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整理

自学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整理
自学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

1. 简述对外贸易量与对外贸易额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出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应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易量。这一指标便于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额的比较。

2. 简述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本质区别

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本质区别在于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在进口国与出口国贸易商之间进行的。而在转口贸易下,是转口贸易国的贸易商分别与进口国、出口国的贸易商订立买卖合同,完成实际交易。

3.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的作用

反应一国的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4. 简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一期间,世界生产和贸易经历了衰退和萧条。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增长缓慢。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制成品贸易中,机械产品和武器产品贸易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初级产品贸易中,矿产品和石油所占比例迅速提高。由于战争的原因,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中,欧洲的重要性降低,其他国家的地位上升,尤其是美国的地位上升很快。

5.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作用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了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从而反映了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6. 试述 19 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发展状况(没背)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1. 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 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 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发达国家的贸易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 区域性经济贸易迅速发展。

公式:对外依存度 =(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或值 / 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 *100% 出口依存度 =(一国一定时期出口额或值 / 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 *100% 进口依存度 =(一国一定时期进口额或值 / 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 *100% 第二章

1. 国际分工形成阶段的特点

1.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 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

3.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取代

4.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欧洲殖民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野

蛮、暴力掠夺、超强制经济转为和平的贸易或经济方法,利用交换行为,逐步把亚非拉落后的农业经济逐一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2.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即深化阶段)

1.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 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有发展趋势,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间的分工在削弱

4.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

5. 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6. 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的不同

内部分工是公司各构成实体之间的分工,分工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外部分工是公司通过外包合同、长期买卖合同、企业合作等方式同外部企业建立的分工协作关系。

4. 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1. 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

2. 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 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4. 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5.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作用

为世界各国货币的价值提供一个相互比较的尺度,并使各国货币汇价保持稳定。

为世界各国商品价格提供一个相互比较的尺度,从而使各国商品使用同一货币标价时,价格基本相同,有助于将各国的商品生产与交换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 为什么说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即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与资本输出使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农业国、矿业国)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并得以强化,导致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

7. 试述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如何决定世界市场价格?

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世界市场价格。

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商品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但最终在那一价格水平线上是由买卖供求关系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买卖竞争关系决定的,这种竞争存在于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方之间。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垄断;经济周期;市场结构;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自然灾害、政治乱动及投机等。

第三章

1. 简述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1. 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发达或出现衰落的产业

2. 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 不再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的攻击性扩张

4. 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 保护政策的措施多样化,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非关税措施

2. 简述外围国家贸易长期恶化的原因

1. 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衡

2. 制成品的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

3. 中心国家的工资刚性得到工会组织的强化

3. 简述二战后至 70 年代中期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及主要特点表现:大幅度削减关税,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特点:

1. 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2. 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3. 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4. 各种区域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

5. 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均衡

6. 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4. 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及评价

战后贸易自由化推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告诉发展

战后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各国贸易政策发展的总趋势战后贸易自由化为国际贸易、经济可通过协商、协调获得发展提供了先例

5.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特点

1. 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 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3. 保护贸易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4. 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

6.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 扭曲了国际贸易商品流向,降低了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2. 严重损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

3. 发达国家没有得到预期的保护政策效果,经济增长没能走出低迷

第四章

1. 绝对进口配额和“自动”出口配额的区别

两者区别在于形式上略有不同。绝对进口配额制是进口国直接控制进口配额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自动” 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直接控制这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的出口。但是,就进口国家来说,两种配额制都起到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

2. 简述实行复汇率制度的原则

进口方面: 1. 对于国内需要而又供应不足或不生产的重要原料、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适用较为优惠的汇率

2. 对于国内可大量供应的和非重要的原料、机器设备,适用一般的汇率

3. 对于奢侈品和非必需品,只适用最不利的汇率

出口方面: 1. 对于缺乏国际竞争力但又要扩大出口的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较为优惠的汇率

2. 对于其他一般商品出口适用一般汇率

3. 简述绿色贸易措施

1. 绿色标准和检疫要求

2. 绿色环境标志要求

3. 绿色包装、标签要求

4. 绿色补贴

4. 简述出口信贷的特点

1. 出口信贷是以货物出口为基础

2. 贷款利率较低

3. 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 10%-15%由进口商支付

4. 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保险相结合

5. 出口信贷是政府促进出口的手段

5. 外汇倾销的条件

1. 本国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速度

2. 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6. 出口加工区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区别

一般来说,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是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利益为主,是面向商业的。出口加工区是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利益为主,是面向工业的。

虽然出口加工区与自由港、自由贸易区有所区别,但出口加工区是在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目前有些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以从事出口加工生产为主,但仍然沿用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名称。

7. 自由边境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区别

区别:自由边境区的进口商品加工后大多是在区内使用,只有少数是用于再出口,故建立自由边境区的

目的为了开发边区经济,因此有些国家对优惠待遇规定了期限,当这些边区生产能力发展后,就逐渐取消某些商品的优惠待遇,直至废除自由边境区。

第五章

1. 清算账户差额处理方法

1. 在一定期限内由债务国向债权国输出商品

2.用双方同意的可兑换的货币或黄金支付

3. 用双方同意的其他不可兑换的货币支付

4.将金额转入下年度清算账户内

2. 简述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

1. 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备或缓冲存货

2. 建立国际储备的共同基金

3. 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

4. 扩大或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

5. 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3. 国际商品协定国际可可协定、国际咖啡协定、国际黄麻和黄麻制品协定、国际天然橡胶协议、国际橄榄油及食用橄

榄协定、国际热带木材协定、国际糖协定、国际谷物协定

第六章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哪些优惠待遇政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政治联盟

2. 简述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在关税政策上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在一体化区域内,对其成员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不

同点:关税同盟对对区域外的进口商品实行统一关税。自由贸易区成员则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外政策。

3. 简述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的特点

1.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但一体化进程缓慢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开始出现

3.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突破了国土相邻的限制,出现跨洲、跨洋的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多数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

4. 世界多数国家都成为不同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交叉、身份重

5.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迅猛发展与多边贸易体制职能强化并存

4.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的表现

1. 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 实现规模经济

3. 刺激投资和技术创新

4. 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速度,合理配置区内生产要素

第七章

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 非歧视原则

2.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

3.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4.公平竞争原则

5.豁免和紧急行动原则

6.磋商调解原则

7.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待遇原则

2.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

1. 贸易自由化原则

2.非歧视原则

3.关税保护与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4.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5.

6.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

7.区域性贸易安排

8.透明度原则

9.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3. 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取得的成果

1. 工业品关税大幅度下降

2.《农业协议》

3.《纺织品和服装协议》

4.《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

5.《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6.《与贸易有关的包括冒牌货贸易的知识产权协定》

7.《服务贸易总协定》

4.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两种投资措施:1.当地成分要求2.贸易平衡要求违反一般取消进出口数量限制原则的三种投资措施: 1.贸易平衡要求 2.进口用汇限制 3.限制出口销售

5.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

1. 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资格

2. 世界贸易组织每个成员方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供其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特权和豁免权

3. 世界贸易组织官员和各成员方代表在其独立执行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职能时,享有每个成员方提供

的所必需的特权与豁免权

4. 每个成员方给予世界贸易组织官员、成员方代表的特权和豁免权等同于联合国大会于 1949年11月 21 日通过的《特殊机构的特权与豁免公约》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权。

第八章

1. F04 FCA CFR — CPT CIF — CIP

CFR价=FOB介+国外运费

CIF价=CFR价/ (1-投保加成*保险费率)

2. CFRC3% 代表佣金 CFRD3% 代表折扣

单位货物佣金价 =含佣价 *佣金比率

净价=含佣价 -单位货物佣金价

含佣价 =净价/(1-佣金比率)

3. 单位货物折扣金额 =含折扣金额(或原价) * 折扣比率

出口商实际净收入 =含折扣金额(或原价) - 折扣金额

4. F0B买卖双方义务

卖方义务: 1. 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日期或期间内,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交至买方指派的船只上,并及时通知买方

2. 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并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3.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到买方所派船只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 提供商业票据和证明卖方已按规定交货的清洁单据,如果双方约定采用电子通信,则所有单

据均可被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数据交换信息代替

买方义务: 1. 根据买卖合同的规定受领货物并支付货款

2. 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运费,并将船名、装船地点、交货时间及时通知卖方

3. 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并负责办理货物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4.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到买方所派船只上之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5. CIF 买卖双方义务

卖方义务: 1. 负责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和装运港,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

2. 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手续,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

3. 负责租船或订舱,并支付至目的港的运费

4. 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5.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至自己安排船只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6. 负责提供货物运往指定目的港的通常运输单据、商业发票和保险单,或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

信息

买方义务: 1. 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手续,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核准证

3. 收取卖方按合同规定交付的货物,接受与合同相符的单据,并按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3.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至自己安排船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6. CFR买卖双方义务

卖方义务: 1. 负责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港,将约定的货物装上船,运往指定目的港,并及时通知买方

2. 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手续,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

2. 负责租船或订舱,并支付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3.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到自己所派船只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 负责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商业发票,或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数据交换信息,以及合同规定的运输

单据和其他相关凭证

买方义务: 1. 负责按合同规定支付价款

2. 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货物进口手续,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的证件

3. 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到卖方所派船只上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 按合同规定接受货物、接收运输单据

7. 规定价格条款时的注意事项

1. 做好市场调研,合理确定商品价格,防止定价偏高或偏低

2. 价格条款中涉及的计量单位、计价货币、装卸地等要书写规范、正确

3. 恰当选择贸易术语,明确买卖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 争取选择有利的计价货币,以免遭受汇率波动的风险,必要时可加订保值条款

5. 灵活运用不同的作价方法,避免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

8. 简述使用DDP术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DDP时应注意的是,DDP术语是到达合同,是卖方需要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如果该目的地是在买方所在国国内,卖方需要考虑货物运入买方所在国的难度。此外,卖方也没有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是由于卖方承担货物到达指定目的地之前的风险,卖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必要订立保险合同,以免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而带来损失。

9. 试述CFR术语与CPT术语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都是由卖方安排货物运输,支付有关运费。并办理出口手续,提交有关单据。都是货交承运人,风险即转移,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买家承担。都属于装运合同。但是两者也有所区别:首先,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CFR仅适用于海运,属于港口到港口的运输;CPT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是门到门的运输。

其次,交货和风险转移地点不同,CFR风险划分是以装运港船货物上船为界,CPT以货交承运人为界。最后,

提交的单据不同,CFR提供的是海运提单,属于物权凭证,可以转让,可以出售。而CPT通常提供的是联

运单据,只是交接货物的凭证,不能转让,不能出售。从发展趋势来看,CPT有取代CFR的趋势。

10. 试述 CIF 术语与 CIP 术语的区别

首先,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CIF 只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CIP 却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其次,保险的类别不同,按 CIF 术语成交,需要办理的是港到港的水上货运保险。而按 CIP 术语成交时,卖方在出口国的约定地点向承运人交货,承担的是从交货地点到指定目的地的全程运输,所以需要办理的保险是全程货运保险。由于CIP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一般来讲,CIP的保险的范围要大于 CIF。最后,使用的运输单据

不同,使用 CIF 术语,卖方一般应向买方提交已装船的清洁提单,而在 CIP 术语下,卖方提交的运输单据则视不同的运输方式而定,提交的运输单据范围要大于CIF。从发展趋势来看,CIP有取代CIF的趋势。

第九章

1. 简述规定品名条款的注意事项

1. 商品的品名必须做到内容明确、具体,应能确切反映商品的用途、性能和特点,切记空泛、笼统或模糊

2. 商品的品名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反映商品的实际情况

3. 为了避免误解,在签订合同时应尽可能使用国际上通行的称呼

4. 如果某种商品具有不同的名称,那么在确定品名时,必须注意有关国家的海关税则和进口限制的有关规定,尽量选择有利于降低关税和方便进口的名称。

2. 简述商品的品质及表示品质的方法商品的品质是指商品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表示品质的方法有: 1.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包括看货买卖和样品买卖,在凭样品买卖中,又分为凭卖方样品买卖、凭买方样品买卖、凭对等样品买卖。

2. 以说明表示商品品质。其中包括了凭规格、等级、标准、说明书和图样、商标或牌

号及产地名称买卖等。

3. 凭样品买卖应当注意的事项

1. 凡凭样品买卖,卖方交货品质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

2. 以样品表示品质的方法,只能酌情采用,凡能用科学的指标来表示商品品质时,就不宜采用此法

3. 采用凭样品成交而对商品品质无绝对把握时,应在合同条款中相应作出灵活的规定。

4. 商定包装条款时应注意的事项

1. 对包装的要求应当明确具体

2. 应订明包装费用由何方承担

3. 明确由何方提供运输标志

5. 简述对销售包装的要求

1. 便于陈列展销,以吸引顾客和供消费者选购

2. 便于识别商品,以便客户了解、看货成交

3. 便于携带和使用,为客户提供方便

4. 要有艺术吸引力,以吸引顾客、提高售价和扩大销路

6. 简述对运输包装的要求

1. 必须适应商品的特性

2. 必须适应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的要求

3. 必须考虑有关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客户的要求

4. 要在保证包装牢固的前提下节省费用,便于各环节有关人员进行操作,以免使商品遭受损失

第十章

1. 简述班轮运输的特点

1. “四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固定和费率的相对固定

2. 不规定货物的装卸时间

3. 在班轮运输业务中,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豁免均以船公司按国际公约和有关国内法规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4. 能够提供较高的运输质量,且手续简便,为货方提供诸多的便利,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简述定程租船的特点

1. 船舶的管理责任由船方负责

2. 规定一定的航线和所运货物的种类、名称、数量和装卸港口

3. 船方除了对船舶航行、驾驶、管理负责外,还应对货物运费负责

4. 在多数情况下,运费是按所运货物数量计算

5. 规定一定的装卸期限或装卸率,并计算滞期费、速遣费

6. 船舶双方的责任、义务,以定程租船合同为准

3. 简述定期租船的特点

1. 租赁期内,船舶的经营管理由租船人负责

2. 不规定船舶航线和装卸港口,只规定船舶航行区域

3. 除特殊规定外,可装运各种合法货物

4. 不规定装卸期限或装卸率、不计算滞期费、速遣费

5. 租金按租期每月每吨若干金额计算

6. 租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期租船合同为准

4. 构成国际多式联运的条件

1. 必须有一个多式联运合同

2. 必须是国际间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

3. 必须使用一份包括全程运输的多式联运单据,并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的责任

5. 简要回答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1. 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2. 提单是由承运人岀具的,证明货物已由其接收或装船的收据

3. 物权凭证

6. 试述铁路运输特点和缺点

特点: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 2.铁路运输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 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确定:铁路建设初期投资大,建设工期长,工程艰巨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占用土地面积大

7. 试述航空运输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优势:1.运输速度快2.不受地面条件的影响3.安全准确,可以节约包装、保险、利息等费用

缺点:1.航空运输运量较小,不适于运送大件货物或大批货物 2.航空运输的成本高于其他运输方式,因而运费较高3.飞机飞行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8. 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规定,其中任何一批没有按时、按量装运,则本批及以后各批均告失效。

第十一章

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CIF 价*加成投保*保险费率

1. 简述保险的特征

经济性、商品性、互助性、契约性

2. 简述保险的基本原则

1. 可保利益原则

2.最大诚信原则

3.补偿原则

4.代位追偿原则

5.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3. 简述构成货物“实际全损"的情况

1. 保险标的物完全灭失

2. 保险标的物丧失已无法挽回

3. 保险标的物已丧失商业价值或失去原有用途

4. 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限

4. 构成共同海损的条件

1. 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共同的,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合理的,这是共同海损成立的前提条件

2. 共同海损的危险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臆测的,或者是不可避免地发生的

3. 共同海损的牺牲必须是自主的和有意采取的行为,其费用必须是额外的

4. 共同海损必须是属于非常情况下的损失

5. 简述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

1. 造成海损的原因不同。单独海损是承保风险所导致的船货损失。共同海损是为了解除船、货共同危险有意采取合理措施而造成的损失。

2. 损失的承担责任不同。单独海损由受损方自行承担。共同海损由各受益方按受益大小比例共同分摊

6. 简述“仓至仓"条款的含义

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远离保险单所载明起运地仓库或储存处所开始运输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海上、陆上、内河和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所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配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

7. 保险人对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

1. 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2. 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3. 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

4. 被保险人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征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造成的损失或费用

5. 海洋运输货物战争险条款和货物运输罢工险条款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

8. 出口商在投保时对保险险别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1. 货物的种类、性质和特点

2. 货物的包装情况

3. 货物的运输情况,包括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等

4. 发生在港口和装卸过程中的损耗情况等

5. 目的地的政治局势

第十二章

1. 汇票与本票什么区别

1. 汇票是支付命令,本票是支付承诺

2. 汇票的当事人为岀票人、付款人、受票人,本票的当事人只有岀票人和受票人

3. 汇票的主债务人是承兑人或付款人,本票的主债务人为岀票人

4. 远期汇票要办承兑手续,而远期本票则无需经过承兑

2. 简述汇付支付方式的特点

1. 汇付是国际贸易中最早的结算方式,是其他各种结算方式的基础

2. 汇付是一种商业信用的支付方式,即银行只提供服务不提供信用

3. 汇付应用面较广

3. 采用托收方式有何利弊

在国际贸易中采用托收方式有利于调动买方订货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卖方扩大出口。但由于托收方式属于商业信用,存在着收不回货款的风险,尤其是托收方式中的承兑交单风险更大,故卖方对此方法的采用应持慎重态度。

4. 简述跟单托收方式的优点

跟单托收方式对买家有利,能减少买方的费用支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采用托收方式有利于调动买方的购货积极性,有利于卖方开拓市场,扩大出口。出口商利用托收手段推销库存和促进进出口贸易增长。

5. 为什么信用证付款方式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会被广泛使用

信用证支付方式把本由进口人承担的付款责任,转为由银行履行付款,使用了银行信用。其作用是,保证岀口人安全快速拿到货款,让进口方按时收到货运单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岀口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盾为进岀口双方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所以,自信用证岀现以来,这种支付方式得到很快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

6. 试述防范托收结算方式风险有哪些

第十三章

1. 简述国际货物买卖中商品检验的意义

商品检验是国家贸易发展的产物,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商品买卖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买卖合同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检验检疫法》规定,检验机构和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制定的检验机构依法对进岀口货物实施检验。进口货物未经检验,不得销售、使用,岀口货物未经检验合格,不能岀口。

2. 试述检验证书的作用

1. 检验证书是证明卖方所交货物品质、数量、包装以及卫生条件等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依据

2. 检验证书是办理索赔和理赔的依据

3. 检验证书是海关验关放行的依据

4. 检验证书是卖方办理货款结算的依据

3. 试述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处理事故应注意的事项

1. 发生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应按双方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及时通知对方,对方亦于收到通知后及时答复,如有异议也应及时提出。

2. 双方当事人都要认真分析事故的性质,看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

3. 发生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应岀具有效证明的文件,以作为发生事故的证据

4. 双方当事人就不可抗力事故后果,按约定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协商处理。处理时,应弄清情况,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4. 试述仲裁的特点

1. 一局终裁

2.当事人意思自治

3.仲裁具有保密性

4.仲裁费用合理

5. 简要回答仲裁协议的作用

1. 约束双方当事人只能以仲裁解决争议

2. 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

3. 仲裁机构取得对有关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6. 简述仲裁委员会不受理的案件

1. 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争议

2. 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 劳动纠纷和农业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争议

7. 简述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一局仲裁,仲裁结果具有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向法院起诉,或向其他组织提岀更改仲裁决定的提议。第十四章1. 简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特点

1.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具有国际性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具有买卖的标的物是货物

3.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性质为买卖

2. 试述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3. 试述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应具备的条件

1. 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缔约能力

2. 合同须有对价或约因

3. 合同的标的必须合法

4. 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5. 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4. 简述发盘的构成条件

1. 发盘是一项订立合同的建议

2.发盘必须向特定人提出

3.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4. 发盘应表明一旦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

5. 简述导致发盘失效的几种情形

1. 在发盘规定的有效期内未被接受,或虽未规定有效期但在合理时间内未被接受,则发盘的效力即告终止

2. 发盘被发盘人依法撤销

3. 受盘人还盘

4. 发盘人发盘后,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如政府禁令或限制措施等

5. 在发盘被接受前,原发盘人丧失行为能力,死亡、破产等

6. 简述还盘的法律后果

1. 原发盘即告失效,原发盘人不再受其约束

2. 还盘即构成一项新的发票,还盘人成为新发盘人,原发盘人成为新受盘人

7. 简述发盘不可撤销的两种情况

1. 发盘中规定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发盘是不可撤销的

2. 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不可撤销的,且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采取了行动

8. 简述合同磋商中构成有效接受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 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岀

2. 接受必须明确表示

3. 接受必须同意发盘提岀的交易条件

4. 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送达发盘人

第十五章

免抵退税额=税后货值(增值税发票金额)*岀口退税率

增值税率

滞报金=进口货物完税价格*0.05%*滞报天数

进口关税税额=CIF价格*关税税率

进口调节税税额=CIF价格*进口调节税税率

进口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额+消费税额)*增值税率

从价消费税额=(完税价格+关税)/ (1-消费税率)*增值税率从量消费税额=应税消费品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

【滞报金、消费税额 10元以下免征】

1. 什么是信用证有效期? UCP600关于信用证有效期有哪些规定?

信用证有效期即交单议付的最后期限,超过这一期限开证行不再承担任何责任。根据UCP600第 6条规定: “信用证必须规定一个交单的截止日”、“规定的付款、承兑或议付的到期日,将视为提交单据的截止日”

同时UCP600第 36条也规定“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或银行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信用证失效,银行将对此不承担任何负责”,只能由进出口双方自己协商解决了。

2. 简述审证的重点项目

设计信用证本身的内容;关于汇票的内容;关于货物描述、单据及运输的项目

3. 什么是制单结汇?结汇单据的制作和审核的原则有哪些?

制单结汇是指岀口货物装运后,有关公司或企业按照合同或信用证的规定,正确缮制各种单据,持单向当地银行结汇,即出口商通过银行收取货款。

遵循的原则: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

4. 简述进口合同履行的程序

开立信用证,租船订舱,装运,办理保险,审单付款,报关、报验、拨交、办理索赔

5. 简述岀口合同履行的程序

备货、催证、审证、改证、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装船、制单结汇、外汇核销及岀口产品退税等

6. 简述办理货物托运时的注意事项

1. 妥善选择货运代理公司

2.托运订舱

3.货物集中港区

4.装船工作

5.取得海运提单第十六章

1. 简述采用经销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1. 慎重选择经销商

2. 恰当的规定经销的商品范围、地区和经销期限

3. 注意有关的法律适用问题

2. 试述销售代理商的权利和义务

义务:1.基于代理协议产生的义务:履行销售代理的责任,积极推销指定的商品;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履行销售代理义务,不得逾权代理;谨慎尽职的义务。 2.基于销售代理关系的忠诚性质的义务:销售代理人必

须向委托人公开一切事实;不得谋取私人利益;不得泄密;定期向委托人报账。

权利:1.向委托人收取佣金的权利:双方当事人在代理协议中明确规定代理人应收取的佣金比例和收取办法。2.要求补偿有关费用的权利:代理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补偿一些费用的支出,并在代理协议中明确规定,

如广告宣传费等。

3. 简述采用寄售应注意的问题

1. 寄售方式适合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2. 出口商应选择合适的寄售地点

3. 出口商应选择合适的代销人

4. 出口商必须保证收汇安全

4. 招投标的特点有哪些

1. 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

2. 交易一次性完成

3. 规范的操作程序

5. 简述拍卖的特点

1. 拍卖是一种公开竞买的现货交易,必须由两个以上的买主参与竞争

2. 拍卖是在一定的机构内有组织的进行的,是一种中介服务性质的交易

3. 拍卖有着独特的法律和法规

4. 拍卖期望在不断变化的价格中得以实现

6. 简述对销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1. 在不动用甚至少动用外汇的条件下进行进出口贸易

2. 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3. 带动某些产业的产品出口

4. 有助于交易各方建立更有效的合作形式

7. 简述对销贸易的局限性

1. 其进出结合的方式具有浓厚的双边性和封闭性

2. 同时市场机制的作用被削弱,决定贸易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而是回购的承诺,这就不是按最佳价格从最理想的市场购得的最佳商品,也不是按最理想的价格把产品销往最佳的目标市场

8. 简述投标人拒绝全部投标的情形

1. 投票人少于三个

2. 出现了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3. 最低报价大大超过了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或是超出了招标人的预算底线,导致招标人无法接受

4. 所有投标人均未招标文件的规定作出实质性响应,投标内容与招标要求不符

5. 发生了与不可抗力相关的重大变故,致使招标活动无法继续进行

9. 简述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异同点

从经济效益来看,来料加工经济效益较小;从风险来看,来料加工风险较小;从双方关系来看,来料加工是委托关系,进料价格是买卖关系;从所有权来看,来料加工过程中并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进料加工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10. 简述进料加工的具体操作

1. 先签订进口原料的合同,加工出成品后再寻找市场和买主

2. 先签订出口合同,再根据国外买方的订货要求,从国外购进原料,加工生产,然后按合同规定的交货

3. 对口合同方式

11. 简述补偿贸易的特征

1. 贸易、投资与信贷的结合

2. 贸易与生产相结合,设备进口与产品出口相结合

3. 收益与分配相关联

4. 贸易双方是买卖关系

12. 简述国际电子营销的特点

1. 网络互动式营销

2. 网络整合营销

3. 网络定制协议

4. 网络软营销

13. 简述外贸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宣传推广

1. 发布产品供应信息

2. 发布网络广告

3. 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发布广告、推销商品

4. 租借网址虚拟空间,建立自己的网上超市或超级市场

5. 建立自己的管理网站

14. 简述外贸企业如何构建外贸业务信息技术管理系统

1. 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2. 建立客户关系经营资料库

3. 合理设计在线挑拨配送流程

4. 设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机构

15. 简述电子商务与传统的电子商务形式相比具备的特点

1.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扩大了交易的范围,人们不再受地域的限制

2. 电子商务活动可以节省潜在开支,电子商务活动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

3. 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业务处理的工作流程

4. 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

5. 电子商务能够刺激企业间的联合和竞争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观点与重商主义的观点有何区别? 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虽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但是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由于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国家的贸易收益来自其贸易伙伴的牺牲,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同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因此,重商主义主张奖出限入的保护贸易政策。但是亚当斯密则认为世界经济这块蛋糕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提倡自由贸易,国际贸易允许各国之间进行专业化和劳动分工,那么各个国家可以集中生产他们能生产的成本最低的商品,就能提高各国国内生产率的一般水平,并增加世界产出。 2.举出一个数字的例子,说明生产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还能在其中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假定美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瓶酒或40码布,而英国工人只能生产20瓶酒或10码布。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由于美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效率都高于英国,因此无法进行互利的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但是由于美国产布的效率是英国的四倍,而产酒的效率仅为英国的两倍,因此,美国在布的生产上比在酒的生产上更具有绝对优势,英国在酒的生产上比在布的生产上绝对劣势更小。所以美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布。3.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世界贸易的模式只能由供给条件决定。请解释。 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都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及认为在每个国家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并且是同质的,并且一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只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数量。所以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产品价格仅由供给因素决定,需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4.比较成本的概念如何与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联系在一起的?说明不同形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怎样 导致不同的机会成本? 因为李嘉图的理论严格依赖于劳动价值论的假设,劳动 被假设为唯一的投入要素,而在实际中,劳动只是若干 投入因素中的一种,认识到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后,现代 贸易理论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解释比较优势。生产可 能性曲线说明的是当所有投入要素(土地、劳动、资本 等)都得到有效利用时,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 的各种数量组合。 ? 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线性时,无论一个国家选择 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哪一点上进行生产,以另一种商 品计价的一种商品的相对成本都是一样的,那么机会成 本不变。当生产可能性曲线呈凹状或是从原图向外歪曲, 边际替代率递增,那么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 界凸向原点时,边际转换率递减,则机会成本递减 5.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增的含义是什么?在什 么样的情况下一国的成本不变或递增? 机会成本不变是指每增加1单位某种产品数量而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机会成本递增是 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 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不是不变, 而是不断增加。当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线性的情况下,一 国的成本不变,当生产可能性曲线呈凹状或是从原图向 外歪曲,则一国的成本递增。 6.什么因素决定了在国际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部分的还 是完全的? 机会成本因素决定了在国际基础上的专业化是部分的 还是完全的。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完 全专业化,因为生产成本不随着产出水品变化,一国生 产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或减少并不失去其比较优势。而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生产的专业化一般是部分的, 这是因为每多生产一件商品,一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就会 上升,由于国家间的成本差异不存在了,专业化继续进 行下去的基础也就消失了,那么两个国家极有可能会每 种商品都生产一些。 7.贸易三角形的含义是什么? 一国的贸易三角形表明了其出口、进口和贸易条件,在 一个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世界中,一个国家的贸易三 角形和另一个国家的相同,一个国家的出口等于另一个 国家的进口,并且有相同的贸易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边际转换率等于生产可能性 曲线的斜率,说明随着一种商品产量增加,则边际转换 率递增,表明要想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一个国家必须 牺牲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也就越多,则这种产品的机会 成本递增,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该产品的供给曲线向 上倾斜,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上升。 9.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有什么不同? (1)边际转换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利用既定资 源生产两种产品时为增加一单位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 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它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斜率。 而边际替代率是指在任意给定的满足水平上,增加一种 商品的消费必须以减少一定量的另一种商品为代价,两 种商品的替代比率为边际替代率。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 率。 (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 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而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 规律,即为了保持总效用水平不变,每增加单位某商品, 所能代替的另一种商品越来越少。 10.相互需求说的含义是什么? ? 相互需求说认为,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的上下 限是由两国国内的商品交换比例决定的,其国内交换比 例是由等量的劳动投入生产出不同量的产量决定的,而 实际的国际交换比例必定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 限之间。 11.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条件? 李嘉图从供给的角度进行分析,给出了贸易均衡条件下 降必须遵循的外部限制,国内价格比率设定了均衡贸易 条件的外部限制,如果贸易条件位于两个国家的国内价 格比率之内,两个国家就会发生贸易,而根据相互需求 理论,贸易的实际价格取决于贸易伙伴的相互需求。 12.为什么两个国家国内成本比率限定了均衡贸易条 件的范围? 如果一个国家接受低于其国内成本比率决定的贸易条 件,那么这个国家接受贸易后的消费点将位于其国内生 产可能性曲线的内部,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贸易显然 要比进行贸易更有利。因此,国内价格比率设定了均衡 贸易条件的范围。 13.商品贸易条件如何衡量贸易收益的方向?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一个 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善是指在给定时期内,出口价格相对 于进口价格上升,只需向国外出售数量较少的出口商品 就可获得既定数量的进口商品。相反,一个国家贸易条 件恶化是指由于在一段时间内,进口价格相对于出口价 格提高,购买既定数量的进口产品需要牺牲更多数量的 出口商品。 14.运输成本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的? 当存在运输成本时,高成本的进口国生产更多,消费和 进口的商品数量都将减少,低成本的出口国将生产更少, 消费更多,而出口更少,因此运输成本一般会减少贸易 量,降低相关国家生产专业化程度和贸易收益。只要贸 易前商品在两国间的价差大于商品在两国间的运输成 本,该商品就将出现国际贸易。 15.试解释国家间的产品和要素的国际移动如何促进 各国的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可以使以前价格较 低的充裕要素的需求增加从而其价格上升;而原先较为 稀缺和昂贵的要素由于不再使用而价格下降。最终,贸

近代史简答题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00009自考本科政治经济学201804真题答案

2018年4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卷 (课程代码0000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基本的动力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矛盾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 3.商品的价值 A.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D.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4.简单商品经济中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矛盾 5.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发生质变的阶段是 A.简单价值形式1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6.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是劳动力商品的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价格 D.交换价值 7.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的比率 B.不变资本的比率 C.预付资本的比率 D.固定资本的比率 8.名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 A.增加 B.减少 C.时减时增 D.无法判断 9.资本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A.c:m B.m:c C.c:v D.v:c 10.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贬值是 A.设备折旧 B.物质磨损 C.有形磨损 D.无形磨损 1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I(c+v+m)=I(c+△c)+Ⅱ(c+△c) B.II(c+v+m)=I(v+△v+m/x)+ Ⅱ(v+△v+m/x) C.I(v+△v+m/x)= Ⅱ(c+△c) D.I(v+m)= Ⅱc 12.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是 A.商品价值 B.生产价格 C.交换价值 D.垄断价格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公司 C.跨国公司 D.经济共同体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A.生产绝对过剩 B.生产相对过剩 C.社会总供给不足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居主体地位的是 A.公有制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A.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辅助性作用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00149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完整版---各年试题和答案

目录 全国2010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详解) (1) 全国2009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详解) (17)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详解) (33)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详解) (47) 全国2008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60) 全国2007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65) 全国2007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70) 全国2006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76) 全国2006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82)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88) 全国2005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94) 全国2004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98) 全国2003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103) 全国2002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110)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含答案) (114)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一)(含答案) (119)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二)(含答案) (125)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三)(含答案) (13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测试题(四)(含答案) (137) 全国2010年1月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14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国某一时期的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 )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平衡 D.贸易差额 2.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 A.自然条件 B.资本流动 C.上层建筑 D.社会生产力 3.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是( B ) A.国际生产价格 B.国际价值 C.国别价值 D.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 4.管理贸易的轴心是( B ) A.干预贸易环境 B.磋商谈判 C.协调国家经济利益 D.协调管理全球贸易关系 5.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认为保护的对象应为( C ) A.农业 B.已发展成熟的工业 C.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 D.刚刚开始发展但没有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 6.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 D ) A.间接性 B.增值性 C.普遍性 D.隐蔽性 7.在海关的估价法中,倒扣法主要适用于寄售和( B ) A.招标的进口商品 B.代销的进口商品 C.拍卖的进口商品 D.专营的进口商品 8.卖方信贷中出口方银行提供贷款的对象是( C ) A.外国的进口厂商 B.进口方的银行 C.本国的出口厂商 D.出口方的结算银行 9.海关税则一般包括( A ) A.两个部分 B.三个部分 C.四个部分 D.五个部分 10.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分,经济一体化可分为部门一体化和( D ) A.水平一体化 B.垂直一体化 C.计划型一体化 D.全盘一体化 11.下列属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的是( B ) A.贸易保护化 B.贸易自由化 C.贸易组织化 D.贸易限制化 12.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第一部分是( A )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结算方式 D.反倾销手段

国际经济学试题_精选稿(教师用-含部分答案)_

国际经济学精选习题集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划分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 A.国际商品流动 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C.国际收支平衡 D.国际人员流动 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的是(B)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二、判断分析题 1.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分支科学。 √。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企业产量按照MR=MC确定等,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本身也获得了许多理论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学研究又推动了一般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第2章比较优势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2.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3.绝对成本学说是比较成本学说的(C)。 A.同一形式 B.发展形式 C.特殊形式 D.理论形式 4.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计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6.根据比较成本说,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创造大量贸易顺差 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在国内生产 C.本国比贸易伙伴国强大 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 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8.如果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进行贸易,则(B )。 A.大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利益 B.小国将从贸易中获得大部分利益 C.贸易将仅使小国收益 D.贸易将仅使大国收益 9.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一种主张(A)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 B.保护贸易 C.国家干预 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有 码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14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对外货物贸易量的说法正确的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货物的进口额或出口额)P42 A.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进口总额 B.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出口总额 C.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货物的进出口总额 D.

2.品质不易标准化、不易储存、生产厂多、场地分散或难以集中交易的商品,适合的交易方式是(拍卖)P64 A.商品交易所B. C.博览会 D.展览会 3.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措施是(政策手段)P70 A.政策主体 B.政策客体C. D.政策对象 4.反倾销税属于(进口附加税)P88 A. B.差价税C.特惠税 D.普惠税 5.成员方之间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对外关税,允许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共同市场)P140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C.D.优惠贸易安排 6.现代贸易条约与协定中,常见的最惠国待遇例外的情形是(边境贸易)P128 A.进出口和过境商品的关税B. C.进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及其他限制措施 D.外汇管制方面 7.“禁止缔约方在出口方面实行倾销,并授权缔约方在其某项工业由于倾销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时,可征收反倾销税。”的规定是出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公平竞争原则)P159 A.非歧视原则 B.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C. D.磋商调节原则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

二、简答题: [简答题A类,卷面所占题量 1题,卷面每题分数 10 ] 1、试说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内容。 答: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依然存在,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该停止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提高产品的消费,节约劳动,增加两个国家的产出。 2、试画出技术差距论图形。 答: T0T1:需求滞后期,创新国生产出一种新产品之后,模仿国需要一定时间才会产生出需求。 T1T2:反应滞后期,模仿国在消费一段时间的新产品之后,开始投资生产新产品。 T2T3:掌握滞后期,模仿国经过一段时间生产之后,最终掌握了新产品的生产技术。 整个T0T3为模仿滞后,在T3之后:模仿国开始大规模、低成本生产该种新产品,并进行出口。 3、试析斯密绝对利益说的核心弱点是什么。 答:斯密绝对利益说的一个必要假设前提是,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交易伙伴相比处于绝对高或生产耗费处于绝对低的地位上,如果一国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上其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贸易对象国,那么该国就不具备参与国际贸易的条件,不能从贸易中获益。但是这一点并不符合国家贸易中的实际情况,比如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其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发达国家,但是贸易依然发生。因此就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困境中:如果没有高生产率的部门,那么就会被排除在国际贸易的大门,或者在贸易中本国的部门均被对方击跨,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4、试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命题。 答:述赫克谢尔-俄林模型认为(1)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总是出口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一样,即使两国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

近代史简答题

简答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 赵一曼吉鸿昌 冯玉祥 杨靖宇 李宗仁 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

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辨析题 先辨别正确与否是否认可这种说法 1/3 的分数 说明认为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2/3的分 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他们一张先进的俗气和军事结束,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反映农民要求的非常切合实际的社会改造方案。 错,天朝田亩制度 是当时天平天国的一种幻想但是的确变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的需求但是不切实际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次把经济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的是() A.重商主义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现代西方经济学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阐明了经济现象的某些内在联系,从而使经济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正确答案】 D 3.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 A.得不到任何补偿 B.只能得到部分补偿 C.能够得到完全补偿 D.能够得到更多补偿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会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亏损,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 A.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5.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延期付款方式形成的借贷关系属于()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企业信用 D.消费信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商业信用是指商品生产者之间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方式,互相赊购赊销商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6.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原因是() A.劳动力商品有价值 B.劳动力所有者除了劳动力外一无所有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D.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含道德因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这就是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看中的正是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 7.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两者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C.两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两者在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正确答案】 C 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出卖劳动的收入 D.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历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简答题00149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重点简答题 一、贸易术语的作用? a 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 b 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 c 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二、班轮运输的特点? 1、船舶行驶的航线、停靠的港口都是固定的; 2、船舶按船期表航行,船舶开航、到港时间都较为固定; 3、船公司按照预先公布的班轮运价表收取运费,运费率相对固定; 4、在班轮运费中包括装卸费用,由船方负担; 5、班轮承运货物比较灵活,不论货物多少,只要有舱位都能接受装运(少量、件杂货)。 三、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1、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据的货物收据,证实其以按提单的记载收到托运人的货物; 2、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3、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 四、多式联运单据和联运提单的区别? 区别:使用范围签发人风险、责任 多式联运单据:各种运输,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 联运提单:由海运和其他方式组成的联合运输;承运人、船长、船东,第一程运输。 五、我国基本险别除外责任的重要内容? 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过失所造成的损失; 2、属于发货人的责任所引起的损失; 3、在保险责任开始承担之前,被保险货物已经存在品质不良或者数量短少; 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损失费用; 5、战争险条款和罢工险条款所规定的责任以及除外责任。 六、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 1、商品的质量和档次; 2、运输距离; 3、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4、季节性需要的变化;

5、成交数量; 6、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7、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 8、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消费者的爱好。 七、实际全损的情况有哪些? 1、保险标的物完全灭失; 2、保险标的丧失(控制权——海盗劫走); 3、保险标的物发生质变,失去原有使用价值; 4、船舶失踪达到一定时期。 八、托收结算方式的利弊? 1、利——有利于调动买方订购货物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卖方扩大出口。 2、弊——由于托收属于商业信用,存在收不回货款的风险,尤其是托收方式中的承兑交单风险更大,故卖方对此方式的采用应持慎重态度。 3、注意事项: A.要切实了解买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作风,成交金额不宜超过其信用程度; B.了解进口国家的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条例,以免货到时由于不准进口或收不到外汇造成的不应有损失; C.了解进口国家的商业惯例,以免由于当地习惯做法影响安全迅速收汇; D.应争取CIF条件成交,除办理货运保险外,还应投保卖方利益险; E.对托收交易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及时催收清理,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损失。 九、信用证的使用程序? 1、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凭信用证付款; 2、买方向当地银行申请开证,并按合同内容填写开证申请书和缴纳开证押金或提供其他保证。 3、开证行按申请书内容开证,并通过通知行交与受益人; 4、卖方收到信用证后,如审核无误,即按信用证要求发货,并开出汇票和备妥各种单据向有关银行议付货款; 5、议付行讲汇票和单据寄给开证行或信用证指定的付款行索偿; 6、开证行收到单据后,即通知买方付款赎单。 十、延期付款、分期付款的区别? 区别:货款交付所有权转移利息问题 分期付款:在交货时付清或者基本付清,只要付清最后一笔货款,所有权就转移买方没有利用卖方资金,不存在利息问题;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集(含答案)

简答 1、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 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其构成要素: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 (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 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 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6、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7、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关税是自由贸易价格基础的加价,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内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①减少了本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同时政府财政收入会增加,但总体上经济福利水平降低。②影响了一国进口贸易规模从而保护了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增加了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和阻止了对稀缺要素需求的下降。 8、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1)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而言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试题与答案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次把经济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的是() A.重商主义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现代西方经济学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阐明了经济现象的某些内在联系,从而使经济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正确答案】 D 3.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

A.得不到任何补偿 B.只能得到部分补偿 C.能够得到完全补偿 D.能够得到更多补偿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会有一部分得不到补偿,就会亏损,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 A.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5.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延期付款方式形成的借贷关系属于()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企业信用 D.消费信用 【正确答案】 A

全国2010-2016自考00149国贸试题答案

36.简要回答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2-19 答: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 ②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③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37.简要回答外汇倾销的含义及条件。5-148 答:(1)外汇倾销的含义。 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 (2)外汇倾销的条件。 ①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货币贬值必然引起一国国内物价上涨的趋势。当国内物价上涨程度赶上或超过货币贬值的程度,对外贬值与对内贬值差距也随之消失,外汇倾销的条件也不存在了。但是,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的上涨总要有一个过程,并不是本国货币一贬值,国内物价立即响应上涨。在一定时期内它总是落后于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因此垄断组织就可以获得外汇倾销的利益。 ②其他国家不同量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如果其他国家也实行同幅度的贬值,那么货币贬值幅度就相互抵消,汇价仍处于贬值前的水平,而得不到货币对外贬值的利益。如果外国采取提高关税等其他限制进口的报复性措施,也会起到抵消的作用。 38.简要回答合同中保险条款的内容。13-342 答:(1)规定投保人。 在买卖合同中,究竟由哪一方投保,一般决定于买卖双方所选用的贸易术语。

近代史简答题考试版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①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 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原因: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腐败;重要原因----经济技术落后 3.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活动。 根本原因:英殖民主义为了开辟殖民地市场,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工业原料。 导火线:虎门硝烟。 影响: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爱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5.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特点:①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②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④运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