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医学家程门雪治疗失眠症的经验方剂

一、什么是失眠症
睡眠良好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症的主要症状是对白天活动表现的影响,例如感觉疲劳、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所以失眠者的能力和效率往往降低。患者一般进入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在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主要表现:轻者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并难于再次入睡;清晨过早醒来。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晕、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心神不安、多梦等,患者常对失眠感到焦虑和恐惧。

失眠的危害
1. 失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2. 失眠引起记忆力减退、头痛。
3. 失眠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4. 失眠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5. 经常失眠可引起老年痴呆症。
6. 经常失眠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
7. 儿童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1)方:加味交泰丸


药物:肉桂心1.2g,姜川连0.9g,制半夏6g,北秫米9g(包煎),云茯苓9g,炙远志3 g,炒枣仁9g,淮小麦12g,陈皮4.5g,春砂壳2.4g,川楝子6g,煅瓦楞12g,佛手柑2.4g,炒香谷芽12g,片姜黄2.4g。

功效:疏肝和胃,养心安神。

主治:不寐,症见纳呆,脘中不舒,胃纳不香,泛泛欲恶;不寐,心悸不安,夜半发烦,脉数。

方解:程师指出,夜半发烦之失眠,为阳不入阴,故以肉桂、黄连引阳入阴,引火归源;脘中不舒,为肝胃不和,故以苓、夏、陈、秫米和胃安中;佛手、川楝疏肝理气;远志、枣仁、小麦养心安神;砂壳、谷麦芽消食运脾。共达疏肝和胃、养心安神之功效。

(2)方:滋肝安神汤

药物:阿胶珠9g,酒白芍6g,珍珠母15g,茯神9g,酸枣仁9g,黄连0.9g,炒杜仲6g ,炒白蒺藜9g,炒川断9g,桑寄生9g,金锁固精丸12g(包煎)。

功效:滋肾柔肝,清心安神。

主治:不寐。症见失眠日久,口苦,舌麻辣,后脑热,头痛耳鸣,腰酸痛,遗精,苔薄,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证属阳不入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故以阿胶、白芍滋肾柔肝;珍珠母镇肝潜阳;川断、杜仲、寄生、蒺藜滋肝补肾;茯神、枣仁养心安神;用黄连者,程师认为对心阴不足或肾水不足,心火有余而烦躁者,黄连用量宜小并用水炒、盐水炒或蜜水炒,以防苦从躁化;黄连治烦躁,一要轻用,二要配伍,如配阿胶或枣仁。

(3)方:和胃安神汤

药物:半夏6g,秫米9g,炙远志3g,

佛手4.5g,茯苓9g,白蔻2.4g,煅瓦楞12g,生苡仁12g,陈皮4.5g,苏梗4.5g,炒谷麦芽各9g。

功效:和胃化痰,疏肝和胃,化湿消痰。

主治:不寐。症见不寐胸闷,心悸不安,时噫,纳食不香,苔薄脉濡。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证属肝胃不和,痰湿阻滞。故以半夏、秫米、陈皮、茯苓和胃化痰湿;白蔻、苡仁宣畅化湿滞;佛手、远志、煅瓦楞平肝降逆气;苏梗、谷麦芽化滞助消化。共奏疏肝和胃、化湿祛痰之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