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与规程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与规程
急救仪器管理制度与规程

目录

一、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

二、仪器保管人职责-----------------------------------2

三、急救仪器设备保管、保养要求-----------------------3

四、急救仪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5

五、抢救设备紧急调配规定及流程----------------------14 附急救仪器应急演练记录

一、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科室对各种医疗仪器分类编号,进行专人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

(二)、建立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记录登记本,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三)、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操作及管理培训,了解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方法,凡初次操作者,必须在熟悉该仪器的同志指导下进行。在未熟悉该仪器的操作前,不得连接电源,以免接错电路,造成损坏。

(四)、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医疗设备。

(五)、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不熟悉仪器性能和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使用完毕,应做好消毒隔离,定点放置。

(六)、仪器设备保持完整无缺,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严禁带故障使用。仪器损坏需修理者,应挂“仪器故障”标识,送设备科修理。即使破损失灵部件,未经设备科检验亦不得任意丢弃。

(七)、各种抢救仪器、物品、设备,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时清点,定期检查维修,定量供应,呈备用状态。

(八)、急救仪器设备除全院调配外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外借挪用。

二、仪器保管人职责

(一)、负责保管及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

(二)、保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开机可用,定点放置,妥善固定。(三)、保持仪器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充电并签名。

(四)、备用物品齐全,确保用物在有效期,用后及时补充。

(五)、仪器设备保持完整,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必要时应请设备科协助。仪器损坏需修理,负责送设备科修理。(六)、记录并检查急救仪器检查维修登记本、使用登记本。

(七)、设备科每月检修后做好登记工作。

三、急救仪器设备保管、保养要求

(一)、抢救车:

1、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定时核对、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

2、抢救车物品若在病房备用时,记事板注明去向并交班。

3、抢救车物品及药品使用后,做好记录并及时补充。

4、保管人每周检查并签名,护士长每月检查并签名,保证呈备用状态。

(二)、呼吸机:

1、呼吸机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使用后作登记。

2、呼吸机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呼吸机功能状态、充电,并

记录签名。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呼吸机回路每周更换二次,湿化器及灭菌注射用水24

小时更换;湿化器及呼吸机回路送供应室统一消毒。

每次使用完毕后,并做好终末消毒,并加盖防尘罩。

(三)、心电监护仪:

1、心电监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使用后作登记,

2、心电监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功能状态,并在登记本

上签名。

3、心电监护仪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每次使用完毕后监护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

(四)、除颤仪:

1、除颤仪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每次用后及时充电并作登记。

2、除颤仪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除颤仪功能状态、充电,并

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3、除颤仪上不得放置任何物品,保持清洁。

4、除颤仪治疗车备有导电糊、电极片及纱布,用后及时补充。

5、每次使用完毕后仪器表面作清洁消毒处理,充电备用并加盖防尘罩。

(五)、吸引器:

1、吸引器及附件齐全呈备用状态。

2、吸引器由专人保管,定点放置,保持清洁,每周检查吸引器功能状态,并在专用

登记本上签名。

3、吸引器治疗盘备有带手套吸痰管、开瓶器、生理盐水一瓶,用后及时补充。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处理,并做好登记。

(六)、注射泵:

1、注射泵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注射泵的功能状态,并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用后做好清洁消毒。

(七)、临时起搏器:

1、由专人保管,每周检查功能状态,保证临时起搏配件数量充足(至少2套),并

在专用登记本上签名。

2、每次使用完毕后,做好终末消毒,并及时请领配件。

四、急救仪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一)呼吸机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呼吸机各通道连接正确。

2、熟悉呼吸机使用参数。

3、熟悉各类报警并能进行处理。对无法处理的报警应及时脱机,并给以简易呼

吸机辅助呼吸,对特殊报警应及时通知医生。

4、上机前的观察:生命体征、神志、情绪、自发呼吸次数和力度。

5、上机后观察:听诊双肺呼吸音,患者胸廓起伏,是否与呼吸机合拍,如有对

抗及时找出原因;生命体征的观察,痰液色、质、量及皮肤的观察。

6、呼吸机工作状态的观察。常见的报警原因:①高压报警:气道痰液堵塞、管

道扭曲、体位不当、气管痉挛狭窄或咳嗽疼痛、呼吸对抗及设置不当;②低压报警:管道漏气、脱落、气囊破例;③机器故障报警:氧气压力不足、湿化温度探头未接触好等。

7、机械通气模式:①同步间歇强制呼吸(SIMV):是指允许患者自主呼吸,由

患者自主呼吸的吸气负压触发呼吸机,给予1次同步正压通气。②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指可在吸气相及呼气相均保持预定压力,但呼吸机不主动进行正压通气而靠患者的自主呼吸来吸入呼吸机提供的气体。③控制通气

(CMV):是指呼吸机完全取代患者的自主呼吸,并提供全部通气量的工作方式。④辅助通气(AMV):是指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再补充自主呼吸通气量的不足。

8、呼吸机的常用参数:①潮气量:8--12ml/kg。②呼吸频率:16—24次/分。呼

吸比值1:1.5-2。④氧浓度:30%--40%。⑤触发灵敏度:-1--6cmH2O。⑥压力支持:15cmH2O。⑦呼吸末正压(PEEP):常用2--10cmH2O。⑧气道压力报警围设置上下10cmH2O(正常压力为15--25cmH2O)。

9、呼吸机消毒和保养:①以习性螺纹、接头、积水器定期更换。②外置空气过

滤网每日清洗1次,置空气过滤网每月清洗1次。③机器表面每日用清洁布擦拭,保持机器上无杂质及尘垢。

应急预案:

1、仪器故障,立即更换备用呼吸机,故障仪器应悬挂“仪器故障”牌。

2、通知检修并报告护士长,做好记录交接,节假日或夜间备用呼吸机不能满足需要时报告总值班人员(分机3189)进行调配。

应急流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