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技术介绍及操作规范

穴位埋线技术介绍及操作规范

主讲人:倪金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穴位埋线的技术简介01

1.穴位埋线法的定义

穴位埋线法是将可吸收性外科

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激发经气、调和气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2.穴位埋线的发展[1]

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针刺“留针法”是穴位埋线诞生的重要基础。基于留针,逐渐演变出埋针,用来进一步加强针刺效应,延长刺激的时间。

[1]王晓燕,鲁斌.穴位埋线疗法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22):92-95.

2.穴位埋线的发展

传统的穴位埋线方法(切埋法、穿线法等)都需要在埋线之前进行麻醉,甚至切口和缝合,具有一定的创伤性。

20世纪80年代末,临床工作者在最初的埋线方法的基础上,对埋线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是应用腰穿针改良为埋线针具,后进一步创新研制了专门用于穴位埋线的一次性专用埋线针。

2.穴位埋线的发展

埋植材料的发展:

羊肠线,是最早使用的生物吸收性线,后因柔韧性欠佳,组织反应大,逐步被新型的生物可吸收性缝合线替代。

胶原蛋白线,是以高等动物骨胶为原料制成,胶原的纯度比羊肠线高,组织反应小。

高分子聚合物线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用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主要有PGA(聚乙交酯)、PLA(聚乳酸纤维)、PGLA(聚乙交酯‐丙交酯)。

3.穴位埋线方法简介[2]

一、套管针埋线法

二、埋线针埋线法

三、医用缝合针埋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10—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J].中国针灸,2009,29(05):405-406.

一、套管针埋线法

对拟操作的穴位以及穴周皮肤消毒后, 取一段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放入内有针芯的管型工具,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穴位, 另一只手持针刺入穴位, 达到所需的深度, 当出现针感后, 边推针芯, 边退针管, 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签)

按压针孔止血。

3.穴位埋线方法简介

3.穴位埋线方法简介

二、埋线针埋线法

进针点皮肤消毒,施行局部麻醉,取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套在埋线针尖后的缺口上,

两端用血管钳夹住,一手持针,一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5°角刺入皮内。当针头的缺口进入皮内后,持续进针直至线头完全没入穴位皮下,再适当进针后把针退出。用无菌棉球止血,并用无菌敷料包扎,保护创口3-5天。

3.穴位埋线方法简介

三、医用缝合针埋线法

在穴位两侧1-2cm处,皮肤消毒,局部麻醉。一手用持针器夹

住穿有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皮肤缝合针,另一手捏起两局麻点之间的皮肤,将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肌层或皮下组织,从对侧局麻点穿出,紧贴皮肤剪断线头,放松皮肤,轻柔局部,使线完全进入皮下。用无菌棉球止血,并用无菌敷料包扎,保护创口3-5天。

4.穴位埋线的中医治疗机制

穴位埋线法根据病症特点,辨证论治,取穴配方,发挥针刺、经穴和“线”的综合作用,具有刺激性强、疗效持久的特点,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

从传统中医角度来看,埋线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补虚泻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脏腑几个方面。

(1)提高免疫、调节能量代谢[3]

穴位埋线对机体本身是一种应激刺激,从而可以提高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了机体免疫系统吞噬清除能力,纠正脂肪组织的分泌紊乱、缓解代谢性炎性反应状态,调节能量代谢;

[3]陈丽姝,王大伟,赵永华.穴位埋线治疗肥胖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18,38(03):319-323.

(2)良性调节作用:埋线过程及穴位刺激过程所产生的刺激信号通过脊髓后角引起脊髓水平的抑制效应,以达到调节相应节段所支配的内脏的功能[4]。

[4]任晓艳.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4(12):757-759.

5.现代医学对穴位埋线机制的认识

(3)复合刺激作用:蛋白线植入后本身对穴位形成刺激,由于埋线操作皮下形成小量淤血又可以刺激穴位,同时刺激量的大小又可以通过蛋白线的长短及吸收时间长短而调整,其机理为多种刺激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

6.穴位埋线临床应用

(1)适用疾病范围广

可用于胃痛、腹泻、便秘、痛经、月经不调、腰腿疼、颈椎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单纯性肥胖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2)也可以用于亚健康的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