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标和降标用汽油的利弊

超标和降标用汽油的利弊
超标和降标用汽油的利弊

一、基本概念:1、压缩比汽车选择汽油标号的首要标准就是发动机的压缩比,也是当代汽车的核心节能指标。引擎的运行是由汽缸的“吸气——压缩——燃烧——排气——吸气”这样周而复始的运动所组成,活塞在行程的最远点和最近点时的汽缸体积之比就是压缩比。降低油耗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压缩比只是改变活塞行程,混合油气压缩得越厉害,它燃烧的反作用也越大,燃烧越充分。但压缩比不是轻易能动的,因为得有另一个指标配合,即汽油的抗爆性指标,亦称辛烷值,即汽油标号。

2、爆震与贡一般认为,活塞在行程的上止点后10度左右,燃烧产生最大压力时,推动活塞的力度最大(就象是荡秋千,在到达最高点后一点使劲秋千最快)。比如1000转的时候,燃烧过程相当于曲轴转角的20度,就是说提前10度点火,引擎最有力。而到了4000转,活塞运动得快了,燃烧过程就相当于曲轴转角的60度了,就需要提前50度点火,就这样随转速的提高,点火是越来越提前。最终会达到一个转速,还没点火油气就烧起来了,这就是爆震。汽油的标号决定了爆震点的早晚,其实也就是决定了引擎的功率大小。燃油的抗爆震性能随它的组成而异。燃油的抗爆震性越高,发动机的压缩比也可能高些,发动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都会得到提高。确定燃油的抗爆震性是很困难的,因为燃油的抗爆震性不仅取决于燃油的性质,还随发动机的型式、空燃比、冷却水温、进气温度、点火提前角、气门定时等而变化。

3、辛烷值——标号为评定燃油的抗爆震性能,一般采用两种方法:马达法和研究法。评定工作一般在一台专门设计的可变压缩比的单缸发动机上进行。马达法规定试验工况为:进气温度149℃,冷却水温度100℃,发动机转速900 r/min,点火提前角为上止点前14°"26°。试验时,先用被测定燃油工作,逐渐改变压缩比,直到爆震仪上指出标准爆震强度为止。然后,保持压缩比等条件不变,换用标准燃油工作。标准燃油是由抗爆性很高的异辛烷C8H18(定其辛烷值为100)和易爆燃的正庚烷(定其辛烷值为0)的混合液。逐渐改变异辛烷和正庚烷的比例,直到标准燃油所产生的爆燃强度与上述被测燃油相同时为止。这时标准燃油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被测燃油的辛烷值。辛烷值高,燃油的抗爆震性就好,反之抗暴性就差。例如:某燃油辛烷值为80,这就是说该燃油与含异辛烷80%和正庚烷20%的混合液的抗爆性相同。这就是对燃油抗爆性的评价标准。研究法与马达法的试验方法相同,只是规定的试验条件不同而已。研究法规定的工况为:进气温度为51.7℃,冷却水温度为100℃,发动机转速600 r/min,点火提前角为13°。由于马达法规定的条件比研究法苛刻,因此所测出的辛烷值比较低。同一种燃油用马达法测出的辛烷值为85时,相当于研究法辛烷值为92;马达法为90时,研究法为97。现在加油站用的是研究法辛烷值。一般来说,工厂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途径有三个:一是选择良好的原料和改进加工工艺,例如采用催化裂化、重整等二次加工工艺。二是向产品中调入抗爆性优良的高辛烷值成分,例如异辛烷、异丙苯、烷基苯等。三是加入抗爆剂。二、降标用油与超标用油:93号油比90号油贵5%,但能耗也小5%左右,从百公里耗油钱量上比,理论上是相等的。但考虑93号油匹配的高压缩比发动机用90号油时会发生二次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现象,将额外损失5%—8%的功率,再考虑对车辆造成的维护费增加,车况下降,寿命减少等一系列后果,降标用油的费用就进去了。汽油是极易挥发的液体,零下30摄氏度时仍有可燃成分挥发出来,当汽油标号过低时,压缩的混合油气将在点火前自燃,点火时,已开始自燃的油气又将产生强烈爆炸,使原先精确设计的燃烧程序失控,一部分汽油做了负功,一部分因为燃烧过程与活塞行程不同步不能完全燃烧,造成进气阀和缸内严重积碳,油耗增加,尾气恶劣。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混乱的燃烧过程将产生连续爆震,它会严重损伤发动机,造成火花塞绝缘破裂,电极过度燃烧,活塞敲缸,活塞环卡死,气门烧蚀等后果。这种“疯狂”的传动方式,让自己汽车的传动方式在“高频摇滚”状态下工作,后果可想而知。最近几年,97#汽油开始在国内市场广泛出现。一些车友对汽油的使用也陷入了一种误区,就是热衷于使用高标号的汽油。甚至一些车友把汽油的标号看成是油品纯

净度和质量的标准。这是错误的。其实汽油标号的高低只是表示汽油辛烷值的大小,绝不能把标号与纯净度和质量混为一谈。用93号油的发动机硬要用97号油就会出现“滞燃”现象,即压到了头它还不到自燃点,一样会出现燃烧不完全现象。三、国内汽油分析:从目前国内油品状况来看,很多97#汽油其实是在90#的汽油中加入了异辛烷、异丙苯、烷基苯等添加剂以及MTBE抗爆剂而来的,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催化裂解、二次重整等加工工艺而来的。97#油的售价高,利润大,滋长了一些企业滥用添加剂的风气。他们不择手段地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全然不顾油品在其他方面的综合使用状况,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97#汽油容易造成发动机积碳,甚至机件被腐蚀的情况。目前这些现象较多地出现在一些进口高档汽车以及POLO、派力奥和西耶那最近新出品的手自一体Speedgear系列等压缩比超高的车型身上。相对而言,国内90#和93#汽油的加工工艺是比较过关的,而且售价相对较低,利润相对没那么丰厚,因此较少有企业在90#和93#汽油上动手脚。另一方面,由于90#汽油已经普及多年,绝大多数90#汽油的储运工具和加油站油缸也都使用了多年,在储运工具和加油站油缸中积淀的杂质越来越多,这造成了90#汽油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杂质方面。而93#汽油只开始大面积推广了两年多,多数加油站的93#油缸还都比较干净。因此,相对而言,93#汽油最为可靠。由此看来,汽油标号并不是汽油含碳量的衡量,而是抗暴性的衡量。混合使用汽油不能用标号简单算术平均来计算标号

低含硫汽油与环境的关系

低含硫汽油与环境的关系 马超(电气工程学院,2016111837) 摘要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经济发展迅猛,汽车尾气污染越发严重。提高燃油品质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世界范围内对车用汽油的标准规定愈发严苛,尤其是对硫含量方面,已达到最高标准。2017年我国全面普及国五标准,这一举措再次反映了国家对于汽油新标准的实施的迫切以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本文从含硫汽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入手说明低含硫油与环境的关系。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汽车工业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期,2015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便达到16284.5(万辆),全球汽车产量增长至90780583辆,汽车工业的繁荣可见一斑。然而与此同时汽车尾气对环境带来的污染也在日益加重。汽车尾气排放所含污染物一般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由这些污染物引发污染事件的如:光化学烟雾,酸雨,PM2.5升高等极大地破坏着生态环境,其中以二氧化硫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提高汽油品质,尤其是降低汽油中的含硫量对于改善环境有着极大地重要性。 2.世界汽油质量标准及现状 2.1美、日、欧汽油标准 目前来说全世界范围内汽油标准可分为美国,日本和欧洲三大主流标准体系,其标准也被其它国家所引用,其中欧盟标准是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和采用最多的标准。虽然各国在汽油成分的含量规定方面差别较大,但在硫含量,烯烃含量,芳香烃含量均有严格的限定。近些年来三大汽油标准限值在不断靠近和统一。如2005年后,硫含量范围基本在15~50μg之间[2]。 2.1.1三大标准下的硫含量指标 三大标准下的硫含量的限定变化是最大的,均由最初的小于1000ppm到如今的小于10ppm。目前日本的硫含量指标已降在10ppm以下,美国也在2017年升级为Tire3,同样将最大含量限定为10ppm[3],三大标准均都在向着低硫化方向发展,可见对于硫含量的严格控制共识性。 2.2 我国汽油标准的发展及硫含量相关变化 欧盟国家的汽油标准领先我国多年,我国在制定汽油标准时也参考了欧盟的限定

2021年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 比 欧阳光明(2021.03.07)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1类:汽车市场对排放污染控制没有或极少要求,主要考虑汽车或发动机本身的技术状况。 2类:市场上有严格的排放控制和其它要求。 3类:市场上有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和其它要求。 4类:市场上有更超前的排放控制要求,满足最新汽车复杂的NOX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实现超低排放。 《世界燃油规范》不允许汽油中加入含有锰、铅等金属的添加剂,可加入无灰的汽油清净剂,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对硫、烯烃、芳烃和苯的含量分别加以限制,其中硫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世界燃油规范》不仅对汽油的组分有限制指标外,还对汽油的性能评定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世界燃油规范》指标见表2。

汽油脱硫的方法与优缺点比较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论文题目:汽油脱硫的方法与优缺点比较 所在院系:化学工程学院 姓名:齐智 学号: 2011213551 专业年级:化学研11-4班 完成日期: 2012年4月 15日

汽油脱硫的方法与优缺点比较 摘要: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脱硫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炼油技术的关键部分,汽油中的硫含量90%来自催化裂化,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非加氢脱硫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催化剂使用、工艺操作条件、脱硫效果、汽油辛烷值及汽油收率等方面进行优缺点的比较。 关键词:汽油脱硫辛烷值加氢非加氢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汽油、柴油硫含量的指标趋于严格,汽油、柴油脱硫显得越来越重要。据统计,我国车用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裂化[1]。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形式以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其中噻吩类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而硫醚硫和噻吩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85%以上[2]。因此,催化汽油脱硫过程中如何促进噻吩类和硫醚类化合物的转化是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关 键[3,4]。目前相关脱硫技术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生物脱硫和添加剂技术以及氧化脱硫等。加氢工艺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催化剂的发展,常规技术在脱硫的同时使烯烃饱和,造成辛烷值下降,一般MON下降3~4个单位,RON下降7~8个单位,而且消耗氢气,因此开发出一系列既脱硫又使辛烷值损失减小的加氢脱硫技术。 1.选择性汽油加氢脱硫技术 1.1 SCANfining技术[1] SCANfining技术是埃克森研究工程公司为炼油厂提供的一种选择性高、效益好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于199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该技术采用与阿克苏诺贝尔公司共同开发的高选择性RT-225催化剂,经对加氢操作条件的优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辛烷值损失和氢耗。第一代技术可将汽油中的硫含量降到10μg/g,但汽油辛烷值有一定损失;而第二代技术不仅将汽油中的硫含量降到10μg/g,在加氢脱硫过程中,其烯烃饱和量仅为第一代技术的50%左右,所以辛烷值损失仅为第一代技术的一半左右。 1.2 Prime-G技术[2] 该技术有法国石油研究院开发,采用双催化剂体系对FCC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其工艺条件缓和,烯烃加氢活性低,不发生烯烃饱和及裂化反应,液体收率大100%,脱硫率大于95%,辛烷值损失少、氢耗低。将FCC重汽油加氢脱硫,调合得到的成品汽油可以实现硫含量100~150μg/g的目标;将FCC轻汽油和中汽油分别加氢脱硫,可实现硫含量的30μg/g的目标。

汽油指标含量不达标对汽车的影响 (2)

汽油指标含量不达标对汽车的影响 1.抗爆性 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发动机燃料在汽缸燃烧时,发生剧烈震动,汽缸中出现敲击声和输出功率下降,排出黑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爆震。抗爆性表示发动机燃料可能产生的爆震程度。如果不易产生爆震,则认为该燃料的抗爆性好。抗爆性是发动机燃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以辛烷值来。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料的抗爆性越好,燃料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结论:使发动机功率下降;使油耗增加;使活塞、气缸垫、气门、火花塞、轴瓦等零件损坏,还会造成气缸的异常磨损。 2.铅含量 汽油中的重金属元素铅具有高度的潜在致癌性。大气中的铅含量很高,其中97%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进入大气中的铅95%以上为直径小于0.5微米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布广、危害大,人体中过量含铅不仅损害神经系统和肾,还能导致智商降低,影响生理机能和造血机能,尤其对少年和幼儿中枢神经损伤最大。但是汽油中如果没有铅含量,发动机气门和气缸就得不到充分润滑,极易造成机件磨损。铅是指炼油厂为提高汽油的抗爆性,出厂前在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抗爆剂,其是一种带水果香味、具有剧毒的无色油状

液体,能通过呼吸道、食道以及无伤口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且很难排泄出来。而当进入人体内的铅积累到一定量时,便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时对汽车的传感器及安装的三效催化转换器均有损害。 结论:高度的潜在致癌性,对人体有害,能通过呼吸道、食道以及无伤口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且很难排泄出来,尤其对少年和幼儿中枢神经损伤最大。对汽车传感器及安装的三效催化转换器均有损害。 3.馏程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蒸发温度 10%蒸发温度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增加机件磨损。 50%蒸发温度 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

汽油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进展

第29卷第5期2007年9月 南 京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NANJ I N G UN I V ERSI TY OF TECHNOLOGY Vol.29No.5 Sep.2007汽油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进展 单佳慧,刘晓勤,岳 军,姚虎卿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综述了汽油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燃灯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氧化微库仑法、紫外荧光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利用气相色谱的各种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2火焰光度检测器联用(GC2FPD),气相色谱2原子发射检测器联用(GC2A ED)和气相色谱2硫化学发光检测器联用(GC2SCD)等,并总结了不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汽油;硫含量;分析方法3 中图分类号:T Q02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627(2007)05-0106-05 Recen t develop m en t of sulfur con ten t ana lyti ca l m ethods used i n ga soli n e SHAN J ia2hui,L I U Xiao2qin,Y UE Jun,Y AO Hu2qing (State Key Laborat ory of M aterials2oriented Chem 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Analytical methods f or sulfur content in gas oline were briefly revie wed,including la mp method,X2ray fluorescence s pectr ometry,oxidative m icr ocoul ometry,ultravi olet fluorescence with gas chr omat ography2fla me pho2 t o metric detect or(GC2FP D),gas chr omat ography2at om ic e m issi on detect or(GC2AED)and gas chr omat ography2 sulfur che m ilu m inescence detecti on(GC2SCD),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2 od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gas oline;sulfur content;analytical method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汽油为燃料 的汽车排放物中的硫化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此,世界各国都对汽油中的硫含量作出了严格的限制.美国环保局(US PEA)提出,2005年1月,汽油含硫量将由350mg/kg下降到30mg/kg[1-2];欧盟也规定2005年汽油含硫量降低到50mg/kg[3].所以硫含量是作为评价燃料油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汽油脱硫的传统工艺是加氢脱硫(HDS),这很难满足日益严格的新规定,因此汽油深度脱硫新工艺成为研究的热点,这对汽油中硫的分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准确地控制、检测和报道汽油的硫含量及其分布十分紧迫而重要.1 汽油中硫含量的分析方法 汽油中微量硫分析的方法较多,主要有:燃灯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氧化微库仑法、紫外荧光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利用气相色谱的各种联用技术. 111 燃灯法 燃灯法是分析液态石油产品含硫量的经典方法,文献[4-5]给出了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文献[4]中,汽油试样在灯中燃烧,用Na 2 CO3水溶液吸收生 3收稿日期:2007203226 作者简介:单佳慧(1982—),女,江苏南通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油品中硫化物的吸附分离; 刘晓勤(联系人),教授,E2mail:liuxq@https://www.360docs.net/doc/0f2853361.html,.

关于减少燃油中硫含量的措施调研

关于减少燃油中硫含量的措施调研 摘要:随着石油产品的广泛运用,人们对石油产品的污染处理意识也随之提高。由于世界各国对于燃油含硫量的规定日趋严格,燃油脱硫技术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燃油、脱硫、汽油、柴油、工业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的和环境污染。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在石油的组分中除碳、氢外,硫是第三个主要组分,虽然在含量上远低于前两者,但是其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与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后者通常高达3.5%甚至4.5%或以上。下面就介绍一些燃油脱硫方法。 1.酸碱精制 酸碱精制是传统的脱硫方法,虽然可以降低油品的硫含量,但是也存在酸碱精制分离出的酸碱渣难以处理,同时还影响收率。 1.1酸精制 利用一定浓度的硫酸、盐酸等无机酸从石油产品中除去非活性硫,包括硫醚和噻吩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原理如下 1.2碱精制 利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抽提部分酸性硫化物,如硫醇、硫化氢、苯硫酚等。但是该方法的抽提效率较低,只能除去一部分酸性硫化物。需要在碱中加入提高萃取效率的溶剂。 2.催化法 在碱性溶液中对油品进行处理的时候,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可以除去其中的硫醇。常用的催化剂有聚酞靑钴和磺化酞靑钴,以及季铵磺化酞靑钴等,将有机硫转化成硫化氢,从而有效的除去油品中的硫化物。该类方法虽然脱硫效率较高,但同时也存在着催化剂投资大、制备条件苛刻、催化活性组分易流失等缺点,而经济的角度考虑对炼厂的优势不是很大。 3.溶剂萃取法 选择适当的溶剂通过萃取法可以有效地脱除油品中的硫化物。萃取法能够有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2.《世界燃油规范》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

汽油降总硫方法介绍

降低催化汽油总硫的方法介绍 金致化工·二零零六年 一、形势与要求催生出一系列降硫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及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减少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提出了清洁燃料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从2005年7月始,我国车用汽油总硫含量要求低于500ppm,同期,美国车用汽油总硫含量要求低于50ppm,开发低硫和超低硫燃料已成为今后的方向。 原油硫含量的高低是决定产品硫含量的主要因素,原油硫含量逐渐增高,和要求产品硫含量不断降低,给炼油技术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催化汽油含硫量高是国内各厂面临的主要困难,相应催生出许多解决催化汽油总硫高的方法,但每一种都有局限性,分别简述如下。 1、抽提脱硫醇降低总硫 一般总硫较高的汽油,其硫醇硫含量也较高。通过抽提脱硫醇,可将催汽中能与NaOH反应并溶于碱液的那些硫醇从催汽中抽出,以达到降低总硫含量的目的。油品中的硫醇硫含量一般在50~300ppm之间,该措施投资小、运行费用低,降低的总硫是产品精制过程的额外收获,所以,虽然其降总硫的幅度有限,却是工业上必然采取的措施。 2、催化装置反应催化剂中添加降硫助剂 催化剂中添加降硫助剂的作用是加强催化反应中的加氢反应,使产品中的部分硫化物转化为硫化氢,从而实现降低总硫的目的。该措施近年才实施,采用灵活,一般助剂藏量占催化剂总藏量10%时,催化汽油硫含量下降20~25%,噻吩类硫含量高的催化汽油总硫的降幅较差。工业使用认为降硫助剂对反应产品的分布影响不大。 3、压低催汽干点降总硫 根据油品越重硫含量越大的一般规律,压轻干点将能降低催汽的总

硫。但该措施受分馏塔水蒸汽分压和柴油闪点的限制,干点不可能压得太低,某厂曾压到170℃。下表是某厂稳定汽油干点与产率和硫含量的实沸点蒸馏分析对应数据,从中看出总硫可降低20%。 4、催化汽油溶剂抽提或分子筛吸附降总硫 利用极性溶剂或分子筛对汽油中不同组分的溶解或吸附性的差异,把汽油分离成低含硫和高含硫两部分,其中低含硫部分的收率一般在90%左右;高含硫部分需回炼或加氢处理。该措施尚未工业化,优点是总硫的降低幅度可调节,其局限性是油品和辛烷值损失多,降硫成本高。 5、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总硫 对催化汽油加氢会引起不同程度烯烃饱和及辛烷值损失。所以该措施强调选择性,单纯降硫辛烷值损失很少。它是一个低压工艺,投资相对省。该措施的优点是总硫的降低幅度大且可调节,同时可降烯烃,增加了灵活性。但目前工业试验装置运行结果发现辛烷值损失也较大,工艺和催化剂仍需改进,尚未大面积推广。 6、采用MIP技术或催汽单独回炼降烯烃、降总硫 在催化裂化反应条件下,烯烃和硫化物都较易发生二次反应。烯烃易发生聚合并进一步裂化;硫化物易发生硫碳键的断裂。MIP技术就是依据这一特性,再辅以氢转移活性来实现降烯烃的。因此,汽油降烯烃的同时总硫也会有所降低,一般能降低10~15%。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 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

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升高的应对措施

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升高的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16T16:16:05.8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田军张平平景涛[导读] 摘要:洛阳分公司S Zorb装置脱硫能力有限,一旦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出现突升等情况,将会导致S Zorb精制后汽油硫含量超标,进而影响汽油生产计划,对分公司效益影响巨大。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炼油一部河南洛阳 471012摘要:洛阳分公司S Zorb装置脱硫能力有限,一旦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出现突升等情况,将会导致S Zorb精制后汽油硫含量超标,进而影响汽油生产计划,对分公司效益影响巨大。本文对催化裂化汽油和S Zorb精制后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类型及分布进行综述,对蜡油加氢装置停工后的两套催化稳定汽油硫含量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流高硫含量汽油组分、降低S Zorb装置进料量、提高S Zorb 装置循环比、降低稳 定汽油干点等措施,有效控制S Zorb 装置进料硫含量,有效保证国Ⅵ汽油的正常生产。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调整措施前言 2018年12月10-18日期间,蜡油加氢装置停工消缺,导致两套催化装置进料硫含量升高,催化稳定汽油硫含量也同步升高,造成S Zorb 装置脱后汽油硫含量超过产品汽油硫含量控制指标不大于8μg/g的要求,为了完成国Ⅵ汽油月度生产计划,两套催化和 S Zorb装置采取了多项调整措施优化生产,最终有效控制了精制汽油的硫含量,有效保证了国Ⅵ汽油的正常生产。 1催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汽油中的硫主要来自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以噻吩类化合物存在,以及少量的硫醇、硫醚。以中东原油为原料生产的催化裂化汽油中的各种含硫化合物类型分布[1]如图1所示,从相应的定量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催化汽油中的硫主要为噻吩类硫化物。分析表明,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分布一般规律是:硫醇硫和二硫化物含硫最低,通常在10%以下;硫醚硫占总硫的15%左右;而噻吩类硫含量最高,占总硫的75%以上。 图1 催化裂化汽油中各种含硫化合物类型分布图 2含硫化合物在窄馏分中的分布 在催化裂化汽油中,不同形态的硫分布在不同的汽油沸程中,总体上是催化汽油沸程80℃以前的馏分中主要是硫醚和硫醇;80~90℃的汽油沸程中主要是噻吩;90~100℃汽油沸程中主要是甲基噻吩;100~110℃汽油沸程中主要是甲基噻吩和四氢噻吩;大于110℃汽油沸程中主要为C2-C4噻吩和苯并噻吩。汽油中的硫主要存在于110℃之后的重馏分中[2]。两套催化裂化装置稳定汽油正常干点控制指标为 (200±3) ℃,若将装置汽油终馏点降低至(195±3) ℃,减少汽油中主要组分硫的占比,根据生产经验,稳定汽油硫质量分数可下降20μg /g左右。 3 S-Zorb进料硫含量的制约 受加工原料性质的限制,试通过稳定S Zorb 装置原料硫含量,以期实现对精制汽油硫含量实现有效管控。 S Zorb 装置正常加工负荷维持在170t /h左右,若将进料量降低至135 t /h,分流部分高硫稳定汽油至罐区,提高装置循环比,以装置进料硫质量分数为500μg /g 测算,装置进料硫含量预估降低至399 μg /g,则可以达到装置进料硫质量分数不大于400 μg /g 的质量控制指标。 4 稳定汽油硫含量高后的应对措施 11月20日以来,两套催化稳定汽油硫含量分析结果如下图2所示。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二催稳汽硫含量高于一催稳汽硫含量80ppm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二催进料硫含量比一催高,掺渣量也比一催高,二是气分反抽提油返回二催化装置,该股汽油硫含量高达5920ppm。12月12日起,将气分反抽提油改出二催化,同时将副反进料量由15t/h提至30t/h后,一催稳定汽油硫含量高于二催稳定汽油硫含量,平均比二催高74ppm。一催化外甩稳定汽油量和S Zorb装置进料阀组处外甩汽油量见下图3,Zorb装置新鲜进料量及内循环量见图4。从图3可以看出,11日17:00-23:00期间,外甩汽油量较大,合计外甩汽油量达到了60t/h,12日至18日,合计外甩汽油量平均为10t/h。 图2 两套催化装置稳定汽油硫含量变化趋势

汽油中含硫化合物脱除新技术

汽油中含硫化合物脱除新技术 杨宝康1,张继军2,傅 军2,何鸣元2 (1.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北京102503;2.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摘要 介绍了目前正在应用或开发的一些汽油脱硫新技术,其中吸附法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投资成本及操作费用很低,是一项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脱硫技术。根据我国汽油的生产情况,应该着重考虑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催化裂化过程直接脱硫、吸附脱硫等多种方法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以满足新配方汽油的要求。 主题词:汽油料;脱硫;吸附;催化裂化 1 前 言 国外汽油一般来自流化催化裂化(34%)、催化重整(33%),以及烷基化、异构化和醚化(约共33%)等工艺;我国约80%的汽油来自流化催化裂化过程。由于汽油中85%~95%的硫来自催化裂化汽油,使得我国汽油中的含硫量比国外汽油多很多。因此,在我国开展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FCC原料脱硫、FCC过程直接脱硫以及FCC汽油脱硫。在不同阶段,可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脱硫处理。催化加氢、催化氧化、分馏、碱液处理、再裂化重汽油等方法是目前降低FCC汽油中硫含量的一些常用的技术,在此基础上,世界上各大炼油厂及公司不断地改进创新,出现了一大批脱硫新技术,下面对目前常用及正在开发的汽油脱硫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2 催化裂化脱硫 FCC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以噻吩类化合物形式存在,这类硫化物在催化裂化条件下比较稳定,在不加氢的反应条件下,噻吩环必须经氢转移反应饱和后才可将C—S键断裂。在催化裂化过程中,选用具有较高氢转移活性的催化剂,并且改变反应条件(如用降低反应温度和空速、提高剂油比等来提高氢转移活性)将有利于汽油中的噻吩及其衍生物分解为H2S,实现降低汽油中硫含量的目的。 W ormsbecher等人[1]研究含硫VG O在REY、RE USY、USY等沸石分子筛上的催化裂化反应时发现,含有稀土的Y型分子筛由于其酸密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氢转移活性,因此可以降低汽油中的含硫量;若将USY分子筛改为RE USY分子筛,汽油中的硫含量可降低6%。 G race公司提出了直接减少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的新催化技术,称为G SR技术[2]。其第一代产品G SR21减硫助剂的主要组分为Al2O3负载Lewis 酸中心(首选为ZnO)或锌的铝酸盐[3];第二代产品G SR22减硫助剂是在G SR21的基础上添加了含有锐钛矿型结构的T iO2组元,主要组分为T iO2/Al2O3[4]。该技术在DCR(Davis on Circulating Riser)中型装置上的试验表明,加入10%的G SR减硫助剂,可使汽油馏分中的硫含量降低20%~30%[2]。对G SR21减硫助剂降低汽油含硫量的原因,W ormsbecher等人[3]认为是锌铝酸盐作为Lewis酸可以选择吸附汽油沸程内具有孤对电子的噻吩类硫化合物(Lewis碱);汽油中的噻吩经过氢转移反应将噻吩环饱和后,G SR21可以提高四氢噻吩裂化为H2S的速率,从而减少了四氢噻吩脱氢转变为噻吩的可能性[5]。 最近,G race公司又推出了G FS22000新型FCC 催化剂,它可使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低40%。通过对USY分子筛的改性,引入较高比例的Lewis酸得到G FS催化剂,它能够选择性地裂化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据认为,分子筛中L酸与B酸的协同作用对 收稿日期:2000201228。 作者简介:杨宝康,高级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现为北京燕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经理。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2000年7月 PETRO LE UM PROCESSI NG AND PETROCHE MIC A LS 第31卷第7期

_汽油总硫含量在线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第51卷 第6期 2015年12月 石 油 化 工 自 动 化 AUTOMATION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Vol.51,No.6 November,2015 稿件收到日期:2015-09-03。 作者简介:薛守玲(1986—),女,甘肃兰州人,2008年毕业于天津 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 东设计分公司,主要从事仪表及控制系统设计工作,任工程师。 汽油总硫含量在线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薛守玲,胡玉臣,张则鹏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随着对汽油中硫质量分数要求的提高,对硫质量分数的在线检测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车用汽油最新标准对硫质量分数的具体要求,阐述了汽油中总硫质量分数常用检测方法的测量原理、测量范围及优缺点。以某汽油加氢脱硫装置为例,重点讨论了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法在总硫质量分数分析方面的应用,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响应速度和精度均能满足要求,且更适用于低硫质量分数的在线检测。 关键词:汽油 总硫含量 分析方法 在线 色谱 火焰光度检测器 中图分类号:TE62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7324(2015)06-0021-04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otal Sulfur Content Online Detection Method in Gasoline Xue Shouling,Hu Yuchen,Zhang Zepeng (CPECC East-China Design Branch,Qingdao,266071,China) Abstracts:With increased requirement for sulfur mass content in gasoline,a higher requirementfor online detection method of sulfur mass fraction in gasoline is put forward.The detailedrequiremenst for sulfur mass fraction in latest standards for motor gasoline are introduced.Themeasuring principles,test range and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f common detection methodsfor total sulfur mass content in gasoline are expounded.Application of chromatographicmethod with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in total sulfur mass fraction detection isstressed with one gasoline hydrogenation and desulfur unit as example.The practicalapplication result is good with meeting fast response speed and accuracy requirements.It ismore suitable for online detection of low mass fraction sulfur content gasoline. Key words:gasoline;total sulfur content;analysis method;online;chromatograph;flamephotometric detector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已引起高度重视,而燃油中的硫则是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因此,如何降低车用汽柴油中的硫含量,对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1 硫含量的具体要求 欧盟早在2009年就要求车用汽油总硫限值达到10mg/kg,近年来,中国也不断出台更加严格的车用汽油质量要求。GB 17930—2013《车用汽油》对于汽油中硫质量分数的要求见表1所列,该标准中规定了“车用汽油(Ⅴ)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与车用汽油(Ⅳ)相比,车用汽油(Ⅴ)的硫质量分数限值由不大于50mg/kg降低为10mg/kg,过渡到2017年12月31日实施。随着对汽油中硫质量分数要求的提高,同时也对总硫质量分数的在线检测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用其他方法测量总硫存在异议时,以SH/T0689—2000《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测定结果为准。 2 硫含量的分析方法 汽油中的总硫质量分数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燃灯法、电量法、醋酸铅法、X射线荧光法、紫外荧光法、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法。2.1 燃灯法 燃灯法基本原理:试样在灯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吸收,再将剩余的碳酸钠溶液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回滴,从而根据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量来间接测定试样中的硫质量分数。 该方法是GB 17930—2006《车用汽油》(Ⅱ)的

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2. 《世界燃油规范》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06年9月,世界燃油规范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无铅汽油标准划分为四类:

国家汽油标准规定烯烃和芳烃以及硫含量的原因

国家汽油标准规定烯烃和芳烃以及硫含量的原因 车用汽油是汽油发动机的燃料。选用高标号、高清洁燃料油则是提高效率、降低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车用汽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用抗爆性好的汽油 汽油机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震动,并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称为爆震,俗称“敲缸”。爆震时气缸发生过热现象,发动机功率降低,汽油的单位消耗量增加,气缸壁与活塞的磨损急剧增大。严重的爆震会引起活塞、活塞环和气门等机件被烧毁,轴承震裂以及火花塞绝缘体损坏等故障。造成爆震的主要原因是汽油的抗爆性与汽油机的压缩比不相适应。 辛烷值就是评定汽油抗爆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汽油划分标号的标准。目前,国内常见的车用汽油牌号主要有5种:90号车用汽油、93号车用汽油、95号车用汽油、97号车用汽油、98号车用汽油。汽油标号越高,研究法辛烷值和抗爆性就越好,例如90号车用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在90以上、抗爆指数在85以上,93号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在93以上、抗爆指数在88以上,97号车用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在97以上。选用车用汽油的依据是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发动机压缩比低的,选用较低牌号的汽油,发动机压缩比高的,要选用高牌号的汽油。汽油发动机压缩比在8以上的汽车,要选用93号以上的车用汽油,以保证汽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二、选用无铅汽油 含铅汽油指的是炼油厂为了提高汽油的抗爆性,出厂前在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铅的抗爆剂。四乙铅是一种带水果香味、具有剧毒的无色油状液体,它能通过呼吸道、食道以及无伤口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且很难排泄出来。当进入人体内的铅积累到一定量时,便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同时铅对汽车的传感器及安装的三效催化转换器均有损害。为了便于识别无铅汽油和含铅汽油,在含铅汽油中加入苏丹红等染料,使含铅汽油带有一定的颜色,如粉红、橙黄,而无铅汽油规定不加任何着色剂,因此,无铅汽油应是水白色或淡黄色的。自2000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含铅汽油,全部生产无铅汽油。但一些非法炼油点为了牟取暴利,仍在小范围生产和销售含铅汽油,所以消费者在选用时一定要加以区分,尽量在正规加油站加油。 三、选用安定性好的汽油 安定性好的汽油,长期储存不易变质。安定性差的汽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通常出现颜色变深,生成粘稠胶状沉淀物的现象。使用这类汽油,会在油箱、输油管和过滤器中形成胶状物,堵塞油路,甚至中断供油。胶状物还能使气门粘滞,关闭不严,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影响气缸散热,加大磨损。实际胶质是评定汽油安定性,判断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判断汽油能否使用和能否继续储存的重要指标。汽油产品国家标准规定,每100毫升汽油实际胶质不得大于5 毫克。 四、选用低硫汽油 汽油中的单质硫和硫化物不但对金属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加速汽油机报废,而且是汽车尾气排放物中的主要污染源,还会造成三元催化转化器中毒。国家标准规定每100克汽油硫含量不得大于0.08克。 五、选用低烯烃、低芳烃的汽油 烯烃虽然辛烷值高,却易形成胶质和积炭,造成输油管路等堵塞,增加氮氧化物NOx排放,且易生成臭氧,造成二次污染;芳烃也可提高汽油辛烷值,但会增加NOx、VOC及CO的排放。国家标准规定烯烃含量不大于35%(V/V)、芳烃含量不大于40%(V/V)。 六、选用加入清净剂的汽油 此外,由于汽油属于易燃易爆品,消费者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汽油具有一定毒性,平时不要用汽油作溶剂洗手或清洁机械零件、工具、工作服和其他油污用品,严禁用嘴吸汽油,也尽可能少吸少闻油蒸汽。 2、注意贮存油品的质量变化,尤其要注意实际胶质的变化。 3、防止汽车在夏季高温地区行驶中可能发生气阻,特别是载重汽车和大型客车等,要加强对发动机的冷却、通风,必要时对汽油泵、进油管可采用隔热、滴水等措施。 4、油箱要经常装满汽油,以减少油箱中的空气量,防止汽油氧化生胶。 5、用汽油作煤油炉或汽化炉燃料,以免发生火灾。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1.目的 (1)掌握油品硫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测定意义; (2)掌握燃灯法测定油品硫含量的方法、测定条件; (3)熟悉燃灯法测定仪器的结构,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 2.方法概要 石油产品在测定器的灯中燃烧,其中的硫化物生成SO2,用过量的碳酸钠水溶液吸收生成的SO2,反应后将剩余的碳酸钠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量计算试样中的硫含量。 3.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符合GB/T380的技术要求,见图 6-1,其中吸滤瓶:500 mL 或1 000 mL ;滴定管:25 mL ;吸量管:2mL 、5 mL 和10mL ;洗瓶;水流泵或真空泵;玻璃珠:直径5~6 mm ;长8~10mm 的短玻璃棒;棉纱灯芯。 (2)试剂 碳酸钠:分析纯,配成0.3%碳酸钠水溶液; 盐酸:分析纯,配成0.05 mol /L 盐酸标准溶液; 指示剂: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0.2%甲基红乙醇溶液。 95%乙醇(分析纯);标准正庚烷;汽油:沸点范围80~120℃,硫含量不超过0.005%;石油醚:化学纯,60~90℃。 4.准备工作 (1)测定器的准备 将吸收器、液滴收集器及烟道仔细用蒸馏水洗净。灯及灯芯用石油醚洗涤并干燥。 (2)无烟试样的处理 取一定量(硫含量在0.05%以下的低沸点试样,如航空汽油注入量为4~5 mL 的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灯中(可不必预先称量),将灯用穿着灯芯的灯芯管塞上。将灯芯管的上边缘齐平。点燃,调整火焰,使其高度为5~6 mm 。随后把灯火熄灭,用灯罩将灯盖上,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准至0.000 4 g)。用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不必称量)做空白试验。 图6-1 石油产品硫含量(燃灯法) 测定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