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管理,保障妇女健康,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20年)》、《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妇女常见病筛查是指对适龄妇女实施的至少每3年1次的生殖器官和乳腺常见病专项检查,是一项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等妇女常见病为目的的重要措施。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指导。

第四条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遵循自愿和知情选择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责任

第五条卫生部制订全国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建立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信息系统,对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进行监督管

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

(一)落实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辖区的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进行督导、考核;

(二)完善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网络,确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的筛查任务及相关职责;

(三)组建妇女常见病筛查技术指导组,负责妇女常见病筛查的技术管理工作;

(四)对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审核批准后对外公示,设立监督电话,并加强监督管理;

(五)负责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信息管理。第七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受本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以下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 (一)负责妇女常见病筛查技术管理工作,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和筛查工作流程;

(二)定期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评价;

(三)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培训与考核;

(四)掌握妇女常见病筛查、诊断、治疗、转诊、随访情况,负责信息

资料收集、分析和上报,并进行质量检查;

(五)开发、制作妇女常见病筛查的健康教育材料,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第八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提供妇女常见病筛查技术服务。定期收集妇女常见病筛查信息,并按时报送辖区妇幼保健机构。

第三章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

第九条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与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相适应的诊疗科目;(三)配备与服务范围和能力相适应的人员、设施、设备和物品;

(四)得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五)具有妇女常见病筛查相关的工作制度、技术标准和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

第十条从事妇女常见病筛查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获得《医师资格证书》进行执业注册,并具有相应专业资格证书;

(二)具有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临床3年以上工作经验及与筛查任

务相适应的服务技能;

(三)应当定期接受妇女常见病筛查相关知识和管理要求的培训。

第十一条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医学检查、医学建议、阳性病例初诊或转诊、随访。

第十二条医疗保健机构在提供妇女常见病筛查过程中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妇女常见病防治知识,为有需求的群体提供妇女常见病的咨询。

第十三条医学检查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病史采集、临床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及辅助检查。

第十四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针对妇女常见病筛查结果出具医学报告,提出医学意见。对筛查阳性者,及时进行追踪,提出进一步诊治的医学建议,并及时转诊和随访。

第十五条在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过程中,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地记录服务对象的筛查信息,同时对服务对象个人信息保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卫生部负责制订全国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监督指导和质量控制方案,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辖区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和质量控制方案、评价指标。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开展妇女常见病

筛查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进行定期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应当定期组织专家对辖区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九条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建立保障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质量的自查制度,定期接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质量检查。

第二十条对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妇女发展纲要统计监测指标解释

妇女发展纲要统计监测指标解释 一、妇女与健康 (一)主要指标 1.妇女人均预期寿命 2.孕产妇死亡率 3.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4.宫颈癌死亡率 5.乳腺癌死亡率 6.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 7.妇女梅毒年报告发病率 8.孕产期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9.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 10.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11.人工流产率 (二)指标解释 妇女人均预期寿命 1.定义: 又称平均寿命,指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活到×岁年龄的人口平均还有可能继续生存的岁数。它能摆脱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综合反映全体人口的死亡水平,对于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平均预期寿命也可以分性别进行计算,现在各国都分别计算男性、女性和总人口三种平均寿命。一般来说,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 2.计算方法: 平均预期寿命是通过编制生命表来计算的。计算方法是将×年龄以上累计生存人数Tx除以该年龄尚存人数Lx,即平均预期寿命Ex=Tx/Lx。在各年龄的平均预期寿命中,0岁组(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表示一批人出生后平均一生可能存活的寿命数,具有特殊意义,通常所说的平均预期寿命即指0岁时平均寿命预期寿命,记作Eo/Lo,其中Lo为假定的同批人数,To需从最高年龄Tw、…、T2、T1累计而来,因此,Eo是生命表的最终结果。 3.计算单位:岁

4.数据来源:一般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求得。 孕产妇死亡率 1.定义: 指某地区一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该地区当年活产儿之比。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孕产妇生活环境及卫生保健服务有直接关系。 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不论妊娠时间与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 因此,界定孕产妇死亡有两个重要概念: ①时间:孕期、产期、产褥期(42天); ②孕产妇死亡包括直接产科原因和间接产科原因的死亡。 直接产科死亡原因:指因妊娠状态下(妊娠、分娩、产褥)的妊娠或产科并发症,操作干预,误诊或治疗不当等造成的死亡,例如妊高症、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 间接产科原因:指由于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影响而非直接产科原因,使以往疾病加重或妊娠期新生疾病(包括内、外科)造成的死亡。例如,以往有肝病、心脏病、肾病、妊娠后加重引起的死亡。 2.计算方法: 年内孕产妇死亡总人数 孕产妇死亡率 = ————————————×10万/10万 年内活产儿数 3.计算单位:1/10万 4.数据来源:卫生部监测点数据,每年6月份可以提供上年数据。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1.定义: 指某地区统计年度内实际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不包括因疾病到妇科门诊就诊的人数)与20~64岁妇女人数之比。 2.计算方法: 某地区统计年度内实查人数 妇女常见病筛查率 = ———————————————×100% 该地区当年20-64岁妇女人数

妇女常见病调研报告

妇女常见病调研报告 妇女病普查工作是一项长期关心和爱护广大妇女的工作,是保障广大妇女的健 康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市20**年共对502356名适龄妇女 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查率达89.7%。现将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1、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推进机构标准化建设。20**年,市妇幼 保健院创成“三级甲等”妇保院,20**年四县妇幼保健所均通过省等级评审,妇幼保健机构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相继开展了基层规范化妇产科、规范化妇保和儿保门诊创建,建成率均达90%以上。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开展 妇女病查治等知识的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县通过制作专用教材、宣传彩页、流动字幕、电视宣传专题等形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2、规范检查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一是严格准入管理。根据开展母婴保健和妇女病普查工作的相关要求,严格妇女病普查定点机构准入。在准入过程中,对申请机构的执业资质、诊疗科目、场所设备、人员技术等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凡有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机构的进入。二是规范普查行为。妇女病普查实行两年一个周期, 基本项目为,阴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的查治。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利用专业和技术优势,按照妇女病普查基本项目要求,规范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一级筛查由县区妇幼保健所负责,二级筛查经过县区妇幼保健所转诊,由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三级筛查由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运用母婴保健执法专项检查、爱婴医院检查、助产技术服务评审等手段,不定期对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督促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立即要求整改,为开展妇女病查治工作创造良好软硬件环境。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精选资料

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保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妇科疾病一直是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妇科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治疗过程复杂,且较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妇科疾病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丰富了妇科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断加深了中医知识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和理解的能力,自觉地在健康教育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宣教和普及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有效降低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小结如下。 1.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女性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的意义 中医学在数千年医疗护理妇科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保障母子健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符合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至今仍为人们乐意接受。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妇科疾病预防与保健等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导,结合预防学、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的框架下,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过程,使妇女更好地自我护理和保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获取中医妇科相关健康、

疾病及预防的知识,使之能正确理解自身疾病,理解治疗护理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地在情志调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整、疾病防治等方面积极配台,在促进妇女健康、防止发病、疾病痊愈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预防与保健 2.1体现中医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2体现治未病的预防观,开展女性妇科疾病保健教育指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管理,保障妇女健康,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20年)》、《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妇女常见病筛查是指对适龄妇女实施的至少每3年1次的生殖器官和乳腺常见病专项检查,是一项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等妇女常见病为目的的重要措施。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指导。 第四条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遵循自愿和知情选择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责任 第五条卫生部制订全国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规范和技术指南,建立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信息系统,对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进行监督管

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管理: (一)落实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辖区的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进行督导、考核; (二)完善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网络,确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的筛查任务及相关职责; (三)组建妇女常见病筛查技术指导组,负责妇女常见病筛查的技术管理工作; (四)对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审核批准后对外公示,设立监督电话,并加强监督管理; (五)负责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的信息管理。第七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受本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以下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 (一)负责妇女常见病筛查技术管理工作,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和筛查工作流程; (二)定期对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评价; (三)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培训与考核; (四)掌握妇女常见病筛查、诊断、治疗、转诊、随访情况,负责信息

妇女常见病调研报告

妇女常见病调研报告 妇女常见病调研报告 妇女病普查工作是一项长期关心和爱护广大妇女的工作,是保障广大妇女的健康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市20**年共对502356名适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查率达89.7%。现将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工作举措 1、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推进机构标准化建设。20**年,市妇幼保健院创成“三级甲等”妇保院;20**年四县妇幼保健所均通过省等级评审,妇幼保健机构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相继开展了基层规范化妇产科、规范化妇保和儿保门诊创建,建成率均达90%以上。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开展妇女病查治等知识的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知识与技术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各县(区)通过制作专用教材、宣传彩页、流动字幕、电视宣传专题等形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 2、规范检查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一是严格准入管理。根据开展母婴保健和妇女病普查工作的相关要求,严格妇女病普查定点机构准入。在准入过程中,对申请机构的执业资质、诊疗科目、场所设备、人员技术等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凡有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机构的进入。二是规范普查行为。妇女病普查实行两年一个周期,基本项目为:阴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的查治。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利用专业和技术优势,按照妇女病普查基本项目要求,规范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一级筛查由县区妇幼保健所负责;二级筛查经过县区妇幼保健所转诊,由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三级筛查由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运用母婴保健执法专项检查、爱婴医院检查、助产技术服务评审等手段,不定期对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督促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立即要求整改,为开展妇女病查治工作创造良好软硬件环境。 二、存在问题 1、经费落实不到位。许多地方未设立妇女病普查专项经费,目前普查支出主要由各单位自行承担,影响了普查工作积极性。“两癌”检查纳入了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省给予了经费补助,但各县配套部分也未落实,影响了普查工作开展。 2、普查工作存在不足。由于无专项经费,妇女病普查工作数量、质量都存在不足。在统计数据中,除了妇幼保健所在辖区医疗保健机构收集到的效益较多的单位定期为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数据较为真实外,有些地方将到各医疗保健机构就诊的病人数等都统计上来了,从实际情况看,达到95%普查率是很难的。

健康教育妇女保健知识

妇女保健知识 王红梅 一、妇女保健 经期保健 月经来潮时,子宫壁内膜脱落,形成创面,如不注意卫生就容易得妇科病。 1、要注意清洁卫生。月经用的卫生巾或卫生纸要柔软、清洁、吸水性强,不要买廉价劣质的卫生用品。 2、每晚用温水洗外阴部,勤换内裤,用淋浴,不坐在盆里洗澡。 3、注意保暖,下半身尤要避免受寒,不下水地或淋雨,不坐凉地,夏天不吃大量冷饮。 4、经期不作剧烈运动和游泳,避免重劳动,以免引起月经过多或过少及痛经或闭经。 5、经期可出现情绪波动,易怒易哭,嗜睡或下腹部有下堕感觉,只要适当休息,有充足的睡眠即可。 6、如有有经过多或过少,痛经及闭经等现象,请医师诊治。 孕早期保健 1、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过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精神刺激。 3、避免不良环境,病毒感染,接触各种致畸因素。

4、服药要遵医嘱,不吸烟,不饮酒。 5、注意营养,膳食中摄入叶酸不足应补充。 6、按时接受早孕检查和保健指导。 孕中期保健 1、孕中期胎儿生长发育加快,应当加强营养。 2、做好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即定期产前检查(孕20周开始产前检查,孕28周前每月检查一次)有产前诊断适应症的孕妇应在此期做产前诊断。 孕晚期保健 孕晚期胎儿发育较孕中期更快,因此孕期营养及胎儿生长发育监测为保健重点,此外预防孕晚期的并发症,如妊高症,胎位不正,产前出血、早产等,及监测胎儿宫内安危均为保健重点。具体应改注意: 1、定期产前检查,孕28周后,每二周查一次,孕36周后每周查一次。 2、做好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产褥期保健 1、母乳喂养婴儿,多与婴儿密切接触,多抚触、拥抱婴儿。 2、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情,居住环境清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3、产妇如果无某种疾病的限制,要吃各种食物获取丰富的营养。 4、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应刷牙,清洗外阴,勤换内衣,夏天可以淋浴。

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北街社区“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关心女性,“妇女两癌筛”是2014年政府惠民工程十件实事之一。为提高广大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我中心按照西峰区卫生局、西峰区妇幼站的安排,经过精心部署,细化目标,及时制定了《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实施方案》。按照方案中心决定从5月中旬正式启动了“妇女两癌”筛查工作,9月30日圆满完成了目标人群的筛查工作,全辖区目标人群5200,实际普查人数4397,普查率为84.58%,发现可疑宫颈癌为359,乳腺癌为173人。其中,城市居民为2959人,普查率为79.97%,发现可疑宫颈癌224人,乳腺癌为93人。农村居民1438人,普查率为95.9%,发现可疑宫颈癌135人,乳腺癌为80人。实现了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的目标,促进了妇女身心健康,受到了社会好评,现在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及时成立了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和规则计划。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全辖区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的日常事物,对筛查工作实施监督,

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与西街办事处、北街办事处协调组织,积极做好目标人群妇女“两癌”筛查工作。 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田占雍中心主任 副组长:朱朝霞中心分管副主任 郭含旭中心分管业务副主任 成员:王亚玲中心妇产科主治医师 刘娅宏中心妇幼专干 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田占雍中心主任 副组长:郭含旭中心分管业务副主任 王亚玲中心妇产科主治医师 刘娅宏:中心妇幼专干 成员:包玲芳中心检验工作人员 郑静中心妇幼专干 方湘洁中心妇幼专干 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二楼妇幼保健科室、由王亚玲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个项目的综合管理工作,刘娅宏任副主任,具体衔接和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及时召开了“两癌”免费筛查启动大会,会议明确各有关科室的具体职责,明确规定免费检查的形式、对象、时间安排及措施保障等。

女性妇科病预防保健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 女性妇科病预防保健知识 女性妇科病预防保健小常识女性朋友由于有月经、白带、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生理现象,因而就有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乳房病、外阴病,以及其他与女性生殖系统有关的疾病,这种危害女性朋友的妇科病,往往不被女性所认识,常见的妇科病主要有以下有临床表现: (一)外阴瘙痒 1、女性外阴瘙痒的原因首先是不讲卫生。 女性外阴部皮肤常受到阴道分泌物、尿液等污染、刺激,易引起发痒。 所以,一定要经常清洗外阴部,特别是月经后,有些女性虽然很注意此处卫生,但不懂得清洁的科学性,往往选用高锰酸钾水或其他杀菌药物,且冲洗部位深达阴道内。 这样,破坏了人体的自洁系统,使有害菌不受任何阻碍地进入生殖系统,引起器官的炎症。 所以,清洗外阴一般用温水或淡盐水即可,部位勿太深。 2、其次是过敏因素,有些人喜欢穿尼龙或人造纤维内裤,而自己又恰恰是过敏体质,故易引起瘙痒。 所以,内裤以尽量选用纯棉的为好。 有些人因为对使用的冲洗液过敏,从而引起的瘙痒,故提倡温水洗澡。 还有肥胖多汗的人应穿宽松衣裤,且常洗外阴。 1 / 9

洗澡不可用碱性肥皂,否则会使表皮缺少油脂,引起瘙痒。 其他如湿疹、牛皮癣、滴虫或霉菌性阴道炎等亦可引起瘙痒。 外阴瘙痒使人坐卧不宁,抓挠皮肤会造成感染、甚至成为慢性炎症,使局部皮肤变得粗糙发硬而留下终身遗憾。 所以,出现外阴瘙痒,必须尽快查清原因,纠正不良习惯,如果是疾病所致则应及早就诊。 (二)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症,临床症状为外阴瘙痒,有时则感到灼热、疼痛,白带呈脓性,带有臭味。 阴道毛滴虫繁殖很快,尤其是月经前后,滴虫可侵入尿道、尿道旁腺、膀胱、肾盂,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患了此病,务必及时就诊,千万不可失治误治,从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其他妇科病的发生。 预防此病的发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生活用品如毛巾、脚盆等要单独使用,并用开水泡洗,煮沸 5~10 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如是治疗期间应禁房事,夫妻双方同治,未治愈前禁止游泳。 (三)附件炎妇女在月经期、流产或产后期间若不注意卫生,病菌便容易经阴道进入子宫内引起子宫及子宫附件发炎;也可经血管、淋巴管扩散到输卵管和卵巢而引起附件炎。 急性附件炎多为小腹疼痛、发烧、白带呈黄色。 如果错过了治疗时机,可发展为慢性附件炎,表现为经常性的小腹疼痛,月经期或性交后症状加重。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规章制度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幼儿常见病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二、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应列入常见病管理内容。 三、根据季节变化、疾病多发的年龄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四、认真做好常见病登记工作,定期对园内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管理经验。 五、常见病具体的预防措施 (一)感冒 有些幼儿,一到秋季,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治疗稍有好转,停药后,又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要从增强体质着手,增加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次数。 预防措施: 1.保障室外活动时间,日托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2.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室内空气保持清新。3.随着气候的变化,督促各班配班教师及时为孩子添减衣服。入秋之后,不可添衣过快,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适当地让孩子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按时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 5.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 6.在感冒流行期间,对幼儿采取预防发病措施,口服板兰根冲剂:每次1包,一日2次,连续服3-5天,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二)腹泻 秋季,小儿特别容易患腹泻,一般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 1.防止腹泻,关键把好“病从口入”关监督食堂做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医、食堂管理员、会计、教师、保育员、及家长代表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伙委会。按照幼儿需要制定膳食计划。每周制定一次带量食谱,做到蛋白质、糖、脂肪、微量元素、谷类达到标准量,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避免腹部受凉。腹部受凉后,肠蠕动加快,除感到疼痛外,会使食物、水分和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同时出现腹泻。 4.对患病儿进行隔离:在一般人印象中,幼儿腹泻并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常见病预防制度

常见病预防制度 1、定期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地方病、常见病对人身体的危害及防治知识。 2、建立合理的生活和学习作息时间。 3、加强体育锻炼和劳动卫生保健教育,提高学生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4、配合乡卫生院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按时进行预防疾病的药物投服和接种。 5、学校积极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使近视率巩固在3%以下,常见的五种疾病控制在最低。 6、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学生遵守公共卫生的习惯。 晨检制度 校园内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学校的每日晨检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事实证明,学校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学校每天执行晨检制度,让学生做到健康上学,对于确保校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一、各班班主任负责在早自修时对每位学生进行身体一般状况的询问检查。如发现学生有不良身体状况(如发热、红眼睛、水痘等)要及时报告学校保健老师。 二、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学生人数的统计,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如有因传染性病缺课,要将情况报告学校保健老师,并作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三、告知学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出疹等可疑传染病情况,应要求家长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校上课。 四、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上学的同学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校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传染病疫情监控及报告制度

通海县2013 年妇女常见病筛查

通海县2013 年妇女常见病筛查 摘要】为进一步规范开展我县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逐步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使我县妇女定期得到规范的妇女常见病筛查服务,加强妇女常见病的预防和 控制,提高早诊早治率,提高我县妇女健康水平。今年,我省在五个县开展妇女 常见病筛查试点工作,我县为其中之一。 【关键词】妇女常见病筛查统计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 38-0122-02 今年我省在五个县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试点工作,我县为其中之一。2013 年 8 月-11 月对县域内20 至64 岁的已婚农村妇女进行筛查,共1000 人,妇女病患 病率75.8%,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2)3 例(2 例已住院治疗,确诊宫颈原位 癌1 例、(CIN3)1 例,1 人尚未治疗),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 I N1)4 例, 阴道镜未见异常。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28 人。做HPV13 人(HPV 阳性 6 人)。未发现乳腺癌,与我院无钼靶及妇女依从性有关。发现卵巢癌1 例,已 在化疗。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全县在各乡镇动员宣传、发筛查知识宣传单,自愿筛查的农村妇女带户口本 或身份证及填自愿筛查知情同意书,除外月经期,检查前72 小时禁性生活,避 免阴道冲洗和用药,到我院进行检查。 2 筛查项目 临床妇科检查、阴道炎检测(丽托阴道炎检测仪)、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乳腺手诊及乳腺彩超、妇科阴道B 超。 3 结果 见表1 表2 筛查1000 人,妇女病患病758 人,患病率75.8%。其中患一种病人数222 人,占患病人数构成29.28%,患二种病人347 人,占患病人数构成45.77%,患三种 病人数96 人,占患病人数构成17.66。(其中单纯宫颈炎179 人)。 患病例数: 霉菌性阴道炎136 例,占生殖道感染53.96%;细菌性阴道炎134 例,占生 殖道感染53.17%;滴虫性阴道炎5 例,占生殖道感染1.98%。 宫颈炎患病例数252 例。宫颈脱落细胞异常35 人,其中宫颈上皮内高度病 变(CIN2)3 人;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1)为4 人,阴道镜未见异常,都进 行随访和HPV 检测。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2) 3 人中已治疗2 例(一例确诊 宫颈原位癌, 一例(C I N3),均已手术;一例还未治疗)。 盆腔异常322 人,其中子宫肌瘤225 例,占盆腔异常69.87%;卵巢肿瘤59 例,占盆腔异常18.3%(其中巧克力囊肿8 例);子宫肌炎23 例,附件炎23 例,各占7.1%;盆腔积液11 例,占3.4%;输卵管积水7 例,占2.1%;子宫腺肌症6 例,占1.8%;畸胎瘤4 例,占1.2%;内膜增厚3 例,占0.9%;子宫后方包块2 例,占0.6%。一例为卵巢癌已住院治疗。 乳腺增生490 例,乳房囊性变55 例,乳房结节83 例,阴道菌群失调332 例。 表1 疾病构成分类表 4 实施步骤

女性常见疾病宣传常识

女性常见疾病介绍 一、阴道炎 1. 女性为什么容易得阴道炎? 外阴和阴道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但育龄期是高发年龄段,这主要跟以下因素有关: ① 育龄期女性性生活比较频繁。 ② 跟女性的解剖结构是有关系的,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局部潮湿、容易受到污染。 ③ 外阴阴道是分娩和宫腔操作的一个必经之路,特别容易受到损伤和外界病原体的感染。 另外,绝经后的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比较低,对阴道上皮粘膜的防御能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感染。 2. 阴道炎症的表现 外阴与阴道炎症的共同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外阴瘙痒,这是常见的一个临床表现。由于病原体的不同,分泌物的特点、性质和瘙痒的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做妇科检查的时候,医生会根据阴道分泌的颜色、气味、PH值和分泌物的常规化验和病原体的鉴定来做诊断,然后进行治疗。 正常的阴道分泌物是清亮、透明、无味的,不引起外阴刺激症状。 临床上有很多病人感觉自己阴道分泌物增加、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但是不愿意去看病,总是问医生说,我有什么症状,我要用什么药呢。这种问诊方式确实是给我们医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惑,因为如果不做相关的检查,在不能明确病原体的情况下,医生肯定是不能对症下药的。所以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有分泌物异常和外阴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去做全面的妇科检查才可以。 二、宫颈炎 宫颈炎也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困扰很多女性朋友。宫颈炎包括宫颈阴道部的炎症和宫颈管粘膜炎症,其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由于宫颈阴道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上皮是相延续的,阴道炎症都可以引起宫颈炎症。常见的宫颈炎就是宫颈管的粘膜炎症,因为宫颈管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比较差,容易发生感染。而且一旦感染了就很难将病原体完全清除。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一个慢性的宫颈炎症。 1. 急性宫颈炎 ?主要原因: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以及阴道异物病发感染有关。多数病原体其实是化脓性细菌。 ?主要的临床表现: ①阴道分泌物的增多,黏液是脓性的。 ②个别人有经期前的出血、性生活出血。 ③下生殖道的症状:容易尿频、尿急、尿痛。 ④医生检查的时候会发现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来。宫颈的触痛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取一些宫颈分泌物做检查来明确病原体,从而进行抗生素的治疗。 2. 慢性宫颈炎 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只要是有性生活的女性,95%的人都会有一些慢性的炎症。主要是继发于分娩、流产或者手术损伤宫颈后的病原体的侵入而引起感染。主要病原体:跟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厌氧菌有关,其次是一些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比方说力球菌,沙眼衣原体等等。 三、宫颈糜烂

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统计表

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 统计表 (年) 单位: 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20 年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统计表(季度、全年) (统计起止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报告日期: 年月日 逻辑关系:(1)≥(2);(1)≥(3);(1)≥(4);(4)≥(5);(4)≥(6);(4)≥(7); (4)≥(8);(4)≥(9);(4)≥(10);(4)≥(11)。

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统计表填写说明 一、制表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病的疾病种类,为妇女保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填报单位:本地区内所有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的医疗保健等机构。 三、统计范围:户籍人口中20-64岁妇女。 四、统计起止时间:本统计年度前一年的10月1日起至本统计年度9月30日止。 五、报送日期:市州级于2、5、8、11月28日上报上一季度数据库报至省级。 六、指标解释: 1.实查人数: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实际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不包括因疾病到妇科门诊就诊的人数)。 2.宫颈癌筛查人数: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进行宫颈癌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不包括因疾病到门诊就诊的人数)。 3.乳腺癌筛查人数: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进行乳腺癌筛查的20~64岁户籍妇女人数(不包括因疾病到门诊就诊的人数)。 4.妇女常见病患病总人数:指该地区统计年度内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时查出的患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的人数(如一人患两种病按一个人统计)。 5.阴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子宫肌瘤、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患病人数: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诊断确诊的患病人数。 6.宫颈炎定义:具备以下一个或两个体征的,可诊断为宫颈炎:(1)于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2)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制度图文稿

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制 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常见病防治工作制度一、指导思想: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常见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确保学校教学次序的正常,特制订本制度。 二、切实做好预防、治疗和控制工作 1、 加强学校学生晨检工作。由班主任、卫生保健教师共同负责,每天上午上课前对全校同学进行检查、询问、观察、了解学生中有无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必要时可测体温,做到层层把关,不遗漏一个同学,严重时可送医院进一步确诊。 2、 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制度,新生做到凭证入学。 3、学校要经常的、定期的组织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重点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查。凡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 凡是常见病病人、病原携带着或疑是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 5、 一旦发现有常见病的发生,要让同学少去公共场所,学校减少或停止任何大型活动。 三、 加强宣传力度

学校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卫生室四方联合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季节性、流行性、宣传日等时机在学生中开展常见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保护意识。 四、 建立学生、教师的健康状况报告制度 凡在校内发现常见病病人或疑是病人时,任何人都应立即向校卫生室报告,校卫生室在接到报告后要即可向校主管领导报告,并与2小时内向上级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五、加强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的管理 对学校饮用水的供应单位应具有卫生合格证,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总务处要派专人定期检查其送水员的健康证、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单。 六、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环境卫生工作作到定人、定点、定时,要处处有人扫、人人有事做,确保处处洁净。同时要做好灭四害工作。 七、坚持消毒 一旦发生常见病,卫生室要作好消毒工作,对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作好空气消毒,对患者接触物品要作好物品消毒,不遗漏一处。 新泰市第一实验小学

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培训教案

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培训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妇女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1、痛经怎么防治? 痛经是在月经之前或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严重时阵法性绞痛,有的还伴随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发生虚脱,预防痛经应该注意经期卫生、禁用生冷食物,精神放松。 2、月经过多怎么办? 正常的月经出血量为50毫升,如果月经过多,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贫血,必要时应去医院检查,如无明显病变,应当注意补充些铁和维生素,多食富含铁的食品。 3、什么是外阴道炎? 发生在妇女外阴和阴道的感染性疾病称为外阴道炎。常见原因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不注意外阴、阴道的卫生,雌激素水平低下等原因,易导致滴虫、念珠菌、细菌侵入生殖道而引起。 4、乳腺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如:乳头溢液、乳腺局限性增厚、乳房皮肤改变、乳头改变、乳房囊肿、乳腺内出现单个或多个无痛肿块等。 5、更年期如何保健? 如:了解有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遇事勿急,不要胡思乱想,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适当控制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高钙食物,控制体重,注意外阴清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

孕期保健知识培训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怀孕的早期征兆和怀孕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1、怀孕有哪些早期征兆? ①月经停止;②早孕反应,多变现为停经6周左右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偏食、精神不振、乏力、头晕等;③尿频;④乳房增大胀痛、乳晕颜色加深。 2、孕早期应注意的事项 孕早期是指怀孕前3个月。此期胎儿对各种致畸因素最敏感,因此应多注意:①尽量不去公共场所;②不乱吃药物;③注意营养,多吃蔬菜和水果及瘦肉等高蛋白类的食物;④避免剧烈活动,并要禁房事以防流产。 3、流产的征兆有哪些,出现先兆流产时怎么办? 流产的征兆是怀孕早期早孕反应停止或阴道有深褐色血液流出,有时伴有下腹痉挛性疼痛,流血和痉挛的时间爱你越长,发生流产的可能性越大。 出现流产征兆时,应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营养支持,情绪稳定。精神紧张者可用少量对胎儿无害的镇静剂。 4、流产后多长时间才能够再怀孕 不论是自然流产还是人口流产,都会对女性子宫造成一定的创伤,体内发生一系列改变。因此产后要有一定的休息时间,使子宫恢复到正常状态。如需再次怀孕,应在半年以上或更长些时间,以保证正常的子宫孕育出正常的胎儿。

两癌筛查工作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两癌筛查工作汇报 篇一:20xx年医院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20xx年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两癌筛查工作总 结 根据xx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为帮助广大妇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丰富预防疾病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我镇卫生院对全镇35-59岁的育龄妇女开展了为期二十多天的“两癌筛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动员 1、做好“两癌筛查”组织工作,协同各村妇女主任做好“两癌筛查”适龄妇女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告知适龄妇女“两癌筛查”时间及注意事项,根据筛查计划有序开展筛查工作,并在筛查前对适龄妇女进行两癌防治知识培训。 2、成立专门的体检队伍,添置设备。所有参与“两癌筛查”的医务人员均经过统一的技术培训,并在检查前由院领导负责召开检查人员会议,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统一检查流程,统一普查表格内容和格式,由专人负责检查并根据

筛查结果做好登记、转诊和随访工作,同时做好各种记录。 二、实施情况 我镇22个村、社区的应检适龄妇女为人。检查项目包括:乳腺视诊、触诊、乳房彩照、妇科盆腔检查、阴道分泌物及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对乳腺超声异常或可疑者转市妇幼保健医院进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对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截止9月28日全镇实际筛查适龄妇女8307人,乳房彩照检查8292人,妇科常规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7555人,转诊钼靶419人,阴道镜147人。通过上述检查发现乳腺增生、结节4987人,确诊乳腺癌1人。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cinⅡ级1人。通过随访发现异常者有一人已手术治疗且身体状况良好。 三、对策与建议 希望以后加强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另外也希望能增加筛查工作人员,扩充医务队伍,以便更好地为妇女两癌筛查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使政府的一项宏伟的惠民工程通过我镇卫生院这个平台实实在在、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为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xx卫生院:某某20xx年11月1日 篇二:林甸县“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林甸县妇联“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妇女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妇女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妇女健康教育知识妇女的卫生知识水平与卫生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家庭乃至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她们的健康水平和保健能力更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妇女,特别是家庭主妇的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妇女健康教育要根据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重点选择与妇女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教育。 1、妇女重要时期的保健教育 月经期主要内容有:月经的生理知识;月经期可能出现的心理情绪变化;经期的卫生保健常识及营养、睡眠和劳动注意事项等问题;经前期紧张症及一些月经病的防治知识等。 妊娠期和围产期主要内容有:孕前准备;妊娠的生理卫生知识;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妊娠期劳动、休息、营养等保健知识;孕期用药及性生活注意事项;孕期的自我监护和胎教等。围产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分娩的先兆;临产、分娩的过程;无痛分娩的配合;产褥期的卫生保健常识;产后常见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及简易处理知识及技能;新生儿的保健常识。 更年期主要内容是更年期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尤其是心理卫生教育。因为更年期妇女心理发生变化,会出现敏感多疑、焦虑、恐惧等问题,情绪不稳定,易于激动烦躁、喜怒无常,需要家人、同事、邻里的谅解、体贴和关心。正确的心理教育能帮助妇女平稳在渡过更年期。

2、婚前教育 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有关男女性生理、性心理和性生活的卫生常识;婚前检查的意义;受孕原理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婚后的心理卫生知识,都应在婚前得到教育,以利于婚后过上健康的婚姻生活。 3、科学育儿知识的健康教育 科学育儿知识包括:认识母乳喂养的意义及有关母乳喂养知识,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婴幼儿保健知识;对婴幼儿发育的监测方法;婴幼儿正常生理和异常生理的区别;孩子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原则;儿童心理、语言发育特点及情感意志的发展特点;实施早期教育,开发婴幼儿的感官知觉、动作、语言能力的方法;计划免疫和预防常见病知识;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容和方法等。 4、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月经病;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输卵管炎等生殖系统炎症;乳腺增生、乳腺肿瘤、子宫颈癌、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生殖系统肿瘤;以及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艾滋病等性病。将这些妇科病的防治知识传授给妇女,有利于妇女进行自我防护,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如让妇女掌握乳腺癌的自我检查方法,以利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让妇女认识定期普查对防治妇科病及妇科肿瘤的重要意义;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感染途径及防治知识等。 5、家庭卫生保健知识

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北街社区“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总结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关心女性,“妇女两癌筛”是2014年政府惠民工程十件实事之一。为提高广大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我中心按照西峰区卫生局、西峰区妇幼站的安排,经过精心部署,细化目标,及时制定了《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实施方案》。按照方案中心决定从5月中旬正式启动了“妇女两癌”筛查工作,9月30日圆满完成了目标人群的筛查工作,全辖区目标人群5200,实际普查人数4397,普查率为84.58%,发现可疑宫颈癌为359,乳腺癌为173人。其中,城市居民为2959人,普查率为79.97%,发现可疑宫颈癌224人,乳腺癌为93人。农村居民1438人,普查率为95.9%,发现可疑宫颈癌135人,乳腺癌为80人。实现了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的目标,促进了妇女身心健康,受到了社会好评,现在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及时成立了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和规则计划。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全辖区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的日常事物,对筛查工作实施监督,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与西街办事处、北街办事处协调组织,积极做好目标人群妇女“两癌”筛查工作。

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田占雍中心主任 副组长:朱朝霞中心分管副主任 郭含旭中心分管业务副主任 成员:王亚玲中心妇产科主治医师 刘娅宏中心妇幼专干 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组长:田占雍中心主任 副组长:郭含旭中心分管业务副主任 王亚玲中心妇产科主治医师 刘娅宏:中心妇幼专干 成员:包玲芳中心检验工作人员 郑静中心妇幼专干 方湘洁中心妇幼专干 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二楼妇幼保健科室、由王亚玲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个项目的综合管理工作,刘娅宏任副主任,具体衔接和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及时召开了“两癌”免费筛查启动大会,会议明确各有关科室的具体职责,明确规定免费检查的形式、对象、时间安排及措施保障等。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规章制度

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育苗幼儿园 一、幼儿常见病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止或减少常见疾病的发生,促进幼

儿身体健康发展。 二、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应列入常见病管理内容。 三、根据季节变化、疾病多发的年龄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四、认真做好常见病登记工作,定期对园内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管理经验。 五、常见病具体的预防措施 (一)感冒 有些幼儿,一到秋季,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治疗稍有好转,停药后,又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孩子抵抗力差,要从增强体质着手,增加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次数。 预防措施: 1.保障室外活动时间,日托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 少于2小时。 2.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室内空气保持 清新。 3.随着气候的变化,督促各班配班教师及时为孩子添减衣服。入秋之后,不可添衣过快,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适当地让孩子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4.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按时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

5.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 6.在感冒流行期间,对幼儿采取预防发病措施,口服板兰根冲剂:每次1包,一日2次,连续服3-5天,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 (二)腹泻 秋季,小儿特别容易患腹泻,一般多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炎。 预防措施: 1.防止腹泻,关键把好“病从口入”关监督食堂做好 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医、食堂管理员、会计、教师、保育员、及家长代表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伙委会。按照幼儿需要制定膳食计划。每周制定一次带量食谱,做到蛋白质、糖、脂肪、微量元素、谷类达到标准量,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避免腹部受凉。腹部受凉后,肠蠕动加快,除感到疼痛外,会使食物、水分和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同时出现腹泻。 4.对患病儿进行隔离:在一般人印象中,幼儿腹泻并不传染,诚然,幼儿腹泻不像痢疾、伤寒、肝炎那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但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幼儿腹泻,对幼儿仍有传染性。幼儿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通过与患儿接触或者接触患儿大便污染的环境可被传染,也可能造成流行。因此,在防腹泻的同时,做好患病儿的隔离及所用便具的消毒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