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化工工程师第56讲

第七章化工工艺设计

本章内容占全部考试内容的10%,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内容包括知识概念题和案例分析题)。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工厂设计的核心内容。工艺设计决定了整个设计的概貌,是其他设计工作基础。化工工艺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化工装置能否顺利开工,能否达到生产能力并获得合格产品以及能否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本章主要包括工艺方案优化设计、工艺流程图、能耗计算、设备设计、过程控制方案以及与工艺设计相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和环保法规等内容。重点要求掌握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复习时,应按考试大纲规定的,在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及相关设计原则的理解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第一节工艺方案优化设计

7.1工艺方案优化设计

7.1.1化工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的类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生产效益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是化工厂设计及操作过程中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化工过程系统优化十分重要。

对于不同的阶段和对象,化工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可分为过程系统参数的优化,过程系统结构的优化及过程系统管理的优化。

1.过程系统参数优化

(1)参数优化分类

参数优化是在流程结构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优化的对象主要是过程系统参数。过程系统参数的优化包括设计参数的优化和操作参数的优化。

①设计参数的优化:就是把最优化技术应用于过程系统模型,寻求一组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同时又满足各项设计规定要求的决策变量(即设计变量)。根据最优设计方案可计算单元设备的尺寸。

②操作参数的优化:就是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来调节决策变量(即操作变量),从而使整个过程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也就是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实际生产操作条件不可能完全符合优化设计结果,如原料成分的变化,生产负荷与设计负荷的偏离,季节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工艺指标与设计值不符,因此只有不断调整操作条件才能满足工艺的需要。

过程系统的设计参数优化和操作参数优化的区别在于优化对象不同,前者优化的是

设计变量,后者优化的是操作变量,但就其数学本质而言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优化的对象都是决策变量。

(2)机理模型分类

以机理模型描述过程系统的参数优化问题时,模型方程分为:稳态优化模型和动态优化模型。

稳态优化模型中过程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随时间而变化。适用于稳态过程系统设计参数优化和离线操作参数优化。

动态优化模型中过程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可为时间变量的函数。一般适用于解决动态过程(如间歇过程、开停工过程等)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操作问题。

2.过程结构的优化

结构优化对象是流程方案在多种可行方案中找出费用最小的流程结构,并保证该方案满足安全,环保,易操作等方面的要求。过程系统结构的优化属于过程系统合成问题。例如,换热网络结构的设计就属于结构优化的问题,通过确定冷热物流的匹配方式,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热量,以降低公用工程消耗。

3.过程系统管理的优化

过程系统管理优化的主要内容:

①资源的合理分配。

②时序问题(Scheduling)。如多组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再生,间歇操作流程中各设备运行周期、设备的维护、检修,多产品车间的生产运行。

③多产品生产过程的排产计划

7.1.2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1.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

所谓最优化,就是在给定条件下获得最好的结果。在数学上,求解最优化问题就是要找到一组使得目标函数J达到最大或最小的决策变量。由于目标函数J的最小值就是-J的最大值。因此最优化问题的通用数学表达式如下。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服从于不等式约束条件:

g(y)≥0(7.1-2)

n个等式约束条件:

e(y)=0(7.1-3)

y=(y1,y2,…,yn)r为n维优化变量向量。

最优化问题几个基本要素:目标函数、优化变量、约束条件与可行域。

2.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又称性能函数、评价函数),是优化问题的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是多目标优化问题,但作为目标函数只能有一个评价标准,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经济目标,其他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处理。对于过程系统参数的优化问题,常见目标函数有:系统的产量最大、系统的经济收益最大、系统的能量消耗最小、系统的原料利用率最高、系统的操作成本最低、系统的投资成本最低、系统的稳定操作周期最长等。

3.决策变量和状态变量

式7.1-1至式7.1-3中向量y为n维优化变量的向量。对于过程系统参数优化问题,优化变量向量即为过程变量向量。

过程变量向量由决策变量和状态变量组成。

过程变量是系统变量中可以独立变化以改变系统行为的变量,决策变量个数等于系统的自由度。

状态变量是决策变量的函数,它们是不能独立变化的变量,服从于描述系统行为的模型方程。如果以向量w(r维)表示决策变量,向量x(m维)表示状态变量,则过程系统模型方程为

f(w,x)=0(7.1-4)

式7.1-4称状态方程。它表示的是系统状态变量与决策变量之间的关系。状态方程数目与状态变量工的维数相同。若状态方程数等于过程变量数n,则意味着不存在可独立变化的决策变量,亦即系统自由度为零。此时无最优解可寻,只存在由状态方程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的惟一解。换言之,自由度为零的系统优化问题就是系统模拟问题。

4.约束条件和可行域

变量y的取值范围一般要给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称为约束条件。

状态方程限制了状态变量与决策变量间的关系,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约束条件。对于设计参数优化问题,设计规定要求也是一种约束条件。

尽管有些最优化问题可以没有约束条件,但许多实际问题往往都是有约束条件的。过程系统参数的优化问题都是有约束条件的。约束条件有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之分。

过程系统参数优化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包括过程变量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和不等式设计规定要求,记作

g(w,x)≥0(7.1-5)

等式约束条件由等式设计规定要求和尺寸成本关系式两部分组成,分别表示为

H(w,x)=0(7.1-6)

C(w,x,z)=0(7.1-7)

以及状态方程式7.1-4(包括各种衡算方程、联结方程等)f(w,x,z)=0

满足约束条件的方案集合,构成了最优化问题的可行域,记作R。可行域中的方案称为可行方案。每组方案y为n维向量,它确定了n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因此,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是在可行域中寻求使目标函数取最小值的点,这样的点称为最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综上所述,过程系统优化问题可表示为

式中:w为决策变量向量(w1,…,wr);x为状态变量向量(x1,…,xm);z为过程单元内部变量向量(z1,…,zs),F为目标函数;f为m维流程描述方程组(状态方程);c 为s维尺寸成本方程组;h为l维等式设计约束方程;g为不等式设计约束方程。

对于上述优化问题,变量数为m+r+s,等式约束方程数为m+l+s,显然,问题的自由度为:d=变量数一方程数=r-l

这就是说,自由度d等于决策变量数r减等式设计约束方程数l。若l=0,自由度等于决策变量数r;若r=l,自由度等于零,此时最优化问题的解是惟一的(即等于约束方程的交点),没有选择最优点的余地;若l>r,则最优化问题无解。由此可见,l

7.1.3最优化问曩的建模方法

机理模型:适用于过程机理清楚的问题。优点:结果比较精确。但形式复杂,一般具有大型稀疏性特点,需采用特殊的最优化方法求解,求解方法的选择影响计算速度和结果。

黑箱模型:适用于过程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或机理模型十分复杂难以建立数学模型

或数学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特别是模型关系式简单,但外延性能较差。其中多层神经网络模型是黑箱模型中一种比较有效方法,但该方法需大量的样本数据,且存在局部极值的问题。

混合模型:机理模型与黑箱模型相结合。

7.1.4最优化方法分类

1.无约束最优化与有约束最优化

在寻求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决策时,如果对于决策变量及状态变量无任何附加限制,则称为无约束最优化。此时问题的最优解就是目标函数的极限。这类问题比较简单,其求解方法是最优化技术的基础。

在建立最优化模型方程时,若直接或间接的对决策变量施以某种限制,则称为有约束最优化。其中又可分为等式约束最优化和不等式约束最优化。通常求解有约束最优化模型的方法是通过把有约束最优化问题转化成无约束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

2.线性规则和非线性规则

当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均为线性函数时,称为线性最优化,或线性规则。线性规则是最优化方法中比较成熟的技术。

当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为非线性函数时,则称为非线性最优化,或非线性规则。过程系统参数的优化通常都属于非线性规则。

3.单维最优化和多维最优化

根据优化变量的数目,可将问题分为单维最优化和多维最优化。只有一个可以调节的决策变量属于单维最优化问题,其他情况均属于多维最优化问题。

4.解析法与数值法

解析法又称为间接最优化方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目标函数(或泛函)及约束条件有显函数表达的情况。它要求把一个最优化问题用数学方程式表示出来,然后用导数法或变分法得到最优化的必要条件,再通过对必要条件方程求解得到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数值法又称为直接最优化方法,或优选法。这类方法不要求目标函数为各种变量的显函数表达式,而是利用函数在某一局部区域的性质或一些已知点的数值,逐步搜索、逼近,最后达到最优点。

5.可行路径法和不可行路径法

可行路径法的整个搜索过程是在可行域内进行的,也就是对于变量的每次取值,约束条件均必须满足。

不可行路径法的整个搜索过程并不要求必须在可行域内进行,可以从不可行域最优解逐步逼近,但在最优解处必须满足条件。在这类方法中,所有的过程变量同时向使目标函数最优而又能满足所要求条件的方向移动。这类方法的求解过程有可能不稳定,但计算量比可行路径法显著减少。计算量少的主要原因是比可行路径少一层迭代环节。

注册化工工程师第56讲

第七章化工工艺设计 本章内容占全部考试内容的10%,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内容包括知识概念题和案例分析题)。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工厂设计的核心内容。工艺设计决定了整个设计的概貌,是其他设计工作基础。化工工艺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化工装置能否顺利开工,能否达到生产能力并获得合格产品以及能否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本章主要包括工艺方案优化设计、工艺流程图、能耗计算、设备设计、过程控制方案以及与工艺设计相关的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和环保法规等内容。重点要求掌握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能。复习时,应按考试大纲规定的,在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及相关设计原则的理解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 第一节工艺方案优化设计 7.1工艺方案优化设计 7.1.1化工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的类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化工生产过程,生产效益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是化工厂设计及操作过程中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化工过程系统优化十分重要。 对于不同的阶段和对象,化工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可分为过程系统参数的优化,过程系统结构的优化及过程系统管理的优化。 1.过程系统参数优化 (1)参数优化分类 参数优化是在流程结构给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优化的对象主要是过程系统参数。过程系统参数的优化包括设计参数的优化和操作参数的优化。 ①设计参数的优化:就是把最优化技术应用于过程系统模型,寻求一组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同时又满足各项设计规定要求的决策变量(即设计变量)。根据最优设计方案可计算单元设备的尺寸。 ②操作参数的优化:就是根据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来调节决策变量(即操作变量),从而使整个过程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也就是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实际生产操作条件不可能完全符合优化设计结果,如原料成分的变化,生产负荷与设计负荷的偏离,季节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造成工艺指标与设计值不符,因此只有不断调整操作条件才能满足工艺的需要。 过程系统的设计参数优化和操作参数优化的区别在于优化对象不同,前者优化的是

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学习内容及科目

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学习内容及科目 1. 简介 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是在化工行业从事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拥有注 册化工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具备在化工企业中进行全面的工程安全管理和安全风险评估能力。为了获得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资格,学员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试。 2. 学习内容 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化工安全管理原理 化工安全管理原理是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学习的基础。学员需要了解化工工程 的特点、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危险化学品管理、事故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2 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学是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学习的核心内容。学员需要学习工程安全风 险评估、安全设计原则、安全设备和安全控制系统的选择与应用、化工事故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2.3 法律法规和标准 学员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工业安全规程》、国家标准GB/T 16483-2008等,以保证工程安全管理符 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4 专业技术知识 学员需要学习一些与化工工程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化学工艺、化学反应原理、物理化学基础、环境工程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化工工程的安全问题。 3. 科目设置 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安全工程学理论与实践 安全工程学理论与实践是考试的重点科目,包括安全管理原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设备和安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到实际工程案例中。 3.2 法律法规和标准 考试还会涉及一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考察,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工业安全规程》等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熟悉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并能正确运用到工程管理实践中。 3.3 专业技术知识 考试还会考察一些与化工工程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如化学工艺、物理化学基础、环境工程等。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化工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3.4 案例分析 考试还会涉及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考生需要基于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部分考题旨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考试要求 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 •具备扎实的安全工程学基础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工作。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能够正确运用到工程管理实践中。 •掌握化工工程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工程中的安全问题。 •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 5. 总结 注册化工安全工程师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化工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工程学、法律 法规和标准以及专业技术知识等方面的知识。考试科目设置主要包括安全工程学理论与实践、法律法规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案例分析等。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学员能够提高在化工企业中进行工程安全管理和安全风险评估的能力。

注册化工工程师第57讲

7.1.5反应嚣的选型及优化 化工产品常需经过若干步骤才能将原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当化学合成路线确定后,根据反应过程特征选择反应器形式、操作方式、确定反应器结构尺寸及最佳操作条件成为工业反应过程设计优化的重要内容。 1.反应器的形式及特征 工业反应器的形式有许多种,分别适用于不同反应过程。有关工业上常见的反应器形式、特征及其选择可参阅相关书籍资料。 2.反应器的选型方法 反应器的选型可采用“形态分析法”,即提出所有可能做出选择的方案,通过分析 评比筛选出最佳方案。其步骤如下。 ⑴分支 寻找出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 (2)收敛 根据若干判据对各种方案进行评选淘汰。如图7.1-1题所示,解决某一问题可供选 择的方案有8个(1-8),而可供评选的判据有3个(A、B、C),用A判据淘汰方案2、5、乙用判据曰淘汰方案I、8 ,用判据C淘汰方案3、6,最后剩下方案4为最终保留方案。 图7.1 1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方法采用了逻辑分析方式,不是随机取舍。较科学合理。但反应器选型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往往较难兼顾,选择时应分清主次和重点,以满足工艺要求为原则 3•反应器的选择原则 ①从物料的相态选择反应器。 ②从传热的要求选择反应器。 ③从相间的传质选择反应器。

④从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考虑选择反应器。 4 •反应器优化 在确定了反应路径,选择反应器形式和操作方式后,可对反应器的设计参数和操作参数进行优化。通常情况下是以生产成本最小、转化率或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等作为目标函数。优化方法可参见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7.1.6换热网络的优化设计 1.热交换网络的表示方法 热交换网络通常用线条表示物料流股,用圆圈表示换热器,然后在平面上绘制冷热 流股运行路线的网络图。 如图7.1-2所示为一热交换网络图,H和C分别表示外热源和外冷源。热流股依次 经过换热器①和②后温度降至100C,用外冷源C进一步冷却至30C ;冷流股Cl (原料) 和C2 (循环料)经换热器①和②加热,再经外热源H加热至200 C . 2 •夹点 ⑴概念 物流的热特性可以用温。焓图(T-H)表示。当有多股热流和多股冷流进行换热时, 可将所有的热流合并成一条热复合曲线,所有的冷流合并为冷复合曲线。冷、热复合曲线在某点重合时该系统内部换热达到极限,重合点的传热温差为零,该点即为夹点。在夹点处,传热温差为零,则传热面积为无限大,这是不现实的。因此要通过技术经济评价来确定一个最小的传热温差,此温差称为夹点温差,以△Tmin表示。夹点温差越小, 热量回收越多,所需的加热和冷却的公用工程量越少。但夹点温差越小,换热面积越大, 使得系统的设备投资费用增大,所以,当系统物流和经济环境一定时,存在一个使总费 用目标最小的夹点温差

2010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基础下午试题(20160713)

一.单项选择题 3.一个储存毒性为高度危害介质物料的容器,容积为10 m3,其设计压力为0.15Mpa,它属于下列那类压力容器? A.压力容器 B. 第一类压力容器 C. 第二类压力容器 D. 第三类压力容器 4.除了正常操作所用的设备和管线外,化工装置还有一些开停工用的设备和管线,在工艺物料流程图(PFD)上,对于这些开停工所用的设备和管线,下列那项描述是正确的? A.必须全部表示在PFD上 B. 表不表示均可 C. 视重要程度而定 D. 不应表示在PFD上 5.工艺物料流程图(PFD)所示的不同物流上的操作参数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下列那项描述是正确的? A.必须全部使用SI单位 B. 同一类参数单位统一 C. 必须全部为英制 D. 同一类参数可以随意使用不同单位 7.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分类原则,下列那一项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 A.压力在1.6Mpa≤P≤10Mpa,介质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中压容器 B. 压力在1.6Mpa≤P≤10Mpa,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 PV乘积大于或等于0.2Mpa m3的中压容器 C. 压力在1.6Mpa≤P<10Mpa,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 PV<0. 5Mpa m3的中压反应器 D. 压力在0.1Mpa≤P<1.6Mpa,介质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介质, 且PV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 m3的低压容器 9.下列关于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设计的原则,哪些是错误的? A.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的设计过程是逐步加深和完善的 B. 管道表(管道特性表)是PID图中管道的说明,它包含了主要管道的设计、、 施工和开工的技术参数 C. PID图不仅是设计、施工的依据,而且也是企业管理、试运转、操作和开 停工各方面所需的技术资料的一部分 D. 在PID图中,放空放净管道需要进行管道编号 10.下列关于管道系统压力降的描述中,那项是错误的? A.气体在管道内的流动过程中,当管道末端的压力小于始端压力的80%时,应按可压缩流体的计算方式计算压力降

注册化工工程师-传热过程_真题-无答案

注册化工工程师-传热过程 (总分46,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确定列管换热器冷热流体的流径时,一般来说将( )走管外。 A. (易结垢流体 B. (高压流体 C. (腐蚀性流体 D. (蒸汽 2.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种流体,关于其对流传热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制对流时的α小于自然对流α;有相变的α要小于无相变的α B. (强制对流时的α大于自然对流α;有相变的α要小于无相变的α C. (强制对流时的α大于自然对流α;有相变的α要大于无相变的α D. (强制对流时的α小于自然对流α;有相变的α要大于无相变的α 3. 在一定热负荷下,用冷却水冷却某种热流体。若冷水进口温度一定,使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下降,则冷却水消耗量Wc与换热器的平均温度差△tm的变化为( )。 A. (Wc、△tm均减小 B. (Wc减小、△tm增大 C. (Wc、△tm均增大 D. (Wc增大、△tm减小 4. 通常在换热器的设计中规定甲山值不应小于( ),否则△tm经济上不合理。 A. (0.3 B. (0.4 C. (0.8 D. (1.0 5. 在φ180mm×5mm的蒸汽管道外包扎一层导热系数为0.10W/(m·℃)的保温材料,管内饱和蒸汽温度为127℃,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超过35℃,αT=15W/m2·℃,周围环境温度为20℃,估算保温层的厚度与( )接近。假设管内冷凝传热和管壁热传导热阻均可忽略。 A. (56mm B. (112mm C. (49mm D. (98mm 6. 有温度变化的两流体在管壳式换热器中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度差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7.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数的( )次方成正比。 A. (0.3 B. (0.4 C. (0.6 D. (0.8 8. 在列管换热器中,管壁与污垢热阻可以忽略,当管外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αo。远远大于管内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αi时,为提高总传热系数,关键在于( )。 A. (提高αo B. (提高αi

注册化工工程师-化工设计基础_真题-无答案

注册化工工程师-化工设计基础 (总分148,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从开始研制到投入生产,需要进行______。 A.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及基础设计 B.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C.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中试设计用于所有单元过程 B.中试设计是某些开发项目不能采用数学模型法放大时而进行的 C.中试装置的流程和设备结构在形式上一定要与工业装置完全相同 3. 工程设计包括的内容是______。 A.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有的书将施工图设计称为详细设计) B.中试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C.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4. 在初步设计程序中有生产方式的选择。现有一个年产600吨的原料药合成车间,正确的生产方式是______。 A.连续生产 B.间歇生产 C.既可连续生产,也可间歇生产 5. 在初步设计中物料计算的成果是______。 A.原料消耗定额、三废排放量和三废组成 B.原料消耗定额、三废排放表和物料平衡表 C.三废排放量和三废组成 D.原料消耗定额 6.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______。 A.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分析预测 B.对项目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作论证和比较 C.应该包括A、B两项

D.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先进性进行论证 7. 在初步设计中工艺流程设计根据各个阶段不同要求,应绘制______。 A.工艺流程方框图、工艺流程草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B.工艺流程方框图、工艺流程草图、物料流程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C.管道布置图 D.仪表布置图 8. 按照化工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设备轮廓线与辅助物料管线相同,都用中实线(0.6mm)表示 B.设备轮廓线与主物料线相同,都用粗实线(0.9mm)表示 C.设备轮廓线用细实线(0.3mm)表示 D.主物料线用中实线(0.6mm)表示 9. 在化工工艺流程图中,符号中的A、B、C表示______。 A.A、B、C3个设备串联 B.××反应器有3个 C.××反应器有3个,作用相同且并联 D.××反应器的3个型号 10. 在化工工艺流程图中,下列标注中50表示______。 PG0801-50 B32L01 A.工序代号 B.管道的公称直径 C.管道的外径 D.管道的内径 11. 化工工艺流程图中符号表示______。 A.集中控制仪表 B.就地控制仪表 C.就地仪表表盘面安装仪表 12. 在化工工艺流程图中单元反应设备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框中符号表示______。 A.温度调节系统 B.通过调节冷却介质流量的自控釜温系统 C.压力调节系统 D.通过调节冷却介质温度的自控釜温系统 13. 关于泵的流量调节,往复泵安装调节装置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A.在泵的出口管道上直接安装调节装置 B.在泵的旁路安装调节装置 14. 带控制点的化工工艺流程图中,不包括______。

2013年注化(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答案

2013年注化(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答案 注:仔细看了回复,发现很多没学到的,现在修改一下帖子,【】内是新增的部分,更接近于正确答案了。 下午的题目答案: 1,A:PV/T的P→0极限,8.314 2,B:恒温不可逆过程,△T=0?△U=0 3,B:If △r Cpm<0,△r Hm?随T↑而↓ 4,B:H2+O2=H2O,△H=0,if T↑ 【应该选△U=0,因为绝热Q=0,钢瓶W=0】 5,A:恒P,T↑,G↓ 6,C:液体AB混合,拉乌尔定律。 7,B:K2=K1的平方 8,A:yb=0.25

9,D:△rGm=-2EF 10,B:ar>a,微小的KCl晶体溶解度高。 11,C:半衰期t1/2=(Ca0-Ca)到1半。 12,B:胶体的颗粒直径d:1-1000nm。 13,NPSH,泵的安装高度,我选的C 7.8m;至少>3+2+0.5。【这个答案错了,投票大家都选4.3】 14,扬程的物理意义=静压头的↑,选C。【这个应该选A:效能;动静压头都不对】 15,B:He=K+BQ2的各项单位:m。 16,压滤机的滤液体积计算:5.5m3;【如果算过滤面积确实要×2,但我都没注意到还有个11的选项;算体积的话没必要×2,无论多少面积,10个框的体积是一定的】 17,A:自由沉降速度的概念,选不对的。

18,D:流化床的不正常现象=腾涌和沟流。 19,A:总体对流扩散主导。【这个错了,应该是湍流扩散主导】 20,C:灰体符合四次方定律。【错了,应该是黑体】 21,总传热系数max :D=80%。【错了,不是热蒸汽流速翻倍后不是简单的×2计算,有个0.023的公式,算出来是70%,也有说选60%的】 22,A:热阻与导热系数成反比,与厚度成正比。 23,A:区分换热器,接触方式不同。 24,单程型蒸发器【应该选升降膜蒸发器】 25,A=0.000273 26,KL,C的K是大写;D的k是小写。应该选C。【小写的是液膜吸收系数,大写的是液相总吸收系数】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

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大纲 、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 直线 平面 柱面 旋转曲面 二次曲面 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 极限 连续 导数 微分 偏导数 全微分 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 不定积 分 定积分 积分应用 线积分1.4 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 幂级数 泰勒级数 傅里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方程 一阶线性方程 可降阶方程 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古典概型 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方差分析 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 行列式 矩阵 n 维向量 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 平衡态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 解释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 理想气体内能 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功 热量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 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 循环过程 热机效率 热力学第二 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熵 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简谐波表达式 波的能量 驻波 声速超声波 次声 波 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 杨氏双缝干涉 光程 薄膜干涉 迈克尔干涉仪 惠更斯一 菲涅耳原理 单缝衍射 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 射线衍射 自然光和偏振光 布儒斯特定律 马吕斯定律 双折射现象 偏振光的干涉 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 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 分子结构式 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 极性分子与附件 1 广义积分 二重积分 积分应用 重积分 平面曲线积分

(建工类考证)注册化工工程师公共基础必背100题判断题(2)

1、直流电机在带负荷后,对于直流发电机来讲,它的磁极物理中心线是顺电枢旋转方向偏转一个角度。对于直流电动机来讲,它的磁极物理中心线是逆转动方向偏转一个角度。 2、对无功功率进行人工补偿的设备,主要有并联电容器。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3、用一个旋转矢量可以准确地表示一个正弦量。 4、配电盘柜内的配线截面应不小于1.5mm2。 5、电势是单位负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所具有的势能。 6、电度表铝盘的转速与负载的功率成反比。 7、数字频率计显示的数值是被测信号的相序而不是周期。 8、断路器合分闸速度的测量,应在额定操作电压下进行,测量时应取产品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区段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及刚分、刚合速度。 9、如果小功率的二极管正、反向电阻均为零,那么二极管已损坏。 10、BVR是B系列橡皮、塑料电线中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

11、绝缘手套应有足够的长度,通常手套长度应与手腕平齐。 1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是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巡检制度。 13、水轮发电机转子回路发生一点接地时,允许继续运行两个小时。 14、架空电力线路一般由电杆、导线、金具、绝缘子和拉线等组成。 15、单稳态电路输出脉冲宽度取决于充电电容的大小。 16、当三相电源采用星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相等。 17、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外加电压相位滞后于电流90°。 18、常用防爆灯有防爆荧光灯和防爆白炽灯。 19、跌落式熔断器可拉、合35kV容量为3150kVA及以下和10kV容量为30kVA以下的单台空载变压器。 20、耐热等级为A级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120℃。 21、要使他励直流电动机反转必须改变电枢绕组的电流和励磁绕组的电流方向。

注册化工工程师第51讲

6.1.2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气固相催化反应是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上进行的。根据过渡状态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间形成过渡络合物的自由能。催化剂的存在能降低自由能,从而使催化反应的速率大于非催化反应。此外,对于复合反应,催化剂还起定向作用,即加速主反应,抑制副反应,使目的产物的收率增加。 通常,固体催化剂由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载体三部分组成。 由于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上进行,所以,多相催化反应是由吸附、表面反应和脱附等步骤构成。假设多相催化反应 由下列步骤所组成: 式中:σ表示吸附位,Aσ、Bσ及Rσ分别表示吸附态的A.B及R。上面四个步骤相加即得总反应式6.1-48,每一步可视为一个基元反应,用式6.1-12写出反应速率。需要注意的是速率方程中吸附位和吸附态组分的“浓度”表示方式。 1.吸附与脱附 (1)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的引力是分子间力,不论哪一种气体都可以被固体吸附。分子不同,引力不同,吸附量也不同。物理吸附一般在低温下进行,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少。物理吸附是多层吸附,吸附速率较快,脱附也容易。同时,物理吸附的吸附热小,与相应的气体液化热相近。由于一般催化反应的温度较高,此时物理吸附量极少,所以,物理吸附对催化反应过程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化学吸附是靠固体表面与吸附分子间的化学键来维持的,因此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化学吸附一般在高温下进行,吸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此外,化学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热较大,与化学反应热同一数量级。由于化学吸附使被吸附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起到催化作用。因此,研究固体表面的吸附是研究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2)理想吸附 对固体表面上的化学吸附作定量处理时,需建立适当的吸附模型。形式简单又常用的是理想吸附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是:①吸附表面在能量上是均匀的,即各吸附位具有相同的能量;②被吸附分子间的作

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2021专业案例真题模拟及答案(2)

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2021专业案例真题模 拟及答案(2) 共70道题 1、拟制造一个氯化氢为其吸收塔,用水作吸收剂,工作温度50℃左右,常压,应选用()为宜。(单选题) A. PVC塑料 B. Q-235A C. Q-235AF 试题答案:A 2、对于二元液体混合物,相分裂的热力学条件为()。(单选题) A. A B. B C. C D. D 试题答案:C 3、有温度为311K、浓度为10%NaOH溶液1000kg,加入363K、73%NaOH溶液,制成30%NaOH 溶液,求:(1)需要73%NaOH溶液多少kg?(2)若最终温度为293K,则需移走多少热量?()(单选题) A. A B. B C. C D. D 试题答案:A

4、通过三层平壁的定态热传导中,若测得各层壁面温度t1、t2、t3和t4分别为700℃、400℃、200℃和100℃,假设各层壁面之间接触良好,则各层热阻R1、R2、R3的关系为()。(单选题) A. R1=R2+R3 B. R1 C. R1>R2+R3 D. 难以判定 试题答案:A 5、板式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公式为()。(单选题) A. A B. B C. C D. D 试题答案:B 6、对比态状态方程的形式是()。(单选题) A. f(pr,Tr,Z)=0 B. Z=pV/RT C. Z=prVr/Tr D. Z=f(pr,Tr) 试题答案:D 7、在全回流条件下,用一实验精馏塔测定所装塔板的效率。测定物系为苯-甲苯混合物,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65。在实验稳定后,测得经全凝器冷凝后的回流液组成为0.882(摩尔分数),再沸器底部采出液体的组成为0.135(摩尔分数)。实验精馏塔内装有5层塔板,则所装塔板的总板效率为()。(单选题) A. 60.0% B. 80.0%

注册化工工程师-化工原理(五)

注册化工工程师-化工原理(五) (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5,分数:110.00) 1.用萃取法分离原料液中的溶质时,对萃取剂的要求是{{U}} {{/U}}。 ∙ A.萃取剂对溶质与原溶剂的选择性系数β=1 ∙ B.β<1 ∙ C.β>1 ∙ D.β可为任意值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 2.为设计一套工业规模的搅拌装置,在实验室进行三次几何相似放大实验。实验数据如本题附表所示。 (A)保持雷诺数R e不变,R e∝nd2 (B)保持叶轮叶端速度u T不变,u T∝nd (C)保持N/V不变,N/V∝n3d2 (D)保持Q/H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3.一定质量流量的流体在φ25mm×2.5mm的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流体,如果该流体的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φ19mm×2mm的的直管内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是原来对流传热系数的倍数与{{U}} {{/U}}接近。 ∙ A.0.79 ∙ B.1.06 ∙ C.1.26 ∙ D.1.68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4.降尘室的设计中,应保证气体在降尘室内的流动处于{{U}} {{/U}}。 ∙ A.层流 ∙ B.过渡流 ∙ C.湍流 ∙ D.无限制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5.对于饱和蒸气进料,进料线(q线)方程的斜率{{U}} {{/U}}。 ∙ A.=0 ∙ B.>0 ∙ C.<0 ∙ D.=1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6.恒压力差下过滤某悬浮液,已知过滤10min后得滤液1.25m3,再过滤10min后又得滤液0.65m3,过滤40min 后总共得滤液接近{{U}} {{/U}}。 ∙ A.2.8m3 ∙ B.0.99m3 ∙ C.2.1m3 ∙ D.3.13m3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注册化工工程师-工程经济

注册化工工程师-工程经济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3,分数:100.00) 1.某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在年名义利率相同的情况下,对投资者比较有利的复利计息期是______。 ∙ A.1年 ∙ B.半年 ∙ C.1季 ∙ D.1月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根据名义利率(r)和实际利率(i)的关系[*](其中m是年复利计息次数),在年名义利率相同情况下,复利计息期越短(即每年复利计息次数越多),年实际利率越高。 2.某项目向银行借贷一笔资金,按月计息,月利率为1.2%,则年名义利率和年实际利率分别为______。 ∙ A.13.53%和14.40% ∙ B.13.53%和15.39% ∙ C.14.40%和15.39% ∙ D.14.40%和15.62% (分数:3.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根据名义年利率和实际年利率的定义,名义年利率r=1.2%×12=14.4% 实际年利率=[*]=(1+1.2%)12-1=15.39% 3.要想使现在的1000元与10年后的2000元成为等值,复利年利率为______。 ∙ A.7.34% ∙ B.7.18% ∙ C.7.45% ∙ D.7.67% (分数:3.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设年复利为i,按照资金等值变换公式,要想使现在的1000元和10年后的2000元等值,有下式成立: 1000=2000×(1+i)-10 求解得i=7.18% 4.某人现年40岁,现有2万元存款,因为他将在60岁时退休,退休时他想有10万元存款,以保证生活水平不至降低。假设退休时单位可以支付1万元退休金,从现在开始每年年末他将均等地存入银行一笔钱,那么,为达到退休时有10万元的积蓄,则应存款______元。已知:(F/P,5%,20)=2.653,(F/A,5%,20)=33.066。 ∙ A.2456.4 ∙ B.1117.2 ∙ C.3256.7 ∙ D.1846.7 (分数:3.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 5.年利率为6%,设每季度复利一次,若10年内每季度都能得到1000元,则现在应存款______元。已知:(P/A,6%,40)=15.046。 ∙ A.7523 ∙ B.13469 ∙ C.14958 ∙ D.15046 (分数:3.00) A. B. C. D. √ 解析: 6.某人现在存款1000元,单利年利率为2.25%,则5年年末本利和为______元。 ∙ A.1191 ∙ B.1112.5 ∙ C.1146 ∙ D.1025 (分数:3.00) A. B. √ C. D. 解析:

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专业基础知识

新型变频器在炼油化工装置上的应用介绍 1 .概述 在工业企业中,电机是应用面最广和数量最多的电气设备之一。目前,大量交流电机均工作在固定的转速运行在低功率因数和低效率的工况下,对电能是极大浪费。 由于石化行业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我厂石油化工产品的型号、质量、数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平滑改变物料的输送量,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又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在我厂常一线、常二中采用的变频器系统,既是动力源又是改变工艺参数的执行机构,它取代了原有的执行机2 .变频器调速运行时的节能原理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各类泵的负荷选择都大于生产实际需要的流量,而在实际运行中,所需的流量往往比设门来控制流量,其结果在阀门上会造成很大的能量损耗。如果不用阀门调节,而是让电机调速运行,那么,当 H(n1),H(n2)表示调速时的Q=f(H)曲线,R1、R2表示阀门调节时的管路阻力曲线。阀门控制时,由 A→B,HA→HB阀门控制时功率消耗P1由0HBBQ1表示。当调速控制时,Q2→Q1,A→C,HA→HC调速控制 耗小于阀门节流时的功率消耗。 P=rQH 泵的轴功率

Q 流量H 扬程r 液体重度 在B点和C点运行时PB-PC=Q1(HB-HC)r 这部分就是所节约的电能。 对于泵负载,有如下表达式: Q1/Q2 =n1/n2 H1/H2 =(n1/n2)2 P1/p2 =(n1/n2)3 由上式可知,当转速下降1/2时,流量下降1/2,压力下降1/4,功率下降1/8,即功率与转速成3 次方的关么随着泵的输出压力的降低,在输送同样流量的情况下,原来消耗在阀门上的功率就可完全避免。在不装变频节,增加了泵管压差,使部分能量白白消耗在出口阀门上。使用变频器后,可以降低泵的转速,泵扬程也相应上的管压差。 3 .变频器系统的控制方案 我厂的常一线泵B109和常二中泵B114的电动机功率分别为75kW和55kW,转速2982转/分,额定电压380 28.520M3/h和20M3/h。

注册化工工程师-理论力学_真题-无答案(38)(342)(82)

注册化工工程师-理论力学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图示构架由三个构件AC、BC、DF组成。A、B分别为铰链支座和辊轴支座,C、E、F 均为圆柱铰链。在水平杆的D端作用主动力P,则由三力平衡定理可确定A、C、E、F处约束力的作用线位置。其分析的顺序应为______。 A.整体→AC→CB→DF B.整体→CB→AC→DF C.整体→DF→AC→CB D.整体→CB→DF→AC 2. 图示构架由三个构件AC、BC、DF组成。A、B分别为铰链支座和辊轴支座,C、E、F 均为圆柱铰链。在水平杆的D端作用主动力P,则由三力平衡定理可确定A、C、E、F处约束力的作用线位置。C处铰链约束力RC的方位应为______。 A.RC垂直P B.RC平行P C.RC沿CE D.RC沿CF

3. 图示三铰半圆拱结构,受两力偶m1、m2作用,该两力偶分别作用于AC和BC上,其转向相反,但大小相等。则A、B铰链处约束反力应为______。 A.(0,0) B.水平 C.水平 D.铅直 4. 图示四连杆机构,其中AB杆固定,而在铰链C、D处分别作用力P、Q使机构保持平衡。若不计各杆自重,则CD杆的内力应为______。A.,压杆B.,拉杆C.,压杆D.,P 拉杆

5. 图示均质直角三角板ABC置于铅直面上,并受板面内三根链杆支承,其中A杆沿AB,B杆沿BC,C杆沿CA。板自重为Q,并受在板面上的水平力P作用,且AD=DB。则此三根链杆的约束力可由方程组______解得。 A.∑MA(Fi)=0,∑MB(Fi)=0,∑MD(Fi)=0 B.∑MC(Fi)=0,∑MA(Fi)=0,∑Yi=0 C.∑MB(Fi)=0,∑2MC(Fi)=0,∑Xi=0 D.∑MC(Fi)=0,∑Xi=0,∑Yi=0 6. 图示悬臂梁AB,梁长l,受集中力P和线性分布力q作用,则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约束力偶的大小应为______。A.(0,P+lq,0) B.C.D.

全国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

全国注册化工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注册 化工工程师 执业资格考试 专业考试 ZHUCE HUAGONG GONGCHENGSHI ZHIYE ZIGE KAOSHI ZHUANYE KAOSHI 复习教材与 练习题 目录 第一章物料、能量平衡 (1) 第二章热力学过程……………………………………………………………………………………… 22 第三章流体流动过程 (25) 第四章传热过程 (36) 第五章传质过程 (46) 第六章化学反映动力学及反应器 (70)

答案 (79) 第七章化工工艺设计……………………………………………………………………………………… 88 答案 (92) 第八章化工工艺系统设计 (95) 答案 (101) 第九章工程经济分析 (105) 答案 (107) 第十章化工过程项目管理 (108) 答案 (111) 模拟试题(一)…………………………………………………………………………………

一、知识概念题: (112) 答案 (127) 二、案例分析题: (135) 答案 (147) 模拟试题(二) (165) 一、知识概念题: (165) 答案 (179) 二、案例分析题: (189) 答案………………………………………………………………………………………

第一章物料、能量平衡 1-2 在苯氯化生产氯苯过程中,已知:氯化塔每小时生产纯氯苯800kg,从氯化塔出来的氯化液的组成为:C6H6 68%(质量百分数,下同)、C6H5Cl 30%、C6H4Cl2 %、HCl %。操作温度82 ℃,进料苯的纯度为100%、氯气纯度为95%(体积百分数)。假定氯气全部参与反应,则排出气体的质量为()。 A. B. C. D. 答案:1-2 A A.答案正确。 物料计算基准为1小时, 反应方程式: 相对分子质量: 78 71 副反应 78 2×71 147 2× (1)氯化液质量的计算 已知氯化液中含800kg一氯化苯,质量百分数为30%。所以氯化液的质量为 氯化液中除氯苯外,其他组分的质量为 C6H6:2667×= C6H4Cl2:2667×=40kg HCl:2667×= (2)参与氯化反应的物料的计算 反应苯的量:主反应和副反应消耗苯量 消耗Cl2量为 生成HCl量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