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07计算机上机题(含答案)

浙江大学07计算机上机题(含答案)
浙江大学07计算机上机题(含答案)

一、最小长方形

题目描述:

给定一系列2维平面点的坐标(x, y),其中x和y均为整数,要求用一个最小的长方形框将所有点框在内。长方形框的边分别平行于x和y坐标轴,点落在边上也算

是被框在内。

输入: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由一系列坐标组成,每对坐标占一行,其中|x|和|y|小于231;一对0 坐标标志着一个测试用例的结束。注意(0, 0)不作为任何一个测试用例里面的点。一个没有点的测试用例标志着整个输入的结束。

输出:

对每个测试用例,在1行内输出2对整数,其间用一个空格隔开。第1对整数是长方形框左下角的坐标,第2对整数是长方形框右上角的坐标。

样例输入:

12 56

23 56

13 10

0 0

12 34

0 0

0 0

样例输出:

12 10 23 56

12 34 12 34

答案: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x1,y1,x2,y2,x,y;

while(cin>>x>>y&&(x||y)){

x1=x2=x; y1=y2=y;

while(cin>>x>>y&&(x||y))

x1=x1x?x2:x,y2=y2>y?y2:y;

cout<

}

return 0;

}

AC通过了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x(int a[],int f)

{

int ma;

ma=a[0];

for(int i=1;i

{

if(a[i]>ma) ma=a[i];

}

return ma;

}

int Min(int a[],int f)

{

int mi;

mi=a[0];

for(int i=1;i

{

if(a[i]

}

return mi;

}

int main()

{

int a1[461],a2[461],i,flag,m,n;

//a1[0]=1;

//flag=0;

while(cin>>m>>n&&(m||n))

{

a1[0]=m;a2[0]=n;

for(i=0;a1[i]!=0||a2[i]!=0;i++)

cin>>a1[i+1]>>a2[i+1];

flag=i;

cout<

}

return 0;

} 用数组做的仅供参考

另:

#include

int main()

{

int x,y,x_min,x_max,y_min,y_max;

while(1)

{

x_min=232;x_max=-232;

y_min=232;y_max=-232;

while (scanf("%d %d",&x,&y)&&(x!=0||y!=0))

{

if (x>x_max)

x_max=x;

if (x

x_min=x;

if (y>y_max)

y_max=y;

if (y

y_min=y;

}

if (x_min==232&&x_max==-232)

break;

printf("%d %d %d %d\n",x_min,y_min,x_max,y_max);

}

return 0;

}

C语言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x1,y1,x2,y2;

int x,y,flag;

while(1)

{

x1=231;y1=231;x2=-231;y2=-231;

while(1)

{

scanf("%d%d",&x,&y);

if(x==0&&y==0)

{flag++;

if(flag==2)return 1;

else {printf("%d %d %d %d\n",x1,y1,x2,y2);break;}

}

else

{

flag=0;

x1=x1

y1=y1

x2=x2>x?x2:x;

y2=y2>y?y2:y;

}

}

}

return 1;

}

已ac

#include

int main()

{

int x[300],y[300],i,xx,xd,yx,yd,k;

while(scanf("%d%d",&x[0],&y[0])!=EOF)

{if(x[0]==0&&y[0]==0)return 0;

else

{i=0;

do

{i++;

scanf("%d%d",&x[i],&y[i]);

}while(x[i]!=0||y[i]!=0);

k=i-1;

xx=x[0];xd=x[0];yx=y[0];yd=y[0];

for(i=0;i<=k;i++)

{if(xx>x[i])xx=x[i];

if(xd

if(yx>y[i])yx=y[i];

if(yd

printf("%d %d %d %d\n",xx,yx,xd,yd);}

}

return 0;

}

二、统计字符

题目描述:

统计一个给定字符串中指定的字符出现的次数。

输入: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包含2行,第1行为一个长度不超过5的字符串,第2行为一个长度不超过80的字符串。注意这里的字符串包含空格,即空格也可能是要求被统计的字符之一。当读到'#'时输入结束,相应的结果不要输

出。

输出:

对每个测试用例,统计第1行中字符串的每个字符在第2行字符串中出现的次数,按如下格式输出:

c0 n0

c1 n1

c2 n2

...

其中ci是第1行中第i个字符,ni是ci出现的次数。

样例输入:

I

THIS IS A TEST

i ng

this is a long test string

#

样例输出:

I 2

i 3

5

n 2

g 2

答案: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string pa,line;

int i,j;

while(getline(cin,pa)&&pa!="#")

{

getline(cin,line);

int co[5]={0};

for(i=0;i

{

for(j=0;j

co[j]+=j

}

for(i=0;i

{

cout<

}

}

return 0;

}

这个程序只对输入不同字母才有效

另: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char a[6],b[201];

while(gets(a)&&a[0]!='#')

{

int m=strlen(a),n=0,sum;

gets(b);

n=strlen(b);

for(int i=0;i

{

sum=0;

for(int j=0;j

if(a[i]==b[j]) sum++;

printf("%c %d\n",a[i],sum);

}

}

return 0;

} 这是我的仅供参考

三、游船出租

题目描述:

现有公园游船租赁处请你编写一个租船管理系统。当游客租船时,管理员输入船号并按下S键,系统开始计时;当游客还船时,管理员输入船号并按下E键,系统结束计时。船号为不超过100的正整数。当管理员将0作为船号输入时,表示一天租船工作结束,系统应输出当天的游客租船次数和平均租船时间。

注意:由于线路偶尔会有故障,可能出现不完整的纪录,即只有租船没有还船,或者只有还船没有租船的纪录,系统应能自动忽略这种无效纪录。

输入: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为一整天的租船纪录,格式为:

船号(1~100)键值(S或E)发生时间(小时:分钟)

每一天的纪录保证按时间递增的顺序给出。当读到船号为-1时,全部输入结束,相应的结果不要输出。

输出:

对每个测试用例输出1行,即当天的游客租船次数和平均租船时间(以分钟为单位的精确到个位的整数时间)。

样例输入:

1 S 08:10

2 S 08:35

1 E 10:00

2 E 13:16

0 S 17:00

0 S 17:00

3 E 08:10

1 S 08:20

2 S 09:00

1 E 09:20

0 E 17:00

-1

样例输出:

2 196

0 0

1 60

答案:

1.#include

2.#include

3.#include

4.#include

5.#include

6.#include

7.#include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ing namespace std;

9.class boatTime

10.{

11.public:

12. boatTime(string str);

13. int operator - (const boatTime& rhs);

14. int hour;

15. int minute;

16.};

17.boatTime::boatTime(string str)

18.{

19. string str1, str2;

20. str1.assign(str, 0, 2);

21. str2.assign(str, 3, 2);

22. istringstream is1(str1);

23. is1 >> hour;

24. istringstream is2(str2);

25. is2 >> minute;

26.}

27.inline int boatTime::operator - (const boatTime& rhs) //计算2个时间段的差值

28.{

29. return hour * 60 + minute - rhs.hour * 60 - rhs.minute;

30.}

31.int main()

32.{

33. // ifstream cin("1.txt");

34. int no;

35. map > timeList;

36. string rent;

37. string currentTime;

38. int cnt = 0;

39. int timeSum = 0;

40. while(cin >> no && no != -1)

41. {

42. cin >> rent >> currentTime;

43. if(no < 0 || no > 100)

44. continue;

45. if(no == 0)

46. {

47. cout << cnt << " ";

48. if(cnt == 0)

49. cout << "0";

50. else

51. cout << round(static_cast(timeSum * 1./ cnt));

52. cout << endl;

53. cnt = 0;

54. timeSum = 0;

55. timeList.clear();

56. continue;

57. }

58. if(rent == "S")

59. {

60. timeList.insert(make_pair(no, make_pair(rent, currentTime)));

61. }

62. else

63. {

64. if(timeList.find(no) != timeList.end())

65. {

66. ++cnt;

67. timeSum += boatTime(currentTime) -

boatTime(timeList[no].second);

68. timeList.erase(timeList.find(no));

69. }

70. }

71. }

72. return 0;

73.}

这个题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做了好久一直wa,看了2L终于发现分钟需要四舍五入。。。以前一直用的ceil上取整。换成round就ac了。

思路:将船号,按键,时间放入一个map中,船号为key,后面元素两个放入pair中。

判断输入为S的时候插入记录,如果为E则在map中查找是否有对应的S记录,如果没有则是废操作,忽视之,如果可以查到,则增加租船的次数和时间。

然后当船号为0的时候输出租船次数和时间

另:

本题没必要把所有的数据都存入,只需存储最后归还的时间和借出的时间即可。

可以把设置一个变量标记每条船是否被借出,然后求出先借出后归还船的时间差。

1.#include

2.struct{

3. int flag; /*标记船有无被借出,借出为1,否则为0*/

4. int time;

5.}boat[101];

6.int main(){

7. int hour,minute,number,temptime;/*number为船号*/

8. char S_E;/*标记是租借还是归还*/

9. while(scanf("%d",&number) != EOF){

10. if(number == -1) return 0;

11. int count = 0;

12. double totaltime = 0;

13. /*处理number不为0的情况*/

14. while(number){

15. scanf(" %c %d:%d",&S_E,&hour,&minute);

16. temptime = hour * 60 + minute;

17. if(S_E == 'S'){/*如果是借出则把借出的该船标记置1,*/

18. boat[number].flag = 1;

19. boat[number].time = temptime;

20. }

21. else{

22. if(boat[number].flag){/*如果是归还之前已借出的

该船 ,则记下时间差值,数目加1,并把标志置0.*/

23. totaltime += temptime -

boat[number].time;

24. count ++;

25. boat[number].flag = 0;

26. }

27. }

28. scanf("%d",&number);

29. }

30. /*如果船号为0时,依然正常输入各值,但此时不做处理*/

31. scanf(" %c %d:%d",&S_E,&hour,&minute);

32. if(count) totaltime = totaltime/count;

33. printf ("%d %.0lf\n",count,totaltime);

34. }

35. return 0;

36.}

下面是在网上找的的一份c++代码很简练,大家共同学习下。

1.#include

2.#include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ing namespace std;

4.int main()

5.{

6. int n,t[100],h,m,co=0,to=0;

7. char cmd[10],tt[10];

8. for(memset(t,-1,sizeof(t));cin>>n&&n>=0;){

9. cin>>cmd>>tt;

10. if(n>0){

11. sscanf(tt,"%d:%d",&h,&m);

12. if(cmd[0]=='S')t[n-1]=h*60+m;

13. else if(t[n-1]>=0)++co,to+=h*60+m-t[n-1],t[n-1]=-1;

14. }else{

15. cout<=co):0)<

16. co=to=0;

17. }

18. }

19. return 0;

20.}

四、EXCEL排序

题目描述:

Excel可以对一组纪录按任意指定列排序。现请你编写程序实现类似功能。

对每个测试用例,首先输出1行“Case i:”,其中i 是测试用例的编号(从1开始)。

随后在N 行中输出按要求排序后的结果,即:当C=1 时,按学号递增排序;当C=2时,按姓名的非递减字典序排序;当C=3

时,按成绩的非递减排序。当若干学生具有相同姓名或者相同成绩时,则按他们的

学号递增排序。

输入: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的第1行包含两个整数N (N<=100000) 和C,其中N 是纪录的条数,C 是指定排序的列号。以下有N行,每行包含一条学生纪录。每条学生纪录由学号(6位数字,同组测试中没有重复的

学号)、姓名(不超过8位且不包含空格的字符串)、成绩(闭区间[0, 100]内的整数)组成,每个项目间用1个空格隔开。当读到N=0 时,全部输入结束,相应的

结果不要输出。

输出:

对每个测试用例,首先输出1行“Case i:”,其中i 是测试用例的编号(从1开始)。

随后在N 行中输出按要求排序后的结果,即:当C=1 时,按学号递增排序;当C=2时,按姓名的非递减字典序排序;当C=3

时,按成绩的非递减排序。当若干学生具有相同姓名或者相同成绩时,则按他们的

学号递增排序。

样例输入:

3 1

000007 James 85

000010 Amy 90

000001 Zoe 60

4 2

000007 James 85

000010 Amy 90

000001 Zoe 60

000002 James 98

4 3

000007 James 85

000010 Amy 90

000001 Zoe 60

000002 James 90

0 0

样例输出:

Case 1:

000001 Zoe 60

000007 James 85

000010 Amy 90

Case 2:

000010 Amy 90

000002 James 98

000007 James 85

000001 Zoe 60

Case 3:

000001 Zoe 60

000007 James 85

000002 James 90

000010 Amy 90

答案:

我觉得这次代码写得比较简洁:用Alrotithm库进行排序

1.#include

2.#include

3.#include

4.#include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ing namespace std;

6.struct info{

7. string id;

8. string name;

9. int score;

10.};

11.bool cmp_id(const struct info a,const struct info b)

12.{

13. return a.id

14.}

15.bool cmp_name(const struct info a,const struct info b)

16.{

17. if(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

18. return a.id

19. else

20. return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

21.}

22.bool cmp_score(const struct info a,const struct info b)

23.{

24. if(a.score==b.score)

25. return a.id

26. else

27. return a.score

28.}

29.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30.{

31.//ifstream cin("input.txt");

32. int n,c,count=0;

33. while(cin>>n>>c)

34. {

35. if(n==0&&c==0)

36. break;

37. count++;

38. struct info data[n];

39. for(int i=0;i

40. cin>>data[i].id>>data[i].name>>data[i].score;

41. switch(c)

42. {

43. case 1:

44. sort(data,data+n,cmp_id);

45. break;

46. case 2:

47. sort(data,data+n,cmp_name);

48. break;

49. case 3:

50. sort(data,data+n,cmp_score);

51. }

52. printf("Case %d:\n",count);

53. for(int i=0;i

54. printf("%s %s %d\n",data[i].id.c_str(),data[i].name.c

_str(),data[i].score);

55. }

56.}

五、畅通工程

题目描述:

省政府“畅通工程”的目标是使全省任何两个村庄间都可以实现公路交通(但不一定有直接的公路相连,只要能间接通过公路可达即可)。经过调查评估,得到的统计表中列出了有可能建设公路的若干条道路的成本。现请你编写程序,计算出全省畅通需要的最低成本。

输入: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的第1行给出评估的道路条数N、村庄数目M (N, M < =100 );随后的N 行对应村庄间道路的成本,每行给出一对正整数,分别是两个村庄的编号,以及此两村庄间道路的成本(也是正整数)。为简单起见,村庄从1到M编号。当N为0时,全部输入结束,相应的结果不要输出。

输出:

对每个测试用例,在1行里输出全省畅通需要的最低成本。若统计数据不足以保证畅通,则输出“?”。

样例输入:

3 3

1 2 1

1 3 2

2 3 4

1 3

2 3 2

0 100

样例输出:

3

?

答案:

用的是Prim算法

1.//Prim Algorithm

2.#include

3.#include

4.#include

5.#include

6.#define CITY 101

7.#define INFINITE 0x7fffffff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ing namespace std;

9.int dist[CITY][CITY];

10.int flag[CITY];

11.int cityNum;

12.int prim();

13.int visitedCount();

14.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5.{

16. ifstream cin("input.txt");

17. int i,roadNum,outcome;

18. while(cin>>roadNum)

19. {

20. if(roadNum==0)

21. break;

22. memset(dist,0,sizeof(dist));

23. memset(flag,0,sizeof(flag));

24. cin>>cityNum;

25. int terA,terB,distance;

26. for(i=0;i

27. {

28. cin>>terA>>terB>>distance;

29. dist[terA][terB]=distance;

30. dist[terB][terA]=distance;

31. }

32. outcome=prim();

33. if(outcome==-1)

34. cout<<"?"<

35. else

36. cout<

37. }

38.}

39.

40.int prim()

41.{

42. int i,j;

43. int newBegin,newEnd;

44. int allDistance=0;

45. int min;

46. flag[1]=1;

47. while(visitedCount()

48. {

49. newBegin=0;

50. newEnd=0;

51. min=INFINITE;

52. for(i=1;i<=cityNum;i++)

53. {

54. if(flag[i]==1)

55. {

56. for(j=1;j<=cityNum;j++)

57. {

58. if(dist[i][j]!=0&&flag[j]==0)

59. {

60. if(min>dist[i][j])

61. {

62. min=dist[i][j];

63. newBegin=i;

64. newEnd=j;

65. }

66. }

67. }

68. }

69. }

70. if(newBegin==0&&newEnd==0)

71. return -1;

72. flag[newEnd]=1;

73. allDistance+=dist[newBegin][newEnd];

74. }

75. return allDistance;

76.}

77.

78.int visitedCount()

79.{

80. int i,sum=0;

81. for(i=1;i<=cityNum;i++)

82. if(flag[i]==1)

83. sum++;

84. return sum;

85.}

Prim算法 + DFS遍历

1.#include

2.#include

3.#include

4.#define M 100

5.#define MAX 1000000

6.int dist[M][M];

7.int arcs[M][M];

8.int visited[M];

9.

10.typedef struct{

11. int fromvex,endvex;

12. int length;

13.}edge;

14.void DFS(int i,int m)

15.{

16. int j;

17. visited[i]=1;

18. for(j=1;j<=m;j++)

19. if(arcs[i][j]==1&&visited[j]==0)

20. DFS(j,m);

21.}

22.void prim(int n){

23. edge T[n - 1];

24. int i,k,min,j,m,v,d;

25. int sum = 0;

26. edge e;

27. for(i = 1;i < n;i ++){

28. T[i - 1].fromvex = 1;

29. T[i - 1].endvex = i + 1;

30. T[i - 1].length = dist[0][i];

31. }

32. for(k = 0;k < n-1;k ++){

33. min = MAX;

34. for(j = k;j < n -1;j ++){

35. if(T[j].length < min){

36. min = T[j].length;

37. m = j;

38. }

39. }

40. sum += T[m].length;

41. e = T[m];

42. T[m] = T[k];

43. T[k] = e;

44. v = T[k].endvex;

45. for(j = k + 1;j < n-1;j ++){

46. d = dist[v - 1][T[j].endvex- 1];

47. if(d < T[j].length){

48. T[j].length = d;

49. T[j].fromvex = v;

50. }

51. }

52. }

53. printf("%d\n",sum);

54.}

55.int main(){

56. int n,m,i,j;

57. int from,end,value;

58. while(scanf("%d %d",&n,&m) != EOF){

59. memset(visited,0,M * sizeof(int));

60. if(n == 0) return 0;

61. for(i = 0;i < M;i ++){

62. for(j = 0;j < M;j ++){

63. arcs[i][j] = 0;

64. dist[i][j] = MAX;

65. }

66. }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1)

1、(1)用Excel 制作如下表格 要求:1、在表的第一行前插入一行,键入“某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表”,并居于表的中央。 2、增加表格线,数据右对齐,文字居中。 3、计算各年的“毕业生总数”。 4、将全表按“毕业生总数”的降序排列。 5、以年份为横坐标,绘制一柱形图,图表标题为“研究生毕业分配表”。 2、(2) 要求在左起第一张工作表中完成: 1、第一行填充颜色为灰色-25% 2、增加表格线,上表内所有文字居中(水平和垂直两方向,不能只点工具栏的居中),所有数据(包括第一列)右对齐(水平)。 3、利用公式计算每名学生的“总成绩”。 4、将全表按“总成绩”的降序排列。 5、选定姓名、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五列数据,以姓名为横坐标(系列产生在“列”,勾选上“分类X 轴”),绘制一柱形图,图表标题为“本学期期末成绩单”。 注:不要更改“姓名”“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总成绩”这些单元格的文字内容,否则将不能识别考生的答题内容。 3、(3)要求: 1、按上表样式建表,在表的第一行前插入标题,幼圆,加粗,14号字。 2、增加表格线,第一列单元格底纹为天蓝色。 3、统计每种花卉销售的总支数,要求必须使用公式或函数计算。 4、使用花卉名称和统计两列数据建立三维圆饼图。 5、将全表按“统计”值的降序排序。

4、(4)要求: (1)按上表样式建表,表的第一行是标题,隶书,加粗,16号字,合并单元格并居中。 (2)增加表格线,表中文字及数据均居中。 (3)第一列单元格底纹为淡黄色,第一行单元格底纹为淡绿色。 (4)统计每个单位产量的“合计”值,要求必须使用公式或函数计算,保留1位小数。 (5)计算出各列的“平均值” 和“最大值”,要求必须使用函数计算,保留2位小数。 5、(5)要求: 1、表的第一行是表标题“某部门十月份工资表”,隶书14号字,合并单元格并居于表的中央。 2、增加表格线,外围框线为粗线。 3、计算各行的“实发工资”项,保留两位小数,要求必须使用公式或函数计算。 4、计算各列的“平均数”,要求必须使用函数或公式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5、将全表按“实发工资”的升序排序,如相同再按基本工资升序排序。 6、(6)要求: 1、表的第一行是标题“上半年利润表”,宋体加粗16号字,合并单元格并居于表的中央。 2、增加表格线,第一行单元格为黄色底纹。 3、计算各行的“税后利润”,要求必须使用公式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4、使用“月份”和“税后利润”两列数据绘制分离型三维饼图,显示百分比及数据标志。 5、计算各列的“总计”,必须使用函数计算,保留两位小数。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解析 一.WORD 1.(2)字体、字号、两端对齐 ??????各段行间距倍: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 ?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

? 2.(2)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距正文0厘米: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 (3)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 (4)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无”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体和选择*号) ? ? 3.(3)设置红色、倾斜、下划线为单波浪线:选中修改段落 5.(4)设置页眉:视图→页眉和页脚 10.(2)各段行间距为倍行距: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多倍行距

? ?? (4)设置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 13.(4)设置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 ? 14.(2)表格边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按要求画边框 ? 15.整表垂直居中:全选表格→点居中 文字水平居中,数据水平右对齐:选中文字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居中 选择数据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右对齐 表中底纹为灰色-30%:选中需要灰色部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点击油漆桶 ?

? ? ? ? ? ? ? ? ? ? ? ? ? 19.(2)替换文字:编辑→查找→替换→按要求输入文字

? (3)底端加入页码,起始页码为2:插入→页码→位置(底端)→格式→起始页码给标题加上20%的样式底纹:选中标题→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样式→20% ? (4)着重号:选中着重文字→格式→字体→着重号 (5)分栏:选中要分栏文字→格式→分栏→选择分栏栏数→选中分割线 ? ?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考试试卷(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考试试卷 姓名:学号:院系:班级: 考试时间:登录机器:试卷号: 一、选择题 (共 40 分) 1.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计算机应该归属于( )。 A ) 第一代 B ) 第二代 C ) 第三代 D ) 第四代 正确答案:D 考生答案:A × 2. 在计算机内部,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和指令都是()。 A ) 拼音简码 B ) 八进制码 C ) ASCII码 D ) 二进制码 正确答案:D 考生答案:C × 3. 与十六进制数BB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 A ) 187 B ) 273 C ) 563 D ) 566 正确答案:B 考生答案:× 4. 计算机应用中,CAD是指()。 A ) 计算机辅助设计 B ) 计算机辅助教学 C ) 计算机辅助制造 D ) 计算机辅助测试 正确答案:A 考生答案:× 5. 目前使用的“奔腾”型微机采用的逻辑器件属于( )。 A ) 电子管

C ) 集成电路 D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正确答案:D 考生答案:× 6. 微处理器是把( )作为一整体,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制成的中央处理器。 A ) 内存与中央处理器 B ) 运算器和控制器 C ) 主内存 D ) 中央处理器和主内存 正确答案:B 考生答案:× 7.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 A ) 价格便宜 B ) 存储容量大 C ) 读写速度快 D ) 读写速度慢 正确答案:C 考生答案:× 8. 打印机在与主机连接时,应将信号线插在( )。 A ) 串行接口上 B ) 并行接口上 C ) 串并行接口上 D ) 任意扩展插口上 正确答案:B 考生答案:× 9. 下面( )选项中的设备依次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A ) CRT、CPU、ROM B ) 硬盘、鼠标器、键盘 C ) 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D ) 磁带、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正确答案:C 考生答案:× 10.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是()。 A ) 集成性、交互性和音像性 B ) 实时性、分时性和数字化性 C ) 交互性、多样性、实时性、集成性 D ) 存储性、传输性、压缩与解压性 正确答案:C 考生答案:× 11. 将微机的主机与外设相连的是 ( )。 A ) 总线 B ) 磁盘驱动器 C ) 内存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 汇总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解析 一.WORD 1.(2)字体、字号、两端对齐 各段行间距倍: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 2.(2)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距正文0厘米: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3)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4)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无”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体和选择*号) 3.(3)设置红色、倾斜、下划线为单波浪线:选中修改段落 5.(4)设置页眉:视图→页眉和页脚 10.(2)各段行间距为倍行距: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多倍行距 (4)设置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 13.(4)设置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 14.(2)表格边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按要求画边框 15.整表垂直居中:全选表格→点居中 文字水平居中,数据水平右对齐:选中文字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居中 选择数据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右对齐 表中底纹为灰色-30%:选中需要灰色部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点击油漆桶 19.(2)替换文字:编辑→查找→替换→按要求输入文字 (3)底端加入页码,起始页码为2:插入→页码→位置(底端)→格式→起始页码 给标题加上20%的样式底纹:选中标题→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样式→20% (4)着重号:选中着重文字→格式→字体→着重号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和选择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和选择题 1.(2)字体、字号、两端对齐 各段行间距1.5倍: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3.0 2.(2)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距正文0厘米: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3)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4)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无”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体和选择*号) 3.(3)设置红色、倾斜、下划线为单波浪线:选中修改段落 5.(4)设置页眉:视图→页眉和页脚 10.(2)各段行间距为2.5倍行距: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多倍行距

(4)设置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 13.(4)设置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 14.(2)表格边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按要求画边框 15.整表垂直居中:全选表格→点居中 文字水平居中,数据水平右对齐:选中文字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居中选择数据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右对齐 表中底纹为灰色-30%:选中需要灰色部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点击油漆桶

19.(2)替换文字:编辑→查找→替换→按要求输入文字

(3)底端加入页码,起始页码为2:插入→页码→位置(底端)→格式→起始页码给标题加上20%的样式底纹:选中标题→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样式→20% (4)着重号:选中着重文字→格式→字体→着重号 (5)分栏:选中要分栏文字→格式→分栏→选择分栏栏数→选中分割线

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试题一

计算机基本技能测试题 测试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Windows操作题(共10分) 一、在桌面上建立一个以你自己姓名为文件名的文件夹。(5分) 二、在该文件夹下建立一个名为“ab.txt”的文本文件,并设置其属性为只读。(5分) 第二部分:WORD操作题(55分) 一、对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相应的操作: 生活 生活应当有两只轮子:一只是创造,尽力地创造;一只是享受,适度地享受。有创造而无享受,创造就成了永无尽头的劳役;有享受而无创造,享受又成了灿烂一时的昙花。 生活的艺术,在于找出自己的最佳方位。即天分、兴趣、才能与职业的天然契合。这种契合足以进发出最耀眼的光芒,使生命变得价值连城。这种天然契合是很难一次成功的,这就需要微调,需要校正,需要移位。一旦定位之后,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可有须臾的动摇和后退。成功者用胜利的路碑昭示我们该怎样迈步,失败者却用悲惨的结局提醒我们该怎样止步。两者共同点在于:定位之后的义无反顾,胜也胜得热烈,败也败得壮烈。 提高生活质量,就是要将生活分成横向纵向的若干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方格里尽可能浓缩较多精髓的内容,并使每个单元形成有机联系。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最为重要的不在于得到了更多,而在于体验得更多。 为生活找到几个坚不可摧的支撑点,这样,当风暴不期而至时,你仍然右以宁静地站在这里,悠然地仰望那深藏着无限奥秘的伟大星空…… 【要求】 1.输入以上文字。(10分) 2.将标题设置为固定行距35磅,4号字及粗体、宋体,并且将标题居中。(5分) 3.将第一段文字设为隶书4号字,红色,并设置首字下沉2行。第二段文字设为宋体5号字。 行间距设置为1.5倍间距。第三段文字设为仿宋体5号字。(5分) 4.将正文中的“生活”二字加兰色下划线,下划线为波浪线。(5分) 5.将第三段分为两栏,中间不带分隔线。第四段文字添加“文本框”。(5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解析 一.WORD 1.(2)字体、字号、两端对齐 各段行间距1.5倍: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3.0 2.(2)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距正文0厘米: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或者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3)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4)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无”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体和选择*号)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应对每一次挑战。往往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自

《计算机应用基础》(XP)上机考试操作题及答案资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上机考试操作题及答案 一.Windows xp 操作系统 (一)请把本机设置为允许他人从另外的机器上进行远程桌面连接。 操作步骤:“开始”→“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系统”→“系统属性”→“远程”→“允许用户远程连接”。 (二)使用设备管理器,卸载系统中的标准56K调制解调器。 操作步骤: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系统→硬件→设备管理器→右选56K调制解调器→卸载。 (三)请把C盘的页面文件大小自定义为最小值100M,最大值200M。 操作步骤:“开始”→“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系统”→“系统属性”→“高级” →“性能”选项组下的“设置”按钮→“性能选项”→“高级”选项卡→“虚拟内存”→“更改” 按纽→“自定义大小”→“初始大小”文本框中输“100”→“最大值”文本框中输“200”→“确定”。 (四)为了加快网页的下载速度,请修改Internet选项,使得IE在下载网页时不显示网页上的图片。 操作步骤:打开IE→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选项卡→选“多媒体”栏下的“显示图片”复选框→确定。 (五)现有一个名为8888的拨号连接,要求配置如下属性:电话号码从163改8888,如果忙音重拨100次,每次间隔30秒,断线不重拨。使用Windows的防火墙。 操作步骤: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连接→网络连接→右击8888连接选择属性→常规改电话→选项设重拨→高级设防火墙→确定。 (六)设置Windows。在文件夹中显示所有文件和日文件夹。 操作步骤:“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选“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七)为本台计算机的一块网卡设置一个静态IP地址192.168.0.1; 操作步骤:开始→控制面版→网络和Internet连接→网络连接→右击本地连接→属性→选“Internet 协议(TCP/IP)→属性→在“使用下面的IP地址(S)”中IP地址输入192.168.0.1→确定。 (八)设置使用600MB硬盘存储“Internet临时文件”,并存储10天历史记录。 操作步骤:开始→控制面板→Internet选项→“常规”的“Internet临时文件”→“设置”→设600MB →确定→“常规”选项卡的“历史记录”选项下设置10天→确定。 (九)设置Internet Explorer,禁止用户访问所有可能含有暴力内容的网站,监督人密码设为21. 操作步骤:打开IE→工具→“nternet 选项”→内容→“分级审查”启用按钮→常规中设密码→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A)。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2010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指导书暨实验报告 选课班级 ______________ 序号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2009年9月) 编

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新生入校后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实践性要求很强。本书是为配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一书编写的配套实验教材,主要目的是便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本书既可以作学生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以直接作学生的实验报告使用。 本书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思考题,其中实验一是综合实验,要在专门的微机拆装实验室完成,其他实验的实验内容都在windows xp+office2003环境下调试通过。对比较难的实验操作,在实验内容中有操作提示。实验思考题是要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本次上机实验的知识来思考回答,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实验知识要点,达到实验的目的。 本书参考实验学时8学时,完了顺利并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任务,请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1. 提前预习实验好相关资料,充分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2. 遵循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听从实验教师的教学安排。 3.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数据。 4. 实事求是地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严禁抄袭。 5. 认真独立地撰写实验报告。 欢迎老师和同学对本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及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使该指导书更适合教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2010年4月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班号序号姓名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第1 号实验完成日期年月日午 实验一微机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能够正确的识别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掌握微型计算机主要部件技术参数的含义, 进一步掌握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确定硬件的配置方案,并能够根据实验部件,制定详细的拆 装方案,分析方案的合理性。 3. 掌握计算机拆装的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拆装的步骤和拆装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部 件快速地、正确地组装好计算机。 4. 能够对在拆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实验内容 2.1 实验要求 1. 检查组装所需的工具是否齐全;检查及准备好组装电脑的全部组件及连接各部件的各 类电缆。 2. 准备好拆装计算机的工作空间;详细熟悉组装计算机的流程;实验前释放身体上的 静电。实验过程中严禁带电拆装部件。 3. 装机过程中,遵循硬件产品的安装规范,轻拿轻放所有部件,尽量只接触板卡边缘, 部件对号入座,细心操作,安插到位,对需要螺钉紧固的部件,一次不可全拧紧,待所有螺钉上好后方可拧紧,切忌把螺丝拧的过紧,以免螺钉滑扣。 4. 插拔各种板卡时切忌盲目用力,以免损坏板卡。 5. 必须在全部部件组装完成,由实验教师检查完毕后方可通电试机。 6. 实验完成后,登记实验教学日志,由实验教师检查实验材料及工具是否完好以后,方 可离开实验室。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精品文档解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WORD 一. )字体、字号、两端对齐(1.2 倍:各段行间距1.5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3.0 Microsoft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公式. 精品文档

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行,距正文)第一段首字下沉30厘米:22. ( /)页面设置:文件(3→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精品文档 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4(无体和选择*号)

选中修改段落3)设置红色、倾斜、下划线为单波浪线:3.(视图→页眉和页脚5.(4)设置页眉:10.(2)各段行间距为2.5倍行距: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多倍行距 . 精品文档 (4视图→页眉和页脚)设置页脚:)设置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13.(4 )→按要求画边框)表格边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214. ( 整表垂直居中:全选表格→点居中15. 文字水平居中,数据水平右对齐:选中文字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居中选择数据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右对齐)→点击油漆选中需要灰色部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表中底纹为灰色-30% 桶 . 精品文档

219.()替换文字:编辑→查找→替换→按要求输入文字. 精品文档 插入→页码→位置(底端)→格式→起始页码3)底端加入页码,起始页码为2:(的样式底纹:选中标题→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样式→20%20%给标题加上 )着重号:选中着重文字→格式→字体→着重号(4 )分栏:5选中要分栏文字→格式→分栏→选择分栏栏数→选中分割线(

计算机基础上机操作练习题

计算机上机操作练习题(一级) 一、基本操作(不含Frontpage2003) (1)在D盘符下新建一个名称为“计算机考试+学号”的文件夹。 (2)将从C盘符下的前十个以“a”开头的文本文档复制到上题所建的文件夹中。并将第六个文本文档改为“只读、隐藏”格式,作者为“xju”。 (3)隐藏任务栏,将第一题所建的文件夹放入“开始”菜单。 (4)在桌面上创建第一题所建文件夹的“快捷方式”。 二、Word操作 (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输入以下文本。文本格式为:宋体、五号字;字体颜色为黑色;字符间距为1磅;对齐方式为左对齐。 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美国流行乐、 摇滚乐、R&B音乐歌手、舞蹈家、演员、编舞、慈善家和唱片制作人。被誉为流行 乐之王(King of Pop),是流行乐界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歌手。在20世纪80年 代起的整个现代流行音乐史上缔造了一个时代。 他用音乐歌颂大爱、种族团结与世界和平,谱写一首首 慈善、公益名曲,一生投身慈善事业,曾两次提名诺贝 尔和平奖。同时作为一名全面的艺术家,杰克逊不仅在 音乐方面有着卓越成就,在舞蹈、舞台表演、时尚等方 面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非凡的 影响力,他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 最伟大的艺人。 他是出色的音乐全才,在作词、 作曲、场景制作、编曲、演唱、 舞蹈、乐器演奏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作为主唱和最 年轻的成员,在1964年首次亮相The Jackson 5乐队,后来 又于1971年成功开始独唱生涯。1979年成年后发行第1张 专辑《Off The Wal l》就被誉为迪斯科音乐经典之作,1982 年发行专辑《Thriller》,融合不同乐迷的良药,这张涵盖 流行、funk、摇滚、迪斯科、R&B天才之作,不仅突破了种 族界限,打破了白人垄断流行音乐界,把当时还处于亚文化黑人音乐推向主流,为后 世的黑人艺人铺下了光明大道。 (2)为文本添加艺术字标题,标题为“Jackson简介”,第二行、第五列,字体为隶书、36号、加粗并居中显示,板式为浮于文字上方。 (3)将每一自然段空出两个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并对第一段采用“首字下沉”效果,要求:字体为楷体,一号字,下沉行数为2行。 (4)段落行距为16磅,并将第二段分成两栏,格式为“两栏偏右”,栏间距为3字符,并带有分隔线。 (5)为第三段加边框和底纹,,要求:边框为方框、双波浪线、红色、底纹为淡黄色、20%。(6)对“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进行添加超链接,链接地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0f15224577.html,”。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 1、用 PowerPoint制作某公司介绍的幻灯片,要求每一张幻灯片的右上角给出公司的徽标 (已存在徽标图片文件comp.jpg ),请问如何能做到一次性统一设置?给出主要操作步 骤。 答:( 1 )、启动 PowerPoint ,新建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版式和设计模板,新建第一张幻灯 片,还需要幻灯片的话,执行“插入”菜单下的“新幻灯片”添加新幻灯片; (2 )、执行“视图”——“母板”——“幻灯片母板”进入幻灯片母版视图,然后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找到“徽标图片文件comp.jpg ”,单击“插入”即可,用鼠标拖曳插入的公司徽标图片,放入右上角,关闭幻灯片母版视图,完成后所有新建的幻灯右上角都有公司徽标图片。 2、假设已建下表所示工作表,现要求你统计总分和平均分值并依总分作降序排序。试述操 作步骤。 A B C D E F H G 1计算机基大学语大学英平均学号姓名础文语高等数学总分分220040201张明才89696867 320040202王志兵87849389 420040203李小明98808784 520040204赵静81948688 答:( 1)、启动 Excel 打开包含图示工作的工作簿文档,选择含有图示表格数据的工作表 为当前工作表; (2)、选定 H2 单元格,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求和” 按钮,系统自动选定了求和区域C2:F2 ,则单击编辑栏左边的输入确认按钮(√),即计算出第个同学的总分;用鼠标拖曳H2 右下角的填充柄到H5 单元格,计算出所有同学的总分。 (3)、统计平均分:选定 G2 单元格,输入公式函数 =A VERAGE ( C2:F2),单击输入确认计算 出第一个同学的平均成绩,同样采用向下拖曳填充柄计算出所有同学的平均成绩。 (4)、按总分降序排序:置活动单元格入 H2 处,单击“数据”菜单——选择“排序”命令,进入排序对话框,设置“总分” 字段为排序主关键字,排序方式为降序,单击“确定” 即可。 3、假设已建包含下面成绩表的工作文件extest02.xls ,请打开工作文件并完成“总评” 和“平均”的统计,总分计算方法是: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为 70%。最后筛选出“总评”在 85 分 以上的同学出来。 A B C D 1学生成绩表 2姓名平时期末总评 3王小平8090 4陈晓东9696 5陈明7676 6何伟明9590 7伍小东6370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操作试卷试题一.doc

分钟 90 考试时间:分)部分(20一、Windows分):按下列目录树结构建立文件夹:(51、 (考试文件夹名:班级+学号+姓名[考试文件夹D:\DOG ┗━━━ GOOD ┣━━━ ME ┣━━━ DA┗━━┃ TEMP┗━━━━━━ 分)。(2、更改 D 盘下 DOG 文件名为“文件操作” 2,设置文”文档,命名为“ Screen3、在 TEMP 文件夹下新建 word 分)(2 档属性为只读。 2 分)GOOD 文件夹下建立 WORD 程序的快捷方式( 4、在,设其文文件夹下建立一文本文件,命名为“新文档”、在 ME5 。(件属性为“只读” 5 分)、 77 分,规定、某一考生的分科成绩为 822 部分内容在总分中 6 依次所占的比例为: 45%、55%。计算这位考生的总分(可使用 window 下的计算器),并在 GOOD 文件夹下新建文本文档,以“ S”+“结果的整数部分”命名(如 S87.txt)。(2 分) 7、在 TEMP 文件夹下建立Excel 程序的快捷方式( 2 分) 二、 Word 部分( 50 分) 将文件保存在上面的考试文件夹下 输入以下内容,并按题样设置(40 分)1、A.首字下沉(3分) B.各种字体设置(每处 3 分,共 15 分) C.设置边框( 3 分) D.设置行间距( 3 分) E.插入艺术字( 3 分) F.设置悬挂缩进( 3 分) G.替换委员为分)5(分)5置分栏(设.H.

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日下午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中产生热烈反义荣辱观的讲话,在两会代表,响,纷纷表示,胡锦涛讲话中提出来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 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4日下午在现场听过总书记讲话,邓伟志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一定要有规范,在道德领域,无论是坚持什么、提倡什么、抵制 什么,都要旗帜鲜明。要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荣丰集团董事长王征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传统道德、传统思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 1 - 二、Word文字处理基本操作 ................................ - 4 - 三、Excel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 - 6 - 四、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操作 ............................ - 8 - 五、网页设计基本操作..................................... - 9 - 六、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 - 10 - 上机实验作业要求: ○1在实验报告纸上手写并粘贴实验结果; ○2每人将所有作业装订在一起(要包封面); ○3全部上机实验结束后全班统一上交; ○4作业内容不得重复、输入的数据需要有差别。

实验名称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画图”和PrntScr快捷键。 3、学会使用“计算器”和Word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1、日历标注 利用“画图”和Word软件,截取计算机上日历的图片并用文字、颜色、图框等标注出近期的节假日及其名称,并将结果显示保存在下面(参考下面样图)。 运行结果是: 主要操作步骤是: 2、科学计算 利用“计算器”和Word软件,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截图保存在下面(参考样图)。 ○1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求8!、sin(8)、90、74、20、67、39、400、50.23、ln(785)的平均值、和值,并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运行结果是: ②将以下十、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894.8125)10、(37.5)8、(2C.4B)16 运行结果是:(需要下载使用“唯美计算器”) ○3计算下列二进制数的加法与乘法:101.1+11.11;1101*1011 运行结果是:(参考样图)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3、实验心得体会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练习 1.以下软件中,()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2.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A.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三个层次。 A.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外码 B.内码 C.ASCII码 D.标准码 18.Windows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A.一个窗口B.一个文件夹C.一块内存区间D.一块磁盘区间 19.对处于还原状态的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不能实现的操作是()。 A.最小化 B.最大化C.移动D.旋转 20.在计算机上插U盘的接口通常是()标准接口。 A.UPS B.USP C.UBS D.USB 33.用以太网形式构成的局域网,其拓扑结构为(B)。 A.环型B.总线型C.星型D.树型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与习题集参考答案[2]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与习题集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部份 一.选择题: 1-10:CBABC;BDCDD 11-20:DCBAD;DCBAB 21-30:DADAA;CAABA 31-40:AAAAB;BDBBB 41-50:ADBBD;CCDDA 51-60:BCDDC;ABACB 61-69:BACCBBDAC 二.填空题: 1.6GB/80MB 2.硬件/软件 3.控制总线/地址总线 4.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5.power键 6.任意一个字符/任意多个字符 7.0-9和A-F来表示 8.1位 9.应用 10.1和\ 11.倍频12.寄存器 13.指令周期 14.水平分辩率\垂直分辩率 15.激光\ 喷墨 16.解释和编译 17.指令 18.7 19.ASCLL码 20.数值处理、非数值处理 21.数据、程序、存储器 22.汇编语言

23.72、0.6 24.ROM\RAM 25.取指令、执行指令 26.F\J 27.SA TA(串行) 28.温盘 29.内存 30.数/模 31.简单、可靠性32.1010111 33.速度 34.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35.CPU 36.平均修复时间 37.机械 38.70 39.光电 40.11110000 第二章windowsxp部份一、选择题 1-10:BACDA;DCCCBC 11-20:CBDAB;BCCAD 21-30:ACDAB;DDCDA 31-40:BBDAC;CCCBC 41-50:CDBCB;DDBAB 51-60:ADDCA;CCDBB 61-70:DBBBC;CCDAD 71-80:BAABA;DCCDA 81-90:DDCBD;ABABA 91-100:BCABA;BCCBC 101-110:CDCCB;BBDDA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考试试卷(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Windows 操作题汉字录 入题 字处理 题 电子表 格题 演示文 稿题 网络操 作题 总分 得分 1 0 0 0 1 0 0 0 2 姓名:学号:院系:班级: 考试时间:登录机器:试卷号: 一、选择题 (共 40 分) 1.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计算机应该归属于( )。 A ) 第一代 B ) 第二代 C ) 第三代 D ) 第四代 正确答案:D 2. 在计算机内部,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和指令都是()。 A ) 拼音简码 B ) 八进制码 C ) ASCII码 D ) 二进制码 正确答案:D 3. 与十六进制数BB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 A ) 187 B ) 273 C ) 563 D ) 566 正确答案:B 4. 计算机应用中,CAD是指()。 A ) 计算机辅助设计 B ) 计算机辅助教学 C ) 计算机辅助制造 D ) 计算机辅助测试 正确答案:A 5. 目前使用的“奔腾”型微机采用的逻辑器件属于( )。 A ) 电子管 B ) 晶体管 C ) 集成电路 D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正确答案:D 6. 微处理器是把( )作为一整体,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制成的中央处理器。 A ) 内存与中央处理器 B ) 运算器和控制器 C ) 主内存 D ) 中央处理器和主内存 正确答案:B 7. 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 A ) 价格便宜 B ) 存储容量大 C ) 读写速度快 D ) 读写速度慢 正确答案:C 8. 打印机在与主机连接时,应将信号线插在( )。 A ) 串行接口上 B ) 并行接口上 C ) 串并行接口上 D ) 任意扩展插口上 正确答案:B : 9. 下面( )选项中的设备依次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A ) CRT、CPU、ROM B ) 硬盘、鼠标器、键盘 C ) 鼠标器、绘图仪、光盘 D ) 磁带、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正确答案:C : 10. 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是()。 A ) 集成性、交互性和音像性 B ) 实时性、分时性和数字化性 C ) 交互性、多样性、实时性、集成性 D ) 存储性、传输性、压缩与解压性 正确答案:C : 11. 将微机的主机与外设相连的是 ( )。 A ) 总线 B ) 磁盘驱动器 C ) 内存 D )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正确答案:D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操作试题.doc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操作试题(1) 一、 Windows操作题(10分) 每位学生分别建立以自己学号和姓名为文件的名WORD 、EXCEL 、POWERPOINT文件(如张三同学的学号为20013388 ,那么建立的WORD文件名为“20013388 张三 .DOC ”, EXCEL 、POWERPOINT文件名类推),这三个文件分别用来保存后续的相关题目的答案。要求在WORD 文档第一行中首先录入学生学号、姓名及所在学院等相关信息,并且要求在给出后续题目答案时 注明题号。 二、 Word 题( 40 分) 在 WORD 中原样录入下列文字与字符。(15 分) ¤不看也罢¤ $ 在国外教中文,最头痛的是外国学生对于细腻的中文语法难于掌握。一天,我费尽 口舌反复解说“看见”、“看”、“听’、“听见”等词不同用法后,一个洋学生兴致勃 勃地造句:“今天早上我到学校的时候,我看你的女朋友,可是她不看我,我叫她,她不 听我。”下课后,另一个洋学生跟我道别说:“老师,我们明天互相看。”我不禁暗暗自 语:“不看也罢。”$ 【This is a joke!】 将上述文字按下列要求进行设置: 标题设置:一号、红色、楷体、居中; 将正文文字设置为四号仿宋、将文中的所有“学生”替换为“student ”; 将第一句话“ $ 在国外教中文,最头痛的是外国学生对于细腻的中文语法难于掌握”文字下 加上着重号; 插入艺术字“姓名班级”,例“张三15 级 1 班”: (25 分) 三、 excel 操作( 25 分) 用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制作下列表格,学号使用填充柄的方法填充,使用函数计算总分,并作 出“学号、总分”的柱状图表。 学生考试成绩表 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总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 1.(D)被誉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A.查尔斯·巴贝 B.阿塔诺索夫 C.图灵 D.冯·诺依曼 2.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成为(B)。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3.按计算机用途分类,可以将电子计算机分为(A)。 A.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B.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电子模拟计算机 C.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D.科学与过程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计算机 4.(B)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可达到一太次每秒以上,主要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与工程计算和尖端技术研究。 A.专业计算机 B.巨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 D.小型计算机 5.计算机中处理的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以(B)的形式存储和运算的。 A.位 B.二级制 C.字节 D.兆 6.下面不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D)。 A.WAV B.MP3 C.RM D.SWF 7.多媒体信息不包括(C)。 A.文字.图像 B.动画.影像 C.打印机.光驱 D.音频.视频 8.计算机的CPU每执行一个(B),表示完成一步基本运算或判断。 A.语句 B.指令 C.程序 D.软件 9.计算机中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硬件为(C)。 A.控制器 B.显示器 C.运算器 D.存储器 10.下列属于硬盘能够存储多少数据的一项重要指标的是(A)。 A.总容量 B.读写速度 C.质量 D.体积 11.CPU能够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D)。 A.硬盘 B.U盘 C.光盘 D.ROM 12.在计算机系统中,(C)是指运行的程序.数据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 A.主机 B.系统软件 C.软件系统 D.应用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