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

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
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

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

实践背景:

我们选择这个题目的初衷是由于发现我们学校时常有外来人士进出,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外来人员中,他们有的是用学校的操场,体育馆,或者健身器材进行锻炼,这就导致了我们学生和老师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场地和器材不够用的问题,尤其是在下午放学后大家进入锻炼高峰期的时候尤为突出,同学们经常会遇到打篮球打羽毛球没场地,跑步操场上到处都是人,连想用一下都会发现老人家和小朋友已经再用了。有的外来人员是来学校餐厅用餐,由于食堂会提前开饭,而大部分学生是要等到下课后才能用餐,而外来人员的时间较为灵活,这就导致学生和老师放学后就餐拥挤以及饭菜不够的现象,有些同学因此就选择了出外就餐或者叫外卖,而国家是给予学校食堂一定补贴的,但一部分学生却并没有享受到该有的待遇。有的外来人员,是来学校张贴广告或者贩卖商品,者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校的报告栏里张贴的各种广告信息,显得十分杂乱,而且有商贩直接进入学生宿舍进行销售,甚至以招收代理的名义导致学生上当受骗,学生宿舍也发生过几起偷盗事件,这都与外来人口的进出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校园对外开放是否一定是有害的呢?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结果发现校园对外开放也有着众多益处。首先大学校园对外开放能够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让更多的人可以运用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提高,其次对外开放也加强了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为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在校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兼职就业机会。我们又通过网络发现校园是否对外开放并不是我们一校的疑惑,很多学校都对这个问题难以决断。譬如武汉大学,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校园里总是游人如织,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与此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荣誉与经济收入,樱花成为了武汉大学的一个靓丽名片。因此我们决定针对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这一论题做出调查报告。

实践目的:

既然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是大多数人的困惑,我们想要知道,人们对这一问题是持什么态度?而以学校为生活环境的人群无疑对此有最大的发言权,因此我们针对校内人群(学生,教师和职工)进行调查,希望得知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否有影响?他们对外来人员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就餐和文化学习持什么态度?这些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他们是否接受大学校园对外开放?如果开放校园他们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为一些学校在进行对外开放的决策时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为已经开放校园的大学提供一些他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他们校内关于外来人口进出的规章制度的确立起到帮助作用。

实践过程:

确定了此次社会实践的背景与目的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采取合适的调研方法来得出实践结果,完成调查报告。通过我们指导老师李洋老师的讲述以及一些资料的查询,我们了解到完成调查报告的方法大体上分为采访,实地考察以及问卷调查三类。通过讨论我们小组采用了三种方法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首先,我们对我们学校江苏科技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我们学校是对外开放的,外来人口进出十分方便,并不需要查验证件。我们观察到来我校的外来人员大多数是进行体育锻炼的,以周遭居民为主,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晚上,对我校人员有一定的影响,具体程度如何还需问卷调研和采访。其次,我们对身边同学和通过网络对其他大学的高中校友进行了询问,他们中有人的学校来往是需登记出示证件的,有的与我们学校一样已经对外开放。他们中有人认为对外开放对他们没什么影响,

有的却认为

影响重大,也有人觉得这无关紧要,不是问题,具体比例还需进行问卷分析。最后,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在校人员(学生,老师和职工)来得出具体数据,并收集他们对开放校园最为在意的方面和希望学校加以重视管理的问题。这三步是我们的调查过程,在完成这些之后,我们便开始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完成调查报告,准备总结论文和汇报PPT。以上便是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全部过程。

实践结论:

经历了辛苦而有意义的前期调查和后期分析,我们的到了关于大学校园是否对外开放的一些结论。参与我们此次调查的人员中有七成是学生,两成为教师,一成为职工。他们认为来他们所在学校的外来人员主要是教职工家属,体育锻炼人员和张贴派发广告人员,其次是来看望同学的非本校学生和参观旅游人员。他们中有近六成认为开放校园对他们的影响一般,有尽四成认为几乎没有影响,只有一成人员认为对他们影响极大。他们之中最无法接受外来人员张贴派发广告和占用运动器材,其次是占用操场和在食堂内吃饭,而占用教室则大多数人认为影响不大。而关于外来人员进入图书馆这一问题,他们中认为图书馆属公共资源应予开发放的和认为图书馆属学校资源不应开放的人数基本相当,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开不开放并无太大关系,也有人表达了对开放以后管理困难和安全隐患的担忧。对于外来人员到校体育锻炼这一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有些影响,也有近三成人表示严重占据了学校的资源,影响重大,其次则是认为并无影响的。对于外来人员在校就餐这一问题,他们中认为最大的影响是造成食堂拥挤和有不文明现象发生,其次是一次性购买食物过多和占用了国家的津贴,也有小部分人员认为此事无关紧要。他们中认为校园应该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校园的活力和方便了与外校同学的交流,其次是可以多教朋友和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也有部分人员表示开放校园能使公共资源充分利用,开发应是现代大学应有的态度。他们中反对大学校园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安全问题不能保证,开放校园会增加校园失窃频率,使学生上当受骗的几率增大,容易发生打架斗殴;其次是抢占资源,带来不良风气,扰乱了大家的学习生活;也有着三成的人认为会破坏校园环境、公物,制造噪音。在对于开放校园他们认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人员的随意入出和外来车辆的管理,其次是对于游客的管理,也有部分人员表达了对外来人员素质和张贴广告人员的担忧。

以上便是我们组成员对于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外开放这一问题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希望对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时有所帮助。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