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小学《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

月季小学《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
月季小学《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设计

《我们的生命周期》

教学设计

学校:汕头市金平区月季小学

学科:小学健康教育

姓名:吴春波

《一晃就老了》视频来活跃、渲染气氛,为课堂教学做铺垫。利用照片,从师生自身出发,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板书:

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

教学特色

1.巧妙的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用测量身高和体重、利用尺子将小时候(学生自己的出生证标明的数字)和现在的身高进行对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紧紧的抓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迫不及待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利用活动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合理的运用图表分析数据

本课利用统计图来分析对比身高的变化,简洁清楚;用“中国2-18岁男、女童平均身高体重曲线图”分析身高变化的趋势,让学生清楚、具体的看到从出生一直到18岁的身高变化情况;用体质健康标准的数据表(每年都有学生的体质测试)让学生查阅目前身高和体重的比例是否达标。

这些图表用起来方便、清楚,同时让学生从中学会了如何分析图表、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如何查阅数据等方法。

《循环结构》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1.1.3 《循环结构》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B版数学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1.1.3节《循环结构》。 要点:课题、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流程图、课件说明、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创新点、结束语、课件略图、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算法初步是新课程标准新加的一部分知识,学生对此感觉新鲜,积极性高,但是对教师而言,需要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加以诠释,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算法的概念,程序框图和两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之后学习的一部分知识,学生们在初中已经初步的接触了算法思想,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几种逻辑结构的理解和程序框图掌握加深算法的几种形式的认识。 前面学习的顺序结构和条件分支结构相对循环结构较为简单,循环结构中的变量思想,尤其是S=S+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此不好理解,对此,我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演示更好的体现。同时因为牵扯到循环思想,程序框图比较复杂,学生在掌握循环结构的工作原理和何时退出循环的理解上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这些也需要在课堂中加以讲解,并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算法的概念,程序框图和两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之后学习的一部分知识,对后面学习几种算法语言做好铺垫。 要求学生理解循环结构的主要内容,体会变量思想在循环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框图形式展现出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加深学生对算法知识的理解。重点掌握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和循环条件的确定,以及两种结构的异同,提高用算法语言解决学习过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结构,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并能运用循环结构设计程序框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程序框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和体会算法思想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结构的工作原理,理解变量思想,能识别和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框图。 教学难点:循环结构中变量思想,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 处理办法: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可以很好的展示难点的解决过程 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核裂变过程(提出问题) 概念探究——温故知新(用前面的知识试图解决情境中的问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依据课标的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节课我创设了有趣的游乐场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并提出问题。接着再认识量角器,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估一估、量一量、做一做等数学学习活动,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形成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的内容。 教材与学情分析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中测量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角,对角有了初步的表象,但还没形成正确的表象,因此,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介绍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引导观察,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对两组角的度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2.通过观察、尝试、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灵活合理地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归纳出量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游乐场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场玩玩,瞧,游乐场里面有些什么项目? 生:荡秋千、海盗船、小猴正在玩滑滑梯…… 师:小猴它们怎么了?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提出质疑 师:这三个滑滑梯与什么知识有关呢?看滑滑梯与地面形成什么? 生:每个滑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度不同。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案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案 目录 实验一培养基母液及其它药品的制备(3学时) (2) 实验二MS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灭菌(3学时) (3) 实验三外植体的灭菌与接种(3学时) (4) 实验四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培养(2学时) (5) 实验五芽的诱导培养技术(3学时) (6) 实验六根的诱导培养技术 (7)

实验一培养基母液及其它药品的制备(3学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掌握配制培养基母液的基本技能; 2、掌握培养基各种母液的保存方法。 二、仪器与用具 1、仪器:各类天平、磁力搅拌器、冰箱; 2、用具:烧杯、容量瓶、量筒、试剂瓶、标签、玻璃棒、药匙、称量纸、记号笔; 3、试剂:95%酒精,0.5-1mol/LNaOH,0.5-1mol/LHCl,配制MS培养基所需的各种无机物、有机物,蒸馏水。 三、方法步骤 (一)母液的配制 母液是欲配制培养基的浓缩液,一般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 优点:(1)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 (2)便于配制时快速移取; (3)便于低温保藏。 注意配制时,两种成分分别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其中EDTA盐较难完全溶解,可适

当加热。混合时,先取一种置容量瓶(烧杯)中,然后将另一种成分逐加逐剧烈震荡,至产生深黄色溶液,最后定容,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4、MS有机物母液(100X) 5、生长调节剂 单独配制,浓度为0.1~2 mg/ml。 配制培养基母液时注意事项: ①一些离子易发生沉淀,可先少量水溶解,再按配方顺序依次混合; ②配制母液时用蒸馏水或重蒸馏水; ③药品应用化学纯或分析纯; ④溶解生长素时,可用少量0.5 –1mol/L的NaOH 或95%酒精溶解,溶解分裂素类用0.5 –1mol/L的HCl加热溶解。如再加蒸馏水,易产生白色沉淀,此时可加入热水。(二)母液的保存 1、装瓶:将配制好的母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各培养基母液的名称、浓缩倍数、日期。(注意将易分解、氧化者,放入棕色瓶中) 2、贮藏:4℃冰箱。 四、作业 1、写出实验报告。 2、配制培养基母液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实验二MS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灭菌(3学时) 一、目的要求 掌握MS诱导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及高压灭菌操作规程。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早在1957年Skoog即发现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类型和它们的比例,对再分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三、仪器与用具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Book 5 Module 3 At the weekend. Unit 1 We visited lots of places. 1. 语言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的重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 the London Eye, wheel, wonderful, understand, postcard; 能正确使用动词过去式;能利用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 询问别人过去做过的事情。 2.语言能力目标 能根据图片听、说相应的单词,能运用What did you do? Where did you go ? 询问过去的事情,并能利用动词过去式熟练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3.情感、策略和文化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名胜古迹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5.教学重点:本课中目标句型的运用和单词 6.教学难点:单词The British Museum.的发音和目标句型 7.教学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单词卡片、录音机、学生准备旅游的照片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优质课大赛,不让教师与学生见面,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环境出发多方面考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课程标准中

“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面对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可是在自由表达方面存在困难,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教学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又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不熟悉和学生对我的课堂口语的陌生,也许课堂会产生很多的不和谐。为此我有效将评价及时运用到课堂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一、Warming-up 1greeting: T: Hello, everyone! My English name is Amy, nice to meet you . S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Do you like English songs ? Let’s sing a song “where did you go ? (设计意图:与学生口语的对话,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利用歌曲中的问句where did you go ? What did you do? 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新课的语言知识结构做好铺垫。) 二、presentation 1lead in T: where did I go at the weekend ? let’s play a game ? Guess ,look at the screen (看图读句子) Write down a title: Module 3 At the weekend (设计意图:结合猜的游戏,引出要学习的句型和本模块的主题,并解释周末在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详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8—49页。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 2、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能比较熟练的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让学生经历验证,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数学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判断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导入: 师: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让几位学生接着往下说,再全班一起说。 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循环”。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循环 2、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一年四季的循环(春夏秋冬),一周的循环(周一到周日),一天24小时的循环(早晨到晚上),红绿灯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循环小数),大家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吗? 师:要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必须要先闯过一道计算关,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 二、研究问题,探究新知 (一)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小的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分组计算,感知概念。

第一组:(1)2.4÷3 (2)0.75÷2.5 (0.8) (0.3) 第二组:(3)32÷6 (4)2.7÷11 (5.33····) (0.24545···) (生有问题可互相交流,也可请教老师) 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每组派个代表上来板演。 (师巡视了解情况,让第一、第二组的同学独立做,如发现会做的学生,教师小声表扬,询问理由)。比赛结果,询问学生有没有意见? 3、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学生有可能说:第一组的两道题能除尽,会写商,我们学过了,(3)、(4)我们没学过……) 4、(1)、师指着算式,问:第一题、第二题除法算式的商和第 三、第四题的商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答后,师说明:那我们就把像0.8,0.3等等,这样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给它起个名叫有限小数。(板书:有限小数) (3)、师:那么像第3、第4题的商除得尽吗?除不尽可以用省略号表示,猜一猜,这样的小数会叫什么呢?(板书:无限小数)追问:为什么?(让学生弄清所得的商不断地重复出现)(二)、循环小数的教学 1、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1)屏幕展示,问:像第3、第4题的商后面有无数数位,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交流一下,想一想 学生可能回答:除不尽,商不断重复出现 师追问:想一想,为什么商会不断重复出现呢? 生可能回答:余数不断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45” 问:同学们能告诉老师省略号表示什么吗? (2)、师:你发现这两题的商有什么共同点吗?小组讨论交流。(3)、师生小结:指着屏幕说出循环小数的意义,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显示意义并板书:循环小数),点明课题。 2、探讨循环小数的写法 (1)、启发学生说出第一种写法。(指名说,教师板书:5.333……、0.24545……) (师作说明:由于循环小数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接连不断的,小数的位数有无限多,无法把它们全部写出来,所以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的末尾,通常写出两次循环的数字,再用省略号连接)

【教学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课堂双师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教学思路:巧妙地运用了“双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简短小视频播对角的产生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他们通过天文观察并结合当时历法发现,用360个太阳一个挨着一个紧紧排列,恰好就是一圈。按照这们的观察结果,人们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让学生寻找其中的数学元素,再通过各种各样的角,使学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运用,用心描绘角,体会到美术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后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度量角的方法。 难点:体会角的度量的本质,在从动态意义上加深对角的认识。 教具准备:希沃、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愤怒小鸟 师:同学们,你知道愤怒小鸟的游戏吗? 2、请比较∠1、∠2和∠3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师:你会选择哪把弓呢?学生汇报想法 师:这把弓的什么最重要,究竟几度的角最为合适呢? 3、揭示课题:角的度量<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们预设学生会想到锐角,或是比90°小的角度,但仍然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从而引出引出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学生想到描述角的大小需要使用量角器测量其度数。如果这样,我们觉得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要回到知识产生的原点,顺学而教将是我们选择的路径。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归纳 1、认识1度角、建立1度角的概念 师:那么1度的角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听听科学家是怎么规定?出示希沃动画解说。 【设计意图】1度的由来,插入庄老师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他们通过天文观察并结合当时历法发现,用360个太阳一个挨着一个紧紧排列,恰好就是一圈。按照这们的观察结果,人们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小结:这个角的大小就是1度(介绍1度角并板书)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茵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案 苏教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无茵操作技术实践第二节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教案苏教版选修1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重难点) 2.了解MS基本培养基贮备液的配制方法。(重点) 3.举例说出使用的激素及其对脱分化、再分化的作用。(难点) 1.植物组织培养 (1)概念: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诱导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等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个体细胞都携带来自受精卵的完整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1)脱分化:由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2)再分化:在一定条件下继续培养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可以重新诱导根、芽等器官的分化。 [合作探讨] 探讨1: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一定相同吗? 提示:不一定相同,如取的是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获得的愈伤组织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与体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不同。 探讨2: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相比,MS培养基的配方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提示: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而MS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主要包括

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探讨3:马铃薯长期种植,产量会降低而且易感染病毒,要想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应该怎样培育无病毒的马铃薯? 提示: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只有根尖和茎尖中几乎无病毒,因此可利用马铃薯的茎尖或根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的马铃薯植株。 [思维升华] 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 根、芽或胚状体―→新个体。 (1)愈伤组织与根尖分生组织的异同: (1)使用顺序的比较 (2)使用比例的比较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doc

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移秀兰溱潼中心小学一、概述·小学数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

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猜猜它是谁?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1、认识钟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2、教学整时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这一节的前面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面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 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行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用。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行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一定的算法基础和比较、归纳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六、教学环境:机房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 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这个比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子有多少米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2^0+2^1+2^2+……2^64 那用vb程序怎样进行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 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语句重复执行多次。重复执行的一组语句称为循环体,每重复一次循环体,都必须做出继续或者停止循环的判断,其依据就是判断一个特定的条件,成立与否,决定继续还是退出循环。

《角的度量》小学数学教案.doc

《角的度量》小学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会正确读出所量角的度数。 电子白板、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牙签。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

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 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 课前一分钟: 师:同学们,喜欢玩儿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儿一个高射炮打蚊子的游戏。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击中目标。 师:游戏中我调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击中了目标? 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 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白板上画1个角。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白板上书写:边、顶点、边。并演示延长。 2.白板上画几个角。 让学生把这些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 角1角 2角 3 教师继续追问:“你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吗?” 3.揭示课题 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 探究新知 揭示课题后,教师顺势提出,要知道“角3比角1大多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一、语文 (一)文本分析 基本结构: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模板内容(一般文章):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文(准确、优美、形象、生动、质朴、简洁),通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模板内容(诗歌): 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认识XX字,学会写XX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阅读/分小组讨论….方式,学会用XX修辞、语言,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观察/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体会到….之美/之富足,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写字指导 (1)看。学生仔细观察汉字,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情况,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说。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尤其交流写时应注意什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规范表达汉字的相关名称,或肯定,或强调,或纠正,与学生一同发现汉字的特点,为写夯实基础。 (3)教师范写,学生临空模仿。 (4)写。学生首先试写一、两个,再与其他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知道自己哪里写得好,哪里还有不足;最后练写。 (5)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展示优秀作品。 2.一般阅读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观导入:为学生们呈现景色的图片、视频 模板: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幅美丽的图片(一段视频),(展示图片或视频后询问)大家觉得美不美?大家知道这是哪里么?我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美丽的xxx。 问题导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模板:同学们!老师今天将介绍一位神秘的“嘉宾”给大家,她来自神奇的大自然,那么她是谁呢?神秘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设计理由】: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情境,贴近生活,引发学

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本套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由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请注明出处。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单元教案第(三)单元备课时间:任课教师: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度到抽象。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教学重难点1.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2、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课题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课型新授执教人备课时间分析本课时分三个小层次,第一个层次通过实验,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第三个层次,利用射线的概念给角下定义,

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1.认识线段的特征。出示线段(长4分米)。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2.认识射线。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3.认识直线。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板书:直线)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谁来说一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上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观察方法,积累观察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练习活动中,通过对正方体的观察,体会到正方体的每个面的形状都是正方形,通过对拼搭后的物体的观察,感受视图的形状是随着观察角度而变化的,为下一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2.学生实际 二年级时,学生已接触过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初步掌握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但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要由只关注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同时观察两个面、三个面,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表述自己的观察方法或结果时也会出现叙述不清的状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6---7分钟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出示图书箱,引导学生:从你的位置观察,你能看到什么? 2、让学生在盒子上指认 3、指名介绍 活动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观察图书箱,说说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的,随机认识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2、找找自己带的盒子(长方体形状)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3.交流中感悟“正面”的不同含义 以学生熟悉的图书箱为观察对象,在看、说、指等一系列活动中,调动多种感官,协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初步感受到因为观察的位置或角度不同,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同的。 25

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优质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讲了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讲了了一个故事……师:同学们,如果老师一直讲下去会怎么样? 生:永远讲不完。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师:同学们说得好,那么为什么会讲不完呢? 生:因为都是不断重复那几句话。

板书:不断重复 我们生活当中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有啊,白天到黑夜,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星期一到星期天,一年十二个月等等。 师:说得非常好,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就叫它循环。那么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有没有这样的循环现象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循环小数。 二、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感受计算过程,事学生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这些算式,看计算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余数和商有什么关系? 1、400÷75= 2、78.6÷11= 3、15÷16 = 让生上展台讲解,学生的发现。 1、400÷75= 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 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不断重复3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黑板上写出计算过程,边写边说)继续除看看,无论除到哪一位,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课题角的度量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 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 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 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 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 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 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 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 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 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 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 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 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 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 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做出下列 板书:中心、0度刻 学生思考后汇报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量角器 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 器,小组合作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 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判断后全班 订正 从生活中让学生 感受到数学知识 的存在. 使学生认识量角 器的构造和角的 度量单位 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 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 学生回答:是角 学生汇报.量角 通过动手操作, 加深学生对1°角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二)过程与方法 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课题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课题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其计数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知识回顾:联系“植物细胞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1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活动1: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思考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小学生循环经济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循环经济主题班 会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南开小学宣传循环经济主题班会教案班级:六年级(1)班主持人:吴忠银 时间:年月日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循环 经济意识。 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 识。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循环经济意识。 活动难点: 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主持人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主持人乙: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甲: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乙: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甲:是啊,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甲乙合: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通过《环保连着你我他》的主题班会,来重新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节目欣赏 1、甲:今天,有几位绿色的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队会,大家想认识它们吗 乙:好,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 苹果树:我是来自华北的一棵苹果树,大家都认识我吧!我不仅能净化大地的空气,还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果实。 柳树:我是来自西湖边上的一棵垂柳。每当冰雪初融、河水开冻,我就吐出嫩芽,把春来报;每当烈日当头,我就把炎热遮挡,孩子、老人都是我的好伙伴。 松树:我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一棵雪松,无论春夏秋冬,我都贡献出自己的一片绿色,而且还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木料,美化人类的生活。 竹子:我是来自四川的一棵新竹,小时候我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长大了人们又利用我做成各种用具;夏天用的竹席、凉椅、傣家人喜爱的背篓、楼屋都是由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做成的。 梧桐树:我是来自胡埭中心小学的一棵梧桐树。盛夏,我伸出无数只手掌,为同学们遮挡烈日、遮挡雨滴。 乙:小树啊小树,你们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甲:小树啊小树,加把劲,我们一起快快长,早日为国立功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3稿) 教学内容:课本第37~3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度的符号。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通过一些操作活动:量一量、估一估,培养角的空间观念和估计能力。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量角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难点:怎样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测量角的大小的?(量角器) 师:你知道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吗?现在请听老师慢慢说来。 (在投影上介绍) 师介绍:量角器中间的点我们称为“中心点”,这条平平的线上可以找到两个0,从中间点出发,向右是一条0°刻度线,向左也是一条0°刻度线,上面所有的数字都是它的刻度) 二、教学度的读法和写法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测量三个角的大小,你们会测吗?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测量结果吧! (展示学生的作品) 预设:35°或35度130度或130°33度或33° 师:°表示的是什么?(度) 师:没错,“度”就是角的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在数学中,人们通常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角。那这几个角怎么读?你会读吗? (35°或35度130度或130°33度或33°或147°)师:在写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这个°要写在右上角。 三、探究角的测量方法 1.学生展示测量第一个角 师:那谁愿意上来展示展示你的测量过程?指名学生上来测量,用投影展示。A:重点:中心点对顶点,0度刻度线对角的一边,看另一边是所对数是几,它就是几度) (请下面的同学也拿起量角器,点对点,线对线,读一读你量出来的是几度)B.指名读读你是几度。(35°或145°)那到底是几度呢?这里又有什么奥妙呢?(学生不会,教师自己说) 强调:为什么读35度而不是读145度。所对的0度线在内圈就读内圈------)C.写上角度。 师:用刚才的方法测量一下第二、三个角,你量对了吗?错了请改正。 2.让学生测量第二、三个角(教师巡查) (A)点对点,线对边,看一看是几度,写一写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二)过程与方法 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课题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课题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其计数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二)进行新课 1.基础知识 知识回顾:联系“植物细胞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1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活动1:阅读“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3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思考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1.4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思考2〗填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 1.5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活动2:阅读“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6材料: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菊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化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组织类型 细胞来源 细胞形态 细胞结构 细胞排列 细胞去向 根尖 分生组织 受精卵 正方形 无液泡 紧密 分化成多种 细胞组织 愈伤组织 高度分化细胞 无定形 高度液泡化 疏松 再分化成新个体 相同点 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脱分化) 离体细胞、组织、器官 (又叫外植体) (再分化) 愈伤 组织 (生长) 胚状体 丛芽等 新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