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应用领域与适应症

肌电图应用领域与适应症
肌电图应用领域与适应症

肌电图应用领域与适应症

通过肌电图、诱发电位、神经传导等检测人体的神经、肌肉功能。由神经系统引发的颈部、腰部、四肢疼痛,手指麻木、疼痛,肢体麻木、无力,肌肉萎缩,可疑单发性周围神经病,可疑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等内科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骨折或其他外伤引发的神经损伤,腰椎神经、大脑神经及大脑的认知功能检查等。

1.主要用途划分

A.临床检查:根据应用的科室对象,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检查服务

B.功能评价:跟踪评价病人的感觉与运动功能状态及其他健康指标(以神经及肌肉

系统为主)

C.运动研究:用于运动生理研究

2.临床应用科室与对应检查项目

仪器可用于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儿科、康复科。也可以用于神经肌肉功能方面的研究,类似于康复学,自然医学,职业医学,运动医学等。

1)功能检查室: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室、诱发电位室

2)神经内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3)神经外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4)骨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5)眼科:视觉诱发电位仪,视觉诱发电位、闪光诱发电位

6)耳鼻喉科:诱发电位仪,听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

7)精神科: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P300、P50

8)儿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9)康复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表面肌

3.为多种临床疾病提供诊断思路

各种周围神经、肌肉以及中枢神经疾病的定位诊断及甄别诊断等;听阈测定,听通路

神经及脑干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的定位诊断等;视觉功能客观检查,视神经通路病变定位诊断,癔症与诈盲鉴定等;颈椎病、椎间盘突出辅助诊断,外伤定位诊断及功能恢复评价等;神经心理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痴呆、精神疾病及脑外伤测定等;可应用于多个科室,为各种临床疾病提供诊断依据和思路。

肌电图适应症

1.脊髓和周围神经病变

a)前角细胞疾病、运动神经元病、皮层纹状体脊髓变性、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脊髓空洞症

b)神经根与神经丛病变

c)多发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多发性周围、炎性和感染性、营养性或中毒性

d)与内科疾病相关的---糖尿病性神经病、与肾衰、肝病及肺病相关的、甲状腺和

垂体疾病、血液病、肿瘤病变致神经病、与结缔组织病关联的神经病、危重病

多发性神经病、营养缺乏和中毒性神经病

e)单神经病和神经嵌压综合症

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a)重症肌无力

b)Lanbert-Eaton肌无力综合症

c)肉毒毒素中毒

d)蜱性麻痹

3.肌病

a)肌营养不良

b)先天性肌病

c)代谢性肌病

d)内分泌性肌病

e)炎性肌病

f)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

g)特殊感染引起的肌病

4.肌肉兴奋性异常的神经肌肉病变

a)肌强直病

b)周期性麻痹

c)神经性肌强直

d)半侧面肌痉挛

e)僵人综合症

f)震颤、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

g)肌纤维颤搐或肌蠕动、痛性痉挛、破伤风、手足搐搦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a)脑血管病

b)帕金森病

c)肌张力障碍

d)多发性硬化

e)痴呆

6.在肉毒毒素治疗中应用

肌电图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

1.EMG临床应用:可鉴别肌病的神经源性、肌源性或废用性肌萎缩,研究肌肉运动

功能可准确评定临床病变范围及发现亚临床病变,指导肌肉活检的取材部位,观查神经再生进程,判断临床疗效。

2.NCV临床应用:对了解病变程度、病变(位于脊髓、神经根、神经丛干、神经末

梢、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的定位及范围,鉴别神经脱髓鞘或轴索受损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3.RNS临床应用:可用于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肌无力综

合征、肉毒素中毒、肌源性疾病等鉴别。

4.F-波临床应用:可反映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协助多种周围神经病损(遗传性运

动感觉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症、糖尿病及尿毒症性神经病)、神经丛及神经根病变和神经嵌压综合症的定位及疗效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空洞症及多发性硬化。

5.H反射临床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性、中脑以下中枢神经系统及近段周围

神经(格林-巴利综合症、酒精性及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特别是C6、7 L5 S1 神经根压迫性)损害有早期诊断意义。

6.BR临床应用:三叉神经痛、脑干病变(多发性硬化)、面神经麻痹(周围性和中

枢性)、多发性神经病、桥小脑角病变、面部肌肉病损(半侧面肌痉挛、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诱发电位适应症

1.BAEP(听觉诱发电位)主要用于:

耳科中测听(小儿听力筛选、功能性与器质性耳聋)、听通路神经及脑干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外周听神经病、听神经瘤、脑干髓内肿瘤、多发性硬化、脑干血管病、遗传代谢性及变性疾病,延髓空洞症),慢性病毒感染及脑膜炎、脑炎、癫痫、耳鸣、脑振荡后遗症、癔聋及诈聋、昏迷与脑死亡、肝性脑病,慢性肾功衰、糖尿病、酗酒吸烟者及麻醉。

2.PRVEP(视觉诱发电位)常用于:

检测亚临床病灶和确定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和其它多系统疾病;在某些特定神经系统疾病中追踪病情变化与观测疗效提供客观指标;在不同疾病中发现新的病理生理异常;眼科学中应用: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通路病变、弥散性神经病变(脑白质营养不良、帕金森病、Vit B12 / E缺乏、中毒性视神经病、神经梅毒、阿尔茨海默病等)、脑肿瘤、脑梗塞、偏头痛、癫痫、癔症与诈盲、视觉功能客观检查、弱视、青光眼、视神经病及手术监护。

3.SLSEP(体感诱发电位)常用于:

周围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炎、神经外伤及嵌压综合症、臂丛与颈神经根病损)、脊髓病损(空洞症、肿瘤及外伤)、脑干与大脑半球病损(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神经遗传变性病变、营养代谢性与感染性病变、昏迷和脑死亡、皮层发育不良)、术中监护。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 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一、肌电图(EMG) 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 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 (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 (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 (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 (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

(4)神经的再生能力; (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多发性硬化、视觉皮层病变、眼外伤、癔病等疾病,对评估白内障术后视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作者:以岭医院肌电图室王主任,有删节) 一、肌电图: 狭义的肌电图是指以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观察其静息状态、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时募集状态。 广义的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电诊断学。 1、正常肌电图 (1)插入电活动:针电极在插入肌肉时,可机械地刺激或损伤肌纤维,而 产生各种大小不同形态不同的短暂的电位,这就是插入电活动。持续时间是几百毫秒,(如果针电极不活动,静息状态下,正常肌肉不会有活动表现为一条直线,称为电静息。) (2)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度收缩状态下记录的一个运动神经 元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所兴奋的电位称运动单位电位(MUP)。 (3)波形多为2-3相,5相以上为多相。多相波一般不超过15%,时 限常在5-15ms之间;波幅多在100至数千微伏之间。每一块肌肉都有自己的正常值(波幅、时限、位相) (4)大力时募集状态:当肌肉大力量收缩时,许多运动单位很快的发放冲动,由于许多不同的运动单位同时兴奋,因此不能辨认各个单独的MUP。 2、异常肌电图 (1)插入活动的异常: ①插入活动的减少和延长。

②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正锐波、束颤电位、肌强直样放电(复合性重复 放电)、肌纤维颤搐 ③肌强直放电。 (2)异常MUP ①短时限的MUP,指MUP平均时限小于同一年龄组肌肉的正常范围。常见于肌肉疾病和神经肌肉传递性疾病。 ②长时限的MUP,指MUP平均时限大于同一年龄组肌肉的正常范围。这些MUP的波幅增高,时限的增宽,并伴有募集不良,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灰质炎、脊髓空洞症、周围神经病变,或神经损伤后的 再支配等。 ③多相电位其数目增多,可见于肌病,也可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变。 (3)异常募集形式 募集形式决定于用力时发放的MU数量以及MU发放的频率,下运动神经元 病变时MU减少,病人客观上很用力,但MU也是减少型。表现为单纯相、混合相。 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1、神经传导检查是测定神经传导功能的一种方法。主要研究周围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兴奋传导功能。 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刺激周围神经的某个刺激点,在该神经支配的远 端肌肉产生一个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即M波。在一个神经干两个不同

肌电图应用领域与适应症

肌电图应用领域与适应症 通过肌电图、诱发电位、神经传导等检测人体的神经、肌肉功能。由神经系统引发的颈部、腰部、四肢疼痛,手指麻木、疼痛,肢体麻木、无力,肌肉萎缩,可疑单发性周围神经病,可疑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等内科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骨折或其他外伤引发的神经损伤,腰椎神经、大脑神经及大脑的认知功能检查等。 1.主要用途划分 A.临床检查:根据应用的科室对象,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检查服务 B.功能评价:跟踪评价病人的感觉与运动功能状态及其他健康指标(以神经及肌肉 系统为主) C.运动研究:用于运动生理研究 2.临床应用科室与对应检查项目 仪器可用于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儿科、康复科。也可以用于神经肌肉功能方面的研究,类似于康复学,自然医学,职业医学,运动医学等。 1)功能检查室: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室、诱发电位室 2)神经内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3)神经外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4)骨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5)眼科:视觉诱发电位仪,视觉诱发电位、闪光诱发电位 6)耳鼻喉科:诱发电位仪,听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 7)精神科: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P300、P50 8)儿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 9)康复科: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系列,肌电图、神经传导与反射、诱发电位、表面肌 电 3.为多种临床疾病提供诊断思路 各种周围神经、肌肉以及中枢神经疾病的定位诊断及甄别诊断等;听阈测定,听通路

肌电图的检查及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检查及临床应用 肌电图检查是神经电生理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延伸,它依据神经系统解剖学定位原则,对周围运动和感觉障碍进行定位、定性,判断神经损伤的类型(脱髓鞘或轴索变性),辅助临床明确病变部位,发现临床下病变,鉴别中枢和周围病变,判断病变累及范围,从而为临床提供详细的客观证据。肌电图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针极肌电图、神经电图、诱发电位检测等项目。 对肌肉的检测可用于区分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并可进行新生电位和功能的检测,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 一、肌电图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神经内科、脑外科、骨科、康复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内分泌科、手足外科、儿科、肛肠科等,以及法医鉴定事项。 二、肌电图应用范围包括: 1、神经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2、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症。 3、肌源性疾病(肌纤维):各类型的慢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肌强直性综合征、先天性肌强直、萎缩性肌强直、其他疾病的肌病等。 4、周围神经疾病:颈腰椎病、脊柱病(累及神经根及脊髓)、各种周围神经损伤、病毒感染、肿物压迫等。格林巴利综合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症、肘管综合症。 5、神经丛疾病:臂丛神经损伤、上下臂丛神经麻痹综合症、腰骶丛、马尾神经损伤。 6、脊髓疾病:下运动神经元(前角细胞)病变、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脊肌侧索硬化病、脊髓空洞及各种外伤、炎症、肿块压迫等病变、截瘫损害功能的评定。 7、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8、脑干病变: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的功能检测,了解脑干部位神经传导功能,判断视交叉部及交叉前后部位和听觉通道的疾病。 9、皮层功能检测。了解皮层功能的态、体感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检等。 三、应有肌电图普通针极肌电图用于: 1、区别神经源性、肌源性和废用性肌萎缩,在神经源性肌萎缩中,与神经传导速度相结合检查可对脊髓前角、神经根、周围神经损伤以及神经根的定位提供帮助。 2、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评价,为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观察神经再生进程,可作为神经吻合移植术后的客观观察指标。 3、研究肌肉的运动功能,如便秘病人盆底括约肌的功能。 四、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以及结合肌电图将神经损伤分度,从而用于估计其预后;对神经损害可提示主要病理改变(脱髓或轴索变性);对单神经嵌压征的早期诊断更具特别意义,如腕管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五、特殊检查:H反射、F波、瞬目反射、重复神经电刺激等项目。H反射、F波可以反映近端的神经功能,补充常规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不足,为神经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修订稿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 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一、肌电图(EMG) 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 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 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 (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 (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 (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 (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

(4)神经的再生能力; (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

肌电图参数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 一、数量:1套 二、技术参数及要求 (一)硬件技术参数 1、电压灵敏度:div到10mV/div分档控制; 2、主机要求:工控主机; 3、系统噪音电压≤ RMS,(非单独部件); ★4、系统共模抑制比:≥117dB(非单独部件)(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 5、分辨率:24比特; 6、采样率:≥200千赫/每通道; ★7、频率范围:~10KHz,电压测量误差+5%-- -15%(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 8、刺激强度≤125dB刺激耳给予Click声,刺激极性:密波,交替波; 9、最大Click声强:125-135dB; 10、恒流源:最大电流脉冲输出强度:100mA(安全上限),有自动复零功能。 (二)软件功能和要求 1、肌电图软件包:干扰相、运动单位电位、静息电位、单纤维、同步电位; 2、神经传导速度软件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重复电刺激、运动单位数目估计、瞬目反射、交感皮肤反应; 3、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软件包:听觉脑干诱发、多道听觉诱发;

4、体感诱发电位软件包:上肢诱发电位、下肢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 5、视觉诱发电位软件包:常规棋盘格视觉诱发、LED闪光诱发。 (三)配置要求 ★1、仪器符合YY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实验标准要求(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加以核验); 2、系统工作站:具有处理软件功能;中央处理器:工控主机,主频≥处理器内存:≥2G、硬盘:≥320G、标准接口、显示器:≥19”液晶,打印机:黑白激光; 3、配稳压隔离电源。 三、售后服务 1、免费质保期:≥1年,终身维修; 2、保修期外收取零配件费,不收维修费; 3、接到用户维修通知后, 2小时内作出响应,并在24小时内派员到达用户现场实施维修; 4、免费提供操作和维修培训。 注明:招标文件中标注“★”号的为关键技术参数,对这些关键技术参数的任何偏离将导至废标。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一、肌电图: 狭义的肌电图是指以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观察其静息状态、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时募集状态。 广义的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电诊断学。 1、正常肌电图 (1)插入电活动:针电极在插入肌肉时,可机械地刺激或损伤肌纤维,而产生各种大小不同形态不同的短暂的电位,这就是插入电活动。持续时间是几百毫秒,(如果针电极不活动,静息状态下,正常肌肉不会有活动表现为一条直线,称为电静息。)(2)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度收缩状态下记录的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所兴奋的电位称运动单位电位(MUP)。 (3)波形多为2-3相,5相以上为多相。多相波一般不超过15%,时限常在5-15ms之间;波幅多在100至数千微伏之间。每一块肌肉都有自己的正常值(波幅、时限、位相) (4)大力时募集状态:当肌肉大力量收缩时,许多运动单位很快的发放冲动,由于许多不同的运动单位同时兴奋,因此不能辨认各个单独的MUP。 2、异常肌电图 (1)插入活动的异常: ①插入活动的减少和延长。 ②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正锐波、束颤电位、肌强直样放电(复合性重复放电)、肌纤维颤搐 ③肌强直放电。

(2)异常MUP ①短时限的MUP,指MUP平均时限小于同一年龄组肌肉的正常范围。常见于肌肉疾病和神经肌肉传递性疾病。 ②长时限的MUP,指MUP平均时限大于同一年龄组肌肉的正常范围。这些MUP的波幅增高,时限的增宽,并伴有募集不良,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灰质炎、脊髓空洞症、周围神经病变,或神经损伤后的再支配等。 ③多相电位其数目增多,可见于肌病,也可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病变。 (3)异常募集形式 募集形式决定于用力时发放的MU数量以及MU发放的频率,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时MU减少,病人客观上很用力,但MU也是减少型。表现为单纯相、混合相。 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1、神经传导检查是测定神经传导功能的一种方法。主要研究周围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兴奋传导功能。 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刺激周围神经的某个刺激点,在该神经支配的远端肌肉产生一个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即M波。在一个神经干两个不同部位进行刺激,测定两个刺激点之间的距离,然后以两个潜伏期的差除该段距离,得出这一段运动传导速度。 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用环状电极刺激手指或足趾,在相应的神经近端记录动作电位(SNP),为顺向法;相反,在神经的近端刺激,手指或足趾记录为逆向法,用传导时间除相应的距离,就得出该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 2、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提示是轴索的损害。但要注意综合分析,严重的轴索的损害运动传导速度可以轻度减慢。

肌电图解读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主要见于周围神经疾患;脊髓前角细胞疾患时传导速度一般无改变,但如果伴有周围神经变性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有不同程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肌源性疾病时,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一般认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敏感,周围神经疾患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可出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神经根压迫症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改变,这是因为每个神经内含有多个神经根,一个神经根的受损,并不影响神经传导。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肌电诊断 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共同临床表现是:该单位支配的肌内发生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和无病理反射,由于病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征。因此,对患者进行细胞的肌电检查,是较易作出定位诊断的。 (—)脊髓前角细胞疾病的肌电图 1. 放松时①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呈节段性分布;②束颤电位常见。 2. 随意收缩时①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显著增宽,常超过12.0ms;②运动单位电位电压显著增高,常出现巨大电位;③多相电位增加,且以群多相电位多见;④慢性病程可见巨大同步电位,同步实现阳性;⑤最大用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减少,呈单纯相或混合相。 3. 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4.反射肌电图病变的脊髓分节范围内反射都减弱或消失,而在没有病变的脊髓分节的反射均正常。 5. 异常肌电位的分布特点①脊髓灰质炎时多选择性损伤腰膨大,且不对称,多为单侧性; ②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时,多先选择损伤颈膨大,且多为对称性。 (二)神经根压迫症的肌电图 1. 放松时病变神经根所支配的躯干、肢体、椎旁肌可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这是因为受压神经发生变性,肌肉失神经引起的。束颤电位以颈椎病较多见,但比纤颤电位出现的机会要少。 2.随意收缩时①多相电位增加,运动单位电位电压降低、时限延长。神经根后支支配的椎旁肌和骶棘肌出现多相电位增加,对诊断根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②最大用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但并不显著。 3. 传导速度传导速度无显著改变,即使有明显的肌肉萎缩时也是如此。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 全网发布:2009-03-05 21:21 发表者:赵宇 (访问人次:5590) 什么是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通过描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以结合临床对疾病作出诊断,利用肌电图检查可帮助区别病变系肌原性或是神经原性。对于神经根压迫的诊断,肌电图更有独特的价值。 神经肌肉单位又称为运动单位,由一个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组成。正常的运动单位在静止时肌纤维呈极化状态。神经冲动传到肌纤维时,肌纤维呈去极化状态,即产生动作电位并发生收缩,收缩之后又恢复极化状态。由于神经、肌肉病变性质及部位的差异,动作电位也不同。通过多级放大后将其显示在阴极示波器上,可用肉眼观察波形。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肌电图检查正确率很高,经手术验证,其诊断与手术符合程度还略高于脊髓造影。特别是对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脊髓造影位置过低,检查结果可能不满意。此时作肌电图检查,若有阳性改变则对诊断有一定价值。在临床上,若能将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联合应用,就能提高诊断之准确性。 肌电图检查还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出适当的评估。无论是经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患者,作肌电图检查均可以了解治疗后病变神经根压迫的解除程度及神经变性的恢复程度。对于术后下肢疼痛复发的患者,对比术前术后其肌电图表现,就可以区别其疼痛是由于术后神经根粘连、髓核再突出或功能性等原因引起的。这对于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如何做肌电图检查? 导电极有表面电极和针电极两种。表面电极可以导出深处全体肌肉活动的合成电位,但不能分辨单块肌肉的电位。将针电极插入欲检查的肌肉可以导出个别肌肉的动作电位,故此法较为常用。 在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通常要检查双侧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伸 肌,有时也须检查股四头肌。如腰4~腰5椎间盘突出,多影响腰5神经根,其支配的胫骨前肌、伸 长肌及腓骨长肌,在作肌电图检查时常出现异常电位。又如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多影响骶1神经根,反映在肌电图上为腓肠肌出现电位异常,而股四头肌、胫骨前肌等无异常电位。股四头肌若出现异常电位则说明腰4神经根受累,常表示着腰3~腰4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值将注意的是出现异常肌电位即说明有神经根受压现象,如不能及时解除压迫因素,神经根可能发生变化。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

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招标参数解读

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招标参数 一、名称: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 二、数量:1台 三、技术要求: 1. 肌电放大器 1.1通道数:4通道; ★1.2 传输方式:光纤传输; ★1.3模块化设计:方便升级和维护等; ★1.4接地噪声:≤0.4μV(RMS) 1.5共模抑制比:≥110dB ★1.6A/D转换率:24Bit 1.7采样率:200KHz ★1.8 共模输入阻抗≥1000 MΩ 2. 刺激器部分 2.1 电流刺激器 2.1.1电流强度输出范围:0~100mA可调,安全可靠; 2.1.2刺激频率:0.1 Hz~100Hz; 2.1.3脉冲模式:单脉冲、双脉冲。 2.2音视频刺激器 (1)声刺激器 2.2.1刺激强度:0~120dB ;声音类型:短音、纯音、短纯音; 2.2.2刺激方式:疏波、密波、交替波; 2.2.3纯音频率:0.5~8KHz; 2.2.4随机刺激方式:支持3种声音随机刺激。 (2)闪光刺激 2.2.5刺激频率:0.1~100Hz 2.2.6闪光时间:1~100ms 2.2.7闪光强度:16级可调 (3)视频刺激

2.2.8刺激图形:棋盘格、横条、竖条; 2.2.9格数:4×4~64×32 2.2.10输出控制:全视野、半视野(上、下、左、右)、1/4视野(第I、II、 III、IV象限) 3.软件功能: 3.1 体感诱发电位(SEP): 上肢体感(USEP)下肢体感(LSEP)等 3.2 听觉诱发电位(AEP):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中潜伏期诱发(MAEP) 长潜伏期诱发(LAEP) 40Hz电位等 3.3 视觉诱发电位(VEP): 模式翻转视诱发(PRVEP)闪光视诱发(FVEP) 3.4 事件相关电位(P300) 3.5 神经电图: 运动传导速度(MCS)多节段传导(SSCT)感觉传导速度(SCS) 重复电刺激(RNS) F波反应(F-wave) H反射(H-reflex) 瞬目反射(BR)皮肤交感反应(SSR) 3.6 肌电图(EMG): 运动单位自动分析(MUP)干扰相(重收缩)自动分析(IP)扫描肌电图(EMG) 4.同心圆针及连接线部分采用进口元器件,可与进口设备兼容。 5. 短路及过载保护。 ★6. 通过ISO13485:2003质量体系认证。 7. 帮助系统:详细、便捷的帮助系统渗透在各个检查环节,对医生在应用过程遇到的困 难提供实时、动态的帮助。 8. 基于XP操作系统开发的软件,人性化操作界面。 ★9.快捷键盘和脚踏开关:拥有快捷的功能,方便临床操作并节约操作时间。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 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一、肌电图(EMG) 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 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 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 (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 (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 (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 (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

(4)神经的再生能力; (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肌电图得临床应用 一、肌电图: 狭义得肌电图就是指以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得动作电位,以及在插入过程中观察其静息状态、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大力时募集状态。 广义得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得电诊断学。 1、正常肌电图 (1)插入电活动:针电极在插入肌肉时,可机械地刺激或损伤肌纤维,而产生各种大小不同形态不同得短暂得电位,这就就是插入电活动、持续时间就是几百毫秒,(如果针电极不活动,静息状态下,正常肌肉不会有活动表现为一条直线,称为电静息。) (2)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肌肉轻度收缩状态下记录得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得一群肌纤维所兴奋得电位称运动单位电位(MUP)。 (3)波形多为2-3相,5相以上为多相。多相波一般不超过15%,时限常在5-15ms之间;波幅多在100至数千微伏之间、每一块肌肉都有自己得正常值(波幅、时限、位相) (4)大力时募集状态:当肌肉大力量收缩时,许多运动单位很快得发放冲动,由于许多不同得运动单位同时兴奋,因此不能辨认各个单独得MUP。

2、异常肌电图 (1)插入活动得异常: ①插入活动得减少与延长。 ②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正锐波、束颤电位、肌强直样放电(复合性重复放电)、肌纤维颤搐 ③肌强直放电。 ? (2)异常MUP ①短时限得MUP,指MUP平均时限小于同一年龄组肌肉得正常范围、常见于肌肉疾病与神经肌肉传递性疾病。 ②长时限得MUP,指MUP平均时限大于同一年龄组肌肉得正常范围。这些MUP得波幅增高,时限得增宽,并伴有募集不良,常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灰质炎、脊髓空洞症、周围神经病变,或神经损伤后得再支配等、

肌电图与诱发电位

肌电图与诱发电位 肌电图检查诊断是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或用针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患的检查。肌电诊断检查基本上包括三大部份: 1.神经传导检查2.针极肌电图检查3.诱发电位检查。临床上借着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神经、外周神经及肌肉病变。特别是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根、神经丛、神经肌肉接点,乃至肌肉的各种异常,神经传导检查及针极肌电图检查均可帮助侦测病变的性质 (区分神经病变或肌肉病变)、位置 (神经根、丛、或外围神经病变)及严重度,以协助正确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效果与预后。 诱发电位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它们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定性与定位断及病情的预后辨别。如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脊髓炎症、血管瘤、肿瘤、外伤及压迫所致的锥体束损害,脊髓后索损害以及听、视觉通路的损害。 肌电图检查的适应症 前角性病损:如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脊柱骨折导致的脊髓压迫; 根性病损:颈椎病及腰骶椎间盘脱出所致的神经根的压迫、多发性神经根炎; 周围性病损:各种性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末梢神经炎。 神经肌肉接头病:重症肌无力症、肌无力综合征。 肌源性病损:各种肌炎、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皮肌炎、各种药源性肌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无力,肌萎缩及感觉障碍。 肌电图检查的禁忌症 1、安装心脏起搏器、金属心导管者; 2、开放性骨折或创伤伤口未愈合者;有外固定支架者; 3、乙肝、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4、意识不清、无法合作者。 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1、患者在相关科室就诊,开具肌电图检查申请单; 2、若服用抗胆碱酯酶药(如新斯的明)要停药至少18小时后方能检查; 3、检查前一天要洗澡、洗头,保持皮肤清洁。不要戴首饰,不要涂擦头油、发胶等; 4、检查前可吃喝。穿宽松的内衣裤,以便检查时方便暴露检查肢体; 5、检查时需要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电源开关以防干扰。

肌电图诱发电位报告

医院 肌电图/诱发电位报告 ────────────────────────────────────────────────姓名:检查号: 性别:诊断: 年龄:科室: ID:住院号: 检查日期:床号: ────────────────────────────────────────────────检查意见: ABR:主观听力:左耳分贝; 右耳分贝(正常<55分贝) 提示:1、左/右侧ABR未见异常 2、左/右耳主观听力正常/下降,左/右侧Ⅰ、Ⅲ、Ⅴ波振幅降低,左/右侧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右侧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延长,左/右侧Ⅲ-Ⅴ/Ⅰ-Ⅲ<1/>1, 示左/右侧听通路外周/脑干传导受损。 ABR:主观听力:左侧分贝; 右侧分贝(正常<55分贝) 双侧ABR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属于正常范围。 提示:双侧ABR未见异常。 Blink: 左/右侧眶上神经刺激,记录左/右侧R1、R2、R2′波潜伏期正常/延长/消失, 左/右侧R1、R2、R2′振幅降低,余未见异常。 提示:1、左/右侧Blink未见异常。 2、左/右侧三叉神经/脑干/面神经传导受损。 BTEP:左/右侧唇上刺激,记录取T1、T2、T3、T5 波潜伏期正常/延长,T1/ T2、T3、T5 振幅降低成本,余未见异常。 提示:1、左/右侧BTEP未见异常。 2、左/右侧三叉神经/脑干/面神经传导受损。 DECR:左/右侧眼轮匝肌/三角肌/小指展肌/胫前肌/股四头肌记录,重复电刺激低/中/高频实验呈阴(阳)性。 EMG:1.所检肌肉肌电图未见异常。 2.所检左/右侧(拇展肌、小指展肌、第一骨间肌、伸指间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肱桡肌、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胸锁乳突肌、胫前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股外侧肌、股直肌、腓肠肌、踇展肌、小趾短伸肌)肌肉插入电位正常/延长,松弛见(电静息、纤颤、束颤、正锐波、肌强直)电位,轻力收缩时限(正常、增宽、变窄),多直电位(正常、增多); 大力收缩(干扰相、混和相、单纯相、病理干扰相),示所检左/.右侧(拇展肌、小指展肌、第一骨间肌、伸指总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肱桡肌、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胸锁乳突肌、胫前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股外侧肌、股直肌、腓肠肌、踇展肌、小趾短伸肌)肌肉(未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 加入时间:2006-3-5 23:40:43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 肌电图检查诊断(electrodiagnosis)是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或用针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患的检查。肌电诊断检查 基本上包括三大部份: 1.神经传导检查(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2.针极肌电图检查(needle electromyography) 3.诱发电位检查(evoked potentials)。临床上借着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 神经、外围神经及肌肉病变。特别是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根、神经丛、神经肌肉接点 (neuromuscular junction),乃至肌肉的各种异常,神经传导检查及针极肌电图检查均可帮助 侦测病变的性质(区分神经病变或肌肉病变)、位置(神经根、丛、或外围神经病变)及严重 度,以协助正确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效果与预后。以下就此三类肌电诊断检查 作一概括介绍: 神经传导检查 以电极刺激受测神经,而于其支配的感觉神经或肌肉上记录电位,以得到感觉神经电位波(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及特殊反射的电位 波(H-reflex及F-response)之检查。检查方法是以超大电量刺激(supramaximal stimulation)来刺 激受测神经(H反射例外),以使该神经所有轴突均同时兴奋,而得到一最大反应波,根据此 最大反应波之传导潜期(latency),振幅(amplitude),表面积(surface area),及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再与正常值作比较,可以帮助区别神经的轴突病变(axonopathy)或髓鞘 病变(demyelination)。例如在髓鞘病变可见潜期延长或传导速度变慢,而轴突病变或有肌纤 维丧失则可导致振幅或表面积减小。须注意的是有些因素会影响检查所得参数值,包括检查 者技术、病人年龄、及皮表温度等,因此,检查时须将此等因素列入考虑,才能得到正确检 查结果。以正中神经为例,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检查之方法如图I所示,上下肢其它神经之 检查可比照此法,包括上肢的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及肌皮神经,及下肢的股神经、腓神 经、后胫神经、外侧股皮神经、隐神经、腓肠神经及内外脚掌神经等。 F反应及H反射之测定:F反应是利用超大电量刺激神经,使去极波沿运动神经轴突逆向传到脊髓,再经同一运动神经元或数个中间神经元后传回下运动神经元,引发其支配的肌肉收缩所产生之反应 波。经由一定次数之刺激(20-100次)可计算其出现频率及传导潜期,当出现频率变少或传导 潜期延长则表该运动神经至脊髓的近端传导径路有问题。H反射则是利用较小电量刺激神 经,经感觉神经纤维向上传导至脊髓,再经单一突触联结(monosynape)传入下运动神经元而 引发肌肉收缩所记录到之反应波,同时随着电量加大、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逐渐变大,H反 射波会逐渐被抑制变小乃至消失。H反射不同于F反应,后者可见于所有运动神经,而H 反射在正常成人只在于第一荐椎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为必定出现,其它部位则较少见。若H 反射消失则表该神经根有病变或是传导径路的其它部位有问题,相反的若H反射大量出现 于其它部位则代表中枢神经病变。 重复电刺激检查(repetitive nerve stimulation)主要用于诊断神经肌肉接点之异常。检查方法是利用低频(2-3Hz)或高频(10-20Hz)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若于低频电刺激下出 现递减反应(decrement response),即前五个连续电位波中,最小的波与第一个最大波间振幅 减小达10%以上,则可诊断重症肌无力;反之若于高频电刺激下,连续电位波显示递增反应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 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一、肌电图(EMG) 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 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 (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 (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 (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 (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

(4)神经的再生能力; (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

肌电图检查与临床应用(内容参考)

肌电图检查与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200040)陈向军 定义 肌电图检查是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从而有助于运动神经肌肉疾患诊断的检查方法。 肌电检查的内容 包括直接记录肌电图(EMG)、刺激神经记录肌肉诱发电位(MCV、SCV、重复电刺激)、记录各种反射活动(牵张反射、屈肌反射、H反射等)。 肌电检查应用范围 应用于临床诊断,科学研究,运动医学等。 一、临床诊断: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判定损伤部位和程度,决定治疗方案,推断预后,提供客观指征,判定疗效。 1、内科及神经内科:肌电检查主要应用于区别神经元性肌萎缩及肌源性肌萎缩,有助于各 类神经肌肉疾患的鉴别诊断,以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提供鉴别诊断。 2、骨科,神经外科:确定神经损伤和神经压迫征的存在,判定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判定神 经再生以估计预后。 3、耳鼻喉科:诊断耳源性原因引起的周围面神经麻痹,判定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 4、眼科:区别神经元性受损或肌源性受损引起的麻痹性斜视,分析眼肌功能。 5、口腔科:研究咀嚼肌的功能 6、泌尿科:可测膀胱括约肌功能 7、妇产科:有助于子宫肌功能的研究 二、科学研究:在针灸和针麻机制的研究中帮助针灸、针麻、药物药理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用的数据,在药物、药理的研究中提供有用的方法。 三、运动医学:分析各科运动时肌肉的作用、力量、疲劳 检查方法: 一、肌电图检查适应症: 1、神经元性疾病:(1)脊髓前角C受损疾病 (2)神经根、丛及周围N病 2、肌源性疾病 3、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4、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统病 二、检查前准备: 1、病人准备:取得病员的配合 2、针电极的选择与消毒:引导范围小,可引导出单个单位电位,其时限、电压、波形可供 测量,临床应用最普遍。 三、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操作方法:1、体位:使肌肉得到自然放松又能作各种运动 2、插针:使用针电极检查时,将针电极插入皮下,按顺时针向三点、六点、九点、十二点分别更换方向,提插探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