,陶师种,皮师种,竹师种,剃毛发师种,旃陀罗种。在这十个种中,前三个种当为刹帝利、婆罗门和吠舍三个瓦尔那;以下七个种当为从事各类工种的首陀罗瓦尔那和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但在这里均称为“种”。

瓦尔那(Varna)一词,原义为“色”。1这一名词作为人类社会属别的概念,最早见于《梨俱吠陀》,当时是用以区别征服者雅利安人和被征服者达萨(意为“敌人”,即指“黑皮肤”的土著居民)的,故有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那之分。这种以肤色(白与黑)相区分的两种人,存在着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不会是平等的。但这时的瓦尔那一词大概还不能称之为种姓。到了后期吠陀时代,这个词才确定地被应用在种姓的意义上。

迦提(jati)一词,原义为“出生”或“种”。2这一名词用在种姓的意义上是否出现在后期吠陀时代,还不能确定。但学者们认为,大约从经书开始,特别是从家范经和法经时代开始,混合迦提无疑已经存在。

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彼此又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出现早,后者略晚,后来这两个词开始混用。怎样混用?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中反映的不尽一致。实际上这两个概念的用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变化;另外,地区不同也会存诓钜欤 虼烁魑南姿捣ú灰唬 馐呛茏匀坏摹>头从持中瘴侍庾钪匾 徊糠ǖ洹 ?U>《摩奴法典》来说,这两个词是混用的。但瓦尔那的用法较为严格,一般用于四个瓦尔那,只有在个别情况下用于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3迦提的用法较为灵活,它用于瓦尔那同用于迦提的次数相比,大约各占一半。4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符合种姓制的发展趋势的。随着四个瓦尔那的日益分化和迦提数目的日益增多,迦提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瓦尔那的形成

作为种姓的四个瓦尔那的划分,最早见于《梨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在这里写道,当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普鲁沙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转化成四种不同身份的人:“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啰惹尼亚,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由其双脚生出首陀罗。”(X·90·12)在这首赞歌里没有提出瓦尔那这一概念,但它是后来被称为瓦尔那的四个等级的最早记录,这是勿庸置疑的。在这里,作为僧侣等级的婆罗门列为第一位。其次是啰惹尼罗(Rājanya),5这个词是第一次出现的,其意为王族,即后来文献中所列举的刹帝利。这是以王为首的武士等级,列为第二位。第三个等级是吠舍。吠舍一词在赞歌中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它是雅利安人和一般人民大众(维什)。Vaisyas(吠舍)一词可能即由Vis(维什)一词发展而来的。他们被列为第三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按赞歌,前三个等级分别是由普鲁沙的口、臂、腿变成的,而首陀罗则是由其脚生出的。在这里不仅有身体部位之差,而且使用了“变成”和“出生”这两个具

有不同意义的词。显然首陀罗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等级。他们的主要成分大概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其中也有下层的雅利安人。

四瓦尔那形成何时?考查一下普鲁沙赞歌的编成年代是必要的。假如这首赞歌确为《梨俱吠陀》的末篇,则编成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十—九世纪。但一般认为这首赞歌是后来附加的。这首赞歌在《阿闼婆吠陀》的第十九卷再度出现(XIX·6·6)。同卷的其他两节也有四瓦尔那并列的记载。有的学者认为,可能就在这个时候 赜谒耐叨 瞧鹪吹钠章成吃薷璞徊迦氲健独婢惴屯印分小0创怂担 罄幢怀莆 叨 堑恼馑母龅燃兜幕 值痹诠 熬攀兰鸵院蟮暮笃诜屯邮贝 N蘼燮章成吃薷枋呛罄吹母郊樱 故恰独婢惴屯印返哪┢ 谑奔渖洗筇逑嗟庇诠 耙磺 甏 某跗凇U庖皇贝 枪糯 《忍 魇贝 目 耍徽 茄爬 踩说纳偈 冉 柯淇 即?U>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的时代。在这一变革时代里,在古代印度的传说中认为,人类的黄金时代已经消亡;对财富的贪婪,贫富的分化,尔争我夺,已把人类社会引向一个罪恶的“争斗时”,或曰“恶世”。6王权的产生、法的制定和等级的确立,是这一时代的必然产物。这种情况在《往世书》和《史诗》中,7在早期佛教文献里,都有反映。例如在早期佛典的创世说中写道:人类始初生活在光音天上,不分彼此,互称众生。当他们到地面上生活以后,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开始有了个人的田产,盗窃和侵占事件也随之发生,既有偷盗和侵占,便有争讼,于是人们相议,共举一有德之士为王,以理争讼。为酬其“正法蚊瘛敝 Γ 爸诠布趺祝 怨└ 薄U庋 谏缁嵘鲜紫瘸鱿至松驳劾 燃丁<讨 鱿至恕熬材 薜馈被颉八邢拔 怠钡?U>婆

罗门、“好营居业,多积财宝”的吠舍和“有多机巧,多所造作”的首陀罗。在这里,早期佛典通过国家契约说,掩盖了刹帝利等级对人民大众的统治和剥削;通过社会分工说,掩盖了不同职业集团的阶级实质。因此,在阶级和等级开始形成的这一变革时代里,我们有理由把当时出现的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四个瓦尔那看作是四个等级。许多民族在其向国家过渡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凌驾于一般人民大众之上的僧俗两级贵族,婆罗门和刹帝利正是这样的两个等级。婆罗门是祭司等级,主管祭司,掌握神权;刹帝利是武士等级,主管政治和军事,掌握军政大权。这是就其主导的、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来说的,当然在这两个等级中间也有不少人从事于其他行业。这两个等级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第三等级的吠舍和第四等级的首陀罗,在地位上也有差别,但总的来说都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人民大众,主要从事于农业、畜牧业和商业,也从事于被人轻视的手工业。首陀罗是最受压迫、最受歧视的一个等级。关于他们的起源、职业和地位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另设专题介绍。

瓦尔那的特征

四瓦尔那的职业是世袭的。在《梨俱吠陀》时代,父亲是医生,儿子可以是诗人。8随着瓦尔那制的形成,各瓦尔那的职业逐渐世袭化,父子世代相承。即使职业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但和职业相联系的等级出身也是不变的。事实上有不少婆罗门是农民,也和吠舍等级一样开荒种地,但他们的出身不变,仍为婆罗门,仍以自己种姓的高贵而自豪。相反,即使首陀罗经商致富,也不能改变其受歧视的等级地位。当然这是就一般的情况来说的。这是瓦尔那制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职业变动的问题上,婆罗门教的ǖ溆幸桓鲈 颍 锤呒锻叨 怯捎凇扒罾А笨梢源邮碌图锻叨 堑闹耙担 喾矗 图锻叨 遣坏么邮赂呒锻叨 堑闹耙担 绻 姓饫嗲榭龇⑸ 颉肮 跤Π 崞洳撇 缓罅⒓捶胖稹薄U庖辉 蛳匀皇俏 斯 谈呒锻叨 堑奶厝ǖ匚弧5 恿硪环矫胬纯矗 庖还娑ㄒ卜从沉嗽谙质瞪缁嶂幸汛嬖诘图锻叨 堑娜舜邮赂呒锻叨 堑闹耙怠?

瓦尔那制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内婚制,即同姓通婚。法典规定,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相同瓦尔那之女通婚。佛教文献在形容某一婆罗门血统纯正时,常常使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这一惯用语。随着社会的分化,人口的增长,特别是大城市的出现,混婚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法典为了保证高级种姓的社会地位不致因混血混乱,遂制定了所谓“顺婚”与“逆婚”的原则。所谓顺婚,即高级瓦尔那之男可以娶低级瓦尔那之女;但相反,低级瓦尔那之男不得娶高

级瓦尔那之女,这叫作逆婚。《摩奴法典》规定:“向高级之女求婚的低级之男,应受体刑!保╒Ⅲ·366)这样,首陀罗只能从首陀罗中间娶妻子。《摩奴法典》也作了具体的规定:“首陀罗之女是首陀罗的妻子”。(Ⅲ·13)社会现实基本上也是这样。在《佛本生经》中传留下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首陀罗青年爱上了离车族(刹帝利)的少女。由于冷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感到绝望,最后忧郁而死。这一故事鲜明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差别的森严。

四瓦尔那在宗教、社会生活方面也有种种界限和区分,特别是在作为再生人的前三个瓦尔那和作为一生人(或称非再生人)的首陀罗之间表现的最为严格。首陀罗瓦尔那甚至无权参加再生的宗教生活。所谓“再生”与“一生”的名词即由是否参加“入门式”(诸净法之一)这一宗教仪式而起的。前三个瓦尔那有权参加“入门式”(或称入教式),这意味着在宗教上诞生一次,故称为“再生人”。首陀罗无权参加,故称为“一生人”。《高达摩法典》规定:“假若首陀罗故意听人(诵读)吠陀,须向他的耳中灌以熔化的锡和蜡。”(XⅡ·4)诸如此类的规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婆罗门祭司的意愿,但它也确实反沉艘欢ǖ南质怠T谧诮躺 钌先绱耍 谏缁嵘 罘矫嬉餐 @ 缭诨樯ゼ奕ⅰ⒗赐 骺汀⑵鹁右 车确矫妫 耐叨 侵 涠加胁煌 墓娑ā?

四瓦尔那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这一点不但毫不掩饰,而且极端严峻。就刑事方面来说,诸如侮辱罪、伤害罪、通奸罪、盗窃罪和杀人罪等,在四瓦尔那之间都有不同的规定。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再生人与一生人之间最为严格。例如婆罗门侮辱了首陀罗只罚款十二帕那;反之,一生人粗暴地辱骂了再生人须割掉他的舌头。在民事方面,法典也作了不胜其繁的规定。例如一个婆罗门娶了四个瓦尔那的妻子,则此四妻所生之子的继承份额,应遵照种姓高低的顺序,按四、三、二、一的比例获取。

作为等级制度的种姓制度,并非古代印度社会所独有,但就其形态的森严、关系的复杂、时间的持久等方面来看,确有其特点。

首陀罗问题

首陀罗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等级。从种族关系来看,在学者间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些д呷衔 淄勇奘乔把爬 踩说耐林 柯洹F涿 频挠衫矗琋·K·达特认为,起初大概是某一著名达萨部落的名称。另有些学者认为,首陀罗的来源与雅利安人有关。例如R·S·夏尔马认为,首陀罗是同雅利安人有姻亲关系的一些部落,但他们逐渐包括前雅利安人的大量集团和堕落的雅利安居民。不管首陀罗的起源如何,至法经法典时代,首陀罗作为一生人已完全被排除于再生人(雅利安人)的宗教生活之外,两者间划有一道鸿沟。《摩奴法典》规定:“由雅利安人之女所生的雅利安人之子,始有受一切净洁的价值。”(X·69)因此,可以认为首陀罗的基本群众是非雅利安人的土著居民。但在首陀罗中也确有雅利安人。例如在考底利耶的《政事论》中就曾提到,“如果亲人出卖或抵押一个雅利安人出身的未成年首陀罗,为生计而沦为奴隶者除外,处以十二帕那的罚金”(Ⅲ·13)。

首陀罗的职业,同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婆罗门教的诸法典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首陀罗应服务于高级(种姓)”。这类笼统的教条难以作出任何确切的结论,必须对他们所作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早期佛典通常把首陀罗看成是“工师种”,即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匠人。有时也称首陀罗为“居士”,这大概是指从事于商业或较富裕的首陀罗。《政事论》(Ⅰ·3)在讲到首陀罗的义务时有如下的规定:“服务于再生人,瓦尔塔,工匠和宫廷诗人的职业。”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于再生人”的义务是同其他义务并提的。其中之Vārtā(瓦尔塔)一词,梵英字典释义为“吠舍的职业(即农业、牧畜和商业)”。《政事论》的沙玛斯特里英译本译为:“首陀罗的(义务)是:服务于再生人,农业、牧畜和商业,工匠和宫廷诗人的职业。”《政事论》的这一段记述表明,首陀罗的某些职业(农、牧、商)已同吠舍接近。《祭言法典》(Ⅰ·120)对首陀罗义务的规定是:“服务于再生人是首陀罗的(义务);假若他不能靠此以维持自己,他可以成为商人;或者靠各种技工为生。但他应经常为再生人作有益之事。”在这里对首陀罗义务的

规定是为再生人服役,但亦可从事于商业和各种技艺工作。《摩奴法典》(N·235)提到,在首陀罗中有这样一些人,即:“对分农、家庭友伴,牧人,达萨和理发师”。法典说这些人的食物是可以吃的。至于哪些人的食锊荒艹晕刺帷?杉 淄勇薜闹耙凳嵌嘀侄嘌 摹T谡饫锴宄 乇砻鳎 按锶 保ㄅ ィ┦峭 渌 耙瞪矸莸娜瞬⒘械摹U饫锼 堑抹 dhika(对分农)一词,法典的各种译本翻译不一。按威廉编的《梵英字典》ārdhika一词具有“为一半收成而耕种土地的人”之义。法典的伯内尔英译本与上述释义一致,即译为“领有一半产额的(耕者)”。本文简译为“对分农”。以分农的收入较一般雇工为高,9可能境遇要好一些。在考底利耶的《政事论》中(Ⅱ·24)曾提到在王田中所雇佣的这种“对分农”(ardhasītika)和“靠他们自己的体力来生活的人”(Svavīryopajǐvinah)后者只取其收成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显然不如前者。

仅据上述有限资料所列举的首陀罗的职业来看,大体可以认为:第一,所谓“为再生人服务”或达萨的身份,有时是同其他职业和身份并列的。首陀罗假若不能靠“为再生人服务”来维持自己,也可以从事其他行业。第二,首陀罗的职业是多方面的,农、工、商、牧等各种行业都有,只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可能在某种职业上表现的更为突出、更为普遍。如果上述情况基本符合实际,那么首陀罗的阶级地位也就明显了,即在他们之中有奴隶,有雇工,也有独立生产者。谑淄勇拗屑涓髯缘牡匚灰彩遣煌 模 艿睦此担 际谴τ诒谎蛊取⒈慌 鄣匚坏木用竦燃丁F渲兄 唤嗍淄勇薜匚蛔畹停 堑氖澄锖退 蝗衔 遣荒艹缘摹5 且灿泻苄∫徊糠值匚唤细撸 莘ǖ浼窃兀 渲杏信 ブ鳎 薪淌Γ 懈缓溃 踔劣形 磺 跽摺?

这样,我们可以得这样的结论:首陀罗是一个等级概念,即属于被压迫、被奴役的第四等级。如果从奴隶主和奴隶这两大阶级的关系来划分,有些首陀罗隶属于某一特定的主人,在人身上不是自由的,应属奴隶大众。另一些首陀罗不隶属于他人,在人身上是自由的,尽管他们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但不能视之为奴隶,应属于无权自由人。

迦提的形成

迦提的起源,开始主要有二:一是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发展,在四瓦尔那的吠舍和首陀罗中间,繁衍出很多从事不同职业的集团,例如战车制造者、锻工、木工、陶工、制革者等等。这些职业集团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上的或社会上的原因,逐渐脱离原来的瓦尔那,形成为单独的迦提。例如,战车制造者原属吠舍等级,后逐渐从吠分舍等级中分出来形成为单独的职业集团。《鲍达亚那法经》把它们说成是由混婚而产生的混合迦提,其地位显著下降。迦提的主要特征与瓦尔那基本相同,即在职业和身份上是世袭的;在婚姻上各迦提之间互不通婚,即以内婚制为原则。所以,迦提是瓦尔那制的影响下形成为一些具有迦提特征的单独的集团。例如,尼沙达、旃荼罗和普卡萨即是,关于这三个部落的最早的记述,见于《耶柔吠陀》。但那时大概还没有形成为迦提,在后来的法典中始以混合迦提的名义出现。以后,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促使迦提的数目日益增多。

在婆罗门教的法经与法典中,力图用种姓之间的混婚和未履行神圣的宗教仪式来解释迦提的起源,这是荒唐的。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巩固种姓制度,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但是,在婆罗门教的统治下,可能有些人由于混婚和未遵守圣礼而丧失了原来的种姓地位,从而遭到歧视。

既然迦提最初是从吠舍和首陀罗两个劳动种姓中间分离出来的,或者是由非雅利安人的落后部落形成的,因而最初形成的一些迦提大都是被压迫的迦提。在这里,既有阶堆蛊龋 泊嬖谥肿迤缡印9赜阱忍岬氖 浚 捎?a href="/Resource/Dict/LSCD/XKCD/36326_SR.HTM" awltag=AWL>史料纷杂,特别是各书对迦提的名称和由来记载的又不统一,因此,很难作出准确的回答。在《摩奴法典》中共记有五十九种迦提。尽管在这里对迦提由来的说法是错误的,而且有些迦提的名称也是离奇的,但所列名单大部分可以认为是现实存在的。在这些迦提中,以下六种迦提,11地位最为低下,其名称和职业如下:

苏特看管马和战车者(X·47)

马哥陀商人(X·47)

维底哈卡服侍妇人者(X·47)

阿尧哥沃木匠(X·48)

刹特里捕杀穴居动物者(X·49)

旃荼罗运搬无亲人的尸体和执刑者(X·55—56)

在这六种迦提中,旃荼罗的地位更为低下,被人为是“人中最卑贱者”,他们是古代印度“不可接触者”的代表。

随着瓦尔那的分化和迦提的发展,包括多行业的广泛的社会等级划分——瓦尔那制,越来越脱离社会现实而趋向理论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身居印度的塞琉古大使麦伽斯提尼会把印度居民按实际行业和职业划分为七个等级,而未提传统的四个瓦尔那。公元七世纪的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第2卷)中,虽然仍保留了传统的“四姓”的区分,但在他笔下的吠舍和首陀罗已分别变成为“商贾”和“农人”的单一的职业集团。就瓦尔那这一名词来说,自中世纪以后逐渐消失而为迦提的概念所代替。

“不可接触者”

古代印度社会阶级关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所谓的“玷污”观念的露头和“不可接触者”的存在。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与以下三种情况相联系:一是对物质文化极端落后的土著居民的歧视;一是对某些手工劳动的日益增长的鄙视;一是同某些事物相联系的原始的不洁观念或嫌恶思想,例如运搬尸体等。

最初的“不可接触者”,大都同第一种情况有关。例如,旃荼罗、尼沙达和普卡都是物质文化方面落后的土著部落。据《摩奴法典》记载,尼沙达是杀鱼者(X·48),普卡萨是捕杀穴居动物者(X·49)。《法显传》中说旃荼罗是“猎师卖肉”的,在《摩奴法典》中规定他们的工作是运搬无亲人的尸体和对死刑的执行者。后来,不可接触的思想又扩及到其他领域,例如某些工匠——制革者和裁缝等。在不可接触者中间,占突出地位的是旃荼罗。《高达摩法典》提到:“旃荼罗是最污秽不洁的”(Ⅳ·28),“假若(葬礼的祭品)被狗、旃荼罗或外卡斯特看见,则被玷污”(XV·24)。《摩奴法典》对这种人作了详尽的描写:“旃荼与修瓦帕加的住所在村外12;不应使用盘子(Apapātra )13;狗和驴是他们的财产。”(X·51)“衣是死人的衣服;食物盛在破盘里;装饰品是铁;并且他们应经常地游动。”(X·52)“一个奉行正义法规的人,就应该抱有和他们交往的希望;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易,与同等的人通婚。”(X·53)“他们的食物靠他人赐予,应被放在破盘里;他们不应于夜晚在村落和市镇周围游动”。(X·54)“他们应在白天工作,通过国王判定的(标识)使人得以识别;并且他们应搬运无亲人的尸体,这是惯例。”(X·55)“根据国王的命令并按法令经常处决被判处死刑的人;可以取得那些被处决者的衣服、床榻和装饰品。”(X·56)在《佛本生经》中有一段故事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在该故事中说,有两名旃荼罗想进城去卖他们的货物。时有两名贵族家的女儿在赶节日的路上碰见了他们。她们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立即返回家中用香水洗自己的眼睛。其他同样因眼睛被玷污而不能继续赶路参加集会的人们,都愤怒了。于是他们就把这两名不幸的人痛打一顿。以后,这两名旃荼罗隐瞒了自己的出身,到叉始城去学习。可是后来他们的身世被识破,又遭到一顿毒打,并被驱逐。他们走进了森林,过苦行的生活,不久郁郁而死。这一故事反映了古代印度不可接触者遭受迫害的悲剧。中国东晋高僧法显在其巡礼印度的游记中,对这种人作了如下的记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如果他们不击木而碰上了高级种姓的人,自然要遭到毒打的。以旃荼罗为代表的古代的被压迫种姓,是今日印度“贱民”的最初形态。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崔连仲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它在印度表现得最为森严、复杂和持久。 种姓:瓦尔那和迦提 “种姓”这一名称出自中国古代的汉译佛经和旅印高僧的著作中,有时称为“族姓”,或简称之为“种”和“姓”。这一概念开始就兼指古代印度所使用的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名词。例如在《十诵律》中提到十个种,即:刹利种,婆罗门种,贾客种,锻师种,木师种,陶师种,皮师种,竹师种,剃毛发师种,旃陀罗种。在这十个种中,前三个种当为刹帝利、婆罗门和吠舍三个瓦尔那;以下七个种当为从事各类工种的首陀罗瓦尔那和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但在这里均称为“种”。 瓦尔那(Varna)一词,原义为“色”。1这一名词作为人类社会属别的概念,最早见于《梨俱吠陀》,当时是用以区别征服者雅利安人和被征服者达萨(意为“敌人”,即指“黑皮肤”的土著居民)的,故有雅利安瓦尔那与达萨瓦尔那之分。这种以肤色(白与黑)相区分的两种人,存在着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不会是平等的。但这时的瓦尔那一词大概还不能称之为种姓。到了后期吠陀时代,这个词才确定地被应用在种姓的意义上。 迦提(jati)一词,原义为“出生”或“种”。2这一名词用在种姓的意义上是否出现在后期吠陀时代,还不能确定。但学者们认为,大约从经书开始,特别是从家范经和法经时代开始,混合迦提无疑已经存在。 瓦尔那和迦提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彼此又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出现早,后者略晚,后来这两个词开始混用。怎样混用?在古代的各种文献中反映的不尽一致。实际上这两个概念的用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变化;另外,地区不同也会存诓钜欤 虼烁魑南姿捣ú灰唬 馐呛茏匀坏摹>头从持中瘴侍庾钪匾 徊糠ǖ洹 ?U>《摩奴法典》来说,这两个词是混用的。但瓦尔那的用法较为严格,一般用于四个瓦尔那,只有在个别情况下用于四瓦尔那以外的迦提。3迦提的用法较为灵活,它用于瓦尔那同用于迦提的次数相比,大约各占一半。4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符合种姓制的发展趋势的。随着四个瓦尔那的日益分化和迦提数目的日益增多,迦提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瓦尔那的形成 作为种姓的四个瓦尔那的划分,最早见于《梨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在这里写道,当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普鲁沙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转化成四种不同身份的人:“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啰惹尼亚,他的双腿变成了吠舍,由其双脚生出首陀罗。”(X·90·12)在这首赞歌里没有提出瓦尔那这一概念,但它是后来被称为瓦尔那的四个等级的最早记录,这是勿庸置疑的。在这里,作为僧侣等级的婆罗门列为第一位。其次是啰惹尼罗(Rājanya),5这个词是第一次出现的,其意为王族,即后来文献中所列举的刹帝利。这是以王为首的武士等级,列为第二位。第三个等级是吠舍。吠舍一词在赞歌中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它是雅利安人和一般人民大众(维什)。Vaisyas(吠舍)一词可能即由Vis(维什)一词发展而来的。他们被列为第三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按赞歌,前三个等级分别是由普鲁沙的口、臂、腿变成的,而首陀罗则是由其脚生出的。在这里不仅有身体部位之差,而且使用了“变成”和“出生”这两个具

种姓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 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 [2](p.95)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 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 [3](p.82)同。”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到梨俱吠陀时代末期,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初步有了四个瓦尔那阶级的划分。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职能,同时垄断了文化教育。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一开始又称“罗阇尼亚”主要是由掌握军政权利的世俗贵族集团构成。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他们大多是雅利安的平民,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从事工、农、商等职业。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吠舍和那些在战争中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形象的说就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奴隶阶层。 “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四个瓦尔那等级划分的是《梨俱吠陀》中的《普鲁沙赞歌》。它说‘四个瓦尔那是由吠陀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其中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双臂变成罗阇尼亚,双脚变成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是四个瓦尔那的原型。但多数学者认为那是婆罗门僧侣集 [4](pp.44-45)团为了巩固他们自己及刹帝利军事贵族特权而编造出来的。” 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即“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从事的职业大多为屠夫、抬尸、清扫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职业。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不同种姓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和次种姓,各个不同的亚、次种姓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按照各自内部 的道德风俗生产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种姓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级种姓的司法权、行政权、教育权、豁免权等权利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剥夺。低级种姓的参政权和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也不断地探索如何进一步削弱种姓观念。

古印度的等级制度

古印度的等级制度 古印度有着严苛的等级制度,区分着每一类印度人,每一类印度人的社会地位都不尽相同。下面是分享的古印度的等级制度,一起来看看吧。 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和中国、埃及、巴比伦并列为东方的四大古国。勤劳、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一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汉代史籍译作“身毒”或“天竺”,直到唐代才改译为“印度。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印度河谷先后发现几个古代城市遗址,

著名的有哈拉巴和摩享佐;达罗,因此统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约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至前二千年代中叶。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实质与影响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2.为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小李编写了一个剧本。你认为下面哪句台词不 符合史 实() A.我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还是国家官员 B.别看我只是一名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 C.我是腰藏万贯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位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3.《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自由人 4.阅读下列材料: 古印度文明时期,产生了种姓制度。现今社会中,在印度的广大农村,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欧洲,许多白种人歧视黑种人的思想仍然存在;在

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与由来

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与由来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在婆罗门的经典《吠陀》中,波罗门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婆罗门僧侣还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即降为较低种姓。因此,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奴隶来说,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遵守奴隶主阶级制定的“达磨”,即所谓的“法”,以免加重来生的灾难。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 摩奴法典首先确认婆罗门是人世间一切的主宰,而首陀罗只能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劳役。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不能对高级种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罗门和刹帝利则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为了镇压低级种姓吠舍、首陀罗的反抗,摩奴法典还规定了许多残酷的刑罚。比如,低级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比如,动手的要斩断手,动脚的要斩断脚。 四个等级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

古代印度优秀教案

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能力目标: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理解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去看待问题,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树立平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种姓制度。 教学难点:了解佛教的诞生,了解古代种姓制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围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祥地。勤劳、虔诚的古代印度人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诞生在这里。 二、教授新课。 1.印度的简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2.印度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

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3.佛教的创立。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公元前6—前5世纪是印度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许多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新解释向婆罗门教的解说发起挑战,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佛教,是由古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三、小组讨论。 1.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哪个大陆,位于哪两条河流流域? 2.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什么?其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哪些等级?居于被统治地位的是哪些等级? 3.古代佛教产生于什么时间,其宣扬什么主张? 四、案例研讨。 2006年某国一村落,集体烧死该村官员的女儿,因为该少女未经父母同意与低种姓男子结婚,在结婚当天被父母抓回,经全村决定烧死该少女。 1.该国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少女会被烧死?源于哪一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2.该男子祖先是理发师,那该男子属于哪一等级?被烧死的少女是哪一等

1.1.3古代印度练习题及答案

1.1.3 古代印度(练习) 一、选择题: 1.(2013·海南·12)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C.首陀罗 D.婆罗门3.(2013·湖南湘潭·11)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 ..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4.(2013·广东湛江·16)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 5.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6.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表现出独有的 历史特征。右图反映的是印度的( )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7.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8.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9.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0.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11.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②中国人③阿拉伯人④希腊人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13.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有( ) ①摩羯陀国王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②种姓制度 ③发明阿拉伯数字④创立佛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15.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C.吠舍 D.首陀罗 16.某班级准备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下面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二、非选择题: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 * 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

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 * 的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 * ,后者是国家的世俗 * 。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提示: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 利用婆罗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姓名:孔明熙学号:201000011006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10级历史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摘要:种姓制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泛称。玄奘又称它为族姓制度,西方称为喀斯特制度。①种姓制度的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社会根源,同时,种姓制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自身的调整,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尽管如此,种姓制度,还是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古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最早要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种姓制度形成以后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自身的调整。种姓制度在古印度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消极作用越加明显。总而言之,种姓制度对于整个印度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的形成 种姓制度的正式形成是在后期吠陀时代,但是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末页就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划分。早期社会等级划分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当地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则以征服者自居,根据肤色将居民分为两个瓦尔那:“雅利安瓦尔那”,“达萨瓦尔纳”。雅利安意思是“高贵”、“富有”,雅利安人则以高贵者自居,瓦尔那本意是颜色的,而由于后来种姓制度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瓦尔那也慢慢的失去了颜色的意思。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称为瓦尔那制度,即社会等级制度。 最初只有“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等级,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瓦尔那又派生出三个等级集团,分别:即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武士阶级)、吠舍(平民)。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则称为首陀罗,它的前身是达萨瓦尔那,但是与达萨瓦尔那也有不同之处。他们不在雅利安公社以内,首陀罗大部分也不是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的身份,也就不具有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从开始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人内部中将平民与氏族贵族一分为二,贵族阶层又将军事贵族与祭祀贵族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等级集团,初步具有了瓦尔那制度的雏形。② ①①《世界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主编吴于廑齐世荣95页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样的(2)完整篇.doc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样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介绍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主教育;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同时,各种姓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或称亚种姓、次种姓),进而衍生出更多分支。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所谓不可接受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他们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种姓世袭,不易更改。社会地位高低、经济状况好坏,大多与种姓有关。尽管印度独立以来,已废除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 印度种姓制度的区分 印度的高种姓人种,有点像欧洲人。

低种姓人种,典型的南亚人 种姓制度在印度到底有多严重 印度高种姓一般是白种人,只不过纬度太低晒得比较黑。婆罗门和刹帝利是高种姓较突出的。印度教信来世,苦行被推崇,安于当前贱民低贱种姓,修一个更好来世是大部分低种姓人民的普遍选择。 但是其他种姓的人尤其是贱民就没有这么幸福了。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目前有1.67亿贱民,占总人口的16.2%。也就是说,如果你幸运地出生在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那么你大概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性成为贱民中的一员。 贱民也就是DALIT ,又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或者甘地也称他们为神之子,意指他们也是神的子民。但是显然多数人不这么认为。 那么,占印度人口六分之一的这部分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 1.自带扫帚抚平自己的足迹 贱民从事着最肮脏低贱的工作,他们被认为是最肮脏、最不洁的,被称为不可触摸者。他们走在路上需要佩带铃铛,以发出声音让别人避开。如果哪个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贱民,会被认为受了污染,要请祭祀做法式来消除。 2.以生命为赌注的跨种姓恋爱 印度种姓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实行种姓内部通婚。然而,种姓内部通婚的制度实际上在古代就不断被违反,因为印度自古以来始终处于男多女少的人口状态,一些高等种姓的男子不得不迎娶低等种姓的女子为妻。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宗教人士又制定出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顺婚,但严格禁止逆婚的宗教教规。也就是说,高等种姓男子娶低等种姓女子称为顺婚,反过来就是逆婚了。

古印度种姓制度

古印度种姓制度 内容: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早期婆罗门所著的经典中刻意忽略贱民不提,主张将所有的种姓划分成四种瓦尔那。这四种瓦尔那同样以婆罗门为首,借由职能与权利的划分规范,构成一严谨的阶序: 1、婆罗门:最高等的瓦尔那,也是整个阶序的核心。婆罗门本 为祭司,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 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祭司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 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此外,婆罗门享有许多特权,如不可处罚、 不用交税、不可杀害、可领回部分充公遗失物等。 2、刹帝利:次等的瓦尔那,《梵书》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 辖一切生命”的权利。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 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 此外,其负有保护婆罗门之责。 3、.吠舍:第三等的瓦尔那。吠舍是农人或牧人,任务是生产食 物,并提供各种祭品。《瞿昙》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 放贷的工作。 4、首陀罗:最低等的瓦尔那。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

负责提供各种服务。 特征: 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呈现“集体性”与“阶序”的特征,这些特征意味种姓并非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深具包容性与弹性的社会制度。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 的影响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在印度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印度社会的重要者特征之一。长期的束缚着人们,严重的阻碍了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消极影响 Abstract:T hecastesysteminIndiahasalonghistory,issurelytheinevitableresultofe conomicandpoliticaldevelopment,butalsothosefeaturesofIndiansociety,,severel yhamperedtheIndiansociety'spolitical,economic,educationalandculturaldevelop mentandpeople'squality. Keywords:CastesystemIndiansocietyNegativeaffect 前言 印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那里有着肥沃土地,遍地的珠宝,有着西方人梦寐以求的香料。一直以来我对印度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所以我很喜欢看有关印度的东西,然而每当我看到印度的残酷的种性制度时,我总很是揪心,于是就产生一种冲动或者是一时的好奇吧,我就决定探求一下印度种性制度的起源,发展但更愿意注重的是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所以就写写喽! (一)论种姓制度的概念 种姓制度正式产生于后期的吠陀时代,而他的萌芽需要追溯到早期的吠陀时代。公元前6000年前东移的一支雅利安人到达了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种,他们认为自己很高贵(雅利安含有“高贵”的意思)为把自己白色的皮肤1 1雅利安(含有“高贵”之意)

印度种姓制度及古印度法的影响

“种姓制度”与古印度法及其影响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同时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摩奴法典》是其代表性的法典。它以婆罗门为中心,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而这种影响力也深深渗透进了古代印度的法制中。 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同时,它还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由于这四大等级和四大特征,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分化出严格的阶级,整体社会法制也围绕着这一制度为中心展开。 从古代印度立法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它对种姓制度的严格维护,强烈地保护着高等种姓的权益,例如在债法中,同时借贷者,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吠舍为4%,而首陀罗则为5%,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婚姻法也严格限定不同种姓的人之间不得通婚。种种诸如此类的规定

严格控制了不同种姓的活动范围权限,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权利和义务,将各等种姓之间界限明确开来,认为的撕裂了整个社会,将各种不平等性发挥到了极致。高种姓享用到了极大特权,而低种姓却背负起沉重负担,不得不说这正是奴隶制印度社会的严重弊端,这一制度下建立起的法制很难有平等公平而言。一切法制均为保证上层种姓利益而设,极大地压迫了下层民众,这在婆罗门教时期尤为突出。随着阶级矛盾尖锐而应运而生的佛教成为国教后,对原本的种姓制度有一定冲击,佛经逐渐成为了立法的渊源,即便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等思想,但这对于种姓制度及受其影响较久的古印度法律并没有太大影响,并没能从真正意义上扭转这种局面。种姓制度依旧影响着印度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回过头来看,从一开始,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能够进入法律中,与婆罗门教有关。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在印度兴起并很快发展为国教,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无不深深打上了婆罗门教的烙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宣扬善恶有因果,业力有轮回;二是声称万物皆为造物主“梵天”所造,但各个种姓是梵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来的,高低贵贱迥然不同。为了表示对梵天的敬畏和服从,就必须竭力维护种姓制度。由于婆罗门教成了国家的统治支柱,其祭司遂成为国家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教义也变成了国家法律的主要内容。婆罗门教祭司们将教义编成“法经”、“法典”等,用法律形式将种姓制度固定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法典是《摩奴法典》,它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式的法律典籍,全面阐述了婆罗门教的教义,详细规定了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这种形式的带有明显阶级性的宗教信仰进入法律生活也就催生了明显带有阶级性的法制。由宗

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 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 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 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 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 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戒日王于公元642年在其国都曲女城为唐僧举行了 隆重的欢迎仪式,宾主双方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会谈,情况如何,且看唐三藏在《大唐 西域记》里的记载。 据记者了解,虔诚的印度教徒不仅不吃牛肉,而且严格素食,不吃荤腥,素食者在印 度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印度请人吃饭最好先问清对方素食还是荤食,不然就有可能闹笑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度教中的清规戒律对民众的约束力也在减弱。记者有一位印度婆罗门 朋友,外貌与西方白人无异。他十分爽快地告诉记者,自己什么都吃,包括牛肉。他向记 者透露自己是个世俗主义者,虽然出身婆罗门,但是宗教感情已经很淡漠。记者采访中遇 到过一名印度中文女教师,她曾在中国短暂工作过。她告诉记者,自己刚到中国时曾吃过 西湖牛肉羹,觉得很好喝,吃完之后才发现含有牛肉成分,不过自己并不觉得后悔。 问题在于,维系一个政权的可持续发展,在稳固下来之后,就得实行管理转型,要换 一口气,第一代国家元首嬴政,有没有这个打算?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是找不到蛛丝马迹的。但有一点迹象表明,秦帝国内部对于秦的暴力政策,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分歧的, 而这个分歧的代表就是公子扶苏。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杀术士,也 就是史上所传说的坑儒,管理层内部就出现不同的声音,公子扶苏向父亲提出抗议:“今 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这是秦管理层内部对暴政管理制度发出的第一个反对的 声音。秦始皇对这种政治诉求的态度是:“怒”。 一般而言认为,种姓制度是前20世纪左右,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亚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 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 曾经是投资银行家的阿希斯·戈恩卡准备成立“印度女仆公司”。戈恩卡的计划是打 造一个高品质的家务劳动者队伍,对她们进行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其收入来源,甚 至提供保险和贷款。目前他已经搞起一个试点项目,给25个家庭配备了25名女仆。他的 长远计划是在全国建立一个10万人的员工队伍。有很多人都希望戈恩卡的梦想能成真。 3.2.4 法人私章:法人私章由分公司出纳保管,主要用于银行汇票、现金支票等业务,使用时凭审批的支付申请或取汇款凭证方可盖章。

印度的种姓制度介绍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种姓是世袭的。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影响很深,种族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农村情况还比较严重。 种姓制度是一种富有印度特色的传统社会制度,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那时印度还是奴隶社会。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是按照人的皮肤颜色、社会地位、对土地和财富的占有量来进行分类的。传统上,印度社会阶层被划为4个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商人)和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 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吠舍即商人,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贸易; 首陀罗即农民,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触者”或“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高种姓人一般也不和贱民交流,甚至连施舍的时候,都会离得远远的,绝对不发生身体接触。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因此,在印度,即使是贱民自己,也从来没有觉得这样的种姓制度不公平,他们总是逆来顺受,循规蹈矩。 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 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应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种姓制度中的内部通婚制受到冲击,如高种姓的女子现在也同低种姓的男子通婚了。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衡量职业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为基础,而以金钱、权力为基础。在城市里,各种姓人们之间加强了来往与交流。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 与影响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 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