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1.充血hyperemia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2淤血congestion: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

3.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肺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5.槟榔肝(nutmeg liver) :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6.血栓形成thrombosis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块状物的过程。

7.血栓thrombus: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8.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的灰白色血栓称为白色血栓。

9.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在血小板小梁间血流几乎停滞,血液乃发生凝固,可见红细胞被包裹于网状纤维蛋白中,肉眼上呈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这种血栓称为混合血栓。

10.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见于血管阻塞后,局部血流停滞,血液发生凝固,主要由红细胞形成的暗红色凝血块称为红色血栓。

11..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12..栓塞embolus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3..梗死infac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动脉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16.再通(recanalization):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1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病血压病损伤肾脏引起的双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18.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 :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的动脉疾病。

1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

20.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综合症称为心绞痛。

21..脂纹(fatty streak) : 是AS的早期病变。肉眼观:于动脉的内膜面,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宽约1~2mm,长达1~5cm,平坦或微隆起。光镜下:病灶处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小空泡(原为脂滴,制片过程中被溶解)。

2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脂纹进一步发展则演变为纤维斑块。肉眼观: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光镜下:病灶表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SMC、少数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纤维帽,胶原纤

维可发生玻璃变性。纤维帽下方可见不等量的泡沫细胞、SMC、细胞外基质及炎细胞。2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亦称粥瘤(atheroma))。肉眼观:动脉内膜面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多量黄色粥糜样物。光镜下:在玻璃样变性纤维帽的深部,有大量粉红染的无定形物质,实为细胞外脂质及坏死物,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HE切片中为针状空隙)及钙化。底部及周边部可见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粥瘤处中膜SMC受压萎缩,弹性纤维破坏,该处中膜变薄。

24.泡沫细胞:由于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血中单核细胞和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状细胞。

25.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26.风湿小体:由纤维素样坏死,风湿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构成的肉芽肿性病变即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Aschoff body)。

27.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风湿性累及心脏各层引起的心内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慢性期主要引起心瓣膜病。

28..McCallum斑:当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累及房、室内膜时,可引起内膜灶性增厚,称McCallum斑。

29.绒毛心:当风湿性心包炎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干性心包炎)。

30.动脉瘤aneurysm :指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血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

31.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心室梗死区的坏死区或瘢痕组织,因室内压增高而向外呈瘤样膨出称为室壁瘤。

32.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常发生于血压变化最明显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等部位。动脉瘤可从动脉内膜的破裂口进入动脉的中膜,使中膜形成假血管腔。

33.法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又称先天性紫绀四联症,其病理缺陷包括4部分,即肺动脉狭窄、心室间隔缺损、心室中隔上主动脉右位和右心室肥大。法氏四联症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主要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的程度,狭窄愈重,症状就愈明显。

34.休克shock 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特别是组织微循环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各重要器官结构、功能和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性调节性危重病理过程。

35..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36.感染性休克Infections shock 各种严重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时,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所引起。又称中毒性休克。

37.冷休克cold shock 低动力型休克,心排出量低,外周总阻力增高,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致使皮肤温度降低,临床上称为冷休克。

38.暖休克warm shock 高动力型休克,外周总阻力低,心排出量增高,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流增多而使皮肤温度不降低,临床上称为暖休克。

39.休克的始动环节: 休克发生的基本环节,包括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大、心输出量急剧下降三个方面。

40.休克肺shock lung 指休克晚期,常发生肺功能障碍,引起急性肺损伤,并可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

4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e, MODS 指在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或休克复苏后,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4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43.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纤溶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被水解生成的各种片段。FDP具有强烈的抗凝作用。

44.沃—弗综合征Wa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 DIC等病变损伤肾上腺时,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坏死,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为沃-弗综合征。

45.席汉综合征Sheehan’s syndrome 当产后发生大出血、DIC时,累及垂体可引起缺血性坏死,表现为消瘦,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

46.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giopatic hemolytic anemia 是DIC伴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中可见裂体细胞。

47.裂体细胞schistocyte DIC时,红细胞通过微循环时被纤维蛋白丝切割形成的异形碎片。

48.高血压脑病 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是指在高血压病过程中的发生急性脑水肿而引起的一种危重临床现象。又称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sis)。

49.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 由于原发和继发的因素,使心肌收缩减弱,不能将回心静脉血液充分排出,使静脉系统淤血,加以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维持有效的循环,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心功能不全。

50.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

51.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 因长期后负荷(压力负荷)过度所致,见于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特点是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肌纤维变粗,心室壁增厚,心腔无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小于正常。

52..离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 因长期前负荷(容量负荷)过度所致,见于瓣膜关闭不全、慢性严重贫血等。特点是心肌纤维长度增加,心腔明显扩大,室壁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正常。

53.心室顺应性ventricular compliance 是指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

54.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 on exertion, DOE 见于左心衰竭的早期,呼吸困难仅发生在体力活动时,休息后即消失。

55.端坐呼吸orthopnea 心衰病人因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称为端坐呼吸。

56.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 左心衰的典型表现,患者夜间入睡1~2h后因突感气闷被惊醒,立即坐起,并伴气急和频繁咳嗽,在端坐咳喘后症状缓解,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伴有哮鸣音者,称心性哮喘。

57.缺血—再灌注损伤: 是指人或动物缺血后再灌注,不仅没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使缺血所致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的现象。

58.心肌顿抑是指心肌短时间缺血后不发生坏死,但引起的结构、代谢和功能改变在灌注后延迟恢复的现象,其特征为收缩功能障碍。

59.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60.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是指解除缺血原因并没使缺血区得到充分血流灌注的反常现象。

抗心绞痛药分为哪几类?各类列举一个代表药并说明其作用机制。

(1)分类:硝酸醋类:硝酸甘油;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钙拮抗剂:地尔硫卓、硝苯地平(2)作用机制:硝酸酯类: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脉增加心肌缺血及血流供应。β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心肌β1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降低心耗氧量、降低心率后,舒张期延长,增加和改善心肌缺血区

血流供应;改善心肌代谢。钙拮抗剂:抑制Ca2+内流、减慢心率和心收缩力,降低心耗氧量,扩外周血管和冠脉,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保护缺血心肌。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1)钠通道阻滞药奎尼丁、利多卡因、氟卡尼;2)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普萘洛尔;3)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4)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

安规考试

六、名词解释共8题 1.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 2.部分停电的工作,系指高压设备部分停电,或室内虽全部停电,而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并未全部闭锁。 3. 动火工作负责人 是具备检修工作负责人资格并经本单位考试合格的人员。 4. 待用间隔 待用间隔是指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 5. 全部停电的工作 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6. 不停电工作 不停电工作是指:1) 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并且不可能触及导电部分的工作;2) 可在带电设备外壳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工作。 7.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8.所谓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置中,可以用隔离开关同其他电气装置分开的部分。 七、简答题共20题 1. 工作票“双签发”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形式。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签发人相应的安全责任。 2. 间接验电 通过设备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无电;若进行遥控操作,则应同时检查隔离开关(刀闸)的状态指示、遥测、遥信信号及带电显示装置的指示进行间接验电。 3. 电气设备按电压分为哪两种?它们的电压值如何界定?1)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2)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4. 可由单人值班或单人操作的高压设备,要求符合哪些条件?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2)室内高压断路器(开关)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断路器(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作机构。 5. 工作票签发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工作票签发人应是熟悉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情况、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员名单应书面公布。 6. 哪些信号、仪表,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设备上工作。表示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设备上工作。 7. 高压回路上的工作中,关于接地线的移动或拆除,有何严格规定? 1)严禁工作人员擅自移动或拆除接地线;2)高压回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能进行工作者,必须征得运行人员的许可(根据调度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可),方可进行;3)工作完毕后,应立即恢复接地。 8. 带电冲洗悬垂、耐张绝缘子串、瓷横担时,应注意哪些? 应从导线侧向横担侧依次冲洗。冲洗支柱绝缘子及绝缘瓷套时,应从下向上冲洗。 9. 检修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工作结束后,检修人员应做些什么? 检修人员应洗澡,把用过的工器具、防护用具清洗干净。 10.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些?1)工作票制度;2)工作许可制度;3)工作监护制 度;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1. 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疑问,应该怎样做? 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待发令人再行 许可后,方可进行操作。 12. 专责监护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熟悉设备情况和电 力安全工作规程。 13. 装、拆时,对操作顺序各是怎样要求的?对接 地线的连接质量有何要求? 1)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2)接地线必须接触 良好,连接应可靠。 14. 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应怎样正确悬挂标示牌? 1)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 “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2)在工作人 员上下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 标示牌。3)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 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 牌。 15. 线路停电检修时,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 人必须要做到哪些工作? 1)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人必须将线路停 电检修的工作班组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 地点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2)工作结束时, 应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工作结束报 告,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已竣工,接地线已拆 除,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 无误后,方可下令拆除变电站或发电厂内的安全 措施,向线路送电。 16. 进入生产现场有何安全要求?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 检修班组室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17. 动火工作票是否可以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动火工作票不得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18.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如何处理?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 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19. 运行人员和非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 电流表的测量工作,有什么规定? 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 作,应由两人进行。非运行人员测量时,应填用 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20. 二次试验用闸刀要满足哪些配置要求? 1)必须有熔丝并带罩;2)熔丝配合要适当, 要防止越级熔断总电源熔丝。 八、问答题共9题 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哪些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 和考试? 1)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每年考试一 次。2)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 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 方能恢复工作。3)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 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教 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4)外单位承 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 应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 参加工作。 2. 倒闸操作对解锁管理有哪些规定? 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解锁工具(钥匙)应封存 保管,所有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禁止擅自使用解 锁工具(钥匙)。若遇特殊情况需解锁操作,应经 运行管理部门防误装置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并 签字后,由运行人员报告当值调度员,方能使用 解锁工具(钥匙)。单人操作、检修人员在倒闸操 作过程中禁止解锁。如需解锁,应待增派运行人 员到现场,履行上述手续后处理。解锁工具(钥匙) 使用后应及时封存。 3.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有哪些工作应填用第一种 工作票?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二 次系统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 停电者或做安全措施者;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 工作;换流变压器、直流场设备及阀厅设备需要 将高压直流系统或直流滤波器停用者;直流保护 装置、通道和控制系统的工作,需要将高压直流系 统停用者;换流阀冷却系统、阀厅空调系统、火 灾报警系统及图像监视系统等工作,需要将高压 直流系统停用者;其他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 或要做安全措施者。 4. 工作地点,哪些设备必须停电? 1) 检修的设备;2) 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 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表4-1规定的设备;3) 在 35KV及以下的设备处工作,安全距离虽大于表4-1 规定,但小于表2-1规定,同时又无绝缘档板、安 全遮栏措施的设备;4)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 面、两侧、上下,且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5) 其他需要停电的设备。 5.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怎样进行?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 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 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 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 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 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以上检查项 目应填写在操作票中作为检查项。 6. 有哪几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对加挂的机 械锁有何管理要求? 下列三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1)未装防误闭锁 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刀闸手柄和网门;2)当电 气设备处于冷备用时,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的有 电间隔网门;3)设备检修时,回路中的各来电侧 刀闸操作手柄和电动操作刀闸机构箱的箱门。机 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 管。 7. 安规关于总、分工作票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第一种工作票所列工作地点超过两个,或有两个 及以上不同的工作单位(班组)在一起工作时, 可采用总工作票和分工作票。总、分工作票应由 同一个工作票签发人签发。总工作票上所列的安 全措施应包括所有分工作票上所列的安全措施。 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总工作票的工作班成员 栏内,只填明各分工作票的负责人,不必填写全 部工作人员姓名。分工作票上要填写工作班人员 姓名。总、分工作票在格式上与第一种工作票一 致。分工作票应一式两份,由总工作票负责人和 分工作票负责人分别收执。分工作票的许可和终 结,由分工作票负责人与总工作票负责人办理。 分工作票必须在总工作票许可后才可许可;总工 作票必须在所有分工作票终结后才可终结。 8. 对线路的停、送电有哪些严格、具体的规定? 1)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 作许可人的指令执行;2)严禁约时停、送电; 3)停电时,必须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断路 器(开关)、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母线隔离 开关(刀闸)全部拉开,手车开关必须拉至试验 或检修位置;4)验明确无电压后,在线路上所有 可能来电的各端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5) 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 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6)在显示屏上断路器(开关)和隔离 开关(刀闸)的操作处均应设备“禁止合闸,线 路有人工作!”的标记。 9. 安规对工作许可人规定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 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2)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 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3)负责检查检 修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4)对工作票所列工 作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应向工作票签发人 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六、名词解释共8题 1.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 在1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 2.部分停电的工作,系指高压设备部分停电,或室 内虽全部停电,而通至邻接高压室的门并未全部 闭锁。 3. 动火工作负责人 是具备检修工作负责人资格并经本单位考试合格 的人员。 4. 待用间隔 待用间隔是指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 用间隔。 5. 全部停电的工作 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 (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 邻接高压室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 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6. 不停电工作 不停电工作是指:1) 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并且不 可能触及导电部分的工作;2) 可在带电设备外壳 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的工作。 7.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 紧急停止运行,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 障的工作。 8.所谓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置中,可 以用隔离开关同其他电气装置分开的部分。 七、简答题共20题 1. 工作票“双签发”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 行“双签发”形式。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 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电力安全 工作规程工作票签发人相应的安全责任。 2. 间接验电 通过设备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 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 断。判断时,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 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无 电;若进行遥控操作,则应同时检查隔离开关(刀 闸)的状态指示、遥测、遥信信号及带电显示装置 的指示进行间接验电。 3. 电气设备按电压分为哪两种?它们的电压值如 何界定?1)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2) 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 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 4. 可由单人值班或单人操作的高压设备,要求符 合哪些条件?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 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2)室 内高压断路器(开关)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 断路器(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作机构。 5. 工作票签发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工作票 签发人应是熟悉人员技术水平、设备情况、电力 安全工作规程,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 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批准的人 员。工作票签发人员名单应书面公布。 6. 哪些信号、仪表,如果指示有电,则禁止在设 备上工作。表示设备断开和允许进入间隔的信 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如果指示有电,则禁 止在设备上工作。 7. 高压回路上的工作中,关于接地线的移动或拆 除,有何严格规定? 1)严禁工作人员擅自移动或拆除接地线;2)高压回 路上的工作,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 能进行工作者,必须征得运行人员的许可(根据调 度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 可),方可进行;3)工作完毕后,应立即恢复接 地。 8. 带电冲洗悬垂、耐张绝缘子串、瓷横担时,应 注意哪些? 应从导线侧向横担侧依次冲洗。冲洗支柱绝缘子 及绝缘瓷套时,应从下向上冲洗。 9. 检修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工作结束后,检修人员 应做些什么? 检修人员应洗澡,把用过的工器具、防护用具清 洗干净。 10.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 些? 1)工作票制度;2)工作许可制度;3)工作监护制 度;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1. 倒闸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生疑问,应该怎样做? 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发令人报告。待发令人再行 许可后,方可进行操作。 12. 专责监护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熟悉设备情况和电 力安全工作规程。 13. 装、拆时,对操作顺序各是怎样要求的?对接 地线的连接质量有何要求? 1)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2)接地线必须接触 良好,连接应可靠。 14. 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应怎样正确悬挂标示牌? 1)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 “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2)在工作人 员上下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 标示牌。3)在邻近其他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 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 牌。 15. 线路停电检修时,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 人必须要做到哪些工作? 1)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作许可人必须将线路停 电检修的工作班组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 地点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2)工作结束时, 应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工作结束报 告,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已竣工,接地线已拆 除,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 无误后,方可下令拆除变电站或发电厂内的安全 措施,向线路送电。 16. 进入生产现场有何安全要求?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 检修班组室除外),应正确佩戴安全帽。 17. 动火工作票是否可以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动火工作票不得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 18.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如何处理?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 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19. 运行人员和非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 电流表的测量工作,有什么规定? 运行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 作,应由两人进行。非运行人员测量时,应填用 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20. 二次试验用闸刀要满足哪些配置要求? 1)必须有熔丝并带罩;2)熔丝配合要适当, 要防止越级熔断总电源熔丝。 八、问答题共9题 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哪些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 和考试? 1)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每年考试一 次。2)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 重新学习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 方能恢复工作。3)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 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教 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4)外单位承 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 应熟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方可 参加工作。 2. 倒闸操作对解锁管理有哪些规定? 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解锁工具(钥匙)应封存 保管,所有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禁止擅自使用解 锁工具(钥匙)。若遇特殊情况需解锁操作,应经 运行管理部门防误装置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并 签字后,由运行人员报告当值调度员,方能使用 解锁工具(钥匙)。单人操作、检修人员在倒闸操 作过程中禁止解锁。如需解锁,应待增派运行人 员到现场,履行上述手续后处理。解锁工具(钥匙) 使用后应及时封存。 3.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有哪些工作应填用第一种 工作票?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二 次系统和照明等回路上的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 停电者或做安全措施者;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 工作;换流变压器、直流场设备及阀厅设备需要 将高压直流系统或直流滤波器停用者;直流保护 装置、通道和控制系统的工作,需要将高压直流系 统停用者;换流阀冷却系统、阀厅空调系统、火 灾报警系统及图像监视系统等工作,需要将高压 直流系统停用者;其他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 或要做安全措施者。 4. 工作地点,哪些设备必须停电? 1) 检修的设备;2) 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 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表4-1规定的设备;3) 在 35KV及以下的设备处工作,安全距离虽大于表4-1 规定,但小于表2-1规定,同时又无绝缘档板、安 全遮栏措施的设备;4)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 面、两侧、上下,且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5) 其他需要停电的设备。 5.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怎样进行? 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 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位置 指示、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 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 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 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以上检查项 目应填写在操作票中作为检查项。 6. 有哪几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对加挂的机 械锁有何管理要求? 下列三种情况必须加挂机械锁:1)未装防误闭锁 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刀闸手柄和网门;2)当电 气设备处于冷备用时,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的有 电间隔网门;3)设备检修时,回路中的各来电侧 刀闸操作手柄和电动操作刀闸机构箱的箱门。机 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 管。 7. 安规关于总、分工作票的使用有哪些规定? 第一种工作票所列工作地点超过两个,或有两个 及以上不同的工作单位(班组)在一起工作时, 可采用总工作票和分工作票。总、分工作票应由 同一个工作票签发人签发。总工作票上所列的安 全措施应包括所有分工作票上所列的安全措施。 几个班同时进行工作时,总工作票的工作班成员 栏内,只填明各分工作票的负责人,不必填写全 部工作人员姓名。分工作票上要填写工作班人员 姓名。总、分工作票在格式上与第一种工作票一 致。分工作票应一式两份,由总工作票负责人和 分工作票负责人分别收执。分工作票的许可和终 结,由分工作票负责人与总工作票负责人办理。 分工作票必须在总工作票许可后才可许可;总工 作票必须在所有分工作票终结后才可终结。 8. 对线路的停、送电有哪些严格、具体的规定? 1)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线路工 作许可人的指令执行;2)严禁约时停、送电; 3)停电时,必须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断路 器(开关)、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母线隔离 开关(刀闸)全部拉开,手车开关必须拉至试验 或检修位置;4)验明确无电压后,在线路上所有 可能来电的各端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5) 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 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6)在显示屏上断路器(开关)和隔离 开关(刀闸)的操作处均应设备“禁止合闸,线 路有人工作!”的标记。 9. 安规对工作许可人规定的安全责任有哪些? 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 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2)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 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3)负责检查检 修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4)对工作票所列工 作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应向工作票签发人 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1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19.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及腺体。 21.气胸: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22.人工气胸: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气胸。 23.外伤性气胸:由胸外伤等引起的气胸。 24.自发性气胸:在没有外伤或认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25.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26.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滞留或二氧化碳降低。 27.I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滞留。 28.ARDS:是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外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大手术、DIC)而引起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损伤为主的肺部炎症综合症。 29.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炮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30.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为主要特征。 31.急性心功能不全: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症。 3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33.窦速: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脉管系统的构成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居于胸腔的正中 D.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朝向左下方

B.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出口处有二尖瓣 E.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常见安规要求

P安规知识解读 以下如未特别说明,安规要求均指GB4943-2001 1、基本绝缘: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2、加强绝缘:除基本绝缘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用于确保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 止电击。 3、电气间隙(clearance):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4、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最短路径。 5、Y1电容可以认为具有加强绝缘的功能。 初—次级跨接的电容用Y1 初—地之间可用Y2电容(1.5.7.1)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没有Y1和Y2电容的使用概念,以致初---次级之间也“不知不觉”地用了Y2 电容。 6、设备的防电击保护类别: Ⅰ类设备:采用基本绝缘,而且有保护接地导体; Ⅱ类设备:采用双重绝缘,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Ⅲ类设备:SELV供电,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 7、电源上的铭牌标示 i.电源额定值标志 1)额定电压及电流 对具有额定电压范围的设备: 100V—240V; 2.8A 100V—240V; 2.8—1.1A 200V—240V; 1.4A

对多个额定电压: 120/ 220V ; 2.4/1.2A 2)电源的性质符号: 直流——交流~(GB8898-2001) ii.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识别标记 iii.型号 iv.符号“回”,仅对Ⅱ类设备适用。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Ⅱ类设备大标贴没有“回”字符 没有LOGO或LOGO与认证证书不是同一公司 交流输入性质用“AC”表示,不用“~”表示 具有额定电压范围或多个额定电压的设备,电流标示本应是“100V—240V; 2.8— 1.1A”或“120/ 220V ; 2.4/1.2A”,错写成“100V—240V; 1.1—2.8A”或“120/ 220V ; 1.2/ 2.4A” 8、保护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端子标示 预定要与保护接地导线相连的接线端子 应标示符号,该符号不能用于其它接地端子。 对保护连接导线的端子不要求标示, 如要求标记,应使用符号(1.7.7) 工程师设计时常见错误:

内科学名词解释(精华篇)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

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19.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1.充血hyperemia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动脉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2淤血congestion: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的血液含量增多。 3.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s):左心衰竭肺淤血时,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胞浆内形成含铁血黄素,此时这种细胞称为心力衰竭细胞。 4.肺褐色硬化(brown induration):长期的左心衰竭和慢性肺淤血,会引起肺间质网状纤维胶原化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肺质地变硬,加之大量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5.槟榔肝(nutmeg liver) :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6.血栓形成thrombosis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块状物的过程。 7.血栓thrombus: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8.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的灰白色血栓称为白色血栓。 9.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在血小板小梁间血流几乎停滞,血液乃发生凝固,可见红细胞被包裹于网状纤维蛋白中,肉眼上呈灰白色与红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这种血栓称为混合血栓。 10.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见于血管阻塞后,局部血流停滞,血液发生凝固,主要由红细胞形成的暗红色凝血块称为红色血栓。 11..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发生于微循环血管内,由纤维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状、微小血栓称为透明血栓,又称微血栓。 12..栓塞embolus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13..梗死infactio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动脉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16.再通(recanalization):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1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病血压病损伤肾脏引起的双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小颗粒状。18.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 :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的动脉疾病。 1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 20.心绞痛angina pectoris: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综合症称为心绞痛。 21..脂纹(fatty streak) : 是AS的早期病变。肉眼观:于动脉的内膜面,见黄色帽针头大的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宽约1~2mm,长达1~5cm,平坦或微隆起。光镜下:病灶处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小空泡(原为脂滴,制片过程中被溶解)。 2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脂纹进一步发展则演变为纤维斑块。肉眼观: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的斑块,初为淡黄或灰黄色,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多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光镜下:病灶表层是由大量胶原纤维、SMC、少数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纤维帽,胶原纤

安规必须要记得的一些专业术语

安规必须要记得的一些专业术语 安规---必须记好这些 load test and short-circuit test 负载试验(短路试验)plugging 反接制动与反向 intermittent periodic duty 反复短时工作制 feedback control 反馈控制 feedback loop 反馈回路 luminous intensity 发光强度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分布电容 split phase motor 分相电动机 fractional horsepower motor 分马力电动机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非线性控制系统 nonlinear (circuit) element 非线性(电路)元件nonlinearity 非线性 second class load 二级负荷 rated condition 额定工况 rated value 额定值 short-time duty 短时工作制 short circuit current 短路电流 short circuit 短路 series resonance 串联谐振 transducer 传感器(变换器) magnetic core 磁心 magnetization curve 磁化曲线 magnetic field 磁场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磁场强度 magnetic saturation 磁饱和 magnetic hysteresis loop 磁滞回线 magnetic flux 磁通量 magnetic flux density 磁通密度 superconductor 超导体 uninterrupted duty 长期工作制 programmed control 程序控制 stepping motor 步进电动机 parallel resonance 并联谐振 differentiation protection 差动保护 tachogenerator 测速发电机 protective circuit 保护电路 open loop control 闭环控制 apparent power 表现功率 comparator 比较器 nominal value 标称值 speed governing by frequency convertion 变频调速

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 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 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 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 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 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 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 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 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 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 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 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 臭痰。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 液平空洞。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 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 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6、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 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 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 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7、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 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 应。 8、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 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 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 恢复正常。 9、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 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 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而且临床 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 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 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

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 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 炎。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 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 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 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 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 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 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 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 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 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 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 中央区的肺气肿。 14、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指直径小于 2mm的气道。 15、原发综合症:肺部的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为 原发综合征 16、科赫现象: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 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 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17、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支气 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 18、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 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 气管的肺癌。 19、所谓霍纳氏综合症:指的是植物 神经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损伤 等引起的特征性的一群眼部症状。 颈部交感神经径路的任何一段受损 都可发生本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 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21、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 腔静脉被附近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 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 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 起。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循环系统常见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心衰):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室充盈不足和射血能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1)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最常见. (2) 纯的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3)全心衰:左心衰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 2.心律失常:指心脏内的冲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及冲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中任何一环发生异常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 生改变,称为心律失常。 3.心动过速:简称速脉,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成为速脉。常见于发热,甲亢,心衰,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体温升高1℃,成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增加15次/分。 4.心动过缓:简称缓脉,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功减退,阻塞性黄疸等。 5.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6.期前收缩(早搏):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称为早搏。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

7.二联律: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8.三联律:每隔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三联律。 9.脉搏短绌(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绌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患者。 10.洪脉:当心排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 11.细脉(丝脉):当心排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则脉搏若而小,扪之如细丝,称为细脉,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12.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主要由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出现引起,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15.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官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16.心绞痛: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常见类型。 17.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心梗是冠心病严重类型,男性多于女性。 18.阿托品化:抢救有农药(多为有机农药)中毒时,使用阿托品

9国家电网公司安规题库线路部分附答案 精编

一、单选题共53题 1. 所谓( )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答案:C 《线路安规:1.8》 A. 试验中 B. 检修中 C. 运用中 A. 急救箱 B. 材料箱 C. 工具箱 A. 办公地点 B. 生产现场 C. 工作岗位 A. 不同 B. 同一个 C. 临近 A. 工作许可人 B. 小组负责人 C. 工作票签发人 D. 工作人员 A. 能力 B. 习惯 C. 条件 A. 工作 B. 作业 C. 检修 A. 确无触电等危险 B. 有急事离开现场 C. 身体状况良好 A. 工作间断 B. 工作许可

D. 工作转移 A. 作业点 B. 杆塔上 C. 工作地点 A. 未停电 B. 未经验电、接地 C. 未经验电 A. 逐相 B. 保证一点 C. 单相 A. 电阻 B. 电流 C. 电压 A. 竹竿 B. 绝缘部件 C. 木棒 A. 可不用 B. 可用没有 C. 应由有 A. 接地装置 B. 接地通道 C. 杆塔基础 A. 失灵 B. 坠落 C. 损坏 D. 爆炸 A. 组长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监护人 C. 专人监护 D. 监护 A. 10.1 B. 10.5 C. 10.0 D. 9.0 A. 3.0 B. 4.0 C. 5.0 D. 4.5 A. 导、地线 B. 地线 C. 导线 D. 拉线 A. 保安线 B. 接地线 C. 拉线 D. 短路线 A. 平移 B. 下滑 C. 跳动 D. 上升 A. 2.0米 B. 3.0米 C. 4.0米 D. 5.0米

C. 紧线前 D. 松线前 A. 杆塔下方 B. 杆上人员 C. 工作点 A. 培土加固 B. 三交待 C. 两穿一戴 A. 牢固 B. 方便 C. 灵活 30. 在6级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 )高处作业。答案:A 《线路安规:7.17》 A. 露天 B. 室内 C. 线路 31. 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高处工作,高度超过( )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答案:C 《线路安规:7.6》 A. 2m B. 1m C. 1.5m A. 塔式 B. 门式 C. 固定式 D. 移动式 A. 离地0.4米后 B. 离地0.2米后 C. 稍一离地 A. 检查接地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