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8)

言语理解与表达(8)
言语理解与表达(8)

(2017 江苏)大多数桥梁是向公众开放的。尽管一些桥梁要收取通行费,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车辆来说并不禁止通行。然而,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却是不开放的。原因显而易见——这些网络系统是用来储存和处理个人通信、财务数据、医疗记录和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的,这些信息都跟个人和机构密切相关。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D)

A.大多数桥梁向公众开放的事实依据

B.桥梁和网络在开放程度方面的差别

C.网络系统的存储功能及其基本特点

D.多数网络系统对公众关闭的合理性

→B 项:通过“和”引导,反推文段“桥梁”和“网路系统”应为并列关系,二者并重,但文段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导,选项偷换逻辑关系,排除。

(2018 联考)说到海洋酸化的影响,每年渔业价值约 2.2 亿美元的珍宝蟹,可能会受到自身食物源减少的冲击,未来 50 年将面临强烈的低迷。但翼足类、桡足类、易受酸化伤害的带贝壳的微小海洋生物,可能会经历轻微的下降,因为它们十分丰富,足以抵消大部分影响。同时,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较少受海洋酸化的影响。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D)

A.珍宝蟹的市场前景黯淡

B.微小海洋生物的发展是乐观的

C.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物发展

D.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影响不大

→转折之后有两个方面的并列,“海洋哺乳……酸化的影响”中“较少受……影响”说明影响小。文段通过转折词“但”引导重点和中心句,中心句包含两个部分,通过概括提取共性,均强调这些海洋生物受到的影响很小,对应 D 项。

(2016 江苏)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C)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爆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文段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结构,应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即限制、治理水污染,对应 C 项。

(2017 广东)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 30 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 10%

以上,我国仅为 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C 项“存在差距”、D 项“问题”均为问题表述,应优选对策,排除

(2017 江苏)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 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 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 14%,就是老龄社会。中国实际上在2001 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东南沿海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D)

A.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

→文段中心在转折之后,强调人口结构变化,中国的制造优势消减,文段是“总-分”结构,对应 D 项。

(2017 浙江)中国的 FAST(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原因有三。一是看得远。作为目前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 在理论上可以接收到 137 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二是很灵活。FAST 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移动变化,极大提升观测效率。三是高精度。FAST 射电望远镜的结构,处处都是毫米级精度要求;用来编织索网的手臂般粗细的钢缆,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 1 毫米以内;最终的天线精度是 3 个毫米,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 1.5个毫米。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

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B)

A.海内外热烈关注中国的 FAST

B.走近中国 FAST 走进宇宙深处

C.中国的 FAST 有三大过人之处

D.一起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

→“分-总”结构,“这一切”宏观指代前文,论证通过“FAST”能更好了解宇宙,对应 B 项。

(2017 江苏)研究发现,人们看待互联网的方式,就像看待交换记忆系统的人类伙伴。人们把记忆分摊给“云端”,就像分摊给家人、朋友一样轻而易举。但是,互联网又跟交互记忆系统的人类伙伴不一样——云端知道得更多,而且能更快提取信息。现今几乎所有信息都能轻易通过快速的网络搜寻取得。互联网不只降低了把信息分享给人类伙伴的必要性,或许也降低了人们想把刚学到的重要事情存进自己大脑记忆库里的渴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B)

A.互联网和我们的关系近于亲友伴侣

B.互联网正成为我们的外部记忆资源

C.互联网带来了云端这样的信息大全

D.互联网使得人类不再认为记忆重要

→D 项:文段尾句出现“也”表并列,选项表述片面;“或许”类似“可能”“往

往”,是温和表述,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2015 广东)经济增长下滑源于人口的老龄化,果真如此吗?有结论指出:人口结构越年轻,国家越穷,而反之则越富。那么为什么要恐惧老龄化呢?人们认为衰老会让人变得脆弱,65 岁以上的人是社会的负担。不过,一些人的生产力要远远高于其他人,而这并不关乎年龄。事实证明,人口老龄化需要结合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和健康状况来综合考虑。全球大多数国家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于年长者,他们通过提高教育程度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办法,或许可以弥补人口少的缺陷。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B)

A.人们完全有能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B.要多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C.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影响

D.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需要”引导对策,强调要结合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尾句论述“教育方式弥补人口少的缺陷”是举例子,非重点。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是对策,强调人口老龄化需要综合考虑。A 项“完全”、C 项“没有任何影响”表述均过于绝对,排除。D 项:“负面影响”为问题,问题非重点,排除

(2015 国考)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B)

A.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B.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

C.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

D.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

→C 项“不利于”、D 项“会限制”说明是不好的方法,文段强调要在框架内思

考,B 项能回答 C、D 项,排除

(2018 联考)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随着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发展受到锂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与锂相比,钠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并且与锂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因而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再一次受到科研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较低,虽不太适合应用在对能量密度有较高需求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

汽车领域,但适合应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太高,对成本敏感的低速电动车和通信基站、家庭储能等领域。

下列选项中,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是:(D)

A.从经济效益来说,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实惠

B.锂离子电池的昂贵造价是其发展的瓶颈

C.钠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比锂离子电池广

D.锂离子电池不会被钠离子电池完全取代

→A项:“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文段仅强调成本,未提及谁的生产总值更高,经济效益不能判断

(2017联考)作为一个信息大平台、文化大熔炉,互联网对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功能,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而网络不是世外桃源,离开法治和道德,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就会大行其道,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全国7亿多人上网,肯定需要建设和管理,我们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A.网络是把双刃剑,需要加强管理 B.网络犯罪猖獗,需要加强法治约束

C.网络既能促进交流也带来网络犯罪

D.网络使用需加强引导,扬长避短

→A项:对策前内容表述+对策 D项:只对应对对策中的“宣传”,表述片面

(2015河南)风俗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但凡能够存在的,都有其依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沧海桑田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更迭,都会促使风俗变迁,有些旧风俗的衰亡犹如新风俗的兴起一样,是自然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合理的现象。衰亡的不一定都要复兴,有的不妨任其自生自灭。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有的少数民族文字已经消亡,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曾经帮助这些民族恢复文字,但事与愿违,不受当地人的欢迎,因为他们认为学会本民族的文字,走不出家乡,宁可选择学汉字。但是,这种文字既然在历史上存在过,就是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需要作为文物保存在历史记忆中,让现代人感知先人的智慧,使其“亡而不忘”。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

A.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待风俗

B.风俗是一种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风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

D.风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应大力保护

→“但是”后为例子转折,非重点

(2018浙江)在齐桓公、管仲那个时代,“侠”就是守信诺,你对我好,只要你开口,我就帮你做到。后来,《游侠列传》里的汉代侠士朱家、郭解等,则在“侠”的定义上又多了一层含义,就是把财富分给贫苦百姓。而现代社会,一些武侠小说和影视剧的流行,创造了模糊的社会背景,神化了一些武术技巧,反倒让我们远离了“侠”。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要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侠”。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B)

A.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侠”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B.只要符合“侠”的含义,当今社会中的人也是“侠”

→尾句通过“其实”引出作者的观点,即现实生活中的人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也可以成为“侠”,故文段重在说明“侠”离我们其实并不远,现代社会中的人也可以成为“侠”

(2014河南)中国国家药物管理部门规定,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由国家药典和药品管理部门制定,但商品名由厂家制定。正是这后一项规定,给许多药品的改名和多名创造了条件。在我国,近几年具有多种名称的常用药品有200多种,其中有4个药名的占20%,5个药名的占25%,6个药名的占25%,7个药名的占15%,还有15%的药有10个以上的名称,有的药有20多个名称,最多的有40多个名称。所有这些具有多种名称的药都是名符其实的“换汤不换药”,基本内容不变,只是包装或个别成分改变,疗效则完全一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药品的商品名可由厂家自行决定 B.一药多名的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

C.我国的常用药品都具有多种商品名

D.具有多种名称的药,其疗效完全一致

(2016 联考)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B)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2013 山东)列夫·托尔斯泰创造了 19 世纪俄国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的战争史诗般的场面驾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像这样的大手笔后来的作品再也没有了。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

A.惟妙惟肖

B.妙笔生花

C.入木三分

D.鬼斧神工

→横线处搭配“刻画得”,体现“深度”,对应 C 项“入木三分”

【拓展】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多指自然。

例句:大自然(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生命的顽强、绚烂,人的思想的深邃、奇妙,创造性思维的拓展、放飞,演变成了世界文化遗产。(2007 年河南省)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用于人工的。

例句:今天哈佛收藏的玻璃标本共有 4400 余件、代表 847 种植物,由一对德国父子工艺家从 1887 年起历经半个世纪亲手制作而成。每件作品(人工)都根毫毕现,巧夺天工

(2015 国考)天气预报看似很(),只有寥寥几句话,但实际上,要做出()的天气预报,工程量非常大。而且,气象是一个大环境,大气运动本身又(),这是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所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D

A.轻松准确无迹可寻

B.平常精密变幻莫测

C.普通精确难以捉摸

D.简单精准错综复杂

→“但”表转折,“工程量非常大”强调“天气预报”难度比较高,转折前应强调简单

(2015 江苏)夜色渐浓,江风徐徐,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叫卖声(),人们抛开白日里水泥森林的高压与冷漠,()在人流摩肩接踵的繁华小巷,百年老城的夜生活,就在()的夜晚中拉开了序幕。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C)

A.不绝于耳徘徊欢声笑语

B.此起彼落穿梭杂乱无序

C.此起彼伏流连熙熙攘攘

D.声声入耳漫步喧嚣不已

(2016 广州)有人比喻,城市规划如一部交响乐,倘若指挥不当,“独奏”互相掣肘,就会引发混乱。一旦缺乏空间、规模、产业的统筹,失去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整合,城市就会失去秩序。不同城市之间的规划,如果跳不出一亩三分地,区域就难以优势互补,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B

A.不同的城市规划需要突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优势

B.城市规划必须科学统筹

C.城市的秩序建立在合理的规划之上

D.城市之间需要资源整合、产业统筹与优势互补

→D项未提及“城市规划”

(2017 江苏)以和为贵、()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吸取、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C)

A.和睦相处无与伦比

B.谦顺礼让不绝如缕

C.和而不同博大精深

D.守望相助兼收并蓄

→第二空,顿号与“丰富多彩”形成同义并列,体现中华文化的内容丰富,对应 C 项“博大精深”

(2017 陕西)在人世的兴衰演变中,在万物的()中,在宇宙的新旧交替的剧烈撞击中,雨发挥着无可违逆的作用。坚硬的铁石经雨的雕凿出现了()的孔洞;险固的高山大川在雨的()中坍塌崩溃;就是它的日侵月蚀,让人世出现了几多沧桑之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陈代谢斑斓叩击

B.新陈代谢斑斓侵蚀

C.生死更迭斑驳叩击

D.生死更迭斑驳侵蚀

→第一空,“在人世……剧烈撞击中”横线前后出现三个“在……中”为相同句式表并列,且为三方面并列,出题人要显示自己的文采,说明语义各不相同。横线前论述“兴衰演变”,横线后论述“新旧交替”,故横线处要与二者语义不同,应为“生死更迭”

【注意】斑驳 VS 斑斓:

1.斑驳:形容“树影斑驳、色彩斑驳”,像一张照片,虽然颜色有深有浅,形状有大有小,但是色彩不是很绚烂。

2.斑斓:形容彩虹、霓虹灯,即色彩非常地绚烂、绚丽的事物,如“五彩斑斓”。

【拓展】赢得口碑必须对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并( B ),只有产品和服务水平超过顾客的期望,才能让消费者在快乐享受的同时,广泛地进行传播。

A.无微不至

B.持之以恒

(2015 国考)从统计学角度看,用平均数指标反映趋势虽精确敏感,但也有其致命弱点,尤其是平均数的“()”,很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B

A.以管窥天

B.削峰填谷

C.大而化之

D.等量齐观

→“等量齐观”中“观”指看,对应的主体是人,一般说“人们对于 A 和 B等量齐观”,不会说“平均数的等量齐观”或“我对 A 和 B 等量齐观”

(2014 天津)食品安全不仅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还涉及工商、卫生、农业、质量检验检疫等部门的职责,“九龙治水”极易造成“()”,论责任要各方分担、论利益却与其他部门无涉的工作,常常会由于缺少强力的调配、精确的协调和统一的部署而失去推动力。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C)

A.各自为政

B.一盘散沙

C.群龙无首

D.敷衍了事

→A、B、C 项都能与后文的语义保持一致,发现横线处有双引导,对应“九龙治水”,为形象化的表达,C 项“群龙无首”不仅意思上满足条件,形式上对应得非常形象、生动,对比择优,优选 C 项

(2018 广西)与传统文艺评论相比,网络时代文艺评论工作中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加()。对文艺评论而言,互联网是充满机遇的“风口”,文艺评论能否号准市场的脉搏,应当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评判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应瞄准市场前沿,善于在海量的网络文艺产品中(),紧盯市场“潜力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深刻去粗取精

B.显著明察秋毫

C.凸显慧眼识珠

D.深远披沙拣金

→第二空,“瞄准”“紧盯”都是“目”字旁,均与看有关系,B 项“明察秋毫”指洞察力好,把事情看得全;C 项“慧眼识珠”指善于发现人才、好的东西

(2017 联考)雾霾问题是个棘手难题,但再棘手也得解决,而且难题破解还得摁下“快进键”。虽然从客观规律上看,治霾难(),可就紧迫性而言,治霾还必须得(),抓住那些核心症结对症施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一劳永逸釜底抽薪

B.一马当先根治病灶

C.一蹴而就只争朝夕

D.一步登天刻不容缓

→文段一共两句话,两个空均在第二句话出现,看前面想选 C 项,看后面想选 A项,证明现在围绕第二句话分析没有意义,此时要借助前文的完整语句解题。

拓展:

1、比喻看问题不全面,见识狭小:

管中窥豹:比喻认识片面,看不到事物的原貌。

以管窥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管窥蠡测: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坐井观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2、由部分推测整体: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比喻通过观察到事物的一部分可以推知全貌。

一叶知秋: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2019 山东)

在网络书店的强有力竞争下,不少实体书店( C ),而书店的租金、人工等费用却在猛增。这时候通过装修店面,给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实际上,与网络书店相比,实体书店能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那就是逛书店。

A.入不敷出 C.门可罗雀

→A 项“入不敷出”,(1)不能与后文对策想成呼应;(2)指收入过低,支出过多,收入赶不上支出,故就出现了欠债的情况,文段“费用猛增”说明支出多,转折后论述支出多,前面就不应该说支出多,对应转折的点矛盾

2015年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详细笔记整理

行测考试绪论 考试类型及特点:国考/联考/省考 题量大,时间短分值要求高 考试目标要求:行测总分在65-70之间 国考联考各模块题量分布 国考春秀季联考常识判断20 20 言语理解40 30-40 数量关系15 10-15 判断推理40 30-35 资料分析20 15-20 模块汇总135 120-125 2012-2014年国考、联考各模块分值分布 考试类别2014国考2013国考2013春季 联考辽宁2012春季 联考辽宁 2012春季 联考福建 常识判断0.7 0.7 0.9 0.9 0.8 言语理解0.8 0.8 0.8 0.8 0.9 数量关系0.7 0.7 0.9 0.9 0.8 图形常规0.7 0.7 0.7 0.7 0.8 图形分组0.8 0.8 0.7 0.7 0.8 逻辑判断0.7 0.7 0.7 0.7 0.8

定义判断0.7 0.7 0.7 0.7 0.8 类比推理0.8 0.8 0.7 0.7 0.8 资料分析0.7 0.7 1 1 0.8 【行测命题技术点拨】 1.统卷思路:概览性命题模式 【作答原则】从易到难 【作答策略】题量:10+X+10=120-135 时间:110+10=120 【行政答题策略概述】 【取舍策略】49秒/题-55秒/题(扣除10分钟涂卡) 一题都不放——必死无疑时间并非平均分配 难度有取舍——笑到最后 (130-15)X(100/130)X75%=66.35——易+中 15X(100、130)X25%=2.88——难 66.35+2.88=69.23——总分 1.考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考查题型及题量:逻辑填空——20题 阅读理解(片段阅读)——约15题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六大答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作为公务员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已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最稳定的考试题型。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这部分的题量为40道,是行测五大模块中题量最多的一个模块,所占的分值相对较高。把握好这一部分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接下来给考生介绍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几项重要技巧。 一、意义匹配法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尤其是选词填空题,要注意重点分析词语的意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义,语境意义以及搭配意义。 例题: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牟取遏制 B. 谋取遏制 C. 牟取遏止 D. 谋取遏止 技巧分析:浏览题干,看到第一空,“为自己私利”,根据这句话的感情色彩应该选用一个贬义词,所以第一个空应填“牟取”。再看到第二空,“遏制”指制止并加以控制。“遏止”指用力阻止根据词语本身的意义,“遏制”更合适,而且,“遏制势头”是固定搭配。故答案为A。 二、选项排除法 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 1、利用常识排除 2、排除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选项 3、排除无中生有的选项 4、排除混淆概念的选项: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会常出现混淆时间、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 5、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 6、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技巧 词语表达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部分的主要题型,其侧重考查的是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基本能力。下面重点阐述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词语表达题的解题技巧。 首先是选词填空,对待选词填空这类题,关键点在于应试者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储备,对常用词的词义、词的用法、词的结构、词的惯用句式应了如指掌。还应将每个词和句意环境联系起来,即在句子中分析、理解词义,这样才能对词义把握得更准确一些。除此之外,应试者应加强自己的语感练习,可通过多读、多写来达到这个目的,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即讲的是语感增强后,含义便会出来了。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汇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对付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应试者头脑中应当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关键之二是应试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解答选词填空,应试者一靠理解句义、词义,二靠语感,三靠尝试,即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将每个词都放在空里尝试一下,默念一番;看哪个更通顺、更自然,则选择该词;如果一个词放在空里看着别扭、读着绕口、生硬,便不能选择该词。这种逐一尝试的方法,也可称作排除法。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汇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这是解题的技巧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的理解基础上。当然,在本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将是一些主要的常用词,而不会出现偏僻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与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感,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

言语理解笔记

前提性说明: 主旨做题顺序:看问题定题型——扫描文段靠标志找重点句——看选项找核心语义相同 一、主旨题的实质: 1、选择主要意思作答案,次要的不选; 2、不要对选项抱有任何希望,选择核心语义作答案,求同存异(语义相同即可,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二、判别方式 “这段话主要讲述”、“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最能准确概括这段文字核心内容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注意:“意在说明、表明、强调...”都是主旨题 黄金十六条(独孤十六剑): 一、二大原则: 1、汉语核心语义后置原则:重点在后 2、从形式出发靠标志解题:相当于路标、指示牌——数字、关联词、引号 二、十条核心:解题核心方法 (一)递进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1、不但A 而且B 甚至C :B重要——“甚至”表示程度之深(有夸张意味)c不是答案。 2、不但——替换:不仅、不仅仅、仅仅、仅、除了、不只不独不光不单 而且——替换:也、还、更、重要的、主要的、尤其、特别、依然、仍然关键的核心的(引导答案) (二)假设的不重要,正面论述是答案 代表词:如果、假如、否则、若、倘若 补充:1、A如果B,A要成为答案的条件:A必须是一句完整的结论,如果不是,通过假 设的内容转化成正面的论述是答案。

2、如果A,那么B中,A是重点;如果说A,那么B则B是重点。 (三)引用的不重要,作者自己的论述是答案 1、引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 2、也就是说、这就是说、换言之、意味着引导的是答案 (四)转折的前项不重要,后项是答案 代表词:但是、可是、却、不过、然而、事实上、实际上、不是...而是...其实当然只是,遗憾的是 例如:A但B:1、A 2、B 3、A和B 2、3均为答案,1不可作答案 有助于、有利于、推动了、牺牲了、扩大了、强化了、改善了、拓展了...这一类词语出现,我们可以概括为“意义重大”、“重要价值”“重要性” (五)关联词的连用,前面的不重要,最后一个是答案 例如:不但A,而且B,不过C,但是D,尤其E,实际F。——F是答案 (六)因果关系中,结论是答案(注意“结论”非“结果”) 1、区分结论与结果 结论:是论点、主要观点、主旨——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结果:客观事实——客观上发生的事实 2、因果关系概括方式有三:(1)某某认为什么什么是因为.......(2)“解释”某某的原因;(3)结论词引导的是答案 表示结论的词语:认为、说明、由此可见、看来、总之、所以、因此 (七)举例的不重要,前面一句是答案 举例方式有四种: 1、专有名词举例:人名、地名、事物名称——例如渐学山庄、孔子、北京 2、数字举例: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数字本身不重要,用数字说明的论点才重要 3、“据”字结构举例:根据(=按照)、据说、据统计、据调查、据研究 4、普通举例:例如、比如、像、以...为例,...就是证明/例证 例子里面的关联词(但、却等),不重要

行测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定义、类比)

片段阅读 (一)归纳概括类:主旨概括类、意在说明类、关键词类。 解题方法:(1)关联词法:转折、因果、并列、假设 (2)关键符号:“——”:解释说明;(在副标题中)引申 “?”:提出问题,问号后面为解决问题 “;”:句子的两部分,并列关系 “:”:解释说明,阐明观点 (3)引导词法:“诸如此类”、“事实上”、“使得”、“由此看来”…… (4)反复强调的词:①帮助找中心句(反复强调的词出现在中心句中)②重点词汇 (二)细节类:注意关注:时态、概念、可能性与肯定性、内涵与外延; (三)排序类:①首先分析确定是一体类还是两体类 ②一体类: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首尾顺序排列 两体类:先找出拆分方法,然后对其拆分,再重新排列。 (四)语句、词语理解:遵循就近原则 ①代词:就近原则,即代词在上一句指代的实词 ②实词:结合词语本意看文中意 (五)补充类、标题类:做题方法与归纳概括类一致。 选词填空 (一)解题原则:(1)语境原则:在做题时要注意选择词要符合语境。 大语境:符合题干语境 小语境:某一句或者分句的语境 (2)轻重原则:灵活通过后面可以确定的词语选择前面的词语。 (二)解题要领:①重搭配:注意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固定搭配 ②看色彩: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语体色彩(口头色彩、书面色彩);形象色彩(视觉色彩、听觉色彩、味觉色彩、嗅觉色彩) ③辨词义:注重平时积累,特别是近义词和成语,以及其具体用法 (三)解题方法:片段阅读的解题方法在这里都适用。 演绎推理(逻辑) 题型分类:结论类、论证类 一、结论类:(一)显性结论类: 1.真假推理型:(1)看矛盾:“一真全假,一假全真”。找到各个命题中相矛盾的两项,假 设其中一个为真或为假,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真假。 (2)看反对:“有的……有的”必一真,“所有……所有”必一假。在各个命题中找出存在上反对关系的两项,这两项可以同时为真,不能同时为假,根据条件可以解出。 (3)看包容:“一真前假,一假后真”、“所有推某人,某人推有些”。找出存在包容关系的两个命题,存在包容关系的两项同真同假,由此来判断。

言语理解笔记整理

言语理解核心知识点系统总结 第一章片段阅读 第一节中心理解 一.提问方式 辨识标志:主旨、主要、主题、核心、中心、重在、强调、概括 意在、想、推出、告诉、意图 具体提问方式: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这段文字想表达的是 等等…… 二、解题思路 中心句匹配选项 中心句的特点: 1.表达观点——观点句 2.提出对策——对策句 原则:忠于原文,先判断话题,再纠结选项 三、解题技巧 关联词: 1.转折:典型格式:虽然A,但是B。 替换词语:虽然=虽是、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 答题要点: 1)转折之后是重点。 2)同一主体,不同时间段,强调前后转变。 3)引用+转折,注意把握前后话题。 2.因果:典型格式:因为A,所以B。 替换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故而=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

=照此看来 答题要点: 1)重点关注结论。 2)宏观指代词,有时同样具有总结作用 3. 条件关系 a.必要条件:典型格式:只有A,才B。 替换词语: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 答题要点:条件(对策)是重点 注意:关联词省略的情况 同义替换: 只有A才B = A是B的必要条件/ 必然要求 =A是B的前提/ 基础/ 保障/ 途径/ 方式/ 方法 =不A则不B b.周遍条件:典型格式:无论A,都B。 答题要点:“无论”对前文有总结作用,后边结果是重点 4.并列关系:显性并列: (1)单用:而=又=同样=同时=与此同时=另外=此外= 再说=并且=加上等。 (2)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隐性并列:标点符号、段落分层、相同句式 答题要点:不分主次、不可偏颇、全面概括 拓展一:引导对策的表述 1.直接引导对策:需要、应该、要求、亟需、应当、务必 2.间接引导对策:为了、如何 3.反面论证法引导对策 拓展二:主体排除法 1.主体:文段反复重现,着重论述的人、物、概念 2.话题:与主体相关的事件 3.答题要点:抓住主体/话题——匹配选项 行文脉络 1.总-分-总:总起-分说-总结/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中心句居首尾。中间为阐释。 (2)对策是重点 2.总-分:中心句+ 解释说明 中心句居首句,承载段落核心。 3.分-总:各种列举+ 总结 中心句居尾句。多为结论或对策。 4.分-总-分:各种列举+ 总结+ 解释说明 背景铺垫举例论证

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三讲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瞧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 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她)。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就是,关键的就是,这使得,有趣的就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就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就是、 当然。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就是:可就是,不过,然而,却。

c、考点:转折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 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就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就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瞧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就是重点;倒装原因就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就是。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就是重点,即必要条件就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就是……就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就是……而就是……;就是……不就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与、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就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就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完整版)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 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 2.言语模块总分 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1. 考查能力: 2. 考查题型及题量: 3. 时间管理: 4.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 语句表达 1.主旨概括题 2.意图判断题 3.标题填入题 4.细节理解题 5.态度观点题 6.词语理解题 7.代词指代题 1.语句排序题 2.语句衔接题 3.结语推断题 逻辑填空 1.实词辨析题 2.成语辨析题 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 (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 (2)提问方式的设置 (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 6. 做题顺序 (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 (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 【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 【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3)干扰选项的设置 ① 无中生有 ② 概念混搭 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 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 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 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 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 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 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 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 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

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

言语理解与表达自己整理汇总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1.片段阅读(重点)、 2.选词填空(重点)、3。篇章阅读、4。语句表达 一.片段阅读(重点) 片段阅读实战技法: ( 1分步解题法 2替换压缩法 3成分分析法4背景铺垫法5表达倾向法 6援引观点法 7举例论证法 8原因推断法 9反面论证法10标点符号法11指代引导法 12选项差异法13主体排除法14排同求异法 15相对绝对法)(15) 一、分步解题法: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 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的角度入手,根据提问方式快速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和答案所在,最后查看选项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二、替换压缩法: 命题人通常会将原文中需要命题的语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主要的命题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同义替换”,另外一种是“精简压缩”。 “同义替换”:即通过同义语句替换的方式来增加考生辨识选项匹配度的思考时间。如:第一位=首们、消极=负面、能否=也许、差异=多样性,等等。 “精简压缩”:即将原文中表述较长的命题语句进行主要成分的提炼与压缩,将长句的主要意思用更为精炼的短句进行概括归纳,变为选项。此时考生需要注意对长句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等进行有效提炼。 三、成分分析法: 分析句子的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在压缩提炼的过程中将修饰的定状补成分删去,简洁明了地把握住该句的核心观点。 四、背景铺垫法: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针对社会现实类文体而言,其大多在材料之初首先交代一个大的背景,或者大的趋势,抑或客观陈述一下现实问题.接着可能会引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或者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这类文段,考生要明确哪一部分才是阅读重点:通常材料之初的大背景、大趋势公公是为了引出之后的主题,因此可心称之为“背景铺垫”,并非阅读重点。一方面考生可以快速浏览,明确之后的语句为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如果有选项是围绕大背景、大趋势进行陈述的,也应排除在正确选项之外。此法被称为“背景铺垫法”。 对于背景的铺垫,常用的句式如下: “形势分析":随着……的变化/的提高/下降/紧缺/发展/日益突出(6个)等,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情况下……语句重点。 “时间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目前、日前、当下、当前(6个)……的变化/

粉笔学霸笔记言语理解表达

第三讲言语理解与表达 理论部分(基础差的同学请先看易错题整理部分) 一、主旨概括题 (一)提问方式: 1、主旨类:中心、主题、中心议题、关键词、核心、主要、重在(观点、介绍、讲述、 讨论、强调、说明); 2、概括类:概括、归纳、总结、复述。 (二)解题思路: 1、主旨类:中心思想即重点; 2、概括类:全面(重点+其他)。 (三)重点出现的位置: 1、微观: (1)关键词:①标志词:重要的是,关键的是,这使得,有趣的是;②主题词:核心词。 (2)关联词: ①转折: a、典型格式:强转:虽然……但是……;弱转: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 当然。 b、替换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c、考点:转折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虽然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②递进: a、典型格式:不但……而且……;不但……而且……甚至/更/还……。 b、替换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只、不光、不独;而且:并且、并、也、还、 甚至、更。 c、考点:递进后是重点;替换词语可以任意搭配;不但这一部分可以省略。 ③因果: a、典型格式: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b、替换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故而、总之、看来、由此可见、综上所 述、概而言之、总而言之、正因如此、有鉴于此。 c、考点:结论是重点;倒装原因是重点;替换词可以任意搭配;原因部分可以省 略。 ④必要条件: a、典型格式:只有……才……;除非……才……;应当、必须、应该、需要、 必要、必要条件是。

b、替换词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 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 c、考点:“才”前是重点,即必要条件是重点;“只有”、“除非”可以省略;解决问 题对策的标志词。 ⑤并列: a、典型格式:既……又……。 b、替换词语:是……是……;有的……有的……;一边……一边……;也…… 也……;不是……而是……;是……不是……。 c、考点:并列关系的符号如“;、。”;注意词语,如同时、同样、此外、另外、 与此同时、和、又、以及、及、而;注意杂糅在一起考;注意并列中的两个关系,一个是并 存,如美貌与智慧,一个是相对,如好与坏。 ⑥顺承: a、典型格式:首先……然后……;首先……其次……;先……接着……后来……; 先……随后……;……紧跟着……就……;……便……。 b、考点:主旨为 A+B+C;与并列的区别在于有先后顺序。 ⑦充分条件:只要……就……;一旦……就……。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积累

“解衣盘礴赢”强调的是不拘礼节 “循规拘礼”指遵循规则、拘泥礼节 “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一泻千里”形容水往下直注流下,又快又远,呈现气势奔放流畅之景象“一碧万顷”形容青绿无际 “一望无际”意为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两项多用来形容静态的风景 “反客为主”指客人反过来成为了主人; “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疲软”指行情价格跌落,很难回升 “搁浅”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停滞”指停下来,滞留不能进行 “沉寂”可指十分安静,也可指没有任何消息 “蔚为大观”含有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之意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弹性”指事物可依据实际需要加以调整 “韧性”侧重强调顽强持久的精神 “粉墨登场”指坏人经过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排查”指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单位、设备等进行逐个检查或审查 “甄别”指审查辨别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 “乏善可陈”指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裹挟”指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大行其道”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多含贬义色彩 “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 匠心独运是指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文学艺术等方面构思巧妙。 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斧神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艺术技巧高超,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与巧夺天工是近义词 洞见肺腑是指很清楚地看见人的内心,形容襟怀坦白,待人诚恳。 举重若轻是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昏天暗地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日薄西山比喻腐朽的事物衰败接近灭亡。 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如履薄冰和如临深渊均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目光如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常考成语辨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常考成语辨析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释义】 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 【释义】 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 【释义】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 【释义】 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 【释义】 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纠错】老李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实践当中,所以通常用“见多识广”来表达,而“博闻强识”则多指来自书本的知识,不适合用于此句中。 6.不负众望vs不孚众望 【释义】 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 今天为大家提供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积累,请大家在平时分类记忆这些词语,做好归纳总结!相信这类题一定难不倒你! 测考试中五大题型,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通过大量的数据以及考生反馈,难易程度比较大的两个地方分别是,数学运算、言语理解与表达。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如何学习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言语理解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对词语的理解以及语句间的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构成主要是两大块,第一逻辑填空部分,要求考生对词语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次还要对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准确的辨析,准确找到他们的区别,当然整个审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呼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最终答案。这时问题来了,如何积累词语,我们生活常用词语的数量,据百度数据显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56008个,而考试常用词汇占10%计算,我们要了解五千到六千的词汇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如何记忆,总不能让大家去背诵一整套的汉语字典,此时我们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总结了一系列的考试常用词汇,词汇的类型主要是词语与成语。 而这些词语和成语我们又可以按照写作素材的角度进行分类,例如:关于人体形态、内心、神态的词汇,也可以是描写各种景物、动物的词汇。 关于感官的“看”的词汇:

词语:凝视、注视、扫视、环视、俯视、窥视、巡视、远望、眺望、瞭望?、张望、探望、仰望、观察、瞻仰、鸟瞰、视察、欣赏、观赏、浏览。 成语: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极目远眺、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望洋兴叹、瞠目结舌、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高瞻远瞩、赏心悦目 关于语言表达“说”的词汇 词语: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诉说、倾诉、告诉、谈话、叫嚷、责骂、质问 成语:妙语连珠、娓娓而谈、口若悬河、口口声声、说古道今、口密腹剑、婉言危言、评说怒斥、耳濡目染、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伶牙俐齿、出口成章 表示“第一”的词语 词语:首先、冠军、魁首 成语: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上述方法是按照词语、成语的方式进行对应的方式总结词汇,当然除了有比对的形式进行词语的积累外,我们还可以按照季节的变化、数量的多少,以及颜色的变化进行积累。 关于“季节”的成语: 春: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言语理解与表达超全面知识点概括

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 【考查能力】 理解→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 表达→选词填空+ 语句表达 【做题顺序】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 【正确答案的标志】 转换的两种模式: ▲同义替换 ▲精简压缩 片段阅读 知识点:主旨概括题 【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主要等)的是? 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 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 【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 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 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 知识点:递进复句 【典型格式】不但……,而且……。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 而且=并=并且=也=还 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 【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 【典型例句】 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否则”,反面论证,起到再次强调先前论述的正确性,之前的内容也就是文章重点所在。}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重点)地→状语(前置)得→补语(后置) 知识点:转折复句 【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 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 【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 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 【总结】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如:正如) 反向援引(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 人们认为、传统认为) 知识点:因果复句 【典型格式】因为……,所以…… 【关联词语】因为=由于 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 =概而论之 【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之所以……是因为”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标志词:例如、比如、、、、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 【典型格式】只有……,才…… 【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 隐性:才{尤其要注意“才”,其实是隐含了“只有……才”这样的结构} 【典型例句】 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笔记

言语理解与表达-成语辨析-学习比较 (1)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3)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不遗余力:指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5)分毫不差:形容没有一点差错。近义词:丝毫不差 (6)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不肯轻易出手。 (7)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8)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9)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10)万全之策: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 (1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2)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13)齐心协力:指的是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14)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15)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是故步自封的同义词。 (16)渐入佳境: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风景、情趣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 (17)老调重弹: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 (18)稳操胜券: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19)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20)循序渐进: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1)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22)稳扎稳打: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23)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4)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25)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26)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27)回头是岸: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28)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29)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30)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1)遥不可及: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32)老生常谈: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33)多谋善断: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 (34)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 (35)经验之谈: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切实可靠。 (36)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38)爱憎分明: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39)天方夜谭: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词语替换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词语替换(解析) 1. A[解析]“扶助”有“帮助”之意。 “协助”意为“辅助”,处于副地位。 抚养:爱护并教养,用于父母对子女,上对下。 赡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 2. D[解析]“冲击”在本句中的意思用“影响”替换最合适。 撞击:撞。 打击:敲打,攻击。 冲锋:迅猛前进。此题比较简单。 3. A[解析]摸索:试探着(行进),有探索之意。 摸黑:在黑夜中行进。 探索:多方寻求,试探着解决问题。 “发展”与题意不符。 4. C[解析]坚定不移:形容(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不动摇。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不松懈。 毫不动摇:一点也不动摇。 可见坚定不移和毫不动摇都含有“不动摇” 之意,可相互替换。 5. C[解析]奉行:遵照实行,有实行之意, 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 实施:实行(法令、政策等)。 实行与奉行的意义要接近,所以选“实行”。 6. D[解析]繁琐:繁杂琐碎,有繁杂之意。 零碎:细碎,琐碎,没有“繁”的意思。 繁多:多。 繁琐和繁杂都有“多”、“乱”的意义,可相互替换。 7. B[解析]转化:转变,改变,可以和“转变”相替换。 变化:新的状况。 转换:改变,改换,意在“换”。 转让: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意在“让”。 8. A[解析]摆脱:脱离(牵制、困难等),可和“脱离”相替换。 走出:离开。 “离开,甩掉”与“贫困”不能搭配。 9. D[解析]攻克:攻下,也可用于比喻,攻克难题。 克服:多于用克服困难。 攻坚:攻打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多用于战争。 攻下:攻打,进攻。 解决:处理问题,使有结果。 可见,“攻克”可用“解决”替换。 10. B [解析]崇高:高尚。 伟大:超出寻常。 宏伟:宏大雄伟。 高大:又高又大。 “崇高”有“高尚”之意,可用“高尚”替换。 11. B [解析]周密:周到而细密。 缜密:多指思想细致。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篇)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树 误区一:言语理解≠语文基础知识 误区二:言语理解≠单纯、逐字阅读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动宾短语=v.+n. 标志词: 的——定语(前置) 地——状语(前置) 得——补语(后置) 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 1、具有审题意识 2、明确题型分类 1、同义替换 2、精简替换 1、背景常出现在段首,引出下文重点,故背景不重要。 2、背景的类型: (1)时间/地点状语:近年来、改革开放以来、明清之际、建国初期、目前、日前、当下;在美国、在中国北方 (2)分析形势:随着……的变化/提高/下降/紧张/发展/日益突出等,在这样的背景/趋势/形势 /情况下 1、作用: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重点阅读援引之后的语句。 2、类型: 前半句 后半句 (1)正向援引 (正如) 结论性引导词——因此、所以等 (2)反向援引 一家之言 转折性引导词——但是、然而等 有人认为、大多数人们以为、有一种看法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 分步解题法 替换压缩法 成分分析法 背景铺垫法 援引观点法 片段阅读十五大技法

1、正确答案的倾向性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2、类型: (1 )积极的倾向性 ( 2 )消极的倾向性 从表面上看、看上去、似乎、好像、所谓的、遗憾的是 1、作用:(1)为了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例子本身并不重要,可以略读或快速浏览。 (2)围绕例子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2、类型:(1)显性:比如、例如、XX 就是一个例证、以XX 为例 (2)隐性:数据、年份、人名、地名、术语 1、前提:代词指代的是前文的宏观内容。 2、运用:指代类的代词引导出一个主题句。 1、作用:(1)为了证明前后出现的结论或观点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原因的位置来寻找前后的主题句。(2)原因本身并不重要,因此阅读时可以快速阅读。(3)围绕原因进行表达的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2、类型:(1)阐明援引——引出观点 (2)点明观点——阐明原因(原因补充) (3)点明观点——查明原因——重申观点 相对绝对法 表达倾向法 举例论证法 原因推断法 指代引导法 片段阅读十五大技法 1、绝对法:通常过于绝对化的选项不是正确答案。如:都、所有、一切、任何、完全、永远不、绝对、各个、总是、一定、全部、不可能、必将 2、相对法:通常相对、部分、不确定的表述是正确答案。如:可能、也许、大概、通常、往往、一般、未必、是否

最新言语理解与表达、词语与成语辨析超级大全600组。

言语理解与表达 A 1 [哀怜爱怜爱恋] 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 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 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 “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 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 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 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 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 9 [把持操纵] 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11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 “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广大范围,众多事物,常说包罗万象。”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12 [包藏饱藏] “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双贼圆的眸子里饱藏着杀机”。 13 [包含饱含包涵] 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14 [保障保证] “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使人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15 [报复抱负包袱] “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16 [报到报道] “报到”,动词,指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如”新生入学报到处”。”报道”也写作”报导”,名词,指新闻稿,如”他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动词,通过媒体把新闻告诉群众,如”报道消息”。 17 [暴戾暴力] “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打骂”。”暴力”,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 18 [暴病抱病] 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一场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面”。 19 [爆发暴发] “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进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20 [奔赴奔向] “奔赴”侧重于”将要走到,跑到,赶到”;”奔向”侧重于”朝某个方向”奔,没有”赶到”之意。 21 [本领本事] “本领”着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本事”着重于活动的能力,指一般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22 [本质实质] “本质”运用范围比”实质”广,”本质”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可构成本质特点等词组,”实质”指内在的实际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实质。 23 [崩裂迸裂]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裂开的意思。”崩裂”指物体猛然分裂成若干部分,如”山石崩裂”。”进裂”指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如”脑浆进裂”。 24 [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25 [变易变异] 二者都与变化有关,但所指的对象不同。”变易”指改变,变化,如”这里的情况并无多大变易”。”变异”指同性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